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妖貓傳是以唐朝長恨歌為原型拍攝,白居易寫長恨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創作原因: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
主要內容: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
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譯文:
唐明皇愛好女色一直在尋找絕色美女, 統治全國多年竟找不到一個稱心的。楊家有個女兒剛剛長大,養在深閨之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
天生麗質讓她很難埋沒人世間,果然沒過多久便成為了唐明皇身邊的一個妃嬪。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宮中的其他妃嬪都顯得黯然失色。
春季寒冷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白嫩滋潤的肌膚。宮女攙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由此開始得到皇帝的恩寵。
鬢發如雲臉似花頭戴金步搖,溫暖的芙蓉帳子里與皇上共度春宵。只恨春宵太短一覺就睡到太陽高高升起,君王從此再也不早朝了。
承蒙皇上的恩寵忙得沒有片刻閑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遊晚上夜夜侍寢。後宮中妃嬪不下三千人,卻只有她獨享皇帝的恩寵。
金屋中梳妝打扮夜夜撒嬌不離君王,玉樓上酒酣宴罷醉意更添幾許風韻。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楊家門戶生光彩令人羨慕又嚮往。
於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變了心意,變成了不重視生男孩而重視生女孩。驪山華清宮內玉宇瓊樓高聳入雲,清風過處仙樂飄向四面八方。
輕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盡傳神,君王終日觀看卻百看不厭。漁陽叛亂的戰鼓聲震耳欲聾,宮中停奏霓裳羽衣曲。九重門的京城發生戰事,君王帶著群臣美眷向西南逃亡。皇帝儀仗隊車隊走走停停,到了距長安一百多里的馬嵬坡。
御林軍停止前進要求賜死楊貴妃君王無可奈何,只得在馬嵬坡下縊殺楊玉環。貴妃頭上的飾品丟棄在地上無人收拾,首飾金雀釵玉簪珍貴頭飾一根根。皇帝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頭看到貴妃慘死的場景血淚止不住地流。
風颳起黃塵格外蕭索,回環曲折穿棧道車隊踏上了劍閣古道。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無色日月無光。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在行宮看見月色就傷心,夜裡聽到鈴聲就斷腸痛苦。時局好轉皇帝重返長安,路過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馬嵬坡下荒涼黃冢中,佳人容顏再不見唯有墳塋躺山間。君臣相顧淚濕衣衫,向東望無心鞭馬任由馬前進回京城。回來一看池苑的地方依舊,太液池邊芙蓉仍在未央宮中垂柳未改。芙蓉開得像玉環的臉柳葉兒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傷心落淚。
春風吹開桃李花物是人非不勝悲,秋雨滴落梧桐葉場面寂寞更慘凄。興慶宮和甘露殿秋草叢生,落葉滿台階長久不見人打掃。梨園歌舞藝人頭發已雪白,椒房侍從宮女紅顏盡褪。晚上宮殿中流螢飛舞玄宗悄然思念貴妃,孤燈油盡仍難以入睡。
遲緩的鍾鼓聲愈數愈覺夜漫長,星河泛白天快要亮了。鴛鴦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裡誰與君王同眠?陰陽相隔已經一年,為何你從未在我夢里來過?有個從臨邛來長安的道士,據說他能用精誠招來貴妃魂魄。
君王思念貴妃的情意令他感動,於是道士盡力去尋找貴妃的魂魄。騰雲駕霧如閃電,上天下地找了個遍。找遍九天之上尋遍九地之下,卻還是茫茫不見所尋不得。忽然聽說在海上有一座仙山,這座仙山被雲霧環繞隱隱約約。
華美精巧的樓台閣被五彩雲霞托起,那裡面體態輕盈柔美的仙女數之不盡。當中有一個人字太真,肌膚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楊玉環。使者來到金闕西邊叩響玉石雕做的院門輕聲呼喚,仙府庭院重重須經輾轉通報。
太真聽說君王的使者到了,從綉飾華美的帳子里驚醒。穿上衣服推開枕頭出了睡帳,珠簾與銀飾的屏風接連不斷地打開。半梳著雲鬢剛剛睡醒,來不及梳妝歪帶著花冠就出廳堂來了。輕柔的仙風吹拂著衣袖微微飄動,就像中國的宮廷樂舞。
