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城鎮投資個電影院有可行性嗎
基本沒有可行性,一開始可能有點人,圖個新鮮,但逐漸變的人少,城鎮的人口一般年輕人外流,中年居多,電影吸引力不夠。
雖然距離市區40分鍾,大多數人都不會舍近求遠。因為票價不會訂的太離譜,便宜個十幾二十塊錢無所謂的事,而且一般都不會一個人看電影,所以票價是次要的。
不過還是先做個市場調查吧。因為跟地方文化還是有點關系的,如果那個地方夜生活較多,周六周日活動較多的話,可以考慮,但城鎮跟市區還是有點差別的。
關於國家文件應該會有相關優惠的,畢竟也是搞農村文化建設嘛,但主要還是看看電影的人流。
② 私人影院未來的發展前景好嗎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私人影院行業發展的文章,以下是正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所謂私人影院,就是私人訂制影院服務,一般是獨立小包間,裝飾精美,用戶可自由點播影片、隨時觀看影片,還能享受私人訂制服務。與傳統影院相比,私人影院環境較為舒適、私密性高,是適合情侶或是一家人的小團體觀影方式。
一、中國私人影院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期 技術變革和消費者行為變化一直是推動娛樂產業變革的兩大動力,我們從整個社會變遷的視角全面動態的分析,就會發現消費者行為變化所起到的是決定性作用。20世紀50年代美國傳統影院市場的突然衰落和汽車院線的迅速發展,無不與當時社會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關。
1950年前後美國票房大衰退,普遍認為這與美國電視機的蓬勃發展直接相關。但是其實美國傳統院線票房的大衰退要早於電視機普及期,那時美國家庭電視機普及率不足15%,遠不足以造成對票房的沖擊。真正對美國票房構成影響的是美國戰後人口向郊區大規模的遷移。為了解決戰後士兵的安置和重返社會的問題,美國政府根據1945年通過的《士兵權利法案》向退伍士兵提供低息貸款買房子、上大學,同時各州大規模興建高速公路,直接造就了戰後美國社會的「郊區化」和「嬰兒潮」。
在「郊區化」過程中,城市已不再是消費者娛樂消費和文化活動的中心。50-60年代大約1/4的美國人已住在了郊區,因而許多位於市區的影院成批地倒閉,而與此相對的是汽車影院卻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展。1945年,全美汽車影院不到25家,10年後,到達5000家左右,佔全美影院數量的1/3,票房收入佔全國1/4。
而今中國的消費者行為正在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首先,受益於中國人口紅利、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以及娛樂觀念的提升,目前我國的電影市場快速發展。2007年至2015年,中國內地電影票從33.3億元增至440.7億元,我國的電影票房全球增長最快,成為全球第二大票倉。
其次,中國城鎮化的推進大大激發中小城市、縣城甚至鄉鎮居民的觀影需求。2015年,79%的新建影院布局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根據大地影院與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小鎮青年白皮書》顯示,2011年至2015年,一線城觀影市人次份額由25%下降到18%,二線及以下城市觀影人次份額由75%提升到82%,其中五線城市觀影人次份額達到17%,即將趕超一線城市。然而,傳統影院僅能輻射至人口在70萬以上的中小城市和發達的縣城,這為私人影院在五線以下城市和鄉鎮的發展留出了市場空間。
第三,觀影人群主力的變化,帶來了更加個性化的觀影需求。80、90後逐漸成為觀影的主力人群,根據偉德福思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電影產業報告顯示,80、90後佔中國電影觀眾人數的62%。他們更加註重生活品質和觀影體驗。相比於傳統影院人員嘈雜、放映影片時間固定、設施老舊等因素,他們更傾向於與家人、朋友來到服務相對較好、環境更好、觀影體驗更佳的私人電影院。這為私人影院在大城市的發展創造了市場需求。
