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樂隊男孩講的是什麼

電影樂隊男孩講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09 07:48:39

A. 有部電影,講的是主角在美國照顧幾個小孩子,還給他們組建了樂隊,求電影名字

搖滾校園
美國 喜劇 108分鍾 2003年

《搖滾校園》是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喜劇影片,該片由理查德·林克萊特執導,傑克·布萊克、瓊·庫薩克、麥克·懷特等主演,於2003年9月9日在加拿大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事無成的搖滾樂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費恩把一群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們組建成一支搖滾樂隊的故事。[1]

B. 求一部大學校園音樂電影的名字,主角是四個男孩在學校組建了一個樂隊,結尾是成年的他們在船上開演唱會。

《怒放2013》現更名為《怒放之青春再見》
嚴寬的戲份不多
導演是盧庚戌,從樂隊主唱到電影導演,他顯然會說一個關於音樂的青春故事

C. 樂隊男孩的影片評價

這部反映社會現狀的心理教育片,其主題同喬治·顧柯拍攝於1939年的《火之友》十分接近,通過一群具同性戀傾向的年輕人的各自的際遇反映出美國現代人的孤獨,繼承了好萊塢氣勢磅礴的傳統,不失為一部難得的佳作。(電影網評)

D. 我很博愛,中國男多女少,為了其它人能夠找到女朋友,我一輩子不交女朋友,一個人生活,,,好嗎

1、《去年夏天,突然……》Suddenly, Last Summer:五十年代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取消了有關同性戀內容的禁令,好萊塢馬上推出了這部根據同性戀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同名舞台劇改編的電影。電影的中心人物塞巴斯蒂安是名同性戀者,但在銀幕中多以背影出現,觀眾一直看不到他的面孔。塞巴斯蒂安被一街頭少年毆至死,他的表妹(伊麗莎白·泰勒飾)目睹這場慘劇後,從此精神失常。
2、《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一名德克薩斯牛仔希望在紐約的鴨場春風得意,倒頭來不僅人財兩空,還讓一位同性戀窮學生沾了便宜。這是包含同性戀角色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導演約翰·施萊辛格就是一名同性戀者。
3、《樂隊男孩》The Boys in the Band:根據百老匯的同名舞台劇改編,人物都是同性戀,他們中有娘娘腔,有劇迷,有男妓,有以婚姻來掩蓋同性戀身份的已婚丈夫,各個人物的經歷和心態在曼哈頓的一次生日聚會中得以展示。
4、《血腥的星期天》Sunday, Bloody Sunday:約翰·施萊辛格以極為自然的手法表述了一對男女同時愛慕另一名男子的三角戀故事,這是第一部有男男接吻的鏡頭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影片。
5、《巡視》Cruising:男同性戀者出於自厭情緒,對其他男同性戀者展開了連環殺戮。由艾爾·帕西諾扮演的偵探假扮同性戀,深入同性戀社區展開調查。該影片推出時,受到同性戀社區的強烈。
6、《》Making Love:一名男邂逅一位男作家,開始認清自己的性傾向,並導致了婚姻破裂,當他最後向作家表白心聲並希望共譜人生愛曲時,對方已經移情別戀。這是好萊塢試圖將同性戀情做一番客觀甚至浪漫表達的最初嘗試,但步伐過於超前,結果票慘敗,據說一些觀眾看到銀幕上兩男接吻時,大叫「惡心」,跑出了影院。
7、《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n:莫利娜與犯艾萊圭同囚一室,本來當局希望莫利娜從艾萊圭那裡刺探反對派組織的活動情報,不料莫利娜被艾萊圭的正氣所感染,最後獻出了生命。雖然影片中的莫利娜仍然是個舉止娘娘腔的易裝癖,但屬於令人同情的正面人物,主演威廉·赫特是第一位以扮演同性戀角色而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