寂寞憂愁顏面上淚水長流,猶如春天帶雨的梨花。含情凝視天子使者托他深深謝君王,馬嵬坡上長別後音訊顏容兩渺茫。昭陽殿里的姻緣早已隔斷,蓬萊宮中的孤寂時間還很漫長。從仙境遙望人世間,看不到魂牽夢縈的長安只看到茫茫塵霧。
只有用當年的信物表達我的深情,鈿盒金釵你帶去給君王做紀念。把金釵、鈿盒分成兩半,我和君王各自留一半。但願我們相愛的心就像黃金寶鈿一樣忠貞堅硬,天上人間總有機會再見。臨別時殷勤地托使者寄語君王表情思,寄語中的誓言只有君王和我知道。
當年七月七日長生殿中,夜半無人我們共起山盟海誓。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1)夜半思乳時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1、《長恨歌》創作背景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厔縣(今陝西周至)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
2、賞析
《長恨歌》首先給我們藝術美的享受的是詩中那個宛轉動人的故事,是詩歌精巧獨特的藝術構思。全篇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並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
「日高起」、「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等,看來是樂到了極點,象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後面無窮無盡的恨。
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製造者最後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
過去許多人說《長恨歌》有諷喻意味,這首詩的諷喻意味就在這里。那麼,詩人又是如何表現「長恨」的呢。馬嵬坡楊貴妃之死一場,詩人刻畫極其細膩,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由於這「血淚相和流」的死別,才會有那沒完沒了的恨。隨後,詩人用許多筆墨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但詩歌的故事情節並沒有停止在一個感情點上,而是隨著人物內心世界的層層展示,感應他的景物的不斷變化。
把時間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來開拓和推動情節的發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別之後,內心十分酸楚愁慘;還都路上,舊地重經,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回宮後,白天睹物傷情,夜晚輾轉難眠。
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於夢境,卻又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至此,已經把「長恨」之「恨」寫得十分動人心魄,故事到此結束似乎也可以。
然而詩人筆鋒一折,別開境界,藉助想像的彩翼,構思了一個嫵媚動人的仙境,把悲劇故事的情節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環曲折,有起伏,有波瀾。
這一轉折,既出人意料,又盡在情理之中。由於主觀願望和客觀現實不斷發生矛盾、碰撞,詩歌把人物千回百轉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故事也因此而顯得更為宛轉動人。
《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採用了中國傳統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往復的特點。
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託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徵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內心的感情,層層渲染,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蘊蓄在內心深處的難達之情。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這是以悲涼的秋景來烘託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
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層。
