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觀感
兩周前的一個晚上看過電影《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之後,便想寫點兒東西,由於忙,耽擱了,今晚終於有時間寫寫了。
以前看過一部精彩的電影《兵臨城下》,講述的是狙擊手瓦西里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傳奇故事。(瓦西里·扎伊采夫上尉是二戰時期蘇聯陸軍的一位著名狙擊手,因在1942年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間共擊斃225名軸心國士兵與軍官,一戰成名;二戰期間共擊斃德軍400名;由他培訓的狙擊手共斃敵約一萬名;戰後他被提升為陸軍少將。)
所以當兩周前看到《兵臨城下》四個字的時候,我不自禁地打開影片看了下去。
影片開始時和《珍珠港》的情節有些類似,都是大戰之前的安寧祥和場面。
鳥兒在歌唱,軍樂隊演奏著歡快的樂曲,公園里正舉行聯歡舞會,祥和中,人們談情說愛,追逐嬉戲,各自享受恬靜、幸福的時光……
布列斯特要塞是連接華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要塞里的人們不相信戰爭會來得那麼快,要塞里的軍隊配置得如「一盤散沙」,即使有過豐富戰爭經驗的老兵強烈向有關部門提醒,但有關部門仍舊不重視。
戰爭從一天夜裡開始,穿著蘇聯軍服、說著俄語的德軍偷襲到要塞裡面,打破了要塞的寧靜。
1941年6月22日早晨,蘇德戰爭正式開始。
閃電戰的德軍迅速將凌亂的蘇聯軍隊包圍,並對他們展開了大屠殺。
雖然也有戰爭初臨時的慌張,但亂了陣腳的人們被幾個得力的軍官迅速組織起來。
在成群的坦克和裝備精良的德軍圍攻中,八千名英勇的蘇聯紅軍在武器短缺、建制混亂、犧牲巨大的情形下,堅守信念、捍衛祖國,以血肉之軀、於彈丸之地牽制了數十倍於自己的德軍兵力達三十天,直至全部陣亡。
在已經失守的布列斯特要塞的地道里堅持戰斗一年多的最後一名蘇軍戰士,當他被德軍士兵從地穴中押出來時,刺眼的陽光讓他幾乎失明。
面對德國將軍的審問,他的回答是:「將軍,現在您知道一俄里有多遠了吧?」(戰前德軍宣稱這個距蘇德邊境僅一俄里的要塞一個沖鋒就能拿下)
電影里的蘇軍戰士有勇有謀:政委為救出人質,舉手投降,向橋上的眾人質和押解人質的德軍走去,然後在一霎那間雙手示意全體人質卧倒,然後由身後機槍手向德軍掃射、最終救出人質的英雄行為,堪為經典。
列兵檢查列寧證件的故事在影片中也有體現:激烈戰斗中,德軍間諜混入蘇軍部隊,要求蘇軍撤離戰場;蘇軍戰士不畏他是高級軍官, 執意要看他的衣服扣子形狀以及戰靴釘是圓釘還是方釘的行為,顯出了一支軍隊在平日里養成的優良軍事素養。
影片不僅關注大局、大人物,也關注小人物。
電影開始時的一對尚在戀愛中的情侶在戰爭爆發前的夜裡,「同居」在了一起。
天亮時卻被戰爭硬生生地分裂,女友讓德軍抓走並受欺凌,男友雖親見卻不能有所為,最終男友被戰爭折磨到麻木,在為德軍撿拾軍章中拉響了手榴彈,和幾個德軍同歸於盡後躺在了女友的屍體邊。
那一聲手榴彈響,直讓人唏噓不已。
在俄羅斯民族裡,鮮能見到背叛者。
……
2. 瓦西里扎耶采夫電影叫什麼
瓦西里扎耶采夫電影叫《兵臨城下》。《兵臨城下》的故事發生在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電影根據體育歷史中著名的傳奇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前蘇聯籃球隊打敗了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傳奇故事。
瓦西里扎伊采夫相關劇情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約瑟夫費因斯JosephFiennes飾)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
然而,坦妮婭(雷切爾薇姿RachelWeisz飾)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3. 《兵臨城下》一部經典的二戰電影,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也敘述一段壯美的愛情故事。
樓主,這是部由法國導演拍攝的電影。這樣就不難理解了吧,法國在冷戰期間率先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山飢嫌組織並與蘇聯建立外交關系。如今,法國逗手人也肢舉頂著北約的壓力,賣給俄羅斯兩棲登陸艦...........種種說明,法國人不像美國人那樣痛恨蘇聯,相反還有點親蘇。 再說,一個導演的理想是拍出更好的電影和賺更多的錢。這么好的題材,在巨大票房的誘惑下,導演都會心動啊。 這部電影,表面上看起來是反映蘇聯戰斗英雄的啊。可電影中也有很多抹黑和揭露蘇聯軍隊陰暗面的地方,比如:那些新兵都沒經過訓練,就被投入戰場。那些新兵2人一支槍,盲目地沖鋒。當被德軍擊退逃跑時,後方的蘇軍長官要以叛國者,膽小鬼的名義殺死他們............這一切都反應了當時蘇聯指揮官的無能和冷血,雖然蘇聯最終勝利了,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德軍的好幾倍。
4. 電影《兵臨城下》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兵臨城下》是根據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我看過這部書! 這部電影確實蠻好看!講述的是當時是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5. 電影《兵臨城下》是不是又叫《敵對邊緣》
《敵對邊緣》是它的香港譯名,各地區的譯名不同!
