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影》
影片評價如下:
《影》是探索個人意識的禪意化武俠。《影》是水潤的,彷彿是水裡面長出來的,有很濃烈的江南水鄉的質感。該片的敘述手法簡單明確,但它還有相對深奧的倫理表達。故事敘述既有東方戲曲的基因,也有西方戲劇的方法,前半截和後半截是一靜一動,前面越安靜,後面越激烈。
張藝謀用屏風製造出來的朦朧美,將整個故事框在了影子的灰度里,形成了一個明明很空曠,但卻很逼仄的封閉空間。
電影色彩
《影》並非一部全黑白的影像,而是選擇控制色彩,導演張藝謀用物質的控制代替後期的褪色處理,所有的服裝、道具、場景盡量呈現黑白化,最終達到像中國水墨畫的感覺,但又不是純黑白色的效果。電影中的大部分實拍戲份都是在真正的陰雨天拍攝完成的,直接從物理上控制了色彩,拍完之後不用電腦把多餘的顏色褪掉。這種水墨畫風格在《影》前,張藝謀多年前就想嘗試了。
❷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 各自講述了什麼
1、《活著》:豆瓣評分9.2,講述了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當時中國野森人悲慘命運的故事。
2、《大紅燈籠高高掛》:豆瓣評分8.8,該片圍繞頌蓮,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太太們在封建禮教下發生一系列粗絕悲劇的故事。
3、《紅高粱》:豆瓣評分8.4,講述了男女主人岩脊姿公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最後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在抗戰中被日本軍射殺的故事。
❸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作品有《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
張藝謀,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早年經歷
1957至1962年,張藝謀就讀於西安市通濟坊小學。1962至1966年,就讀於西安市第三十中學。1968至1971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1971至1978年,在陝西咸陽市棉紡八廠當工人。1978年9月,高考恢復後,破格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7月畢業後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戶籍也轉到了廣西南寧。
❹ 張藝謀導演了什麼電影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作品有《紅高粱》、《大紅高粱高高掛》、《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十面埋伏》、《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
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得了中國首漏搏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紅高粱》張藝謀成名作,他憑借這部電影返李祥讓中國電影有了國際影響。該片色彩熱烈奔放,基調充滿了野性的張力。
1987年到1999年執導的《大紅高粱高高掛》、《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在國外多次獲得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2002年轉型後執導的商業片《十面埋伏》、《山楂樹之戀》、《擾告金陵十三釵》等多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的紀錄、四次獲得年度華語票房冠軍。
張藝謀個人簡介
張藝謀,1950年4月2日生於陝西西安,中國電影導演,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1968至1971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1971至1978年在陝西咸陽市棉紡八廠當工人。1978年破格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
張藝謀曾任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8年擔任開幕式和閉幕式總導演,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央視主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並提名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
❺ 張藝謀導演新片《狙擊手》發布電影預告,這部劇里講的內容是什麼
張藝謀導演新片《狙擊手》發布了電影的預告,這個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狙擊手的故事。在預告片當中大家能夠看得出來在抗美援朝這場戰爭之中中國的人民志願軍的相關故事,志願軍當中的狙擊小隊遭受到了一些聯合軍隊的圍剿,但是在力量差距非常懸殊的情況下狙擊小隊的頑強拼搏。這個電影將會向大家展示中國志願軍當中的狙擊手的相關行為,並且通過狙擊手來展現中國的智慧。
在對方有著壓倒性的武器優勢的情況之下,中國的志願軍並沒有選擇退縮,而是利用自己的一些能力來獲取戰爭的勝利。在這場戰爭當中大家能夠看到中國志願軍的頑強拼搏,同時也能夠看到中國志願軍們一直以來所堅守的東西。大家可以通過這個影片來感受抗美援朝的強大精神,而且在看了這樣的影片以後相信大家對於中國志願軍的精神也就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❻ 眾多網友為張藝謀的《狙擊手》喊話,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除了志願軍的機智和英勇,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怕犧牲和滿腔熱血的愛國情。所以說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不僅是一場場戰役的勝利能概括的,更因為每個戰士不懼生死的精神而永垂不朽。真實故事讓人感同身受,純粹的愛局戚國情讓人淚目,而電影里的諸多細節讓故事更有看點,視頻中美軍小隊設定成類似雇傭兵的存在,緣於疫情影響和同期視頻外籍演員挑選問題,考慮到甄選的外籍演員年紀的限制,才有了電影中經驗豐富的雇傭兵小隊設定。
❼ 張藝謀作品《影》結局怎麼解析
當我們討論到《影》時,總是會無法避免地聊到張藝謀對於《影》的表現手法——黑與白。所以,《影》的結尾會和這樣的表現手法有什麼關系呢?細細斟酌,不難發現,幾位角色服裝的顏色似乎已經代表了他們的立場:
❽ 張藝謀導演的影故事原型是什麼
張藝謀的電影《影》的原創故事來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截取的是「大意失荊州」這一段故事。
影片講述了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而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
看似境州是子虞的影子,但子虞又何嘗不是境州的影子,雖然在結局的時候,子虞被境州殺死,不過境州很有可能將會是下一個子虞,這樣循環,從未停止過。
《影》不像張藝謀以往很多電影中讓鞏俐、章子怡等女演員塑造大女主的形象,這里的女性不是主角,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事實上,夫人似乎更傾心於境州,而不是她真正的丈夫,如同打鬥場面一樣精心設計的激情一吻,他們的願望和慾望,的確增加了影片的質感和敘事張力。
張藝謀花了大量時間描繪了故事的背景和政治局勢,介紹了片中人物,這讓影片前期稍顯冗長,半個多小時後,才在子虞的藏身之處有了第一次短暫的戰斗。
子虞為了訓練境州能夠讓其打敗楊蒼,對境州的訓練從未停止過,一直在尋找破解楊蒼大刀的精粹所在,最後還是小艾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境州才會勝利。
另一個令人難忘的元素是片中似乎從未停止下雨,頭發和飄逸的服裝被壓得很重,水珠從身上和武器上彈回來,這使得由動作導演設計的猶如舞蹈般的動作場面看起來更加壯觀。在其他方面,雨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