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誤殺為什麼大家都記錯時間
誤殺大家都記錯時間是因為男主角李維傑利用時間的剪輯來欺騙所有的人,而他掩蓋真相使用的最核心手法,靈感就來自於韓國電影《蒙太奇》。
電影中,2號和3號是周末。2號男主角李維傑(肖央飾)出差外地,晚上去取款機取錢看了一場泰拳比賽,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向小二購買任何東西,從而沒有給賣爆米花的小二留下任何印象。
與此同時在家中他的妻女誤殺了警察局局長的兒子,李維傑由於打電話家中無人接聽而感到不安,酒店的房間都沒有退,就及時從外地趕回家中,得知了事情的發生。
3號早上李維傑處理掉了警察局局長兒子的手機和車子,便帶領全家人坐大巴一路開往外地旅遊,在大巴上李維傑刻意向檢票員強調了這個周末自己和家人一起去了外地看拳。
在抵達外地之後,他回到酒店檢修設備以內存不足為由刪除了他2號一個人入住酒店的監控視頻,並帶著家人在中午的時候到酒店前台退房,利用超時加扣房費的爭執,讓酒店前台對於這一家人產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還在當天一起去了蛋糕店購買蛋糕,特地讓一家人給店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3號晚上,李維傑完成了蒙太奇手法最關鍵的一步,帶家人去看了泰拳,並保留了2號看比賽的票據在比賽中途打翻了爆米花購買了大量的食品讓小二印象深刻,以錢包錢不夠為由去取票機取錢,讓小二成為了關鍵人證。
這個時候整個蒙太奇手法就完成了,李維傑成功地將家人3號下午到晚上做的事兒「剪輯」到了2號下午到晚上,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大多數人記憶也模糊的情況下,關鍵的人證也都有了。
售票員:在影片中他曾直言男主李維傑幾乎天天坐他的車,2號和3號男主確實也都乘坐了他的車,所以他對李維傑印象並不深,但對李維傑一家人印象卻是深刻的。他們一家也確實在那個周末乘大巴去了外地旅遊,只不過在李維傑的強調和誤導之後,他將一家人坐車的時間從3號記成了2號。
酒店前台:李維傑確實入住了從2號晚上到3號中午的房間,只不過由於2號監控被刪除,酒店入住的人眾多,他們沒有記住李維傑是2號晚上一個人來的,只記住了3號中午他們是一家人來退房的。所以他們潛意識里便默認了李維傑一家人從2號晚上就住在了酒店,做出了偽證。
蛋糕店老闆:那天下午李維傑一家人去她那裡購買蛋糕,和售票員一樣,蛋糕店老闆每天也都要接觸大量的人群和面孔,所以李維傑成功地利用言語強調錯誤的日期,讓蛋糕店老闆誤以為他們2號下午來買了蛋糕。
如果說以上三類人證都是弱人證的話,下面配上相關物證,真正犯罪時間段作證的小二,基本上算是鐵證了。
時間久遠小二基本只記得有個周末李維傑一家人晚上來看拳賽,打翻了爆米花並購買了很多東西,同時因為錢不夠李維傑還出去去取款機取了錢。
這個時候李維傑拿出來的是2號的拳賽票據,再加上監控里2號晚上李維傑確實取了錢(實際上3號李維傑只是假裝出去並沒有去取錢),基本上就可以讓小二認死了李維傑一家人是2號晚上去看拳賽的。
2號看完拳賽之後,再接上酒店前台印象深刻的3號中午一家人退房事件,整個邏輯鏈條相當完整。
『貳』 電影《誤殺》里的公交車票是怎麼變成2號的
很簡單,電影里說了,用的是韓國電影《蒙太奇》的橋段,就是把不同時空的事件拼在一起,然後植入你的腦子里,你就會以為是在一天發生的。
通俗的講,大部分人不會刻意去記住2號3號分別發生了什麼,比如現在問你,你2號3號都幹啥了,你肯定懵,這個時候男主把3號做的事情放在2號來說,比如,坐車,3號男主說的是今天是新老拳王對決,這其實是2號的事情。
但是過了幾天後,售票員回想起來這個事情是想不起具體哪天,他只能回想起來當晚比賽是新老拳王對決(注意,這是男主給他植入的),然後理所應當的就會以為那是2號的事情了。
再比如,在拳場里,男主碰掉了爆米花,然後說出去取錢,其實出去只是轉了一圈,但是有2號取錢的錄像,這樣在警察看來,那就是2號發生的。
其他值得注意的是:
汽車售票員:和男主關系不錯(不收錢)。他的信息是什麼?半個月前男主一家坐了他的車,男主和他說晚上要去看新老拳王的比賽。就這些信息,他怎麼判定是2號還是3號?當然是男主說的拳王比賽啊。拳王比賽是2號,那麼在他的角度裡面,男主一家就是2號去的唄(他根本沒想過男主會騙他)
酒店工作人員:他們的信息是什麼?男主2號來維修網路,在酒店住下了,3號中午退房時因為退房時間和住宿人數起了爭執。就這些信息。他從哪裡知道男主一家只有男主是2號來而其他人是3號來的呢?
