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衛王是誰 有關與他的電影嗎
今年初(2001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考古學系會長(Chairman of the Archaeology Department)Israel Finkelstein 和考古史學家兼記者Neil Asher Silberman 合著了一本書,名為「The Bible Unearthed :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its Sacred Text」。這本書有如一枚炸彈投擲在考古學界和以色列國中,震撼人心。書上說:出埃及是虛構的;耶利哥城牆也沒有倒塌;就算有大衛王其人,他也不過是個呆笨的人(King Davis was a nebbish!);所謂聯合王國,其實不過是個小小的部落小國。懷疑派的專家學者向來都持這樣的論調,現在連以色列自己的專家學者都如此說,怎不叫人恐懼不安,因為以色列國的建立是紮根在舊約聖經的基礎上。對基督徒來說,若聖經的記載是虛構的,我們的信不也是徒然嗎?
奇怪的是,當「自己人」也唱出異調的時候,向來對聖經的記載提出質疑的「外人」《時代周刊》,竟然在幾年前(1995年)的一則專題報道中,承認大衛王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因為在考古學上的證據確鑿,不容人置疑。(圖二)
《時代周刊》提出的兩件證據是什麼呢?
(一)但城土丘的石碑(Tel Dan Steles):
但城(Dan)在哪裡?請看圖三,它位於加利利海的正北約四十公里,現今哥蘭高地的北部邊界上,是一個水源豐盛,風景優美的地方。但城的廢墟是一個大土丘,高出周圍約二十五公尺,從1965 - 1983年,一共被發掘了十八次。最重要的發現是在1993年,由考古學家 Professor Avraham Biran,Director of the Nelson Glueck School of Biblical Archaeology of the Hebrew Union College 所獲得的石碑碎片,共三塊。(圖四)最大的一塊,高32 厘米,寬22厘米;其他兩塊是 20厘米X14厘米 和 10厘米X9厘米。其上共有十三行亞蘭文字(Aramaic),經過亞蘭文碑銘研究專家Joseph Naveh 的解讀後,證明所記載的是有關王下八:28 - 29 ,猶大國王亞哈謝(Ahaziah)和以色列王約蘭(Jehoram) 同往基列的拉末去,與亞蘭王哈薛(Hazael)爭戰,亞蘭王在打敗以色列和猶大軍隊後,就立這石碑以紀念這場勝仗。石碑是主前九世紀至八世紀的物件,上面寫著:「我擊敗約蘭,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我擊敗亞哈謝,大衛王室約蘭的兒子。」這是聖經以外,「大衛王」(House of David)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外邦人的石碑上。雖然也有考古學家認為碑上的字「BYTDWD」(House of David),中間沒有分割號(BYT - DWD),所以不應當讀為「大衛家」,而是另指一物,但現在大部分的亞蘭銘文專家都一致同意,沒有分割號是很正常的寫法。難怪《時代周刊》的編者都要承認,大衛王是卻有其人!
(二)摩押石碑(Mesha Stele or Moabite Stele):
這是1869年被發現的,碑上記載的是有關王上二十和二十二章,以色列王亞哈和猶大王約沙法跟亞蘭王便哈達爭戰的事。過去,專家們無法辨認碑上其中一個字「House of D____」,現在經過法國學者Andre LeMaire 的研究後,認為這是指「大衛家」。我們以後要更詳細地介紹這塊石碑。
但城的石碑當然被以後的以色列王打碎。考古學家所發現的三塊碎片,只是小部分罷了。我們相信有更多的碎片會被挖掘,石頭還是會一再地呼喊!凡有耳的,怎能塞耳不聽呢?
