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少林寺》39年:李連傑直言後悔拍攝,兩位「大反派」早已不在
2021年的大年初一,可以說是王寶強小小的高光時刻,院線有他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破40億;
網路影片有《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圓了自己兒時的少林夢。
但可惜的是,這兩部電影的口碑都不是很高,《唐人街探案3》豆瓣評分僅5.6,系列最低分;
《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旨在致敬82版《少林寺》,海報都做得很相似,王寶強全程真打不用替身,但卻因為劇情太水太跳脫,口碑大跌,只有4.2分。
而王寶強想要致敬的82版《少林寺》,當年的現象級電影,一經上映就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
並且在上世紀80年代,憑借著均價一角錢的票價,拿下了1.6億的票房,這在中國影史上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01、輕喜劇風格的溫情武俠片
隋朝末年,殘暴無道的大將王仁則(於承惠 飾)在黃河監工河防工事的時候,殺死了反抗的神腿張,還把他的兒子張小虎(李連傑 飾)也打成了重傷。
受傷後的張小虎逃到了少林寺,為了為父報仇,他出家為僧,拜少林寺的曇宗(於海 飾)為師,法號覺遠,苦練功夫。
在一次失敗的貿然復仇中,他偶然救下了曇宗師父的女兒白無瑕(丁嵐 飾),並且與她產生了一種不可明說的情愫。
回到少林寺後,覺遠潛心修煉功夫,終於練成了上乘的功夫。
恰逢此時,他遇到了被王仁則追殺的秦王李世民(王光權 飾),於是便和白無瑕通過假結婚將李世民護送到河東,不料卻給少林寺帶來了災難——王仁則的圍攻。
不過,顯然王仁則低估了少林寺的實力,在曇宗師父的帶領下,少林寺全體成員奮起反抗,突圍成功,但曇宗師父卻被亂箭射死。
新仇加舊恨,讓覺遠發誓手刃仇人。正巧這時李世民也帶兵前來,與王仁則、覺遠決戰洛陽,經過激烈的打鬥,覺遠終於完成了心願,為父、為師報仇。
雖然大仇已報,雖然登基後的李世民封他為將軍,但為了更好地保衛少衡銷林寺,他毅然選擇一世為僧,甚至放棄了與白無瑕的愛情。
這部電影雖然是部經典的武俠片,眾人也展現了扎實的武術功底和行雲流水般的打鬥場面,讓觀眾看過後直呼過癮;
但它同時又涵蓋著 搞笑 元素,還夾雜著影片中人物的細膩 情感 ,一改武俠片嚴肅的風格,賦予了影片輕喜劇的氛圍,也讓整部影片更加有血有肉貼近人心。
比如覺遠和白無瑕之間純純又羞澀的愛情,讓影片在打鬥中充滿了甜蜜感;
再比如打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旗號,公然聚眾吃狗肉的師兄弟們,讓觀眾們忍俊不禁;
再再比如覺遠與曇宗師父的師徒情,給影片鋪滿了溫 情感 。
02、投資方曾燒毀劇本,新導演將演員、劇本「大換血」
眾所周知,《少林寺》的導演是張鑫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張鑫炎之前,這部影片的導演另有他人。
當時,身為長城、鳳碧滾凰、新聯三家影業公司董事長的廖一原想要拍出一部少林寺題材的影片,於是找來了導演陳文;
樣片出來之後,雖然很多人都覺得不錯,但是卻有專業的武術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一點沒有少林功夫的味道。
聽聞此言,廖一原愣了,在追問之下陳文才告訴他,演員並不是專業的武打演員,而是從一個京劇團中請來的演員。
聽完這番解釋,不顧40萬港幣的投入,廖一原憤怒地把劇本燒了,並解散了劇組。
但是廖一原並沒有放棄《少林寺》,而是找到了擅長拍武俠片的導演張鑫炎。
那時候張鑫炎已經拍出了《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等優秀的武俠影片,經驗豐富。
「上崗」之後,張鑫炎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首先就是把劇本和演員「大換血」。
於是乎,全新的劇本出爐,李連傑、計春華、於海、於承惠等功夫演員齊聚,上演了這一部經典的武俠片。
據了解,在選角的時候,李連傑差點因為身高不足170的緣故錯過這個角色。
