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八佰用的什麼拍攝技術

電影八佰用的什麼拍攝技術

發布時間:2023-04-17 12:45:10

A. 求《八佰》觀後感,速求,真的著急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應該最適用於人們讀小說時對角色的理解。當一些看過的小說被搬到熒屏的時候,覺得這個角色、這個畫面不是我想像的樣子,會有一絲絲的失望。當我的小夥伴們還沉浸在瑪飢腔麗蘇式的劇情中的時候,我猶愛戰爭題材的電影、小說、電視劇。

因為在苦難的戰爭中更能看出芸芸眾生真正的共情和背信棄義,更能看出一個人真正的情懷。而電影《八佰》,全程IMAX技術拍攝,每一幀都是美學角度,無論是視覺效果、故事情節所傳遞的情感都超越了我對戰爭故事的想像。導演管虎似乎正在開辟新的國產戰爭片類型。

8月15日下午3點,濮陽聖雅恆豐超級巨幕影院,一場特別的《八佰》點映會正在舉行。我並不知道故事梗概,剛看片頭,感覺自己在「漫威」的畫面中。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爛稿衫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這部影片,細致地刻畫了戰役的獨特環境和身處其中的中國軍人的成長以及中國各界的反應和轉變。影片以一匹被束縛著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的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借,地獄天堂,形成強烈對比,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這種直觀視覺沖擊太過於震撼,導演管虎獨辟蹊徑地將視角聚焦在戰爭中底層小人物身上。

他們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過著普通的生活。而恰恰是這樣一群卑微到塵埃里的普通人,誤打誤撞的來到四行倉庫,他們不完美,貪生、怕死、想逃走……但他們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頑強的抗戰,承擔起重任,寧死也要護樓頂的國旗不倒。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在國家大義面前再卑微的人都可能成為民族英雄。這些英雄就像戰爭廢墟上的星光,匯聚成永不落幕的英雄傳說。

還有更多的感動,來自民族苦難的共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捨生取義。不讓四行倉庫變成400人的墳墓,只要有一個人在,就一定堅守陣地和敵人戰斗到底的決心。他們大多數沒有名字,但他們真實地活過。想到這里會覺得我們今天的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這種感動化為一種力量,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幸福,努力奮發向上。

四行倉庫像是一個中國抗戰的縮影,四行倉庫中國軍人的精神也是抗日戰爭中所有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喚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蒙昧初醒的國人。租界里的各國觀察員們,以為這是一場沒有什麼懸念的戰役,唯一的關注點好像是預測多少小時結束戰斗。然而,「八佰」和」樓頂不倒的旗幟「終讓他們肅然起敬,並作出合乎人道的反應。

《八佰》這部電影或許是近幾年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戰敬仿爭片,不光有宏大的場面和激烈震撼的槍炮聲,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電影背後每一個普通的中華兒女在國家岌岌可危時展現出來的人性光輝。而電影里不倒的旗幟和充滿魔幻現實主義的白馬,就像穿越時空的燈塔、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

B.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 420餘將士駐守在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抵抗三十萬日軍進攻,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主將對外宣稱有800人,影片也由此得名「八佰」。


在淞滬會戰期間,日軍憑著坦克和飛機的優勢,對國軍進行猛烈進攻,蔣介石派遣的精銳部隊損失慘重,10月26日,由於閘北地區抵抗越來越艱難,當局決定撤出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西部郊區。獨留下88師來防守。

她問謝晉元有多少人的時候,謝晉元告訴讓有800人,才有了之後八百壯士的說法。從27日到30日,戰鬥打了四天四夜,引起了西方的關注,31日政府下令,停止戰斗,退出戰場。日本在這次戰斗中損失了2000多人,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


《八佰》展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為了抵禦外來侵略,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年僅20歲四川娃的陳樹生,掛滿了手榴彈,跟日本軍人同歸於盡,寫下的血書是「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姜武飾演的老鐵,原本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遇事就躲,也是他在最後拿著大刀,唱著戲曲,奮勇殺敵。


