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劉雪庵的歌曲《紅豆詞》《長城謠》《飄零的落花》《西子姑娘》分別有什麼創作背景呀
劉雪庵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音樂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身為作曲家,他在抗戰歌曲、藝術歌曲、流行音樂、鋼琴音樂、戲劇配樂、電影配樂等方面很有建樹,留下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身為教育家,他曾長期在國立音樂學院、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蘇南文教學院、江蘇師范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學校任教,並且擔任北京藝術師范學院籌委會副主任,為新中國音樂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身為社會活動家,積極從事各種抗日愛國活動,與郭沫若、田漢、張曙、潘孑農、賀綠汀等人共事,為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紅豆詞:
本是《紅樓夢》中賈寶玉在酒宴上演唱的《曲兒》,由中國近代作著名曲家劉雪庵譜曲,並由當時花腔女高音周小燕演唱,1947灌錄成唱片,由百代唱片出版,現已成為經典文藝歌曲。
這是一首愛情的頌歌。「紅豆」即相思豆,唐代王維《紅豆》詩有「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之句,詩歌中常用以代指相思,此處借指血淚。首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點出全曲的愛情主題。以下用一連串排比句表現熱戀中的青年人為愛情而苦惱的情景。「開不完」、「睡不穩」二句以春秋景色的代換寫痛苦的年復一年;「忘不了」等五句詳寫因愛而引起新仇舊恨,食不下咽,鏡容消瘦。結句又用青山隱隱、綠水悠悠比喻愛情之難以割捨。
歌曲為多句體樂段結構。全曲以第一樂句的節奏型為基本節奏貫穿、發展,這種數板式的節奏型加上環繞性的音調進行,似吟似誦地表達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後兩樂句與開始兩樂句相同,前後的呼應增強了全曲的統一性,也進一步藝術地體現了相思之情。
整首歌曲可以說架構在抒情、婉轉、規則、整齊、平和與傷感氣氛上。因此,《紅豆詞》所言所訴,決非盡是詩情畫意,而是包含痛苦與傷感的訴說,所以演唱表現時,就得明了作者的情懷,方能體會其中的意念,表達出它的意境。
長城謠:《長城謠》作於抗戰爆發後,它由著名電影藝術家潘子農作詞,經劉雪庵精心譜曲後,流傳於抗日的前方和後方,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愛國歌曲。《長城謠》樂曲蒼涼悲壯,歌詞充滿愛國熱情。那時,當哪裡響起「四萬萬同胞心一條,新的長城萬里長」的歌聲,人們就會感到哪裡就有自己的戰友,就會陡增無窮力量。《長城謠》經女高間歌唱家周小燕在新加坡演唱並灌製成唱片在國外發行,大大激起了東南亞和歐美僑胞的愛國熱情,他們紛紛捐款,支援抗戰。
飄零的落花:纏綿悱惻的《飄零的落花》是劉雪庵自作詞曲的處女作,曾發表於國立音專校刊《音》上,1934年,劉雪庵帶著《飄零的落花》歌詞,拜會音專老師—俄裔音樂家齊爾品(Alexander Tcherepnin),在他建議、鼓勵下,譜成藝術歌曲,後由齊爾品攜至東京出版,發行歐美各地,1935年年又成為電影《新婚大血案》的插曲。
西子姑娘: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空軍最高單位
製作了一首與空軍相關的歌曲「西子姑娘」,希望廣為傳唱,此曲也是出自劉雪庵的手筆。
。
這是一首戰爭歌曲。西子湖畔的少女,向她任職國軍飛行員的情人表露了深切的叮嚀和殷勤的寄盼。沙場機聲,水鄉柔情,令人想白先勇小說〈一把青〉中郭軫的颯然英姿、朱青的羞澀眼神。那傳統中國女性的情懷,就和著靜姝溫婉的曲調,飛到了白雲的盡頭――原來激勵軍心士氣,未必是進行曲所專擅的。
⑵ 75年前的流行歌曲有哪些
75年前的流行歌曲主要是紅色的愛國歌曲,比如《長城謠》、《松花江上》、《畢業歌》、《游擊隊歌》、《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義勇軍進行曲》。
1、《長城謠》
《長城謠》這首歌是潘孑農、劉雪庵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上海創作的,原是為華藝影片公司所拍攝的電影劇本《關山萬里》所作的插曲。《長城謠》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抗戰歌曲。