說來也並不是導演介意他的身高,而是他之前面試因為身高原因受挫,對自己沒有信心,根本沒去面試《少林寺》。
好在張鑫炎早在幾年前就注意到了這個功夫不錯的咐慧游小夥子,主動找到李連傑,也因此成就了他,這也是李連傑的影壇處女作。
03、票價1角錢卻得到了1.6億票房
在上世紀80年代,經濟發展水平遠不如現在,當時的電影票票價也就是一兩毛錢一張。
但是《少林寺》這部電影卻在當年創造了票房的奇跡:以均價1角錢的票價,獲得了1.6億的票房。
據了解,1982年,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之後,瞬間引起轟動,當時的場景以萬人空巷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無論是在室內影院還是露天影院,很多人反復看了又看;
有的人甚至看上100遍!正是這一遍又一遍地觀看,造就了《少林寺》1.6億的票房奇跡。
隨後,這部影片走出國門,在日本收獲40億日元票房,在韓國收獲51億韓元的票房。
再後來,這部影片簡直可以說是風靡全球,無論是亞洲還是歐洲,亦或是美國,都掀起了一陣「少林寺熱」,從此,少林寺也在全球聞名。
04、李連傑曾直言「最後悔拍《少林寺》」
據了解,《少林寺》的男主角李連傑曾在影片上映後說過,「最後悔拍攝《少林寺》」;
其實,並不是因為在拍攝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也並不是李連傑與劇組產生了矛盾,而是因為這部電影太火了。
在《少林寺》上映後,引發了一陣功夫狂潮,李連傑也成為了很多青少年的偶像,王寶強就是其中的一個。
因為這個偶像的影響,很多青少年都棄學從武。了解到這一情況,李連傑才說出了「後悔拍攝《少林寺》」這樣的話。
李連傑曾經說過,因為拍了這部戲,誤導了很多青少年去學武術;
甚至很多人連學武的目的都不清楚,就想要剃發去少林寺習武,每每看到這種情況,他都很自責。
05、影片中飾演反派的兩位演員計春華、於承惠去世
這部電影中有兩個反派角色,一是於承惠飾演的王仁則,另一個是計春華飾演的禿鷹。
他們二人在影片中的表現十分優秀,甚至成為了觀眾心中「優秀反派」的代表人物。
於承惠自幼習武,對武術的喜愛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還曾經獲得過華東區的武術冠軍。
於承惠對於武術的喜愛不僅僅停留在練武的層面,他還自創過一門武功——螳螂劍。也正是由於這門功夫的創立,於承惠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在拍攝《少林寺》的時候,導演張鑫炎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夠出演王仁則這個角色。
但是當時於承惠只是對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演戲、進軍 娛樂 圈並沒有什麼想法。
還是在張鑫炎的不斷勸說下,於承惠才答應參演,這才有了這個經典的銀幕形象。
雖然在《少林寺》之後,於承惠也參演了不少武俠片,但他仍然痴迷於鑽研武術,對 娛樂 圈的名利看得很淡,即使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也在鑽研、創新、推廣武術。
有人說,這就是我們心中大俠的樣子。令人惋惜的是,2015年,這位76歲的大俠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我們。
提到計春華,大家對他可能會很熟悉,他可以說是一位反派專業戶,塑造了不少經典的反派形象。
他與《少林寺》這部電影的緣分也很是奇妙,當時的計春華由於之前的一場大病,頭發全都掉光了,恰巧張鑫炎就看中了他的禿頭,認為很適合出演《少林寺》中的禿鷹;
計春華也就由此進入了演藝圈,並且憑借著禿鷹一角被人們熟知。
後來陸續又和李連傑合作了《南北少林》、《方世玉2》、《新少林五祖》等影片,成為港片中的經典反角。
有人說,雖然他都是在演反派,但卻將反派演出了義無反顧、絕不求饒的風骨。
然而,天妒英才,2018年,計春華因癌症去世,享年57歲。
如今距離電影《少林寺》的上映已經過去了39年,武俠片的主角也換了一代又一代,更多的特效也融入到了功夫片中。
在這種情況下,回看《少林寺》這類經典的功夫片,感受他們真實的拳腳功夫,仍不免有些熱血沸騰。(撰文:西窗雪)
