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塔寨村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塔寨村電視劇叫《破冰行動》。
《破冰行動》,塔寨村的真實名字其實是廣東省的博社村,也就是傳說中中國制毒第一村。電視劇《破冰行動》主要取材自2013年廣東省開展「雷霆掃毒」系列行動中的陸豐掃毒,殲滅「亞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這一真實案件。這部劇很講究現實的,很多部分都有取材當年的故事原型。
簡介:
《破冰行動》是由中央電視台、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公安部宣傳局、公安部禁毒局、廣東省公安廳、北京歡樂源泉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京默影視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傅東育、劉璋牧、李晉瑞執導,陳育新、秦悅、李立編劇,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李墨之、張晞臨、馬渝捷、公磊、唐旭等主演,高明、施大生、石燕京、駱應鈞友情出演的緝毒題材懸疑刑偵劇。
該劇以2013年廣東省「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為原型,展現「第一制毒村」一夜傾覆,還原這起中國特大制販毒案件始末,劇情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拚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復雜的地下毒網,沖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
㈡ 《破冰行動》,黃景瑜很普通,王勁松就是一隻「蠍子」
《破冰行動》這兩天正在熱映,剛剛放出兩集就讓觀眾「吵爆」,大呼「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爽片了」。
確實,單就劇集本身,目前還真沒挑得出什麼明顯的毛病。
首先,《破冰行動》就這兩集來看,最讓人驚喜的,是完全摒棄了電視劇以往的遮山掩水,欲露還羞的拖沓,節奏特別的快。
以前在用手機看劇的時候,還可以久不久退出來刷一下社交軟體,再重新進入之後,好像也沒感覺到錯過什麼。
但《破冰行動》似乎把電視劇拍成了高標準的電影模樣,一切都非常的精細,恰到好處,毫無累贅,讓人無法錯過任何細節。
沒有多餘的台詞,也沒有刻意為之的動作,更沒有任何「湊時長」的鏡頭,讓人不得不佩服導演和剪輯的厲害。
而在演員陣容方面,又不得不佩服選角導演的眼光。
首先是飾演東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隊緝毒警察的「李飛」黃景瑜。
在劇集還沒播出之前,讓黃景瑜擔任男一號並沒有多少的「信服力」。
一,他還太「年輕」,2016年1月29日主演網路劇《上癮》步入演藝圈,黃景瑜至今不過剛剛出道三年。
二,雖然他近兩年參演了兩部稱得上成功的電影,但是,在《紅海行動》里,首先是團隊作戰,他並沒有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出鏡機會;其次,他飾演的狙擊手顧順,略顯誇張,沒能緊緊抓住狙擊手那種冷靜和沉穩的特性。
而在《飛馳人生》里,可以一言蔽之:喜劇片對演技的要求相對不高。
但是,到了《破冰行動》里,黃景瑜的表現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也可以一句話形容:他把一個緝毒警察的敏感、機智、冷靜、堅毅、無畏和普通,刻畫得恰到好處。
還有飾演省公安廳禁毒局副局長,「破冰行動」前線偵查小組組長「李維民」的吳剛,「老戲骨」的標簽已經不需對他作何評價,若是非要說點什麼,那麼整整十年之前在《潛伏》里飾演的「陸橋山」,至今仍被津津樂道。
但在演員配置上,《破冰行動》最讓人佩服的,還是把王勁松和任達華這兩個「合適」的人,放到了「合適」的位置。
或許任達華在他的演藝生涯里,飾演的反派角色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有人以為在《破冰行動》里會讓他來演反派一號「村支書」,倘若真的這樣,那就是敗筆了。
因為任達華的個人形象,就屬於比較「囂張」的那一種,所以如果演反派,他就比較適合演「張子強」那一類的人物角色。
於是就讓他出演港商「趙嘉良」,對於這個角色,任達華即使是本色演出,都會非常出彩。
