⑴ 《西虹市首富》中多處用了星爺電影的老橋段,你覺得是向星爺致敬嗎
電影之間互相撞衫的橋段經常發生,究竟是誰在抄襲,那是個永無休止良心和道德的考量。
星爺的一代已經有些久遠了,很多九零後甚至零零後對於星爺的印象還不是很深刻,而且大多都是停留在屏幕上、視頻中,而不是電影院。所以這時候再把星爺的橋段遷移過來真的十分助力還不容易被發現。換句話說,沒有看過幾遍星爺的電影的人還不是很容易想起來,再加上導演和演員的過度包裝,恐怕還真的難發現。
⑵ 為什麼中國的恐怖片不能出現鬼
因為我們國家是共產黨領導的,而共產黨是一個無神論者黨派。所以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國家廣電總局有規定,不可以出現有關神鬼之類的迷信的東西,如果出現有關於鬼這類的東西都必須要剪掉,所以中國的恐怖片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結尾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似乎也是在像觀眾傳達的無神論者的思想,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這些鬼啊神啊這類的。
但是就是因為這個很多人都會吐槽說沒意思啊,一點都不精彩之類的。其實我覺得這也反映了是一個國家特色吧,可以把這個作為一種中國特色向外界宣傳啊,說不定歪果仁會喜歡這樣的風格,因為他們也許看的也很無感對於他們自己國家的恐怖片,因為我也是一個挺喜歡看恐怖片的人,但是一般國產的還是很少看的,原因都懂的,一方面是真的不嚇人,另一方面是因為質量水準問題,和國外有一點的差距。但是比如有些搞笑類型的國產鬼片還是不錯呢,我比較推薦開心鬼系列的,那個是童年時候比較可以接受的鬼片。但是像一些什麼碟仙啊筆仙之類的,真的很難恭維。
這里也是想要希望國產恐怖片可以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作品質量啊喂,你不能因為國家是無神論者然後你就破罐子破摔吧,至少得做出個樣子來呀,因為有些真的太讓人無法接受了,道具太假,人物演技太爛。然後還上映,當我們觀眾的腦子秀逗了嗎,我覺得正常人都不會去看這類的電影在電影院吧
⑶ 為什麼國產的恐怖片總是那麼爛,拍了等於沒拍!
按國外的恐怖片標准,在國內是不能通過審核的,現在國內還沒對電影進行分級,對孩子們的影響不太好。
⑷ 中國電影爛片為什麼那麼多
1,他們不是在搞電影藝術,不是以電影做載體展示,宣傳藝術,文化,歷史,揭示人性,宣揚美好。而是以電影為工具炒作,攢名氣,無底線的撈錢
2,缺乏敬畏心,顧客本是上帝,他們卻總是在糊弄上帝,並且一再侮辱上帝智商
3,價值觀扭曲,不尊重人性,不接受批評,不懂的反思
4,沒有敬業精神,認真,用心,謙虛,刻苦,幾個必要條件對他們來說都是浮雲
5,缺乏自由創作空間,束縛過多,沒有良性競爭環境,除了互相吹捧,就是互相詆毀
6,缺乏創造力
7,缺乏想像力
以上只是絕大部分,當然我們也有一些真正在做電影的人,真正懂得真善美的人在兢兢業業的做著電影。這少部分人才是中國電影的希望。以上僅僅是個人所言,你且姑妄聽之,如觀點不同見諒
⑸ 《興安嶺獵人傳說》創紀錄,國產恐怖電影可以這么拍
文|青果
編輯|米亞
網路電影《興安嶺獵人傳說》自4月1日上線以來,平台播放量超1.5億,累計分賬近3500萬,創網路電影最快破3000萬票房紀錄。不僅如此,影片更是在豆瓣拿下了6.1分,證明了網電的一種進步。
這部電影的數據均高於院線近期上映的同類型電影《錯愛迷蹤》(3月5日)、《夜·守》(3月12日)和《聖山村謎局》(4月1日)的票房和觀影人數。
目前,三部影片中,唯有《錯愛迷蹤》的票房勉強飄過了500萬。至於口碑方面,更是一言難盡, 三部影片至今沒有在任何平台開分,也從側面驗證了其觀影人數不足開分的要求。
在某段時間里,國產恐怖電影幾乎周周和觀眾見面。各路「碟仙」「筷仙」「凶宅」「綉花鞋」……都作為關鍵詞出現在片名或者海報中。
從宣傳到影片質量,它們更是有統一的套路: 粗劣的海報、靠低級的Jump scare(猛然一嚇,恐怖電影中的常見套路)做預告,內容方面則配合了粗糙的特效,不少影片還打起了軟色情的擦邊球。
這類影片一度成為了爛片的代名詞。
但事實上,這些影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 電影只要能上映,影院排在午夜場,多少都會有票房收益。甚至不少影片票房都能獲得千萬量級。
從目前的三部作品來看,這種票房成績似乎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回看市場,越來越少的國產恐怖電影出現在院線里。而以「發行恐怖片起家」的恆業影業,在去年發布的片單中,依舊有《京城81號3》和《黑暗面》兩部恐怖類型的作品。相反,更多的國產恐怖電影製造者,正在或者已經轉換了軌道,走向網路平台。
那麼,國產恐怖電影的下一站會在哪裡呢?