『叄』 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警察怎麼知道薩姆是2號死的
在印度電影中,警察知道薩姆是2號死的,是通過一些細節的判斷得知的,在電影中有很多的暗示。
『肆』 電影誤殺疑惑
片子中林泰對閨女有種溺愛,所以連一天都不能允許。龍背牆那句話是說給閨女聽的,雖然他指著檢察官,但是閨女聽了以後立刻就不吭聲了。整個故事的情節還算不錯,讓我疑惑的是裡面的兩個紅顏禍水——閨女和後媽。閨女從酒吧的少有的幾個鏡頭里能看出來,多少有些驕狂,所以在激情之下做了沖動的行為,不過他的本意應該只是開車撞一下然後就走,沒考慮死傷的問題,誰知後媽的頭撞到了釘子上,死了。但是林泰這么精明的商人為什麼會看上那個後媽?幾年裡頻繁的出緋聞,林泰的求婚戒指都刻了字了動了真情了,出事當天倆人還親熱過,說明林泰不是無能,為什麼會忍受甚至接受這種出軌行為?邏輯上想不通啊。
『伍』 電影《誤殺》解析是什麼
1、素察並不是李維傑的妻子和女兒打死,而是悶死在棺材中。
電影開篇,李維傑和同事設計的「電影劇情」中,他最後悶死在棺材中。所對應的現實中,素察便是被活活悶死的,人遭到重擊後可能因為「吞舌」而窒息昏迷,這是在看拳賽時,李維傑說的。可以看到最後被掀起的棺材蓋上面都是抓痕,說明李維傑在轉移素察屍體的時候就發現了。所以在小女兒用叉子劃桌面的時候,李維傑立即制止了她,他此時受到了心理上的折磨。
2、李維傑自首的原因。
和原作最大的不同,就是結局李維傑選擇了自首。雖然大家都希望男主一家能逃脫漩渦,但是這樣的結局設置,似乎更加合理。從李維傑看到試卷後的那聲冷笑中可以推斷出,這個一百分,是小女兒自己塗改的。李維瞞天過海,無形之中也給孩子們樹立了錯誤的價值觀。所以他才改變了心意去自首,將煞費苦心的設計付諸東流。
人物關系:
1、李維傑(肖央飾):一位喜歡看電影的網路供應商,愛家庭的好丈夫,街坊鄰居眼中的大好人。在得知大女兒誤殺警察局長的兒子後,毅然決定利用自己所看過的電影理論知識瞞天過海,與警察周旋。
2、拉韞(陳沖飾):警察局局長,常年接觸案件,處事精明干練。但同時也是一位溺愛兒子的母親, 在得知李維傑有可能殺害自己的兒子後,對其-家毆打並嚴刑逼供。
3、阿玉(譚卓飾):在得知自己的大女兒被官二代同學侮辱時,挺身而出保護女兒,在倉庫中和大女兒誤殺了官二代。
4、都彭(姜皓文飾):拉韞的老公,市長候選人。一心想在政界大展宏圖,施展自己的抱負。但卻忽略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做事武斷且縱容兒子,兒子疏於管教,終犯下彌天大錯。
『陸』 電影誤殺深度解析
電影誤殺深度解析:
《誤殺》故事主角叫李維傑,他本擁有一個美滿的四口之家,但在大女兒平平參加了一次貴族學生夏令營後,他們平靜的生活被徹底打亂。在夏令營中,平平被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強暴,夏令營過後素察拿著錄好的視頻繼續威脅平平,卻不料在平平反抗之際被誤殺了。
李維傑知道警察局長拉韞善於濫用私刑,法律根本不能保證他們家人的安全,為了捍衛家人,李維傑在時間和空間的縫隙中找尋生機,與警方展開了身心上的殊死搏鬥。
素察是在4月2號晚上10點來到的李維傑家中威脅平平,此時李維傑正在隔壁羅統市維修酒店網路,順帶著看泰拳比賽。當平平誤殺掉素察,母親將屍體埋進墓地後,李維傑才因為一直打不通家裡的電話花高價坐黑車趕回來,處理完素察留下的證據後,李維傑提議去羅統市來一次全家游。
他們出去旅遊的時候已經是4月3號了,他們這一天先是搭乘大巴前往羅統,在酒店因為退房和前台吵了一頓,再之後去吃了甜品看了電影,然後在看泰拳比賽時還打翻了賣商品小孩的爆米花,最終逛完夜市坐車回到家中。