真是這群人,面對大敵當前,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誓以我命固我土」,這人性的閃光點,才顯得可貴。這也是《八佰》展現的,也是四行倉庫守軍們當年進行的,我們珍愛和平,我們反思戰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錚錚鐵骨,我們才能有當下美好的生活。

C. 八佰即將上映其成本高達5.5億主要用作哪裡

八佰即將上映其成本高達5.5億,經費主要用在運用頂尖CG技術、搭建實景、僱用大量群眾演員、選用許多大牌明星上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的,不僅因為這部影片是斥巨資所打造的,還因為演員陣容豪華,期待它的上映!

D. 八佰影評

《八佰》是一部擁有超越其電影本身意義的作品,甚至藉由「戲」的意象引出了對電影本質的思考,拓寬到觀眾對電影態度的邊界,觀看和目光所蓄積而突破熒幕內外的潛在價值,熒幕前的觀眾也參與其中,將要繼續完成這場戲最後一個環扣。

《八佰》也許不會在世界影史上留名,但相信在中國的戰爭電影中是可以擁有很大分量的。追根究底,《八佰》從來沒有放棄作為它作為電影的存在,這也是近年來的主旋律電影大多隻能供國人自我高潮的原因。

首先,從過硬的技術上看,《八佰》的攝影師曹郁對兩岸的落差氛圍是有很明確清晰的把控的,南岸的燈紅酒綠人的衣著皆是高飽和度,而北岸卻是灰淡黃綠的末世降臨。作為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片子也達到了其追求的宏大質感。

除了上述「戲」的意象之外,白馬的出現也貢獻了很多神性的瞬間,它幾乎伴隨也代表了那一群守在四行倉庫中的人們。從初始的驚慌失措妄圖逃竄,到順從本性開始奔跑,想要逃脫又不願離去,成全了自己,但最後又重新被拉回既定的路線,判斷不了的未來。

比較令人感動的細節是影片對個人結果的呈現方式。與此相輔的是演員的陣容都是老熟人了,因此當觀眾陷入對主角光環的信任中,而陳樹生的自爆,端午的死亡,老鐵的破相......他們受到的傷害清脆又不可置信。

影片也從不吝於給早走的英雄戲份。包括最後選出來的敢死隊的結局也在被日本兵發現時戛然而止,沖刺過橋的人們下場又如何呢,歷史早已給我們更殘酷的解答。

E. 《八佰》為什麼會成為全球電影滿意度第一

《八佰》作為去年全球電影票房冠軍,其中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效果非常強烈,得到了許多觀眾的肯定以及電影界的稱贊,所以當之無愧成為全球電影票房冠軍。

讓我們看到了國人的血性

作為一部戰爭電影,宏大戰爭場面的展現一定是大多數觀眾所期待和喜聞樂見的。在這點上,《八佰》做出了誠意,也呈現了新意。

不算影片開始階段那場不漏聲色的瓮中捉鱉之外,全片重要的戰斗戲碼一共有五場,概括來說就是毒氣偷襲、小隊夜襲、機甲強攻、壯士護旗、沖橋撤退。這五場戲,每場戰斗的著力點都不同,每場戰斗的展示空間也各異,但總體而言都算得上精彩。尤其是發生在中段的小隊夜襲和機甲強攻這兩場戲,讓大飛看得頗為過癮。

F. 《阿凡達》IMAX 重映背景下,影院還是「體驗至上」的時代嗎

《阿凡達》IMAX 重映,產業意義可能要遠大於票房成績。

雖然如今IMAX 不再是多麼「獵奇」的視聽體驗,但十年過後這仍然是電影最前沿的視聽體驗。 2010年《阿凡達》在國內上映的盛況,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親身經歷。但這部電影的出現,不僅僅以破紀錄的方式成為「票房巨獸」,更重要的是帶動整個影院視聽體驗的產業升級。創立於1967年的IMAX,也正是憑借著這部電影戚彎走上了「快速通道」。