01 院線賽道正在變慢
像網路電影《興安嶺獵人傳說》這般在市場上造成一定聲量的恐怖電影,最近的可能還是2017年的《京城81號2》,其憑借IP效應,獲得了2.19億票房。
院線的恐怖電影越來越少,對於創作者而言,也並不好做。
「這幾年做恐怖電影挺難的,中間有很多因素,本身創作就是『帶著鐐銬跳舞』。」一位曾製作開發國產恐怖片的製片人周某說道。似乎在觀眾眼裡,這類片子多數成本不高,最終幾百萬,甚至千萬的票房,也能收獲不錯的利益,「但其實真的不賺錢,有的可能只是單純的回本。」
雖說《京城81號》系列的票房成績已是該類型電影里的標桿,但出品方明顯放慢了腳步,時隔3年,才正式官宣未來會製作《京城81號3》。
據恆業影業集團副總經理林朝陽介紹,這部作品內部已經開發了兩年多的時間,預計今年會正式開機,第一部的編劇和監制文雋此次也會回歸。
不能規避的是,這個系列的前兩部作品,雖然有吳鎮宇、林心如、張智霖等一線實力演員助陣,同時也創下共計超6億的票房成績,但口碑一部不如一部,甚至豆瓣評分均未超過5分。
所以在《京城81號3》中, 他們會希望保留東方驚悚元素,在傳承前作風格同時,在形式感和心理感知上做更大的突破。 他也在透露,在全新的劇情中,「 情感 內核仍是我們需要重點攻克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完美地將 情感 和人性話題包裝到一個恐怖外殼中。」
除此之外,出現在恆業片單同一單元里的《黑暗面》亦是如此。
02 網路賽道正在加速
從2016年的130部到如今目前的5部,國產恐怖片在院線上露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但相反,在網路媒體平台的數量則越來越多。
周某告訴我們,從2017年之後,他們公司對國產恐怖電影的創作賽道,慢慢從院線轉移到了網路平台,「那個時候,我們也看到了網路電影的熱潮,恐怖、驚悚題材的電影在網路上的流量反而比院線的高。」
我們研究發現,目前國產恐怖電影的受眾仍是以四線城市觀眾為主,就近期上映的《夜·守》和《錯愛迷蹤》均是如此,而這群觀眾很大程度上對應了喜愛網路電影的用戶。
不能否認,網路給了這類電影更多的機會。《張震講故事》作為這個類型中另一個IP,可謂實現了從院線到網路的「平移」。
該系列第一部電影《張震講故事之鬼迷心竅》上映時,打著李冰冰和任泉出品的噱頭,最終票房超2000萬,但口碑極不理想。兩人在宣傳中還表示,計劃將投資10部該系列電影。但到了次年第二部上映時,我們發現出品方和創作團隊都和前作毫無聯系,票房也僅有440餘萬元。
當不少人以為這個IP消失在影視圈時,2019年,它又以網路電影的形式,重新出現在大眾面前。
這一次,出品方盛世文和騰訊聯手,自2019年開始,以一年一部的頻率創作了《張震講故事之歸宿》《張震講故事之三更夜》和《張震講故事之洗臉女生的傳說》,但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來看,這幾部作品在平台上的播放表現和評價依舊並不出彩。
可見,網路平台並不會成為劣質作品的避難所。 相反,近期這部爆款網電《興安嶺獵人傳說》反而以優質的口碑出圈,不管是視覺特效,還是劇本架構,都要強過過往的不少同類型電影。影片雖然以恐怖志怪故事作為切入點,但最後落腳在人與自然的共處中,為故事畫龍點睛。
不少人看完之後的表示,這部作品其實非常適合開發成網劇,或者開發成系列作品。當我們把這個問題拋給相關的創作者時,他表示,「可能會。」若最終成型的話,或許它能給國產恐怖片帶來另一維度的思考。
林朝陽也提到,網路電影近年無論在內容還是品質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本身這類作品的投資體量,給很多新入行的公司和導演提供了很好的入局機會。
03 國產恐怖題材創作者的下一站?
