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到電影、游戲中惡心的東西就覺得那些惡心的東西被自己碰過似的,覺得渾身不舒服,怎麼辦
恭喜你!這說明你對藝術的感知能力要遠遠的強於眾人,所以,你才會在看電影時有比別人要強烈得多的代入感!
所以這時候,你就要擺脫這種過分的代入感對你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方法很多…我也不知道……
不過,卻可以瞎猜幾種你去試一試:
1、心理暗示法:每天不斷的對自己說,「那是假的,那是假的」。
2、感覺轉移法:加大你的工作或學習量,或者加大你對你業余愛好的投入等等,用全身心地投入忘記雜念。
3、未命名法:多看一看畫面優美情節舒緩卻又讓人印象深刻引人入勝的文藝作品(小說電影音樂美術都好),通過記住這些其他的相對美好的感覺,讓自己忘記那些令人不快的情節。
4、以毒攻毒法:知道為什麼人們抱怨恐怖片越來越乏味,喜劇片越來越無聊?因為現代人已經經受了太多的視覺轟炸!所以……對,沒錯!就是繼續去看惡心暴力血腥的電影吧!看得越多越好!見得多了,你也就自然能麻木了!
最後,別以為我是閑的無聊在惡搞你,以上都是哥的肺腑之言啊!電影功夫里的猥褻大叔看的像騙子吧?但是他賣給你的就是真的秘籍!
所以,努力吧!拯救地球的重任還要看你的了!
⑵ 一部美國恐怖電影 有一對男女被某種超自然力量困在雪地里,後來男的在車內開始身體不適,出現尿血
一男一女放假後一起開車去什麼地方 因為暴風雪 車子翻到了山下 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有交警 老年夫婦 等等 二人一直心存希望 最後發現原來之前所看到的 所發生的 居然都是靈異事件 對吧 這是大學時候上電腦課 偷偷看的 但是看的時候叫絕命風雪夜或者叫風雪夜驚魂或者車禍驚魂什麼的 但是最終結果我沒看就下課了
⑶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是克隆人的,男主角克隆了一個自己,在後來那個克隆人會和他有同樣的反映,例如
這部電影名字找到了嗎?我也一直在找這個,搜索了很久也沒有。
⑷ 心曲電影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心曲電影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個星期四的上午第二節課,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來到寶山文化宮影劇院觀看電影《心曲》。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名叫錢亮的老師從一所重點小學調到了一個調皮的班級中擔任班主任。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他把周曉燕放學後單獨留在辦公室個別輔導;為了不傷學生的自尊心,他偷偷把不及格學生的考卷塞給他們;為了讓家長們配合教育,他盡心盡力召開家長會。平時他和學生一起玩耍,一起踢球,被學生稱為「哥哥老師」。在他的努力下,這個班級的成績飛速提高,調皮生也變成了乖學生,這個班級成了好班。可是不久,「哥哥老師」生了腦癌去世了,同學們傷心透了。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動,我看到了老師對學生非常關心。
他能夠什麼事情都為學生們考慮周到,為學生操碎了心。其實我們身邊的老師也都是這樣的。我們班的三位老師平時為了我們四十位同學費盡心思:每當我們有錯題時,英語徐老師會一道道題幫我們分析透徹;每當我們數學練習出現問題時,數學蔡老師會給我們做一些易錯題,教我們舉一反三,讓我們盡快弄懂;班主任施老師不僅在學習方面對我們嚴格要求,還在生活方面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我們一旦身體不舒服,她會不斷地對我們噓寒問暖,並及時和我們爸爸媽媽聯系。老師對我們的愛我會永遠記在心裡,我喜歡我的老師!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心曲》,它讓我感觸頗深。
影片主要講了主人公錢老師用特殊的教育方法——鼓勵孩子,使一個成績差到全年級倒數第一的班級——四(3)班,成績突飛猛進,而錢老師卻因腦瘤住進了醫院,最終經醫生搶救無效而離開人世。
現在,當我提筆寫觀後感時,我思緒萬千。白天電影里的一幕幕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當學生張光第一次聽說班主任是錢老師時,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畫,說老師是「銅臭」,誰知,老師不但沒氣得七竅生煙,反而還誇贊他的畫畫水平很高;周曉燕平時上課總是睡覺,錢老師不但沒有批評她,而是在了解睡覺原因——她家有個弟弟,每次做作業都要影響她,因此總要做到很晚的情況後,叫她去辦公室寫作業……
