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很多電影或游戲的續作往往越來越爛
就拿侏羅紀公園1和2來說,93年的時候那個特效對一般人來講已經是恐怖如斯的程度了,令人非常驚艷,原著小說的各種理念也是第一次進入廣大電影觀眾的視野,新鮮而惹人喜愛,而4年之後,在失落的世界中再次看到等級相似的特效和類似的主題,對於觀眾來講,就不驚艷了,因為那四年電影界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技術革命,其實到現在也說不上有特別大的技術革命,雖然我個人認為這兩作同為斯皮爾伯格的作品,劇情上2還要比1稍微健全一些,而且斯皮爾伯格在電影內容上的妥協和所受的限制也可能比普通的導演小,但2的票房還是遠不及1,我覺得很大原因在於觀眾的新鮮感在第一部之後迅速消退了,對第二部的心理期待更高,哪怕第二部只有微小的進步,對於觀眾來講都是令人失望的。
2. 為什麼有的電影續集比一部好,有的就更差
這跟為什麼很多人對初戀念念不忘,覺得初戀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原因是一樣的。
3. 為什麼大多數電影續集都比原始續集差
對我而言,續集必須贏得其價值。
這不是續集是否必要的,值得的是續集如何在故事中建立,進一步發展其角色。始終捕捉原始作品的靈魂。
再一次,製片廠會做出無知的選擇,假設觀眾想要「更大」,或完全重製電影而對其不利。
最重要的是,有盲目的貪婪。電影不是藝術-它們是票房號碼。金錢使世界運轉,電影業的生活就是這樣。
但是,續集所能做的最壞的事情-超過更改或大小-會對原著造成損害並抹去遺產。
金斯曼(Kingsman):在所有3個帳戶中均被判有罪。
這種破壞電影和破壞遺產的做法是製片廠干預的結果-他們假設觀眾需要並造成混亂。
《汽車總動員2》,《大白鯊:復仇》,《變形金剛》,《最後的騎士》甚至《獨自一人3》都是如此。
但這不是必須的。與觀眾交談,真正熱情的導演-他們在續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玩具總動員2》,《教父II》,《終結者2》,《帝國反擊戰》,《銀翼殺手2049》-每部都是很棒的電影,只有上一部電影才能勝過。每個人都深受全球觀眾的喜愛。
製片廠必須理解為什麼觀眾討厭「黃金圈」,卻贊揚《銀翼殺手2049》。
誠然,它們有點慢。
4. 現在為什麼續集的電視或者電影不好看
續集的電視或電影現在不好看的原因不是因為後者的期望遠遠的高於老前者,更不是因為續集拍攝的技術或者手法趕不上前者,要說續集拍攝的技術或者續集的手法趕不上前者那是不可能,我覺得是因為演員沒有演出原來的那中被大家認同的人物的特色。所以就說續集的電視或者電影不好看,比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還珠格格》的第3部就不如第1部和第2部好看,他就是因為沒有將人物的特色演出來。
5. 《神奇動物3》在內地的票房不盡如人意,為什麼續集電影越來越不吃香了
在我看來,續集電影之所以越來越不吃香,一方面是因為情懷已經很難成為觀眾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續集電影在劇情上偏離主題的情況並不少見。而對於《神奇動物3》來說,這兩個原因在這部續集上都有體現,自然會導致該電影的內地票房不如人意。
綜上所述,續集電影之所以越來越不吃香,一方面是因為情懷已經很難成為觀眾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續集電影在劇情上偏離主題的情況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