經過了超十年在內地電影市場深耕之後,IMAX如今也在大中華區鋪開了近千家影院的巨大網路。 3月10日,IMAX China和百老匯影城宣布達成新協議,雙方將在上海市中心多個熱門區域的著名商業地標開出四家新的IMAX影院。

與此同時,前不久IMAX China也公布了2020年度全年財務業指鬧績,中國電影市場在疫情後迅速復甦,並且在下半年實現了盈利。

2020年疫情導致全球電影產業遭遇重創,但是從中國電影市場快速復甦來看,電影依然保持著極強的生命力,而《阿凡達》11年後再度「救市」所擁有的極高熱度,同樣能夠看到在影院消費當中,「視聽體驗」依然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

中國電影的銀幕總數早就成為了世界第一,盡管2020年疫情導致影院有長達超半年的停業,但整個終端市場依然保持著數量上的巨大優勢。而且在《電影產業促進法》頒布之後,中國電影市場銀幕總數突破8萬塊仍然是一項硬性指標。 所以從長遠的前景來看,中國電影市場的終端規模是擁有非常光明前景的。

而這兩年,國內特效廳的發展明顯加速,特效廳成為了影院在競爭上的核心籌碼之一。隨著線上商業形態的形成,商場所負載的功能發生了明顯變化,線下商圈本質上將「體驗」的重要性明顯拔高。對於影院競爭來說,除了地理位置的優勢之外,「特效廳」為首的體驗優勢也是其核心手段。

已經在國內深耕多年的IMAX,也是國內品牌認知度最高的特效廳品牌。 截至2020年12月31日,IMAX China的影院網路已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其中包括已安裝的745套系統,另有251套系統簽約待建。至此,IMAX 在大中華區的簽約影院數量已接近1,000家。

3月10日,IMAX和百老匯影城達成了在上海熱門商區新開四家IMAX影院的協議。這項協議將把四套行業前沿的IMAX 激光觀影體驗系統引入上海的核心商圈。目前,百老匯在中國運營的影院網路中八家票房收入名列前茅的影院均配有IMAX影廳。

從其不斷提升的市場份額能夠看到,IMAX在國內還是擁有非常光明的市場前景。 一方面是,體驗至上的影院競爭總態勢下,特效廳是必然趨勢。 原因在於當下市場的主流觀眾對於「品質觀影」有著明顯的需求,除了內容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之外,在整個視聽體驗上自然也是一個重點。電影本身還是一項技術為先的 娛樂 消費形式,所以特效廳在國內的發展這兩年也極為迅猛唯仔罩。

另一方面,IMAX隨著2010年《阿凡達》在國內上映開始布局,幾乎伴隨著整個商業電影市場的不斷擴盤而發展,所以無論是技術優勢還是經驗優勢都有一定的先機,這也是在日益激烈的特效廳競爭中市場份額仍然可以逆勢增長的原因所在。

內容和體驗的結合「復甦」。

2020年對於全球電影市場來說,無疑都是一次重創。在經過長達半年的關停之後,中國影院開始有序復工。而復工後誕生了4部票房破10億的影片,票房破5億的影片共計8部。 2020年佔中國內地票房47%的前五部電影,均有IMAX版本,其中《八佰》成為了去年全球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

受益於整個大盤的恢復,根據IMAX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復工後公司下半年日平均票房已恢復至前一年同期的80%。盡管大中華區全年收入5230萬美元,同比下降58%,調整後虧損460萬美元,但是2020年下半年,公司仍錄得總收入約4,560萬美元,經調整利潤約為1,090萬美元。

實際上,去年中國市場復工後,還是呈現出了不少新的特點。 例如海外疫情影響導致好萊塢進口片在國內上映難度加大,去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前十名全部出自本土電影。

