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賈玲電影《你好,李煥英》
這個春節檔出了很多火爆的電影,這些電影哪個最好看,我還不知道,因為我還沒看完。但《你好,李煥英》應該是最適合帶父母去看的電影了。一方面,電影以80年代為背景,說職工廠里的事情,他們理解起來沒代溝。
另一方面,這電影討論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話題,卻又沒特別嚴肅地講大道理,而是順應春節的氣氛,用喜劇的方式,把該講的都講明白了。
而最戳我的地方,來自最後賈玲回憶母親對自己好的種種時刻。
我發現最讓人感動的,一般不是電影里的情節,而是電影能不能讓你想到自己的生活。
比如之前看《我和我的家鄉》,范偉當鄉村老師那一段讓我哭得鼻涕眼淚一大把,因為我真的支教過很長一段時間。還有再之前,看皮克斯的《coco》,已經過百歲的太奶奶coco,已經快要忘記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的時候,突然聽到兒時自己的爸爸經常唱給自己的一首歌。
說到底,這部電影討論的內核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從賈玲自身故事出發。
第二重內核,則是我們該如何理解我們的父母,如何與我們的父母達成和解。
如果電影能讓你更加珍重你的親人,能讓你在看完後,和爸媽多說兩句話,之後多打兩個電話,多出去旅遊兩次,多回兩次家。
如果這部電影能讓你們更理解自己父母,更知道如何同父母相處,如何和他們做朋友。
那我覺得,這就是一部非常非常有現實意義的電影了。
2. 《你好,李煥英》口碑如何為何受到大眾喜愛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的口碑很好。之所以能得到大眾喜愛,一方面得益於賈玲和張小斐都是喜劇演員,在春晚等國民度高的節目上出現很多次被觀眾所熟悉,所以她們兩個人的路人緣都不錯。
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一個點是,觀影人群會因為身份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受。網上許多人都說,自己看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自己媽媽卻在旁邊沒有一點反應,甚至還說也就這樣。其實也不難理解,媽媽那輩是用媽媽視角來看的,她們覺得李煥英在故事裡的舉動,是一個母親本就應該做的,並不覺得有什麼感動。而年輕人則是將自己代入了賈玲的視角,看到了媽媽的無私奉獻,尤其這代年輕人自我意識覺醒,她們覺得李煥英為女兒如此犧牲,實在是令人感動。
大眾們喜愛《你好,李煥英》,一是受故事觸動,二是觀影共情。我想,一部口碑好的電影,就應該做到如《你好,李煥英》這樣。
3. 《你好,李煥英》火了,描述80年代的故事情節,為什麼年輕人愛看
《你好,李煥英》敘述了2001年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履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專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沉痛萬分。在賈曉玲心境潰散的狀態下,竟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青的母親李煥英相遇,二人寸步不離,宛如閨蜜。
我們有必要安於彼時我國的種種丟失和不平,由於它們終究造就我們的成功,無論如何,笑到最後的人說了算——賈玲的版本是這樣的。這也歸於八十年代的底細吧。對此,我們有什麼想要說的嗎?
4. 《你好,李煥英》適合帶爸媽一起看嗎
原因就在於這是一部根據她個人經歷改編的電影,准確點來說是為了懷念她的媽媽李煥英。
5. 李煥英適合孩子看嗎
你好,李煥英這個電視劇並不適合小孩子看,因為他是成人電影,需要成年人才看得懂,小孩子看不懂的。
6. 《你好,李煥英》太好哭,這部電影怎麼樣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導演的首部大熒幕作品,中心思想主要是圍繞賈玲穿越到上世紀80年代,遇見年輕時的母親李煥英,幫助李煥英改變人生軌跡希望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的故事。這部影片我也是帶著媽媽在大年初四到影院觀看的,總體評價還是不錯的,喜劇元素中擊中人們心中偉大母親無私呵護兒女的情懷,催人淚下。下面說一說這部電影:
這個電影是根據賈玲和她的母親真實事件改編,她的母親也真是在一場車禍中去世的。那時賈玲還沒有成名,沒有什麼錢。母親沒有活到賈玲強大起來可以回報母親,過上幸福生活,這是賈玲心中的痛。她把這個電影拍出來就是為了紀念母親的。喜劇中摻雜著偉大的母愛,卻又帶有一絲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