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勺子》:用僅有的純良,喚醒社會的正能量,精彩劇情在哪裡
《一個勺子》在劇情安排、人物刻畫、場景設計方面都十分巧妙,這部劇的質量非常高。劇中的深刻之處在於講述的是整個社會異化的故事,清醒者卻被視為「傻子」,這像金馬獎和其他華語獎項的區別,其它獎都面對著意識形態的牽絆和商業侵蝕性,思考價值很高。
它呈現為「傻」或者「瘋癲」,成為小孩子的雪球攻擊的對象。在這里,傻子是弱者,有著羔羊般的赤子之心,也同樣容易被社會踐踏和宰殺。
電影里反復出現的拉條子奔上的土龍坡,其實有如亞伯拉罕的祭壇,他最終用暴力的方式殺死了那隻小羊,其實等同於亞伯拉罕殺死自己兒子的舉動,這是詢問信仰的舉動,也是現實對凡人最大限度的考驗。
劇中所傳達的這種反省表現為任性,會經常性地給匪夷所思的結果,會把最佳劇情片頒給《可可西里》或者《神探亨特張》,但很多優秀的作品也經由它被發現、傳播,而被當代觀眾接受。
很長時間以來,因為造勢不夠、星光黯淡等原因,金馬獎常常被人批為「low 咖」,意思彷彿是金馬獎就是「一個傻子」(如吹風機事件)。但在這些熙熙攘攘的聲音背後,金馬獎仍然一如既往,堅定地扮演著如《一個勺子》海報上那 「門神」一樣的角色。
Ⅱ 鄭則仕演的傻子的電影是什麼
肥貓流浪記
電影《肥貓流浪記》,由香港藝能影業有限公司於1988年製作完成。導演曹建南,主要演員有張曼玉、陸劍明、午馬、成奎安、鄭則仕等人。
Ⅲ 成奎安。就是大傻,演過一部電影叫啥忘了,就是他在工地被東西給壓死
著牛仔褲的鍾馗 (1991)
主演:成奎安
又名:The Blue Jean Monster
Ⅳ 財主很精明招了個傻傻的長工是什麼電影
扭計祖宗陳夢吉 (1975)
導演: 王風
編劇: 王風
主演: 張瑛、梁天
類型: 劇情
地區: 香 港
語言: 國語
上映: 1975-04-23
片長: 87分鍾
又名: Two Con Men
扭計祖宗陳夢吉 (1975)
導演: 王風
編劇: 王風
主演: 張瑛、梁天
類型: 劇情
地區: 香 港
語言: 國語
上映: 1975-04-23
片長: 87分鍾
又名: Two Con Men
Ⅳ 一部電影的名子不記得了
《日日夜夜》
《日日夜夜》描述的是一個中國西部礦工家庭的故事,這一點與《盲井》有點類似,不同的是《盲井》是旨在揭露和批判人性的丑惡,而《日日夜夜》講述的則是一個人性救贖的故事,故事裡的廣生因為與師母的私情一直對師傅愧疚於心,師傅在礦難中死後廣生希望能夠補償對師傅的愧疚,以彌補自己良心上的責難,就千方百計的為師傅的傻兒子娶一房媳婦,紅梅是一個小縣城的女孩,家境貧寒,為了能過上好日子答應了這門親事,而在以後的生活中,紅梅漸漸地對傻子有了親情,而對廣生又陷入感情上的不可自拔,故事講的是一個人性救贖的循環,由贖罪而陷入另一個罪責之中。
Ⅵ 沒想到工地上的傻子竟是武林高手是什麼電視
是2014年
這個電視劇
是由石磊執導,尺粗悶袁東、陵彎關澤強、丁嘉旭、凳畝徐翠翠、王紫逸等主演的劇。
Ⅶ 誰知道這是電影名字叫什麼,劉德華和大傻被抓到監獄里在工地上做苦工
英文名: Little Man
中文名: 小男人 小孩好黑 | 小矮人
一個迫不及待想當爸爸,卻總是生不出孩子的男子,在求子心切之下,決定和老婆一起去領養一個孩子,來享受後繼有人的感覺。但是沒想到,他領養的這個「兒子」,其實是一個越獄的黑道大哥,為了逃避警方的追緝,才偽裝成領養中心的小孩,而因為他天生矮小,還有張超級可愛的娃娃臉,因此竟然沒人發現。更糟糕的是,小矮人的同夥為了偷來的珠寶,想方設法要把他從這對脫線夫妻的家裡弄出來。
韋恩斯三兄弟又要變裝了!這活寶三兄弟繼《小姐好白》里兩位主角雙雙塗脂抹粉男扮女裝之後,又開始尋找起新的大銀幕變裝機會。既然白種小妞已經挑戰成功,那何妨拿黑人小矮人開開刀基倫·埃弗瑞·韋恩斯依然身居幕後,攬下導演之活,而另兩位在銀幕上撒野的韋恩斯兄弟恐怕得猜拳決定誰扮小矮人了。
Ⅷ 神勇投彈手觀後感500字
《神勇投彈手》講述了將一個傻子,置於殘酷的抗日戰場,通過戰場的生死歷練,成長為一個活生生的抗日英雄的故事。我整理的觀後感內容,供參考!
