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知道電影《導盲犬小Q》里的小Q是什麼品種嗎
導盲犬是工作犬的一種,其實有許多的狗種可以訓練成導盲犬,不過最常見的品種為拉不
拉多、黃金獵犬、德國狼犬、貴賓犬〈不是台灣常見的迷你品啦〉,或是有計劃育種而交配的,
如導盲犬Ohara即為黃金拉不拉多。
導盲犬的來源絕大多數為導盲犬學校出生,有優良血統的幼犬,這並非虛榮喔,而是因為他
們是工作犬,為人類安全及訓練成本考量,必須很清楚 其祖宗八代不能有攻搫人類的記錄,並且
無任何遺傳疾病…等歷史。
幼犬出生後二個月即會到寄養家庭學習」社會生活」:定點大小便、到餐廳及搭乘交通工具
時需安靜趴在座位下…等,並學習適應各種環境,直到一歲至一歲半左右則回到訓練中心,由訓
練師接手開始導盲犬工作上的訓練,約6到 10個月後即可開始與盲胞進行配對。再經指導員一至
二個月的」共同訓練「,若適應良好即藉可舉行」畢業典禮」,之後指導員則會進行長期的後
續追蹤輔導。
狗兒的幸福及盲胞的安全,導盲犬大約工作至10至12歲左右則會退休,原使用者有優先權可
把狗留下,但有些因獨居或其它因素無法照顧時,原寄養家庭或是」收養家庭」的申請者即可
接手,在國外許多家庭申請收養,因為導盲犬都有非常好的的教養及衛生習慣喔。
大概這樣吧 希望對你有用 我也很喜歡狗狗的哦..
② 電影《導盲犬小Q》中的小Q是什麼品種的犬
在尋物獵犬,最受歡迎的是拉布拉多獵犬.被廣泛的使用為警衛犬及導盲犬,同時也是優秀的水陸兩用獵槍犬,此外,還是個值得信賴的家庭犬. 歷史:原產得並非名字由來的拉布拉多半島,最初是生長在紐芬蘭島的海岸上,被訓練在冰冷的海上將漁網收回和擔任搬運工作,19世紀,紐芬蘭的漁夫門攜帶過來的拉布拉多獵犬被當作買賣品之一.於是此品種此品種很快就以獵槍犬的身份進入英國,蒙茲貝利伯爵將此犬命名為拉布拉多獵犬. 性質:河山,忠實,沉著,聰明,和小孩在一起讓人放心,永遠自足快樂,對侵入者戒心強,適合郊區生活.拉布拉多獵犬的嗅覺優異,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用來尋找地雷,現在則用作經犬,嗅聞找出非法葯物. 大約是2000-3000元的價格,這種狗最好養了
③ 《導盲犬小Q》:它的一生,都在成全人類
2004年,《導盲犬小Q》在日本上映,這部根據日本作家石黑謙吾長篇小說《再見了,可魯》改編的電影,一上映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有情有義的小Q的成為了一隻感動了一億亞洲人的狗。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條叫做小Q的拉布拉多犬,它和4個兄弟姐妹一出生,主人就希望能將它們送去訓練所成為導盲犬,由於血統問題,訓練所一而再拒絕, 在主人的堅持下,選中了天賦異稟的小Q ,小Q被送往寄養家庭長大到一歲,然後到訓練所完成所有學習和考試, 最終成為視障人士渡邊先生的導盲犬 ,陪他度過了一段難忘的人生旅程。
1
1000隻狗里
只有3-5隻最後能成為導盲犬
2018年有數據顯示,我國有2000多隻大熊貓,但服役的導盲犬卻不到200隻,可以說, 導盲犬比大熊貓更稀有 。
雖然我國的狗狗有很多,但是能成為導盲犬的卻是少之又少,要成為一隻導盲犬,是 先天天分+後天努力的的結果。
國際上訓練導盲犬, 主要的選擇是金毛和拉布拉多這兩個品種 ,因為它們天性溫順親人,是導盲犬的理想選擇,這在第一步就淘汰了大部分狗。電影里的小Q,就是拉布拉多品種,一出生就軟萌可愛,和人非常親近。
要想成為一隻導盲犬,可謂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電影里的小Q, 總共經歷了4關,才成為了渡邊先生的導盲犬。
第1關,就是在小狗生下來40天左右進行資格測試,小Q的第一任主人水戶太太在多和田訓練師的指導下,通過製造噪音的方法來進行篩選,水戶太太的掌聲響起,其他四個兄弟姐妹都立馬湧向了主人, 只有小Q沒有驚慌失措 ,在原地待了一會兒後慢慢走過來,昂著頭像在問「怎麼了」。