❷ 《少林寺》這部電影什麼時候上映的當時票房多少
1982年,《少林寺》公映,內地以當時一毛的票價,累計票房高達一億以上。
1982年1月,《少林寺》在香港公映,作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內地功夫片,在當時復雜的政治環境下,《少林寺》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
「一毛錢一張電影票創下上億票房」
影片《少林寺》在當年一毛錢一張電影票的時代創下了上億的票房,在濟南,最高票價竟然炒到了10元錢,整整翻了100倍。而對於劇中演員來說,這部電影就像他們所說的「改變了我的一生。」面對今天中國的武俠片現狀,計春華深感悲哀,「內地的武術運動員為何非要讓香港人才能拍出經典?我覺得內地的電影節應該為『武指』設立獎項,支持和鼓勵這一事業。現在所有的人都可以拍武打戲,實在學不會的還可以用替身,和他們對戲的時候我再也找不回過去的感覺。所以雖然拍了這么多戲,但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演員,我只是一個武術運動員。」
❸ 少林寺2什麼時候上映
少林寺2將於2020年扮含12月31日上映。這部電影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出品,由陳可辛廳源笑執導,由周潤發、李連傑、劉德華、林心如、張靜初、黃渤、張涵予、李小璐、黃磊、鄧超、譚松韻等主演的動作喜劇片。該片講述了一群少林弟子為了拯救受困的少林寺,發起了一場反抗的故事。您可以期待這部電影中裂鬧的精彩劇情,以及精彩的動作場面。
❹ 電影少林寺什麼時間在大陸上影
1982年2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其首映是在中國香港,時間為1982年1月21日
少林寺可謂是一代經典,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非常具有時代意義
❺ 少林寺上映時間
少 林 寺 (1982)
導演: 張鑫炎
編劇租神肢: 盧兆璋弊世 / 薛後
主演: 李連傑 / 於海 / 丁嵐 / 於承惠 / 計春華
類型: 動作 / 武俠 / 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 中瞎森國大陸 / 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2-02-01(中國大陸) / 1982-01-21(香港)
片長: 95分鍾
❻ 少林寺電影是那年上影的
《少林寺》是1982年的一部中國功夫電影,記敘的是少林寺僧人救唐王李世民的故事。影片導演是張鑫炎,主演是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該片於1982年1月21日上映。
❼ 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在哪拍的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取景地介紹
《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是拿檔由唐季禮執導,王寶強主演的一部動作電影,宣布將在2月12日大年初一線上上映,成為了第一部大年初一線上上映的新片,那麼這部電影的取景地在哪裡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1月28日,由唐季禮執導,王寶強主演,在象山影視城取景拍攝的動作電影《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宣布也將於2月12日大年初一線上上映,成為首部定檔大年初一線上上映的新片。
影片《少林寺之得寶傳奇》中,王寶強飾演了一個名為西門得寶的小混混,遭人暗算後成為朝廷通緝要犯,為洗清罪名跟隨高僧修煉,最終揭開陰謀的故事。
雖然《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是部網路電影,但從影片陣容來伏敏核說頗為豪華,絲毫不輸院線電影。該片由著名導演唐季禮執導,編劇為束煥,主演除了王寶強,還有倪大紅、吳孟達。在這部電影中,王寶強將顛覆以往「喜劇演員」的既有印象,化身正統少林武僧,展示拳拳到肉扎實的武術功底。對於這部電影上映,王寶強是十分感慨的。1月28日,他在微博上表示,為了這部電影「拼搏三十年,終圓兒時夢」。
