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負責剪片的叫什麼

電影負責剪片的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25 20:53:24

⑴ 請問導演、製片人、策劃、出品人、剪輯、監制各是負責什麼工作的

1,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
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內地著名的製片人就是大鬍子張紀中,先後擔任了《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電視劇的製片人。張紀中當過演員、作過導演,最後發現自己最適合做製片人。製片人要擅長市場推廣,要不然怎麼收回投資?如在拍《神鵰俠侶》時,張紀中就讓小龍女一角炒作了一年多,弄得全國人們皆知。
製片人最怕的是虧本和超出預算,所以要精打細算。如經常聽聞成龍在拍電影時,要求演員用手紙不得超過3張,因為他本身就是該片的製片人。製片人需要資金,所以製片人愛傍大款,如傳出某個大貪官曾經贊助張藝謀一大筆資金。
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製片人」是怎麼一回事。他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製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製片人對一切負責。製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製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

電影製片人(Procer),也稱「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製片(Proction Manager,可直譯為製作經理)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向導演和監制負責。
策劃就是主持影片順序,情節等
出品人就是製片人
剪輯就是吧影片的特技鏡頭,切換鏡頭拼在一起
監制主要負責拍片現場的燈光,音響,特技以及各種工作人員

⑵ 拍電影都需要用到什麼工具需要哪些類型的工作人員各負責什麼

攝影設備、燈光設備、現場收音設備等等。
導演:就不用多說了;
編劇:負責整部電影的劇本創作。有的導演拍電影不用劇本,比如王家衛。
出品人:簡單的說就是投資方;
監制:負責整部電影的統籌安排,包括請導演、請演員等等各方面的統籌工作,通常,牛B的監制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影片的走向。比如,為人熟悉的《倩女幽魂》《東方不敗》等是由程小東導演、徐克監制的,但通常被說成徐克電影;
執行監制:就是分管電影各方面或者做監制下手;
執行導演、副導演:做導演下手或單獨負責影片的一部分拍攝;
攝影:不用說了;
動作導演:負責影片的動作設計;
美術指導:負責整部電影的美術效果,比如影片整體色彩效果、美感之類的;
服裝造型設計:負責演員的服裝造型的設計;
剪輯:負責影片的後期處理,按照劇本安排和導演的要求對拍攝後的出片進行剪輯整理;
配樂:負責電影的配樂和主題曲和插曲的創作;
音響效果師:負責電影的音響效果,比如動物的聲音、兵器碰撞的聲音、爆破的音效等等;
視覺效果師:負責電影的視覺效果,比如場面的恢宏度等等;這兩個效果對於大片非常重要,而且各大獎項得這兩項獎的一般都是大片;
還有其他很多,比如燈光師、劇務、茶水、配音等等。。。。。。
至於具體的設備,我也了解不全。想攝影機就有好多種:首先是搖臂攝像機,然後要有軌道攝像機,當然,單獨的攝像機也要有,如果要拍水下不深處鏡頭,還可以用到潛望鏡攝影機。燈光也有很多種,常見的有背景燈、追光燈、聚光燈、調焦柔光燈等等。其他還有比如腳架、遮光罩等。
當然,這是專業電影拍攝設備(而且僅僅是拍攝時用的設備,沒涉及到後期製作),如果不是拍正是電影的話,用不了這么多專業設備,有時甚至只需要DV就能搞定。

⑶ 拍攝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及各自的職務都是什麼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⑷ 什麼叫電影種草官

電影種草官是指有一些人負責把好看的電影剪輯成一些精彩的片段或者是將一些好看的電影安利給其他人,他們手裡有很多電影資源,當然也野舉知道哪些電影比較好歷芹看,一般稱這種人為電影種草官
電影種草官的重要職責,就是實事求是,在觀看電影後,通過自己心得把電影的內容,值得推薦的地方詳細呈現,已達到所呈現的內容,觸達頌爛碧客戶內心。

⑸ 剪片子的職業叫什麼

剪片子的職業叫剪輯師

⑹ 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麼的

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麼的

大家聽著這些詞都覺得高大上,那麼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麼的?在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歡迎閱讀!