作為一家海外公司,IMAX雖然此前堪稱好萊塢大片體驗的代名詞,但自2010年開始就不斷加強和國內電影公司和電影人的合作,加上近年來國內電影爆款頻出。IMAX國產片票房佔比的不斷提升和疫情過後市場的被動調整,都使本土電影票房和佔比增長成為IMAX業績的一大亮點。

從2017年的國慶檔開始,IMAX就在頭部檔期選擇多部影片,從而豐富自己的排片策略。根據財報分析,2020年IMAX China的選片中,本土影片的平均票房市場份額為2.7%,相比2019年,上升70個基點。其中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八佰》上映後取得了超過31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而IMAX占其首周末票房約6%。

而到了2021年的春節檔,IMAX有《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和《新神榜:哪吒重生》三部影片。其中,同樣是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唐人街探案3》在整個檔期前半段一騎絕塵,強力助推IMAX首周末票房較同期提升了45%。

國內市場國產片重要性提升,實際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全年票房佔比從四成提升到六成,這實際上也給了IMAX更大的機會。 尤其是這兩年頻頻出現的國產重工業大片,對於工業化水準的重視程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成為更多頭部影片的選擇,這無疑給IMAX和國產片之間的合作提供了空間。

此外,疫情復工後整個市場熱門檔期的票房爆發力更加明顯,而國慶檔、賀歲檔、春節檔屢破票房紀錄,而且這類檔期本身也是以本土電影為主。 IMAX和國產片加速合作,一方面成功讓其票房佔比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也在國產片工業化提升的產業意義上更進一步。

2020年國慶檔,IMAX在中國內地影院貢獻票房約1.28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長23%,創IMAX最佳國慶檔票房紀錄。而到了2021年的春節檔,IMAX首次創下全球市場單日觀影人次破百萬的新紀錄。

對於國產片來說工業化程度提升必然讓終端體驗的「標准提升」,所以IMAX為首的特效廳成為了最優選擇;而國產片在整個市場的重要性不斷加深,也讓IMAX對國產片有了更強烈的合作需求。雙方的「強強結合」,實際上也是不斷刺激整個市場迅速恢復的原因所在。

「每個人的房子里都有廚房,但我們仍然去餐館吃飯。」

IMAX 首席執行官 Richard Gelfond 此前在接受采訪時,通過這句話表達了未來影院的消費趨勢。在2020年,由於多部熱門影片選擇直接「院轉網」,導致傳統影院終端的發展前景被看衰,但事實證明,線上線下同步發展是未來的整體趨勢,流媒體發展無法直接將影院消費代替。

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影院消費的「體驗感」。 實際上,北美影院消費早就形成了粉絲「圈層聚集效應」,而國內影院從屢破紀錄的春節檔票房來看,觀影儀式感仍然是極為重要的推動力。但和早年3D熱導致的為視聽買單不同,如今觀眾對於內容有了更高的要求,但這和影院的「體驗至上」並不沖突。

某種意義上來說,視效大片和視聽體驗並不能籠統地劃分為一類。 隨著電子產品技術水準的不斷提升,觀眾對於影院消費顯然有了更高的標准。即便是劇情片,在更高端的特效銀幕上所帶給觀眾的觀感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實際上就是IMAX為首的特效廳未來前景持續被看好的原因所在。

例如如今重映的IMAX 3D版本的《阿凡達》,當下市場主流觀眾絕大多數都是在手機、平板電腦以及電視等途徑觀看的這部電影,但這種小屏化渠道和IMAX 3D版本在觀感體驗上實際上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也是為何這部影史經典在重映後被廣泛期待的原因。

此前,《復仇者聯盟4》上映時,首日票房前十皆為IMAX影院,而前100名中有88家是IMAX影院。據悉,在銀幕數量市場佔率當時僅為1%的情況下,IMAX累計總票房佔比高達13.2%。

