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icky's 影評】《祈禱落幕時》:連環殺人案背後另類的父女之情#5
被加賀恭一郎記恨了很多年對家庭對母親毫不關心的父親加賀隆正,其實並不如兒子所想的那樣。直到他臨死前對護士的一席話,觀眾們才知道這位父親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在老刑警加賀隆正看來,努力工作、努力掙錢養家就是對家人最好的愛意,卻不曾騰出時間來關心妻子在家族中的處境。他的這種愛意,很容易讓家人理解為對他來說工作比家人重要。
只是,即便是將死之時,加賀隆正依然沒有放下對妻子加賀百合子的愛意。他一直非常介懷妻子去世的時候,身邊並沒有照顧她的人在,所以對來看自己的兒子說: 「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我要自己死去」 這樣的話。
加賀父子之間的悲劇,在於二人都把愛意埋得太深太深了,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親人之愛恰恰成為了築起父子之間隔閡的高牆。比起死亡來說,加賀隆正更害怕的是見不到枯慎兒子。也許正因為此,彌留之際的老爺子告訴護士自己終於可以擺脫肉身這個累贅,自由自在地看著兒子了吧。
「淺居博美」
東野圭吾筆下有很多角色都是為了愛而殺人,殺人是他們表達愛意的方式,這點用在運脊淺沒悄敬居博美這對父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無論是在看書還是觀影的過程中,讀者/觀眾會一方面恐懼於其殺人行凶時候的情景,又在另一端同情一些嫌疑人作案背後的隱情。
父親的每一次作案背後都是情非得已,因為他不能讓別人認出本該跳樓自殺卻還活著的自己,更不能讓自己的存在毀掉了努力爬到現在事業高度的女兒。淺居博美不忍看著父親生生被火燒死,選擇了掐死父親讓他不要在自殺的過程中受到過多的痛苦。
在被這段父女之情感動落淚的同時,他這種只顧天倫之樂而危及到他人性命的行為,又讓觀眾覺得這份父愛未免顯得過於沉重甚至有些畸形。在觀影結束後,我們不經想問自己:如果我們深陷這對父女的處境之中,自己又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呢?
這部電影中包含了兇殺、自殺、出軌、師生戀、抑鬱症、校園霸凌、高利貸等多種畸形元素,但最後的核心依然是 「愛與犧牲」 。本片用多線敘事的方式,將這個錯綜復雜的案情呈現在觀眾面前。
加賀恭一郎無疑是幸福的。他有為了他的安危而避走他方,並在遠方一直掛念他的母親,也有不苟言笑卻深愛著他的父親。而淺居博美呢?雖然有父親深沉的愛,但這份過於沉重的愛顯得有些病態。而那個在外頭養小白臉,因為躲避高利貸離家出走最終將她和父親推入絕境的母親,卻 從來沒有教給她任何的母性 。
如果有時間的話,冰冰非常推薦大家去看一下這部電影。
(本篇完)
喜歡影視劇、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後妹紙,喜歡一切新奇溫暖的事物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2. 加賀恭一郎系列有哪些作品
加賀恭一郎探案集
第1案 國立T大學四年級 《畢業》(1986)
第2案 警視廳搜查一科 《沉睡的森林》(1989)
第3案 練馬警察局 《誰殺了她》(1996)
第4案 警視廳搜查一科 《惡意》(1996)
第5案 練馬警察局 《我殺了他》(1999)
第6案 練馬警察局 《只差一個謊言》(2000)
第7案 練馬警察局 《紅手指》(2006)
第8案 日本橋警察局 《新參者》(2009)
第9案 日本橋警察局 《麒麟之翼》(2011)
第10案 日本橋警察局 《祈禱落幕時》(2013
作品目錄編輯
《畢業》:
就讀於國立T大學的加賀恭一郎及朋友等人面臨畢業,突然牧村祥子被發現死在她的公寓里,先是被認定為自殺,隨著調查的深入,他殺的線索逐漸增多。
案情逐漸明朗之時,命案再一次發生,在「雪月花之式」中,波香又被毒殺,案情變得更加復雜。
為了弄清楚真相,加賀不斷的追查。當他遇見無法解開的謎團時,還是向和他關系並不好的父親求助,他的父親是警察,因為長年專注工作忽略家庭,致使他的母親離家出走。
