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阿詩瑪》悲劇形成原因
1956年,作家公劉長詩《阿詩瑪》問世,電影《阿詩瑪》就是根據公劉的長詩改編的。
《阿詩瑪》比較徹底的擺脫了「講故事」的傳統模式,採用了無場次-板塊式結構,以黑、綠、紅、灰、金、蘭、白等不同色彩的舞段,圍繞著阿詩瑪、阿黑、阿支的愛情矛盾,著力揭示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細膩的筆觸,精心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阿詩瑪、阿黑、阿支組成了很精彩的雙人、三人舞段。同時在不同色彩的板塊式舞段中,從容、酣暢地展現著絢麗多彩的彝族各支系的民間舞。
這部舞劇大膽地運用了交響編舞法和某些意識流手段,由於編導有深厚的生活與藝術積累,借鑒中較少斧鑿之痕,保持了鮮明的民族性。
《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1994年獲文華大獎,並被確認為「20世紀經典」。7
美麗的雲南石林,誕生了美麗的傳說「阿詩瑪」;美麗的阿詩瑪也使美麗的石林更加神奇迷人,世世代代吸引著海內外千千萬萬崇尚正義和善良、追求和諧和美好的男女老少。
『貳』 《阿詩瑪》是什麼年代的電影
《阿詩瑪》是流傳在撒尼人民口頭上的一支美麗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體創作,它充分體現了撒尼人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人情。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屆國際音樂最佳舞蹈片獎。自此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開始享譽海內外。從那時起,一個勤勞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強權的阿詩瑪形象,活在了國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煙和景點。
所以應該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叄』 阿詩瑪是什麼民族是什麼人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的經典傳說中的主人公。生活在叫阿著底的地方,一個貧窮的家庭中,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
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艷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綉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綉花圍腰亮閃閃,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她綉花、織麻樣樣能。
聰明、善良、美麗的阿詩瑪與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愛。頭人的兒子軟硬兼施地阿支追求阿詩瑪並將她關進牢籠逼婚,阿詩瑪堅決不從。
阿黑趕來相救,妒火燃燒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這對戀人。最後,阿詩瑪回歸大自然--變成了一座美麗的石像,永駐石林。
(3)為什麼封阿詩瑪電影擴展閱讀:
1、阿詩瑪以民族歌曲表現形式表現彝族人民
《阿詩瑪》是流傳在彝族撒尼人民口頭上的一支美麗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體創作,它充分體現了撒尼人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人情。
《阿詩瑪》的原形態是用撒尼彝語創作的,是撒尼人民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集體智慧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2、阿詩瑪這個人物的影視藝術表現形式表現彝族人民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屆國際音樂最佳舞蹈片獎。
自此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搬上熒屏,開始享譽海內外。從那時起,一個勤勞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強權的阿詩瑪形象,活在了國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煙和景點。
『肆』 封面封底上的楊麗坤,那個美得不可方物的阿詩瑪
2000年7月21日,有「中國影壇第一美女」之稱的楊麗坤因病在上海家中去世。
楊麗坤成名於1959年長影拍攝的《五朵金花》,據說導演王家乙無意中看到了正在擦玻璃的楊麗坤,被她的清純所打動,當即決定由她來扮演副社長金花。
《五朵金花》和上海天馬廠的《春滿人間》同為國慶10周年獻禮片,因為《春滿人間》的主演是大明星白楊,所以《大眾電影》雜志獻禮片專刊論資排輩地用白楊作為封面,楊麗坤作為封底。
那一年楊麗坤剛剛17歲,臉胖嘟嘟的,身材比較壯實,那時候的審美是喜歡「紅蘋果一樣的臉蛋」,但按照現在的標准,她還不能算做大美女,有人甚至認為扮演女三號的朱一錦比她更漂亮。
1963年,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為尋找扮演阿詩瑪的女演員跑遍了全國,導演劉瓊和攝影師許琦奔走於昆明、重慶、武漢等地,副導演則在北京的專業舞蹈團體中大海撈針,最後選來選去,還是選中了楊麗坤。這時的楊麗坤已經21歲,臉龐和身材都瘦了一圈,出落成一個美麗的女人。
時任電影局局長陳荒煤十分重視《阿詩瑪》,要求將其拍成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故事片,海燕廠為此特邀香港明星夏夢的御用化妝師給楊麗坤做造型,一條眉毛就要畫上幾個小時,還用上了全套進口化妝品以及假睫毛等,從而打造出了一個美得不可方物的阿詩瑪。
當時許琦為楊麗坤拍攝了一組定妝照,《大眾電影》選用的這一張比較經典,後來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公司在作為國禮的茶葉罐上也用了這張照片。
這里還有一個小插曲,實際上,《阿詩瑪》的劇照原定是作為《大眾電影》第11期封面的,但為了配合影片映前宣傳而提前了一期,這樣一來,第11期的封面就改成了《水手長的故事》,這部電影是由趙丹的兒子趙矛主演的。楊麗坤來上海拍《阿詩瑪》,在攝影棚里認識了趙矛,兩人談起了戀愛,但後來為什麼分手,個中原因就不便說了。
文革中,《五朵金花》和《阿詩瑪》均被打成毒草,楊麗坤也因此成為重點批鬥對象,精神和肉體受到嚴重摧殘,致使精神失常並長期得不到治療。
文革後,人們已經把這位美麗女演員徹底遺忘了,但有一個人還念念不忘,他就是當年主抓《阿詩瑪》拍攝的陳荒煤。1978年9月3日,剛平反不久的陳荒煤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阿詩瑪,你在哪裡?》的文章,在文章中他透露了楊麗坤在文革中的悲慘命運以及她在上海積極治療、精神疾病傷未痊癒的近況,於是,楊麗坤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1979年第2期《大眾電影》終於把楊麗坤送上了封面,用的是當年許琦拍攝的《阿詩瑪》劇照,畫面上的楊麗坤美麗動人,眼睛中充滿了對愛情和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這期雜志也被送到了楊麗坤那裡,但她竟然不敢看,一切對她來說已經恍如隔世。
2000年7月21日,楊麗坤去世,走得很安詳,因為長期服葯,她的頭發全白了,享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