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中國拍的一部太空電影叫什麼

中國拍的一部太空電影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26 20:24:21

① 科幻災難片《月球隕落》在國內定檔,這部影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科幻災難片《月球隕落》在國內定檔,這部影片講述了什麼故事?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在我們看科幻片和那邊和冒險類電影的情況下,大家十分重視影片的高畫質和動畫特效及其拍照實際效果。這部電影的動畫特效還很好。此外,這部電影的製造成本費的確很高,因此還可以證實拍照實際效果很好。從有關數據信息看來,這一部《月球隕落》在北美的電影票房主要表現不大好,堅信本次在中國內地上映,致力於讓這部電影在中國內地爆紅。

② 中國有部太空電影叫什麼

《宇宙與人》

我也不知道短時內誰還敢頂風上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那麼多逗B對老外的電影評價多高一看國產就說垃圾片沒法看的人是什麼心理,更有甚者有沒上映之前僅看個預告片就要斷定某些影片絕對是爛片;這就讓我心裡更是感覺匪夷所思了。。。

③ 前段時間電影院出現的一部關於太空題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來著不是太空旅客…好像是中國拍的

(流浪地球)。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

④ 中國首部8K超高清太空短片《飛越蒼穹》來襲,這部影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中國首部8K超高清太空短片《飛越蒼穹》來襲


小夥伴們有聽說過8K嗎?沒錯,我國的航天紀錄片就採用了8K的超高清技術進行了拍攝,它是目前為止我看過最清晰的一部視頻,沒有之一。要說有多麼的清晰,我感覺比用肉眼看到的現場都還要清晰,絲毫沒有誇張,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前不久,中國載人航天首部8K超高清短片,《飛越蒼穹》一經播出,就受到了非常大的關注,被網友們紛紛評論說,這是他們看過最好看的一部短片,深深的受到了震撼。不僅僅是感嘆科技的發達,更是感嘆山河之壯麗,國土之廣闊,最為震撼的還是祖國的強大。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部8K超高清的短片都講述了一些什麼故事吧。



最後三人開開心心的吃起了年夜飯,雖然食物看上去極為的簡單,但在太空上這些食物都是最有用的。這短短的2分18秒的視頻是經過三名航天員無數個日夜的拍攝而剪輯出來的,影片最後,中國空間站正在靜靜等待神舟十四號飛船的到來,本片結束,如今神舟十四號載人航天火箭也成功圓滿的發射了。

⑤ 我國的科幻電影逐漸崛起,第一部科幻電影是哪一部作品

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是《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了在不久後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依靠太陽為生的地球也即將面臨滅亡。面對絕境,人類拒絕坐以待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進器,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這一宏大的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

(5)中國拍的一部太空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流浪地球》主要角色介紹:

1,劉培強

國際空間站中的中國航天員,中校,因為執行任務,他不得不做出選擇,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導致父子關系疏遠。劉培強在心底深愛著他的兒子,卻無法親口表達他內心的歉疚,最終與兒子解除隔膜。為給地球提供燃料,把空間站推向木星。

2,劉啟

由於幼時父親不在身邊,對於父親的離開劉啟並不理解,而且媽媽的死,他怪於父親。在一次和姥爺韓子昂開車回家的路上被王磊以流浪地球法案強制徵召進171-11救援小分隊。

3,王磊

地球聯合政府的軍人,171-11的隊長,有著很強的使命感,他的工作是帶領著救援隊去修多能推進發動機,在途中會遇到很多驚險的困難,有很多人放棄,但是他特別堅定自己的目標,要去完成他的任務。

⑥ 電影《太空救援》是哪國拍攝的太空大片

俄羅斯

電影《太空救援》由俄羅斯CTB電影公司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八一電影製片廠譯制。

