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盜夢空間講得是什麼
盜夢空間QVOD在線
http://www.527dy.cc/kh/17180/index.html
劇情
本片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諾蘭繼《黑暗騎士》後再次給我們帶來驚喜,帶觀眾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
有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7月16日在北美正式上映的《奠基》首周末即輕松問鼎票房冠軍,不少激動難平的影迷都湧入IMDB打分,令分數高達9.4,其中高達四分之三的投票都給出滿分,《奠基》的IMDB排名眼下已經沖到第三,僅次於《肖申克的救贖》和《教父》。
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科幻大片《奠基》即將於今年暑期在北美上映,日前華納公司正式公布了影片的官方劇情。據介紹,這部科幻動作片的故事不但發生於全球多個地區,還將潛入密集而又無限的夢境世界。Dom
Cobb(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是一個經驗老道的竊賊。在人們精神最為脆弱的時候,他潛入別人夢中,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的信息和秘密。Cobb這一罕見的技能讓他成為企業間諜中令人垂涎的對象,也讓他失去了所愛的人,並成為一名國際逃犯。
如今,Cobb有了一個贖罪的機會,一個最後的行動將給回他原本的生活,只要他能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奠基(Inception)。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Cobb和他的團隊的任務不是竊取思想,而是植入思想。如果他們成功,這就是一次完美犯罪。不過暗中的敵人對他們的行動了如指掌,而只有Cobb才能看到敵人的到來,因為犯罪現場存在於人的思想中。
以上這些劇情無疑有助於對影片的進一步了解,但仍舊顯得撲朔迷離。畢竟發生於意識結構中的影片少之又少,而《奠基》應該不會像《黑客帝國》那樣,在形式上簡單玩一個「母體游戲」。諾蘭此前在接受采訪時稱,「影片要表達的東西都是我從十六歲開始就在反復思索的問題,它觸及到了真實夢境與半夢半醒狀態之間的關系。」
「人的大腦可以容納全部現實場景,在我的研究中還沒有碰到過這種行為的極限。就像你走在一個沙灘上,既可以四周環顧,又可以抓起沙灘上的一把細沙。我試圖通過操縱『神志清醒的夢』來驗證這個道理,我的劇本就建立在這些有共性且比較簡單的道理之上。至於電影中唯一看起來比較怪異的地方就是科技讓人可以侵入其他人的大腦,並和另外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分享同一個夢境。」諾蘭介紹道。
之前有知情人爆料稱,《奠基》不會是一部典型的科幻電影,故事並非發生在未來,而是現在這個現實世界,只是動作場面都發生在夢境中。從風格上來看,《奠基》在某種程度上很像《黑客帝國》和《少數派報告》的綜合體。
《盜夢空間》以其極具想像力的空間,給觀眾打開了夢境之迷,但此片絕不是僅僅炫耀其特技的應用,而是深入每個觀影人的心,每個觀眾從影片中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脫離現實卻又浮塵於現實之上,在這真真假假,虛幻之中,我們被此片深深的吸引進去不能自拔-----國內怒蛙網路搶先評論此片。
《奠基》將於7月16日在北美上映,中國內地有望引進該片
② 影評014 | 《智齒》:年度最殘暴的港片,必屬這部!