這部電影是我在一個周五晚上觀看的,主人公是陳傻子,說他傻,其實他一點也不傻,只是憨厚罷了。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陳傻子跟連隊打仗,在打仗途中,還撿了一個小孩給他取名叫丟兒,丟兒和傻子關系極好,丟兒還叫傻子「爹」。因為傻子人仗義,但沒有心眼,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傻子。而且傻子個大,肩膀斗穗又寬又結實,力氣大得很,幫了大家很大忙。在戰斗前,傻子依依不捨把丟兒托給了一戶人家。戰斗中,傻子的哥們,小虎、猴子、班長、連長都相繼犧牲了,最後,純真的傻子和姦詐的日本鬼子同歸於盡了。
這部電影真正打動我的不是犧牲的人,而是傻子那種仗義、純真、能為戰友犧牲的精神。他對待丟兒一絲不苟、樂樂呵呵,還常逗丟兒笑,那情景我至今難忘懷;他看到戰友犧牲時充滿鑒定、痛恨、悲傷的眼神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在戰斗的最後一刻,他身上塞滿了手榴彈,拉響了引線,在生命最後一瞬間,他笑了,笑得那麼開心,那麼甜美,那麼滿足,那一幕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看我了電影,我感動的流下了淚,我覺得人應該像陳傻子一樣,不怕困難,沒有心眼,為人厚道。擁有滿腔熱血,這樣才能去建設祖國更美好的`未來!
在70年前的那次戰爭不知有多少人死去,在那一天人們歡呼雀躍。如今70年過去了,那段故事早就成了歷史,我今天看了一個電影名叫,《神勇投彈手》。
這個電影主人公是陳傻子,說他傻其實他也不傻,只是憨厚罷了。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陳傻子跟連隊打仗,在打仗途中,還撿了一個小孩他給小孩取名叫丟兒,丟兒和傻子關系很好,丟兒還叫傻子『』爹『』因為傻子仗義,但沒有心眼,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傻子。而且傻子個頭大,肩膀很結實,力氣大得很,幫了大傢伙的忙,在戰斗前傻子依依不捨得把丟兒托給了一戶人家。在戰斗中,傻子的哥們,小虎、猴子、班長、連長都犧牲了,最後 純真的傻子和姦詐的日本鬼子同歸於盡了。
這部電影打動我的不是犧牲的人,而是傻子那種仗義,純真,能為戰友犧牲的精神,他對丟兒一絲不苟,樂樂呵呵,還長逗丟兒笑,那情景我至今難以忘懷;他在戰斗時的最後一刻,身上塞買了手榴彈,拉響了引線,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笑了。看了這一部電影我哭了,傻子不傻,他擁有愛國之心,值得我敬佩。
抗日戰爭時期,陳傻子為掙錢娶媳婦參加了八路軍,被分配到三連二班。他腦子笨,不分左右,學不會打槍,並在撤退時掉隊,只能安排陳傻子去了炊事班。在陳傻子去戰場送飯時,敵我交火正激烈,連長讓陳傻子幫助戰友打鬼子,陳傻子順手撿起手榴彈,沒拉弦扔向敵機槍陣地,射程遠遠超出正常人擲彈距離,大家目瞪口呆,又蔽前讓他扔出一顆拉了弦的手榴彈,手榴彈在空中畫出一條長長的弧線,且在敵機槍陣地空中爆炸,殺傷力巨大。從此,陳傻子又回到二班,在連長、班長及戰友的幫助下,逐漸懂得了戰斗常識並救助戰友、英勇殺敵,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戰士。
陳傻子,很傻,傻宏銷清的不分左右,每次打槍都打錯。這其中他也讓觀眾樂了一把:在放哨的時候傻子睡著了,身體直直的趴在地上,連長來檢查時還在班長面前很恨地表揚了他一番,說這樣的士兵好,怎麼練的,防守都能練得紋絲不動,讓班長把人帶過來,班長去叫人,發現睡得正香......讓人哭笑不得,小氣的班長也被氣壞了。
在測試槍法時,都是同時開槍的,傻子晚了幾步,結果打偏了,班長差點中槍,氣急敗壞的班長去找連長商量,撤去傻子,讓他去炊事班。陳傻子,不傻,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幫助戰友分擔任務,在戰場上救回傷員,營救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小丟,當連長和他說把小丟送人時,他也捨不得,離開小丟之後,他也會思念小丟;傻子很有勁,投彈投得遠而且准,在戰場上就是戰士們的火葯桶。傻子也知道娶媳婦,傻子也知道殘疾是不好的。傻子很有勇氣,當戰士們都戰亡了,他把自己身上捆滿了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戰爭是無情的。抗日年代人們對和平充滿了嚮往,為了和平不得不挺身而出。連長放棄了在北京的學習,勇於參加抗戰,指導一個連的工作,他心懷寬闊,多次包容傻子。直到發現傻子投彈特別準的時候,他更加要求其他戰士要保護好傻子。《神勇投彈手》劇情搞笑而不失溫情,更加讓人思考,更加讓人明白:和平來之不易。