一、導演

首先,導演大概幹嘛大家有基本的概念了吧?大家都知道他是主要的創作者,編劇、演員、攝影、剪輯等分工都是為他的創作服務的(當然理想狀態下各技術部門也都是在進行藝術創作),我再說些在片場和製作期的具體的執行方法。選角就不說了。

對於編劇,導演要審定編劇撰寫的情節的可行性和連貫性,將其轉化為有畫面感的敘事構圖形態(因此最好要親自畫分鏡頭,大家都看過那個姜文、徐克等人的分鏡對比圖吧,一部分繪畫功力不足缺乏構圖概念的導演就會僱人畫分鏡),然後判斷編劇撰寫的台詞是否符合角色和情節需要,大部分導演會在片場親自修改具體的台詞(部分擅長即興表演的演員也會修改,前提是他具備這個許可權或導演很欣賞他的修改)。

對於攝影(攝影指導),導演要提供分鏡構圖、景別要求、鏡頭長度等具體要求,然後由攝影指導、掌機攝影來掌鏡,將導演要求的整場戲(整個鏡頭)拍出來,部分攝影出身的導演如張藝謀偶爾會親自掌鏡,多數導演則只會呆在監視器前看拍攝效果。像昆汀這樣的野路子影迷導演,都是用類比的方式(我要一個某某片某某場景的鏡頭)提要求,而且號稱不拍只導(也就是不會同一個場景拍一堆素材,後期剪輯機房挑去)。

對於演員,導演要為其說戲,講明演員在接下來要表演的一個場景或鏡頭中用何種情緒、眼神、表情、語氣來表演(走位、說台詞、肢體動作),大部分導演會提出明確的表演要求或為演員講述角色的真實狀態,而部分演員出身的導演如姜文會不給演員太多條條框框任其自由發揮,極少數特別擅長指導演員表演的導演如李安會直接做出示範建議(這也是王力宏這樣的爛演員勉強也能演得湊合,章子怡這樣表演方法上不適合玉嬌龍的演員也能演得出彩的重要原因)。

對於剪輯,導演在提出自己基本的創作思路、明確的故事線和重點情節後,理論上應該把一堆素材扔給剪輯讓他慢慢篩選,然後再審閱提出修改意見。比如張叔平剪王家衛電影是最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王家衛電影素材多如牛毛(因為丫想一出是一出,隨便拍,而且說實話王家衛拍戲的作家感強而畫家感很弱,王家衛+張叔平才是完整的創作),演員在看到成片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演的那麼多戲到底能保留哪些(所以就有過王祖賢、關淑怡的倒霉經歷);而像姜文這樣的絕對控制者(暴君),大部分剪輯師是較難100%領會和完成他的敘事意圖和節奏的,所以姜文一般會親自上陣。由於中國的導演中心制,大部分導演都不放剪輯權給片方(出品方)親自剪,可很多導演,比如陸川,對類型片敘事節奏是不懂的,就會折磨死觀眾。哦對還得提一下野路子大師昆汀,他在剪輯機房裡不會說那些術語什麼的,就直接跟他的御用女剪輯師塞利·蒙克(已故)說我要某某片某某鏡頭那樣的效果,真正的審美天才。

對於其它部門,導演主要是提出要求然後審查proction質量,如藝術指導proction director要提供整體的場景服裝道具的設計,是體現導演美學表達的主力環節,大部分導演的個人風格都很依賴藝術指導來提供色彩支撐。說句題外話,大家經常吐槽劇本差(其實就是基於點子趕工的產物,沒經打磨),其實其它技術環節才是中國電影最落後的部分,燈光、道具、爆破等部門都是些草台班子甚至電工,沒有任何審美可言,我曾經聽過某大牌演員吐槽某劇組的服裝組工作人員,拿出一堆衣服只有一件靠譜,還好導演還是配得上自己的名氣挑的就是那件能看的,演員才長舒一口氣。

現實中,由於整體上還是導演中心制,中國的導演自己經常不掛製片人頭銜卻做著製片人的事兒。特別是很多大牌導演,本人就是電影攝制和製作公司的老闆,除了錢不是自己掏的,整個班子就是自己搭的,也就是說,中國的導演很多都是實質上兼任著製片人的職責的,這在好萊塢雖然也很常見,比如盧卡斯自己就是星戰系列的出品人、製片人和導演,但好萊塢會通過合同明確職權(分成也要根據職權分開算,投資出品、親自製作、擔任製片人、擔任導演、擔任編劇,總之干一份活拿一份錢),而中國導演在自己的電影前面很少在製片人中列上自己,近年來很好笑的是反而喜歡把自己列到出品人里去(比如周星馳)。

