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老師看李保國電影有什麼意思

老師看李保國電影有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5-05 01:30:53

怎麼評價電影《李保國》

影片通過李保國師生三代紮根太行,開荒拓土,接力扶貧,科技富農的感人故事,體現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精神內涵,藝術再現了中國知名林業專家、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如一日,紮根太行山,用科技為荒山帶來蒼翠,用產業為鄉親拔除「窮根」的動人事跡。

有人說電影《李保國》的演員團隊絕對能稱得上是主旋律電影的「英雄聯盟」。雷鋒、張思德的扮演者吳軍(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張思德》)、孔繁森的扮演者高明(電影《孔繁森》),蔣築英的扮演者巍子(電影《蔣築英》),華西村書記吳仁寶的扮演者尤勇(電影《吳仁寶》),村黨委書記范振喜的扮演者何政軍(電影《咱們是親人》)等都在電影《李保國》中飾演重要角色,在這些英模人物精神的感招下,演員們積極調出檔期,不計報酬,用心飾演,令人敬佩。

通過小人物來展現,這是最高明的。

❷ 電影中飾演陸超的是什麼

電影中飾演陸超的是《李保國》。

影片最後,李保國還是沒能完成事業就離開了人世,他的學生陸超最終決定放棄出國留學的機會。以前老師耳提面命,他全力抵抗,不肯服從,最後他心甘情願留下來,傳承著這份事業。

村裡的大樹下安放著李保國和老師的墓碑,年輕氣盛的陸超在老師的墓碑旁邊放了一顆蘋果,默默的畫出了自己的位置,轉身而去。他已經決定,將自己青春、熱血、甚至是一生留在了太行山中。

製作過程

主演林永健表示,李保國的事跡感動、激勵著全體演員,電影讓觀眾看到一個有情懷、有味道、有溫度的「大山教授」。

據該片導演趙琦介紹,為了創作精品,更好地弘揚李保國精神,影片製作過程中曾多次組織專家研討劇本,主創團隊還沿著李保國生前奮斗的足跡,深入到太行山區進行實地采訪和體驗,深入了解、融入李保國的內心世界。

❸ 「噴火鬼子」,演員李保國為何會被這樣稱

李保國曾經在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舉起手來》出演日本鬼子,而且這個橋段是很搞笑的。


在這部電影里潘長江出演了一個主角日本鬼子,想想看,笑星潘長江出演的電影肯定是帶有搞笑情景的。在這部電影里,李保國雖然出場只有短短幾分鍾,但是由於表演很有特點,也很搞笑,讓大家一下子就記住了“噴火鬼子”。



年僅五十多歲的李保國就因病去世了,確實也比較令人惋惜。雖然李保國去世了,但他扮演過的銀幕形象還永遠的留著,尤其是“噴火鬼子”,還能讓大家想起來時莞爾一笑,對一個演員來說也算是值得了。

❹ 電影《李保國》主要講了什麼

《李保國》是河北電影製片廠、中民嘉源(北京)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中華全國總工會、重慶演藝集團一泓影視有限責任公司、保定一帶一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河北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制,由趙琦擔綱執導的電影,林永健、顏丹晨主演。

2017年8月,該片獲得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最佳青年導演獎。

❺ 電影《李保國》觀後感

有一種倒下,托起億萬農民的曙光;有一種信念,是將青春歲月灑在太行山下;更有一種情懷,來之荒山禿嶺,去之青山綠水。

人民的樵夫,春茶記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跡,三十多個春夏秋冬,為夢想跋涉,滄桑了面孔,初心依舊。「我最驕傲的是,我變成了農民,千千萬萬個農民變成了我!」「不要總想著爬多高,要多想著根扎多深」……就是這樣平平淡淡的話語,也就是這樣真真切切的道理,在隔著銀幕下的我不知不覺已潸然淚下。回想起那遙遠的故鄉,思緒萬千……

我的故土,坐落在大西北的深山中—西海固。這里,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也是在這里,面對著一年四季乾旱少雨的黃土大山,有數以萬計的人們在這里默默勤懇的勞作,他們倔強的告訴著世界,他們在可以在這里紮根,發芽,並頑強的生存著。而我,自始自終努力的去踐行著對故鄉的責任和擔當。

沒有停留在這里,邁出大山溝。

依稀記得當年第一次離開家鄉去省城求學的時光。那年由於長期乾旱少雨,糧食收成極不好,全村的人都餓著肚子,而對於「吃飽」這個奢侈的詞語更是從來都不敢去奢望。讓我至今能夠歷歷在目的是,父親後來告訴我,供我去省城求學的費用是全村父老鄉親湊的積蓄。在那一霎那間,我竟然在父親面前像孩子一樣再也難掩心中的悲傷,捂著嘴巴,淚水奪眶而出。這生我養我的故土啊!怎可辜負?浮想起那一幕幕起早貪黑的人們,那不甘於命運倔簡臘強的人們和著那日漸消瘦的背影,在那一瞬間竟是如此高大偉岸,讓我頓時肅然起敬。也是在那時,我才深知自己背負的是父母和父老鄉親們對我的殷切期望,而後加倍努力。

