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漫威是3d電影嗎
漫威是3d電影。漫威的都是講英雄類型的多,都是特效大片類型,所以一般都是3d和imax3d的版本多。
B. 漫威幾乎占據大多數科幻愛好者的心,它屬於什麼類型的電影
漫威電影屬於科學幻想加神話故事類電影。
漫威電影的火熱吸引了無數的粉絲,而這些粉絲之所以會選擇漫威出品的電影,自然是跟電影類型分不開,那麼就來盤點一下,漫威電影到底屬於哪一類型吧!
第一類,科學幻想。從一個大的格局角度來看,其實漫威電影是科幻電影,也就是科學幻想。參考影片《鋼鐵俠》、《黑豹》以及《蜘蛛俠》等電影,這些電影裡面的元素都是以科幻為主。
所以,在此基礎之上,應該說漫威電影的類型是一種只屬於漫威式的“新類型”。這種電影類型,既包含科幻和神話故事,又將它們完美的融在一起,構成一個漫威的宇宙觀。
那麼對此,你怎麼看?
C. 漫威屬於什麼類型的電影
漫威屬於科幻類型的電影。
科幻電影是一類嘗試以未知事物滿足觀眾的電影,滿足人類對未來的想像或是現實社會的沖突。它注重於真實科學、推想性科學或思辨科學以及經驗性方法,並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將它們與魔法或宗教中的超驗主義互相結合起來。
在21世紀的這10年中,科幻電影的最大特徵就是拍了一堆超級英雄電影,例如:《X戰警》、《蜘蛛俠》、《綠巨人》等等都是這這十年開拍的。
好萊塢科幻片的題材豐富多彩,形式趣味各有不同。按照科幻片和其它類型片的交叉情況,我們可以大致將科幻類型片分成這些亞類型:冒險片、動作片、史詩片、神話片、災難片、驚悚片、社會片、喜劇片。而漫威主要歸在動作片和神話片。
動作片:它往往喜愛表現一個英雄如何地身手不凡。比如《終結者》系列,十分成功的《黑衣人》及其不太成功續集其實更像是警匪片,而根據英雄漫畫改編的《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系列和《神奇四俠》等也可以劃入這一個亞類。
神話片:雷神2漫威影業為您帶來驚心動魄的冒險巨制《雷神2:黑暗世界》,這部精彩紛呈的電影將再度帶領觀眾與雷神索爾踏足一段偉大的旅程,這次雷神為了拯救地球及宇宙九界,將與強大的敵人展開一場殊死搏鬥,這個死敵竟然擁有蠶食宇宙的恐怖能力!
科幻片的基本模式
背景多樣但內部邏輯嚴格:對於科幻片來說,故事可以發生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任何時候,並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換年代,但實際上它要敘述的真正內容所佔據的期限仍然很有限。雖然好萊塢科幻片在想像上天馬行空,但它講求的是內部真實性統一連貫而不矛盾的虛幻世界。
人物塑造比較簡單:好萊塢科幻片大多希望觀眾將注意力集中於特效和情節,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於其它類型片來說是較為簡單。人物的維度較少,表面和內心較為一致,性格沒有變化或只有簡單的變化。
但近些年來這種狀況也有所改變,科幻片也開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對人物內心的沖突和矛盾以及生活中的苦惱和困難的描述開始加大力度。
D. 漫威電影是什麼意思 漫威電影的解釋
1、漫威電影是指漫威電影宇宙。
2、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縮寫為MCU),是以超級英雄電影為中心的共同的架空世界,由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基於漫威漫畫出版物中的角色獨立製作的系列電影。
3、它像漫畫中的漫威主宇宙一樣,是由共同的元素、設定、表演和角色通過跨界作品所建立的。漫威電視(Marvel Television)將宇宙進一步擴大,製作位於該宇宙中的電視劇系列。
E. 漫威的電影到底算不算科幻電影
看個人理解了,我覺得不算,漫威電影是把漫畫電影化,有一些科幻因子,但絕大部分都是憑空想像,像綠巨人,雷神,金剛狼,奇異博士這些核心角色與科幻完全不搭邊,鋼鐵俠等也只是掛科幻的旗號,當然大部分科幻電影都缺乏科學理論支持,只有極少數電影在科學邏輯上比較縝密
F. 漫威英雄電影屬於科幻片還是動作片
科幻片和動作片這種分類並非是對立的關系,一個片子完全可以既是動作片也是科幻片...........
比如《鋼鐵俠》就是典型的科幻動作片;《星際穿越》就是不屬於動作片的科幻片;《敢死隊》就是不屬於科幻片的動作片............