疫情之後,不少恐怖電影的製作公司發生了洗牌,多數小公司紛紛做出轉型,而像恆業影業這類頭部公司,實際早就根據市場的變化和觀眾審美的提升,在類型開發方面越來越多元化。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改變,很大程度便是市場優化升級之後,觀眾對於電影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國產恐怖片在多數觀眾眼中,就是爛片的代表。這些電影即便是在接受度更高的購票平台上,評分也集中在6分以下,甚至有的都沒開分。
但中國並不是說沒有出彩的恐怖片。從影史第一部恐怖電影的《夜半歌聲》開始,再到後來的《黑樓驚魂》《聖·保羅醫院之謎》等片,這些作品不管放在哪個維度,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更不用說香港地區那些僵屍題材的電影,有的一度成為大家的童年陰影。陳國富的《雙瞳》更是被陳思誠借鑒到了《唐人街探案2》中。
恐怖片成為一種小成本、可以不依靠明星,就能實現「以小博大」的電影類型。
像程偉豪這樣的案例在國際影壇上更是屢見不鮮。《奇異博士》導演斯科特·德瑞克森、《雷霆沙贊!》導演大衛·F·桑德伯格和《哥斯拉大戰金剛》導演亞當·溫加德均是以低成本恐怖片聞名,最終得到大廠的青睞。
但無法忽略的是,目前國內製作恐怖片一直處於「鄙視鏈底端」,馬凱當初在影展中和其他青年導演交流時, 雖然多數人對恐怖片興趣很大,但始終沒有人會主動表達願意拍攝這種類型片。
相反,這個元素正在「入侵」到其他 娛樂 方式。
作為劇本殺從業者,《唐人街探案》系列編劇之一北辰也告訴我們,恐怖片創作會有很多限制,所以在劇本殺和密室逃脫里,可以做更深度的創作,同時這類講究沉浸感的 娛樂 方式,也把一二線城市的恐怖片愛好者給圈走了。因此,當我們問他,這個類型的劇本殺能否影視化時,他很快地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電影並不會被其他 娛樂 產品給絕對代替,只是面對當下恐怖電影的開發,創作者們也苦於題材和內容問題的限制,目前更多趨於進行影片的題材融合。
比如常見的就是和元素較為相近的懸疑、驚悚、冒險相融合。《中邪》導演馬凱也曾在采訪談及,未來再創作這種類型電影時,會考慮嘗試將恐怖片和喜劇進行結合。
雖然國產恐怖片的內容中對鬼怪和宗教元素有所警惕,但依舊可以借鑒民俗故事或神話傳說。當然,這也是目前這個類型電影最擅長的方式。前陣子上映的電影《緝魂》,便是減弱了恐怖的元素,將懸疑和犯罪的元素無限放大。
國產恐怖片的下一站在哪裡呢?
我們相信會是創作者和觀眾不斷磨合和探尋的結果,它們不會絕對地消失在院線中,也不會任由質量不佳的作品在網路平台肆意發展。
什麼樣的恐怖電影,是你期待的呢?
