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幾部奇思妙想的美國電影,很有趣
個人比較喜歡看西方電影,奇思妙想的情節特別多,總能引爆脊蔽拿笑點,趣妙橫生得讓人拍案叫絕。
向大家推薦幾部有趣的美國電影,看過之後,你也能開心大笑。
《小鬼當家1》聖誕節到來之際,凱文全家飛往外地度假,粗心的家人上了飛機才發現把他一個人丟在家裡了,本來這個8歲的小頑童以為能盡情玩得開心,偏偏家裡來了兩個賊,小凱櫻搭文如何獨自化險為夷?
《小鬼當家2》又一年聖誕節,凱文獨自去玩具城買聖誕禮物,兩個越獄的賊出現在他面前,冤家路窄,他們在玩具城展開一場智斗。
《小鬼當家3》,美國國防部一塊有高級記憶的電腦晶元被犯罪分子賣掉,輾轉到芝加哥一個8歲男孩阿里克賽手裡,四個犯罪分子打聽到阿里克賽家住址,潛入他家偷取晶元,卻敗在這個患水痘的小男孩手上……
《小鬼當家4》,還是聖誕節,不同的是凱文的父母離婚了,爸爸和新女友住在一起,家裡又來了兩個盜賊,凱文又要花心思打敗他們。
《小鬼當家5》,8歲的小男孩Finn膽戰心驚地隨父母住進了傳說中的「鬼屋」,有一天家裡只有他和姐姐兩個小孩時,傳出異常響動,不是鬼,而是幾個賊,兩個小朋友要怎麼應付呢?
《小鬼當街》,三名並慧盜賊艾迪、諾比和威哥,在百萬富翁卡威爾夫婦,讓攝影師給九個月的兒子比克拍照時,綁架了比克,准備勒索五百萬美金,他們以為卡威爾夫婦肯定不敢報警,這筆錢他們穩拿了,沒想到三個成年男人被一個小小的嬰兒折騰得人仰馬翻,乖乖落入法網……
《保姆先生》(妙膽雄風)力大彪悍的猛男西恩當上小頑童艾力斯和凱特的保姆,一個大男人被兩個小毛孩捉弄得團團轉,還要應付壞人的陰謀……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科學家韋恩的新發明是一台能把物體變小的神奇機器,他的推薦卻被國家航空局拒絕,他生氣地砸了機器,把碎片扔了,這下可出事了。
原來韋恩的家人還不知道他的新發明,在韋恩砸碎縮小機以前,鄰居家的孩子不慎把棒球打進機器的激光軌道裡面,意外啟動機器,韋恩的兩個孩子和鄰居的孩子來找棒球,都被吸進縮小機,韋恩這一掃,可把他們害苦了。
四個孩子隨著縮小機碎片到了屋後的草坪,平平常常的草坪,對於身體縮小的他們來說,儼然是個可怕的原始叢林,以前不起眼的小昆蟲,都成了可怕的怪獸,小朋友們該怎麼安全地走出草坪?
韋恩夫婦發現孩子不見了,急壞了,他們到哪去尋找變小的孩子呢?