8、《美好事物》Beautiful Thing :傑米不擅長運動,在學校也不怎麼受同學歡迎,與經營酒吧的母親住在倫敦東南的居民區。上學和他那個忙著處理與一個昏頭昏腦的男青年的關系的母親是他最頭疼的兩件事;而他的鄰居史迪則是個活力四射討人喜歡的英俊小伙。但史迪的哥哥和酗酒的父親卻經常對他拳腳相加。一天史迪又被暴打了一頓,不得已被帶到傑米家過夜,兩人頭對腳,腳對頭地睡在一張床上。傑米開始覺得,愛上了史迪,而因為史迪的一直被扁,他住在傑米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然後他們要面對的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窘境。這是一部同志的初戀故事,和更多的兩性初戀故事一樣,影片朦朧真摯的純真感情,撥動了所有人的心弦。而片中對現實的描繪也真實自然,沒有矯柔造作,沒有故弄玄虛,更沒有大驚小怪,只是平和地講述了一段真摯無邪的感情,不愧是同志影片的上品之作。
9、《哭泣游戲》The Crying Game :弗格斯是愛爾蘭共和軍成員,他現在的任務是看管一位來的黑人英軍士兵喬迪,等待適當時機,用他來交換被英國關押的戰友。關押地點是一處偏僻小山村,兩人在朝夕相處中什麼都談,從種族偏見到民族,在這樣的深談中弗格斯和喬迪成了知心人。後來喬迪在逃跑時身亡,弗格斯叛離組織來到倫敦,找到喬迪曾經提起過的女友迪爾並愛上了這位性感的長發美女。當他親近迪爾時,竟然發現迪爾並不是一個女人。這部影片反映的愛與戰爭的主題已經超越了背景的時代性和地域性:英國要為對北愛的侵略行徑負責,共和軍也要為太多的行為負責,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戰爭糾紛,就有人面臨著死亡,就有愛面臨著毀滅。只有超越一切的真愛,才能挽救這破敗的世界。影片結尾處,迪爾來到監獄看望為他替罪服刑的弗格斯。弗格斯終於贖清自己的罪了,他也終於徹底地愛上了迪爾。雖然兩人面對的是監獄的阻隔,但他們畢竟解下了包袱。他們剩下的,只有愛情和希望了。可以說,這幾乎是所有同志影片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幕。迪爾重復了好多次的那句 It's my Nature,看似簡單,但對於同性戀、易性癖等等來說,卻蘊涵了無可比擬的意義。
10、《眾神與野獸》Gods and Monsters :年輕的園丁克雷布恩發現,他的新僱主詹姆斯惠爾曾是好萊塢名導演。因此當惠爾找克雷當作畫的模特兒時,克雷受寵若驚。只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哪一點吸引了老人。漢娜是惠爾的管家,一開始僱用克雷的也是她,如今這個組合卻令她擔心。而克雷的老相好——貝蒂,也覺得克雷和惠爾之間有一種奇怪的情愫……。影片有著真實的主角,是以《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系列影片聞名的導演詹姆斯惠爾,當然這一動人、雅緻的傳記故事不乏虛構成分。而扮演詹姆斯惠爾的伊恩麥克連也是公開同性戀身份的演員,這對他絲絲入扣的,到位的演出也許不無幫助。性取向不同的觀眾能夠從影片中看到不同的故事:異性戀者是從園丁克雷或管家漢娜的視角,而同性戀者應該會站在惠爾的立場。影片並不是要將性取向不同的這兩類人分開,而是致力於闡明他們能夠怎樣相安無事地一起生活——盡管現實中這遠不是件順暢的事。
11、《夥伴》Longtime Companion :電影通過若干個小片段,描述早在年病開始泛濫前後的同志生活。影片片名指的是,當一名同性戀者去世的時候,訃告上他(她)的最親密戀人的稱呼。年發行的這部藝術電影是美國第一部正面著筆病題材的影片(大家更為熟悉的,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費城故事》,則被冠以「最早處理病題材的商業電影」稱)。影片有些觀點明顯是過分樂觀了,在一個小故事裡它要我們相信在年,一出電視肥皂劇里就出現了一個完整的、深度的男男之吻的鏡頭。這部影片貼近描寫了面對「同性戀瘟疫」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發生的人們的真實反應,它在同性戀電影史上的意義,比它單作為一部電影的意義,顯然是要大多了。
12、《性的對立面》The Opposite of Sex :16歲的反叛少女迪迪的繼父去世,她搬去與異母哥哥、當中學教師的同性戀比爾同住,並很快勾引了比爾的男伴麥特。不久迪迪宣稱自己懷孕,並與麥特一起消失。與此同時比爾被麥特以前的愛人指控在學校有不檢點行為,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事情越來越混亂,迪迪腹中孩子真正的父親究竟是誰呢?這是一部懸疑性質的性主題影片,涉及異性戀、同性戀、、復仇等多種元素。主角是一個發誓要毀掉身邊所有人生活的危險女郎,但影片分量不夠,主題也不夠鮮明。的確,不可預測性是這部喜劇片最大的樂趣所在,但大概多數人會把它當成很正常的娛樂片,不太會意識到這是部「同志電影」吧?