通過父親給出多准備幾副「雪月花」牌的提示下,加賀終於弄清楚了「雪月花之式」的下毒方式,也解開了祥子死亡之謎。
《沉睡的森林》:
夜晚,高柳芭蕾舞團一名舞者失手殺了人。舞者自稱正當防衛,但證據不足。更令警方一籌莫展的是,死者身份不明,看似與芭蕾舞團毫不相關。
刑警加賀參與調查,同時被舞者未緒深深吸引,也漸漸了解到華麗的舞台背後單調艱辛的世界。就在這時,警方終於掌握了死者的信息,加賀也由此敏銳地發現了案件的轉機。
然而,第二起命案——劇團藝術總監梶田被殺,隨即又發生成員柳生被毒害的嚴重事件,而隨著案情的進一步發展,加賀發現了兇手就隱藏在芭蕾舞劇團之中這一事實,但接下來另一位劇團成員靖子的死又將繁雜的局勢進一步打亂。
對芭蕾舞團來說,圓滿演出比保存殺人現場更重要。隨著劇情的展開,舞團陌生男子被殺害的真相逐步揭開。
《誰殺了她》:
因擔心情緒低落的妹妹,交警康正趕赴東京,迎接他的竟是妹妹的屍體。乍看上去毫無疑問的自殺現場,在康正眼裡卻破綻百出。他掩蓋破綻,欲讓警方以自殺結案,以便親自尋找兇手復仇。
警方果然中計,康正的調查也在暗中展開,唯有刑警加賀對此充滿懷疑。然而不管加賀如何步步緊逼,康正都已決心孤注一擲。兩人在較量中慢慢接近了真相……
究竟,是誰殺了她?
《惡意》:
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在出國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殺。命案現場的發現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樣身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
加賀恭一郎參與此次案件的調查。經過一連串的抽絲剝繭下,很快的加賀根據現場的煙頭以及死者的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等等確定他就是兇手。
在徹查被害人與兇手的過去之後,警官面對案脊態毀情、手法均平淡無奇的事實,卻感到如墜萬丈深淵般無邊的寒意。而關於野野口修殺害日高邦彥的犯罪動機,野野口修的每次口供都不相同,最後通過加賀的一再調查下,得知真相。
《我殺了他》:
著名劇作家兼導演穗高誠與人氣女詩人神林美和子的新婚前夜,穗高誠的情人浪岡淮子在其庭院自殺,次日婚禮上新郎中毒死亡。
與神林美和子有不倫之戀的親生哥哥神林貴弘在婚禮前收到要求他殺死穗高誠的匿名信並附送一粒毒膠囊。
穗高誠的助手兼經紀人、一直暗戀浪岡淮子的駿河直之,參與了對浪岡淮子屍體的處理,他對穗高誠懷有深刻的殺意。
曾與穗高誠保持長期秘密情人關系、神林美和子的責任編輯雪笹香織,通過秘密跟蹤知曉了浪岡淮子的死並盜取了毒膠囊一粒。
究竟誰是殺害穗高誠的兇手,抑或兇殺另有其人?東野圭吾將向你揭示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只差一個謊言》:
為了將您逼到絕境,我們必須讓您再撒一個謊。東野圭吾最暢銷系列「加賀探案集」第6案, 系列迄今唯一短篇集。為了掩蓋謊言,就必須製造更大的謊言。
曾經耀眼的芭蕾舞明星,曾經幸福的家庭主婦。只差一個謊言,假象就可以繼續。但是一切都計算錯了。只能說,她們一開始就迷失在了錯誤的路線上。
東野圭吾借加賀之口發出痛切忠告:謊言重疊的人生就是如此。
《紅手指》:
一個普通的日子,一個普通的傍晚。
五十齣頭的昭夫下班回家,等待他的卻是後院里一具小女孩的屍體,兇手正是他十五櫻備歲的兒子直巳。
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子的昭夫,需要一個精緻的騙局,以使全家從刑警加賀恭一郎深邃的目光下「全身而退」。
一宗令人發指的謀殺,一個冰冷絕望的騙局,一串細膩執著的解謎……在主角加賀恭一郎感人肺腑的人性救贖面前,所有推理小說的「華閉塵麗較量」都黯然失色,字里行間充滿現實的悲涼,讓人永難忘卻閱讀時的戰栗……
《新參者》:
調往日本橋署的刑事加賀恭一郎、負責調查人形町的一起女性被害事件。隨著調查的深入,人形町商店街的所有店主均有殺人嫌疑。而加賀做為一個「新參者」、依賴自己超群的洞察力和推理力,解開商店街復雜的人際關系,並最終揭開殺人迷雲的真相。
《麒麟之翼》:
在寒冷的夜裡,巡警目擊到有個男子躺靠在日本橋的欄桿邊,男子的胸口被刀刺中。看樣子他是在瀕死的狀態下步行到日本橋,然後力盡倒下的。之後,該男子在醫院里死去。