Ⅸ 電影郭明義觀後感
郭明義幾十年如一日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光大著我們民族幾千年來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郭明義觀後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看到困難的人、生活不如自己的人,能幫一把就幫一把,那樣晚上睡覺打呼嚕都響」。多麼朴實的一句話,這是段集體上黨課觀看電影《郭明義》中一名鞍鋼普通養路工人郭明義所說的一句話。話語簡單,質朴,但卻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一首不平凡的凱歌,讓人感動。
郭明義,一個普通的名字,但其崇高的行為卻感染著無數人、帶動著無數人。他為了幫助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辭辛苦,堅持不懈尋找線索,三年終於找到了有配型骨髓的人,及時挽救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其中的艱辛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當男孩在郭明義面前舞出優美的拉丁時,我相信郭明義的心裡一定無比激動。
當白血病患者苗苗完成最後的心願當上空姐喊他一聲好爸爸時;當他將自家的電視機捐給了貧困山區,讓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能夠看到自己的偶像而露出燦爛的鍵升微笑時;當將三次福利分房機會讓給他人,被別人喊 「活雷鋒」時;當食堂大姐默默的退給他兩個月餅錢捐贈更需要的人時;當自己的愛人不因廉價的28元錢戒指而默默相擁時,我想此時郭明義的內心是幸福的,是滿足的,是自豪的。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做好事很難。郭明義卻做到了。郭明義同志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先後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一串串驚人的數字稿皮老,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
我無數次的被郭明義的事跡所震驚,被郭明義這個人物所震撼,但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敬佩與感動。我震驚是因為他那無私奉獻的行為;我敬佩是因為他那堅持不懈做善事的恆心;我感動是因為他的善心、善行。我不知道是什麼給了他那麼大的勇氣和信心,但我知道的是他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他一直無私的付出,不求任何回報,是他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這是黨員應該做的!
很少看電影,但這部《郭明義》的電影真的值得一看,心很久未被觸動了,在看到《郭明義》電影後,竟幾次感動得熱淚盈眶……他——郭明義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路管理員,竟能在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來,省吃儉用的他竟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達12萬元,而且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他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一個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
這是怎樣的一顆無私的愛心啊!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紛繁復雜的喧囂塵世中,他始終懷著一顆真心一腔熱情,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他尤如一泓清泉,盪滌了世俗的貪念,奏響了一曲曲無私奉獻的精神樂章!