它的特別,就像它腹部飛翔的花紋一樣,讓人醒目。 冷靜,是一隻導盲犬最基本的品質 ,它憑著天賦在兄弟姐妹中脫穎而出,帶著水戶太太的希望,成為了一隻預備導盲犬。
通過了第1關測試後,小Q被送到了社會家庭,來到了仁井太太家,進行為期一年的社會化訓練,這是為了讓導盲犬充分接受人類,信任人類。仁井先生給它買小熊玩具,仁井太太帶著它漫步在櫻花樹下, 小Q在這里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平和的時光。
在一般的社會化訓練中,如果導盲犬發生暴躁咬人的事故,是要直接淘汰的,電影里的小Q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它通過了第2關測試。
社會化家庭生活結束後,小Q們會來到訓練基地,被集中飼養起來,接受嚴格枯燥的專業訓練, 每天重復著成百上千次上下台階,轉彎,障礙物等訓練 ,直到100%通過才算合格。
訓練基地的一年裡,艱苦又繁忙,除了學會接受命令,還要學會主動拒絕危險的命令, 一旦出現危險,還要捨身保護盲人 。
它們必須性格沉靜,能把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分開;
還必須有耐心,能夠長久地等待;
它們甚至還要違背天性進行訓練,在工作期間必須「憋尿」,吃喝拉撒都不行;
它們必須時刻保持專注,不能分心,因此有10%的導盲犬都會患上近視;
它們沒有自己的童年生活,沒有被主人寵愛的日子,只有吃著單調的食物,完成單調的訓練。
在訓練基地的第3關結束後,小Q也算是一隻合格的導盲犬了,它即將迎來自己的新主人 - -中年失明的渡邊先生。
渡邊最開始不願意接受一隻笨狗帶自己走路,在經過一次試驗後,他改變了想法,試著去和小Q相處,通過了導盲犬的最後一關考核後,渡邊先生領著小Q回家了, 小Q也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導盲犬生涯 。
以上4關,每一步都在淘汰導盲犬,在1000隻狗里,能訓練出3-5隻已經是很不錯的了,這就是導盲犬珍貴的原因。當我們在大街上看到導盲犬帶著盲人上街,您可能不知道, 這只導盲犬用了3年時間,經歷了4次淘汰,才最終站在了主人身邊。
2
導盲犬不僅是盲人的眼
更是心靈的擺渡人
在小Q成為渡邊先生的專職導盲犬之前,渡邊先生平時都是用一根棍子帶路,他說學會用這根棍子他用了8個月,能看出來,他是堅韌的,也是頑固的。
小Q第一次領著渡邊先生去上班,小Q的職業要求走在路邊, 可渡邊先生固執的走在車道上,造成了當天史無前例的大堵車 ,雖然小Q是對的,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真是個固執的大叔。
渡邊先生的固執是可以理解的,作為一個雙目失明的人,看不見世界,就相當於失去了所有的依賴, 他還沒有辦法完全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一隻狗,這是一種自我保護式反應 ,所以他只能相信自己的直覺,他恐懼周圍的一切,因為這一切都會對他造成傷害。
所幸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小Q得到了渡邊先生的信任,他們互相陪伴,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平凡的日子。
蕭煌奇唱「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 」,作為導盲犬,小Q不僅是渡邊先生的眼,更是他頑固內心的擺渡人;對渡邊先生來講,小Q不只是導盲犬,更是一個好夥伴。
他帶小Q走在安靜的巷子,聞著百合的香味,用收錄機記錄著當時的平和喜悅;
他坐在牆邊跟小Q說著自己的心事,糖尿病又來折磨我啦,就像對老朋友那樣;
他在辦公室誇獎小Q聰明,讓小Q領著同事體驗一番,當小Q走遠,他又著急把它喊回來,不願它離開太遠。