而《破冰行動》里的村支書「林耀東」,不僅狠,還很陰險狡詐,最重要的是他還很會懂得「隱忍」,就像一隻蠍子,平時一動不動,驀然「發作」就極其殘忍。
王勁松就是一隻「蠍子」,他只要把眼睛微微一眯,嘴角輕輕抿起,眼縫里透出的凶光,還有臉上的一股不露痕跡的狠勁,就讓人膽寒心驚,就像遇見蠍子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他的這股「酷狠」,在《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里就已經讓觀眾深深「領教」過,對了,在該電視劇里,王勁松飾演的反派狙擊手外號就叫「蠍子」。
不過也話說回頭,《破冰行動》最成功的還是故事,因為演員演技再好也都是為故事服務。
在這兩集里,緊張、刺激、曲折布滿了《破冰行動》的劇情,對觀眾產生了極強的吸引力,這也是造成觀眾「吵爆看得爽」的主要原因。
而《破冰行動》的故事為何能如此的成功呢?原因有二。
第一,它有真實案例的支撐。
該劇取材自2013年廣東開展「雷霆掃毒」系列行動中的陸豐掃毒、殲滅「亞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這一真實事件。
而這種真實的故事,在現實世界裡已經對人們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影響」,拍成影視劇之後,人們再帶著那種「真實的感覺」去觀看,也就比較容易接受。
簡單來說,就是帶有一定的「預先情緒吸引」在裡面。
就如這幾年比較成功的電影,《湄公河行動》就取材自震驚全國的「湄公河慘案」;《戰狼2》則是再現了海軍海外撤僑的動人一幕;還有《紅海行動》也取材自真實的海軍護航行動。
當然,除了「預先情緒吸引」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些影視作品蘊含的主旋律,一直都是 社會 價值觀的正確導向,當然被「嚴重關注」。
但是,現實里真實的事件是「粗糙」的,如果照搬上屏幕就不能被稱為藝術作品。
所以第二點,《破冰行動》的劇組人員曾經多次深入廣州、中山、佛山等地,無數次實地了解風土人情和緝毒警隊的生活,編劇陳育新還先後四次到廣東省采訪了緝毒戰線的公安民警數十人,獲得了海量的一手素材,最後才對其進行「藝術加工」,耗費了整整4年才完成劇本創作。
劇本先後獲得2017年國家新聞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和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優秀劇本獎。
如此扎實的劇本創作,《破冰行動》的故事怎能不成功呢?
於是,在今年上半年被各種「經典翻拍劇」「蹂躪」的人們,終於又可以「爽爽」的再看電視劇了。
㈢ 破冰行動原型案件 破冰行動介紹
1、《破冰行動》的原型案件是2013年廣東「雷霆掃毒」案件。劇中塔寨村的原型就是博社村,這個村子家家戶戶制毒,販毒,屬於家族式運作,產業化經營,地方性保護。
2、「雷霆掃毒」行動結果十分圓滿,摧毀了七十多個制毒工場,抓了一百多人,繳獲了三噸冰毒成品,制毒原材料將近二十多噸。這個有「亞洲第一制毒村」的博社村終於被肅清了。
3、《破冰行動》的編劇以這一轟動大案為原型,創作了電視劇的劇本,以李飛,李維民兩代緝毒警為主角,展現了緝毒警察與毒販鬥智斗勇的緊張故事。為了保證劇的真實性,編劇還專門去廣東采風,走訪各地收集素材,只為讓劇中的人物和故事更加貼近現實。
㈣ 《破冰行動》原型是哪個村
《破冰行動》中,塔寨村的原型就是亞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
隨著劇情的深入,這個塔寨村的真實面目漸漸浮出水面,讓觀眾見識了粵東民風的彪悍,和這個亞洲第一制毒村的神奇。在塔寨村內部,全村都是同宗同族的林氏,林耀東還是林氏三房中大房的房頭,差不多就是族長。
他的弟弟和一個堂弟分別是二房和三房的房頭,同時又掛名他旗下的房地產公司的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整個塔寨村看上去像一個家族企業,其實是一個家族制毒集團,如果按照他們生產冰毒的產量和供貨能力來算,這簡直就是一個大型跨國企業。
劇情評價
該劇被劇評人稱為「尺度不小,人性更深」。劇中看似唯利是圖的販毒頭子趙嘉良,竟然是警方的重要線人,看似是男主角李飛靠山的副局長馬雲波,實則與黑勢力一幫,劇中最大的反派林耀東,也有看著村民安居樂業而獲得的滿足。
該劇試圖在劇情的反轉中,讓觀眾看到人性的灰度和復雜性,而不是「爽劇」里簡單的非黑即白,由此擴寬著題材和類型的邊界,而這種邊界的拓展從目前市場效果來看,也是觀眾需要的。
㈤ 大家了解《破冰行動》是根據哪個真實案件改編的嗎
