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部對越自衛反擊戰影片的主題曲或插曲是《駝鈴》
《駝鈴》是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插曲。
《戴手銬的旅客》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一部經典電影,影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導彈的A—1號燃料樣品也被盜竊……影片集中描寫了老公安偵察員劉傑在誣陷流亡的過程中與真正的兇手蘇哲鬥智斗勇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影片插曲《駝鈴》因歌詞中表達的濃濃戰友情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仍舊不衰。
2. 絲路駝鈴的介紹
《絲路駝鈴》樂曲描繪了絲路駝商行進的情景, 古樸清淡, 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它是一首輪響懸殊、起伏大的大阮獨奏曲(也可以用中阮演奏),由新疆手鼓和碰鈴伴奏。
3. 絲路駝鈴最早始於哪個朝代
絲路駝鈴最早始於秦朝時期,中國絲綢經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輾轉販運到中亞、印度半島等。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絲帛錦綉沿著通道不斷西運;西域各國的奇珍異物也陸續輸入中國`.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著稱於後世的「絲綢之路」。
4. 紀錄片《絲綢之路》觀後感600字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紀錄片《絲綢之路》觀後感6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一條路,永遠無法用長度來衡量,因為它太久太久,只有亘古不變的黃沙陪伴它走過了千年的歲月。
有一條路,永遠無法用時間來衡量,因為它太漫長,是穿越了時空的洪流把那驚鴻一瞥印在人的心裡。
千年後,我重新回眸這條美麗而神奇的路,只能驚嘆那高山,大漠,高原,海洋竟沒有阻擋住中國商人的步履。於是,在那一片由神話和信仰編織的土地上留下了綿延歲月的奇跡,給後世留下富於浪漫氣息和神秘色彩的絲綢之路。
閉上雙眼,彷彿看到那駱駝的商隊從長安城出發,經過繁華的集市,走過寬闊的朱雀大街,來到明德門的陰影中,後頭望去,是全盛時期美麗的大唐盛世。
從黃河和長江流域,應印度,中亞,西亞連接北非和歐洲,途徑新疆塔里木盆地,伊朗高原,地中海東岸,最後到達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城或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這條路經過素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亞魯姆沙漠和中東敘利亞沙漠,一路上,駝鈴悠悠。
千百年前,中國和西域的條條商隊在路上印下一串串腳印,夕陽的光輝閃爍在那載滿絲綢瓷器駱駝的背影上,駝鈴的叮當牽動著黃沙籠罩的天空,也牽動了千百年後世人的心。
曾經,這條路代表,另一種輝煌。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歷時15年,行程數萬里,遭遇苦難,備嘗艱辛,終於打通了中遠通往西域的道路。從此,西亞和歐洲的人們愛上了如黃金般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絲綢,中國人為那堅毅果敢和昂揚勇決的精神感動了,中原大地上展現了另一幅美麗的畫卷
隨著絲綢之路順流而下的是伴著漫天黃沙的駝鈴悠悠,是石窟畫壁上佛祖拈花微笑,是明月照耀下的生死樓蘭,是法門寺大雁塔里供奉的舍利,是將士出征前的酒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是那宛若冠上明日,劍上星辰的盛唐。
如黃鍾大呂般厚重而尊貴的.長安城,用它恢弘的氣勢和大度的胸懷接納來自遙遠西方世界的文明,最後融入到中華大地浩瀚的文化中,就像一把摺扇,把無數色彩匯集到一起牽出一個美麗的畫卷。 不知道古人望著映在玲瓏夜光杯上的隴西高原,河西走廊,重重高山峽谷會不會像今人一樣滿懷著敬畏和驚嘆。不知道那一眼望不到盡頭大漠黃沙掩蓋了多少來來往往行人的腳印,埋藏了多少先人生活的痕跡和寶藏。不知道那片瑰麗土地上的哪一塊石子上記錄了一代數不清的無名畫師工匠日日夜夜在幽暗狹小的窟洞中忙碌的身影。
多少年過去了,曾經這條路上的血雨腥風,曾將這條路上的歡聲笑語,曾經這條路上的刀光劍影,曾經這條路上的鶯歌燕舞都成了如海市蜃樓遙不可及的美好,只有那聲聲駝鈴穿越時空的思念為我們描繪過往的美麗動人。
流光容易把人拋。時光如白駒過隙,頃刻之間,已為陳跡。絲綢之路在經過了他的全盛時代之後,逐漸失去了往昔的笑容,逐漸淡去了視線中的身影,逐漸成為了遙遠的神話。
《絲綢之路傳奇》電視連續劇共30集,是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劇,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聲音、新疆的感情講述了中國夢的新疆故事。這部劇首次將維吾爾族傳世瑰寶艾德萊斯綢搬上熒屏。艾德萊斯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手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有著21世紀最後的絲綢手工製作工藝?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稱號,2008年還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扎染技術獨特,質地柔軟,輕盈飄逸,圖案層次分明,組合嚴謹,色彩艷麗,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該劇的主人公艾拉提(巴哈提亞爾?艾則孜飾)在各民族同胞的幫助下,將古老的手工作坊生產艾德萊斯發展成先進的工廠機織艾德萊斯,他本人也從一名貧苦的艾德萊斯紡織傳人,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代高級紡織專家。他的愛人、女一號梅里古麗(阿孜古麗?熱西提飾)是一個維吾爾族孤兒,從小被從江南來新疆的桑蠶養殖專家衛守仁(王詩槐飾)收養,衛守仁一家與蘇萊曼(吾守爾?賽來飾)一家相知相識,共同生活十多年,結成世代友誼。該劇劇情跨度約40年,從新疆解放初期,國家選送維吾爾族和各民族年輕人去江南紡織學院新疆班學習,再回到新疆中國西北最大的絲綢廠工作,直到改革開放的上世紀90年代後,昆侖絲綢廠成為絲綢之路的一顆明珠。該劇正是通過一個大時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觀眾呈現了最真摯的民族團結之情。