可見,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村鎮消費需求的激發、城市消費需求的多元,使得私人影院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兩年前,中國私人影院可能只有200多家,目前已經發展到1000多家,未來在中國可能有10萬家私人影院,這會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
二、打造「第二院線」是私人電影院的最佳商業模式 所謂「第二院線」是區別於傳統院線而言的,即通過連鎖加盟或直營方式,以統一品牌形象、統一裝修風格、統一運營模式,廣泛佔領傳統院線沒有覆蓋的發行渠道,特別是城市裡的小眾電影市場渠道和鄉鎮的農村市場渠道。
1、「第二院線」模式使得私人影院的盈利水平更高。
相對於單體私人影院,「第二院線」私人影院有著明顯的盈利優勢。目前單體影院主要是向版權公司購買老片源,通過賣票獲得收入,但在房租高企上座率低的情況,單體私人影院很容易發生虧損。而「第二院線」私人影院憑著其在發行渠道上的優勢,可以作為一些小成本電影、小眾電影的發行渠道並參與分賬。從電影的製作方角度來看,他們對於「第二院線」作為傳統院線的補充是有強烈需求的。2015年全國故事影片產量686部,上映國產影片278部,這意味著408部電影未能在傳統院線上映,而上映的278部電影中還存在著大量「影院一日游」的情況。另外,「第二院線」私人影院如果布局到鄉鎮和農村,具有宣貫國家政策、弘揚精神文明、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社會意義,因此政府有可能對此類私人影院予以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前幾日在朋友圈刷屏的關於「快手」APP的文章《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雖然角度有些扯淡和矯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的現狀。
縱觀整個電影產業鏈,在「內容—發行—渠道」環節中,渠道是比較強勢的,因此掌握影院渠道優勢的萬達和中影具有明顯的產業鏈控制力,而光線、華誼、博納等公司則面臨著內容的不穩定性和較低的產業鏈話語權。由此可見,「渠道為王」在私人影院行業中同樣適用,控制了渠道自然有著更高的盈利水平。
2、「第二院線」模式使得私人影院在監管上更易操作,有利於行業發展。
雖然私人影院的正逐漸成為娛樂領域里的香餑餑,但在發展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問題:(1)版權不明:據了解,由傳統影院開發的私人訂制式影院和連鎖式私人影院都在其官網上有明確的版權聲明。而那些由個人開設的小而美影院的電影版權並不明晰。電影片源來自哪兒?是否來自正規渠道?這些都沒有明確的官方解釋。據消費者透露,一些私人影院可以看到在國內還未上映的國外電影大片,或是一些國內新上映的電影。另外,一些私人影院自稱擁有上千部電影片源。(2)灰色地帶:私人影院一般是獨立小包間,私密性好,甚至有一些私人影院的包間是大床房,關上門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會不會滋生不正常交易也不得而知。
其實,如果把私人影院按照「第二院線」的模式經營,經營者就不會在版權和內容上動歪腦筋,監管風險也不會那麼突出,監管制度的會在和市場良性互動的情況下不斷完善,有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3、「第二院線」模式需要大資本或者大平台的支持。
經過上述分析,「第二院線」私人影院的優勢顯而易見,但是誰能打造出「第二院線」這一個不得迴避的問題。筆者認為,如果採用自營的模式,就需要大量資本的介入;如果採用加盟的模式,就需要擁有豐富加盟管理經驗的平台型企業的支持。因此,如果BAT等互聯網巨頭,蘇寧海爾等線下渠道豐富的大型企業,以及傳統院線萬達作為戰略投資者,將會大大提高「第二院線」落地的成功率和速度。
③ 國家電影局將發放1億元觀影消費券,農村電影市場的消費潛力如何
國家電影局將發放1億元觀影消費券,農村電影市場的消費潛力如何?