觀眾對於更高品質的視聽體驗,永遠有著極大的熱情。而電影產業的創作前端,同樣不斷地進行著技術革命。 所以很多商業大片為了營造更好的沉浸感會選擇製作IMAX版本。 除了整體視效的提升,IMAX特製拍攝的影片在IMAX銀幕還能看到多26%的畫幅,可以服務於一些電影人希望展現的宏大敘事和視角。所以一些頂級商業大片則選擇使用IMAX技術參與拍攝,《八佰》和《唐人街探案3》兩部本土商業大片在市場的突出表現,也可能會鼓勵更多電影創作者的技術嘗試。

尤其是在國產科幻和體現工業水準進步的影片更加密集的未來,整個產業水準的提升必然需要更優質的終端體驗來承載。

盡管移動觀影滿足了普通觀眾便捷性的需求,但線下影院觀影永遠都是一個「體驗至上」的時代,而且隨著整個市場的表現,「體驗至上」顯然會越來越重要。

G. 電影八佰上映時間及取景地湖州影視城遊玩攻略

電影《八佰》馬上就要上映了,這部電影還是比較有看點的,小夥伴們可以期待一下。這部劇其實很早以前就在拍了,不過播出時間晚了一點,好在最後還是會播出的。

取景地

這部劇是在寧波和蘇州拍的,不過其他地方也會有取景,比如湖州影視城。該劇已於2017年國慶長假期間在湖州影視城完成置景,並於2017年10月中旬在此取景拍攝。

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已於9月9日在蘇州正式開機。目前已確定將由張譯、吳謹言、李晨等人主演,除此外,據導演管虎透露,電影將有「八大男」主演,還會有《者塵老炮兒》的熟人加盟。

此次管虎十年磨一劍,將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堪稱奇觀的歷史搬上大銀幕,導演管虎坦言,除戰爭場面外,更注重戰爭中人物的刻畫,以此拍出中國人的血性。經歷近兩年半的籌備,劇組特訓一年將特約演員打造成硬漢戰士。老嫌梁更值得一提的是,《八佰》還將是華語首部全篇採用數字IMAX攝影機拍攝的作品,必將給觀眾帶來最真實最震撼的體驗。

上映時間

近日電影《八佰》終極預告發布,描繪被戰爭裹挾的底層士兵群像,他們有掙扎有牽掛,但大敵當前,卻舍棄小家挺身而出。影片片長147分鍾,以國語2D版本發行,密鑰期限是8月21日至9月21日每天9點至23點。

湖州影視城

湖州影視城位於湖州市太湖旅遊度假區中心區域太湖路5000號,是一座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遊、文化娛樂等功能的旅遊景區。進入景區需要購買門票,是120元。

湖州影視城建設時間較晚,宣傳也不多,所以很多遊人都不知道其存在。不過前幾年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遠大前程》等均是在這里拍攝的。所以,這里的建築主要以仿造民國時期為主。

城中還有軌道,可以乘坐觀光車環游。道路兩旁的房屋內部都很空曠,甚至沒有後門,都是為拍攝服務的。由於缺少綠化,這里看著有些灰濛蒙的。

在影視城中間有一座大教堂,教堂裡面布置了結婚的場景,遊客們可以在這里免費觀看舞台表演,還算比較熱鬧。

影視城內也有一些花花綠綠的歐式建築,非常適合拍照。不過數量不多,主打的還是近現代的上海建築。侍運

沿著道路向前走,就會清晰看到」上海「二字。這里的主要景點有上海的交通銀行大樓、海關大樓、匯豐大樓、教堂廣場、石庫門、汪精衛會館等等。

最出彩的還是」上海灘「,這里很逼真的還原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老上海上海灘的情景,身處其中,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上海灘》中周潤發和趙雅芝漫步的鏡頭,超級適合拍照或者錄視頻。