《親愛的我把孩子放大了》,科學家韋恩一家搬到了內華達州,粗心的他又給家人惹了大麻煩,最小的兒子亞當被電流擊中,身體不停變大,還到了街上,路人被這個巨嬰嚇壞,警察也沒辦法,韋恩只能讓妻子變得和亞當一樣大,才能讓亞當回到媽媽懷抱,再把他們恢復正常。
B. 喜羊羊與灰太狼一共有幾部電影和分集的,分別是什麼
TV版共14部,短片3部,電影版7部。
C. 求電影《超級魔幻師》的影評,內涵
《偉大的巴克·霍華德》那些值得相信的夢幻
文 / 蘇乏
巴克·霍華德是一名專注於魔術的天才,在那個年代沒有人知道他究竟用什麼方法來完成那些不可思議的魔術,包括他的助手特洛伊·蓋伯爾。他勤奮、執著、充滿激情,即便那些招牌式的表演與致意早已老套,臘賀氏仍難以掩飾發自內心的熱忱。像所有恃才傲物的異類一樣,霍華德性格怪異、暴躁、蠻不講理,甚至自視過高。雖然影片耗費過多篇幅來表現他的傲慢與偏執,但我仍舊相信本片真正想要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成功甩掉多半中國觀眾後,方才顯得不那麼沉悶的後三分之一。
【往事與尊嚴】
魔術師霍華德在一次盛大的表演中失去了他的天賦,他沒能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樣,在觀眾席中找到他的錢。那沓錢一直以來陪伴著他,經歷了無數場演出,是霍華德魔術生涯的信物,每次在人群中尋找這件寶物,彷彿一次溫習,一次回顧,而他總能夠閉上眼感覺到它的方位,就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去探索,去感知,然後找到它,便更深一步找到了自己。然而此刻,他遺失了他的信物,他感到茫然,被剝奪了振臂高呼的權力「Isn't it wild!」如同來自遙遠過去的回響。他背對著舞台,從觀眾席中黯然穿過,顯得如此落寞,不知所措。
時隔數年,在曾經的助手蓋伯爾追問下,霍華德談起那段不堪的往事——或許是他魔術生涯中唯一的污點,那裡並不不屬於他,演出令他備感陌生與焦慮。他第一次像一個普通人一樣說話,二者像風雨同舟知己知彼的夥伴。他說,他還是屬於人心淳樸容易滿足的小城市,而非繁花似錦妄自菲薄的大都市,那裡的觀眾偽裝出來的真摯令他沮喪,他們無所信仰,也無所顧忌,更不會真心去相信什麼魔術,所以才有了那天的意外。
如他所有開場一樣,「I love this town!」他可以忘情呼喊,習慣性將所有造訪的城市都稱作「小城鎮」,因為他真的不了解「大都市」,但不曾預料到究竟是怎樣的氣場將他擊潰。當幸運觀眾在後台玩世不恭地展開揶揄與質疑,霍華德引以為豪的魔術在他不可一世的腔調里一文不值。霍華德忽然遲輪散疑了,當他返場時眼前這一切光鮮亮麗的觀眾、富麗堂皇的舞台、熱情洋溢的呼聲都變了味道,他彷彿覺得都是偽裝出來的,他們真的喜歡他的表演么?那他們在干什麼?自己又在干什麼?他一路走來堅定不移的信念與夢想因一句惡意的妄言而步向坍塌,他傾注了半生心血的藝術忽而被視為垂手可得俗不可耐盡人皆知的騙人把戲。觀眾捧場是在憐憫他么?他覺得自己活像一名小丑,再不拍神是駕馭舞台的紳士魔術師。所以他失去了神奇的能力,重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小城鎮,節制地發揮他充沛的才能。
但如果仔細分析霍華德在影片結尾處的表演,或許可以隱約察覺在拉斯維加斯發生的事情並非我們一直以為的那麼簡單,也許那真的只是一次失控而已,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呢?大概以霍華德的天賦,上演一出鬧劇,愚弄這座虛偽的大都市才更能令他滿足,正是這樣一次「失敗」,才最能維護其魔術師的尊嚴。
【那些值得相信的夢幻】