象山影視城是《琅琊榜》、《神鵰俠侶》、《碧血劍》等熱門古裝劇的取景地。景區主要分為神鵰俠侶城、春秋戰國城,你可以在逼真的古裝場景中看演出、玩互動、拍照片,回味古裝劇中的經典場景,運氣好還能偶遇明星。
景區沒有橫店影視城那麼大,非節假日的時候,人相對來說也比較少,基本上一天時間可以把重要的幾個景點全逛完。北大門是景點的入口,門口有一座大雕,可以拍照合影。入口處還有景區提供的簡易游覽路線可以參考一下,另外,門口還有當天演出的節目公告欄,上面寫明了演出時間和地點,有興趣的可以記一下,遊玩時合理分配好時間,免得錯過。
神鵰城襄陽城口
春秋戰國影視城遊玩景點象山影視城一期項目由神鵰俠侶總建築師錢運選總規劃設計,完全按照宋代風格設計建造。神鵰俠侶城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設大門區、引景區、襄城區、山景區、湖景區、搭景區等六大分區,形成了古戰場、
作坊區、村街區、歸雲庄、活死人墓、陸家莊、襄陽城、蒙古包等八個景區和160多個單體建築,同時又布置了五大府院,另建有全國最大的人造榕樹林,覆蓋面積達1400平方米,人造溶洞3500平方米,
古戰場佔地面積之大,在全國眾多的影視城中屈指可數,總投資1.2億元。
水簾洞外景
遊玩景點象山影視城象山影視城以其獨特、眾多的設計建築,擁有的場景和題材十分豐富,遠可拍春秋、秦漢、唐宋,近可攝明清,不同歷史階段的影視題材均可在這里找到合適的場景,官府、民居、街肆等不同古代題
材均可在這里入鏡,市井、武俠、缺掘大戰等多種不同內容和風格的影視巨片均可在這里一並拍攝。
榕樹林
蟠桃園遊玩景點象山影視城象山影視城所具有的影視拍攝管理、配套服務是完善的,尤其從場景租用的優惠措施,到特約演員、群眾演員的提供,道具服裝的租賃,無不體現「想劇組之所想,解劇組之所需」的服務理念。象山
影視城正是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規模宏大的人文景觀和完善的影視服務功能吸引海內外眾多的拍攝組和遊客。
❽ 少林寺是哪一年上映的
電影《少林寺》是1982年上映的。電影《少林寺》主演是李連傑,上映時間是1982年1月21日(中國香港),當時李連傑飾演的武僧覺遠,武功高強,三觀正,加上影片里真正的中國功夫展示,讓觀眾大為震驚,成為了功夫片中非常有人氣的代表作。
隋唐末年,神腿張為了反抗暴虐被王仁則給殺害,神腿張的兒子小虎子逃亡到少林被武僧曇宗所救,殲悄為了替戚衫父報仇,小虎子落發為沙彌,法號叫覺遠,在少林寺里習武,機緣巧合下還救了李世民,在王仁則攻陷少林寺的時候,曇宗戰死,覺遠拚死搏鬥,隨後王仁則被殺死,李世民繼位後諭立僧兵,少林寺名震四方。
❾ 82年《少林寺》,究竟是怎樣轟動全世界的
《少林寺》剛出來的時候,紅得不得了,我還記得有倆小夥伴看了少林寺,非要學武,硬是逼著父母把他們送到了武校,回來之後成了家裡一霸,沒人打的過。
《少林寺》成就了李連傑這位功夫巨星,那時候達到了無人不曉無人不知的地步,可想而知,這部電影有多麼的火,它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學武潮,養活了眾多武校,甚至還有很多的人想上少林當和尚,最有意思的是許多父母送孩子上少林,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王寶強吧,他就是那個時候,不顧父母反對,上的少林,他也是李連傑忠實的粉絲。
這部電影在1982國內上映,創下了1.6多億的票房,那時候的票價聽人說是一毛錢,乖乖,不得了,要是拿到現在放映,這一年的票房還不得被少林寺所包圓。《少林寺》不比以前的武打片,都是花架子,全部都是真打真摔,攜沒演員的演技也好,逼真,影片裡面的各種功夫讓人眼花繚亂,大家還記得那首經典牧羊曲,多麼的悅耳動聽,到現在依然在不朽的傳唱著。
這部電影之所以這么火,跟那時候的工作人員和演員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他們拍的認真,演員演得認真,才創造出了不朽的經典,還有那時候的西遊記,怪不得以前的老電影好看呢。
《少林寺》這部武打片,在82年橫空出世,轟動全世界有些誇張,風靡全國確是名至實歸。
這部由香港著名導演張鑫炎執導的《少林寺》,所有的演職員都是國內武術院校精挑的專業教練、運動員,其中扮演劇中覺遠的小和尚,就是榮獲全國五屆武術全能冠軍的李連傑。