文/李鎮
鄭保瑞曾在訪談中說道:「在血肉世界中,很多人以為自己很熟悉這個世界,但可能在你附近有另一個世界是你不知道的。」這句話原本是他用來形容前作《怪物》的,但放到新作《智齒》上也恰如其分。
盡管電影《智齒》的背景設置在香港,但導演鄭保瑞並沒有拍攝那個我們所熟悉的,繁華時尚、燈紅酒綠的大都市香港,而是將鏡頭對准了污穢泛濫、臭氣熏天的垃圾場和貧民窟。
這里寄居著癮君子、援交女、拾荒者、幫派、毒販、非法移民等社會邊緣人群,滋生著見不得人的非法勾當,肆虐著令人發指的暴力行徑。這里是城市的褶皺,是現代文明的倒影,是鮮為人知的「另一個世界」。
如果說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是一個城市的面子,那這里更能代表一個城市原始的本性,因為它撕下了正襟危坐的偽飾,顛覆了文明社會的既定條律,混亂無序,野蠻生猛。
鄭保瑞選擇以此為故事背景,便賦予了《智齒》與生俱來的叛逆氣質。然而,這份「叛逆」不僅體現在影片取景上,《智齒》的影像和敘事亦處處流露出它的不合群、不歸順。無疑,這種叛逆精神在當下是難能可貴的,它不僅為乏善可陳的電影市場注入了新鮮活力,更對已然式微的港片創作具有啟示意義。
《智齒》在影像上承繼了鄭保瑞電影一貫的黑色風格,並將其推向極致,發展為濃烈怪異的「廢墟美學」。
首先,影片摒棄了所有色彩,只用黑白灰三種影調來敘事,這在當下的華語電影中是極為少見的。黑白灰的影像質感不僅為影片增加了無處逃離的緊張壓抑氛圍,也時刻提醒著觀眾,《智齒》的故事是非現實的、荒誕的、遊走於人性晦暗地帶的。
其次,導演鄭保瑞在多場戲中用近似舞台劇式的人工光源取代了自然光源,賦予了影片濃重的形式感。
如兇手(池內博之 飾)強暴王桃(劉雅瑟 飾)的一場戲中,被囚禁的王桃在垃圾堆上掙扎,此時畫面四周全暗,只有一束聚光燈般的強光照射到王桃身上,彷彿整個垃圾場是舞台,而兇手和王桃正在舞台上進行著令人瞠目結舌的情色表演。
再如影片第三幕中展哥(林家棟 飾)、任凱(李淳 飾)與兇手的決戰,強如白晝的打光配合著暴雨,使垃圾場里的垃圾和演員服裝都呈現出冷硬的金屬質感,他們的極端暴力行為也在光影交錯中有了絕佳的觀賞意味。
第三,影片在拍攝垃圾場和貧民窟時,使用了縱深鏡頭、俯視鏡頭、跟隨鏡頭等多種拍攝方式,旨在表現出它的擁擠、壓迫,以及空間結構上的復雜。
就像片名「LIMBO」是由無數只螻蟻組成的那樣,在鄭保瑞的鏡頭下,這些底層邊緣人的寄居地也變成了迷宮般的蟻穴,而影片中那些陡然出現的城市全景更加突顯出這里的狹窄、破敗、微不足道。
最後,影片的美術置景也出色地完成了「廢墟美學」的建構,如山的垃圾、遍地的污水在夏日悶熱潮濕氣候的發酵下,時刻挑戰著觀眾的感官底線。不難想像如果把畫面復原成彩色,將會帶給觀眾多麼強烈的視覺沖擊。
如此,鄭保瑞通過自己獨特的「廢墟美學」,將雷米小說中的大陸城鄉結合部刻奇化為香港城中不為人知的「人間煉獄」。
正如片名「LIMBO」所暗示的那樣,《智齒》所拍攝的是一個架空的香港,一個處在地獄邊緣,隨時會走向失控與崩塌的罪惡之城。導演鄭保瑞正是通過抽離影像現實感的方式,為影片無盡的暴力宣洩留下充足的表達空間。
影片中有三個意象被反復提及,它們可以看作是解開《智齒》主題呈現的鑰匙。
第一個是影片的核心意象,智齒。智齒又名「智慧齒」,一般在16—25歲間萌發,因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故有「智慧到來」之意。在雷米的原著中,智齒又被視為「立事牙」。
影片中,新警員任凱長了一顆智齒,自他進警局的第一天起就隱隱作痛,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智齒之痛令他越來越難以忍受,直至最後決戰中被兇手打落方才結束疼痛,這是影片明面上的「智齒之痛」。