分享 、 贊 與 在看
只要你點,我們就是好朋友
⑹ 為什麼現在的中國電影都愛打情色擦邊球
因為中國人對情色是有一定渴望的,但中國政府卻對情色產品是禁止的,所以只好打情色的噱頭,愛情的本質。
⑺ 絕大多數90後都不知道,80年代國產電影可以很邪很重口味
演員賈宏聲。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電影曾一度追求商業片的類型化,既有「拳頭加枕頭」的粗陋,卻又有「文化精英」的思緒。
文/金雯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電影曾走過「文上床武上房」的重口味時期,有很多「怪力亂神」。也有人敢在1981年的《大眾電影》上吼:《立電影法,杜絕橫加干涉!》,不過,時隔快30年,這個法依然遙遙無期。
《銀蛇謀殺案》(1988)劇照。
帶著幾分清純的裸露
《少林寺》中牧羊女被壞蛋吊在大樹上撕掉褲腿,壞蛋稱她為「野味」,令很多少年激動。之後,「野味」這個比「小妞」還流氓的叫法迅速流行開來。
因為閉塞也因為突然的開放,80年代國產電影中的「裸露尺度」在越軌和被糾正中往前走。1980年,張瑜在《廬山戀》中的泳裝造型是當時國內不可思議的大尺度。該片上映時,泳裝場景卻並未被剪掉。但是在1986年,朱琳在《大眾電影》的封面上因為穿了一件露肩低胸禮服,被指有傷風化。於是,下一期《大眾電影》,鞏俐扣緊了旗袍領子上封面。
《廬山戀》(1980)劇照。
那時候也沒有裸替,中戲三年級學生伍宇娟親自上陣出演《瘋狂的代價》中的浴室洗澡場景。因為出現在片頭,關鍵部位總被字幕遮擋,令許多男青年郁悶。但影片上映後,還是有熱心觀眾寫信罵伍宇娟道德敗壞。後來,伍宇娟回憶當初如此大膽,主要是還沒有男朋友,小她兩歲的賈宏聲是之後才交往的,而且家長又不在身邊,片酬對於中戲三年級學生來說也算豐厚。
同一年上映的《游俠黑蝴蝶》出現了擠人奶鏡頭,導演大概是受到劉文彩故事的啟發,覺得富人喝人奶最腐敗。但擠人奶重點引發的不是階級感情,而是人肉刺激。當裸胸特寫填滿銀幕時,觀眾一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實該片躍躍欲試的裸露在影片一開始便出現了,土匪強奸民女,鏡頭快速掃過半裸的民女,然後俠女現身。不過,這個場景就像《西遊記》中蜘蛛精裸身入浴一樣,要看33遍才能窺出端倪。
《游俠黑蝴蝶》(1988)。
在一個沒有明文標準的電影審查制度之下,並不是所有裸露都能被容忍。《原野》拍攝7年之後才獲准上映。有關被禁的傳說中,有說是老幹部認為該片是「男盜女娼」,也有說是婦聯認為影片主人公亂搞男女關系。其實影片表現劉曉慶與楊在葆的幽會戲,觀眾只看到劉曉慶解開了一顆紐扣,絕對沒有《芙蓉鎮》里劉曉慶與姜文的對手戲激烈。《芙蓉鎮》那可是第一次在國產電影中出現生動的「襲胸戲」,讓觀眾充分體會到了「摸」跟「碰」在視覺上的差別。聯系戲外姜劉兩人的緋聞,再次證明了演員只有真情投入才能演出好戲。
打情色擦邊球的電影在隨後的90年代再未出現。接著DVD、網路時代迅速到來,觀眾所費不多便可欣賞發達國家發達的情色文化。見多識廣之後再回看,80年代國產電影中的那些裸露便顯得既邪典又有幾分清純。
《芙蓉鎮》(1986)劇照。
喜感十足的恐怖鏡頭
內地拍攝的第一部動作片是《神秘的大佛》,這部打得很難看的動作片,實在是一部恐怖片。影片中老和尚為了保護佛財,挖了自己的雙眼,並將扎在刺刀上的眼球展示給觀眾看,作為一部中小學生包場觀看的電影,這一場景給許多70後留下了驚恐的記憶。
《神秘的大佛》(1980)劇照。
80年代的電影中流行過一陣自刺雙目,1985版《夜半歌聲》中,小姐為了跟毀容的戀人團聚,用兩根銀針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影片以多組鏡頭展示扎眼前戲:烏黑如戴了美瞳的雙眸,玉指捏起老中醫針灸用的銀針,左右兩個側面鏡頭,接著豎直銀針,准備沖刺,分別給左右前三個鏡頭交代,短暫停留……此時,觀眾緊張、興奮、難過、恐懼,又急切想看到扎眼的殘忍後果。