沒有湮滅掉夢想,父親在,同命運堅守。

高瘦的攔神滑背影,粗糙的雙手,只有高中文化的父親,卻用他的一言一行詮釋著他對山溝里的點滴養育之情。曾經即使每個月一元錢的工資,都從未聽到他和母親的抱怨聲,他說只要夠吃夠用就足矣。他明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他也清楚的知道知識真的能夠去將命運改變,這里將更需要他,所以他無悔的選擇留了下來,而也是這一留,從年少到兩鬢斑白,一轉眼就是三十多個春夏秋冬,時常伴著那陣陣劇烈的咳嗽聲,讓人尤為心疼。

略微記得比較清楚的事,便是剛開始就是在我家後院搭起來的帳篷裡面辦起來的文盲學校,那艱苦的歲月啊,總是讓人記憶猶新。一本泛著深黃的教科書,和著父親清亮的聲音,就這樣開始了他的一生。後來隨著學生越來越多的時候,村裡便有了學校,再到後來,村裡的孩子才有了機會去讀書。我特別清楚的記得,二十多年的歲月,父親一定是最早到校的人,也是最後關校門的人。你總能想起,那昏黃的`油燈下,一定有父親的背影;你總是能聽見,那校園里講課最鏗鏘有力的,總伴有父親的聲音;你也總是能看見,那黑板上最整潔的字跡,也一定是父親的傑作。他對教育的執著讓我終身難忘。那悠長的歲月啊,承載著父親的無數個滄桑歲月,從自己年少無知到漸漸的略微懂事,從秋天蕭瑟的泥濘路上到冬天凜冽的北風呼嘯聲中,讓我都極為嘆服父親的執著。

沒有忘記過,紮根在這里。與世間較量。

依稀記得「耶魯村官」,在殿堂和田壟間,心甘情願選擇後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於荊棘和貧窮中拓荒;也依稀記得畢業於名校,毅然決然離開父母身邊支教偏僻鄉村老師,純粹於把教育做好的夢想,奔波於群山峻嶺間輔導生病的學生,那布滿荊棘的道路上,留下了光輝的腳印,延伸久遠;稻穀將根深扎在泥土,我想,在遼闊大西北荒涼的土地里瞎拍,也會有一種普普通通的根,將其扎在西海固人們的心裡。

昨日,歲月里閃耀的點滴光輝,永將流芳百世;

今日,荊棘中叢生的蒼穹星空,凝視遠方故土,我已蓄勢待發。

❻ 電影《李保國》觀後感優秀範文2篇

前不久去看了一部電影《李保國》,看完後我感觸頗多,下面我就來分享兩篇關於《李保國》的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李保國》觀後感篇一:

前不久,我們觀看了電影《李保國》,他的事跡深深感染了我。李保國先後出版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推廣了36項林業技術,示範推廣總面積1080萬畝,累計應用面積1826萬畝,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億元,純增收28.5億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培育出多個全國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被村民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就是這位“太行愚公”他對黨忠誠、心繫群眾的政治品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始終對黨忠誠、忠於使命,心繫群眾、勇於擔當,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計辦好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向李保國學習,就要學習他艱苦奮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李保國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迎難而上、拼搏進取,單是山區土質治理,他就和他的團隊整整研究了十幾年,使前南峪從荒山禿嶺變成了“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

向李保國學習,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把我變成了老百姓,把老百姓變成了我”。人活著要有價值,有人重於泰山,有人輕於鴻毛。人的價值須以為人民、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大小來體現。李保國始終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始終把服務農民、服務農業、服務企業作為公益事業來做,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化為自己的信念動力,變為自己的自覺行動。我們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任勞任怨、甘於奉獻,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積極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是廣大黨員時常掛在嘴邊的口號,我們更需要的是像時代楷模李保國一樣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於心,外化於行,做一名不折不扣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實干者,堅決做人民利益的忠實維護者、捍衛者!今天,我們響應黨中央號召,通過學習李保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學習和發揚他的不畏前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的職業精神。力爭自覺為民服務、為民造福!

《李保國》觀後感篇二:

5月19日,省會河北會堂內氣氛庄嚴肅穆,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一名普通教授。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課堂搬進山溝,把實驗室放在果園,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他見不得百姓受窮,一頭扎進窮山溝,10多萬農民因他而脫貧,被譽為“太行新愚公”。4月10日凌晨,年僅58歲的他因心臟病突發猝然離世,留給人們無盡的悲痛。

報告會現場,2300多名幹部群眾齊聚一堂,用心聆聽李保國的先進事跡,緬懷他的奮斗歷程,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

“李保國把一生獻給了太行山,獻給了太行山人民,他的死比太行山還重!”河北日報駐邢台記者站原站長劉秀禮跟蹤報道李保國20年,他永遠忘不了今年4月2日中午和李保國一起吃的最後一頓飯,當時李保國氣色不好,卻還是沒日沒夜地忙碌著,大家責問他是不是不要命了?李保國回答:“那麼多農民在等著我,我脫不開啊!”