然而,任凱在心裡也有著難以祛除的「智齒之痛」,那就是他作為初入社會的菜鳥警員,如何化解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警察形象和在象牙塔里學到的,長久以來奉為圭臬的金科玉律與現實生活間的巨大矛盾。
導演將這種心理矛盾具象化為任凱與老警員展哥間的觀念沖突,比如任凱不明白展哥為何會對王桃痛下狠手,又為何會對平民濫用暴力。可以說,展哥的一言一行都挑撥著任凱的是非觀念,他的每一次智齒作痛都是信仰的搖擺不定。
影片最後隨著智齒脫落,任凱終於實現了與展哥/過去的自己的和解,他在堅守住初心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這座垃圾之城相處,完成了菜鳥警員的心靈成長。
對展哥來說,他心中的「智齒」是對王桃的仇恨。因為仇恨,他變得脾氣暴躁,性格扭曲,面對王桃時不僅情緒失控,甚至還想利用體制之惡置王桃於死地。
導演在這里對原著做了一個饒有趣味的改編:小說中展哥的妻子已經去世,電影中展哥的妻子變成了植物人。這個改編堪稱絕妙,它瞬間拉近了觀眾與展哥間的心理距離,當看到展哥的妻子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時,任何有同理心的正常人都會理解展哥的憤怒,但展哥對王桃的大打出手又會讓觀眾陷入道德上的兩難困境:我們無法忍受一個男人對女性實施暴力,卻又不能對一名受害者家屬的情緒宣洩有所指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導演也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智齒」種進了觀眾心裡。而隨著妻子離世、王桃陷入危險,展哥也逐漸拔除了心中的「智齒」,影片結尾處他的坦然一笑,既是欣慰於王桃的安全,更是慶幸自己終於擺脫了心魔。
對王桃而言,她的「智齒」是對展哥的愧疚。因為自己的一時過錯,她親手摧毀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也將一名人民公僕推向萬劫不復的地獄邊緣。
她冒著生命危險做警方線人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自我救贖,盡管肉體受到了非人的痛苦,但她的靈魂卻在這過程中得到救贖與解脫。從這個角度看,王桃的人物形象是具有宗教意味的。
而影片中第二個重要意象正是神像。
近年來,許多導演都喜歡圍繞著「神像」做文章,如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楊雅喆導演的《血觀音》等。
《智齒》中,鄭保瑞導演也加入了神像元素,但他並沒有在神像的宗教性上大做文章,神像在影片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罪惡的標尺和人性的反襯。因為無論是佛祖觀音還是聖母瑪利亞,在這「人間煉獄」中都神力盡失,只能眼睜睜看著罪惡發生。
而最終幫助王桃逃出生天的也並非神力,是她身上迸發出的強烈的求生慾望。神像意象的加入看似閑筆,卻使影片的絕望感與諷刺性更上層樓。
影片中第三個反復出現的意象是列車。
提及「列車」,我們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整潔、有序、快捷。誠然,作為現代科技的產物,列車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便利,它往往也是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導演鄭保瑞正是利用列車的文明屬性,揭示出貧民窟的骯臟、混亂和原始。