《夜半歌聲》(1985)劇照。
國產的驚嚇點就是這樣被夾帶在各種類型的電影中,所以,動作片是恐怖片,反特片是恐怖片,愛情片也是恐怖片。但是因為反對封建迷信的緣故,始終未誕生像香港的林正英僵屍系列這樣的電影,只在《黑樓孤魂》中清晰地出現了「鬼」的形象,其實觀眾在片中看到的「鬼」不過是一個眼珠子會轉動的爛布娃娃。但是該片上映之後,國產片就被規定:不得再出現鬼的形象。
《黑樓孤魂》(1989)劇照。
規定不準出現鬼,但沒說不準出現死人。於是米家山把《聖保羅醫院之謎》的主要劇情都安排在停屍間,不時會從屍床下伸出一隻手來,停屍間的老頭沒事閑下來,會對著一房間的死屍自言自語:「我就是給你們洗洗弄弄,他們要來胡鬧,我也沒有辦法啊……」
《聖保羅醫院之謎》(1990)劇照。
盜墓片更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讓屍體搬出來嚇人。《夜盜珍妃墓》中那個臉色如白無常,手指如雞爪的珍妃一度引發了觀眾的議論:野史上不是說珍妃是被扔井裡淹死的嗎?水浸的話,應該是又白又胖才是。這是考據癖的疑慮,完全不妨礙古墓里的珍妃把觀眾嚇得魂飛魄散。《黑樓孤魂》中還有人死、咽氣的臉部特寫,並用兩束拙劣的激光表示靈魂出竅。如今看起來喜感十足。
《夜盜珍妃墓》(1989)劇照。
其實都有一顆文藝的心
相對於王晶的大波美女、屎尿轟炸的物慾路線,80年代國產電影的邪典重口味很有文藝范。段位也高過李翰祥之類,他只會在風月片中像念經似的宣揚善惡有報,讓人煩死。
80年代的導演也樂於展示「文化精英」的那一面。《銀蛇謀殺案》中,賈宏聲殺人時聽的是披頭士的「Let it be」,殺人犯因此像個反文化英雄。《庭院深深》翻拍自瓊瑤的「三廳」電影,卻有瓊瑤源頭勃朗特姐妹的哥特小說氛圍,飾演反派配角簡非凡的焦晃是當年話劇舞台上的「莎劇王子」。
同樣有哥特小說氛圍的《夜半歌聲》中,毀容戲子的台詞簡直是在念詩:「我孤獨啊……我早上起來看不到昨夜的人生;晚上睡覺只能聽到自己毛發的生長……」放在今天或許會被觀眾惡搞,因為詩人的時代已經過去。
《銀蛇謀殺案》中,賈宏聲飾演一位性情古怪的兇手。
80年代也是許多文藝范導演最好的時光。李少紅拍了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電影《血色清晨》,改編自馬爾克斯的小說《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現在她只拍些鬼魅風格的電視劇。
張建亞作為最早探索商業類型片的導演,拍攝了奠定其喜劇路數的《少爺的磨難》以及後來的《王先生之慾火焚身》,如今卻一直在爛片奇葩和主旋律電影間徘徊。1989年,米家山導演了他最好的一部電影《頑主》,從此成了一記絕響。
《頑主》(1988)劇照。
⑻ 電影《京城81號Ⅱ》有哪些看點
《京城81號2》是由陳嘉上監制、錢人豪執導,譚廣源、蔡駿、黃慧惠編劇的驚悚懸疑3D巨制,影片取材自北京「朝陽門內大街81號 」真實故事,由張智霖、梅婷、鍾欣潼、耿樂等領銜主演,將於2017年7月6日中國內地上映。咱們先來了解下它都有哪些看點吧。
一.沒有鬼,只有人,就是這么任性
電影《京城81號Ⅱ》的重要拍攝場景,麗宮大劇院,從最繁華的馬戲團到殘破的電影院,歷經四次改景,最大程度還原麗宮大劇院的物是人非的詭異蒼涼氣氛,令人唏噓不已。電影《京城81號Ⅱ》將借鑒《歌劇魅影》中的火災場面,馬戲團末期的麗宮大劇院發生火災,場面頗為壯觀。3D畫面中的麗宮火災,將更加的震撼。不光是場景,電影《京城81號Ⅱ》劇組對於服裝和道具的要求十分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