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媽閣是座城》達康書記贏了20億為什麼不收手
中國人是好賭的,賭博文化也可謂歷史悠久。賭博最早的雛形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最初是從游戲中蛻化而來的。由於中國是農耕國家,農業生產周期較長,生活節奏較緩慢,所以中國人喜歡以賭博這種方式打發時光,刺激神經。當然,當賭博成為一個行業的時候,就不是消遣那麼簡單了。
從商業巨頭到賭場老賴,觀眾跟著吳剛切切實實地過了一把「賭癮」,縱觀賭場風雲變化,感受人生的大起大落!深刻體會「十個賭徒九個輸,傾家盪產不如豬」這個至理名言。因為吳剛這耀眼的光芒,電影中的其他男角黯淡失色,都成了符號。
2. 《破冰行動》大結局,你覺得片中誰的演技讓你印象深刻
爛尾年年有,今年特別狠。
才送走了《權利的游戲》第八季,沒想到國產劇也不甘寂寞。
這不,剛剛放完了最後兩集。
搖身一變,《破冰行動》一下子成了爛尾行動。
圖片來自網路
爛尾,國產劇。
說真的,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還挺少見的。
因為過去我們提到爛尾,一般以美劇和韓劇居多。
美劇大多是沒剎住車,比如《越獄》、《行屍走肉》、《紙牌屋》,韓劇則是在情感問題上容易翻車。
國產劇呢?
呃,我仔細翻了翻今年上半年國產劇的大體情況,發現除了一部《都挺好》,竟然找不出第二部更有說服力的作品。
它們不是不想爛尾,而是大多數直接從頭爛到了尾。
當然,這並不是為《破冰行動》的爛尾找理由。
之前是部好劇,這點不假,現在爛尾,也是事實。
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人都是由愛轉恨,急需發泄,踩上一腳。
最好的行動就是拿著放大鏡開始找一些劇中邏輯不通的地方,狠狠地吐槽。
例如:
趙嘉良是線人啊,肯定先救啊,李飛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進村,為什麼不救出來
販毒人員的名單為什麼要人力送出去,都21世紀了還沒有辦法找個手機
既然讓全村斷網斷電斷信號,還費力剪監視器電路幹嘛
東叔你的智商呢,最後你讓林耀華照顧你兒子,難道你以為只抓你一個人案子就結束了嗎?還有林景文當時在哪裡
我們的陳市長難道最後不配擁有鏡頭嗎
林耀東嘴裡的老爺子是誰,難不成准備拍第二季
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
在我看來它們就像權游里那個星巴克的杯子。
爛尾了,它就是所有人攻擊的對象,沒爛尾,就是劇迷之間口口相傳的一個彩蛋。
這些邏輯不通或者詭異的地方,的確會影響到整部劇的質量,但還不是關鍵。
真正讓我生氣,或者說整部劇之所以被罵爛尾最主要的原因,個人認為還是在於:
編劇對結局的處理絲毫體現不出人物的成長軌跡。
挺有意思的,這個結論和剛剛過去的權游正好相反。
權游是提前確定了人物的成長路線,中間缺乏了一定的鋪墊。
龍媽變瘋,我完全可以接受,但讓我無法理解的是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屠城。
回到《破冰行動》中。
不用舉太多例子,就說一場戲,大家最關心的趙嘉良犧牲的這場戲。
在我看來,這是整部劇最失敗的一場戲,沒有之一。
你說你討厭陳珂的戲,沒關系,可以快進(這里需要提一點,央視版只有43集)。
但這場戲,沒辦法忽視。
因為它太重要了,不僅僅關繫到幾個關鍵人物的結局,同樣對塑造他們的性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這么說?
一步步來。
首先我們從趙嘉良的死因開始說。
良叔犧牲這一點並不意外,關鍵是如何犧牲。
劇中簡單粗暴,由於林燦怨恨趙嘉良毀了塔寨所以突然開槍。
我們再來看看原著中是如何處理這段劇情的。
書中的描寫是林小力突然開槍,原本想殺李飛,結果趙嘉良幫兒子擋了子彈。
這兩個結尾區別在哪裡?