另外
自從摩西帶著猶太人走出埃及,來到地中海東岸的狹長地帶之後,猶太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並分化成北部的以色列部落和南部的猶太部落。其後是兩個世紀的「士師時代」,在悍勇異常的「海上民族」非利丁人的一波又一波驚濤駭浪的沖擊中,以色列猶太人逐漸建立起嚴密的組織。為了抵抗外敵,維護共同的利益,以色列猶太部落共同推舉掃羅為他們的國王,進入了王國時代。其後,又一位傑出的人物將這個王國推上輝煌的頂峰,他是「自亞伯拉罕、摩西以來最受上帝耶和華寵愛的人」,他就是大衛王。
大衛,來自南方的猶太部落,是耶西的小兒子。在與海上民族非利丁人的戰爭中立下頭功,得到國王掃羅的器重,成為掃羅的親兵,其後在與非利士丁的斗爭中又屢次建功,一直升到千夫長的位置。掃羅還將自己的女兒米甲嫁給大衛為妻。
後來,由於大衛在猶太人中的威望超過了掃羅,引起了掃羅的嫉恨,對其百般刁難,後來發展到企圖除去他,終在包括其妻米甲、掃羅的兒子約拿單等人的回護下加上大衛本身的精明,逃過了一次次考驗。大衛被迫逃亡到曠野的山寨中,後來又輾轉逃奔到敵人非利丁的迦特國避難。
年,掃羅和他三個兒子在與非利丁人的一場異常慘烈的戰斗中陣亡。大衛聞訊趕回猶太國,被當地人尊立為猶太國王,與此同時,掃羅的元帥押尼耳立掃羅倖存的兒子伊施波設為以色列王。雙方的爭斗遂難以避免。最後,大衛的部下約押誘殺了押尼耳,掃羅家族一方遂潰敗,大衛成為猶太和以色列唯一的王。
在這個過程中,大衛表現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掃羅死後,他號哭絕食,還作了哀歌,伊施波設死後,他處決了向他討功的謀殺者。這些都使他贏得了包括猶太和以色列在內的國民的擁戴。
非利丁人是他既利用又打擊的對象,他在與非利丁作戰中發跡,最後又利用非利丁人奪得了王位。稱王之後,大衛又集中力量打擊非利丁人,將他們完全趕出了以色列—猶太王國。大衛還征服了周圍許多地方,將王國的領土擴充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包括從迦南人手裡奪取了耶路撒冷。大衛王將耶路撒冷該名大衛城,興建了宮殿,定都於此。後來又將猶太人的聖物——上帝的約櫃遷到這里,耶路撒冷從此成為猶太人永遠的聖城。
大衛王是個虔誠的上帝的信徒,還是個優秀的詩人。他在位四十年,國力強盛,經濟發展,貿易繁榮。但同大多數在位時間太長的帝王一樣,他晚年逐漸變得昏聵自滿。他對於兒子們過於嬌縱,結果導致了諸子爭位,骨肉相殘的慘劇。
大衛王曾因為看上了部將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便設計使烏利亞戰死,將拔示巴奪為己有,成為大衛眾多嬪妃中最受寵的一個。拔示巴為大衛生下了兒子所羅門,大衛十分喜愛,答應立所羅門為王儲。結果引起了其他王子的不滿。
大衛的第三子押沙龍是個很有野心、也很有才乾的人。由於他的同母妹他瑪被異母兄暗嫩姦汙,他便設計將暗嫩殺死,然後逃奔國外。後來與大衛和解,回到以色列,但他叛逆性格的種子已落地生根。他對所羅門可能成為王儲十分不滿,便到處收買人心,網羅人才,最後終於發動叛亂,企圖奪取王位。大衛被迫率臣僚逃到約旦河以東,幸而押沙龍沒有接納部下提出的盡快追殺大衛的正確策略,使得·大衛有了喘息之機。最後雙方軍隊在以法蓮森林決戰,叛軍敗績,押沙龍授首。但大衛並沒有因勝利而感到高興,相反因為兒子被殺而受到很大刺激,一天天消沉下去。但大衛王家門的慘禍並沒有劃上句號,幾年後又發生了他另一個兒子亞多尼雅企圖發動政變的事件,結果是幼子所羅門先下手為強,包圍並處死了哥哥,然後一不做二不休,將對他有威脅的異母兄弟全部殺害,並逼父王將實際權力移交給自己。大衛從此只能在黑暗的角落裡了結自己的餘生……
所羅門是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又一代雄主,一生積聚了無數財富,還在耶路撒冷興建了聖殿。但所羅門死後,王國分裂,從此衰落下去。公元前8世紀之後,王國在西亞北非歐洲眾多強國的夾縫中艱難地求生,後來終於消失在歷史之中。猶太人散布到世界各地,仍然堅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直到1948年以色列再度建國。
大衛王時代的以色列—猶太王國雖然強盛一時,但在當時的中東仍算不上主要的大國。他對人類文明史的影響更主要在《聖經·舊約》和猶太教。大衛時代,以色列—猶太人作為一個有自身明確特性的民族和國家最終定型,他本人是一個虔誠的教徒,使對上帝耶和華的信仰更廣泛地傳播。他本人的事跡,成為《聖經·舊約》中一個精彩的篇章。猶太教成為散布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民族認同的標志,後來又深刻地影響了基督教,甚至伊斯蘭教的產生。如果沒有大衛的強勢王國,猶太民族會不會像中東眾多古老民族一樣,逐漸失去自己的特性,泯然於民族融合之中呢