10月15日晚上觀看了央視《絲綢之路傳奇》後感受頗深。通過觀看這部電視劇展現了新疆各族人民建設美好家園、振興絲綢之路現代文明的故事。能讓更多觀眾一同感受新疆的大好風光,風情美食和民俗文化以及最為閃亮的『艾德萊斯綢』服飾,很值得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多說有利於民族團結的話,多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讓各民族同志多了解、多接觸,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促進民族團結,
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在新疆這個大家庭中。
為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宣傳60年來各項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營造喜慶、祥和、隆重、熱烈的社會氛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與國家民委所屬中國民族音像出版社等單位聯合攝制的30集重點獻禮電視劇《絲綢之路傳奇》於2015年10月14日起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連日來,我市各單位紛紛組織黨員幹部、群眾各族群眾觀看了該電視劇。
今年27歲的滕翠是甘河子鎮黨委的宣傳幹事,10月15日晚上觀看了央視《絲綢之路傳奇》後感受頗深。滕翠說:"通過觀看,這部電視劇展現了新疆各族人民建設美好家園、振興絲綢之路現代文明的故事。能讓更多觀眾一同感受新疆的大好風光,風情美食和民俗文化以及最為閃亮的『艾德萊斯綢』服飾,很值得看。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多說有利於民族團結的話,多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讓各民族同志多了解、多接觸,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促進民族團結,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在新疆這個大家庭中。"在南苑街道軍民路會議室,30多名黨員幹部及群眾通過遠教平台觀看《絲綢之路傳奇》,居民宋英說:"這部電影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做為新疆人的我覺得很驕傲,我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過上了幸福生活,也享受到了很多國家的優惠政策,生活越來越好,今後為我們一定會為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美麗的家鄉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據了解,電視劇《絲綢之路傳奇》已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入"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並作為首部拍攝播出的重點電視劇,是我區創作的第二部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是新疆題材電視劇創拍的重大突破,對於弘揚新疆精神,加強民族團結,形成"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強大正能量勢場有著積極向上的現實意義。
今天,我在b站上觀看了「中國通史」第27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想必大家對它也不陌生,你們了解過絲綢之路嗎?
從建立伊始,絲綢之路始終主宰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後來還運其他東西。
前200年,雖然此時漢高祖劉邦已完勝了最大的對手項羽,然而強悍的匈奴人,榕對漢王朝構成巨大的威脅。公元前138年,一支一百多人組成的使團從長安啟程,踏上了西行之旅。然而,他的內心充有著強烈的探險精神,他喜歡開拓未知的領域,不想一生碌碌無為,他就是張騫。而要躲避匈奴的阻撓也不簡單,必須繞過匈奴的地盤。果然不出所料,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從隴西郡出境不久,即被匈奴攔截,為了使張騫屈服,匈奴人採取了威逼利誘的手段,張騫始終不為所動。
現在想想,我們的祖先為了與西方溝通好,不知道費了多少人力;用了多少財物;有多少人為這一次累的精疲力盡。他們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是為了靠這些東西,讓國家一次次突破難關。不是為了一己私利,不是為了金錢和地位。這條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的象徵。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一度以穿著中國絲綢,家中使用瓷器為富有榮耀的象徵。
這就是絲綢之路的來歷。
5. 沙漠駝鈴的簡介
電影名:沙漠駝鈴
製片國家:中國大陸
製片機構:上海電影製片廠
上映年份:1978年
影片顏色:彩色片
影片語言:漢語普通話
影片類型:故事片
放映時間:100分鍾
膠片長度:2768米
6. 請問,歌曲《駝鈴》的故事背景是怎樣的謝謝!