渡邊先生因腎衰竭住院後,小Q被領回訓練所等了3年 ,渡邊先生最後一次來到小Q身邊,給它帶上「工作套裝」,讓小Q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30米的路程。
在渡邊先生的葬禮上,有人笑也有人哭,只有小Q一直盯著自己的主人,好像在說自己的主人睡著了。它給了渡邊一段溫暖愉快的時光,讓渡邊先生度過了失明後最快樂的2年,去了很多以前想去而不能去的地方, 它忠誠地守候著自己的主人,他們彼此溫暖。
對視障人士來說,導盲犬已經不只是帶路的工作犬,而是朝夕相處,幫助打開心扉的朋友,更是隨時在線陪伴的家人。
一般的普通人無法感受到盲人的世界,電影里的訓練師雖然認識很多盲人,但就像渡邊先生說的:「 你無法知道它們是什麼感覺」 。當盲人知道自己的不同後,他們會不自覺地封閉自己,從此生活在陰影里,甚至家人都沒辦法幫助他們,但是導盲犬能。
現實中,一名叫呂冠霖的男教師在10年前因視神經病變,幾乎喪失視力,那時他便把自己標簽為麻煩的人,直到5年前他遇上導盲犬Ed,狗狗一千多個日夜的陪伴,讓他重拾自信,解開了心結,得知Ed要退休後,他在社交媒體發文: 因為有你,才讓我人生看不見的這十年走得越來越寬。
所以說,導盲犬不僅是領路,更能幫助視障人士走出心理陰影,這才是導盲犬的真正作用。
3
社會的文明
應是盲人能體面地走在盲道上
在影片里,我們看到日本有主動給導盲犬訓練基地打電話的女主人,有願意撫養小Q長大的仁井夫婦,還有專門訓練導盲犬的機構,進行嚴格的訓練,一直到交給受益者手裡,都是免費的。
電影里,小Q幫助的對象不是有權有勢的人,而是住所比較寒磣的渡邊先生,殘障人士也不是一定都要去街上乞討賣藝, 他們還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為更多人發聲,為社會的進步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看得出來,日本社會對殘障人士的照顧體系已經很完善, 他們通過一個又一個的自發組織,讓殘障人士也能和普通人一樣享受生活。
在日本,導盲犬基地屬於慈善機構,訓練一隻導盲犬平均需要20萬人民幣,這些資金基本來自於政府支持和民間資助。但在中國,不論是制度還是意識,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很多人都只見過賣藝乞討的盲人,從來沒見過在街上體面行走的盲人。
目前,世界各國都有像電影里的導盲犬基地,美國現在正在為殘障人士服務的導盲犬大概有6000隻,英國4000隻,日本澳大利亞各1000隻,中國不到200隻。
好在這幾年,導盲犬培訓等相關機構開始起步,在2006年,畢業於日本廣島大學動物行為學的博士王靖宇成立了 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導盲犬訓練基地」 ,幾年來, 這里培訓出的170多隻導盲犬,為很多視障人士帶來了光明 。
但是,導盲犬的訓練專業性強,時間長耗資大,每隻的成本大約在15-20萬,訓成後都是無償捐獻給視障人士,在大連導盲犬成立的前幾年時間,一直都是處於虧損狀態,狗狗們經常吃不飽飯看不起病,後來他們在公益平台發起了導盲犬項目,有了固定資金來源,才逐漸穩定下來。這是一條艱難又漫長的路。
除了導盲犬訓練難度大, 導盲犬在社會中的接納和認知程度也是個大問題 。
武漢的王先生 帶著持證導盲犬坐地鐵,卻被工作人員攔下 ,理由是沒有佩戴防護罩,但對於防護罩是什麼,工作人員也不清楚,只知道不讓導盲犬上車就行。
合肥的第一隻導盲犬Evay帶著呂女士乘公交, 司機卻說「你要帶狗上,我就不開車! 」 ,計程車也直接拒載。
而在大都市上海,導盲犬好不容易帶著主人 進了地鐵站,卻遭到陌生人不停地挑逗, 狗狗正在工作並沒有搭理他,這男子還變本加厲,踢導盲犬後腿,還說:這狗脾氣怎麼這么好。
這些導盲犬或許始終都不會明白, 自己通過辛苦訓練,一路考核選拔,兢兢業業為人類服務,為什麼還要遭受排擠?