13、《神父同志》Priest:蓋普·金頓是一位年輕英俊充滿活力的神職人員,他滿懷拯救社會中人們心靈的神聖職責,來到一個環境混亂、人心散漫的典型的英國工業小城鎮。這個混亂的小鎮居民素質低落,教化困難,心煩意亂的蓋普時常去同志酒吧消磨時光,借酒消愁。這天,他與一男子葛瑞漢相識,一夜過後,蓋普對他仍滿是眷戀。不久,在與葛瑞漢約會時,他倆在車內接吻被巡警查獲,並發現蓋普是神職人員,此事經報紙披露,頓時嘩然…。把神職人員與同在一起,80年代就有阿爾莫多瓦的《修女愛瘋狂》,但那是把什麼都不當一回事的顛覆性影片。而這部影片不僅備受爭議地把同志愛與神父相結合,而且把教義中仁慈博愛精神與同志愛相結合,把教原罪精神與同志愛的社會異類狀態相結合,探討過程也極為認真朴實。這是一部奇特而具有啟發意義的影片,時而輕松詼諧,時而尖銳深刻,列為十大同志影片壓卷之作實屬份所應當。
14、《王爾德》Wilde :影片改編自著名劇作家王爾德的一生,講述英國文學天才王爾德愛上俊美不羈的年輕爵士道格拉斯而遭到爵士父親的控告,王爾德最終被判兩年有期徒刑。該片第一次將王爾德的同性戀經歷搬上銀幕,並詳盡地剖析了王爾德奇異戀情的思想歷程,同時也展示了王爾德傳奇的一生。斯蒂芬·弗萊成功演出了一個有著很多夢想,多才多藝,持才清高,心理畸形的王爾德,裘德·洛也成功地扮演了王爾德的「情人」博西,導演布賴恩·吉爾伯特也以此片聞名影壇。另外,此片還是兩位如今已在好萊塢叱詫風雲的英倫情人裘德·洛和奧蘭多·布魯姆早期合作的影片。
15、《費城》Philadelphia:藉著《羔羊的沉默》巨大成功,喬納森·德米選擇導演了《費城》,該片雲集了湯姆·漢克斯、丹澤·華盛頓和安東尼奧·本德拉斯等好萊塢一線男星,獲得了近八千萬美元的票收入。湯姆·漢克斯因出色了扮演了一名患艾滋病的同性戀律師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6、《鳥籠》The Birdcage:根據同名法國電影翻拍,故事也從巴黎移到了邁阿密。一對同得知兒子的未婚妻的父母將要到訪,急忙將家裡所有的露骨擺設清除一空,因為親家公是名立場保守的國會議員。機關算盡,最後還是弄巧成拙。這是第一部獲得全美票冠軍的以同性戀人物為主要角色的影片。導演麥克·尼克斯後來還出色導演了以同性戀和艾滋病為主題的長達六小時的電視劇《天使在美國》。
17、《亮相前後》In and Out:霍華德·布萊克特是名彬彬有禮的鄉鎮中學英語教師,平時喜歡聽芭芭拉·史翠珊的,並即將與同事艾米麗結婚。多年前的一名學生在奧斯卡領獎發言中,抖露說布萊克特是同性戀,平靜的鄉鎮一下子成為全國媒體的聚焦,也使布萊克特不得安寧,學校甚至要將他解僱。這是第一部以同性戀議題奪得全美票冠軍的影片,但全片絲毫沒有著墨於他同性戀情方面的內心世界。
18、《善惡的午夜》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一位男妓被殺使包養他的僱主成為首要嫌疑犯。從牛仔明星轉型為導演的克林德·伊斯特伍德用自然主義的手法探視了一位同性戀者的孤獨靈魂。
19、《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萊斯特一家是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但夫妻間已經毫無感情可言,而同一街區內的幾個家庭各有一本難念的經,只有一對同恩恩愛愛。鄰居費茨上尉誤以為兒子在向萊斯特青春,但偶爾的窺視使他內心泛起了深埋已久的同性戀情。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主角。
20、《天才瑞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 :根據女同性戀作家海斯密絲的同名小說改編。窮青年湯姆·瑞普利既愛慕富家子弟迪基的俊美外表,又覬覦他的財富和社會地位,他將迪基殺害後,開始了一場冒名頂替的危險游戲。馬特·戴蒙的細膩表演充分展示了人物脆弱敏感的心理。
21、《亞力山大》Alexander:影片絲毫不迴避亞力山大帝對愛將的愛戀之情,但由於情節設計紊亂,人物塑造單薄,不僅影評不佳,而且票慘敗,成為大導演奧力佛·斯通影業生涯中的滑鐵盧。
22、《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卧虎藏龍》的巨大成功使華人導演李安在好萊塢聲名鵲起,但他選擇拍攝同性戀題材的《斷背山》時,媒體大感驚訝,甚至該片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金獅獎時,美國影評界仍然沒有投以太多關注,但影片自11月底開始做小范圍試映時,令人驚喜異常,影評界認為它有望成為競爭奧斯卡的熱門片。一名影評人在觀看之前,稱之為「關於兩位同性戀牛仔的愛情故事」,而他觀片後,親自向李安道歉,認為這是一部關於「兩位牛仔的同情故事」的影片。這部低成本的影片以高超的質量將一曲雋永的同情故事推入主流影院。