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夠替代John Malkovich飾演這樣一位痴迷於某樣事物,傾注所有情感的角色。他不顧世俗眼光,不斂惡劣秉性,得意時神采飛揚,失敗時頹然落魄,既能表現飛揚跋扈的驕縱,也可傳達婉訴衷腸的舒緩,那怪異的外表與執迷的眼神全如己出。也正是這樣一個活在他專享的舊有世界中,逐漸淡出眾人眼光的角色,為影片奉獻了令人感動的執著。
或許那種揭開宿命一角的沉穩與深邃,早便交由《亞特蘭蒂斯之心》中的Anthony Hopkins來深化;而儼然替離經叛道、奇詭另類代言的Johney Depp更為偏執賦予了人格魅力;更有Jack Nicholson曾塑造出那些不可復制的人性光輝——銀幕上無數微言大義的先驅者填滿了觀眾的記憶,既便如此,我們仍需要一個近距離失敗者,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並繼續專注於他微不足道甚至略顯寒酸的本事。
無意說教,影片《偉大的巴克·霍華德》僅僅是一個忠於自我的故事,卻因付出了真摯而獲得筆者的尊重。或許它仍是一部不那麼令人滿意的作品,卻很難說是影片本身的問題。
我們看過了太多關於魔術、關於魔術師的電影,無論是日本動畫的奇思妙想,還是好萊塢所慣用的視覺把戲,無一例外。天花亂墜的奇觀與無腦猛料總能讓人大呼過癮,在「更」的追求所釋放的鴉片煙中極樂登仙。所以才有了春晚後儼然大腕的劉謙,也有了「金牌魔術師」欄目,有了諾基亞新一輪的話題營銷。不想討論魔術的復辟,因為不知道它何時式微,好比相聲,總有人在堅持。
如評論所雲,這是一部「與愚蠢無緣的喜劇片」,在勵志的意圖中一步步邁入溫和與平庸,甚至來不及僱傭更多溢美言辭去吹捧,便消失在銀海一番番的巨浪中。時間有它自己的步伐,世界每一秒都在變化,雖然我們有時希望慢下來,維持現狀似乎是最愜意的狀態,卻終於不得不捲入喧囂、躁動與競爭。影片中的魔術如此簡單,簡單到都不願費心去揣測究竟何以使然;表演魔術的人這般單純,單純到目空一切舍我其誰。魔術終究不能用來遮蔽真理,它只是一種區別於政治演說與電視廣告的表演藝術,營造出那些值得相信的夢幻。
【最好的把戲,最好的時光】
沒有人能明確指出魔術的興起,大概那源自人類活動的起點。早期的魔術與宗教和信仰密切相關,直至今日歐洲的魔術師仍不免帶有明顯的哥特情結。薩滿們利用當時迷信的心理,使用人們尚未探索的原理製造神績以獲得權威,並藉由魔術強化宗教的儀式感,令信眾對他們的信仰、自我認同感更加深信不疑。
在中國,魔術不僅出現在像《聊齋》這樣的傳世著作里,薩滿更深刻影響著歷史,但終不敵官僚。那種難以取證的經驗被視為譖越了官方的權威。教派與神靈的交流過程為禮儀性的行為舉止所取代,並隨國家宗教的形成進一步被攆向邊緣。而那些牛鬼蛇神中源自生活的花招與伎倆則被提煉出來,變成了科學,又重新被擲向魔術的篝火中,燎起更為壯觀的烈焰。
2002年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的中國之旅或許是值得一書的事件,但其作用遠不及30年代電影工業崛起對魔術表演所造成的沖擊影響深遠。在錄像藝術本身便如同魔術的年代,大概無法想像今天無所不能的電腦特效。諸多行當因日新月異的科技而走向沒落,那些時代的寵兒從台前走向幕後,如霍華德一樣悄無聲息地穿過人群,作別這曾經偉大的時刻。
作為觀眾,作為痴迷者,又將以何種姿態面對這種無疾而終?
是什麼促使蓋伯爾在看到海報後馬上便去尋訪霍華德?又是什麼使得觀眾席上的人們即便對結果爛熟於心,仍舊滿懷期待?如果說群體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帶有妥協色彩,那麼霍華德一成不變的表演究竟帶給他們什麼樣的滿足呢?