中文片名:決戰中的較量(中影公映名稱)
敵對邊緣(港版譯名)
英文片名:Enemy at the Gates
大敵當前(台版譯名)
兵臨城下(中錄德加拉譯名)
6. 求電影<兵臨城下>的歷史背景
是開始於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德國、芬蘭 、羅馬尼亞 、匈牙利的190個師的兵力分北、中 、南3個集團軍群 ,向蘇聯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結束於1945年5月8日24時,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在柏林正式舉行。德國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零時生效。歐洲戰爭到此結束。《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7. 求電影《兵臨城下》又名「決戰中的較量」,是講蘇聯狙擊手瓦西里的一部電影,要國語的!發我郵箱或下載地址
種子已發,迅雷打開即可下載
8. 五名新兵守一座城幹掉多名敵軍狙擊手是什麼電影
《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是由鳳凰衛視電視劇製作中心、北京黃金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張漢傑執導,於和偉、王媛可、邵汶、劉歡、石天琦、柴鷗主演的諜戰劇。
該劇講述了成都和平解放前,熱血青年楊少誠因軍閥葉司令被謀殺,無意中掌握了驚天秘密,從而捲入各方勢力暗戰的故事。
劇情:
1941年秋,大批日戰機猛烈轟炸成都。百年老字型大小錦江春的少掌櫃楊少誠親眼目睹駐防司令葉懷忠的吉普車發生大爆炸。葉司令當場炸死,副官凌輝渾身是血受了重傷。
少誠送他去了醫院。軍統站副站長陳劍鋒趕到未來岳父葉司令的被炸現場,吃驚的發現吉普車底下隱藏了一枚德國產的定時炸彈殘骸,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起謀殺。
醫院里凌副官看到行動隊長許爾根帶人闖了進來,偷偷將一個美式煙盒放到了少誠的口袋裡。許爾根將少誠和凌輝帶回軍統站審訊。
葉司令的女兒葉眉在軍統站做機要員,她得知少誠救了共黨潛伏在司令部的特工凌輝,持槍闖進審訊室,要槍斃少誠,被陳劍鋒勸住。
凌副官撞死在刑台上,少誠大為震撼。陳劍鋒私自放了好友少誠,與站長顧華澤發生激烈沖突。回到家中,少誠發現煙盒的內夾層里藏有一張當票。
上級來密電,指示陳劍鋒調查司令之死。陳劍鋒想藉此搞垮顧華澤,而顧華澤覺得陳劍鋒背景復雜,遲早坐上自己的位置,也想除掉他。
弟弟少義嗜賭成性,將房契地契輸給陳劍鋒的父親陳子秋的手下,袍哥頭目馬三。少誠答應還錢,想用凌副官給的當票,贖回一筆金銀財寶,可當回的卻是一本晚清版《山海經》。
日偽特務谷又豐跟蹤少誠到了當鋪,少誠從暗道逃出,被葉眉打暈,吊在了屋樑上。此時,陳劍鋒追蹤日偽特務到此,少誠趁葉眉和陳劍鋒鬧誤會,將《山海經》偷走。
回到家,將書拆開,驚奇的發現《山海經》原來是一張隱形地圖。少誠獨自進了地洞,裡面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網,地道里藏有大量的軍火和煙土。
他頓時明白,只要點燃軍火,這座城市將萬劫不復!
9. 電影《兵臨城下》的結局問題
《兵臨城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LE1e74FQbIfkOEUwjMKZQ
《兵臨城下》是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由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10. 美國拍的蘇連二戰狙擊手叫什麼電影
中文名
兵臨城下
外文名
Stalingrad:Enemy at the Gates
其它譯名
決戰中的較量、大敵當前、敵對邊緣
出品時間
2001年
製片地區
美國,德國,英國,愛爾蘭
《兵臨城下》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
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