它完全改變了四個人的成長曲線。
先是趙嘉良。
一個為了報仇潛伏了幾十年的卧底,黑白通吃,按理說經驗豐富,沉著冷靜。
按照劇中的死因,他就是白白送死,毫無道理。
如果是為李飛擋槍,起碼說得通,畢竟他最大的弱點就是這個心懷愧疚的兒子。
這樣處理既能讓趙嘉良再一次「回歸」變成一個真正的父親,與此同時也可以促進李飛的成長。
趙嘉良為他而死,順理成章他也就喊出了那聲爸爸。
而現在,大結局卻變成了在停屍房裡怎麼也不願意叫。
在此之前,你沖動,你魯莽,我可以理解,可都到了這個時候了你還倔強,難不成宋楊,良叔他們都白白犧牲了?
更重要的是書中父親死了之後,李飛心灰意冷一個人去了新疆,半年之後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長大」了,這里沒有同樣沒有提到。(我一開始看的愛奇藝,後來發現央視版加上了這一段)
然後是林耀東。
在前面,我們注意到有一段劇情專門安排了林小力試圖跟隨東叔的劇情,這里顯然就是為那一槍做鋪墊。
他們兩個人的定位是塔寨的上一代和下一代。
結果,這臨時換人的一槍不僅讓林小力完全淪為了跑腿辦事的馬仔,而且也讓林耀東和輝叔的人物深度下降了不少。
輝叔為什麼會選擇和林耀東決裂?
因為他看不到塔寨的未來,他要給塔寨治病。
林小力就是整個塔寨未來的縮影,而那一槍同時也是壓垮林耀東最後的一根稻草。
這么重要的場合站在這里什麼也沒做
我們來看書中的描寫:
本來要上車的林耀東鐵青著臉大步走回去,抬手狠狠甩了林小力一巴掌,「為什麼殺人?為什麼!」
那一刻,林耀東的情緒是絕望的,他突然意識到輝叔也許是對的,自己錯了。
這就是人物的成長。
反觀劇中,林耀東被馬雲波帶到海邊之後,只是一心求死:
我開始干這個事情的第一天,我就想到了會有這一天。
在他臉上,我看不到任何的悔意。
既然提到了馬雲波,順便也聊聊他的結局。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改變,但是不夠。
一開始我猜測,馬雲波最後會選擇「玉石俱焚」。
看完結局之後,翻看了原著,馬雲波也的確是選擇了自殺,而在這里卻改成了他進入塔寨帶著李飛和林耀東去海邊兜風。
先不說作為「保護傘」,他為什麼能從重重包圍的塔寨帶走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單純把李飛和林耀東帶到海邊然後等警察來抓這一點同樣存疑。
總覺得有多此一舉的感覺。
說白了,有點自我欺騙的味道。
我理解編劇這么寫是出於讓馬雲波「彌補」的打算,為了讓妻子看到他抓住了罪犯。
可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最後他寫給李維民的那封信失去了救贖的力量。
就像整部劇一下子失去了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結局其實有兩個版本。
根據其中扮演林小力的演員劉奇透露,另外一個版本其實就是上面我分析的林小力開槍,趙嘉良為李飛擋子彈的結局。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講,這個結局都更加合理。
至於為什麼不用(難道是因為林小力未成年)。
咱不知道,也不敢問。
結尾
寫完之後還是挺生氣的,不是因為它爛尾了,而是明明可以變得更好卻沒有抓住。
果然是應了一句話:
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人民的名義》劇照
在網上,有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編劇會怎麼寫結局?
看到一個答案覺得很有趣,分享一下:
馬雲波並沒有被抓,而是拿著300萬逃到了漢東省,創建了大風廠,改名蔡成功。
李維民為了親自逮捕馬雲波,一路跟到漢東省,利用人際關系做起了市委書記,改名李達康 。
不得不說,網友的智慧是無窮的。
你看,這個結局也比現在自然多了。
3. 李達康拍賭博的片名叫什麼
李達康拍賭博的片名叫什麼?
媽閣是座城 (2018)
主演:白百何/黃覺/吳剛
媽閣是座城的劇情簡介· · · · · ·
女疊碼仔梅曉鷗(白百何飾)歷盡滄桑,在媽閣(澳門)這座賭城中與來歷迥異的賭徒打交道,有地產商段凱文(吳剛飾)、
備注,
演技派演員吳剛曾經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飾演達康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