當魔術失敗了,便不再是魔術,而變成了世俗的生活。
在這世俗生活中上演的故事無疑讓蓋伯爾失望了。霍華德為了向昔日的夥伴證明自己沒有作弊,第一次調整了演出的內容——也只有坐在人群中的蓋伯爾才能夠領會這一看似平常動作的真正意圖。那些觀眾為魔術而痴迷,並期待著接下來的精彩演出,然而只有他才是「偉大的霍華德」本場演出唯一的觀眾。偏心?奢侈?不,這僅僅是霍華德給昔日夥伴的一個補償,也是那段盛大巡演的完美落幕。
當霍華德站在了小鎮劇場的觀眾席中,再現了在大都市拉斯維加斯那令他尷尬的一幕時,蓋伯爾幾乎信以為真。而霍華德卻在他陷入沮喪的間隙來到了他前排的右側,對面前的那個人說出了闊別已久的台詞,又驕傲地找到了他曾遺失的珍貴信物。
這場為蓋伯爾精心安排的演出甚至讓人懷疑,當年發生的一切意外都只是表演的一部分。霍華德神采奕奕的狀態更極大程度鼓舞了霍華德,令他義無反顧地邁向他的理想。因為他一直相信——那是值得他相信的夢想,便如同魔術之於「偉大的霍華德」一樣。
對於霍華德而言,觀眾席是舞台的延伸。
對於蓋伯爾而言,舞台來自他的內心。
雖然蓋伯爾曾作為助手目睹了霍華德最為輝煌的成功,但臨近影片結束,二人都只因微不足道的成就而感到無比欣慰。沒有炫目的戲法,沒有火爆的煙花,有的是顛沛流離的巡演,以及蠻橫、偏執但忠於舞台的魔術師。即便此時此刻,霍華德的魔術早已失去了原初的吸引力,蓋伯爾離他的理想尚遙不可及;即便大千世界早已把不入流的小角色們遺忘個底兒掉,卻仍舊能夠感受影片中他們所體會到的歸屬感,並滿足於他們再次相逢時那場告別的演出,那個最好的把戲,那段最好的時光。
2009.08.02 蘇乏,北京
D. 求奇思妙想的科幻電影數部
黑客帝國3部曲,回到未敗橡來3部曲,人猿星球,
嘆服於黑客梁春帝國和人猿星球的顛覆,拜服於回到未來對最普通科幻主題的挖掘。
回到未來把我肚子搞痛了。看的時候,心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我暈,橡枯耐居然是這樣。
E. 韓國電影奇思妙想在線觀看
您好!韓國電影奇思妙想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在線觀看的可以分享個地址「發號貓」可以網路搜索進去看看。可以領愛奇藝會員帳號的。
F. 精緻生動家庭電影,《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為什麼好看
導演讓熱內把各種想法和暗示融入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非常細膩地表現了兒童眼裡的世界,充滿了浪漫的童話色彩,並且完成了畢空一部精緻生動的電影-《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天才總會在少年時期就感受到孤獨。他們放棄那些無謂的嬉戲,用最敏感的少年神經全身心感受和學習世界。這令他們不合群,也令他們憂愁。有時候成長就是一次孤身上路的旅行,再回到起點時曾經的自己和熟悉的一切都彷彿煥然一新。
熱內的作品數量不多,但確實保證了每一部的高質量,這部少年公路片延續著熱內敏感,真誠,朴實的內心,一個溫暖的家庭故事,小男主的選角非常成功是這部電影最亮眼之處,他完全吻合了“熱內”系的主角特徵:用大眼睛表演,用不變應萬變,這次的科學小天才設計,也是熱內導演能力很好的發揮。
如果世界還有童話,請投奔在熱內的鏡頭、音樂與故事裡吧。這部影片通篇充斥著童趣俏皮,同時也伴有成長的無奈與無助。一流的畫面與配樂,親情友情愛情一個都沒少。成人的世界是那麼的虛偽荒誕自以為是,人類改造了自然,而永動機的原理就在最基本的電子結構上。
我們的世界有這么多充滿童趣的電影人真是件美好的事情。雖然跟導演經典的“天使愛美麗”沒得比,但諸多小細節都閃閃發光。畫面像童話一樣美,3D銀幕上也許會有更奇特的感覺。