在李維傑的供詞里是他們全家在2號早上去了隔壁羅統市,直至3號晚上才回家,素察是2號晚上在這邊失蹤的,他們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其中包括人證物證。
警方是在兩個星期後才去找人證進行調查的,而作為一個人,最相信的就是自己親眼所見的東西。李維傑跟大巴售票員關系不錯,在兩人的交談中,李維傑說晚上要去看新老拳王比賽,售票員並不是拳賽鐵粉,既然李維傑說的是拳王比賽,在他印象中那天肯定就是2號。
酒店是李維傑在2號以酒店網路維修工身份入住的,退房時李維傑故意帶全家一起露面,目的是為了讓酒店人員因為住房人數和退房時間跟自己發生爭吵。
李維傑維修網路時還在酒店人員的許可下刪除了最近監控錄像,那麼在酒店人員的印象中,李維傑肯定是在2號帶著全家入住酒店,然後3號退房還跟他們發生了爭吵。
接下來是甜品店,這是一家上過電視的店鋪,李維傑用誇獎對方手藝好自嘲妻子手藝差的方法給老闆娘留下印象。作為一個生意火爆的店鋪,在每天這么高的人流量下,誰能記得請哪個顧客究竟是哪天來的,這正是李維傑要的效果,不需要對方記得自己是哪天來的,只需要對方知道自己來過就行。
最後是拳擊館賣商品的小孩,為了給對方留下印象,李維傑故意打翻他的爆米花,然後再花高價向他買了多種商品零食。這樣一來小孩肯定會記住他們的模樣,可是和甜品店老闆同理,小孩每天都接觸這么多人,他不可能知道李維傑具體是幾號打翻爆米花的,只記得腦海中出現過這個人。
而物證就是監控,李維傑在2號晚上去ATM機取過錢,而他的口供是打翻小孩爆米花後去取的錢,這里正好對上了時間,實則李維傑在3號並沒有去ATM機取錢,只是出來轉了一圈,而看完比賽後,夜市監控也出現了他們全家的身影,這又是一層鐵證。
在李維傑的細致安排下,這些人的記憶都被他顛倒,從而導致他的證詞完美無缺,哪怕拉韞猜到了事件的真相,但依舊沒有證據將他抓捕歸案,但李維傑卻有著眾多人證跟物證以示清白。這也讓李維傑一家成功的脫身了。
《誤殺》影評
作為一部改編翻拍的國產懸疑電影,《誤殺》破了此類電影的票房紀錄不是沒有原因的,《誤殺》因質量所積累的口碑也證實它的確優質。
縝密的故事設計,曲折離奇的反轉橋段,劇情緊湊全程高能,節奏干凈利落毫無尿點,演員表演也基本在線,這是一部真正有內容有深度的作品。
『柒』 《誤殺》劇情解析是什麼
《誤殺》劇情解析是:
素察在4月2號晚上10點多被大女兒平平用鋤頭打「死」(其實是打昏假死),妻子阿玉為了藏「屍」滅跡,把素察「屍體」埋進了自家附近恩叔墓的棺材裡。
與此同時,李維傑遠在羅統的三季酒店,因為一直打不通家裡的電話,心急如焚,連夜打計程車回到了家裡,得知了事件的原委之後,開始了他瞞天過海的計劃。
第一步:毀車滅跡,誤導警方,爭取時間。
4月3號清早,李維傑開著素察的黃色轎車避開監控,最後把車推倒了一個湖裡。(戴帽子一方面避免招搖另一方面避免頭發掉車里,戴手套是避免留下指紋)
刪了素察手機內的迷奸性侵視頻,然後把素察手機扔到了行駛中的長途貨車上,這樣素察手機的gps軌跡就會隨著長途貨車走,這樣可以很好的誤導警方,讓警方誤以為素察去了很多很遠的地方,以拖延警方調查到自己的時間。
第二步:給妻女製造完美的不在場證明。(說白了就是把一天之內發生的事讓警方誤以為是兩天發生的,按局長拉韞的說法就是就像一部電影通過了剪輯,重新排列了事件順序)
第三步:讓眾人無意中給自己作偽證。(按局長拉韞的說法就是用蒙太奇的手法,給人加深了印象,混淆了時間,讓眾人無意中給他做了偽證)
在4月3號出門的時候,李維傑刻意與碰見的人攀談,製造小麻煩和話題,比如跟售票員談最近的拳賽,跟餐廳老闆娘吐槽老婆的做菜手藝不好,故意打翻拳擊館賣零食小哥的爆米花,這些都是為了給他們加深他們一家人去羅統遊玩的印象。
第四步:終極大招,用羊換屍。