同時,導演有意多次拍攝列車從貧民窟上方駛過的畫面,意在點明現代都市對個體的異化。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個體顯得無比渺小與悲涼,在擁擠的早晚高峰中,人們早已迷失了純真,變得冷漠自我、逃避現實,失去了關懷底層邊緣人群的情感能力。
所以,盡管列車每日從貧民窟上方經過,那裡依然是人們所不知道的「另一個世界」;就算兇手乘坐著它四處作案拋屍,他仍舊是文明世界眼中的「隱形人」。
《智齒》對雷米的原著小說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影片整體沿用了犯罪懸疑片的類型框架,我們卻能在《智齒》的人物塑造與情節建構上看到鄭保瑞獨特的作者表達。
首先,讀過雷米的小說原著不難發現,導演對展哥這個人物進行了極大程度地壓縮和留白。比如,小說中會描寫他如何戲耍王桃:
斬哥並沒有開遠,而是在路上扭秧歌,車頭一躥一躥的,一個少年在前面一邊不停躲閃,一邊破口大罵。斬哥似乎不急於抓住少年,反而很享受戲耍他的過程。
他對工作的抱怨:
「這個轄區是這座城市裡最亂的地方。全市的騙子、妓女、酒鬼、小偷都跑到這兒來了。」斬哥點燃一根煙,狠狠地吸著:「跟他們客氣?在這里出沒的,有一個好人么?都是人渣!」他把頭轉向任凱:「如果你老爸是當官的,早就把你分配到市局坐辦公室去了。還會在這鬼天氣里跑來跟這些垃圾打交道么?」
以及展哥的起居環境:
斬哥的家狹窄而凌亂,處處透著單身漢的狼狽不堪……卧室里和客廳一樣臟亂,惟一的五斗櫃上卻一塵不染。五斗櫃上擺著一隻香爐和一個相框。一個留著長卷發的年輕女人正沖自己笑著。
可以說,小說中給出的這些細節都是絕佳的改編素材,它們讓展哥變得有血有肉、真實可感,但或許在鄭保瑞看來,這些細節反而破壞了展哥身上的神秘性和陰郁色彩,故而悉數刪除。
導演想讓他成為的,是一個心懷仇恨,遊走在地獄邊緣的「獨行客」,而非接地氣的「痞子英雄」,這也與鄭保瑞電影一貫的黑色風格相契合。演員林家棟精湛的演技也完美詮釋了展哥一角,觀眾通過他瘦削的臉龐、緊鎖的眉頭,真切地感受到展哥的憤怒、分裂與失控。
其次,王桃一角也進行了大幅度地改編。小說中的王桃是個假小子,電影中的王桃則變成了更加典型化的女性。她是影片中所有來自男性的暴虐行為的承受者,但我們又在她身上看到了底層弱勢女性執著且強烈的求生慾望。
同時,王桃與兇手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小說中王桃與兇手的關系是各取所需的畸戀,電影中為了保證王桃女性形象的純潔性,將這種畸戀關系移植到女毒販可樂姐身上。
但無論是王桃還是可樂姐,她們所渴望的東西都非常純粹:生存,尊重,救贖和愛,而她們身上的母性又在無形中成為療愈和拯救男性心靈的良葯。
無疑,這些鮮活的女性形象鞏固了鄭保瑞的作者地位,她們為黑色電影塗抹上柔情,也使影片節奏張弛有度。
而作為一部犯罪懸疑電影,《智齒》卻淡化或放棄了推理、反轉、愛情等商業類型元素,劇情編織在我看來甚至是粗糙的。
如任凱作為核心意象「智齒」的承擔者,被塑造得扁平化、工具化,人物轉折也十分生硬;影片開頭反復強調的「兩年前的報紙」,直到最後也沒有得以解釋;結尾處展哥尋找王桃時為何不說話等,都是《智齒》顯而易見的劇作硬傷。
我認為這背後所反映出的是鄭保瑞導演「重情緒而輕細節」的創作傾向,比起燒腦和逗趣,他更希望我們看到的,是人物在極端情境下的極端暴力。這也許並不會讓《智齒》成為一部優秀的類型電影,但我仍然要為鄭保瑞導演堅持自我表達的「叛逆精神」鼓掌。
③ 《智齒(2021)》電影高清在線觀看,求免費下載完整版
《智齒(2021)》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sSfMDXMI-gwB5zdZtBR-w
導演: 鄭保瑞
編劇: 歐健兒 / 岑君茜
主演: 林家棟 / 劉雅瑟 / 李淳 / 池內博之 / 廖子妤 / 更多...