看到影片最後,錢老師被醫生推進急救室搶救時,我哭了,錢老師把原本成績年級最差的班級——四(3)班教成了年級第二,這是多大的進步,多深的師恩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在我們周圍,有著許許多多像錢老師那樣,為自己的學生無私奉獻自己全部的老師,他們用自己的真心、愛心、耐心、關心去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讓他的學生孩子感受到了父愛般的溫暖,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行為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正是他們用自己的.精神感染著周圍的學生,在這里,我只想說:「老師,我愛您,就像您愛我一樣!」
星期四,我看了一部《心曲》的電影。原來四(3)班是一個很吵鬧的班級,但是有一天,有一位錢老師來了,當了四(3)班的班主任。有一次錢老師和同學們在踢足球,他們踢得很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然後有一個同學說:「錢老師,你就像是我們的大哥哥!和我們一起游戲,一起學習」錢老師說:「那你們從今以後就叫我哥哥老師吧!」「哥哥老師!哥哥老師……」同學們都高興得歡呼起來。
不久後全市的學校要選一位同學比賽長跑,大拇指學校就選了付小軍同學參加比賽,因為他每天上下學都是跑步的。比賽那天錢老師和付小軍跑步去賽場,突然錢老師頭痛就讓小軍一個人先去,錢老師馬上就去醫院檢查,醫生說錢老師有多處腦瘤而且都在重要部位,開刀的話成功率很低,付小軍贏得了這次比賽獲得了第一名,比賽好了小軍向醫院跑去給錢老師看他獲得了第一名,錢老師欣慰的閉上了眼睛,錢老師是一位善良、有愛心的人,他的精神永遠活在同學們的心中!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一天下午,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一片白雲在藍色的天幕上飄著……我的心卻沒有像天氣那樣燦爛明媚,而是格外的沉重,一直凝視著大屏幕的我,心裡卻在沉思……
在這部電影剛剛開始前,我曾經有一個疑問----什麼叫「心曲」?但是在我看完了這部片子之後,我恍然大悟……
這個故事的開頭是以一首曲子貫徹全片的,這就是「心曲」,而在我心中一直萌發的一句話,就是:「老師的心是為學生而長的。」老師,並不是家長或者監護人,並沒有責任去關心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而錢亮老師卻不顧自己的家事而全心全意為孩子們付出,付出的那麼無私,那麼無怨無悔,「這是我該做的」,他總這么說到,他用他的生命去演奏了他生命的一曲。他,本是一個重點小學的教師,而他為實現自己「教書育人,以身作則」的理想,義無反顧,懷揣這堅定的心,堅定的走向了一個調皮、問題班級任教,他和那裡的孩子打成一片,他會用快樂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為了孩子的進步,他顧不上和湯鳴一起去旅遊,他關心的都是孩子們的事。他以和藹可親的一次次家訪,和一次次耐心的教導,自己認為是班級的一員,是班級的40號,與孩子們和藹可親,被稱為「哥哥老師」。他永遠了解孩子們內心所想的,他永遠會以一個孩子的角度去觀察這個世界,去做一件為孩子們所做的事,他的心裡容不得他人,只有孩子們。當班級發生一件件因不好的社會思想而影響到孩子們的事時,錢亮選擇去寬待孩子,以孩子為中心。其實在看這部片子的過程中,我曾熱淚盈眶,這部影片反映了真實的校園生活,是現代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現在有許許多多的家長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而錢亮卻用他像父親一樣的愛來彌補家長的過失。他常常教育孩子們說:「貧窮不是恥辱,說謊才是恥辱」,「孝該從小開始」等等。他做著常人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向他致敬。其實,一個連自己都不管不顧的人,一心只為履行自己的職責而努力,我們不應該向他致敬嗎?他不求回報,只求對得起自己的職責,一生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將短短的一生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只有把你的心交給孩子,孩子才會把你當成親人。」
他是教育的工程師,他是我們人生的指路燈,他更是我們一生的好夥伴,當他因病離開孩子們的時候,他是微笑著離開這個世界的,他走得很快樂,可唯一放不下的還是他的學生們……他生病時卻沒有告訴過任何一個人,卻像往常一樣做著他每天做著的事,在深夜時,他獨自默默懊悔,默默承受這一切,默默為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寫下他人生的最後一封信和一份入黨申請書……