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影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 「我完全不顧父願,甚至違抗父命,也全然不聽母親的懇求和朋友們的勸阻。我的這種天性,似乎註定了我未來不幸的命運」——《魯濱遜漂流記》——另一部我們耳熟能詳的冒險傳奇。 在「漂流」開始之前,兩位主人公似乎有著相同的境遇:身處本國社會上層、與父親有價值觀沖突、與母親相對親近卻得不到實質的精神支持、有朋友但不足以讓自己堅定下來……
於是,坦配「心理逃離」這個詞跳躍出來,這個詞也是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疑問的第一把鑰匙——為何狂風驟雨、驚濤駭浪之後,只有「派」一個人活了下來?(魯濱遜也是如此)——當人無法在周遭的世界被認同,便會從人群中「心理逃離」出來,獨享自己的精神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給了「派」一次機會,讓他得以盡情折騰。
既然是內心世界的暢游,對於這個終日奇思妙想的「派」,對於我們所能承受的抽象,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他的出發也許根本就沒有他的父母、兄長這回事!——這根本就不重要。
相反,當「派」被大浪捲入水底看到貨船下沉的那一刻,伴隨著驚恐,他的內心卻應當是一種獲取自由、遠離束縛的快感,那沉墜的貨船如牢籠般把「現實的沖突和一切阻礙、否定」全部拽入海底。
當然,「派」在海洋上的哭泣,對父母和兄長的吶喊,也是對遠離親人——發自肺腑,真的思念。
就這樣,《隱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開始了。
海洋之大,像人的內心世界沒邊沒沿,一旦逃離束縛被釋放出來,方覺慌了手腳,丟了航向。「派」就這樣開始了浮萍般的隨波逐流——無法預知終點,於是恐懼來了。
知懼的人,大多是內心細膩、情感豐富的人。「派」的「多元思維」,讓他腦海中一切天馬行空的構想和情緒得以在海洋中盡情上演:那種情緒如電掣雷鳴般的「掙扎」、如乘風破浪般的「反抗」、如止水似鏡的「稍許安靜」、如熒光世界的「諸多離奇」、如閑逛食人島的「忘我的瘋狂」……這「掙扎」、「反抗」、「稍許安靜」、「諸多離奇」、「忘我的瘋狂」全部來自於激情,這激情全部來自於青春,於是有了我們習以為常的那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漂流記」。所以,那些青春年少即能出發的人,「不幸」的背面又充滿了世人的艷羨。
現實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每一次唯美畫面的出現,在給我們帶來視覺震撼的同時,都一次次加劇了「派」的恐懼。
你可曾想著他是在一個上不觸天、下不接地的幽謐的海洋中。
越是恐懼越需要找個夥伴,於是斑馬跳到船上摔斷了腿、大猩猩坐著香蕉抑鬱而來、鬣狗鬼使神差的躲在帳篷下、「派」在情願與不情願當中把老虎拉上了船……好吧,權且不想這些裝在貨船底層並且被籠子緊鎖的動物為何會逃離出來,這只能佩服「派」的想像力了。
接下來,在這些「小夥伴」之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跟我們講了血淋淋的「社會灶信埋生存」法則:混亂的場面中,來自不同世界的夥伴,很難達成有效的共識,即便包括「派」在內的倖存者,本性和利益紛爭讓它們除了在心底殘留一點同情之外,別無他法。於是,獵狗趁人之危主動攻擊、各個擊破,斑馬心有不甘含恨而去,猩猩憤怒中透露出絕望。「派」則逃離現場,隔岸觀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老虎最後的突襲,一招斃命的手法,讓鬣狗猝不及防,很顯然,這場戰斗最終的勝利者是老虎。到此為止,船上只剩下了老虎和「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亦真亦幻的講述了兩個故事版本,老虎也好,廚子也罷,真正的「強者」與暫時的「弱者」開始了對峙,境遇讓他們容忍彼此的存在,漸漸發展為相互依存,更甚在老虎奄奄一息的時候,「派」和它相互依偎。若虎為人,心腸也該軟了,若虎為虎,奄奄一息的它也當覺著點點溫暖,一如它剛剛降臨到世界上依偎著虎媽媽,那應當是一種熟悉的味道。