② 大衛王是怎麼死的
大衛王是年紀老邁而死,是正常的死亡。
③ 所羅門是什麼、
所羅門,是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三任君主。
在《舊約·列王紀》稱他有非凡的智慧。所羅門在位期間,把首都耶路撒冷建成聖城,成為猶太教的禮拜中心,也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奉為聖地。
所羅門時代又是古代希伯來文化發展的重要階段,許多文學作品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並在以後成為《舊約全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舊約全書》是猶太教的經典,也為基督教所全盤接受。
人物經歷
所羅門(Solomon),古代猶太王國的國王。大衛和拔示巴所生的兒子。約公元前 971 --- 公元前 931年在位。《舊約》中載有其事跡。所羅門的父親大衛開創猶太王朝 ,並謀求建立一個從埃及邊界直至幼發拉底河的帝國。
所羅門繼承王位以後消滅他的政敵,並將他的朋友安插在軍隊、政府和宗教機構的崗位。所羅門還通過聯姻的辦法加強自己的地位。他與各地國王的女兒和姐妹成親,其中有一個是埃及法老的女兒,法老攻佔並焚毀迦南人的迦薩城,把它送給所羅門。
與所有帝國的開創者一樣,所羅門也是以武力維持自己的版圖,除了步兵以外,他還有令人驚異的戰車兵和騎兵。所羅門建立的貿易站網後來成為猶太人在外聚居區的核心 。所羅門帝國以商業為主,一切政府機構都為貿易服務。
他在首都耶路撒冷周圍給駐以色列的主要外國貿易使團修築館驛。示巴女王在阿拉伯半島(南部)訪問所羅門。所羅門興建耶路撒冷城牆和聖殿。所羅門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行政官,他把以色列原有的12支派重新劃分為12個行政區,每一個區由國王任命一名總督,12名總督受一位大總督管制。所羅門還以賢明著稱。
他也是一位有名的詩人,寫過1000多首詩歌,相傳《聖經》中所收《雅歌》和《箴言》為其所作。所羅門當政時期是以色列與猶太聯合王國的巔峰期,軍隊強大,商業繁榮,耶和華聖殿和華美的王宮相繼在耶路撒冷建成。因此而被視為古代以色列最偉大的國王。
但是,他在晚年奢靡無度,沉湎女色,激起了人民的不滿,致使國家每況愈下。死後國家分裂。
所羅門是猶太王國的國王大衛的兒子。據《聖經》記載。大衛統一了猶太各部落,建立王國,定都耶路撒冷。所羅門小的時候非常的聰明,17歲時繼承了王位。
他和埃及公主結了婚,與埃及人合作把國家建立得非常強大。所羅門在位時,是古代以猶太王國最強盛的時期。現在人們稱贊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常用「所羅門的智慧」這句話來形容。
影響
在所羅門王統治的40年間,根據《聖經》記載,以色列王國達到了它最為顯赫與昌盛的時期。根據《列王記上》,所羅門王一年就收貢666他連得黃金(合39,960磅)。
所羅門被描述為將自己沉浸在奢華與東方王朝的華美,他的政權蒸蒸日上。他與推羅國王希蘭(King of Tyre - Hiram I)結盟,後者在許多事情上給予他支援。
在去世前,大衛王為耶路撒冷聖殿的建設聚集原材料,以永久放置約櫃。所羅門被描述為建設的完成者,他的建築幫手很多,包括希蘭,以及從他而來的原材料。
在聖殿完成前,所羅門被描述為在耶路撒冷建設了許多其他的重要建築,在長達13年之久中,他在奧菲爾處積極建設王宮(在耶路撒冷中心的一個小丘)。所羅門也為城市供水建設了許多重要工程,以及為保護城市的米羅。
然而,在發掘耶路撒冷城的時候,這一時期的建築遺跡沒有多少被發現出來,聖殿與所羅門王宮也沒有被發現。然而,一些很重要的,但是極具政治敏感性的地區沒有被詳細發掘,包括聖殿山,即傳說中聖殿的地址。
所羅門被描述為在以色列別的地方建城,建設了以旬迦別口岸,將達莫建設成為通商口岸即軍事要點。所羅門還被描述為擁有1,400戰車及12,000騎兵。雖然所羅門以旬迦別口岸的地點已知,但沒有什麼遺跡被發現。
在所羅門增建或重建的城市中得到了許多考古發現,如夏瑣、米吉多,並基色 (Gezer)—《列王記上》,這里都有很多古代遺跡,包括精湛的六房門,方石堆宮殿,以及建築外水槽結構等,前者是考古學家認為是所羅門的馬廄所在。
根據《聖經》,在所羅門統治時期,以色列的商業極其發達,有從推羅、埃及、阿拉伯等地,以及他施、俄斐和南印度等海路來的貨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所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