我們向他致敬!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心曲》。這個名字很特別——至少我是那麼認為的。它激發了我對這部電影的興趣。這個電影講的是:一位老師,他的教學思想是以讓學生自主積極學習,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為主,從而學生們都很喜歡他,笑稱他為「哥哥老師」。在那裡,老師與同學們的關系好的都讓老師的女友嫉妒。原本很調皮的學生在他的教導下變得懂事了起來。可是有一天,哥哥老師被查出得了腦癌,最後失去了生命。他的女友和學生都悲痛萬分。
我覺得這部影片特別感人。在哥哥老師失去生命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已藏在眼眶中多時的淚水,好像自己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剛剛失去自己親愛的老師。
這部影片也理所應當的告訴我了許多道理:我們需要夢想,而要實現夢想就必須要自信。想想看,一個自卑的人怎麼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呢?遙望古今,成功人士往往都是非常自信的。我家跟我同學家比起來並不算富有,以前我也經常在他們面前抬不起頭來。但現在我覺得,不富有並不是恥辱,也不能成為自己自卑的理由。從現在起,我要當一個自信的女孩。
還有,看過這部影片後,愈覺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這個道理跟現在的我沒什麼關系。我只是發現: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需要的只是物質,而自己拚命在外地打拚,就能給孩子他們想要的一切。如果這是一道判斷題的話,那答案則毫無疑問是否定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到身心上的傷害的。有些家長懂,而有些家長則不懂。我想提醒家長們:「給孩子他們最渴望也是最需要的感情吧!」
這部影片有很多小孩子演的角色,雖然演技還很稚嫩,但他們已經非常成功的將這部電影的感情與道理傳達到了每個人的心中。所以我非常喜歡那些小孩子,哥哥老師和這部電影!
這個星期二,我們來到了報告廳,觀看老師為我們精心准備的電影--《心曲》,電影主要講述了錢老師的感人故事。
錢老師本是一名重點小學的老師,卻來到了一所普通小學效力。剛調到四(3)班的時候,他就聽其他老師說:「班裡有一個調皮蛋叫張光,他總愛欺負民工子弟付小軍同學。」有一次,體育老師要選出參加長跑比賽的同學,同學們都建議讓班級里跑得最快的付小軍和楊波來比一下,再選出參加比賽的人。體育老師同意了同學們的建議,讓他們倆明天進行一次較量。當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張光對付小軍說:「這塊巧克力給你,但你必須把參賽資格讓給楊波。」付小軍擔心如果不答應張光的要求,會欺負他,他只好同意了。他們的對話被班長聽到了,班長對張光說:「我不同意,你憑什麼讓付小軍把參賽資格讓給楊波?」張光不講道理地說:「要你管,他都已經自己答應把比賽資格讓給楊波了。」說完,他就離開了食堂。剛才的一幕,全被錢老師看見了,他就走過來問班長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班長把事情經過跟錢老師講了一遍。
放學後,錢老師找來付小軍,語重心長地對付小軍說:「你千萬不要放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願,你應該把它認真地去完成。我相信你。」看到這里,我心裡對錢老師有了一種敬愛之情。
第二天,付小軍和楊波的比賽開始了。體育老師一吹哨子,他們倆就飛快地往前跑去,最後付小軍贏了,獲得了參賽資格,同學們為他歡呼。
為了能讓付小軍能跑得更快,增加他的自信心,錢老師決定每天陪他一起練習跑步,但這幾天錢老師的頭開始變得越來越疼,去醫院看了,醫生說他得了很嚴重的腦瘤,雖然可以手術,但是治療成功的概率很低。當天晚上,錢老師突然暈倒在自己家的地上,被緊急送進了醫院。那天也是付小軍長跑比賽的日子,他在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當他得知錢老師出事時,馬上趕往醫院,見到錢老師,告訴他比賽得了第一名,錢老師拿出最後的力氣笑一笑,永遠閉上了眼睛。同學們悲痛欲絕,為失去這樣一位好老師痛哭起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當同學們在上體育課踢足球時,錢老師跑過來與學生們一起參與。大家玩得開心極了。累了,就躺在了操場上。大家將錢老師圍在了中間,還大聲地歡呼著要叫錢老師哥哥老師。這個瞬間讓我羨慕極了,如果我能有這樣一位哥哥老師,那有多好啊!