毋庸置疑!農村電影市場電影消費潛力巨大,值得推廣,值得深挖。國家電影局通過發放1億元的觀影消費卷,用於刺激市場,這種舉動是良性的,是一項惠民政策,肯定會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讓電影在農村市場流行起來,期待可以在農村開花結果。
1.記憶里的農村電影
相信很多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很難忘記小時候在農村看電影的經歷。每當暑假的時候,總會期待村委會喇叭裡面傳出今晚幾點有免費電影播放,有時間的都來看電影。聽到廣播以後晚上迅速吃完飯,和家人拿著板凳一起就往村委會等待電影的播放,那時候條件不好,地面坑坑窪窪,電影幕布隨著風搖擺,聲音隨著風忽遠忽近。但是這些都擋不住鄉親們看電影的熱情。經過時間的推移,現在很多電影公司都在農村開設了公益電影放映廳,這是時代的進步,同時也代表了電影在農村市場的認可度。
最後,希望在國家政策推動下,農村電影市場會有大步向前。農村不是沒有消費潛力,只是缺乏機會,只要願意服務農村電影市場,農村電影市場會給所有人驚喜。我也期待農村電影市場可以開花結果。
④ 做什麼投資最賺錢
最賺錢的投資項目有:特色小吃店、大棚種植、農家樂、車輛維修店、綜合小賣部。
1、農家樂
在城鄉結合部,開一家風味店,推出農家菜,也能賺錢。首先,鄉村風味店能吸引城市的消費者。現在,不少城裡人吃膩了飯店裡常有的菜餚,倒希望能品嘗一下農家風味菜。
2、大棚種植
進入新世紀,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的意識深入人心。生產綠色有機蔬菜,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成為廣大菜農的共識。
5、綜合小賣部
在每個村子裡,都會有幾個小賣部,每天就數這里的人流量最大。由於農村房租便宜,日用品、學慣用品、煙酒副食,有時候還兼顧買菜,所有必需品一應俱全,村民購買方便,這個小買賣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投資注意:
1、確定項目是需要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
一般來說,財務投資主要是為被投企業提供資金,錢是主要;而戰略投資的話除了為被投公司投錢之外,還會與公司之間建立業務上的往來和資源上的幫助。
2、與投資公司溝通項目與其他投資公司的情況
找投資公司的過程中,創業者不應該只局限於一家投資公司或是一個投資人,而是對於有投資意向的,多措並舉,多方攻佔。
⑤ 放電影怎樣能賺錢
韓飛出生於山東省棗庄市榴園鎮。他托親屬在棗庄市一個建築工地上,為自己找了份給食堂廚師打下手的活。打工之餘,韓飛偶爾會一個人跑到電影院看電影。但一張電影票的價錢一般要30元,有的甚至要50元,這令韓飛心疼不已。更讓他心煩的是,城裡的電影院在放電影前都有大段的貼片廣告。他皺起眉頭想:花幾十元錢就應該只看電影,卻看了不少廣告,真是劃不來。後來,他向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打聽,才知道電影放貼片廣告可以拿提成!韓飛不禁茅塞頓開:原來這樣也可以賺錢啊!那我也回老家給鄉親們放露天電影,也可以靠做廣告賺錢呀!
性格爽快的韓飛說干就干。1996年11月,他帶著打工掙來的5000元錢回到老家榴園鎮,滿懷信心地放出風聲:我回來給鄉親們放露天電影啦!
韓飛先是跑到鎮政府,到處打聽鎮里的電影放映機還在不在,結果發現放映機閑置倉庫多年。鎮里說,你要用就拿去,活躍一下農村文化生活也是好事。隨後,韓飛到市電影公司交了200元押金,以20元一天的價格,租回兩個去年上映過的電影拷貝。然後他又找到兒時的夥伴楊依鋼,以一天10元錢的「工資」請他幫忙放電影。
1996年底的一天晚上,韓飛在本村為鄉親們免費放了一場電影。那晚,心中沒底的他被眼前的情景感動了:全村幾乎所有大人小孩都走出家門來看電影,熱鬧得就像過年一樣!鄉親們直誇韓飛做了件好事。此後,韓飛與楊依鋼又扛著放映機,走村串鄉,到處免費放露天電影,並且根據村民的要求選擇影片。一個月後,周圍幾個村都知道了韓飛。韓飛覺得時機成熟了,便來到鎮上的嶧城亞東家電城,找到TCL家電分公司的經理孫智勇,說自己可以為TCL做宣傳——可以在電影場上掛廣告條幅,插公司彩旗;播放電影前和中間換拷貝時,放映企業產品的幻燈片……孫經理聽後,覺得可以一試:公司的大部分電視都銷往農村,主要銷售對象就是農民,這樣直接深入農村做宣傳,也許是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