⑦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片是哪部

中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
第一部:《莊子夢蝶》拍攝於1928年,中國最早的科幻片,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令很多人震驚吧。這部片子太早了,好像說的是一個人做夢,夢見啥啥了,忘了。名字叫《莊子夢蝶》吧。好像拍攝於1928年吧,忘了,確切年份查不到了。
第二部:《六十年後上海攤》 1939年拍的,時空穿梭題材的.主要講1999年的上海如何在發達的現代科技下生活.是完全意義上的科幻片.該片由當時兩大笑星韓蘭根,殷秀芹出演.
第三部:可能令很多人想不到,那就是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有科幻片了。最早的一部好像是《外太空的小太陽》拍攝於1952年吧。當時由陳佩斯他老爸演科學家。
第四部:應該是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十三陵水庫暢想曲》,講未來的十三陵水庫。
第五部:很經典的。《珊瑚島上的死光》,上海電影製片長廠出品:編劇:童恩正 沈寂。導演:張鴻眉
那就是1979年拍攝的《珊瑚島上的死光》,那時運動剛結束,在那種條件下,拍出來已經很不錯了。片中那些帶有神秘色彩和奇異景象的海底工廠、海底長廊、水下電梯、新型實驗室、威力強大的空間放電、激光大炮無不引起當時中國觀眾的很多遐想;而新奇大膽的布景也給當時的觀眾很大的驚喜,影片上映後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
第六部:《潛影》,導 演:郭寶昌 黃玲 。編 劇:計紅緒 計三猛 。主 演:韓月喬 李萍 遲志強 苑 彭 銘燕 。上 映:1981年
《潛影》改編自八十年代早期的科幻小說《王府怪影》,講的是一個古代王公貴族的宅院擁有「自然錄影」的功能,其帶有磁性的牆壁保留著古代侍女的活動畫面,並在雷雨天氣下放映出來。一個不被人理解的青年科學家推測到其中的原因,並發明了儀器,想在另一個雷雨天再次喚起這個影像,但以失敗告終。
第七部: 《異想天開》(1986),珠江電影製片廠。原著:張賢亮。導演:王為一
用夢來逃避對幻想的心虛及對科學技術的責任,是80年代科幻小說創作的常用手法。這種手法在這部片子中得到了應用。本片當初的宣傳定位是荒誕片,很准確,展現科幻之神奇確實不是本片的核心。而本片中出現的機器人,那種幻想中的物體僅僅是為達到誇張的搞笑效果的道具而已。也許,那份在片中點到為止的"大陸宇航計劃"才是該片真正的吸引科幻迷的科幻點。
第八部:《錯位》(1987)西安電影製片廠。導演:黃建新。主演:劉子楓 楊昆 牟紅
這是一部很有科幻味的片子。影片對那個在現實生活浸染下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機器人的科幻沿襲傳統的科幻主題。當然,本片未能突破此類故事的傳統框架,那個機器人的結局也因此註定是悲劇性的。另一個角度看,趙書信解決困境的方法也真正是科幻式的,也是一種科幻狀態下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得到了基本叫人滿意的尊重。影片的現實主題就是片名那兩個字--錯位,那是官僚主義導致的人格錯位。對這一點的嘲諷,給本片以較深刻的思想內涵。於是,這也是一部與現實相嫁接的道路上出現最好的一部片子。
第九部:《霹靂貝貝》(1988)。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場。導演:宋崇 翁路明。主演:張京 王瑩 章萍 張弛
《霹靂貝貝》曾獲第3屆兒童電影"童牛獎"可以說是最具知名度的的一部國產科幻片,它的深層主題是個人的異化導致的與整個社會的不和諧。它是一部兒童片,但是它卻因緊緊地將自己禁錮在兒童片的范疇之內,而少了一點《第3類接觸》式的大器與寬闊的視界。

⑧ 急需《飛天》電影觀後感

很久沒有這樣熱淚盈眶了。那天,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觀摩《飛天》樣片,卻讓我忍不住淚水橫流,猶如潮水一陣緊似一陣打心底涌來,奪眶而出。我以為或許只是我陷入了瞬間的脆弱——本不該這樣——我對我的這種感覺感到新奇和陌生。不過我發現,在我左右的幾位也在抹著眼淚,有人甚至在輕聲地擤著鼻子——白色的紙巾在釋放著暗亮。顯然,這部電影的確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命運感。張天聰這是一個怎樣的鐵漢!他做了二十年的替補航天員,每一次輪到遴選時,不是因年齡偏大,或者是票決結果不是他,抑或是一場意外的感冒,飛天的機遇一次次與他擦肩而過,恰如已經掬在手中的一捧水,眼睜睜的順著指縫一次次地流走,而不能解他心中的焦渴。然而,他依舊矢志不移,以清醒的狀態、忘我的情境,一次次地選擇繼續留下來。即便是親人的艾怨,新人的挑戰,都不能動搖他對航天事業的痴心,改變他對太空夢想的追求。

他最初的兩位搭檔面對現實,轉崗離他而去,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一個成了空軍少將、一個成了民航老總,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擺脫了常人難以想像和忍受的超強體力、意志力、耐力和心力的磨練(七天七夜仰卧於床上、本末倒置,進食與排泄全在床上完成;孤獨一人,在幽靜的暗室里,獨處五天,等等),開始享受生活。而他卻選擇繼續留在航天中心,又帶領新的一批航天員投入新的一輪超強訓練。就連俄羅斯加加林航天中心的主任見到他都說,你?又來了?你早畢業了。他只說,我現在是教練員兼航天員,依然指導那些新人做著每次二十二個拋物線飛行。這是一個面對挫折何等泰然處之的鋼鐵硬漢,觀眾不免為他心生惋惜,為什麼命運總是對張天聰們不公呢?一種聯想的紐帶悄然在主人公與觀眾之間形成,於是,觀眾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劇情發展的波瀾,心潮難平,甚或是推波助瀾,使這部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開始朝著極致發展。