記得電影中她女兒問他「爸爸,你怎麼總能發現那些需要幫助的困難的人呢? 他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只要用心就能發現。」 是啊!生活中不缺少行善和奉獻的機會,卻缺少發現的眼睛和愛心。其實用心發現可以幫助他人的機會俯拾皆是:在步履匆匆中,不妨暫停一下,幫正在上坡路艱難地拉著煤車的人推上幾步,對他人也是一種幫助!剛吃完的零食袋子不要隨手扔掉,想想在車來車握派往的大街上,風會把果皮紙屑吹得到處都是,會讓清潔工清掃起來很不方便也不安全,不妨多走幾步扔進垃圾桶,這樣的舉手之勞也是一種善舉。路上遇上水管壞了,在水流四溢中,請別踮著腳漠然地走過,請幫忙撥打自來水公司的電話,讓檢修人員及時處理故障,別讓自來水這樣汩汩地流出白白地浪費掉!看見找不到大人在哭哭啼啼的孩子,不要只顧著圍觀和看熱鬧,想方設法問清楚他家在哪兒,送他回家,或者幫他撥打110,讓警察去幫他找到家人。
「積硅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無須驚天動地之舉,也無須經天緯地之才,善小也可鑄大愛。只要憑借一顆善心一雙慧眼,就可在不斷的行善中升華自己感動他人。正如不斷發展壯大的郭明義愛心團隊一樣,不斷噴涌著滋人心田的甘泉,掀起了一股股扶危濟困的愛心洪流,就讓我們手相牽、心相連,風雨同舟、患難同行,相信只要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郭明義幾十年如一日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光大著我們民族幾千年來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他身體力行,不遺餘力地實踐著、體現著社會主義制度下人際行為的新規范,在這個從不說大話的人身上,一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他是個把道德信念的堅守與人生的充實、快樂、幸福統一起來的人,是把助人為樂變為使命、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有力地啟示著人們認真思考怎樣做人、為誰活著這個看似簡單實則絕不簡單的問題,引導著我深入思考怎樣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看過他的事跡我覺得我應該日復一日地沿著他的道路延伸的方向走上自己的崗位,在工作中體會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我們需要的不是豪言壯語,是心甘情願的在時代進步的熔爐里錘煉自己。通過電影看得出他立志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獻出自己全部智慧和力量。他以自己的勞模父親作為第一榜樣,全身心地做好本職工作。工作在他眼裡沒有高低貴賤、重要次要,他干一行愛一行,總是踏踏實實地從每件小事做起,在普通工作崗位上發出光和熱。
看完電影《郭明義》,我會覺得,一個時期以來一些電影里缺失了的精神和靈魂,終於回來了。他就在我們的身邊,他的精神將陪伴著我以後的工作,指引我前進的方向。堅定我在平凡崗位同樣可以創造不平凡成績的信念。我要用實際行動向郭明義同志學習,在我的崗位上續寫雷鋒的精神。
鞍鋼一個普通養路工人郭明義,從部隊到地方,從工廠到家庭,十六年來只圖奉獻,不求索取,讓人從不理解到理解,由觀望到積極參與,成為以實際行動學雷鋒的標兵,他圖的是什麼呢?並不是功名利祿,只是一份心安,一份良知,一份普通中國人的普通而偉大的情懷,一份平凡但生動的人生答卷,一記擲地有聲的迴音。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優勝劣汰,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傳承。同樣,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追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嚮往,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胸襟,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奉獻。
電影《郭明義》觀後,心靈受到地震撼。當年的雷鋒精神,少年時代曾唱著歌兒的學習,無論社會還是校園里一再提倡,不知幾何時,這種樂於奉獻的精神被歲月沖淡了顏色,經濟利益至上的今天,我們的精神家園里還有些什麼?我們荒蕪了什麼?我們還會不會記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殷意?
人的渺小是相對的,精神的映射卻是無窮的。螺絲釘精神,哪怕在他人眼裡顯得傻、哪怕穿著不時髦,哪怕學問不高深,但其心靈的美是擋也擋不住的。
被譽為當代「雷鋒傳人」、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遼寧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郭明義,用其內斂而摯熱的愛,彰顯一個普通工人階級的高尚情懷,他不說什麼,不圖什麼,不奢望什麼,但正是這些不介意,讓他無意中見證自己平凡中的偉大,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見證了「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這句話。
教育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我們淡漠教育多少,我們將來的社會發展就會被貽誤多少,這是無須爭辯的事實。前人曾經是歷史的主人,我們是時代的主人,後人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以人類的精神層面關繫到社會的內涵和風氣,人文底蘊更是我們潛移默化中體現的一種本質。奉獻精神是任何時代都不能丟的精神,它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郭明義已成為當代人心目中熱心公益、樂於助人、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善待他人、奉獻社會的代名詞。多幾個郭明義這樣的人,我們的國家何愁不更加興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更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央視春晚,見到了郭明義充滿笑容的臉,也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國家對平凡人的重視。紅色,不但是中國國旗的顏色,不但是心的顏色,更是我們國家自強不息、努力發展的底色。《郭明義》這部電影,實為教育意義的大-片,旨在激勵引導全國各族人民,熱情謳歌時代精神。不斷弘揚雷鋒精神和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楷模郭明義,把雷鋒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中國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積極的貢獻,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答案不言而喻。如果說雷鋒曾被喻為螺絲釘,那麼郭明義就是一隻為國不計個人得失的辛勤奉獻的小蜜蜂。國家對郭明義精神的大力提倡,是奉獻精神傳揚的最佳表現方式。只有國家高度重視,國民思想道德水準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我相信,正因郭明義這樣的人的存在,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
