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影門口的銅像叫什麼
北影指的是北京電影學院,它是中國最早的電影高等藝術學府之一。在北京電影學院門口,有一座著名的銅像,叫做「春華秋實」。
「春華秋實」是北影創始人之一、電影教育泰斗趙忠祥先生的銅像,銅像高2.5米,由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的教師周柏成先生創作,在2004年揭幕。銅像栩栩如生,趙忠祥先生坐在椅子上,左手托起一本書,右手搭在大腿上,目光遠望,表現出鑄像主人公振奮精神、殫精竭慮、富有洞察力的塑造意蘊。銅像背後的石柱上,刻有「心靈深處 堅韌如鋼」的字樣,寓意著趙忠祥先生的瞎衡創業經歷和人生信條。
「春華秋實」銅像不僅是北京電影學院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電影孝陪教育史、電影巧神蠢事業發展史中的重要篇章。
❷ 北京電影學院總校區在哪
北京電影學院的總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白芍林北路57號。
北京電影學院是中國最著名的電影學院,創建於1956年,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電視總局。北京電影學院總校區位於海淀區,佔地面積約200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總校區內設有多棟教學樓、圖書館、教師宿舍樓寬空、學生公寓、研究生公寓敗讓、體育館、食堂等設施。
北京電影學院開設有影視文學、影視導演、攝影與電影電視藝術、動畫、影視產業管理等多個專業,設置有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階段教育。北京電影學院擁有眾多知名教師以及校友,在中國電影影視藝術界有著舉足輕重察巧局的地位和影響力。
❸ 德勝門的北京
北京德勝門,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內城九門之一,是由城樓、箭樓、閘樓和瓮城等組成的群體軍事防禦建築。元為健德門,為出兵征戰之門,寄語於「德勝」二裂橋李字。
此後,歷代都對城門和箭樓進行維修。1951年國家撥款修繕。1980年再次進行全面修繕。1982年設立文保所,並對外開放。1992年恢復瓮城內的真武廟。現箭樓上長年舉辦歷史古錢幣展。
德勝門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德勝門是京藏高速(G6 原八達嶺高速)路的起點,連接著北京的北部地區;因為附近有地鐵車輛工廠,積水潭地鐵站成為北京最早開通的地鐵換乘大站。
從50年前這張圖中可以看見,當年德勝門城牆外面、護城河之間是有鐵路。拆鐵路應該是「文革」以前的事,拆城牆則是1969年的冬天。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將軍徐達攻入元大都,改稱北平,隨後將北垣西側門「健德門」改為「德勝門」,並在北垣南五里新築土城垣,作為防止元軍反攻的第二道防線。
德勝門箭樓雄踞於12.6米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後出抱廈五間,樓連台通高31.9米。對外的三面牆體上下共設四排箭窗,總計82孔。
洪武四年(1371年)廢元大都北垣,將新築北垣加寬加高,開兩門,西側門仍稱「德勝門」。
正統元年至四年(1436-1439)修建包括德勝門在內的內城九門的城樓、箭樓、角樓、橋閘。此後,德勝門歷經修繕。1915年德勝門瓮城和閘樓被拆除,1921年德勝門城樓被拆除。1980年國家對德勝門箭樓進行修繕,1982年竣工,並成立德勝門文物保管所。
1993年改為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
2006年德勝門箭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意為「以德取勝」、「道德勝利」。遇到戰事自德勝門出兵,由安定門班師,分別取「旗開得勝」和「太平安定」之意。
它是京師通往塞北的肆遲重要門戶,素有「軍門」之稱。明代永樂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皇帝鎮壓大、小和卓叛亂都是出師德勝門。