類型: 懸疑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 中國大陸
語言: 粵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1-11-18(中國香港) / 2021-03-03(柏林國際電影節)
片長: 118分鍾
又名: Limbo
智齒的劇情簡介· · · · · ·
《智齒》改編自雷米小說。講述從學堂畢業的任凱,因一宗連環兇殺案,與剛復職的展哥開始搭檔。案子破不了反倒引發連串事故,展哥重遇殺妻兒的街童王桃,被激發的恨意一發不可收拾;任凱大意失槍,誤被兇手所獲。兇手潛伏在城市之中,危機逐步逼近。
④ 2014-02-07 LIMBO——《地獄邊境》
最近偶然看到這部獨立游戲,了解、看了一些游戲視頻,覺得是很不錯的一款冒險解謎游戲。之前也玩過機械迷城,但LIMBO的確帶給人一種藝術品的感官。很多地方做的很細膩,小記一下。
來自度娘:
《地獄邊境》[1]是一款使用黑白美術風格呈現的游戲,本游戲有令人一眼難忘的特殊美術風格、簡單的操作、精心設計的重重機關和謎題。玩家在《地獄邊境》里操作一名小男孩,在地獄的邊緣(靈薄獄地獄邊境)尋找死去的姐姐。這款游戲給人的第一眼印象,鐵定是那風格強烈的黑白視覺效果以及陰郁的氛圍:全身漆黑、彷彿黑影般的主角在幽暗的森林中獨自前進,躲開場景中的陷阱並破解各種機關與障礙。
老電影修飾手法下的黑白配,層次感清晰分明,無需音樂的渲染,只用逼真的環境音效便可將那種死亡邊境下的陰郁氛圍烘托得淋漓盡致。角色的每一步行動,場景的每一次變化,配合模糊的霧氣及恰到好處的鏡頭拉伸,無不牽動著玩家的心。
游戲賦予它們的意象極為准確:例如通電的符號搭配劈啪作響的電流,大石頭滾下前先落下的小碎石等等。這些例子不勝枚舉,而細節刻劃的用心程度更會驅使你不斷向前,期待還會出現哪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小目錄:
游戲氛圍的細膩表現
基於故事背景的
1)物理環境
2)環境音效
3)情緒環境(色彩 視覺控制)
環境圖形
1)基於現實中的物品形狀(沒有某種藝術提取變化)
2)剪影表達的准確度
三、事物、人物、動物
1)為什麼選擇小男孩主角
2)出現其他的人物
3)出現其他的動物
4)為什麼出現的東西很少,我們卻不覺得
關卡設計(暫空 後補上)
1)關卡的難度與遞進
2)關卡的多樣性
3)每個關卡的物件搭配與組合
動作(人物與環境)細節賞析(暫空 後補上)
1)人物運動細節
2)場景物件動畫細節
3)故事表達與鏡頭感
環境聲音
1)環境聲音的種類(物件聲 動物聲 水聲)
2)真實的聲音與抽象化的聲音
游戲氛圍的細膩表現
地獄邊境,顧名思義是地獄邊緣的一些環境。如果是國內,很容易出現這樣的:骷髏頭、幽靈、鬼怪、鬼火、猙獰的怪物等一類事物。LIMBO里沒有都是比較老實的還原了真實的一些環境,這些環境是比較陰暗的、它比較現實不虛幻,讓玩家有接近現實世界情況的體驗
1)物理環境
有的:枯木、捕獸夾、樹木(殘枝、雜草覆蓋、斷裂等)、蜘蛛、齒輪、繩索、霧氣、高台、水管等)
其中①為了營造環境體驗:枯木、樹木(殘枝、雜草覆蓋、斷裂等)等
②為了組成關卡:搖桿、梯子、燈等
③以上兩者都有:捕獸夾、蜘蛛、拉繩等
沒有的:地獄、獵犬、鬼、尖牙、野獸、火等
2)環境音效
聲音也較為真實與細膩,會有很多聲音,有的關卡完全黑暗,通過聲音來辨別,後面會較為詳細的舉例。
3)情緒環境(圖形聯想控制)
「在潛意識邊緣里邊主人公的心裡全部都由事物表現出來:蜘蛛——恐懼,上吊的人——死亡,鐵夾子——血腥,修鐵、齒輪、工廠——墮落,森林——平靜等等。」
環境圖形
1)基於現實中的物品形狀(沒有某種藝術提取變化)
第一個 LIMBO正常梯子
第二個 LIMBO殘破梯子
第三個 國內游戲的地獄梯子方向
①LIMBO沒有形狀提取
②LIMBO沒有藝術化抽取、提煉、表達
③LIMBO不是Q版
2)剪影表達的准確度
這個剪影很有內涵值得注意,大家體會一下。
舉例:①
第一個想到半截圓柱體體,第二個容易看出是要成為樹樁的節奏;
舉例:②
想表達劈好的柴火,第一個不大清楚是什麼,有點扭動、有點軟;第二個是砍好的木材;
題外話:
再簡單的物體都有自己獨有的形狀,都要表達得准確,這些表達是否准確從還真是從剪影上比較容易看出來:你表達的精煉嗎?准確嗎?在這個的基礎上它有種藝術化提取嗎?