E. 有部英國電影,講的是一個愛好音樂、不羈的男孩和他的樂隊的故事求高人相助。

這個····是nowhere boy嗎?

F. 電影《幾乎成名》誰知道

2000年,美國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幾乎成名》(Almost Famous),導演是原《滾石》雜志記者卡梅倫•克羅(Cameron Crowe),《幾乎成名》幾乎是他的自傳體電影。電影上映後,在觀眾和評論界都獲得好評。
沒有高科技輔助,也算不上大製作,為什麼影片能獲得極好反響?一方面克羅自投身電影界後拍的電影都獲得極好口碑,比如《單身公寓》、《花心情聖》,他的影片往往以朴實的故事情節而不是火爆場面來打動觀眾;另一方面,《幾乎成名》作為一部搖滾電影,包含了流行文化該具備的所有引起年輕人興趣的要素:搖滾、毒品、性、女孩、代溝、愛情等等,加上不失幽默風趣的對白,一句話:酷死了。
其實影片情節並不復雜,年僅15歲的小威廉受《滾石》雜志之命采訪一支冉冉升起的搖滾新星「靜水」樂隊,並跟隨樂隊一起進行了美國巡迴演出。影片講述的就是小威廉從接受雜志采訪任務到巡迴演出結束這段期間發生的故事,母親反對他接觸搖滾樂,姐姐偷偷「教唆」他聽搖滾樂,在他采訪之前,著名樂評人萊斯特•班斯忠告他不要與搖滾歌星交朋友,母親忠告他不要沾毒品。結果是,他不僅和樂隊交上了朋友,而且還愛上了樂隊主唱的骨肉皮,這看上去就是搖滾版的「成長的煩惱」。

www.u148.net

《幾乎成名》明線講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男孩與一支搖滾樂隊的故事,但克羅實際上還布了一條暗線,即骨肉皮現象。早在電影《單身公寓》中,克羅就曾輕描淡寫地觸及過這一現象,在《幾乎成名》中,骨肉皮顯然是襯托主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克羅並沒有對骨肉皮現象做出一個是或否的回答。
什麼是骨肉皮?實際上這是台灣人的叫法(但很形象),它的英文是groupie,這種社會現象出現在上個世紀60年代搖滾樂蓬勃發展,追星族群體蓬勃壯大時期,它專指那些試圖與搖滾歌星發生性關系(或保持一種浪漫關系)的女歌迷,甚至有些人乾脆用「Star Fucker」來代替groupie這個詞。北京搖滾樂在上個世紀80年代蓬勃發展時,也出現了一批骨肉皮群體,不過在北京搖滾圈裡不叫骨肉皮,而是借用老北京藝人春典里的一個詞:「果兒」或「尖果兒」(這個詞有時也往往形容那些長相漂亮的女孩)。骨肉皮與普通歌迷有什麼不一樣?很簡單,普通歌迷只要能見到他崇拜的歌星,合個影、簽個名,和同伴炫耀一番就知足了,而骨肉皮不然,除了追星,還要與明星發生性關系,用咱北京話講就是「把他給收了」。