這部電影,一次又一次地觸碰著我的心靈。錢老師不顧自己的身體,還帶病關心和幫助同學,積極鼓勵條件不好的同學,增加他們的自信心。這也教育我,要更加尊敬老師,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的辛勤教育,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⑸ 電影《媽媽!》正在熱播,該片的淚點有哪些
電影《媽媽!》正在熱播,該片的淚點有很多,吳彥姝飾演的媽媽真的很偉大,她那麼大年紀了,卻沒有放棄自己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的女兒,她每天堅持幫助女兒恢復健康,即便自己身體不舒服,也會堅持為女兒准備飯菜,她對女兒的照顧,真的到了無微不至的程度了。這樣的母愛讓觀眾頻頻淚目,吳彥姝和奚美娟的表演真的很到位。
《媽媽》這部電影就是從頭到尾讓觀眾覺得真心要好好愛我們的媽媽,沒有一個人會像她們一樣對我們愛我們,吳彥姝老師真心是貢獻了一個影後級別的表演,很有誠意,奚美娟老師也完美還原了阿爾茲海默症女兒的狀態,真的是很有誠意。小編真心是覺得這部電影很不錯,值得一看。特別是吳彥姝老師,確實是配得上影後的級別。
⑹ 為甚麽每次看完電影(特別是科幻電影)都要壓抑一段時間,而且渾身不舒服,還有莫名的難過
可能是你想靠電影來逃避現實中面對的困難和不如意。美國人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喜歡看電影和歌劇來暫時逃避現實 。911過後上映的低成本的《哈利波特》意外走紅 就是因為其魔幻情節和輕松的劇情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現實中的痛苦。但是看完電影後現實中的壓力又來了,並且現實和電影中的落差又讓你感覺到一點失落。
我也有你這樣類似的症狀,看電影的時候心情很好,一旦電影結束後就發現 「誒呀,又演完了」。這時心情會莫名的煩躁,應當適當的調節你的心情,這樣下去會輕度抑鬱的。我現在生活不是很如意但是我覺得我還年輕我還有希望多跟朋友聊聊,朋友不僅可以和你分享快樂還可以分擔憂愁。
現在你要記住一句話:電影總會結束,但是生活還要繼續。加油哦~陽光是照在每個人身上的
⑺ 一部電影講一個全身癱瘓,一個黑人照顧他是什麼電影
《無法觸碰》。
《無法觸碰》(Intouchables)是由奧利維·那卡什、艾力克·托蘭達聯合執導,弗朗索瓦·克魯塞、奧馬·希、安樂妮、奧黛麗·弗洛特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1年11月2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位生活無法自理的貴族菲利普與其幫佣黑人青年德瑞斯兩人相互幫助的故事。
劇情簡介
一個是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的大富豪菲利普(弗朗索瓦·克魯塞飾),另外一個則是刑滿釋放人員德瑞斯(奧馬·希飾),一個相當懂得察言觀色的黑人小夥子,如今他是菲利普的「保姆」,負責照顧他的一切飲食起居。
從表面上看,菲利普和德瑞斯之間可以說沒有一點相似之處,不論是他們的生活背景還是身份地位,基本上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
(7)身體不舒服看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片改編自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的自傳《第二次呼吸》,這個真實故事在2004年被拍攝成了一部紀錄片。
兩位導演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托蘭達在2004年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就產生了想改編成劇情片的想法,但直到2008年才有機會付諸實施。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托蘭達通過自傳書後留下的電子郵件地址,聯繫上了身在摩洛哥索維拉的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從而拿到了該片的拍攝權
主演
弗朗索瓦·克魯塞(François Cluzet),1955年9月21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著名男演員。
1984年憑借電影《一個死氣沉沉的夏天》( L'Été meurtrier,)獲得凱撒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5年參演電影《學徒 》(Apprentis, Les)並首次提名凱撒獎最佳男演員獎並於2007年憑借電影《不可告人》(Tell No One)榮獲凱撒獎最佳男演員獎。
奧馬·希(Omar Sy),1978年1月22日出生於法國伊夫林省特拉普,塞內加爾裔演員。
2011年,參演電影《無法觸碰》,憑借片中表現獲得2011年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12年法國電影凱撒獎、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