機遇終於降臨,當飛天三號飛船升空與軌道艙對接時,太陽能電池板不幸被太空垃圾擊中,致使電力系統受損,艙蓋打不開——宇航員不能出艙太空行走修復。飛船的安全和宇航員的生命受到威脅。茫茫太空何以為依託?觀眾對飛船中曾經的幸運兒們的命運開始擔憂起來——希望有一種超力來解救他們,讓他們擺脫令人窒息的太空,回到堅實的大地上來。將軍作出了果斷的抉擇——讓飛天4號——張天聰組立即飛向太空,來解決飛天3號陷入的困境。於是,一種命運感瞬間著附於觀眾心頭,他們對張天聰這位屢被命運捉弄的鐵人,終於如願飛向太空莫不感到欣慰。影片與觀眾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藝術張力開始充分延伸。

超越感。《飛天》的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塑造了張天聰這樣一個中國硬漢形象,它還有一種超越感——超越了地球,超越了大氣層,超越了一般人的想像空間和經驗環境,電影的畫面感非常純凈而美麗,給觀眾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在深邃的太空,眺望著蔚藍色的地球,那種升華與釋然,令觀眾感同身受,暢快淋漓。而他女兒張思宇從最初的懵懂,到毅然選擇當飛行員,選擇藍天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樣是一種超越。作為妻子的曲丹,也從對丈夫最初的支持,到後來的不理解,到再度堅韌地支持,也是一種對於自身內心的超越。一部成功的電影只有實現不斷的超越,才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達到最佳境界。

歷史感。觀罷《飛天》,應當說一部中國航天史歷歷在目,它不僅書寫了幾代航天人的昨天、今天,也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明天。我們從張天聰的身上看到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投影,他說:「當年搞兩彈一星,參戰人數以百萬計。今天搞載人航天,參戰人數以幾十萬計,沒有多少人的名字能載入史冊。我真的是喜歡這個職業。能一輩子做個中國航天人,我知足了。」而上將總指揮的話更是擲地有聲:「……今天我們建空間站,明天我們登月、上火星,都是國家戰略的重要部署。當年,如果我們不搞兩彈一星,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今天,如果我們不在太空占據重要位置,就沒有中國的明天!」在紀念建黨90周年之際,創作出這樣一部富有歷史感的鴻篇巨制,無疑是最好的獻禮。

陌生感。當巨型飛機轟鳴著幾近垂直沖向地平線,完成拋物線飛行,全然超出普通觀眾的經驗,在失重狀態下人體的飄浮,進食與飲水,都與常態不同,讓觀眾會產生強烈的陌生化感覺。火箭發射器點燃瞬間的發射井下噴涌的水流,太空視角——一邊是浩瀚的宇宙,星漢燦爛,一邊是陽光照射下的蔚藍色地球,人類的故鄉。當飛天三號飛船太陽能電池板被太空垃圾擊中,四號飛船與太空艙銜接,張天聰走出太空艙,藉助機械臂為三號飛船更換電池板這些細節,完全是陌生經驗,讓普通觀眾心懸一念,達到一種空前的吸引力,而最終又符合中國傳統的大團圓的結局,令觀眾有一種心靈的滿足感。

夢境感。從嫦娥奔月神話故事開始,中國人就充滿了對太空夢境般的遐思。幾千年來,玉兔與常娥,廣寒宮與月桂樹,成為中國人想像力的最佳延伸。而電影《飛天》恰恰圓了中國人千年的夢想,那遨遊太空的飛船和太空艙,既是真實的,又有夢境般的幻覺,亦真亦幻,令人無不舒心愜意。當然,也鼓舞著地平線上所有抱有幻想的人們,激發他們面對現實世界的勇氣和敢於擔當的責任意識。顯然,電影所展示的,不僅是主人公張天聰一個人的夢想終能實現,也是一個民族的夢想終於在一個新的時代得以實現的崇高境界。