2、《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風靡中華大地。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路投票結果,《松花江上》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3、《游擊隊歌》
《游擊隊歌》是賀綠汀作詞作曲的歌曲,該曲於1938年1月1日,在八路軍幹部晚會上由賀綠汀指揮救亡演劇隊首次演唱,該曲也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主題曲。
1993年6月5日,該歌曲獲得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優秀曲目獎;2015年,該曲入選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
4、《在太行山上》
《在太行山上》是抗戰老歌,桂濤聲詞,冼星海曲。1938年7月,由張曙、林路、趙啟海等在武漢紀念抗戰一周年歌詠大會上唱出,迅速傳遍大後方及各敵後抗日根據地。
5、《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國抗日戰爭時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後期因江青的建議,被殷承宗等音樂家改編為《黃河協奏曲》,後來又出現了有石叔誠版的《黃河協奏曲》。
⑶ 抗日老電影插曲有哪些
《抗敵歌》、《旗正飄飄》、《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新編「九一八」小調》、《五月的鮮花》、《松花江上》、《離家》、《上前線》、《大刀進行曲》、《長城謠》、《關山萬里》、《游擊隊歌》、《到敵人後方去》、《送棉衣》、《江南三月》、《太行山上》、《團結就是力量》、《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誰說我們年紀小》、《黃河大合唱》、《八路軍進行曲》、《游擊隊之歌》、《延安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⑷ 猿輔導廣告女人是誰
猿輔導廣告代言人叫做鄭清文,1986年出生於浙江臨海,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中國內地女演員。
2004年鄭清文出演電視劇處女作《陳賡大將》,2009年參演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四世同堂》,2013年,領銜主演騰訊自製網路劇《誅三計》,2016年11月28日,主演的爆笑喜劇電影《護花密探》首播,2017年,領銜主演抗戰電影《長城謠》。樂維素質偶像劉她、楊蘇參加「猿輔導」廣告片拍攝,兩位寶貝分別飾演兩個家庭學習困擾的小女孩兒,這對於一向成績優異的她們來說角色反差不可謂不大,巴松和依依迅速調整狀態,表情神態十分到位,獲得老師們一致稱贊,隨後硬照和短片的拍攝切換更是一道難題,兩種風格迥異的感覺很難把控,不過我們有著強大舞蹈基礎的樂維偶像面對鏡頭毫不怯場,目光細膩、肢體動作飽滿、表現力滿分!成片年底上線,我們的高顏值偶像將用實力派演技刷爆你的朋友圈。
⑸ 烈火戰士琴音的扮演者
鄭清文。
鄭清文,1986年12月28日出生於浙江臨海,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中國內地女演員。
2004年鄭清文出演電視劇處女作《陳賡大將》。2009年參演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四世同堂》,2010年領銜主演青春勵志偶像系列劇《我愛北京天安門》。2012年參演抗日題材劇《殺狼花2》。2013年領銜主演騰訊自製網路劇《誅三計》。
2014年參演諜戰題材劇《鋒刃》,2015年領銜主演網路劇《納妾記》。2016年11月28日主演的爆笑喜劇電影《護花密探》首播。2017年領銜主演抗戰電影《長城謠》。2020年出演打拐題材電影《天下無拐》。
早年經歷
鄭清文出生於浙江臨海,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就到北京做生意,她從小是在北京長大的,小學和初中都是在北京讀的。由於戶口在臨海,她回到了家鄉,高中時就讀回浦中學。
1998年,《還珠格格》風靡全國,古靈精怪的小燕子深深吸引了她。高中畢業後,家裡人想送鄭清文去德國留學,但她卻選擇演藝道路。2004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人物評價
大多數時候在劇組遇到鄭清文,鄭清文都在看劇本,重要的地方還會認真做好標記,劇本空白處都寫滿表演筆記。鄭清文創作期那股較真兒的勁兒,儼然一個即將赴考場的高考學子。
她的努力用功讓人佩服,在劇組中,上到導演下到場工,沒一個人不喜歡她的。除了過硬的演技和認真的敬業態度,更多的要歸功於她平時良好的接人待物能力和善解人意的好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