影片以郭明義幫助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尋找配型為主線,圍繞糾結其中的金錢、生命、家庭等種種矛盾,深刻展現了郭明義豐富而美善的內心世界和堅定的人生信仰,真實地藝術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價值觀、幸福觀,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懷。
郭明義最為感人之處是他無私奉獻精神。他是一個被白血病患者稱之為爸爸的老好人,一個有著三次福利分房機會最終卻讓給他人的「活雷鋒」。在他眼裡總能夠找到比自己更困難的人,在絕望與失落面前他總能挺身而出,拉住別人的雙手給人信心的人。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做好事很難。郭明義卻做到了。郭明義同志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先後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
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為了幫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兒,郭明義積極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為了尋找合適的肝細胞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餓了以方便麵榨菜為糧,累了找家街頭小棧寄宿,歷時三年,鍥而不舍,堅持同患者手拉手,決不放棄,終於用真誠與執著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一個人自己做好事不難,難得是帶動許多人一起做。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的倡議,共有6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累計獻血15萬毫升;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有28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資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他發起成立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志願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
郭明義可貴之處還有他對工作的不懈追求。他是一個被外國專家譽為最軸的中國人。從部隊到地方,從礦山司機到黨委幹事,從國外專家的翻譯到風雨無阻的公路管理員,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他刻苦鑽研業務,為廠里追回1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得到外方公司欣賞,外方專家兩次勸他跳槽,並承諾收入可高出他當時工資的6—7倍,他絲毫不為所動。
他負責43公里長公路的建設和管護工作,每天步行提前2小時到達采場並堅持15年,累計獻工1。5萬多小時。為了挽救國家財產,面對潰壩危險,他毫不退縮。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鞍鋼工人的身影。郭明義的事跡,平凡而偉大。他的快樂源於他的付出,不是回報;他的幸福在於幫助可以幫助的每一個人,而不雷鋒精神的繼承人。
5月16日我段組織觀看了電影《郭明義》,讓我的心靈得到震撼。雖然故事並不復雜,可是郭明義言行舉止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裡,他的追求,正是當代弘揚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毛2澤東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郭明義正是這樣的人,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影片中每一個場景都感動我,觸動我……腦海中總是浮現出他每次捐血的情景、為貧困孩子捐款的場景以及他的女兒每次回家只能睡在狹窄過道里的場景。他對別人的慷慨與對個人的清貧比起來顯得如此的耀眼,而他不求任何回報的行為更加折射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傑出品質:共產黨員是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是助人為樂的,共產黨員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郭明義的事跡,平凡而偉大。
他的快樂源於他的付出,不是回報;他的幸福在於幫助可以幫助的每一個人,而不是得到別人的幫助。他雖然在物質上一貧如洗,但在精神上極大富裕,他的快樂是純粹的,他的內心是充足的。
他是一個普通人,卻有著常人沒有的情懷。別人不相信郭明義能33年如一日的踐行雷鋒精神。但郭明義說『我就是做黨章中應該做的事。他是活生生的人,就在我們身邊,他的言行舉止不能誇張,要讓人信服,還要讓人感動,理解他的信仰和幸福觀,並要感染到每一個人。
在充滿物質誘惑的今天,我們每一位黨員都要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時刻把黨的宗旨記在心裡,立足本職,嚴於律己,服務好社會,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跡。
電影《郭明義》,在忠實於主人公郭明義的先進事跡的基礎上,著力開掘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彰顯了這位當代英雄的楷模作用、示範作用和價值引領作用。我作為一名黨員觀眾,走出電影院的同時,也走進了郭明義的精神世界,產生了對工作、對做人的思考
在郭明義的眼裡,工作沒有高低貴賤、重要次要之分,他總是以他的勞模父親為榜樣,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職工作。
他在當翻譯的時候,通過細心記錄出車次數,從側面證明了故障發生率,為國家挽回了10萬美元的損失。當外國公司欽佩於他的敬業精神,要高薪聘請他去工作時,他婉言謝絕了這個常人眼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安心於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組織上安排轉崗,到更為艱苦的工作環境時,他二話不說,而是以甘當礦石的奉獻精神對待礦山公路管理員這份工作。他風雨無阻、吃苦耐勞,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捍衛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真正體現了在任何情況下都以國家利益為重,敬業奉獻、時刻准備舍小家為大家的價值追求。
郭明義在辛勞的工作中得到無窮樂趣,工作給他帶來的滿足增強了他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他的嘴裡不曾有過豪言壯語,但他所做的一切表明他甘願在時代進步的熔爐里錘煉自己,通過電影看得出他立志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獻出自己全部智慧和力量。郭明義的家並不富裕,當鏡頭展現出簡陋的公寓樓,讓人誤以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場景,簡朴而略顯寒酸的40平米的郭明義的家,更是提醒著我們,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而正是這樣一個人,三次捐獻了自家的彩色電視機,還將一生中工資的一半都資助了他人;他20年獻出超過自身血量10倍多的鮮血,先後資助180多名特困生,每一個看似平凡的行為、看似細小的事情,都不動聲色地托舉出一個像金子般閃亮的靈魂。在他送女兒去車站,幫別人提行李時,女兒問他:為什麼總能看到比自己更困難的人?他的回答是:只要心裡有,就能看得見!