4號那天李維傑把惡警桑坤一腳踹翻在地,刻意製造了與桑坤的矛盾,桑坤一氣之下打死了一隻羊。李維傑趁機把那隻死羊拉回了家,把素察屍體從恩叔墓里挖出來,把這只死羊放了進去。
這樣一來,即使有一天妻子和兩個女兒受不了警方的威逼利誘說出了素察的埋屍地點也不用怕(參考小女兒安安因受不了拉韞的威逼利誘說出了疑似素察的藏屍地點就可以證明李維傑的先見之明),因為警方壓根挖不出素察屍體。用羊換屍不告訴妻子,也是為了保密性,怕妻子說漏嘴。
『捌』 電影誤殺結局解析
電影《誤殺》的結局是男主角選擇了自首,雖然他逃脫了刑罰,但是他發現各個地方因此產生了暴亂,他還是決定去自首。
男主角在這個電影的過程中,一直是為了保護家人而在不斷的努力。他也真的做到了很多的東西,讓家人逃脫這樣的被誤解的過程。但是在那個晚上,其實他發現了那個男孩子並沒有死,但是他還是把棺材給蓋上了。
在電影過程中也呈現了很多對於對與錯的一些思考,主要就呈現在男主角去寺院給錢,但是有時候和尚會收,有時候和尚不會收。這是一種從外部環境去評價男主角心態的一種標准,他是否對自己的決定很確信呢,這其實是一個問題。
這部影片討論的不僅僅是一個很簡單的殺人事件,它討論的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所以可以解讀的方面也有很多,這也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
『玖』 解析丨翻拍黑馬《誤殺》背後的三重隱喻,頗為用心
近年來,中國電影快速發展、市場增長迅猛,對好劇本的渴求也是與日俱增。
在這樣復雜多元的大環境下,翻拍國外優秀電影成為一種較為流行的做法。如《我是證人》《追捕》《嫌疑人X的現身》《來電狂響》等翻拍電影,但多數不如原作。
但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誤殺》,卻給觀眾帶來了一種意外的精彩,是少有的一次成功改編實踐。
早些時候,《誤殺瞞天記》以精巧的構思、精妙的反轉而走紅,而這一次由陳思誠監制,柯汶利執導,肖央、陳沖、譚卓、秦沛、姜皓文領銜主演翻拍的《誤殺》,從票房和口碑來看,這部電影無疑都是一次成功的改編。
事實證明,這次翻拍頗為用心。
電影取名《誤殺》遠不止觀眾看到的「誤殺」的表面含義,其背後的 社會 性、文化性才是本片欲傳達的要義, 這也是中國版結尾不同於印度版的原因所在。
《誤殺》電影在印度故事的基礎上加入了中國故事元素的表達,使其中每一個人物都具有鮮明特徵,更加貼近中國觀眾的心理,獲得了觀眾好評。
從影視批評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改編,這是國產電影改編史上的一次有效嘗試,「蒙太奇」手法與「山羊的多重意象」背後的審美批評主義的改編經驗的確值得後來者加以借鑒。
電影起名《誤殺》並不止於「誤殺」的表面含義,其背後的 社會 性、文化性才是導演欲在本片傳達的要義。
1.最表面的的電影敘事層面的誤殺
李維基和含傑的大女兒平平在學校組織的夏令營中被督察長的兒子素察強暴,當再次逼范時被平平打昏誤殺,媽媽阿玉將「屍體」埋入家旁的墳墓中。
用蒙太奇畫面給觀眾形成敘事層面的「誤殺」,理解到的表面含義。
2.隱性敘事邏輯層面的「誤殺」
從影片細節來看,李維傑的小女兒安安用叉子反復劃餐桌發出的呲呲聲,讓男主聯想到素察用手指抓棺材掙扎的聲音,強裝鎮定立刻叫停。
平行剪輯中的吞舌窒息、棺蓋上的血痕,都可客觀佐證了素察當時依然還活著的事實。
顯然,親自埋「屍」的李維傑在明知素察未死的情況下選擇不作為,從而造成了素察的死亡事實。
實際上,從李維傑再次去向僧人布施時的細節亦可見端倪,僧人意味深長地說:「無相布施才有無限功德。搏笑」
形成第二個層面的「誤殺」。