行宮中的月色,雨夜裡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徵性的事物,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上、聲調上也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愁苦凄清,這又是一層。
還都路上,「天旋地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回長安後,「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白日里,由於環境和景物的觸發,從景物聯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彷彿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復雜微妙的內心活動。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
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青娥」都已白發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迴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
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如此跌宕回環,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迴旋上升,達到了高潮。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
2. 洪曉芸-電影 師生綺戀
3. 像《馬路天使》一樣好看民國時期的電影嗎
1、《松花江上》金山與張瑞芳正處在熱戀之中的一部「私報於公」的作品,也是兩個人唯一一次的銀幕合作。
2、《漁光曲》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榮譽大獎的中國早期電影,最為突出的亮點是那首由蔡楚生作詞、任光作曲的哀婉綿長、旋律優美的主題曲。
3、《壯志凌雲》金焰、田方、王人美主演,最動人的是銀幕之外的於藍通過觀看這部電影而悄悄喜愛上銀幕上的田方,而當時享有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帝」之稱的金焰,通過這部電影,與「美牙美人」王人美一見鍾情,喜結秦晉之好。
4、《八千里路雲和月》白楊和陶金的「銀幕搭檔」的開門之作。
5、《家》、《春》著名大文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2,可惜缺少之3的《秋》與之相配套,想當年,大陸的上海和香港都曾經拍攝過這部名聞遐邇的代表作品。
6、《馬路天使》幾乎家喻戶曉的一部由明星組合的佳作,趙丹與周璇個人情感的最佳「激情交叉點」。
7、《南國之春》在影圈有「南國乳燕」之稱的陳燕燕的早期默片。
8、《青年進行曲》大劇作家田漢的憂國憂民的應時之作。
9、《太太萬歲》張愛玲的「小資情調」代表作,賣點不是女主角的「太太」,而是喧賓奪主的大有「觀眾緣」的上官雲珠。
10、《桃李劫》袁牧之和陳波兒的珠聯璧合。
11、《啼笑因緣》「言情大聖」張恨水加上「電影皇後」胡蝶,精心演繹一出民國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喜劇。胡蝶一人飾兩角,對當時的觀眾來說是倍感好奇。
12、《萬眾一心》民族電影加抗戰題材的雙相結合。
13、《西廂記》「銀幕慈母」林楚楚的古裝扮相,中國最早把王實甫的古典名著改編拍成的電影。
14、《塞上風雲》當時話劇界的明星,如陳天國、舒綉文和黎莉莉等聯合主演的一部少數民族題材的應景之作。
15、《夜半歌聲》1937年拍攝、被譽為早期電影名片的號稱「中國第一部恐怖片」。
16、《游擊進行曲》《青年進行曲》的姊妹篇。
17、《大路》一部男性電影,充滿陽剛之氣,金焰的代表作,聶耳的(開路先鋒),陳燕燕、黎莉莉的花枝點綴。
18、《鐵扇公主》中國動畫片鼻祖「萬氏兄弟」的第一部動畫長片。
19、《摩登女性》著名影星歐陽莎菲的個人電影代表作,一部維護女權的新潮電影。
20、《清宮秘史》周璇與舒適主演。當年宏大的電影巨制,後來被毛澤東主席點名批判、並與劉少奇主席「關於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的千古奇冤相牽連、還由此氣死該片的導演朱石麟。
21、《漁家女》「金嗓子」周璇與「袖珍小生」顧也魯聯合演繹出一出富家少爺愛上可愛清純的漁家姑娘的愛情故事。著名的歌曲(瘋狂的世界)便是源於此片。
22、《脂粉市場》又一部由「電影皇後」胡蝶主演的電影。
23、《不了情》張愛玲的言情故事,劉瓊、陳燕燕的男女情事,當年大上海典型的「小資情調」,劇情纏綿悱測,堪稱文藝類型片的代表作品。後來,還又發展到香港的同類片名和不同內容的一種無限延續。
24、《長相思》周璇和舒適的又一部時裝電影,著名歌曲《夜上海》就出自此片。
25、《船家女》「標准美人」徐來和當年的當紅小生高占非主演。
26、《慈母曲》顧名思義,「銀幕慈母」林楚楚的電影代表作。