明清兩代,德勝門正面迎擊來自北方的軍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陣地。這里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顆粒無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勝門,時逢大雪紛飛,除去一年之暑氣,高宗龍顏大悅作御詩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黃頂碑樓,碑之高大,令其它諸門的石刻難以比擬,故人稱: 「德勝祈雪」。
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年時(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德勝門地區還有一處與北京息息相關的「生命線」! 沿「豁口」護城河向東二百公尺,在原城牆下方有一水道連接著護城河與城內水系,水道的城內出口處正好在積水潭小廟的下方。多少年來,通過此水道,城外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源源不斷地流入城內,滋潤養育著京都百姓和權貴。 兒時曾目睹過比自消沒己大一些的孩子在此通道水中摸出精美的銀盤。甚至還有在該水道出口處掉入冰窟的經歷。
冰窖口胡同的冰廠至六十年代初期應還在使用。具體地址在冰窖口胡同與護城河之間,當時有數個長百餘米寬二三十米深約6、7米的用於存放冰塊的大坑。每當在北京寒風最凜冽的時節,冰廠工人們才開始到積水潭或太平湖取冰,有些老工人甚至已取冰數十年。工人們在寒風中用專用工具將已凍得非常厚實的冰面切割成一米見方的冰塊,用溜槽將冰塊提到岸邊運至冰廠,再用溜槽將冰塊放至儲冰坑中碼放好,每塊冰之間都鋪有稻草相隔,隨後再用保溫之物質如稻草等將全部的冰塊厚厚蓋好,等至氣候炎熱之時,遂將存冰取出向市場供應。五、六十年代的盛夏時節,在北京城內的副食商場,街邊小店,用天然冰塊冰鎮的啤酒、北冰洋汽水隨處可見。
後因人造冰的大量使用,有數百年歷史的冰廠迅速消失。冰窖口胡同處的冰廠撤消後,遺留下的儲冰大坑被政府稍加改造成為「青年湖」,並蓄水待用,但尚未確定具體用途。數年後在冰廠原址上修建了北京變壓器廠。
後北京變壓器廠遷移,隨後既成為目前狀態。
兒時經常隨父到冰窖口胡同西口的加油站去看熟識的叔叔們下棋,而我的目光和思緒則更多地停留在那掛滿棚架的葡萄和飛舞的蝴蝶身上。「豁口」名字的由來應出於五十年代該處城牆被開挖破壞後,「豁口」的出現使城內的新街口與城外北太平庄連成一片。極大地方便城內外居民的交通。 今天的「小西天」牌樓以西一帶當年多為農田,在我兒時建築還很稀疏。記得我是在那裡認識西紅柿的,因為這里有大片種植。
德勝門城樓東側,曾是「曉市市場」,還有一堆以「曉市」命名的胡同。這里是當年重要的民間交易市場,以清晨交易得名。到上世紀80年代,這里又成為北京假煙販賣的集中地。德勝門城樓西側,有胡同叫「冰窖口」,是當年宮里窖藏夏季用冰的地方,如今已改成大路,這里的徹底改造是本世紀的事情了。
1954年這張地圖上標注「交通幹部學校」的地方,在上世紀50年代以後是「郵電學校」,再以後是郵電508廠,改革開放後,這里曾生產過諾基亞等國際品牌的手機,這里變成了寫字樓。地圖上的「華北軍醫醫院」,後來是北京軍區262醫院,後改為二炮總醫院。
醫院的對面,如今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地方,那時還是一片未標明的建築。這里上世紀50年代後期成為「北京電影學院」,到「文革」中成為8·75電影放映設備廠,再以後是電影公司。
地圖里的「城裡」,今天JJ迪廳的地方是北京科影廠。50年前,當時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就在這個地方。那時新街口到豁口的道路還不成樣子,有有軌電車從西直門到新街口轉向平安里。今天積水潭醫院的地方那時是「大火葯局」。
積水潭的西邊,50年前還是一片低窪地,那時甚至還有稻田。後來在這里挖了一個人工湖,取名「太平湖」。那時候,夏天可以來湖邊看大人釣魚,冬天有人在湖面上滑冰。不過太平湖裡不太平,這里發生的最應該記取的事件,是「文革」中老舍先生於1966年8月投湖自盡。1969年開始挖地鐵的時候,這個「湖」被填埋。
❹ 北京電影學院海淀校區正門是哪個門
北京電影學院海淀校區正門是中關村大門,它位於北四環路東側,臨近海淀黃庄地鐵站。
❺ 關於北京電影學院...