www.u148.net

骨肉皮現象在西方已是一種文化現象,或者說它已經成為搖滾樂一個組成部分,有三個詞總是被西方人聯系在一起:性、毒品、搖滾,每一個搖滾樂手都有一個說不清的骨肉皮故事。搖滾與性的關系,很大一部分是指樂手與骨肉皮之間的關系。
為什麼骨肉皮會選擇搖滾明星?
避孕葯和搖滾樂同時出現簡直是一場災難,從字面上看,搖滾樂(rock and roll)、爵士樂(jazz)在俚語中都有性交方面的含義。搖滾樂的反叛工具很多時候就是利用「性」,因為這樣可以直接面對道德層面,貓王為什麼要扭胯?「滾石」樂隊為何被扣上「集體性精神錯亂和用音樂麻醉劑肆無忌憚地公開煽動淫亂」的帽子,這一方面是衛道士攻擊搖滾樂的最佳借口,但另一方面也助長了搖滾樂在泛性主義表現上的囂張氣焰。
搖滾樂泛性化和當時性解放不謀而合,對當時為音樂而狂熱的女孩來說,僅僅是獲得一個明星簽名是不夠的,還要更進一步接近明星,於是就出現了骨肉皮。
搖滾樂自身特徵也決定了它會成為骨肉皮的焦點,比如搖滾樂手手中的電吉他,這件樂器簡直是一個絕妙的發明,在很多骨肉皮眼裡,它的形狀不僅是一種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徵,同時它也和女人身體非常相似,當搖滾樂手站在舞台,把吉他放在跨前,一隻手在不停撥動琴弦,另一隻手在把位上上下滑動,對女孩來說,由此產生的聯想和暗示可想而知,這也是女孩為什麼總是喜歡搖滾吉他手的原因,差不多每個知名的骨肉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會提到這一點。

www.u148.net

60年代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搖滾吉他大師輩出,吉米•亨德里克斯、埃里克•克拉普頓、吉米•佩奇、傑夫•貝克、皮特•湯森、卡洛斯•桑塔納……這種吉他大師輩出現象在後來再沒有發生過,這和當時骨肉皮的繁榮不無關系。再有,搖滾樂隊每年都要進行漫長枯燥的巡迴演出,樂手在巡演中很少帶自己的女友或妻子,因為途中有骨肉皮做伴,就可以使枯燥的演出變得樂趣橫生。因此,一些骨肉皮往往以「樂隊助理」身份隨行,比如《幾乎成名》中小威廉愛上的那個女孩彭妮 •萊恩,她堅決否認自己是骨肉皮,而是樂隊助手。

www.u148.net

60年代是搖滾明星與骨肉皮的蜜月期,安•鮑爾斯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指出,60年代骨肉皮現象「是一個最活躍、非正式概念藝術表現的搖滾樂時期」,當時著名骨肉皮德斯•巴雷斯在她最近出版的《混在樂隊》一書中提到:「『骨肉皮』一詞在當時絕不是什麼壞字眼,樂隊非常尊重女孩,『滾石』樂隊絕對都是紳士,他們把我們看作繆斯和靈感源泉。」另一個在60年代與很多搖滾巨星有染的辛西婭•普拉斯特•卡斯特爾在接受《沙龍》雜志采訪時也證實了這點,她認為現在字典里對骨肉皮的解釋是「污名」。