H. 八佰電影觀後感怎麼

篇一: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眾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測,《八佰》上映後,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2017年的票房冠軍《戰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應該於2019年7月5日全國上映,最後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並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後,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並據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於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隻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後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後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第一天戰斗,我軍共消滅敵兵80餘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 "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松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幹,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采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八佰的歷史背景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以後,中國軍隊第88師是最先進入戰場抗擊日軍的中國部隊。最初謝晉元是作

為第262旅參謀主任,在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的樓上在最前線指揮戰斗。戰斗到9月中旬,第524團團附

黃永淮在戰斗中身負重傷,第262旅旅長便 任命謝晉元為新任團附,指揮該團負責正面陣地的防守任務。

因戰況激烈,該團先後補充了4次兵員,原來的老兵在戰火中不斷犧牲,補充人員主要來自地方保安團。戰斗至10月下旬,面對日軍的不斷增兵,中國軍隊發現如果死守閘北,將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於是下令中國軍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防守。但為了配合外交,給世人留下中國軍隊仍堅守蘇州河北岸抗戰

的印象,於是決定讓第88師留下一部分部隊,作為中國最後的軍隊堅守。

對於留下來最後堅守的軍隊,師長孫元良很清楚他們將面臨的結果,曾表示留置閘北守備最後陣地

的部隊,最多是犧牲,最少也是犧牲。」最終 孫元良決定以中校團附謝晉元率第262旅524團固守原第

88師師部所在的四行倉庫為據點,作為中國在閘北的最後一支 部隊堅守蘇州河北岸。這便是堅守四行倉

庫的謝晉元及所率領的部隊被稱為「四行孤軍的原因。

孫元良親自向謝晉元在四行倉庫下達了率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之所以將最後兩支中國軍隊死守的陣地設在四行倉庫基於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易於防守,並容易掌握部隊。四行倉庫作為原第88師師部,糧食和彈葯都儲存了很多,而且為了防止自來水管被日軍截斷,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存。

I. 八佰中的飛機是怎麼拍攝的

最近,戰爭題材影片《八佰》正在國內熱映,該片講述的那段歷史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當年在漢口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就把這一英勇悲壯的故事搬上了銀幕。這部82年前在炮火中拍攝的影片名為《八百壯士》,其中導演應雲衛、主演袁牧之都是寧波人,另一位主演陳波兒後來也成為寧波媳婦。

《八百壯士》工作照.webp.jpg

《八百壯士》工作照2.webp.jpg

影片《八百壯士》拍攝時的工作照

82年前寧波電影人就拍攝了「八佰」

「《八佰》熱播,引起社會各界對那段歷史的回望與緬懷。事實上,第一版《八百壯士》是在淞滬會戰的第二年(1938年)拍攝的,是由甬籍電影人應雲衛擔任導演、甬籍電影人袁牧之飾演謝晉元陵雹團長、後來成為寧波媳婦的陳波兒飾演楊惠敏。」8月26日一早,寧波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江偉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感嘆道。

「之前聽說電影《八佰》的部分場景是在寧波拍攝的,後來梳理歷史材料才發現,原來在82年前,寧波電影人就已將這段歷史搬上了大銀幕。」據黃江偉介紹,中國的電影發展史至今已有100多年,早期的中國電影在上海,而上海的早期電影,大多是寧波電影人創作的。

「《八百壯士》拍攝時,正值武漢會戰,影片是在日軍的飛機轟炸下完成拍攝的。」黃江偉通過歷史材料介紹說,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電影界的精英陸續從上海會集於武漢。在這一支影視人才隊伍中,就有電影《八百壯士》的編劇陽翰笙、導演應雲衛和主演袁牧之、陳波兒。