《少林寺》之所以引起巨大轟動,是因為這部電影與以往的武打片風格迥然不同,電影中所以的演員,不論是正派反派,全都是專業武術出身,而且各有特長,武術中的刀槍劍戟棍拳,每個人都是行家高手,劇中每一場打戲,完全是真打實干,拳拳到肉,沒有特技,不用替身,給人以入臨其境,真實過癮的感覺。
天下武功出少林,電影剛好抓住了這個噱頭。故事情節又是發生在武術聖地——嵩山少林寺,隋唐時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匡扶正義,鏟除叛逆王仁則的故事。這樣,又正好滿足了人們的愛國俠義情懷。
《少林寺》所有的場景,都是實景,」日出嵩山坳,晨鍾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歌聲隨風飄……」好美,好有意境!劇中少林武僧的練功場面,以及少林武僧們各種絕技的展示,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跟以往武打片截然不同的視覺沖擊力。
更重要的是,當時人們的文化 娛樂 生活相對匱乏,電影是大家滿足文化 娛樂 的主要渠道。而《少林寺》無論是題材的新穎,製作的精良,以及強大的專業武術演員的陣容,真實的武打場景,都跟以往同題材的影片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少林寺》達到了當時武打片的巔峰。
《少林寺》的上演,達到了萬人空巷,產生了巨大轟動。據當時的票房統計:是1.6個億。要知道當時的票價是一角錢。
當年才19歲的青澀少年李連傑,憑《少林寺》一炮走紅,繼李小龍、成龍後又一武打巨星。原來荒蕪冷清的少林寺,借電影《少林寺》的東風,一夜間,中外馳名,發展到今天返派,已經是上百億的上市公司了。
還有繼《少林寺》巨大轟動影響下,全國各地尚武成風,開辦了成百上千家武校,甚至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少林武術學院,少林禪院。以及與少林武術有關的產業鏈,形成了巨大的市場。
這一切,都是電辯世納影《少林寺》產生的巨大轟動。《少林寺》功不可沒!
由李連傑、丁嵐、計春華、於海、於承惠等功夫明星出演的《少林寺》,在1982年一經上映,便掀起了一股功夫熱潮,其影響力在當時不亞於大家所知道的任何一部經典影片。除了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學習功夫的熱潮外,在國外同樣影響了不少觀眾,使他們對中國功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任何一部成功的電影都有著必然的原因,《少林寺》也不例外。《少林寺》在籌拍之初為了達影片的真實性,影片中的鏡頭都是實景拍攝,而影片中的景色也非常的雄偉絕美,讓很多觀眾都嘆為觀止。除了取景真實之外,影片中的主要演員都是真正的武林高手,主演李連傑曾在1975年至1979年連續五年獲全國武術全能冠軍,其他主演也均有很深的武術功底,影片中的所有對打鏡頭都是演員親自上陣,所涉及的武功和兵器達到了十幾種,充分展現了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
《少林寺》在拍攝期間就被國外的片商搶購版權,影片上映之後,在各國均創下了新的票房紀錄,甚至泰國的一些電影院因為《少林寺》而起死回生,重新把觀眾請了回來。
《少林寺》為我們留下了經典的鏡頭,也成為了很多人難忘的回憶,還記得當年因為看完《少林寺》燃起了學武的沖動嗎?(LR)
我當然記得,看了少林寺之後,我和我村的小夥伴我們兩個不辭而別,留了一個紙條,夜裡就動身去少林寺了,根本不害怕,覺得自己混身充滿了力量,覺得自己一身武藝。要是碰到壞人啥的,覺得我能打十個八個的。一夜走了十來里路,第二天讓家裡人找回去了,我的屁股到現在還疼。我怎麼能忘的了呢
中國的少林寺被英國香港拍了,中國的熊貓被美國人功夫了。中國人自己不能拍個像樣的電影。
我看完第一場沒出去電影院,爬在座位下面,清場的沒發現,呵呵又看了兩場
少林寺,弘揚正能量的精品!功德無量!
還有木棉袈裟
那個年代,能有如此創新的劇本,導演,演員陣容,實屬不易
敬敢於吃螃蟹的人
❿ 走上了李連傑的老路,王寶強豁出去了
2009年8月,46歲的 李連傑, 在一次采訪中,回答了 兩個問題 。
第汪賀一問題是,是否會聯手畢喊劉德華共同主演電影《新少林寺》?