不過一般來說,因為科幻片產量和動作片完全沒法比,所以像《鋼鐵俠》這樣的一般粗分是算科幻片的,只不過算動作片也不算錯。
另外,由於最近「超級英雄」類型的電影不斷增多,所以大有單獨成為一個類型的趨勢,畢竟像X戰警、超人這類的即不能算科幻,也不能算奇幻,但又確實有「幻」的成分,所以把超級英雄電影單獨分成一個類型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G. 漫威和dc的區別是什麼
1、公司結構:漫威影業隸屬於漫威娛樂公司,2009年被沃爾特·迪斯尼公司收購。DC娛樂隸屬於華納兄弟公司。2、電影基調:漫威電影是標准商業片,爆米花電影老少皆宜。DC喜歡探討三觀、哲學等,基調偏沉重。3、故事情節:漫威劇情連貫,且不斷壯大著整個漫威電影宇宙版圖。DC還尚未能夠在熒幕上建立起DC宇宙。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用來形容漫威DC之間的競爭關系,再合適不過了。
身為美漫產業的兩位龍頭老大,漫威與DC之間的商戰從誕生之日就未曾停歇。
雙方你來我往,用銷量、票房、口碑決一勝負,相愛相殺、相生相剋、白頭到老。
那麼,漫威DC究竟有什麼不同?漫威、DC發展到如今的格局,是否與各自的企業文化有關聯呢?
下面我就為大家全方位盤點一下漫威和DC的9個主要區別。
01、公司結構
漫威2005年自主創業,2009年被迪士尼收購,而DC則在1989年正式成為華納子公司。
02、公司政策
迪士尼對MCU實行放養政策,漫威影業和盧卡斯工作室、皮克斯一樣,擁有充分的創作自由和主導權力,迪士尼只在嚴重影響公司利益時,才會插手干預。比如最近被開除的古恩導演、比如《蟻人》的原定導演——“英倫鬼才”埃德加·萊特。
華納這邊則是圈養政策,DCEU的電影內容完全由高層拍板,比如給《自殺小隊》加喜劇段子,比如讓兩個風格迥異的兩位導演執導《正義聯盟》。
03、公司規劃
華納作為一個老牌片廠,除了DC之外還有諸多IP和搖錢樹,DC黃了他們並不心疼,拍魔戒或是哈利·波特也能賺錢。這就是為什麼97年的《蝙蝠俠與羅賓》憑實力搞臭整個行業後,時隔7年才有新作《貓女》問世的原因。
今年2月甚至傳出華納早就知道《正義聯盟》要黃,只是沒做好最壞的打算。
而漫威作為版權商轉型製片商的業界新人,他們手中只有漫威英雄這一張底牌,自然會將其當做掌上明珠負責到底,在電影宇宙的規劃上也比華納更加合理。
04、口碑
從豆瓣評分來看,近年來DCEU表現最搶眼的神奇女俠僅僅排名第10,剩下的9部要麼是蝙蝠俠、超人老電影,要麼就是諾蘭蝙蝠俠和艾倫·摩爾圖形小說改編,沒有一部是DCEU電影。DCEU的外媒評分更是糟糕,除了神奇女俠,其餘電影不管是在MTC還是爛番茄均不及格,平均分分別為48%新鮮度和52分。
相比之下,漫威電影的發揮比較穩定,豆瓣排名前十的漫威電影中,福斯、索尼、MCU電影雨露均沾,其中以MCU電影數量居多。外媒對於MCU的包容度也比較高,爛番茄和MTC平均分為84%和68分。
值得一提的是,華納握有爛番茄30%的股權,爛番茄與迪士尼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而從漫威DC所有電影的豆瓣評分來看,排名前5的作品分別為
5.《守望者》、《復仇者聯盟3》、《X戰警:逆轉未來》8.2
4.《蝙蝠俠:俠影之謎》、《金剛狼》8.3
3.《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8.6
2.《V字仇殺隊》8.8
1.《黑暗騎士》9.1
由此可見,DC的神作全部都是獨立於電影宇宙之外的圖形小說改編,或是作者向的泛商業片,而如今的漫威已經全盤電影宇宙化,福斯被收購,索尼忙著擴張。漫威電影缺少神作的局面,在短期內仍將持續。
05、電影風格
漫威電影開始形成風格是在MCU之後,有著鮮明的後現代性文化特徵——解構、逗比、新奇、無厘頭,世俗化、游戲化、接地氣。漫威在第二階段開始聲畫實驗和類型整合,娛樂體驗更上一層樓。佳作頻出但缺少神作。
DC這邊則以暗黑風電影居多,從大片場時代至今,華納經常會將旗下IP交給信任的導演負責,也就是所謂的“導演中心制”,再加上DC旗下的成人向圖形小說也被改成了電影,這就造成了導演喜歡黑暗料理,題材也適合改編成黑暗向的現狀。
這種看天吃飯的做法有好處也有弊端——運氣好時,能夠遇上蒂姆·伯頓、諾蘭大神。走背運時,攤上的就只有喬·舒馬赫或是XXX。這就造成了DC這邊神作不少但口碑兩極化,也造成了華納開始過度干預DCEU。