泊岸後,老虎駐足了一會,頭也不回的鑽入樹林中。多少人頗有遺憾。可老虎為什麼要回頭呢?如果老虎抽象成一個「壞人的品質」,縱然他感受到人情的溫暖,他也未必會放下兇殘的本性,而對他而言,沒有對派下手,已然是心靈感恩了;如果老虎抽象成「恐懼」,「派」已然在「漂流」中戰勝恐懼,此時已經登岸,恐懼豈有再回頭的道理。
有人說,是信仰救了「派」,我以為所謂信仰,從來都是由心而發的自救。這既能回答為什麼有些人總說他感到神的存在,而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誰也求證不出真的事實。如果我們一定要說是信仰解救了一切,那麼在哪裡能找到信仰?只有危險的地方才能,只有孤獨的時候才能,只有活下來的時候才能。當你無處躲藏的時候,「求生」會讓你堅定「信仰」,每一次從瀕死中逃離出來,都會讓你更加相信上帝的存在。
人所習慣於將「不可置信的改變」歸結成外力(信仰)助推的結果,那些不容易看得見的「量變到質量的過程」,人習慣於將他神話,甚至頂禮膜拜。其實,一切都是「自救」的結果。
所謂天意,只是概率性事件。
所謂信仰,其實是真的自救!
當海洋抽象成了一面鏡子,心境變,海洋則變,你若深邃,海洋便幽深,你若恐懼,海洋便是驚濤駭浪,你若安生,海洋便是風平浪靜。
所以,「自救」讓「派」最終靠岸。而另外一個隱形的推力也斷然不能忽視——那是將他拉回來的重要力量——「洋流」——這個一直存在於「派」的周邊,卻全然看不見的「社會暖流」。對於無數像「派」一樣的少年,對於那些我們曾經都有過的叛逆、質疑,是「社會暖流」讓我們一次次找回真實,回歸正軌。這暖流,有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
然後,我們會深刻的體會:「……我覺得,我們對於所需要得東西感到不滿足,都是由於人們對於已經得到得東西缺乏感激之心。」——《魯濱遜漂流記》。
這便是文明人的尷尬,唯「漂流」無以自救的「人生」。
可是,人,是不是應當去暢快一回?
這樣行不?有點長!
H. 想像力奇特的電影有哪些
小時候大概80年代末左右,看過幾部電影,當時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的沖擊感無以倫比,記憶深刻!以下名字可能不對或者忘記,但我一形容,同齡小夥伴一定記得起來!
地心歷險記——影片中那比大象都大的巨大蜥蜴,幾人高的大蘑菇,深不見底的地洞。。。。。。
時空穿越——幾個人通過一個圓形的大機器,自啟動開始轉,然後穿越於各種 歷史 時刻,美國,日本忍者,中國好像還有。。。。。。
當然後來時代發展,更加精彩的駭客帝國系列!黑衣人系列!星球大戰系列!阿凡達!哪一個都算想像力奇特了!
可小時候那每周日晚上,躺在被窩里被家長催著睡覺,看的的科幻電影,卻是永遠被刻在腦海里的奇幻啟蒙!
大部分答主都回答了比較經典的奇幻電影,我來補充點吧:
1.《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場景和結構都想像力爆棚,曾經被稱為最不可能被改編的小說之一。
2.《星際穿越》,你能想像黑洞、蟲洞的樣子嗎?你能想像人類離開地球去找新家園的樣子嗎?更重要的是,你敢想像未來的人類可以變成五維空間的星際級生命嗎?而這一切都在《星際穿越》里實現了,還是以硬科幻的方式!!!
3.《恐怖游輪》,這是我認為的劇本結構立意最奇幻,沒有之一!