3.烏合之眾的「誤殺」,這是《誤殺》的最高級之處
爸爸、媽媽、大女兒平平,村民、大巴售票員、酒店服務員等這些「烏合之眾」,不再做軟弱的山羊,敢於和強權硬碰硬、正面剛,這些矛盾不斷產生爆點。
很多民眾在鏡頭前為李維傑加油,弱者的 情感 反應撼人心魂,它在原故事基礎上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加法,譬如人性掙扎、譬如 社會 縮影。
鏡頭推向當初李維傑最堅定的支持者頌恩叔時,鏡頭從黑白轉彩色。
頌恩叔沉默不語,露出一抹苦笑如同留白的人性,給予的不僅是 社會 性思考,還有為愛守護、奮起的靈魂的呼喊和未來視角的觀照。
這也是中國版結尾不同於印度版的原因所在。
與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誤殺》對每個人物加強了中國的傳統形象,表現出中國式感情,讓中國的觀眾觀看時沒有陌生感,從而對影片產生共情與認同。
1.身為人父
電影的前半段,李維傑是一個開網路公司掙錢不多、非常窩囊又愛面子的男人,就連小警察都以欺負他為樂。
他愛看電影,常把電影當做了逃避現實的途徑,在虛構的世界裡,他總能成為夢想中的英雄。
家庭中李維傑地位低下,是沒有收到太多尊敬的。他並不擅長表達自己對女兒的 情感 ,以至於女兒平平對其的不理解。
電影中李維傑說出 「我是個沒用的男人」 的話時,也戳破了和阿玉之間搖搖欲墜的夫妻關系。
但這是導演所選擇的最終情緒落點,為電影結局找到了足夠信服的動機,那便是「身為人父」。
這么一個男人,當妻女受到侵害時,李維傑出人意料的扛了下來,憑著自己觀看電影得出的反偵探類經驗,他把拉韞夫婦逼到走投無路,直至丟掉了工作和地位。
李維傑與家人提前演練審訊內容,利用「蒙太奇」的電影手法,向周圍的人灌輸案發當天他們一家人不在場的證明。
經歷數次拷問之後,拉韞根據李維傑小女兒安安的證詞墳地認棚凳屍,李維傑以羊換人,這是劇情的一個轉折點,也是李維傑形象展現的一個閃光點。
與此同時,肖央飾演的李維傑被重新塑造為一個典型的中國好父親、好丈夫的形象,是家人可以緊緊依靠的頂樑柱。
女兒睡著後,偷偷把參加夏令營的費用放在了平平的房間,寫給大女兒平平的信中充滿了滿滿的父愛。
每天為家而奔波,他善良、節儉、隱忍、剋制。
影片的最後,李維傑自首後被押上警車,車窗外的妻子阿玉和女兒平平哭喊著追趕,李維傑看到以後在警車上也哭成了一個孩子。
這一場景是李維傑感情上的釋放,也是人物的一次升華,自然而然地獲得觀眾的共情與認同。
本可瞞過警察的調查,卻遵從自己的良心自首,讓李維傑的人物形象由前期塑造的「英雄」形象轉變為普通人,這樣的鏡頭敘述和故事結局體現了主人公身上中國傳統價值。
整個故事不僅具有中國 情感 ,而且尊重了觀眾的心理狀態。
2.同為人母
含蓄內斂:
李維傑的妻子阿玉一出場便是系著圍裙做飯,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婦、中國傳統賢妻良母的形象。
面對丈夫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面對女兒是一位溫柔卻堅韌的母親,面對施暴的素察是毫不猶豫地擋住大女兒護兒如命的母親。
從服裝來看,阿玉幾次出場都很樸素、干凈、穿素色衣服。
從家裡的裝飾來看,鏡子上寫有「合家平安」,給女兒取的名字也寄託著對生活的希望——平平安安。
整個電影中阿玉的母親形象是含蓄而內斂、溫柔而堅韌的。
過度溺愛:
電影中的拉韞面對兒子素察是一個寵溺無度、愛子如命的母親,面對丈夫是一個恭順的妻子,面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時是一個精明干練的警察局局長。