物品、圖標、場景人物、甚至是字體設計(字體想偏向於什麼東西、表達方式)。
畫面中的構成元素都要准確得表達出來:
看得到的:還是容易表達出來的比如人體結構、物品表達的清晰度(咖啡杯、茶杯、塑料杯等等各種形式的杯子,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方干什麼用作什麼、光影怎麼樣;用這種杯子的類型、性狀、對於這個畫面主題合適嗎?想著重讓觀看者體會杯子的那個特性:是易碎的?好看的?悲劇的?優雅的?等等 其他事物也是同理的)
看不到感覺的到:觸覺的(光滑、生澀),情感的(各種動畫、內心感受),互動的(構圖、內容)等。
舉例:③
第一條可以是很多東西??,第二條是LIMBO的傳送帶,當然它的兩邊配備了兩個旋轉的輪子,讓人一眼就看出是傳送功能,我只是覺得它的一格格間斷點用得恰到好處;
3)趨勢感(以及事物之間的互相影響)
幾種砸壓的檯子,哪個讓你覺得砸到會最痛?哪個感覺最有力量?哪個通過最難?
事物之間凹凸、打擊、互動,通過剪影這種方式可以琢磨一些很細膩的不同感覺,產生一些細膩的變化。
三、事物、人物、動物
1)為什麼選擇小男孩主角
小男孩會讓畫面顯得更為無助、讓玩家覺得自己比較弱小,不能跟這個黑暗的大環境抗爭,玩的時候更容易產生孤立無助的情緒,非常符合游戲主題表達。
試著想是一個歐美壯漢,那這個游戲的主題就應該不是逃生,是要去破壞地獄,是不是再爆幾句粗口,fuck! 太有感了= =....
2)出現其他的人物
好像一個人的心靈之旅,出現的人物非常少一個是主角的姐姐,還有是幾個搗蛋的「小夥伴」;
如果出現了:成年人?醫生、警察、行人、撐傘的人、學生、教堂禮拜人、天使、惡魔等 會不會更豐富體驗、關卡情節,更引人入勝?
3)出現其他的動物
有的:蜘蛛、噬腦蟲、蚊子、蒼蠅
4)為什麼出現的東西很少,我們卻不怎麼覺得
游戲體驗很好:環境幽暗、環境音很有帶入感,玩家關注了玩的過程,注意陷阱,沒有空餘想這些。全篇都是黑色水墨類剪影,能讓人不膩,是要點本事。
看下主要的出現場景元素:
關卡設計(暫空 後補上)
1)關卡的難度與遞進
2)關卡的多樣性
3)每個關卡的物件搭配與組合
動作(人物與環境)細節賞析(暫空 後補上)
1)人物運動細節
2)場景物件動畫細節
3)故事表達與鏡頭感
環境聲音
1)環境聲音的種類(物件聲 動物聲 水聲)
2)真實的聲音與抽象化的聲音
(看看以前寫的文字,一直都是這樣一個憨憨==)
⑤ 《地獄邊境》結局是什麼意思
小男孩為了他死去的姐姐而自殺了,結局時小男孩穿越了地獄,看見他姐姐時,他姐姐正在挖她自己的屍體,因為她想回到人間,想和弟弟重逢,可就在此時,她聽見了弟弟的腳步聲;
她意識到弟弟自殺來找她自己了,所以她有了那個讓她驚訝的畫面,之後她又好像什麼都明白了,卻不敢回頭,因為她害怕弟弟為她而死的事實。
而最後弟弟走過去的位置正好是他自殺的地方,因為他想和姐姐死在一起。人在一生中走過許多的險阻,最後還是回到了起點,到了自己真正最求的目標的地方,得到的就是死亡。
(5)limbo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游戲情節——
游戲的主角是一個無名男孩,他在地獄邊境(游戲英文名來自於拉丁文「limbus」,意味著「邊沿」)的森林深處蘇醒。為了尋找他的姐姐,他一路遭遇重重危險,有奇怪的陌生人,有巨型蜘蛛,有陷阱,有工廠機械,有水窪等等。
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女性(他姐姐)角色,沒等他追上就突然消失了,在森林的盡頭他進入了一個破碎的城市,當完成所有的謎題之後,主角穿破一面玻璃重新進入森林,他再次遇到一個女孩,女孩未等他接近,突然起身,整個游戲到此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