學校大門北京電影學院(纖消Beijing Film Academy,縮寫BFA),簡稱北電或北影,是中國一所專門培養電影專業人才的高等院校。自1950年建校以來,逐步形成了以專業製作為主體,教學、創作、科研並重毀備知,多滾指學科,多層次的電影教育體系。 中國大陸很多著名電影人都出自北京電影學院。
❻ 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是什麼樣的,什麼風格
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是電影放映機的感覺,兩個立柱和頂梁都是膠片組成的,很有電影氣息
❼ 北京電影學院有幾個校門啊
北京電影學院有六如模個校門,分別為紫東校門、新街口校門備兆、蒲黃榆校門、渣滾緩知春路校門、馬家堡校門及玉泉路校門。
❽ 北京電影學院什麼也沒有能進去參觀嗎
可以進去參觀,只需要向門衛登記後就可以進入學院。
進入學院的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學院的制度, 不得從事與其身份不符的活動,不得危害校園治安。 對不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學院的制度的人員,師生員工有權向學院保衛機構報告,學院保衛部門可以要求其說明情況或者責令其離開學院。
學生一般不得在學生宿舍留宿校外人員,遇有 特殊情況留宿校外人員,應當報請學院有關部門許可,並且 進行留宿登記,留宿人離院應注銷登記。不得在學生宿舍留 宿異性。違反前款規定的,學院保衛部門可以責令留宿人員離開學生宿舍。
(8)北京電影學院大門對面是什麼建築物擴展閱讀:
北影學院硬體建設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實驗室是全國高校唯一獲得國際聲音權威杜比公司資格認證的實驗室。北京電影學院的影視實驗中心一直承擔著學院教學實習任務。影視實驗中心正是這個特色的扮演者,也是這個環節的實施者。
全中心劃分為四個科:影像實驗科、綜合劇場科、影音資料科和實習器材科,在四個科之下細分為視頻實驗室、演播實驗室、照相實驗室、計算機室、實驗劇場、放映中心、影音資料室、語音室、拉片室、多媒體室、攝影器材室、燈光器材室、服裝道具室13個教學實習部門。
建築面積近7000平米的攝影棚已經投入使用,具有從電影拍攝到後期製作全流程教學和科研設備。北京電影學院社會實踐橫店影視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28萬元以上。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既是學生電影創作實踐的組織指導單位,又是教師藝術創新實踐的生產單位,能夠進行正規的商業電影生產,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片和學生畢業作品。
❾ 北京電影學院,附近還有哪些大學。詳細點,
北京電影學院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區西土城路,這附近的大學還有中國政法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
1、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法大」,位於中國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中國國家「雙一流」、「211工程」。
中國政法大學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
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並,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1985年學校開辟昌平校區。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截至2017年12月,中國政法大學設有昌平校區、海淀校區,海淀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
2、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簡稱北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北京郵電大學創建於1955年,原名北京郵電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隸屬原郵電部。 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93年,更名為「北京郵電大學」。2000年,劃入教育部直屬高校行列。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北京郵電大學有西土城路校區、沙河校區、宏福校區和小西天校區,西土城路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10號。
3、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國家「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十所大學之一。
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
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先後並入北京師范大學。毛主席為北京師范大學親筆題寫校名。
2002年百年校慶之際,教育部和北京市決定重點共建北京師范大學。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
北京師范大學佔地面積1191畝,包括海淀校園、西城校園、昌平校園G區,海淀校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 。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1988年4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學院路、沙河校區總佔地3000多畝,學院路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7號。
5、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簡稱中央財大、中財大,位於中國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