素察的同伴Pony交代拉韞兒子所犯錯誤後,她猜出來兒子已是凶多吉少,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地進行拷問,這時阿玉將心中一直壓抑的感情對著拉韞喊出來:
說到這里,拉韞對自己兒子的感情和李維傑、阿玉對自己的孩子是一樣的。雖然兩個家庭的成長環境不一樣,但是中國傳統的母愛表達方式在影片中完全體現出來了。
3.原生家庭
與拉韞夫婦相比,李維傑何嘗不是一個「壞榜樣」: 在佛塔上見面時,拉韞哭著祈求李維傑只想知道兒子是死是活,他因拉韞夫婦的痛苦感到同情和可悲,這是真正促使李維傑做出自首決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拉韞的驕縱溺愛,濫用職權使素察變得肆無忌憚,他們的的失敗教育讓素察遭到命運的懲罰。
可與拉韞相比,李維傑何嘗不是一個「壞榜樣」。用自己的聰明逃脫了法律制裁,用不正義捍衛的正義,是真的正義嗎?
他的行為會不會讓兩個女兒成為下一個素察?我覺得是必然的,小女兒學會了。
安安考試其實只考了70分,為了得到想要的小提琴篡改成績單,這是促成李維傑自首的第二個原因。
李維傑轉頭去買口琴的背景音樂《We All lie》響起,《We All Lie》是韓劇《天空之城》的片尾曲,《天空之城》主要講的就是子女的教育問題,和這里的主題完全對應。
阿玉說:「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拉韞一家因為缺乏對子女的教育養出素察這樣的禽獸。
李維傑選擇自首,其實就是為了教育孩子,以身作則。
卑微的小人物在那一刻,閃爍出最讓人動容的光輝。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來看「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一個 社會 學概念,它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包括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效對象、家人互動的關系等。
近年來「原生家庭」的討論熱度不減,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來看,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逃不掉也躲不開。
電影《誤殺》中的兩個原生家庭培養孩子的不同方式,養成了他們各不相同的性格導致行為選擇的不同。
李維傑的小女兒安安瞞天過海把成績改成100,就是帶著隱喻性質的原生家庭影響的結果。
而素察出身高官家庭,從小錦衣玉食養成了他嬌慣的性格,不可否認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也是電影背後可以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引證的結果。
蒙太奇,當不同鏡頭拼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特定含義。
李維傑在小餐館時對「蒙太奇」作出釋義,對於這一專業電影術語,一般觀眾就有了初步了解,這也為後續情節發展作了必要的鋪墊。
黃毛指著《唐人街探案2》說這個才叫緊張刺激,李維傑說到「這個呢,就叫蒙太奇了,就是鏡頭剪輯加特效」。
所以,《誤殺》這部電影也是一部很好的蒙太奇教學片。
1.平行蒙太奇
電影《誤殺》中,李維傑看拳賽和妻子女兒誤殺素察的一段交叉剪輯就是很好的一段蒙太奇展示。