劇照1.webp.jpg

劇照3.jpg

劇照5.jpg

電影《八百壯士》 劇照

導演1.jpg

寧波籍導演應雲衛

陳波兒扮演的童子軍楊惠敏.jpg

《八百壯士》中的陳波兒

袁牧之扮演的謝晉元.jpg

《八百壯士》中的袁牧之

袁牧之1.jpg

袁牧之

陳波兒.webp.jpg

陳波兒

合影222.png

袁牧之與陳波兒合影

陽翰笙,著名作家、編劇,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南昌尺鍵帆起義軍南征,任起義軍政治部秘書長;應雲衛,1904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慈溪,著名左翼電影導演和製片人,1935年被單線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秘密黨員」;袁牧之,中國人民電影事業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940年在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陳波兒,被稱為「人民藝術家」,1937年在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與袁牧之結為夫妻。

1938年1月,陽翰笙在武漢提議電影界應成立全國性的組織,得到電影、文化、戲劇各界的一致同意,推定應雲衛等35人籌組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陽翰笙等4人起草宣言。當年1月29日,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

當時,中國電影製片廠是由漢口攝影場改組而成的,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領導。第三廳由周恩來分管,主要負責宣傳文化工作。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來自上海的進步藝術家紛紛參加中國電影製片廠抗戰電影的拍攝工作,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張,迅速壯大抗日陣營的宣傳隊伍,推動全民抗亮枝戰運動的廣泛開展。

在敵軍的飛機轟炸下拍攝出經典之作

淞滬會戰打響後,上海軍民英勇抗戰。1937年10月下旬,日軍圍困了上海閘北四行倉庫,守衛倉庫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即「八百壯士」),在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堅守陣地、寸土不讓,英勇頑強地抵抗日軍。上海廣大市民被八百壯士的英勇氣概所感動,紛紛以各種方式支援守軍。

當時,宣傳文藝界被八百壯士的偉大事跡深深感動,迅速創作出一批反映八百壯士英勇斗爭的優秀文藝作品,如二幕劇《八百壯士》、歌曲《歌八百壯士》等。陽翰笙則迅速寫出了電影劇本《八百壯士》。此時,謝晉元等守軍仍被困在上海租界。陽翰笙希望通過《八百壯士》這部影片,表達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真誠願望。

電影《八百壯士》由應雲衛導演,袁牧之飾演謝晉元團長,陳波兒飾演女童子軍楊惠敏。當時,應雲衛、袁牧之和陳波兒一度被人稱為電影界的「三傑」,他們三人「合作的影片雖不多,可是沒有一部不是著名作品」。

《八百壯士》的拍攝條件十分簡陋,器材匱乏,也沒有攝影棚,拍攝組就在漢口楊森花園布景進行拍攝。拍攝過程中,武漢保衛戰打響,日軍飛機經常對武漢進行轟炸。在敵人的炮火之中,全體人員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和極強的工作責任心,不到半年的時間,即完成拍攝任務。

影片不僅表現了軍隊的抗日士氣,也表現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斗爭熱情。正如陽翰笙所說:「在這個劇本中,我不單寫八百壯士的英勇戰斗,而且還寫了工農商學兵、各人民團體對八百壯士的支持,這就是群眾支持抗戰,是全民的抗戰。」

「這是事實的再現和血淚的結晶」

1938年7月,電影《八百壯士》拍攝完成後,立即安排電影放映隊在各地進行放映,並決定將放映的全部收入,悉數購買書報等慰勞受傷士兵。

在「八一三」抗戰周年紀念前夕,影片首先在武漢連映5天。此後,全國各地對這部影片的熱情持續高漲。1938年9月6日,影片在香港平安影院放映。1939年2月,影片在上海新世界連續放映4天後,應市民要求,又在公共體育場連映2天。194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西北攝影隊在陝北榆林放映該片,觀眾達萬餘人。同年7月,影片在雲南昆明南屏劇院放映。1941年4月,謝晉元夫人去世後,重慶唯一大戲院連續放映四場該片以示悼念。同年11月,電影放映第六隊受邀在西安歐美同學會大禮堂放映該片。

《八百壯士》還在美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法國、瑞士的反侵略者大會上放映,反響也極為強烈。1939年初,國際反侵略運動中國分會會同中國電影製片廠將《八百壯士》譯成法文,在法國各地影院上映。