李連傑是這樣回答的: 「我沒聽說過,聊點別的吧。 」
第二問題是關於 演員王寶強 。
《少林寺》引領了幼年的王寶強入少林習武,當被問到「你覺得王寶強武術練得怎麼樣時」,李連傑是這樣回答的: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所以很難講。」
顯然李連傑把1982版《少林寺》 看得很重 ,不僅不願輕易涉及「重拍」或「續集」計劃,對於出身少林的後輩王寶強,他口風也很緊,不願輕易表態。
雖然李連傑並未公開鼓勵自己,但在王寶強心裡,李連傑始終是神一般的人物。
王寶強曾多次表示 「李連傑是我的啟蒙老師」 ,自己當年看了《少林寺》這部電影後熱血澎湃,立志要進少林,並在未來也要像李連傑一樣演一部《少林寺》這樣的電影。
轉眼數十年過去了。
這些年裡王寶強如同餐桌上的抹布一樣,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過他還是在演藝圈做到了出人頭地,真正躋身華語影壇一線,迄今主演作品票房超125億。
但他少年時的這一夢想卻仍懸在半空,始終沒有落地。
終於在2021年1月末,王寶強突然宣布,他與劉昊然、導演唐季禮合作的功夫電影《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定檔大年初一,於網路平台上映。
他還特意發了條數百字的短文,坦言一直在期待著有少林功夫題材的電影來找他,但這樣一等多年,突然發現自己 竟然已經快40歲了 ,所以現在不等了,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
我們替終於圓夢的王寶強感到高興,但是對於這一作品的品質及前景,我們卻還是要理性分析看待。
目前《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已發布首支預告,結合這支視頻,我們從王寶強與李連傑 形象氣質、武術素養、電影製作規模 等方面來詳細分析一下。
一:兩版電影有什麼區別
1、兩位演員片中的形象
1980年,李連傑被張鑫炎導演選中進入《少林寺》劇組。
雖然此前沒有影視表演經驗,但他俊朗的外表、與生俱來的陽光氣質、以及過硬的身手,都和片中主角覺遠的形象非常契合。
加上故事本身對角色的塑造十分到位,令覺遠成為當年功夫小和尚的經典形象,李連傑也憑借這個角色一炮而紅。
王寶強的氣質和年輕時的李連困數派傑不太一樣。
憨厚的外表加上最常見的四方臉使得王寶強更為「接地氣」,形象氣質上來說兩個人確實不是同一種風格,劍眉星目的李連傑還是比王寶強要英俊很多。
身高方面,兩個人的個頭都不足170cm,不過王寶強比169cm的李連傑還要矮4cm,從預告看,視覺上的身高差距還是較為明顯的。
再從身材上來對比,當時的李連傑剛剛退役,仍然保持著運動員的標准身材,體脂率極低,顯得瘦削硬朗;
王寶強雖然平常有健身,基本上保持了年輕時候的身材,但年近四旬,皮下脂肪還是能夠看到,且肌肉也有點縮水,對比之下也有差距。
此外不同年齡帶來的狀態差異也擺在那裡。
17歲的李連傑風華正茂,眼睛裡透著股神韻,臉上堆滿了膠原蛋白,覺遠這個角色可以說是為他量身打造,他英氣十足的詮釋也更容易征服觀眾;
而38歲王寶強的臉上則寫滿了風霜,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如果這個年齡演覺遠這樣的少林小僧,或許會有些不可避免的違和。
不過單從預告、劇照來看,顯然王寶強也為了這個角色下了狠功夫,他盡力還原出了一種「少年感」,眼神里也寫滿了堅毅,《唐探》系列裡唐仁的油膩感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
雖然形象氣質有著不小的差別,但王寶強在這部新片中演的也不是當初的覺遠和尚,我們雖有橫向對比,但不適合直接得出結論。
如果新版要想取得成功,皮哥認為角色的設定需要盡可能貼合王寶強如今的五官、身形狀態,片中也需要交代到位,不要讓觀眾陷入「對比」誤區。
2、兩位主演的武術素養