歌曲《駝鈴》為電影《戴手銬的旅客》的主題曲。作曲者為王立平,首唱為吳增華。歌詞表達含淚式離別情和期待佳訊情,是濃濃戰友情,因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王立平:我寫第一部故事片的插曲是《帶手銬的旅客》的主題曲。當時電子琴、吉它很流行。劇組跟我說:「一定要寫好,只能成功,不能成仁。寫好了整個電影界的門都對你打開了,寫不好也不是關上,只是再寫就難了。」可是我一看本子就茫然了,主人公劉傑是一個工農幹部,帶著對人民的感情同敵人斗爭。有人說他跟《追捕》里的「杜丘」一樣,寫一個「啦呀啦」就行了。趕時髦用流行的唱法最好,帶點搖滾。但是這個人物、題材不能那樣。主人公在人生關鍵時刻,放棄自己,想的是國家、民族和至死不渝的理想。如果玩鬧一下,你理想你的,我玩鬧我的,就褻瀆了主人公。當時興不要講**、國家、人民,講點愛情啊、花啊、草啊,不要用二胡等土東西,來點電子琴、電吉它等洋調。可是這一切對《駝鈴》都不合適,要符合這個人物,就要用點民族調,需要用點二胡之類民族樂器。但這樣的話很可能走不紅。這首詞融進了我個人的感情。在「文革」中有多少家庭、有多少次的分別。我父親被逼死了,我母親被送回農村老家,我也被送進了農場。一個溫暖的家,一夜之間家破人亡。「一樣分別兩樣情」,這種感情我是深有體會的。「默默無語兩眼淚」,不願講的話,那個年代人們都有深深的傷痕。為什麼今天還有那麼多人喜歡這首歌,不是這首歌多美妙,而是她真摯的感情使人們找到一種共鳴。後來電台邀我做一個專題節目,說《駝鈴》和《牡丹之歌》是聽眾點播最多的歌,我當時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我低估了普通群眾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件事對我的教育很深刻,在創造過程中不能追趕潮流,也不能貪圖出風頭。創造也像做人做事一樣,誠誠實實、認認真真地去做,只要你辛勤地耕耘,會有一個豐碩的秋天。
王立平:我認為現在的藝術最大的缺點是浮躁,這種浮躁是人們的短視,短期行為,沒有長遠觀點,什麼都是一次性的。這是不對的。文化藝術不是短期行為,對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化,不能採取虛無主義的態度,首先應該繼承,然後再取捨,如果什麼都不繼承,還談什麼取捨?藝術、文學、文化還是要沉甸甸的,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老祖宗,應該有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素養。
該歌曲兼有離愁別恨式的悲傷感(默默無語兩眼淚)和鼓勵情,要求有一定的低沉腔調而不是一味地唱高音,音調和表情才能唱的到位,因此唱好這首歌其實有相當的難度,一般要求男中音和女中音、女低音。其中優秀男中音者朱之文滄桑時期唱的版本贏得聽眾滿堂喝彩,降央卓瑪唱的低沉醇美。
7. 《沙漠駝鈴》選自
《沙漠駝鈴》作為民間佚名曲目流傳,流傳80年代在新疆吉他愛好者中風靡一時。
8. 遲志強的資料
檔案姓名:遲志強
性別:男
生日:10月16日
體重:75公斤
身高:176 cm
國籍:中國
籍貫:山東 龍口
出生地:黑龍江 哈爾濱
職業:國家一級演員 [編輯本段]近況近年來,作為我國著名的電影演員和改革開放30年及建國60周年風雨人物,遲志強先後接受了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數十家媒體專訪。7月,遲志強參加了建國60周年獻禮影片《春來了,我知道》的拍攝;目前,遲志強個人傳記以及自傳體電視劇劇本創作工作已基本完成;倍受觀眾期待的,以影視歌巨星遲志強先生曲折的人生經歷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將於2010年春節過後,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和吉林電視集團組織力量開始投拍。10月28日,通過電話聯線,聯繫到日前在杭州休整的遲志強先生。 據遲志強先生透露:這部長達30集的電視連續劇,由吉林著名的畜牧業老總桑巨平先生投資,主要以遲志強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為主要故事情節,真實反映遲志強先生,從82年的影視明星到87年的歌星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星路歷程,以及所涉及的個人情感糾葛等,其中的酸甜苦辣盡情展現。
此部電視連續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著名編劇杜元古、麻陽陽執筆,影視歌巨星遲志強將出演劇中的主人公。
目前,遲志強先生已欣然接受航天歌舞團的邀請,繼續他的全國演唱之旅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1973年《艷陽天》 飾郵遞員