27、《惡鄰》一部題材狹小的無聲電影小品。
28、《兒子英雄》沒有任何名氣,但很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29、《二百五小傳》田漢編劇,另名《梨園英烈》,把傳統的故事和戲曲演員的悲歡離合結合一起,增強故事的戲劇性。
30、《風雨江南》另名《結親》,用諷刺的手法表現一幕「結親」的鬧劇,後來的《抓壯丁》的風格與之有異曲同工之效。著名小生馮喆一掃「英俊小生」的模樣,扮演了一個迂腐的老地主,令人叫絕。
31、《風雲兒女》該片的出名,主要來自於片中結尾處的《義勇軍進行曲》,也就是後來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令人浩氣回腸的國歌。
32、《腐蝕》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此片並非列入中國早期影片當中,因為它是在1950年由上海的文華公司拍攝的。電影是根據著名作家茅盾的長篇小說改編,電影較好的體現了小說中主題的精髓。
33、《孤城烈女》陳燕燕的形象一反常態,所以,「四大名旦」的頭銜當之無愧。
34、《關不住的春光》趙丹、徐韜、王為一作為「新疆難友」加多年知己好友,在銀幕前後唯一一次的友情合作。女主角是與金焰離婚之後的王人美。
35、《秋海棠》秦瘦鷗的小說,馬徐維邦的導演,李麗華的主演,一出舊中國戲曲演員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
36、《紅樓夢》曹雪芹的傳世名著,在百年來的影壇上不知演繹了多少回。此番由當年的「四大名旦」之一的袁美雲反串「公子哥」賈寶玉,周璇扮演林黛玉,王丹鳳扮演薛寶釵,清一色的漂亮女明星,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37、《聯華交響曲》由幾部短片共同組成,貼近現實的寫實作品。
38、《還鄉日記》張駿祥與白楊短暫戀情的銀幕合作,另一部是張駿祥導演、白楊與金焰主演的《乘龍快婿》。
39、《混江龍李俊》早期的武打功夫片,取材於「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傳》章節。
40、《浪淘沙》吳永剛的「另類」導演作品,是中國影壇最早的探索影片,全片僅有2個人物,金焰和章志直把「逃犯」和「警長」這兩個劇中人的鮮明性格,表演得很有層次。
41、《戀愛之道》馮喆和舒綉文繼《裙帶風》的再次銀幕合作。此片在香港上映時引起廣泛影響。
42、《明末遺恨》著名小生梅熹和「四大名旦」之一顧蘭君的古裝演出,該電影是在當時話劇演出轟動後開拍此片。
43、《母與子》盧碧雲與張伐的主演,家庭生活和夫妻、母子親情表露得真切感人。
44、《女兒經》女兒家的私事、煩惱事,這類題材在今後多年常演不衰。
45、《前台與後台》著名電影大師費穆的「實驗性」電影作品。
46、《青春之歌》與1959年北影廠的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同名但內容卻與之截然不同。前者是又名《青春頌》的充滿「小資情調」的文藝生活片,而後者則是革命題材的典範傑作。
47、《人民的巨掌》「左翼」昆侖公司在解放之時的順應新形勢的過眼雲煙之作。
48、《桃花泣血記》「電影皇帝」金焰與一代「無冕影後」阮玲玉的美麗與哀愁。
49、《天倫》傳統的故事,傳統的情節,傳統的題材。
50、《體育皇後》黎莉莉的健美與風韻,早期明星的造星聲勢。
51、《天明》不錯的題材,陌生的電影,深邃的立意,卻距離太遙遠。
52、《天堂春夢》路明、石羽、藍馬、上官雲珠,四大影星,他/她們都是當時紅透半邊天的影星,該片也在中國影壇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53、《武則天》同類題材在不同年代反復上演,百演不厭,這是當年「四大名旦」之一的「顧蘭君版」的大型宮庭巨制。
54、《希望在人間》上官雲珠和藍馬繼《天堂春夢》、《萬家燈火》後再度聯手,由銀幕上的「夫妻」演變成真實生活中短暫的「情人」。
55、《相思債》一部模仿好萊塢的充滿懸念的文藝類型片,在同時期不多見,很好看,戲中的插曲也很有味道。
56、《如此繁華》如此酸甜苦辣,如此悲喜交加。
57、《都市風光》看盡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前前後後,里里外外。
58、《少奶奶的扇子》根據外國作家王爾德的著名小說改編,此劇曾多次被中國影人搬上銀幕,這部影片是由「四大名旦」之一的袁美雲和英俊小生梅熹主演。
59、《生死恨》著名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主演的中國第一部人工上彩的京劇戲曲藝術片。
60、《新舊上海》狹義上的「新」與「舊」之間的老上海之比。舒綉文主演。
61、《新女性》一代影星艾霞自殺後復活於銀幕,阮玲玉精心傾情的電影代表作。
62、《野玫瑰》王人美的美麗與粗野,金焰的率真與純情,兩個鼎盛時期的紅粉佳人和英俊小生的「最佳銀幕伴侶」與「最佳生活愛人」的影壇結晶。
63、《雪中孤雛》一部煽情的悲情故事。
64、《壓歲錢》並非兒童題材,而是成人的事情。
65、《遙遠的愛》秦怡和趙丹扮演的一對志不同、道不合的掛名夫妻,明星效應是這部影片的突出光彩。
