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源彩虹為什麼不上映
根據豆瓣顯示,電影《源·彩虹》早在2019年4月5日就上映了,而且根據豆瓣下的評論,知道這部電影在16、17年的時候還叫《奇跡:追逐彩虹》,不過一直跳檔,而在今年上映時也是不聲不響,根據貓眼上的票房紀錄,票房成績基本為零!網友評價:兒童災難片,拍給兒童看的災難片!這次定檔2020年2月25日,可以說是重映了,不過選擇這個時間上映可以說是毫無優勢,也是讓人奇怪。更稀奇的是最近在網上碰到關於《源·彩虹》電影投資的消息,沒錯,上映了一次後的電影又再找人投資了,真是稀奇事。
這些年,隨著大陸電影行業的快速發展,票房的不斷飆升,電影投資也是越來越多被人們知道,而市面上的電影投資項目也是魚龍混雜,讓人真假難辨。不過,對於正規的電影投資來說,不管什麼情況,首先要確保對方是這部電影的第一出品方,是享有電影收益權的。其次,對電影項目要認真考察,可以藉助貓眼APP、豆瓣等,對於電影《源·彩虹》來說,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之前上映過一次了,現在又重映,還找人投資?
❷ 《源代碼》(電影)國內什麼時候上映
影片《源代碼》是由鄧肯·瓊斯執導,傑克·吉倫哈爾、維拉·法米加、米歇爾·莫娜漢等人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4月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處在一輛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並就此經歷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1]
中文名
源代碼
外文名
Source Code
其它譯名
啟動原始碼/危機解密
出品時間
2011年
出品公司
Vendome Pictures
發行公司
頂峰娛樂
製片地區
法國/美國
製片成本
3200萬美元
拍攝地點
美國
拍攝日期
2010年4月
導演
鄧肯·瓊斯
編劇
本·瑞普利
製片人
霍克·科奇、馬克·戈登
類型
科幻
主演
傑克·吉倫哈爾,維拉·法米加,米歇爾·莫娜漢
片長
94min
上映時間
2011年8月30日(中國內地)
分級
USA:PG-13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❸ 《源代碼》電影解析是什麼
《源代碼》電影解析:
現實世界中,列車已經爆炸,肖恩、克里斯已經列車乘客已經全部死亡,時間不斷推進,估計時間在上午10時左右,美國軍方「源代碼」計劃啟動,將死亡的人中52個人大腦中截取了死亡前最後8分鍾。
科學解釋為,人死亡以後大腦依然可以保存8分鍾的信息,軍方將這些信息組合起來,模擬了一個場景。為的是從這8分鍾的場景中,找到實施爆炸的元兇,因為他聲稱6小時後將更大的爆炸實施,目標是美國城市芝加哥,軍方已經開始動員人員疏散,軍方希望「源代碼」計劃可以幫助在剩下的6小時內阻止大爆炸。
基本信息:
影片《源代碼》是由鄧肯·瓊斯執導,傑克·吉倫哈爾、維拉·法米加、米歇爾·莫娜漢等人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4月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處在一輛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並就此經歷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
❹ 電影院什麼時候營業
截止2020年6月: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4日電(袁秀月)最近,隨著疫情形勢放緩,多個國家正逐步恢復經濟活動,全面暫停的電影院也有望重新開門營業。不過重啟的時間從5月中旬到8月不等,對於電影業來說,這或許是個緩慢的開始。
隨著國內各行各業有序復工,電影院也進入復工倒計時。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游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
(4)源電影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在低風險地區,影劇院開放要做好六個方面,一是開業前要准備好防疫物資,制定好應急預案;二是建立網路預約購票渠道,推薦顧客現場採取非接觸掃碼購票方式;三是採取預約限流、分散就坐,盡可能座位保持一米距離;四是保持環境清潔衛生;五是加強放映場所的通風換氣;六是影劇院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在個人防護方面,專家建議優先採取網上購票或者是現場掃碼購票的方式;盡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影劇院的公共設備或者設施表面,特別要加強手衛生;隨身攜帶口罩;減少與朋友相約觀影,盡量自己或者陪同家人觀影。在影劇院內不要有過多的交談交流,減少聚集性談話。
❺ 電影起源於什麼時候
美國無聲電影
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發展和中下層居民迅速增多,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人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當時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產量每月400部,主要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鮑特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電影收益高,競爭激烈。1897年,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機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那裡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M.塞納特、M.壁克馥和吉許姐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勃興。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涌人歐洲市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導演格里菲斯、T.H.英斯和塞納特對美國早期電影的發展作出了貢獻。C.卓別林於1914年拍攝了第一部影片《謀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觀眾。1919年,卓別林、D.范朋克、壁克馥3位著名演員和格里菲斯一道創辦了聯美公司,以發行他們獨立製作的影片。20年代,美國影片生產的結構從以導演為中心逐步轉化為以製片人為中心的體制。「製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擁有一批明星。除卓別林、范朋克和璧克馥外,先後成名的還有R.「胖子」亞布克爾、T.巴拉、J.和L.巴里摩爾兄弟、L.查尼、吉許姐妹、M.馬許、T.米克斯、G.史璜遜、J.基爾伯特、G.嘉寶、B.基登、N.希拉、H.勞埃德和早逝的R.范倫鐵諾。
「好萊塢」此時己成為「美國電影」的同義語。由於在明星制度鼎盛時期有些明星的行為不檢點招致公眾的抨擊,美國電影業成立了「美國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W.H.海斯的主持下這一組織制訂了「倫理法典」,以便在審查影片時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國公眾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情節、對話和場面。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對美國電影的約束一直延續到19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