郭明義把應該得到的住房讓給比自己更困難的同事,他為社會上自己相識的、不相識的人無私地送去溫暖,他助人為樂,以能夠幫助別人為最大幸福,他堅信奉獻使人快樂、助人使人快樂。 當別人以為郭明義瘋了、傻了的時候,他嚴肅地提醒對方:你雖然有20年黨齡,但也許你已經20年沒有看黨章了吧?
現實生活中,一個共產黨人能否有別於一般群眾,看他是否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來說,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嚴肅的考驗。在革命年代,成千上萬的先烈用生命和鮮血的代價換來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合法性,而今天,無論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或是我們這樣的普通共產黨人,怎樣來體現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郭明義提供了一個範例。
郭明義幾十年如一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光大著我們民族幾千年來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身體力行,不遺餘力地實踐著,在這個從不說大話的人身上,一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把助人為樂變為使命、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有力地啟示著人們認真思考怎樣做人、為誰活著這個看似簡單實則絕不簡單的問題,引導著人們深入思考怎樣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再次告訴我們:做一個共產黨員,就要能夠讓人看得出來!
影片啟迪我們以自己的愛心和善舉,在幫助他人、溫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樂、獲得人生的美滿。
這部電影為我們樹立了像郭明義這樣一位普通但卻光彩照人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樸素的豐碑。它讓我們每一位黨員的靈魂受到震動,也讓我們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真正含義。
有一種力量讓人感動,它就是大愛無聲;有一種奉獻震徹心扉,它就是熱血豪情。在觀看了電影《郭明義》之後,我被他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人生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深深地感染了。
郭明義是個把道德信念的堅守與人生的充實、快樂、幸福統一起來的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有力地啟示著人們認真思考怎樣做人、為誰活著這個看似簡單實則絕不簡單的問題,在這個從不說大話的人身上,一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個共產黨人是否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來說,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嚴肅的考驗。郭明義的一言一行深深地震撼著我。尤其當女兒問他為什麼總能找到比我們困難的人時,郭明義回答,只要你心裡有就能看得見,遇到困難的人總要有人扶一把。雖然是平凡的話語,卻道出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用共產黨員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讓人們從他身上看到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我們向他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牢記宗旨、堅定信念的政治品質。學習他對人民群眾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執著,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
他身上體現出的高尚的幸福觀和人生觀深深地打動了我,看到郭明義,我覺得自己身上還存在太多的缺點和不足,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應立足實際,深入學習,弘揚郭明義精神,積極爭當各項工作創先爭優的表率。他是我們生活中活的座右銘,今後我要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勤奮精業的工作,將郭明義的雷鋒精神和時代精神永遠地發揚和傳承下去。
電影《郭明義》觀後,心靈受到地震撼。當年的雷鋒精神,少年時代曾唱著歌兒的學習,無論社會還是校園里一再提倡,不知幾何時,這種樂於奉獻的精神被歲月沖淡了顏色,經濟利益至上的今天,我們的精神家園里還有些什麼?我們荒蕪了什麼?我們還會不會記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殷意?