李連傑自幼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習武,是吳彬教練親傳弟子,經多位武術界名師培養,武術功底十分扎實。
他在1979年的第四屆全運會上獲得5塊金牌之後退役時,已經是武術界名氣最高的武術運動員,參演《少林寺》時年僅17歲,無論年齡或狀態都處於巔峰。
因此基本上《少林寺》中所有拳種和器械他都能信手拈來,幾段打戲也看得人眼花繚亂,令觀眾嘆服他的貨真價實。
片中最高光的一次表現是在「覺遠夜闖將軍府」時,以一套醉棍對打於承恩的醉劍。這套行雲流水的棍法其實是由孫建魁臨時創編,李連傑通過短時間的速成之後便能打得瀟灑自如,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對武術的悟性和天分。
另一邊,王寶強打小在河北農村長大,他沒有機會進入武校接受系統學習。
不過在8歲那年,在《少林寺》的影響下,他鼓足勇氣去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
少林寺一待就是6年,6年裡寶強沒少吃苦,但也習得一身扎實的正宗少林功夫。
王寶強入少林是為了演電影,雖然20歲終於入行,但生涯初期演的角色大都是憨厚老實的農村小伙,這和他演功夫片的願景相去甚遠。不過成名後的王寶強也拿到了一些拍動作片的機會,也合作了不少功夫大咖,影片里他也終於得以一展拳腳。
王寶強曾在電影《一個人的武林》中貢獻出多段精彩的打戲,與甄子丹的對打能夠看出他有真功夫,觀賞性也不差。
不過那已經是7年前的電影,彼時的王寶強體能處於巔峰狀態,源自正宗少林寺的套路功底也非常扎實。
從本片的預告中看,如今的王寶強身手依然保持著水準,皮哥覺得這也許是他與李連傑對比差距最小的地方。
但打戲的質量取決於武術指導,能不能打出新意還要看動作設計,這方面目前還不能看出端倪,希望不會讓人失望。
3、兩部電影的製作規模
39年前《少林寺》締造的輝煌在功夫片領域是空前絕後的。
《少林寺》擁有的強大資源、主角陣容以及製作班底,都是現在的功夫電影難以復制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演員陣容,包括李連傑、於海、於承惠、計春華在內的眾演員都是從內地武術界精挑細選而來,其陣容不是現在的動作片所能想像的。
皮哥舉一個例子,片中有一段覺遠和尚練武的鏡頭,背景是春夏秋冬四季,覺遠分別展示了四種兵器的打法。
這段鏡頭實際上並非李連傑獨自完成,而是找了武術界四種兵器打得最好的四位高手來做替身,其中就包括了後來與李連傑齊名的趙長軍。
如此精益求精、大費周章的拍攝,現在來看根本難以想像。
加上電影大部分鏡頭都是實地拍攝,群眾演員的規模以及整個製作班底,都是現在的電影很難達到的水平。
和《少林寺》高規格的製作相比,王寶強新片確實有著不小的差距。
一是製作成本方面。
王寶強在短文中說 「沒人找自己拍少林題材,所以只能靠自己努力圓滿」 ,我們可以從中分析得出,這部新片成本應該不會太高,主要投資方應該就是寶強本人,出品方公司也佐證了這一點,選擇在網路放映應該也是想盡可能縮減宣發開支。
二是場景規模方面。
根據目前發布的預告片來看,片中大部分鏡頭都是棚景拍攝,王寶強為了致敬李連傑,也穿上了當年覺遠和尚的同款僧衣,但幾個打鬥鏡頭都處於狹小的空間里,顯得捉襟見肘。
三是演員陣容方面。
就公布的演員陣容來看,劉昊然、吳孟達、倪大紅都不是練家子,其他動作明星目前也沒有聽到名字。
總之這部新版無法與集結了李連傑、於海、於承惠、計春華、王光權、胡堅強、孫建魁、劉懷良、王珏、尋峰等這套武術界「神仙陣容」的《少林寺》相提並論。
根據以上這三點分析,皮哥認為王寶強的這部圓夢之作,因為有劉昊然的搭檔,吳孟達、倪大紅甘當綠葉,以及唐季禮導演的加盟,就預告片呈現的效果來看,保證質量應該不成問題,但想要達到當年《少林寺》的水平幾乎不可能。
至於新版角色是否適合王寶強,他能否演出另一種少林武僧的感覺,我們還得等影片上映後再加以分析。
我們是否還能拍出《少林寺》這樣的功夫經典?