06、電視劇
漫威電視劇和MCU共享一個世界觀,好在如今的《神盾局特工》不再是MCU的附庸,已經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特工卡特》雖然短命,卻也不失為一部精緻復古、跌宕起伏的高分諜戰劇。
至於成人尺度與藝術深度,Netflix的“捍衛者聯盟”系列能滿足你的一切期待。
《傑西卡·瓊斯》是典型的黑色偵探劇。
《超膽俠》集罪案、律政、動作於一身,時至今日,《超膽俠》第一季仍是我心中最好的超級英雄劇。
《盧克·凱奇》講述幫派斗爭,第二季滿滿的香港黑幫片既視感。
《懲罰者》是一部聚焦PTSD的動作驚悚劇,滿屏番茄醬。
當然,也有扶不起的《鐵拳》(第二季總算能看了)和《捍衛者聯盟》。
DC這邊的劇集則和DCEU完全割裂。
《綠箭》、《閃電俠》、《明日傳奇》、《我是僵屍》、《女超人》、《黑霹靂》,以及未來推出的《蝙蝠女俠》都在華納旗下主打青春偶像牌的CW公共台播出,每年都會有聯動。但在口碑表現上,如今公共台的DC電視劇,只有FOX的《哥譚》一枝獨秀。
相比之下,未來DC電視劇更加讓人期待——《傳教士》由AMC有線台打造,繼續將Cult趣味與黑色幽默發揚光大。
《守望者》交由黃暴污精品劇大廠——HBO。
《V字仇殺隊》交由《黑鏡》第一二季的英國4頻道。
尤其DC官方流媒體——DC Universe創建後,我們已經能在——《泰坦》預告中看到不少成人元素。未來的《沼澤怪形》、《末日巡邏隊》等劇集更是讓人期待不已。
07、游戲
游戲方面,DC完全佔了上風。
大家熟知的《不義聯盟》、《阿卡姆》、《樂高DC》系列,分別由NetherRealm 和 Rocksteady(《起源》除外)、Traveller's Tales工作室開發,但這3個工作室都是華納互動娛樂的子公司。《阿卡姆瘋人院》更是發明了一個足以載入游戲史的ACT公式。
漫威這邊就沒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了,近年來唯一一部准3A大作只有近期發售的PS4《蜘蛛俠》,其餘的要麼是蹭電影熱度的快消品,要麼就是和卡普空的搞基產物以及迪士尼的沙盒游戲。
08、動畫
DC有一個完整的DCAU動畫宇宙和DCAMU動畫電影宇宙,許多DC粉絲相信都是看著DCAU的蝙蝠俠動畫長大的,而DCAMU則將諸多大事件改編成了劇場版動畫。
相比之下,漫威動畫在賣給迪士尼後才有了成熟的動畫宇宙,無奈迪士尼XD頻道的目標人群為6-15歲的熊孩子,其餘DVD劇場版動畫更是佳作難尋。
09.理念
漫威與DC發展到今天的模樣,其實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DC的主要英雄涌現於1935到1945年間,科幻的概念還沒有成為潮流,魔法、超能力、神話、間諜依舊是幻想題材作品的主要靈感來源。
漫威的主要英雄涌現於60年代,當時的美國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動盪以及科技競賽,冷戰、越戰、嬉皮士運動、美國夢破碎。
年代背景與社會思潮的差異,導致了DC英雄更加古典、更加神格化。而漫威英雄更加世俗,更有人情味。
DC漫畫中出現的地點大多是虛構的,而漫威的地點大多都是真實存在的。
DC英雄將超能力其視為上帝的賜福,而漫威英雄則將其視為一種詛咒。
DC英雄大多從神那裡獲得超能力,而漫威英雄大多是通過科技手段。
DC宇宙起源於神波(God-Wave),而漫威宇宙起源於宇宙大爆炸。
以上提到的區別均是兩家漫畫在黃金年代的性格特徵,經過不斷的重啟、補全、改寫,21世紀的漫威DC在漫畫上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兩者都有毀天滅地的大事件,也有曲折動人的生死離別。不僅有簡單粗暴的天地沖撞,也有尺度與深度兼備的圖形小說。而漫威與DC之間的商業競爭,本質上是編劇和導演之間的實力對決,他們往返於漫威與DC之間,不斷發掘著超級英雄們的角色魅力與深度,也就有了如今異彩紛呈的美漫和電影文化。
H. 漫威和DC算不算科幻還是說科幻和奇幻並存
DC和漫威的作品算漫畫,實際上它們的作品,既沒有得到科幻界的認可,也沒有得到奇幻界的認可。
所以可以說是兩頭不討好,也可以說是兩頭都討好。
因此它們拍的電影,一般情況下,影迷們不叫「科幻電影」,也不叫「奇幻電影」,而是叫「超英電影」(超級英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