人的渺小是相對的,精神的映射卻是無窮的。螺絲釘精神,哪怕在他人眼裡顯得傻、哪怕穿著不時髦,哪怕學問不高深,但其心靈的美是擋也擋不住的。
被譽為當代「雷鋒傳人」、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遼寧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郭明義,用其內斂而摯熱的愛,彰顯一個普通工人階級的高尚情懷,他不說什麼,不圖什麼,不奢望什麼,但正是這些不介意,讓他無意中見證自己平凡中的偉大,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見證了「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這句話。
教育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我們淡漠教育多少,我們將來的社會發展就會被貽誤多少,這是無須爭辯的事實。前人曾經是歷史的主人,我們是時代的主人,後人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以人類的精神層面關繫到社會的內涵和風氣,人文底蘊更是我們潛移默化中體現的一種本質。奉獻精神是任何時代都不能丟的精神,它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郭明義已成為當代人心目中熱心公益、樂於助人、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善待他人、奉獻社會的代名詞。多幾個郭明義這樣的人,我們的國家何愁不更加興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更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央視春晚,見到了郭明義充滿笑容的臉,也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國家對平凡人的重視。紅色,不但是中國國旗的顏色,不但是心的顏色,更是我們國家自強不息、努力發展的底色。《郭明義》這部電影,實為教育意義的大片,旨在激勵引導全國各族人民,熱情謳歌時代精神。不斷弘揚雷鋒精神和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楷模郭明義,把雷鋒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中國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積極的貢獻,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答案不言而喻。如果說雷鋒曾被喻為螺絲釘,那麼郭明義就是一隻為國不計個人得失的辛勤奉獻的小蜜蜂。國家對郭明義精神的大力提倡,是奉獻精神傳揚的最佳表現方式。只有國家高度重視,國民思想道德水準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我相信,正因郭明義這樣的人的存在,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
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一,局機關組織集體觀看了電影《郭明義》,我們被其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無私奉獻的的精神追求以及舍小家為大家的生活方式所深深深打動。郭明義是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但正如《感動中國》組委會對他的頒獎詞說的一樣「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他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做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偉大。
體會一: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盡職盡責
電影中,郭明義是一個被外國專家譽為最軸的中國人。從部隊到地方,從礦山司機到黨委幹事,從國外專家的翻譯到風雨無阻的公路管理員,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他憑著自己精湛的業務,為廠里追回10 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得到外方公司欣賞,外方專家兩次勸他跳槽,並承諾收入可高出他當時工資的7 倍,他絲毫不為所動。
電影中,郭明義工作的場景時常是清早或深夜,半夜頂著雷雨、冒著生命危險組織大家到工地搶險,為了挽救國家財產,面對潰壩危險,他毫不退縮。
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共產黨員模範的身影。郭明義同志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我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的精神。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都應向他那樣忠於職守,心中裝著集體。只有這樣,才能在集體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把損失減少到最小,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與眾不同。
體會二:無私奉獻,樂於助人,舍小家為大家
電影中,郭明義為了讓比自己困難的人看到電視,他曾多次將電視機送人;為了找到適合白血病配型的人,他不遠千里,歷經三年;為了讓比自己困難的人住上新房,他一次又一次地將本屬於自己的房子讓出……
電影中,女兒郭瑞雪問爸爸:「你為什麼總能找出比我們困難的人?」時,郭明義不加思索的回答:「只要心裡有你就能看得見」。多麼朴實的語言,卻感動得我們潸然淚下,這或許就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吧!