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回憶起李保國帶領群眾種蘋果的往事:自掏腰包推廣蘋果套袋技術、手把手教村民管果樹……楊雙牛流著淚說,崗底村原來是貧困村,今天人均收入超過31000元。崗底的窮帽子,是李保國幫我們摘掉的;村民的好日子,是李保國用命換來的,李保國是我們崗底人的大恩人啊!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他為什麼一年200多天扎在山裡?因為他始終堅持一個理念——生產為科研出題,科研為生產解難。”跟隨李保國20年,助手齊國輝見證了李老師用點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讓太行山區的一個個村子綠起來、富起來。“您走了,但您的精神已深深紮根於我們心中,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把您未完成的事業做得更好。”齊國輝含淚許下諾言。

報告會上,學生陳利英哭著追憶——老師是“嚴師”,會因為學生寫論文不認真,罰他在學校寫到大年三十才回家;老師更是“慈父”,會想著幫學生湊錢買房、幫學生找對象。“我們早就把您當成‘父親’,只是還沒盡一天孝心,您怎麼就突然走了呢!”

李保國的妻子郭素萍,既是李保國的人生伴侶,也是他的工作搭檔。“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他是怕時間不夠,他怕他少幫了一個扶貧點,就會辜負一群人的希望。”報告過程中,郭素萍幾度哽咽,泣不成聲,“保國,多想和你再去崗底看蘋果,多想和你在車上聊綠嶺核桃,多想和你再吃一頓團圓飯。保國,我想你!”

整理李保國的遺物,一張行程表讓河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饒桂生深受震撼:從今年1月到4月10日去世,101天時間里,李保國62天在出差、行程7860公里。“我為學校有這樣一位好老師而自豪。”饒桂生表示:全校師生將以李老師為榜樣,弘揚“太行山精神”,拓展“太行山道路”,讓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燕趙大地。

聆聽飽含真情的講述,感受李保國的崇高風范和人格力量,台下聽眾熱淚盈眶,會場內多次爆發熱烈的掌聲。掌聲和淚水背後,是大家對李保國的思念和敬仰,是凝聚在心中的信念和力量。

聽了報告會,省紀委駐省委辦公廳紀檢組副組長王春河對李保國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哀思之後,我們更應該化悲痛為力量,爭做李保國式黨員幹部,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他甘於奉獻、不為名利的精神追求,傳承他待百姓似親人的為民情懷,弘揚他讓荒山披綠、窮嶺生金的責任擔當。”

“李老師事跡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傳承李老師的精神,是我們弟子唯一能做的。”“非常感動,一輩子學習的榜樣!”報告會剛剛結束,幾位報告人的微信朋友圈已經被來自四面八方的留言和點贊刷屏。

❼ 不是主角的李保國,為何能夠讓觀眾記住呢

李保國他雖然不是劇中主角,但是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觀眾把他記住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我記得在我們小時候很火,因為是一部抗日的喜劇片,既有正能量又特別搞笑。李保國他的表情誇張,激動的身體動作,讓觀眾很快的把他記住,他在舉起手來裡面是演一個日本人,他手上拿著一瓶酒,誤把酒當成水,一口喝下去。後來,精神呼嘯而起,張開嘴尖叫,他的表情是逗笑了所有人,連拍攝的都笑了。這樣的表演使觀眾深刻地記住了他,也使導演和演員們覺得有趣大家都被他逗樂了更別說觀眾。

閱讀全文

與老師看李保國電影有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耳蝸電影免費提供 瀏覽:655
印度電影炙熱免費觀看 瀏覽:148
網上看的電影如何下載 瀏覽:586
怎麼把電影視頻傳到快手上 瀏覽:800
夏洛的網電影多久 瀏覽:88
古代女犯人行刑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55
bt天堂的電影怎麼播放 瀏覽:460
那個說電影好看 瀏覽:761
蓬巴杜夫人電影叫什麼 瀏覽:683
白色死神電影好看 瀏覽:214
原罪電影免費在線 瀏覽:418
網紅電影都有哪些人 瀏覽:242
劉德華唱兄弟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102
火影忍者電影最好看的 瀏覽:334
微信怎麼約女孩出來看電影 瀏覽:89
葡萄電影怎麼沒有了 瀏覽:66
電影學電影聯想考什麼 瀏覽:721
好看經典災難電影 瀏覽:196
有關陰陽眼的免費的中國電影 瀏覽:147
特異功能男電影有哪些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