二、監制和製片人

接下來就說說製片人和監制,這兩個一起說。目前的中國電影行業工業化標准化水平之低其實非常令人發指,就看很多電影的片頭就能看出來,在導演主演和主要技術部門的director之前,掛了一大堆人名和頭銜,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不說公司名,僅是人名頭銜就包括出品人、聯合出品人、監制、製片人、執行製片人、總策劃、策劃等一大堆頭銜。

首先,正如張小北師兄在本題中的答案所說,監制是個引自香港電影工業體系在內地又產生了變體的仔細想想很搞笑的概念。香港出現監制概念,起源於大牌導演演員紛紛脫離大公司自組公司,如王晶文雋劉偉強的最佳拍檔,這三人的組合中,文雋編劇劉偉強導演,王晶就擔任監制,而三人其實都是公司老闆(大股東)和項目的執行manager,也就都是出品人和製片人,所以王晶的監制頭銜約等於但稍微工作量少於現在美劇常見的創作人Creator概念(如Lost迷失就是Created by JJ,目前在知乎上大家都知道的House of Cards的Creator就是David Finch大衛·芬奇),提供概念設想和大的建設性意見,會參與劇組重要決策,但不負責具體的劇本創作和導演拍攝。

而今天內地的監制,如剛離開華誼兄弟的陳國富,相當於一個剝離了製片人的審核預算把控流程進度等財務和資本運作職能,保留平衡導演的藝術創作和電影的商業屬性職責的瘸了腿的製片人。目前在華語電影界,能夠擔任監制職位的一般本身就是導演或編劇(少數是演員,如徐崢為多部喜劇片當過監制),且製作商業片的經驗較豐富,仔細琢磨有點像美劇劇組中排在第二三位的executive procer(註:排在第一位的Executive Procer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實很少參與劇組實際製作流程的掛名的大牌,比如正在NBC播出的Revolution掛的是JJ艾布拉姆斯的名,CBS台的大部分罪案劇都掛著傑瑞·布魯克海默的名;另一種是製作人或創作人Creator,如前面提到的《紙牌屋》的大衛·芬奇和第一季《行屍走肉Walking Dead》的《肖申克的救贖》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也就是Show Runner),會常駐劇組,監督導演的拍攝進度和創作思路,可能還兼任編劇甚至代班導演的活兒,最典型的除了陳國富在華誼的幾個代表作,特別是《畫皮2》和《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兼任了編劇),再就是《十月圍城》中陳可辛扮演的角色(《十月圍城》陳可辛親自兼任了一部分戲份的導演)。

再說製片人,實際上,原來在香港工業體系裡存在的監制,很接近現在我們談論的`製片人的概念,也就是說,不僅要懂創作(最好自己有創作經驗),還要懂財務把控、商業運作,最重要的是他應該是一部戲作為商業項目開始運作的最初發起者。在好萊塢,能夠擔任製片人的人,一般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和六大製片廠有一定的固定合作關系,每年要親自審核並參與製作和監控很多部影片,在商業製片領域也就是以票房論英雄的大片中,真正的大佬製片人的權力僅次於製片廠的主席,遠大於絕大多數導演和演員。

