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電影里的特效比游戲畫質好多了
因為電影特效只是一個實物加上渲染即可 ,一次成型
游戲可不是,需要一個建模運動不說 還有很多計算數據,AI等等等,資源龐大的多。。。。再說了,一個高清電影4g頂大天的容量,現在一個打了4k布丁的最終幻想15 208g!
⑵ 為什麼有些游戲的特效不能做得跟電影一樣
計算成本不一樣。在《Real-Time Rendering, Third Edition 》(2008)的第19.1節談論到動畫電影和游戲在渲染上的一些比較,例如《美食總動員 (豆瓣)》(2007)中:使用的機器群集大概有3100個核,每個可使用16GB內存,平均每幀花費 6.5個CPU小時(更正前誤寫為小時),復雜的場景要花上數十小時。對於游戲來說,基本要求是30FPS,即約0.033秒渲染一幀。那麼如果想達到2007年動畫電影的水平,即從6.5小時加速至0.033秒,簡單計算比例的話大約要該CPU(更正前誤寫為集群)的70萬倍的計算能力。
⑶ 為什麼當今游戲技術仍然不能達到'和照片一樣的游戲畫面'
1首先在光影技術上,游戲就做不到現實中豐富的光影效果,就算是電影的光影效果都做不到
2色彩:游戲中的色彩偏明亮,無論是地面,水流,物體表面都缺乏漫反射,充滿了鏡面效果,你能想像你的皮膚,桌子,水面在現實的效果和游戲中的效果嗎?
3人物模型:走路還是太僵硬,NPC還好,主角在你控制下走路就像是機器,彷彿在逃竄的老鼠,不自然。臉部表情更不用說了,人面部有幾百塊肌肉用來控製表情,這還需要好好學習.眼神就更不用說了,呆滯,缺乏靈氣和活人的氣息
4解析度:就算是4K,也只是剛滿足看上去不模糊而已,能正常看清物體的細節。而在4K下想在快速跑動,快速轉身還能像人類視覺那樣保持清晰,估計還有好久才能做到
5鋸齒,不摒棄三角形多邊形這種貼圖模式,想來是不可能去除了。也許圓形點模式更可能仿照現實
6VR還處於「眼鏡」模式,視野范圍太小,如果是如同一個透明頭盔那樣,內部全是顯示屏也許效果更好。
⑷ 為什麼電腦看電影不卡玩游戲卡,電影和游戲畫質比簡直是天和地的差距,一直搞不懂。
畫質不一樣是顯卡問題,電影要求低一點,但是高顯卡和低顯卡的畫面顯示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玩起來卡,那就是整體都不行,顯卡處理畫面不行,cpu處理速度慢,內存不夠大,想玩游戲,換個主機吧,估計你的主機配置也不怎麼樣
⑸ 為什麼游戲製作怎麼也做不到像電影特效一樣以假亂真
電影製作是製片人已經固定了的電影情節,而游戲製作商在製作游戲的時候,會考慮到游戲結果的開放性。所以不能電影特效一樣,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