加賀和松宮也參與案件的調查並展開搜索。並查出案件發生後不久,有個可疑的年輕男子在逃離現場的時候被貨車撞倒,陷入昏迷狀態。而他的戀人則表示「他是不會殺人的」。但是,從該男子的隨身物品中卻發現了被害者的錢包和公文包。其後警方發現他和被害人有某種關系,於是斷定該可疑男子為犯人,並展開證據搜查。
另一方面,被害者被發現在其任職部長的公司里需負上「工傷(職業災害)隱瞞」的責任。此事公開後令被害者一家瞬間成為世間的指責對象。
究竟那個年輕男人是否真凶呢?被害者為何在瀕死狀態下依然要走到日本橋呢?加賀和松宮將挑戰謎團的真相。
《祈禱落幕時》:
一個女人在廉價公寓里被殺,租公寓的人失去了蹤影。房間里沒有任何生的氣息,住在裡面似乎隨時准備迎接死亡。
案發現場找到了一本掛歷,上面按月份寫有東京十二座橋的名字。刑警加賀恭一郎頓時呆住:同樣的東西也曾在他母親的遺物中出現過。
加賀探案集
3. 電影《祈禱落幕時》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祈禱落幕時》的劇情分男女主兩條線,故事挺聳動的。
阿部寬飾演加賀恭一郎:他媽媽有當坐台小姐的黑歷史,結婚生子後遭遇婆家羞辱,患上抑鬱症,在他10歲時離家出走,隱居在外地一家餐廳就職,和一個神秘男子相愛,多年後死於心臟衰竭,神秘男子隨即人間蒸發;餐廳老闆娘通知了男主來領骨灰,男主是個刑警,為了追索媽媽生前往事,他花了16年找尋神秘男子。
松島菜菜子飾演淺居博美:她媽媽婚內出軌私奔,留下大筆債務,爸爸為了躲債帶著14歲的她出逃,她想做援交賺外快但失手殺了人,爸爸把屍體毀容偽裝為自殺的自己,冒用死者身份大隱於市,讓女兒成為孤兒得到政府照顧,父女分離,相約偷偷見面;爸爸知道女兒和老師談了師生戀,老師撞見了沒死的他,他殺了老師滅口;多年後,女兒成為了舞台劇導演,一個昔日女同學找去告知她母親的下落,並撞見了女主爸爸,女主爸爸又把女同學殺了。
女同學的屍體曝光,警方立案搜查,男女主的故事逐漸交織在一起:男主媽媽的神秘戀人就是女主的爸爸。
知道真相的女主,為了解爸爸已逝的戀人,她主動接近男主,這給男主走進死胡同的破案思路帶來了轉機:走邏輯、動機破案的路子遲遲找不到突破,轉變為從「情」入手,則逐漸抽絲剝繭。
其實男主媽媽和女主爸爸在暮年歲月是真心相愛的,如果他們結婚了,男女主就成兄妹了。
女主爸爸殺了女主同學後,多年逃亡積累的壓力讓他覺得生不如死,而且女兒現在也事業有成,為了永遠不讓黑歷史曝光,保護女兒的前途,他決定自焚。
女主覺得活活被燒死太痛苦了,決定自己先掐死爸爸,然後燒了爸爸屍體……
女主沒有主動投案,但當男主找到證據後,她也坦然接受伏法,並感嘆:這么漫長的悲劇,終於要落幕了。
4. 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祈禱落幕時》,從書到電影都還行
《祈禱落幕時》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這部電影在豆瓣已經高達8.0分,且被評為2018年評分最高分的日本電影。最近,這部電影也開始在中國影院上映,對懸疑偵探的電影或者就是東野圭吾的迷弟迷妹,可以去觀看一下。
5.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祈禱落幕時》
懸疑的背後是復雜的人性,平實劇情的背後是感人肺腑的愛。相比其他懸疑片與推理片,該片沒有將重點過多傾注在設謎與解謎上,而是將案件的推理同社會生活與人物經歷緊密結合在一起,為影迷徐徐展開一幅有著迷人謊言與質朴情感的畫卷,引導影迷思考案件與謊言背後的真相,並感受交織其中的復雜人性與動人情感。影片的故事情節與犯罪動機奠基於真實深切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的刻畫來自生活,不論影片最後把情節推向多麼匪夷所思的境地,這種情感都是扣人心弦、引發共鳴的。這是該片的主要風格與亮點之一,體現了影片原著小說作者同時也是該片編劇東野圭吾所謂「本格寫實派」的創作手法。
6. 加賀:推理界治癒系男神(有劇透)
加賀恭一郎,東野圭吾「加賀恭一郎"系列系列推理小說的警官男主角,性格沉穩嚴謹而重情重意,具領導氣質。
加賀恭一郎首次出現於1986年東野出道的第二本作品《畢業—雪月花殺人游戲》。在該作品裡是國立T大社會系四年級在學中,劍道部主將,曾贏得全日本選手權優勝,興趣是茶道與欣賞古典芭蕾。在學校里被捲入的連續殺人事件中充當偵探角色.