www.u148.net

60年代還有兩個骨肉皮用她們的事實證明他們與搖滾歌星的關系非同尋常,一位是「滾石」樂隊米克•賈格爾女友(幾乎是整個樂隊的女友)瑪麗安妮•費思福爾,這位18歲時就成為骨肉皮的女子在樂隊幫助下走向歌壇,並成為明星,那首著名的《淚流滿面》(As Tears Go By)就是賈格爾為她創作的。另一位是一個德國模特尼科(Nico),著名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把她介紹給美國「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樂隊,因此她也走上搖滾之路。直到後來理查德•威茨所著的《一個偶像的生活和謊言》一書出版,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尼科竟與那麼多著名搖滾明星有染。
但好景不長,70年代重金屬的出現,讓更加繁榮的骨肉皮變了味道。「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雖然在音樂上成就非凡,但他們簡直是讓骨肉皮通向地獄的階梯(該樂隊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通向天堂的階梯》)。樂隊的成員幾乎都有性變態傾向,吉米•佩奇(Jimmy Page)有性虐待傾向,而鼓手約翰•博內姆(John Bonham)常常強迫女孩脫光衣服跳入養著章魚的浴缸中,並以此為樂。進入80年代,對骨肉皮進行的各種超常規行為幾乎成了後來重金屬樂隊的「保留節目」,「毒葯」(Poison)樂隊乾脆在巡演大巴車上安裝了一個安全套機,「戴夫•萊帕德」(Def Leppard)樂隊每次演出之後都要舉行一個「罪惡之都」的性狂歡,而「莫特利•克魯」(Motley Crue)樂隊在性混亂方面完全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2001年美國上演一部反映80年代中金屬樂隊生活的電影《搖滾明星》,裡面有一段淫亂場景,從中可窺知一斑。90年代以後,骨肉皮的角色乾脆變成三級片明星和妓女。

www.u148.net

基辛格說:「權力是最好的春葯。」搖滾明星的腦中往往有一種虛幻的權力,台上一呼,台下百應,名譽的光環又常常使他們忘乎所以,膜拜、反叛、力量、靈感,這些東西無時無刻不刺激搖滾歌星的腎上腺激素,使他們在面對骨肉皮時無一例外地把自己當成一匹種馬。
為音樂、為藝術獻身,只不過是那些女孩為了滿足虛榮心的高尚借口,作為回報,搖滾歌星偶爾會讓這些骨肉皮們出現在唱片封套上或音樂錄影帶中,費思福爾或尼科只是眾多骨肉皮中的個別現象。早年骨肉皮現象是搖滾樂的組成部分之一,並讓卡梅倫•克羅念念不忘。那些年過半百的骨肉皮也紛紛著書立說,回憶那段幸福時光,說明在那個性錯亂的年代還有值得回味的東西。那麼現在的骨肉皮現象,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人肉交易。
多少愛可以胡來,有多少人值得做愛,這就是永遠糾纏不清的性與搖滾主題。

G. 有一部電影!國外很早的!講述的是3個熱愛音樂的男孩組成樂隊走上音樂生涯的,後來樂隊解散了

《dance with me tonight》

吳建豪在F4的演唱會唱過

H. 《七人樂隊》曝終極預告,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七人樂隊這一部電影,作為第45屆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即將要上映的影片之一,非常讓人們期待。這部電影中所講述的故事可以讓大家重新回到香港那一段我們經歷過,但是已經回不去的光輝歲月,這部電影一共有7位導演,並且都是非常優秀的他們,所利用的時代背景都不同,拍的都各具特色。但是唯獨不變的就是展現了香港當時的時代面貌。


通過時代的串聯,讓這部電影非常的豐富。7位導演分別用自己與眾不同的風格來將那段香港歲月描述的淋漓盡致,也希望這部電影可以讓現在的年輕導演可以更加努力,讓電影行業發展的更加完好,這個時代需要好電影,更需要好導演。

I. 男孩和搖滾樂隊的電影

我知道知道!
是我最喜歡的電影

《成名在望》

裡面那個樂隊叫Still water靜水

J. 跪求 樂隊男孩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egXr5vtB3-AYJnFSvjkgvg

?pwd=3qbu 提取碼: 3qbu

閱讀全文

與電影樂隊男孩講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少奶奶守身30年是什麼電影 瀏覽:224
乘地鐵去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32
黨費改編了成了什麼電影 瀏覽:106
有啥犯罪電影好看的 瀏覽:320
2017愛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295
所有好看電影大全大陸 瀏覽:210
手機迅雷看電影怎麼連電視 瀏覽:186
色情男女電影全集免費觀看視頻 瀏覽:772
國外歷史電影有哪些國家 瀏覽:972
iphone怎麼在快捷指令上看電影 瀏覽:352
2018年八月份哪些電影 瀏覽:703
關於國學的電影都哪些 瀏覽:632
日本電影什麼爺爺的庭院 瀏覽:520
好看真實改編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15
電影長城道具用了多少 瀏覽:693
免費鬼全集電影 瀏覽:187
如何選取電影片段 瀏覽:35
劉德華謝霆鋒電影是什麼 瀏覽:832
那之主題曲是什麼電影 瀏覽:129
電影山和山2哪個好看嗎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