中央財經大學始建於1949年11月6日,創辦之初由財政部主管,校名先後為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
1952年8月,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經濟系科合並成立中央財經學院,由高等教育部主管。1996年5月,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
1998年10月,在中央財政金融幹部學校基礎上成立的中央財政管理幹部學院並入中央財經大學。2000年2月,學校由財政部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
學校總佔地面積1027165平方米,其中學院南路校區佔地面積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區佔地面積789798平方米,南路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39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政法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郵電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師范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財經大學
❿ 北影門口,就是個江湖
如果你在北京足夠細心,那麼每次路過西三環北太平橋附近時,會發現一座並不大的拱門。門口,有烏央烏央的人群,多數時候都是在地上蹲著。年齡跨度極大,18~80歲都有,小媳婦與老太太並存,小夥子和老大爺同抽一根煙。
這里沒有廣場舞。沒有籃球少年。
這里都是等著一夜成名的素人。這座拱門的背後,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電影製片廠。
這群人,有一個形象的稱呼:群眾演員。他們的這種行為,也有一個特指名詞:北影蹲點,接活。
這里,曾經誕生過王寶強。所以,成千上萬的准王寶強,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北影門口,等待明星的光環有一天可以砸中自己。一旦有劇組前來門口挑選群眾演員,所有人會從地上一躍而起,就像一塊兒掉在螞蟻洞門口的肥肉,從空中俯瞰,所有黑點迅速向一個中心點迅速靠攏。
我不知道這里最終誕生了多少個王寶強,但是在我短暫來這里挑群演的經歷中汪帆差,我看到了——這里是個江湖。
2008年,我在北京的某個欄目組謀生。因為有時欄目需要客串演員,所以會來到北影門口選人。當時的我,身兼欄目組實習編導、現場扛收音桿兒、訂盒飯、搬道具等諸多職務,北影門口選人這種事兒,當然不能少了我。
當我和製片主任劉哥第一次來到北影門口時,剛剛走下車,立刻被所有人團團圍住。我無暇注意這轎和些人到底是誰,就被一個個胳膊死死拽住:
「選我吧!」
「導演,今天是不是有活要上!」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巨星被團團包圍的感受。我被推來搡去,但每一個動作都是溫柔的,彷彿生怕會把我弄疼。可我依舊插不上話,當數百個人一起在和你叨叨之時,那是旋渦的力量。
「都給我走一邊去!我們今天不招人!」老江湖劉哥大吼了一聲。
很快,原本圍在我們身邊的人迅速散去,我還一臉茫然地站在原地。有幾個不死心的中年人,圍在劉哥身邊繼續毛遂自薦,劉哥迅速打量了他們一番,低聲開始談條件。
老江湖就是老江湖,在被團團圍住的情形下談演員,必然會更加混亂。讓勢頭稍微降下去一些,和一兩個懂規矩的人再談,事半功倍。老江湖對老江湖。
就在劉哥在和對方談著「一天到第一頓盒飯還是兩頓盒飯」的時候,另一個劇組前來選人。毫不意外,他們同樣經歷了一次被包圍。
但是,那個劇組的人顯然稚嫩了很多,不斷吆喝著「只招五個人!只招五個人!」
螞蟻搶肥肉越來越激烈,老頭少年統統一起往上擠,我看到了無數胳膊在半空中揮舞。
忽然,人群中傳來了尖叫聲,所有人迅速閃開。
「就他媽你會擠是不是?就他媽你缺活是不是?」
「你他媽懂不懂規矩!」
人群之中,三個三十齣頭的年輕人,不斷在毆打一個瘦弱的男孩。他們一遍打,一遍不斷重復著上面的話。所有人面無表情地看著他,不時有人會補上兩句:「打死他!讓他擠!我們還天天鑽水泥管子住呢,憑啥他一來就有活?」
很快,小夥子被徹底打到在地。他不停嘟囔著:「你們憑啥打人?」
「你欠揍!你什麼時候來的?我們在這門口蹲了多少年了,你就不懂規矩往上擠?」
三個人終於停下了手,摔下這句話後,快速回到劇組人員身邊點頭哈腰。
小夥子躺在地上滿頭是血,一言不發。雖然他似乎在看著所有人,但我卻認為,他的眼神已經失焦了。
在他的身後,門衛同志筆直地站著,眼神投射向遠方。
第一次的北影門口,讓我對這里充滿了好奇。因此只要以後需要來招人,我都會屁顛屁顛地跟上。到了後來,製片主任就讓我一個人來選演員。對於此,我感到了莫名地興奮。
我一個人單槍匹馬地來到北影門口,果不其然地又一次被包圍。我不再驚慌,大喊道:「我要找外國演員!」
事實上,我的確是要尋找一個外國演員。中國與外國演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中國群演以天為標准收費,每天40元加一頓盒飯是標准;外國演員則以小時、分鍾計費,待遇是前者的數百倍。曾經那個整天「1234,胃必治」的外國老頭兒,08年左右即是以「分鍾」計費的頂級外國群演。我們欄目組苦於沒錢,於是製片主任就讓我到北影門口撿漏。
北影門口的素人們聽聞我說「外國演員」,就像看見了天上突然掉下來的是屎粑粑而不是肥肉,頓時作鳥獸散去,徹底將我拋去。
我伸著脖子,在幾百人裡面尋找外國面孔,但一無所獲。就在我准備放棄之時,突然一個中年人拍了拍我,說:「你要找外國演員?」
「對。」
「那你跟我來下吧。」
我跟著中年男人順著北影大門向南走了不過50米,在路一側的隔離帶前,困皮蹲著一個40多歲戴墨鏡的男子。叼著煙卷,刻意給自己塑造出了一種「社會人」的氣質。
墨鏡男看了看我,說:「聽說你要找外國演員?」
帶路的中年男人急忙附和道:「這是我們蔡哥。咱們這兒有個規矩,找外國演員,必須通過蔡哥。」
蔡哥一臉滿足,點了點頭。「你看看,滿足你需要不。」說罷,他掏出了一個大屏幕手機,外國演員的照片逐個滑動。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大屏幕、手指可滑動頁面的手機。
不過最終,我沒能從他哪裡選擇到演員。因為價格超過預算了。
北影門口還有很多故事,例如經常其他劇組以為我也是群演,主動找我。當時我長毛且精瘦,小偷小摸、吸毒犯之類的角色,不用演,戳那裡就是。但是這些都沒有這兩個小故事,來的有江湖氣質。
雖然,從素人到群演管控頭子,嘴裡從未說過「江湖」二字,但這里卻無時無刻不寫滿了江湖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