66、《夜店》該片來自於俄國大作家高爾基的小說《在底層》,眾明星捧場。
67、《一串珍珠》觀看默片時期的無聲形體,好似恍然隔世之感。
68、《銀漢雙星》又一部張恨水的「才子佳人」、「鴛鴦蝴蝶」,金焰是演出此片的「情場高手」。
69、《表》類似《三毛流浪記》,舊社會兒童的悲慘遭遇。
70、《姊妹花》「電影皇後」胡蝶聞名海內外的佳作,她一人扮演大寶、小寶兩個貧富懸殊的姊妹,面貌相同性格各異,只可惜該片的姊妹片《再生花》現在不復存在。
71、《小城之春》1948年開拍,距離50年之後神奇地被世界權威電影機構評為中國唯一一部的世界十大經典名片。影片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那濃濃的揮抹不去的鄉思情愁。
72、《萬家燈火》上官雲珠和藍馬繼《天堂春夢》、《希望在人間》後再度銀幕結緣。
73、《一江春水向東流》距今為止,上座率最高、放映周期最長、觀眾觀看人數最多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電影佳作。
74、《十字街頭》含淚的喜劇,帶笑的悲楚,冷酷的現實,還有白楊和趙丹的風華正茂。
75、《三毛流浪記》雅俗共賞、老少皆益的兒童經典形象和兒童經典故事,同類題材時隔多年至今無可與之比肩。
76、《烏鴉與麻雀》看完此片,你才會懂得什麼叫做「中國早期電影的典範」。
77、《神女》全片僅有三個人物出場,兩段連貫的情節發展,一個形象鮮明的偉大女性—那就是阮玲玉。
77、《麗人行》上官雲珠的轉型,黃宗英的成熟演技,還有曾經風靡影壇「沙莉年」的沙莉,三個女性一台好戲。
78、《春蠶》大文豪茅盾早期的小說搬上同樣是早期的中國銀幕。
79 《孤島天堂》電影大師蔡楚生的代表作,黎莉莉的風情萬種,在銀幕上盡現。
80、《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最早銀幕上的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談情說愛,只可惜是默默無聞的默片。
81、《情海重吻》比《勞工之愛情》進一步,但美中不足的仍是難聽明白。
82、《方珍珠》老舍的原著,陶金的「破風箏」,戲曲演員的一出愛與悲。
83、《狼山喋血記》電影大師費穆的「實驗作品」,比這出寓言故事更為稱奇的是銀幕之外的驚天秘密。
84、《寧武關》戲曲的原汁原味,與中國第一部電影的問世之作《定軍山》一脈相承。
85、《憶江南》田漢的名劇,周璇和馮喆的主演,其中,馮喆的英俊瀟灑,周璇的一人分飾兩角,都顯示出大明星的風采和無法抵擋的超人魅力。
86、《三個摩登女性》阮玲玉、陳燕燕、黎灼灼和金焰,三女一男組合成一幅三十年代青年男女的「浮世繪」。
87、《蝴蝶夫人》模仿外國名劇,迎合流行潮流,不是正宗,但很有味道。
88、《春殘夢斷》大明星劉瓊和李麗華的文藝片典範。
89、《母親》范雪朋、顧蘭君等明星都演過同名的「母親」,此次由秦怡主演的母親,別有一番感覺,因為當時才二十幾歲在影片中要將母親從24歲一直演到74歲,是錘煉一個傑出演員最佳的良機。
90、《青青河邊草》大明星王丹鳳和嚴俊再次演繹中國版的《魂斷藍橋》,故事情節感人至深,結局把原片的悲劇收場,改為更符合中國百姓容易接受的「大團圓」。
91、《夜來風雨聲》王丹鳳與另一小生的愛情悲情,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不知讓多少觀眾留下同情的淚水。
92、《新漁光曲》著名的《漁光曲》之後,再並非「狗尾續貂」的成功演繹。
93、《西廂記》這回是周璇的紅娘,慕容婉兒飾崔鶯鶯,白雲演張生,片中的《花好月圓》由周璇演唱,好聽又流行。
94、《失去的愛情》秦怡與金焰結合後唯一一次的銀幕合作,電影中兩人演的是悲劇,而現實生活中兩人卻是新婚的喜劇開篇。
95、《幸福狂想曲》趙丹與黃宗英銀幕上的首演伴侶,而銀幕下的兩人也由此片喜結良緣。
96、《假鳳虛凰》石揮與李麗華的諷刺喜劇,由此還引發出當年上海界理發行業的集體大罷工。
97、《裙帶風》馮喆與舒綉文的時事諷刺劇,話劇先紅,電影後續。
98、《龍鳳花燭》英俊小生馮喆一人扮演兩兄弟,與小鳥依人的陳燕燕兩情相依。
99、《鸞鳳怨》青年男女的恩怨情天,愛恨情愁。王丹鳳與馮喆一對「金童玉女」的最佳銀幕搭檔,到了16年之後又在銀幕上聯合演出了另一出「才子佳人」的《桃花扇》。
100、《共赴國難》第一部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為內容的故事片,它讓電影吶喊出民族革命的呼聲,點燃起大眾抗日救亡的火焰,當時的觀眾贊譽它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4. 大家覺得好看的恐怖片有哪些
強烈推薦《萬能鑰匙》。
這部電影的絕妙之處就是,它所給我們的任何重要的細節都能證明兩種結局存在的可能,它的每個證據可以同時證明兩種的不同結局。所以無論我們認為哪種結局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兩種結局所表達的含義不同。
結局老太太還活著,也是出乎意料,大家看過這部影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