4.《黑客帝國》的世界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神奇,裡面的腦洞太大,根本補不上,關鍵是你沒法否認它真有可能是真的!
您好,我是野草影評人,下面是我個人的推薦!
1.《大魚》——靠編造天馬行空的故事度過平凡一生!
十分天馬行空的情節!
導演蒂姆波頓說:「他說故事,因為他無法忍受這無趣的地方。」
最近上映的《小飛象》,以及經典的《剪刀手愛德華》《僵屍新娘》《愛麗絲夢遊仙境》《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等都出自他手。
2.《前目的地》——史上玩得最嗨的時間旅行者!
自己轉換性別,自己和自己生了自己,自己殺了自己... ...
完全沒想到,一個時間旅行者能把自己的命運如此精妙地交織在一起!
3.《頭腦特工隊》——大腦里的小人!
大腦里有很多小人在操控你的情緒,你的行為……
最好玩的是,那些小人也有自己的性格,也有不穩定的行為。那麼,又是誰在操控這些小人呢?
4.《黑衣人》——外星人可能藏在地球任何地方!
在電影里,你會發現,地球上其實充滿了各種花里胡哨的各色外星人,他們可能在你經常去的列印店的列印機里幫你列印,可能是你古怪的鄰居,甚至可能是你朋友的狗!
而你卻渾然不知!
而史上最逗的星際特工,俗稱「黑衣人」,為了維持外星移民和地球人的和諧,上演了一出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
5.《命運規劃局》——神秘組織專業操控別人的人生!
當主角發現,他一步步走到今天,一切都是有一個具有神秘力量的組織:命運規劃局,在操控他的一舉一動,並且讓他選擇事業放棄談戀愛,阻止他和真愛見面!
人能和「命運」對抗,那如果「命運」也是人呢?
看到這個標題,我能想到想像力奇特的電影就是《冒牌天神》和《冒牌天神2》。
我們先來講述一下《冒牌天神》,它主要講述了電視機主持人諸事不順,他卻把所有責任推卸給上帝,而上帝決定賦予他一周上帝的權利的故事。這部電影想像力奇特主要體現在細節上面,主人公去應聘上帝的「公司」,上帝在查找他的檔案時,那個簡單小巧的外形可是欺騙了很多觀眾的眼睛,當主人公拉出來可以拉出100米的距離,敲擊它時自動彈回來,主人公也受到巨大沖擊力摔跤的場面讓人記憶猶新。
《冒牌天神》按著傳統慣例續拍了《冒牌天神2》,續集難成經典的傳統在我們心裡紮下來根,但是這部2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部簡直就是有史以來我看過想像力最奇特的電影,沒有之一。其中最奇特的是電影一開始上帝就直接讓我們的主人公建造一艘方舟,用來抵抗洪水,天知道他要干什麼,當時可是百年乾旱季,下小雨已經很難得,更何況是洪水,而我們的主人公在上帝的百般「折磨」下,竟然認為自己改變世界的使命就是建造一艘方舟。其實我們的主人公開始的時候是拒絕的,但是剪不完的鬍渣和頭發,必須穿上遠古時代長袍這些條件,主人公拒絕的能力都沒有。而其中最奇特的細節就是成雙出現的各種動物,他們一起目睹了主人公一家人建造方舟的過程,甚至還在其中幫了忙,而那麼多動物的出現本來就是一個奇特的場景,但至於為什麼是成對的,我猜測成對的動物才能成為「家」,而他們一起進入方舟的目的就是延續生命,繁衍後代,而讓那麼多動物出現在電影中,你不覺得編劇的想像力奇特嗎?
我是大靜粘電影,建議去看《冒牌天神1-2》哦,有奇跡的。
另外你還看過哪些想像力奇特的電影?坐下來我們聊聊吧!