華語功夫電影現狀
1、時代審美的變化
《少林寺》上映的時代,電視機還沒能普及,觀眾的心裡甚至還沒形成「明星」的概念。
那個時代的製作人提拔優秀的新人出演電影主角,是普遍的常規操作,不像現在選擇演員都要講究粉絲效應。
就拿2011年由陳木勝導演的《新少林寺》來說,這部電影當時被定性為李連傑版《少林寺》的正宗續集,集結了劉德華、謝霆鋒、成龍、吳京、熊欣欣、於海、釋彥能等全明星陣容,在當時觀眾的期待值相當高。
結果由於劉德華與謝霆鋒比吳京、熊欣欣、於海、釋彥能等人的票房號召力更強(成龍只是客串),電影只能讓劉德華和謝霆鋒占據絕對戲份,且承包了片中大部分打戲,真正的功夫明星吳京等人只能淪為龍套。
雖然像這樣的操作,電影還沒上映似乎就註定了不會有太多藝術價值,片方應該也是心知肚明。
但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電影市場佔得先機,製片方寧願給劉德華和謝霆鋒兩人安排動作替身,也不可能冒險讓當時還沒有多少號召力的吳京等人成為電影的主角。
至於電影本身功夫藝術性的厚與薄,當下的市場是不關心的,藝術再高也左右不了票房。
2、人才方面的斷代
這是如今電影市場面臨的嚴重問題,動作演員的缺失、優秀編劇的稀缺,這些都制約著功夫武俠電影的發展。
演員的青黃不接,是如今電影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而功夫武俠片這一塊則更加嚴重。
成龍、李連傑、甄子丹、洪金寶、元彪、趙文卓、吳京,這些我們能夠說出名字的動作明星都老了,而新星如謝苗、釋小龍、釋彥能、陳虎等人,都還不到氣候。
劇本方面如今也難出佳作,長久以來,內地電影行業中的編劇一行,都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這造成了現在「好本難求」的現象。
就拿《少林寺》的來說,當年由盧兆璋、薛後兩位編劇改編自少林寺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既有反對壓迫、奮起反抗的宏大主題,又是一部大眾喜愛的輕喜劇。
反觀《少林寺之得寶傳奇》的故事簡介,可知其情節圍繞著一個叫西門得寶的客棧老闆展開,短短幾句話就已經概括了全片的故事。
之所以現在這種劇本的電影成為常態,一方面因為電影編劇水平普遍下滑,一方面也是因為撰寫劇本所面臨的條條框框太多,主題寫的太宏大很容易踩到紅線。
權衡輕重之下,還是保守一點好,就算寫出來是一部欠缺內涵的影劇也無所謂。
3、現代動作片走的是一條新道路
《少林寺》足夠經典的一大原因在於片中各路功夫的打鬥場面。
上世紀的功夫武俠片在動作設計上講究一定的設計方法,在專業武術運動員的表達下,再結合威亞等工具,保證武打動作上的華麗、飄逸,一招一式都具備視覺美感。
但是步入21世紀後,在西方動作電影的沖擊下,外加UFC等綜合格鬥比賽的推廣,國人看到了真正格鬥的樣子,大部分人開始接受拳拳到肉的打鬥,他們會覺得這種動作片更真實、更刺激。
如《拳霸》、《冬蔭功》、《突襲》這些電影中展現的打鬥那樣,既具備力量的真實質感,也更加血腥暴力。這種「不講武德」的作品,已經成了當下功夫電影的發展方向。
因此在現代功夫電影的理念下,《少林寺》中那些設計好的拳腳招式就會被認為「華而不實」。
我們不去評判哪一種功夫表演風格更好,皮哥相信《少林寺》即使放到現在也會受到不少觀眾喜愛,至少看了不會膩。
但在西方硬漢式動作片成為主流的今天,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都會沿著市場認可的方向繼續往前走,打鬥要刺激,演員要好看,故事要英雄主義,不會再有人電影人冒險走老路,《少林寺》這樣的電影也許很難再出現了。
而這部新片背後王寶強的「單槍匹馬」折射出的也正是華語影壇老派功夫武俠電影的困境,不過王寶強已功成名就卻仍在為兒時夢想苦苦支撐,做這樣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挺讓人感慨的。
沖他這份堅持,皮哥還是祝願他這次圓夢之旅能取得完美的結果。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