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面正中央,寫上電影的名稱。
2、電影名稱下方,寫上稿期和編劇名。
3、左下角寫聯系方式,右下角寫日期。
4、電影格式分四種:「大陸格式」,「香港格式」,「好萊塢格式」,「台灣格式」。
5、電影劇本是一部電影作品的最完整的書面形式。除了對話本以外,還包括對劇中人物、布景、舞台指導以及各種音響效果的詳細描述。通常人們是根據電影劇本來導演電影作品的,因此電影劇本是合作電影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電影劇本通常發展成為分鏡頭劇本。
2. 什麼是電影腳本 與電影劇本有什麼區別
1、電影腳本一般會列出鏡頭的長度、景別、構圖、配樂等等很詳細的信息。腳本一般是用在正式拍攝時導演和攝像,後期編輯時編輯師看的。
2、一部電影劇本就是一個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還包括語言和描述,而這些內容都發生在它的戲劇性結構之中。
3. ,什麼叫劇本,編劇,作者,一般一部電影有多少個人編劇的
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
編劇是劇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本稱為劇作家,最著名及具有代表性的是莎士比亞。編劇的藝術素養要求較高,一般具有較強的文學表達能力,熟悉影視、戲劇、廣告、專題片運作的相關流程、表現手法等。
一般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有時也指某種理論的創始人,或某一事件的組織者或策劃者。
另外,通常情況下一部電影由一人編劇,不過也不排除兩人或多人聯合編劇的情形。
如果劇本改編自其他著作,則一般會加上"原作:……"類似字樣,也有原作者直接參與劇本改編的情形出現。
"作者電影"則是指某些帶有導演強烈個人藝術特點的電影作品,如博伊爾"猜火車"等。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幫到你^_^。
4. 劇本是什麼意思
一,
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
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舞台上搬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歷代文人中,也有人創作過不適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劇本。這類的戲劇文本則稱為案頭戲(也叫書齋劇)。比較著名的如王爾德的《莎樂美》等。而好的劇本,能夠具備適合閱讀,也可能創造傑出舞台表演的雙重價值。
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劇本原著,還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適度的修改,以符合實際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會修改出一份不同於原著,有著詳細注記、標出在劇本中某個段落應該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劇本,這樣的劇本叫做「提詞簿」或「演出本」、「台本」 (promptbook)。此外,劇本是完整的演出腳本,有另外一種簡單的舞台演出腳本只有簡短的劇情大綱,實際的對白與演出,多靠演員在場上臨場發揮,而這一種腳本則稱為是「幕表」。
劇本的創作者
劇本的創作者叫做編劇,或尊稱為劇作家。
劇本的內容
劇本主要由人物對話(或唱詞)和舞台提示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說話的語氣、說話時的動作,或人物上下場、指出場景或其它效果變換等。
一個典型的劇本例子如下:
公館一室內
王媽:(小心翼翼地)小姐,您還是得注意身子,就吃點東西吧。
趙小姐:(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媽下)
劇本的結構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中國的元雜劇以「折」為單位,南戲則是以「出」為單位,代表的是演員的出入場順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創造後,將「出」改為較為復雜的「出」。
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高潮、再高潮結局」。 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如「佳構劇」。
劇本的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 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 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二,
劇本是一種側重以人物台詞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沖突的文學體裁。劇本可以分為悲劇、喜劇與正劇;按場次劃分,還可分為獨幕劇與多幕劇等。
它的基本特徵是:
1.濃縮地反映現實生活
2.集中地表現矛盾沖突
3.以人物台詞推進戲劇動作
受舞台表演時間、空間的限制,劇本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濃縮性。舞台表演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三個小時。舞台場景相對固定,不能隨時換景。
劇本要集中地表現矛盾沖突,是由戲劇藝術的時空特徵決定的。戲劇的情節發展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進行,不能像小說那樣可以不慌不忙地展開。它必須一開始就抓住事件的起點,然後通過一些必要層次的發展,把事件盡快地推向高潮。
在劇本中,劇中人物的言語(台詞)是用來塑造形象、展示矛盾沖突的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