作家郁達夫看過《八百壯士》後,評價說:「這影片的價值,是不可以和好萊塢或英德諸製片廠,在和平空氣里所創制出來的諸種幻想的戰事影片來相提並論的。因為一方面的作品,是技巧的搬弄和科學的運用;而另一方面的作品,卻是事實的再現和血淚的結晶。」郁達夫號召廣大華人在抗戰中,「以八百壯士的孤軍苦鬥,來作我們的模範。我所以敢推薦這一個影片,希望我黃帝的子孫,都能一看此片,而來盡他們或她們對國家民族所應盡的責任。」

1996年,電影《八百壯士》榮獲「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優秀影片」新進杯獎。

影片《八百壯士》拍攝結束後,陽翰笙與應雲衛即赴重慶大後方,繼續以影視作品鼓舞民眾士氣、支援全民抗戰。袁牧之與陳波兒則前往延安,在延安,他們主要從事攝影工作,為抗戰時期延安軍民留下了一系列珍貴的影像資料。

「作為寧波人,感到非常自豪!」

「1938年的《八百壯士》,是在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後,快速完成創作的一部經典影視作品。」

「當時這部電影的定位是『國防電影』,愛國將領與普通百姓的家國情懷是一致的,大家有著共同的民族性。」

「當時的拍攝條件是現在人沒法想像的,上面有敵機轟炸,下面炮聲隆隆,大家仍在堅持拍攝,可以說,這部影片的拍攝過程,同樣可歌可泣。」黃江偉在解密這段歷史的同時,感嘆不已。

談及這部82年前的抗戰題材影片,黃江偉個人感受很多。 「首先,這么大的一個歷史題材,在當年是由寧波團隊來完成的,家鄉人民的這種自豪感是非常強烈的; 第二個方面,就是非常感慨,感慨這些早期中國電影人的家國情懷,感慨於他們的這種使命感。用記錄時代、呼喚民眾的思路進行創作,非常的了不起。」第三個方面,回望寧波近現代文化藝術創作,尤其是在上海開埠以後,寧波的文藝精英在影視、音樂以及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對當下的人們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鞭策,「希望這樣的感人事跡,能夠激勵大家繼續發揮各方面的力量,讓更多的寧波聲音、寧波作品呈現在大銀幕上,呈現在更多民眾的眼前。」

黃江偉回憶,2017年,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在中山公園逸仙樓舉辦了一場「甬籍近現代電影名家成就展」,袁牧之的女兒袁小牧專程來甬參加了活動,之後她又趕往天一閣查閱袁氏家譜,進行尋根。「袁小牧老師給我們提供了100多件有關袁牧之生前的珍貴史料,供我們進行歷史文化研究,這些珍貴物品一直保存在中山公園逸仙樓中,為我們研究近代影視寧波的發展,提供了很多鮮活、翔實的材料與依據。」

閱讀全文

與電影八佰用的什麼拍攝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得多末日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96
西瓜視頻怎麼發整個電影 瀏覽:264
電腦版優酷怎麼電影評分 瀏覽:829
加拿大如何網上訂電影票 瀏覽:708
上海哪些電影院位置舒服 瀏覽:568
富有哲理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798
拍電影票房怎麼分賬 瀏覽:251
電影雙世白蛇免費觀看 瀏覽:286
哈利波特1電影觀看免費 瀏覽:815
家裡面如何看電影 瀏覽:752
微信公眾號怎麼看福利電影 瀏覽:434
關於中邪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3
cf生化電影院在洞里怎麼站起來 瀏覽:582
動漫電影好看女生 瀏覽:790
南瓜電影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33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影免費下載 瀏覽:807
什麼遇見你的外國電影 瀏覽:517
電影票的價錢最少在多少錢左右 瀏覽:74
好看的盜墓電視電影 瀏覽:571
用uc看電影佔用手機內存怎麼解決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