郭明義這樣的人被看做是「傻子」,但是他卻甘願做這樣的傻人,因為他心中始終不忘黨章,心中永遠裝著別人。郭明義同志以幫助他人為自己最大的快樂,我們要學習他樂於助人的品質。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人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一個不經意的幫助,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方便,如果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就一定會變得更加和諧。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看了這部電影我深受感動,找到了與先進人物的差距,郭明義同志將成為我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跡將成為我行動的指南。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他助人為樂、不計報酬的品質,牢牢記住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不懈進取,用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為黨徽添彩。
Ⅹ 大腕演員陳建斌導演的首部作品,一個關於傻子的寓言
電影《一個勺子》改編自河北作家胡學文的小說作品《奔跑的月光》,由陳建斌導演、編劇,蔣勤勤、王學兵、金世佳領銜主演,也是演員陳建斌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電影除了在金馬獎獲最佳劇情片提名之外,陳建斌還榮獲了最佳新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獎,在中國電影金雞獎亦榮獲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項。
勺子,在新疆和甘肅方言中又有傻子的意思。因此《一個勺子》講述的是一個傻子的故事。然而除了一般定義上智商低的傻子,因執於善念而忘記利害、無忌人心叵測的人也可以被逼成傻子。
牧羊人拉條子某天好心的對一個無名路人(勺子)施捨了一個包子,這個人從此就跟在他後頭。拉條子起初只是威嚇他幾句,後來煩了,就用暴力驅趕,但這個不解人言的勺子依然無動於衷,只管繼續跟著拉條子走,還跟他跟回到家裡。拉條子原先氣憤的想趕走它,但後來看到天氣太寒冷,趕出去怕勺子凍死,便一時動了善心,跟老婆商量後決定將拉條子帶回家放在羊圈裡過夜。
幾天過去之後,拉條子一家反而跟這個勺子產生了若有似無的感情,勺子還管拉條子的老婆金枝子叫媽。這反倒讓兒子因為犯罪入獄的這對夫妻產生了一種安慰。好心的拉條子替勺子去向村長、警察奔走失利後,回家幫勺子洗澡理發,還帶他去照相館照了相,在大街上貼失物(人)招領,也特地交代李大頭幫忙留意。
沒過多久,有一天晚上,李大頭開了車載來一個來路不明的男子,此人聲稱自己是勺子的家人,便塞了錢給拉條子,答了謝便急著將勺子帶走。夫妻倆還以為自己做了一件美事,但拉條子仍在為收了酬金感到良心不安,心想如果給他家人知道自己讓勺子睡羊圈,就太不像話了。
過了幾天,一對蒙面男女跑來聲稱自己才是勺子的家人,要拉條子將人交出,言語中帶著恐嚇,威脅拉條子如果事情沒有個交代,就會將事情鬧上法庭。在得知拉條子收了錢之後,還憤而指控他販賣人口,並把拉條子當初收下的錢奪走。麻煩接踵而至,拉條子自知上當受騙卻有口難言,他想不明白,好事怎麼就成了壞事?他開始以一位農民最淳樸的辦法想自證清白,而為了尋找傻子,他成了另一個到處纏著別人的傻子。
《一個勺子》用了一種很好玩的方式講了一個心酸的故事。拉條子用拉皮條一樣的方式生活著,滑稽又悲哀的展開自己和勺子的故事,整體更像一部黑色荒誕劇,把一對夫妻由撿到勺子到送走、被騙之間的俏皮故事演繹的悲壯又悲涼。拉條子因為一個傻子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因為人性本善走向痛苦的邊緣,當拉條子的老婆金枝子埋怨好人沒好報的時候,被拉條子打屁股的真實和演技實在驚艷,這樣的情節深深的貼合著西北農村男人身上的粗魯和真性情。所有的造型和語言習慣上都那麼貼合自然,即便時不時方普混交,作為觀眾多少都會選擇寬容,難為演員演好一個角色時還要深挖主人公身上的粗曠和流氣。
我們很難給拉條子這個角色歸類。說他老實,他花錢走後門給自己的兒子減刑,說他善良,他受了委屈拿傻子和老婆撒氣,說他圓滑世故,他又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最終也沒有拋棄傻子,說他愚蠢,他又執著地去思考,想尋求一個答案。可能小說作者胡學文的評價更為准確:「我寫的人物多是卑微的,沒有 社會 地位。我覺得,如果他們身上連這種執拗的勁頭也沒有,那麼他們在這個世界上便很難生存,執拗是他們在這個世界生存和生活的惟一武器,這正是我欣賞的。」 卑微和執拗,這就是拉條子的本色。
影片最後拉條子拿出了之前傻子破爛的帽子戴頭上,迎面接受對面一群人帶有侮辱性的言行,和之前傻子的遭遇如出一轍,那一刻對於老實巴交的拉條子來說,他似乎意識到在這樣一個充滿著欺騙、不公和虛偽的荒謬 社會 中不如聰明的做個傻子,帶著一絲反抗和直面的意識,但更多的是莫名的無奈和悲涼,但同時也是一個辛辣反諷的象徵。
在如今扶老人怕被訛、抱不平怕被打、出好心怕被騙、說真話怕被告的年代下,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信任正逐漸褪去,反倒填充了更多的忌憚、猜測和懷疑,在一些人看來做單純的傻子就是個白痴,做充滿 社會 性的靈活的人更明智,很多人都自以為聰明的窩在自己的世界中,無形中慢慢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利己主義者,變得越來越冷漠和自私,甚至會因為有這樣的意識而深表慶幸和得意,但殊不知幸福和快樂正在悄悄地揮手告別。
這部電影最大的諷刺就是好人沒好報,但如果你要有「好報」,你只能變傻、變麻木或變壞。而最後,拉條子走了第一條路,他變「傻」了。他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不斷追問一個傻子有什麼用,他絮絮叨叨不依不饒魂不守舍,他追著大頭哥不放,就像當初傻子追著他不放,這些都讓他看起來像個傻子。也正因為這「傻」,不堪其擾的大頭哥將當初訛他的五萬元還給了他。
好人終於有了好報,可並不是因為他是好人,而是因為他成了「傻子」。這巨大的黑色幽默真叫人慾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