平平和母親阿玉倉庫中抵抗素察與羅統拳場的精彩決斗相平行,把觀眾帶入了緊張的氛圍。
此時搏擊的畫面,不只是素察與平平的搏鬥,更是代表了小人物與貴權高官的搏鬥。
隨著羅統拳場的紅色拳擊手倒下,素察受到重擊之後也倒下,其中搏擊賽裡面所描述的「吞舌」,也為最後素察之「死」埋下伏筆。
2.交叉蒙太奇
電影《誤殺》中將「聽經」改為「泰拳」,李維傑全家受到警察審訊時,搏擊畫面再次出現與素察上門交叉剪輯在一起。
搏擊的畫面與審訊的畫面交叉進行,製造搏擊場上同樣緊張的氣氛,也為接下來的情節做鋪墊。
李維傑的犯罪手法就是一種蒙太奇,將2號和3號兩天發生的事情交叉剪輯後,利用看拳賽為全家製造不在場證明,誤導大家以為李維傑一家人2號3號都在羅統,從而做到瞞天過海。
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李維傑在看泰拳糾打,阿玉和大女兒在和素察糾打,一邊是泰拳手踢到肚子,一邊素察踢到阿玉,一邊拳手倒地,一邊素察倒地……
導演對這兩段戲採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把官二代對妻女的欺凌和誤殺剪輯在一起,觀眾在這段觀影過程中是全知視角,神經逐漸被綳緊。
緊張過後,觀眾心理繼續被劇情調動:接下來李維傑和全家該怎麼辦?
3.重復蒙太奇
國產版《誤殺》以「山羊」代替了印度版《誤殺瞞天記》中的「狗」,這是改編中頗為成功出彩的一點。
羊是電影中反復出現的麥高芬,即一個推動劇情的事物。
羊的幾次出現看起來漫不經心,但最後卻成為全片的高潮,更是對壞警察欺凌鄉里的諷刺。
這三次羊的出現影片色彩逐漸變暗,隱喻男主心魔越來越重。
李維傑決定自首後,此時活羊重新出現,色彩一下明亮起來變得通透,寺廟響起鍾聲,隱喻男主釋然,已經放下心結,決心認罪接受懲罰。
山羊所代表的這三重意象象徵是電影改編的亮點,羊與李維傑牽涉的命案相關、羊是弱小的普通民眾命運的比喻,強者為人刀俎,弱者為羊羔,也是宗教意義上的羊。
從電影批評主義的角度出發,「山羊」意象較之於印度版也更好的完成了電影審美批評的要求。
電影《誤殺》與原來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脫胎於原作,卻不輸於原作,翻拍還是頗為成功的。
文章從解析了「誤殺」的三個層面的含義,片名是電影故事的起因,更是全片敘事結構的核心要素。
其次,中國式 情感 的表達讓原產於印度的《誤殺》在故事層面上添加了中國氣質,導演用獨有的鏡頭語言所塑造的 情感 表達,讓觀眾贊嘆不已。
《誤殺》不僅僅是一部犯罪類型片,更折射出了現實 社會 和人生思索。在蒙太奇方面,《誤殺》都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
總體來看,由陳思誠監制、柯汶利導演的這部新版《誤殺》的確是國產片中少有,是當下內地最缺少的成熟化類型電影。
『拾』 電影誤殺劇情深度解析
電影誤殺劇情深度解析:
男主與妻子阿玉來泰國打拚17年,膝下育有兩個女兒,年屆四十的他靠開設網路公司為生,為人也頗得小鎮居民的好感。男主是一位只讀了小學四年級但沉迷於各種電影的父親,他的口頭禪是當你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這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男主的小學文化常常被上高中的女兒看不起,內心自卑又無奈,身為孤兒的他,渴望家庭的溫暖,因而有強大的守護心理。
這個充斥走私,販毒活動的邊陲小鎮,各種權力交織碾壓公平正義。小鎮居民的孫子險些被警察局長的兒子戳瞎眼睛,爺爺卻被警察桑坤威脅私了,有正義感男主提醒受到桑坤威脅要私了的爺爺,但直面桑坤時也會秒慫,怕到嘴角抽搐。