舉個典型例子,Jerry Bruckheimer 傑瑞·布魯克海默,迪士尼影業的金牌合作者,CBS罪案劇的主要來源,旗下擁有傑瑞·布魯克海默影業和傑瑞·布魯克海默電視,分別在電影和電視製作領域舉足輕重,他手上直接把控的品牌包括《加勒比海盜》系列、《絕地戰警》系列、《國家寶藏》系列、《壯志凌雲》(可能的系列)等熱門電影品牌,《珍珠港》、《勇闖奪命島》等賣座大片,《CSI》和《Amazing Race》兩大電視品牌。為何說以他為例最為典型呢,因為他製作的最為成功的電影《加勒比海盜》系列,並不是先有劇本或現成的人物,而是來源於他作為製作人和製片人的靈感迸發,也就是說,他看到迪士尼樂園里的加勒比主題就想要以此為靈感來源拍一部電影,於是用命題作文的形式召集編劇人馬開始創作,在他的靈感主導下誕生了劇本後首先確定了男主角的瘋癲氣質和德普這個主演,然後再選擇了導演Gore Verbinski 戈爾·維賓斯基執導組建劇組,組建cast選角導演團隊(註:好萊塢有專業的負責試鏡選角的卡司導演,乾的是比國內的副導演高級得多的活,權力不小),選中新人凱拉·奈特利和當紅小生奧蘭多·布魯姆等等。也就是說,整個項目的發起點是他。而這也是導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最大的不同。

可能很多人會說好萊塢很多大導演,比如詹姆斯·卡梅隆也是項目發起者,其實那是他作為製片公司老闆和他的製片人搭檔蘭道一起擔任了製片人。而中國的導演由於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發起項目然後尋找投資和發行公司也就實質上自己兼任了製片人,很少會接大公司(華誼等)的命題作文(烏爾善接《畫皮2》乃至之後萬達的《盜墓筆記》、華誼的《封神榜》就是典型的命題作文),所以全職的具備商業和藝術兩方面技能的布魯克海默式的製片人極其少見,而張偉平和王中磊這樣的出品人兼任製片人的情況卻屢見不鮮。

陳國富在華誼期間實質上只有內地式監制職能,他和王中磊加在一起才是華誼的製片人Procer。要靠近好萊塢體制,最合理的方式是,王中磊擔任Executive Procer「總監制」或「總製片人」代表出品方的二號人物,陳國富(現在應該說是陳國富的接替者了)擔任Procer製片人。歷史上,華語電影也不是沒有成功經驗,在香港,從《英雄本色》開始,徐克效仿盧卡斯只擔任製片人(當然那時香港都叫監制,而且施南生實際上才是負責商業部分的,相當於王中磊)讓吳宇森和程小東執導的《英雄本色》1&2、《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等都是經典,相反他們拆夥後徐克自己上陣反倒拍得爛。相信陳國富離開華誼後,以自己工作室的形式與華誼、萬達等合作時,將會更具主動性,應該會有當年徐克的效果。陳可辛是除了陳國富之外最想成為這樣的製片人的電影人,但由於現在還剋制不住自己上陣拍片的沖動,短期內他還成不了,而且他現在投資回報率方面比陳國富差得太遠,就快沒人投錢給他了。另一個有經驗的人當然是王晶,他也是採用呂克·貝松模式做了很久的投資方、製片人、監制的,近兩年復出導演(而且也和貝松一樣拍不好了)其實屬於白費力。像劉偉強、陳嘉上這些香港導演,如今其實都失去了創作能力了,但他們都熟悉商業類型片的規律,如果全都轉型製片人其實前途不錯。內地電影人中,除了徐崢這樣的奇葩(演員-監制-導演兜圈路線),目前還看不到幾個具備從創作領域轉型製片人能力的人,也許寧浩和幾個編劇有戲?

扯個題外話,一部好萊塢電影和一集美劇一般只有一個導演署名(羅伯特·羅德里格斯為了讓弗蘭克·米勒署名《罪惡之城》還退出了工會),但製片人(助理製片人、線上製片人、協作製片人、顧問製片人等)有可能會有一大堆,頭銜包括procer、executive procer、co-executive procer、co-procer、associate procer、line procer、consulting procer、supervising procer、financial line procer等,等咱們這這些職銜都全了也分工明確了,真正工業化就不遠了。