1、愛麗絲夢遊仙境
故事發生在愛麗絲上次夢遊仙境的十三年後的故事,已經19歲的愛麗絲去庄園參加聚會,愛麗絲選擇了逃跑,她跟著一隻白兔鑽進了一個洞,再次來到仙境。
2、沉睡魔咒
電影改編自1959年迪士尼老牌動畫睡美人,電影以瑪琳菲森的視角重新詮釋這部純潔的童話故事
3、故事的故事
電影講訴了在三個相鄰王國的皇室成員的故事,他們分別是戀子情節的王後,沉迷於女色生性放盪的國王,一個為一隻奇異跳蚤所痴迷的君王。
4、灰姑娘
電影講訴了灰姑娘的母親、父親相繼去世,繼母和其女兒對她的折磨,但灰姑娘得到魔法相助,成為王子的心上人的故事
5、美女與野獸
電影講訴了勇敢善良的女孩來到古堡,發現野獸其實是受了詛咒的王子,兩人相知相愛的故事
現在的電影多種多樣,也不乏一些天馬行空,充滿奇思妙想的好電影。我來跟大家介紹幾部,我看過覺得好看的電影。 1.《愛麗絲夢遊仙境》
愛麗絲在庄園里,舉辦19歲生日宴會。在宴會上,一個富豪的兒子向她求婚。愛麗絲根本就不喜歡他,想逃離這里。跑到花園的愛麗絲,看見了一個奇怪的兔子。愛麗絲出於好奇,一路追趕著兔子,卻不小心掉進了一個樹洞里。愛麗絲在樹洞里,喝了一種葯水,進入了童話般的仙境。 2.《圓夢巨人》
女主是個孤兒,在孤兒院生活。在一個深夜裡,巨人抓走了發現自己的女主。 把女主帶到了巨人的世界。女主求巨人放她回去,可是巨人拒絕了她,因為女主看見了巨人,巨人的事情不能讓人類知道。
3.《奇幻森林》
黑豹在森林裡,帶回一個被遺棄的小男孩。黑豹把男孩送進狼群,學習生存本領。老虎因為曾今被人類所傷,想殺掉小男孩泄憤。為了男孩的安全,黑豹准備護送男孩,回到人類世界。
大家如果喜歡,可以去看看。
流浪地球
鋼鐵俠
x戰警
蜘蛛俠
不過我個人認為最為奇特的,還是——
大內密探零零發啦
I. 有那種奇思妙想的電影嗎
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魔女嘉莉》(有兩個版本),《迷霧》,《寵物墳場》等;
動畫:《怪:四谷怪談》,《鬼媽媽》
《怪談百物語》大概有十一集;
《本傑明巴頓紀事》菲茨傑拉德小說改變的,這個算經典了
《靈幻夾克》 艾德里安·布洛迪 和 凱拉·奈特莉演的
還有北野武的《東京聖戰》又叫《大逃殺》據說是《飢餓游戲》的原型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有段時間小說很火;
還有宮崎駿的動畫基本都是奇思妙想想像力沒有盡頭的那種……
特別推介《潘神的迷宮》算是成人童話,有很多政治隱喻,但是很精彩
還有很多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生活的奇妙;《香水》慎入相當重口味;動畫短片《精神分裂症》;《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鐵皮鼓》根據德國同名小說改編的,講納粹時期一個小男孩不願意長大變成侏儒,也有很多政治隱喻;
《蠅王》也是名著改編;《道林格雷的畫像》原著王爾德;
《月升王國》非常奇思妙想,「天馬行空的構思,絢麗多姿的畫面,以及隱藏其後的深沉傷感而又溫暖人心的主題。」
《暗夜恐懼》,動畫片,屬於讓人滲得慌的;
《蒂莫西的奇異生活》看名字就知道,「奇異生活」嘛
差點忘了還有岩井俊二的電影,但是不太算得上奇思妙想,他的關鍵詞大部分屬於什麼青春啊殘酷啊疼痛啊,有一部《鬼湯》還不錯,是他早期的作品,九幾年的時候拍的……
J. 有什麼比較奇思妙想的電影推薦
《潘多拉》、《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捉迷藏》,你可以去搜搜懸疑電影,應該會有很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