人性的光輝。這部電影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觸動了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張天聰的妻子曲丹在他選擇繼續留在航天中心時曾經抱怨道,作為一個女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已經在等待中過去,我不想再讓十年在等待中過去。但是,她最終還是為丈夫留任申請簽字,依然忍受著內心不安與焦慮的煎熬,為自己心愛的人默默作出犧牲,在苦苦等待中終於迎來張天聰如願以償實現飛天的輝煌。父女之情也在電影中得到合乎常理的展現,張思宇從一個替父親抱打不平的激憤少女,成長為新一代優秀的飛行員,父女之間的深沉的愛,與翱翔藍天的追求緊扣在一起,那種同樣的執著、同樣的敢於獻身、同樣的坦然面對一切的精神狀態與心理默契令人怦然心動。母子之情更讓人無比感動。那個在東北山村裡的老母,總是翹首企盼著兒子能夠飛上太空,她就是在這樣的期待中被病魔擊倒,在她最需要兒子在身邊的時候,張天聰卻全然不知母親已處於彌留之際,正帶著新的一批航天員正在俄羅斯的上空完成每次二十二個拋物線飛行的艱苦訓練。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孝不能兩全。戰友替張天聰去看望臨終前的老母,給她以靈魂的安慰,當母親瞌然長逝時猶如親生兒子熱淚縱橫的他,讓人品出的不僅僅是戰友之情,而是一種崇高的對於母親敬畏的人性,無不打動著每一個人。

文本的意義。《飛天》劇本發在《中國作家·影視》版第五期,對照拍攝剪輯出來的影片,讀者和觀眾會發現有許多地方被省略了(抑或被改動)。這就是電影——蒙太奇藝術的真正魅力所在——能夠省略的時間和空間一概省去,用兩個鏡頭巧妙地銜接起來,便構成了電影的內在時空邏輯。但是,讀者和觀眾同樣會發現,《飛天》劇本奠定了這部電影的基礎,一部優秀的電影文學劇本,對於一部優秀電影的生產製作,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劇本劇本,是一劇之本。在這一點上,我們應當感謝電影編劇們付出的心血與智慧。

應當說,《飛天》以它昂揚向上的氣勢,飽滿的激情,燦爛生輝的畫面,有血有肉的英雄群體,將會書寫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電影是綜合藝術,是一個創作群體智慧的集中體現,感謝參與這個群體的每一名成員,為我們創作出可以稱得上具有中國氣派的這樣一部好電影。

⑨ 電影《獨行月球》致敬第7個「中國航天日」,關於航天類的影片有哪些

隨著中國航空事業發展。中國也已經度過了七個中國航天。電影《獨行月球》約在中國第七個中國航天進行了致敬,那麼除了獨行月球外,關於航天的影片還有哪些呢?

最後還有一部電影《東方紅一號》,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就是還原在新中國剛成立,使中國的科學家們造出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故事。這個電影的主創聲稱,在如今中國的航天事業已經取得如此重大成就之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回顧過往,應該記住那些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里程碑貢獻的功勛。

⑩ 《流浪地球》在中國獲得一陣好評,外國網友是如何評價的

《流浪地球》是今年賀歲檔的一部電影,一上映票房數據高居不下。它作為中國首部大型科幻電影,口碑炸裂,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據美國著名科技網站The Verge網2月9日報道,《流浪地球》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大預算的科幻片,該片展示了中國電影製作的新面貌 ——專注於未來,而不是中國傳統的歷史史詩。文章稱《流浪地球》令人印象深刻,認為此片即有美國觀眾熟悉的壯觀華麗場面,同樣描寫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犧牲的崇高價值,但同時也強調全球面對挑戰時需要集體行動,每個國家合作的重要性。評論認為中國已經加入了高成本科幻影片製作俱樂部,期待未來中國把他們的聲音帶到全球市場。

《流浪地球》在國內外都有如此好的影評,這讓我國從事電影行業的工作者們都有了更大的信心來發展我們國家的電影事業,讓我們一起加油吧,最後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哦。

閱讀全文

與中國拍的一部太空電影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拍電影時如何隱藏攝像機 瀏覽:342
騰訊視頻買的電影可以多久 瀏覽:500
一般1080p的電影有多少個g 瀏覽:442
手機免費觀看靈幻先生電影國語1 瀏覽:208
段氏兄弟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76
蛇妖捨命救男子電影什麼名字 瀏覽:89
以前那些老電影怎麼弄藍光的 瀏覽:783
韓國最新好看的電影推薦 瀏覽:162
好看的漫畫英文電影大全集 瀏覽:711
怎麼快速解說電影 瀏覽:108
魔戒有多少部電影 瀏覽:486
電影全部免費 瀏覽:149
張歆藝拍的電影多少票房 瀏覽:139
好看的美國大片有哪些電影排行榜 瀏覽:780
那個傻瓜愛過你的電影怎麼樣 瀏覽:887
台灣怎麼看電影鬥牛 瀏覽:762
有沒有好看的校園電影 瀏覽:987
日本有那些好看的動漫電影愛情 瀏覽:968
推薦一部好看電影片段 瀏覽:277
騰訊視頻電影怎麼移到sd卡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