在1989年的《沉睡的森林》里因為「作者的少許惡作劇心態」,加賀以警視廳搜查一課的警察身份出場。加賀的青春時代在此告一段落。
大學畢業後經歷兩年教育生涯,覺得自己教師失格而轉行當刑警(詳見《惡意》,其父親亦為警察)。原任職警視廳搜虧卜拆查課,之後銷棗調職練馬署,現任職於日本橋警署。
90年代中期後在《誰殺了她》、《我殺了他》、《只差一個謊言》等作品中均有出場。
然後在2006年開始連載的《紅手指》里,加賀以良知拷問迷失了親情的一家人,同時也披露了自己與父親的往事;2009年開始連載的《新參者》中,剛調配至日本橋人形町的加賀為查案而來回奔走。
最新的《麒麟之翼》就是加賀恭一郎大顯身手的絕佳機會。整個系列中,只有這弊歷本書是完全圍繞加賀恭一郎的形象來量身打造案件。
小夥伴們快快入坑吧。
看完《新參者》實在忍不住評論一番。這本長篇由十個短篇構成,差不多每個短篇都有自己獨自的謎團。最終從各個角度詮釋一個殺人案件。也是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他的溫情。少年的青澀已經褪去,留下的是低調踏實的大叔。
劇情圍繞人形町展開,一名剛搬到這里的職業譯者死在家中,碰巧剛調動到日本橋署的加賀接手了這樁案子。譯者家中留下了很多線索,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人形町上的住民息息相關。於是,加賀恭一郎觀察街坊鄰里,也逐漸融入這條街的日常生活當中。
他是一個有溫度的偵探。字里行間中流露出的是一個大叔的日常生活。從街邊的小店購買的剪刀;朋友來看望你,會帶來蛋糕店的糕點……很多細節描寫都是日常所見,完全不像是推理小說。
人與人的關系,可以用網來形容,但現實的這張網,充斥著所有想像得到與想像不到的空間。所以這本《新參者》,採用了比一般的短篇連作集更為稠密的方式,東野為讀者編織了一張繁復無比的大網。
加賀恭一郎實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加賀會成長也會衰老,這種狀態,也許能引發讀者更多共鳴。東野的無意和有心造就了加賀恭一郎的形象,你見過幾個衰老的偵探角色?我想加賀恭一郎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經典形象。
(重點來了,敲黑板)
加賀恭一郎的初登場是在《畢業——雪月花殺人游戲》。這場所謂的「雪月花殺人游戲」,不但對於恭一郎執著理性的基本性格有了清楚的描述,對於恭一郎的純愛苦戀更有著深刻的著墨。在故事的結尾看到加賀和沙都子分道揚鑣。
《沉睡的森林》中提到了之前加賀的戀人——沙都子的下落,她那時已經在澳洲。此時,加賀展開了一段新的戀情。這一次案子發生在芭蕾舞團,但加賀恭一郎卻不可救葯地愛上了涉案人舞蹈演員淺岡未緒。最後兩人結局就不必我多說了吧。
《新參者》中加賀恭一郎設定的年齡為39歲,很大隻很精明很有型之外,整部戲仍看不出他是否已婚?感情世界依舊成謎。(蜜汁微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