中國有1700萬盲人,他們的生活需要導盲犬的幫助,但即使有少量導盲犬的幫助,他們的出行卻依然困難重重, 門難進車難上,各種限制傷害了對生活抱有一絲希望的視障人士,也傷害了他們和狗狗的心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修訂指出,導盲犬可自由進出大眾運輸及公共場所,不得拒絕導盲犬進入,或提出其它附帶條件。
大家在公眾場合看到服務犬的時候,最好做到不撫摸、不投食、不呼喚、不拒絕,除此之外還需多給它們一些理解和尊重,特別是 不要趁它工作的時候挑逗它欺負它。
我們希望看到 更多視障人士,體面又自信地牽著自己的導盲犬,走在盲道上 ,這才是文明社會該有的樣子。或許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這一天會慢慢到來。
電影里的小Q,從出生起就被家長關心呵護,不管在哪裡,都受到了悉心的照顧,這份人和狗傳達出來的親情讓人動容。
這部電影就像一杯平淡的白開水,緩慢講述了導盲犬小Q從出生到離去,短短十幾年的生涯。 它窮盡自己的一生,守護主人,呵護人類 。沒有嘩眾取寵,也沒有刻意煽情,但卻有意無意擊中了我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你可能只是一隻普通的導盲犬,卻是最好的一個」 ,影片的最後,訓練隊長帶著小Q最後一次去渡邊先生家時,看著凄涼的景象時對小Q如此說。小Q心裡或許也是這么想的吧,自己雖然是一隻普通的導盲犬,卻也有幸和渡邊先生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小Q教給我們愛和忠誠,它這一生,也算是值了。
圖源: 劇照&網路
-或許你會喜歡-
④ 電影小q現實中狗活了幾歲
12歲。電影小q是根據真實的故事《再見了,可魯》一書中改編而來的,現實中的可魯已經死了。
《再見了,可魯》是2003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作家石黑謙吾。該書主要記錄了一條聰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可魯」從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的故事。
書中的可魯曾真實存在。一隻聰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在人世間走過了12年的歲月。它作為一隻社會服務犬的一生被攝影師秋元良平拍攝了下來,從出生到死亡,秋元先生一直用鏡頭跟蹤可魯的生活,最終編輯成《再見了,可魯》。
《小Q》是由羅永昌執導,任達華、梁詠琪、楊采妮、羅仲謙等主演的導盲犬題材影片,於2019年9月2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聰明伶俐的拉布拉多獵犬小Q從出生到訓練成為導盲犬,終其一生為人類服務的故事。
⑤ 電影快樂尋回犬和導盲犬小Q兩部中的狗狗分別是什麼品種是同一狗狗扮演嗎
快樂尋回犬就是金毛 專業稱呼叫做:金毛尋回獵犬 我自己家裡有一隻7個月大 愛玩 總被泰迪欺負 金毛是屬於打不還手 罵不還口的 大部分金毛膽子比較小 親近老人與小孩。
導盲犬小Q中那小Q是拉拉 專業稱呼叫做:拉布拉多這種狗和金毛一樣就嘴寬點毛短 性格貪玩 不咬人 打不還手 罵會還口 喜歡玩水 養這狗要看住了 看見水池 就想蹦進去 親近老人與小孩
拉布拉多和金毛天生玩伴 只要不累 玩一兩小時是沒問題的。 純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