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片《站台》簡介
崔明亮(王宏偉)、尹瑞娟(趙濤)、張軍(梁景東)、鍾萍(楊天乙)是山西汾陽縣文工團的演員,改革開放初期,他們過的雖是普普通通的日子,卻擁有相對豐盈的精神世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令他們見識到了各種新鮮事物,也使他們對自身有了更多的認識,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當時間來到 1980年末時,他們發現雖然各自早已面目全非,卻仍然一無所有。
相比如廣州那樣的沿海城市,如汾陽這樣的中國內陸小縣城改革開放的步伐總是遲緩凝重的,可是崔明亮他們並沒認識到這點。而他們為掙錢不斷將自己的底線降低,則造成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徹底斷層。
Ⅱ 站台(電影)的介紹
《站台》是2000年1月拍攝於山西的歷史電影,賈樟柯任導演編劇,主演有王宏偉、趙濤、梁景東、楊天乙等,該片獲2015年戛納電影節金馬車獎。
Ⅲ 賈樟柯三部曲哪三部
電影《小武》、《站台》、《任逍遙》就是「賈樟柯故鄉三部曲」!
1、《小武》
小武(王宏偉)是山西汾陽一個屢教不改的「慣偷」,即使公安部門在搞嚴打活動,他仍要想方設法下手。但是拋開所謂的「小偷」身份,他是個十分戀舊十分傳統的人,親情、友情在他心中都有沉甸甸的分量。但昔日親朋好友早將他看作瘟神,惟恐躲避不及。
無形之中,小武只能去做邊緣人,換回某些滿足和安慰。某天在歌廳唱歌時,小武結識了胡梅梅(左百韜),相似的心境讓兩人建立了某種曖昧的情感。
然而胡梅梅明白,小武並非她的彼岸,她需要找到一個更有力的「臂膀」改變自己的命運。對此小武雖也明白,卻在事情發生時仍無法抑制失落。面對自己的未來,處境更加尷尬窘迫的小武愈發茫然無措。
2、《站台》
《站台》是家鄉年輕人的成長故事,《小武》則是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大時代中,「穿越於城市與鄉村間的芸芸眾生」的一個縮影。
《站台》以民間青年文化工作者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反映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投射了導演更多的個人情感印記,無論是完整的符號表達,還是紀實美學的堅守,都讓觀眾看到了一代人的青春、理想與人生。
3、《任逍遙》
兩位無業少年小季和斌斌整日以騎摩托車兜風為樂,或是去煙霧繚繞的娛樂中心打發時間。小季愛上了漂亮的舞蹈模特巧巧。巧巧有個男朋友,是個街頭混混,但小季並不介意。
斌斌的母親認為兒子應該去當兵,而他的女朋友將要去北大讀國際商務。斌斌喜歡唱卡拉OK,看動畫片,他不相信未來。
他們所在的城市山西大同離北京較遠,但高速公路與電視使他們能夠緊跟國家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體系中所扮演的不斷變化的角色。他們這一代人,有時是很難拒絕掙快錢的誘惑的。
賈樟柯電影評價
從他的電影中可以看到震撼人心的美感,以及他與生俱來的對時間和空間的掌控力,這些都給予觀眾獨特的視角,看到當代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
他的電影摒棄傳統的文學性敘事方式,直接引導觀眾進入影片人物所生活的環境,與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同感悟人生,具有真正的電影感;
他的電影超越了國家與地域的界限,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已經成為世界電影史重要的組成部分。
Ⅳ 哪能看《站台》
《站台》Platform
2001年10月19日15:02:49網易報道
引言:
賈樟柯說「八十年代的生活象一塊大石頭壓在心頭」,真像是在回憶一個仍在生活與歌唱中進行抉擇的世界。這便是解讀賈樟柯作品的鑰匙!!
■故事梗概、主創人員
■關於《站台》的創作紀錄
■媒體評論
·賈樟柯,當下到底
·漂流的中國青春
·行走在中國內陸
·緬懷時刻
■網友評《站台》
·致我縣城的兄弟 綠妖
·去看站台 suchalovelyday
■賈樟柯專訪:生活與藝術的合諧
■賈樟柯: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這是部天才的影片。兩個半小時不斷讓人吃驚,《小武》已然讓我們驚訝,但裡面的各元素在此俱皆延伸放大。結果是幅一整代墜落的全景、一小撮年輕人緊咬的牙關。時間是1979至1989。終點處,理想不在。
——法國《解放報》2001年8月29日
自拍了《小武》後,賈樟柯和王宏偉不斷地把這個角色刻劃地更加細膩。他們創造了當代中國電影中最不可能有的角色:一個可笑、消沉的傢伙,又很天真,隨時會受到傷害,經受各種考驗,他是這部充滿智慧和慾望的電影里的一個理想人物。這個小夥子在任何時候都顯得很理解那些悄然而來的變化,這種態度非常令人感動,但他仍然會被這些變化所淹沒。
Ⅳ 《飢餓站台》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世界上分為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掉落的人。」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台》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對人性進行了深度探索。深夜看完,電影帶來的感官刺激久久不能消散,於是便決定記錄下來。
《飢餓站台》是由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馬薩戈、佐里昂·伊圭里奧爾主演的驚悚片,於2019年11月8日在西班牙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一個垂直的監獄里,載有食物的平台從1層一直降落到上百層,吃不飽的囚犯開始陷入人吃人的故事。
該片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飢渴的一面。影片中的飢餓站台就像是社會中的資源,樓層就是一個人所處的地位,監獄坑裡發生的事就是社會中變相真實上演著的生活。
不。他隱喻的是我們所有人。是我們組成的這個社會,是否真的能容下一個孤獨守道的人。如果能。
那剩下的這些人,又有幾個,能真的相信。曾經有一個他,放棄「上去」的機會。獨自走下地獄。
如果你把它當做一部驚悚恐怖片來看,它的畫面足夠血腥也足夠驚悚,會給你強烈的感官刺激;如果你把它當做一部科幻片來看,監獄坑的設計也確實出人意料;但我更同意將它定義為一部寓言電影。
此外每個人所處的處境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必然不同,正如影片中所表現的一樣,當處在上層時不必擔心食物的問題,可以安穩的度過這段時間。但當到了底層呢?
深處於底層,人性的弱點被暴露無遺,有人選擇走向黑暗面,犧牲室友換得生存的機會;有人選擇走向恐懼,自行了斷結束一切。這就是人性,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人性之復雜,變化之多端,也是電影創作的源泉。所以沒有真正站到別人的位置上,我們永遠別貿然說自己可以感同身受。
不,你真的不懂!這也警示我們生活中上層領導要積極放下身段了解下層的需求,了解底層人民的水深火熱,反過來,人們也要諒解上層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局限性所在,要給他們時間和試錯的機會。只有真的互相諒解,才能不斷推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思路電影,《飢餓站台》給你講述糧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