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攝影的發明與電影有什麼關系

攝影的發明與電影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3-06-13 02:07:21

⑴ 我們用相機拍照是根據什麼原理在電影院看電影又是根據什麼原理

照相機的工作過程,概略地說是應用光學成像原理,通過照相鏡頭將被攝物體成像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將粗略地介紹攝影光學成像原理: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光線的傳播及透鏡成像原理。

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在整個18世紀中,光的微粒流理論在光學中仍占優勢,人們普遍認為光是微小的粒子組成的,從點光源發出並以直線向四面八方輻射。19世紀初,以楊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為代表逐步發展成今天的波動光學體系。如今對光的本性認識是:光和實物一樣,是物質的一種,它同時具有波的性質和微粒(量子)的性質,但從整體來說,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們的混合物。

電影是人類史上的重要發明,它藉助了照相化學、光學、機械學、電子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和原理。

電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視覺暫留」。科學實驗證明,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像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電影膠片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一系列靜態畫面就會因視覺暫留作用而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 電影是人類史上的重要發明,它藉助了照相化學、光學、機械學、電子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和原理。 電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視覺暫留」。科學實驗證明,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像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電影膠片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一系列靜態畫面就會因視覺暫留作用而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 電影是人類史上的重要發明,它藉助了照相化學、光學、機械學、電子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和原理。 電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視覺暫留」。科學實驗證明,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像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電影膠片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一系列靜態畫面就會因視覺暫留作用而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

他們的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裡面裝有35毫米鑿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旋轉機構,並裝有一個攝影鏡頭和放映鏡頭。

裝上攝影鏡頭時,可以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獲得負片。取下攝影鏡頭,將曝光後的負片與另一條未曝光的膠卷貼在一起曝光後轉成正片。

放映時,正片裝入機內。點燃燈泡後,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靜止的畫面以極短的間隔次高速地通過片窗,使影像在觀看者的視網膜上暫留,觀眾便可看到一組活動的畫面。

不過現在國內也有了數字影院

數字電影節目的發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膠片

它是存儲在計算機/伺服器中,由其"作為"數字放映機播放影片

有數字傳輸技術的保障,使整部電影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從而使觀眾可以與影片的導演看到"相同"的電影。也就是說,一旦數字電影信號發出,無論多少家數字影院,也不管它位於地球的什麼位置,都可以同時映出同一個節目。同時數字放映設備還可以為影院提供增值服務,如實時播放重大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遠程教育等等,改變了影院膠片放映的單一模式

比如上海的IMAX立體巨幕影院

上海科技館立體巨幕影院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影院之一,也是全中國最大的立體巨幕影院。

立體巨幕影院銀幕巨大,它高18.3米,寬24.3米(相當於6層樓房的高度),可容納觀眾441位。立體巨幕影院的放映設備採用當今世界上技術含量最高、畫格最大的70毫米15齒孔IMAX雙機放映系統。放映立體電影時,2台放映機同步放出映像,當觀眾戴上特製的立體眼鏡時,映像通過光的偏振原理,使畫面產生強烈的立體效果,猶如景物就在眼前,有伸手可觸的感覺。6層樓高的巨大畫面和6+1聲道的音響系統,使觀眾產生強烈的震撼。

⑵ 電影根據什麼原理運用攝影

視覺暫留。

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像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電影膠片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一系列靜態畫面就會因視覺暫留作用而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

電影是人類史上的重要發明,藉助了照相化學、光學、機械學、電子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和原理。

電影的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⑶ 關於以前照相和電影的一些問題

1 銀版照相之術自從1837年在法國問世之後,沒過幾年就從西洋傳入中國。

最早的照相機是由供職於中國海關的法國人儒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職)1846年帶進中國的。清人周壽昌的《思益堂日札》記載:道光丙午年,他旅居廣州,見到取影器的記述。因此有人推斷:道光丙午年是公元1846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第四年。那時候,外國人到中國游歷的人日漸增多。「周壽昌看到的這架照相機就是進入廣州的西方人帶進來的。」所以,至遲1846年照相機已經傳入中國。 宮裡面最喜歡照相的就是後來被慈禧害死的那個珍妃
具體有什麼歷史作用,我沒找到資料介紹。本人認為,照相機的誕生使人的生活,達到了另一個高度。使人類能更好 更真實的記錄過去,為後世提供中國最早使用照相機的人,一是清皇朝皇親國戚,二是京、津、滬、杭、寧波、廣州等口岸城市的第一代照像館人,有外國人辦、有國人自己辦的,也有「中外合資」辦的。但在歷史上研究針孔成像原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墨經」上曾有論述。北宋財相,文學、數學、天文學、醫學等領域有卓越成就的科學家沈括就有詳細論述。(1031年~1095年)58歲後過隱居生活,晚年在夢溪園創作「夢溪筆談」。1985年沈括墓址在餘杭安溪鄉下溪彎村太平塢發現時,我們父子有幸參予了墓址發現的攝影工作,後在深圳特區報《青年晚報》上發表。

《夢溪筆談》中有這樣一句話:「酋雜謂海翻塔影倒此妄說也,影入窗隙則倒乃其常理。」意思是物與景經過小縫隙(針孔)影子肯定出現倒影,大海出現在天上、寶塔頂尖向下是很正常的事。

我們的古人前赴後繼地在研究針孔成像原理,也就是照相機原理。當世界發明了照相機,就很快能掌握,使用照相機,1903年清朝皇宮里裕勛齡就給慈禧拍過照,當然也給皇帝、太後其他皇親國戚拍過照,有些照片雖過了100多年,至今在收藏品市場還流傳很廣,當然是些翻拍的「老照片」,這些是清皇朝皇親國戚們最早玩的相機,而老百姓當然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見瞭望遠鏡還叫千里眼,當然玩不上照相機了。但京、津、滬、寧、杭等口岸城市洋人一到達,並且開起了照像館、寫真館——攝影術傳入中國是法國公布達蓋爾攝影術的第二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隨著傳教、經商、辦醫、軍事侵略等多種途徑攝影術傳入中國了。1844年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澳門與法國進行商談時,作為禮儀、曾向英、美、意、葡四國官員贈送他的肖像照片。更好的資料素材。
2

閱讀全文

與攝影的發明與電影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車走吧電影在線免費 瀏覽:905
台灣打真軍古裝電影有哪些 瀏覽:490
最好看的亞洲電影 瀏覽:477
電影萬箭穿心講的什麼 瀏覽:259
沒有引進的歐美好看電影 瀏覽:438
新疆電影院娛樂場所什麼時候開放 瀏覽:298
電影節評審費一般多少 瀏覽:651
剪映如何弄成電影字幕一樣 瀏覽:822
電影毒液怎麼有兩個 瀏覽:788
大鬼電影有哪些地方 瀏覽:817
80s電影網站怎麼打不開了 瀏覽:373
人在囧途之港囧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973
安塔芮絲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91
通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了英文怎麼說 瀏覽:569
看什麼電影可以升溫 瀏覽:517
電影解說要注意哪些版權 瀏覽:41
入股電影院怎麼樣 瀏覽:742
歐洲床戲電影超長免費觀看 瀏覽:501
神話電影有哪些穿越 瀏覽:793
少林足球電影完整免費觀看國語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