順著題外話說回來,之前那個問line procer的問題里,其實內地一般把這個負責流程的人叫執行製片(不帶個「人」字兒差別就大了,署名時會給你個「人」做),或者更老派的劇組叫製片主任,一般這個人是監管一切雜務的,包括車輛調配、日程安排、群演等等,偶爾還能管主要演員招募,別看這是個雜活,其實這種後勤部長的職位都是投資方的嫡系擔任,因為這個人其實是掌握很大的財權的,劇組的日常開銷都從他這走,流程進度也是由他替投資人盯著(當然投資人如果有私貨塞進來他得保證能實現),有種出品人的監工的味道。由於現在很多公司和明星工作室的核心力量都是辦公室做宣發的人馬,所以一些宣傳領域的宣傳總監和明星經紀人就從下游向上游進入了,當然因為宣傳領域主要都是渠道性的工作(對於劇組來說,宣傳的那點創意營銷不足以稱作內容創作),所以很多宣傳領域的人轉入製作上游,入手的工作都是類似的執行製片或助理製片人工作,特別是陳可辛、姜文等導演工作室的負責人luyao和yanyunfei這樣的,現在在劇組里就成了兼任製片人(甚至還是投資方)的大牌導演aka劇組皇帝的大內總管,並逐漸開始真的分擔一些前期的製片策劃劇本審閱的核心工作。這也是我們從事營銷宣傳向上游發展的最佳路線。

三、出品人

最後說說出品人。這玩意是中國特產,美國只署出品公司presents,老闆們不湊這熱鬧(當然像韋恩斯坦的公司就叫自己名另說)。其實就是出品方(投資方)的法人代表,比如出品有中影集團,那韓三爺就是出品人。如果某公司只是投了一小部分錢,那他就是聯合出品,法人代表掛聯合出品人。還是以華誼兄弟為例,王中軍目前基本只在出品人的欄里出現,而王中磊一般都是掛製片人。近年來有個好玩的趨勢就是會在出品人欄里出現劉德華、周星馳、成龍這些人,其實一般意味著他們是影片的主要投資人之一。像去年五一檔的《匹夫》,敬愛的黃曉明老師就是出品人,因為他投資了嘛。正上映的《廚戲痞》黃渤劉燁張涵予應該都是出品人吧,因為他們都拿片酬入股了。陳坤老師好像也做過出品人了吧?


;

⑺ 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監制、編劇、策劃、出品人等都是干什麼的大小順序是什麼

一般製作人許可權最大,導演其次。其它沒有大小順序,只是分工不同。

1.導演: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如張藝謀、馮小剛。

2.製片人: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公司。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如華誼兄弟、王中軍。

3.監制:可能和製片人是同一個人,也可能另有其人。管理整個電圓此視或電影拍片流程相關環節的一切工作,如工作人員的尋找與協調,預算的控制,拍攝時間的進度等,讓電影能在合理的時間與預算下完成。

4.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就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被稱為劇作家。如電視劇《母儀天下》的王伊。

5.策劃: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電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6.出品人: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拓展資料

電影製作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譽顫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_途之泰_》(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慶腔敗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⑻ 請問下電影一般說的剪輯師做什麼的

攝制組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負責選擇、整理、剪裁全部分割拍攝的鏡頭素材(畫面素材和聲音素材),運用蒙太奇技巧進行編纂組接,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影片。

⑼ 電影製作人是什麼

製片人(Procer),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 全權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制器材的合同簽訂)、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
製片人[1]是劇組的主宰,攝制組的最高權力者,既有權決定聘用優秀成員,也有權開除在劇組違紀行為的成員。從片子的形成到片子的上映,是全片貫穿的核心 。也有的影視公司的老闆或投資方在影視劇中署名製片人職務。

閱讀全文

與電影負責剪片的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極米H2如何播放電腦里的電影 瀏覽:377
如何在網上找國外的電影網站 瀏覽:461
2D電影院如何選座 瀏覽:573
好看的電影遠古人類 瀏覽:999
冷門好看的災難電影推薦 瀏覽:569
2020年最好看的怪獸電影 瀏覽:541
美術考北京電影學院收分多少錢 瀏覽:840
如何請別人看電影 瀏覽:174
國內外有關農村性倫理電影有哪些 瀏覽:710
好看的電影家庭 瀏覽:240
一般電影票一張是多少錢一張 瀏覽:1000
好的電影學院有哪些 瀏覽:965
建設路的電影院叫什麼 瀏覽:585
像前任3好看的電影 瀏覽:654
團電影票用什麼軟體 瀏覽:452
哪些電影有舌吻床戲 瀏覽:334
近視怎麼去電影院看電視 瀏覽:943
有哪些好看的高中電影排行榜 瀏覽:497
看門人免費版電影 瀏覽:914
電影神奇四俠3國語版免費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