《破冰行動》取材自2013年廣東開展「雷霆掃毒」系列行動中的陸豐掃毒、殲滅「亞洲制毒第一村——博社村」這一真實事件,劇中的「東山市豐林鎮塔寨村」其真實原型就是「廣東省汕尾陸豐市甲西鎮博社村」。
劇中村主任林耀東的原型是原廣東省汕尾市人大代表、陸豐市甲西鎮博社村原支部書記蔡東家。該案中國緝毒史上的標志性戰役。
(5)亞洲第一制毒村的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廣東三千多全副武裝的警力,對博社村實施了大清剿,打掉18個特大制販毒團伙,抓捕近200人,繳獲冰毒近3噸,制毒原料過百噸。
廣東警方通報掃毒行動後,「第一毒村」成為全國熱點。廣東省公安廳一位高層說,博社村20%的家庭直接或間接參與制販毒,已經形成「家族式運作,產業化經營,地方性防護」的局面。
㈥ 破冰行動什麼時間播出,在哪裡播出
由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等主演的電視劇《破冰行動》播出時間尚未完全確定,但不出意外2019年該劇一定會和觀眾見面。因為本劇是由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所以網播平台肯定有愛奇藝。
黃景瑜近幾年勢頭正猛,我覺得《破冰行動》中緝毒警察李飛這一角色與他的形象氣質是很符合的,帥氣硬朗,自帶氣場,並且搭檔老牌演員吳剛、王勁松和任達華,隨便哪一個都是聽名字就能讓觀眾腎上腺素上升,既興奮又期待。希望能早點看到《破冰行動》的播出。
㈦ 《破冰行動》是根據真實故事拍攝的,你知道多少
電視講述了李飛於父兩代緝毒警的智勇破案,雙線敘述了怎樣和地下毒販鬥智斗勇的灑熱血的感人故事。另外的一大看點就是此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最近幾年,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影視作品非常多,或許這樣的一個表達手法可以讓觀眾更有代入感。改編的事件是發生在廣東2013年的「雷霆掃毒」專項系列行動(陸豐掃毒),殲滅亞洲制毒第一大村—博社村的真實事件。電視還沒播出,先了解下當年警察的神威,那是相當的燃。小編就跟大家深度解析一下這個事件當年的故事吧。據在這村子的小學校長說,村裡面但凡有些能力的人們,都把小孩送到外面學校,怕在這里學壞了。這個事情聽起來讓人頓覺悲哀。所以,對於這里的掃毒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2013年,廣東警察出動多達3000名警力,動用直升機和快艇,(因為這個地理位置犯罪分子容易從水路逃走),講村子團團圍住,一次性摧毀18個大型制毒犯罪團伙,抓捕嫌疑人182人,搗毀77個制毒場所和一個炸葯製造點,共繳獲冰毒2925公斤和260公斤k粉。直至至今,再也沒有出現過制毒窩點。
即使去抓捕這些罪惡滔天的人,這些人直到被銬上手銬都還死咬自己不是制毒的人。警方扣住其中一個人,那個人還一直用手多開手銬去打警方,終於拷住後那個人在地上叫喊說自己心臟不好上不來氣。最後在他家搜出來槍支和一顆手雷,犯罪人說槍支不是自己的,說手雷是撿的,並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另一個地方的警方看到屋內還在煮著制毒的用品,警方質問嫌疑人:這個還在煮,你知道是什麼嗎?嫌疑人說:不知道,我是種地的。嫌疑人甚至把警方領到一個屋子裡找來了一把鋤頭證明自己是種地的。但是警方說鋤頭都生銹了,你用生銹的鋤頭種地嗎?
這一晚上警方收獲2900多斤冰毒,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毒販當中最大的一個毒梟竟然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制毒有巨大的利益,所以讓一些想鑽空子的人鋌而走險,這些人可能是女人也甚至可能是小孩子,他們深知是違法的事情,制毒販毒一向都是死罪,可是多數人的僥幸心理佔了上風,干一票瀟灑半輩子,讓更多的人走向了這一條不歸路。
而為什麼這樣一個小小的村子可以把違法的販毒生意做到這么大,其主要原因是有一個「保護傘」,這保護傘就是蔡東家這個人,主要有人被抓獲就可以被揪出來。有了這樣的保護傘,加上巨大的利益驅使,使得這個村子變成了面貌全非的樣子。
而大家都知道,毒販是所有犯罪分子裡面最「暴烈」的一個,因為一旦抓住罪行非常嚴重,一般情況都是死罪,所以他們都是有比較大的組織團伙,有些甚至配槍,而作為緝毒警察也成為了最危險的一類人。大型毒販一般都是亡命徒,一旦知道是誰在背後是誰在偵查,很大可能會報復對方。所以,緝毒警在電視上出鏡會被要求遮住臉有些還會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