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團員是什麼電影改編的
團圓改編的電影叫《團圓》。
《團圓》是由王全安執導,由盧燕、凌峰、徐才根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以海峽兩岸親人離散重聚為背景,講述了一個退伍的國民黨老兵晚年重回上海尋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卻讓妻子現在的家庭產生劇烈震盪的故事,折射海峽兩岸的「團圓」主題。
㈡ 抗美援朝電影
抗美援朝電影:
1、《長津湖》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㈢ 1964年長春電影製作廠出品的什麼電影開茶了
題主是否想詢問「1964年長春電影製作廠出品的什麼電影開拍了」?《英雄兒女》。在中國電影史上,《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開拍的一部戰爭片。該電影是在1964年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的影片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
㈣ 老電影《英雄兒女》的主要內容用文字描述是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王成告訴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軍中。後來在一次戰役中,王成英勇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
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這時王芳也已傷愈回到部隊。
她與王文清相會,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動。王文清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這時父女終於團圓。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創作背景:
1952年冬天,以巴金為組長的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人員踏上了滿目瘡痍的朝鮮土地,在朝鮮戰場上,巴金同創作人員深入到志願軍中。回國後,巴金寫出中篇小說《團圓》,並發表在1961年8月號的《上海文學》上。
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了《團圓》後,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團圓》改編成電影。同年夏天,導演武兆堤和編導毛烽奉命開始了將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工作。
1953年,23軍《戰地報》記者洪爐在了解到蔣慶泉的事跡後,寫成了通訊《頑強的聲音》,但因為蔣慶泉後被俘虜而未能發表,同年7月,洪爐根據未能發表的《頑強的聲音》揉合於樹昌的事跡寫成了《向我開炮》。
與洪爐相熟的總政文化部編劇毛烽,在創作電影《英雄兒女》時用「向我開炮」的情節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並根據另一位烈士楊根思的事跡設計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撲向敵人的壯烈結局。
角色介紹:
1、王成:演員 劉世龍
政委王文清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場戰斗中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語句後壯烈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習他的運動。
2、王芳:演員 劉尚嫻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3、王文清(王東):演員 田方
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後來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之後和王芳團圓後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
4、王復標:演員 周文彬
王文清的戰友,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這時王芳也已傷愈回到部隊。她與王文清相會,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
幕後花絮:
1、影片插曲《英雄贊歌》的曲作者劉熾在得到公木寫出的歌詞後並沒有急著譜曲,而是拉著一夥人打撲克牌。打著打著,劉熾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去了。他鎖上門,謝絕一切打擾,接著創作了《英雄贊歌》曲。
2、《英雄兒女》在全國放映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連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也抽出時間觀看了影片,並致電時在文化部和中國作協任職的劉白羽對《英雄兒女》作出了評價。
3、毛烽和武兆堤為了確認劉尚嫻的演技,特意觀看了劉尚嫻演的曹禺作品《北京人》。
4、為了配合影片拍攝,一支高炮部隊進駐了本溪市第九中學,為了向這支英雄部隊學習,本溪九中給每班聘請一位戰士作輔導員。
㈤ 我國第一部關於抗美援朝的故事片是
我國第一部關於抗美援朝的故事片是《上甘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電影改編於電影文學作品《二十四天》,敘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旅八連在營長張忠發的帶領下接受某陣營後,在糧食危機停水的情形下堅守礦坑。
擺脫難以想像的艱難,擊退了對手數十次攻擊,以令人吃驚的恆心堅守24天,最後邁入大軍隊攻打獲勝的故事。
上甘嶺戰役是全部抗美援朝中更為慘重的戰爭之一,志願軍戰士職業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促使上甘嶺變成勇敢堅強不屈的代稱,也此後變成了我黨我軍甚至中華文化始終的精神高地。
為搜集素材內容,感受真實戰爭自然環境,編導專業工作人員赴中國朝鮮戰地與隊友們一起親自體會,大半年時間訪談一百多人,記錄了幾十萬字的原材料。
在這個基礎上,編導專業對戰爭過程、戰爭故事開展了細致的裁剪和主要表現,對這一場氣貫長虹的戰爭開展了相對高度歸納。
㈥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什麼電影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出自電影《英雄兒女》。《英雄兒女》是1964年的一部戰爭片。該部電影是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武兆堤執導,劉世龍、田方等主演。主要講述的是,一名志願者的妹妹最終與自己父親在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該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者王成不幸陣亡,在陣亡後,王成的妹妹王芳,在王文清政委的幫助下,最終與自己的父親,在朝鮮戰場上團聚。其中塑造了王成,以及王芳等經典的影視形象,還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影片中展現出的犧牲精神以及奉獻精神,更是一直都在激勵著後人。
(6)1964年什麼電影是由團圓改編擴展閱讀:
人物原型——王成
1953年4月,陸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在朝鮮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絕境中,蔣慶泉向步話機高喊向他的碉堡頂開炮。
1953年7月,23軍73師217團的步行機員於樹昌在戰斗中呼喚炮火,與美軍同歸於盡。
1950年11月,楊根思在堅守1071高地-東南小高嶺時,抱起炸葯包,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
人物原型——王芳
解秀梅,中國人民志願軍68軍202師政治部文工隊的隊員,她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榮立一等功的女戰士。
㈦ 團圓改編的電影叫什麼
根據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是《英雄兒女》,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㈧ 向我開炮出自哪部電影 高喊「向我開炮」的原型是誰
出自電影「英雄兒女」原型是「王成」
外文名:Heroic Breed;Heroic Sons and Daughters
出品時間:1964年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拍攝日期:1964年
導 演:武兆堤
類 型:劇情,戰爭
主 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片 長:110分鍾
上映時間:1964年
對白語言普通話
故事簡介——
1952年初,朝鮮戰爭期間,中國作家巴金受曹禺、丁玲之託參加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組。1961年,巴金發表兩萬多字的小說《團圓》,描寫一對在戰場上重逢的父女。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
影片中王成犧牲的故事則是根據手持炸葯包沖進敵人陣地進行自殺攻擊的英雄楊根思的事跡改編。由於敵人太近而要求炮兵「向我開炮」的原型則有多個人,包括蔣慶泉、於樹昌、趙先友等。
人物原型——
2010年06月有媒體報道,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著名的英雄形象——王成,他的原型之一還活著。電影《英雄兒女》中說,「在中國人民志願軍里有千千萬萬個王成。」但是,在那場艱苦的戰爭中,只有一名戰士,他的事跡直接激發人們創作了「向我開炮」的經典情節。
1953年4月,陸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在朝鮮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絕境中,他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開炮!」
原型之一蔣慶泉的故事被23軍《戰地報》記者洪爐了解後,寫成了通訊《頑強的聲音》。同年7月,23軍73師217團的步行機員於樹昌也在戰斗中呼喚炮火,與敵同歸於盡。
洪爐根據未能發表的《頑強的聲音》,以於樹昌為主角另寫了一篇《向我開炮》。
與洪爐相熟的總政文化部編劇毛烽,在創作電影《英雄兒女》時用「向我開炮」的情節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並根據另一位烈士楊根思的事跡設計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撲向敵人的壯烈結局。
(8)1964年什麼電影是由團圓改編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劉世龍 飾演 王成
政委王文清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場戰斗中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語句後壯烈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習他的運動。
2、劉尚嫻飾演王芳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3、田方飾演王文清(王東)
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後來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之後和王芳團圓後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