男主的女兒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結果被同樣參加夏令營活動警察局長的兒子看上,通過下葯迷奸了男主的女兒,還用手機拍下了整個侵犯過程,並用手機里的視頻威脅男主的女兒約好晚上見面。
母親得知女兒被侮辱,心如刀絞,晚上在倉庫和大女兒與上門尋釁的官二代扭打了起來,母親阿玉憤怒地嘶吼,卻無法阻止官二代的沖動與瘋狂,慌亂間鎬起人落,大女兒失手誤殺了侵犯她的官二代。小女兒還是個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但她目睹了媽媽和姐姐埋屍的過程。
以暴制暴之後,由於死的是警察局長的兒子,脫罪的重擔就落在了男主的身上,男主選擇了同時間段偽造不在場證據的辦法。男主是借用了韓影《蒙太奇》的手法,《蒙太奇》的主要內容是綁架受害者媽媽,親自模仿當年兇手的作案手法,造了一次和15年前案件一樣的蒙太奇。為了實現完美犯罪,通過從點到面對作案時間混淆,將2號和3號混為一天。
官二代是2號晚上被殺,男主出差當時一個人去看泰拳,並且去酒店開房,這些付款記錄都將成為他將時間蒙太奇化的方法。第二天他處理完案發現場,直接帶家人去看拳賽,然後一起回到他2號開的房間,故意和前台吵架,加深前台對他們的印象,如此可以證明2號晚上是他們一家四口入住酒店的,加上發票的證據,基本天衣無縫。
過後幾天,他一直和關鍵目擊者聊他們一家人2號去看泰拳的事,來給關鍵證人強化印象,最終造成所有口供都是他們2號去看泰拳了,其實2號的消費記錄都是他一個人造成的,而三號家人的參與是為了構成一種現實,以便他們一家人串口供,因為男主看過上千部推理懸疑片,他深知再完美的謊言都有破綻,所以說真實的謊言才不會有破綻。
官二代的母親是一位鐵腕的警察局長,極為強勢且極端精明,在得知自己兒子失蹤後,很快就查到大女兒一家,展開了極為強硬的調查,電影提到,男主一年的觀影量達到873部,相當於一年365天每天看兩部以上。
警察可以通過男主的電影片單,輕而易舉地猜出男主的計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指派手下毆打男主一家人,最後小女兒成了男主一家最大的破綻,警察局長審問小女兒安安,最終吐露了實情。
在大雨中開棺驗屍,男主一家的眼神、面部表情、顫抖的嘴角,都在為這份緊張佐證,最終挖出來的卻是羊的屍體,羊的意象看似漫不經心地出現了五次,值得一提的是,羊在基督教中還有替罪,救贖和犧牲之意。
誤殺是電影的標題,指的不僅僅是平平打暈的官二代,也是指他們一家將還沒死的官二代活埋了,誤殺了他,臨死掙扎給棺材蓋留下不少血印,導演還給了一個特寫鏡頭。這讓我想到了《看不見的客人》里那個被裝在後備箱的受害者,他同樣是一開始沒死,但最後被害死了。
電影中並沒有說明官二代屍體最後的去向,這也是影片最大的謎底,內心的煎熬、外界的動盪、潛在的威脅、對孩子的示範作用,是讓他選擇自首之路。自首的結局,其實是善良的勝利,因為善良不曾被玷污。
素察真正的死亡方法
在倉庫里,素描被打頭,母親發現對方沒有呼吸,以為他死了。可是另一方面,鏡頭的另一側,李維傑在看拳擊,拳擊手好像昏過去,暗示不是死亡。電影的最後一部李維傑閃回顯示,當時被擊倒的素描也沒有完全死亡,只是昏過去了。
這部電影開頭的小故事埋在棺材裡也成了這里的伏線。警察局長帶著部下來到目的地尋找屍體,結果發現了棺材裡的羊。李維傑的注意力在棺材板上,上面有血跡。
那是素察在棺材裡醒來,用手指抓住的。他在棺材裡活著就死了。那些劃傷,其實以前也有側面描寫。比如李維傑處理完屍體後,家人吃飯的時候,女兒安安用勺子劃著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