1974年《創業》飾技術員小魏
1976年《鎖龍湖》飾農村青年萬人喜
1977年《暗礁》中飾偵察員陳敏
1977年《希望》飾工人石玉門
1979年《濟南戰役》飾解放軍戰士小竇
1979年《小字輩》飾中扮演售票員小黃
1980年《最後八個人》飾東北抗聯戰士吳老疙瘩
1981年《顧此失彼》飾商業局幹部郭雲鵬
1981年《潛影》飾公安人員羅捷
1982年《赤橙黃綠青藍紫》飾廠長兒子祝小康
1982年《彩橋》飾幹部溫可誠
1983年《夕照街》飾待業青年石頭
1983年《月到中秋》飾復員軍人凌強
1983年《金不換》飾主要角色
1987年《天鼓》飾申先鋒
1991年《紫痕》飾少爺
1991年《大圍捕》中飾保衛處副處長
1993年《謀刺關東王》飾男主角之一
1994年《金客商客鏢客》飾大少門老闆
1994年《四大天王》飾四天王劉青雲
1995年《風流女傑》飾主要角色
2009年《春來了我知道》飾吳老闆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1980年 《響鈴公主》飾劉剛
1987年 《二等巡官與馬車夫》飾二等巡官
1990年 《長夜春曉》
1996年 《誰不愛家》飾男主角
1997年 《一代豪兒》飾男主角之一
1999年 《第二次初戀》飾徐華生;
2002年 《人蛇》飾主要角色
2003年 《魯班大師》飾皇帝
2004年 《尊嚴》飾邱岩
2005年 《駝鈴》
2005年 《都市外鄉人》飾下崗工人
2005年 《種啥得啥》友情客串 [編輯本段]配音作品1975年 為朝鮮經典影片《三妯娌》配音
1979年 為南斯拉夫影片《南方鐵路之戰》配音
1981年 為日本影片《人證》恭平配音 [編輯本段]音樂專輯1987年長影廠出版了以遲志強的人生經歷為內容,遲志強參與創作並錄制了磁帶《悔恨的淚》;
1988年北京藝術出版社 出版了以遲志強的人生經歷為內容,遲志強參與創作並錄制了磁帶《擁抱明天》。 [編輯本段]獲獎經歷1979年 榮獲文化部青年演員創作獎(《小字輩》),受到鄧媽媽、王震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
1980年 主演的電視劇《響鈴公主》榮獲第一屆電視劇飛天獎
1987年、1988年 以他的生活經歷創作的歌曲創歌壇之最。1987年《悔恨的淚》盒帶大陸1000萬張;1988年《擁抱明天》盒帶再破600萬銷量。 [編輯本段]電視專訪2004年12月 江蘇電視台《歡樂伊甸園》
2005年3月 香港鳳凰衛視《魯豫有約---遲志強(上、下)》
2006年3月 湖北衛視《往事》
2006年11月 天津衛視《男人世界》
2008年2月 上海教育電視台《學子》
2008年4月 上海東方衛視《非常記憶》
2008年4月 中央電視台《電影傳奇》
2008年9月 光線傳媒《電影往事》
2008年12月 香港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
2009年7月 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
2005年、2006年,遲志強三次參加中央台《流金歲月》欄目的錄制,與影片《赤橙黃綠青藍紫》、《夕照街》、《小字輩》當年的主創人員共同講述難忘的電影人生... [編輯本段]報刊雜志書籍專訪1983年5月 《大眾電影》封面
2004年6月 《家庭》
2006年7月 《新周刊》
2006年8月 《金陵晚報》
2007年1月 《洛陽晚報》
2007年3月 《石獅日報》
2008年2月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及專訪
2008年3月 《南京周末》
2008年4月 《新京報》
2008年5月 《南方都市報》
2008年5月 《檢察日報》、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欄目
2008年5月 《法律與生活》雜志
2008年5月 《中華兒女�6�1青聯刊》
2008年7月 《齊魯晚報》
2008年7月 《生活日報》
2008年11月《北京青年周刊》
2008年11月《黑龍江生活報》
2008年12月《海峽都市報社》
2009年1月 《成都商報》
2009年1月 《金華晚報》
2009年1月 《共和國記憶60年》
2009年5月 《南鄂晚報》
2009年6月 《南方人物周刊》周年特刊封面
2009年8月 《湖北日報·前衛》雜志 [編輯本段]勵志之語1. 面對磨難,要主宰自己!主宰自己,將永遠是強者!
2.人間最珍貴的莫過於真誠!
3. 面對現實!珍惜每一分鍾,路,就在自己腳下!
4. 人的適應能力是最強的!最豪華的我適應了,最惡劣的我也能適應!
5. 任何人,在不同的環境都要有尊嚴!要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
6. 正是親人、朋友和萬千影迷的鼓勵和幫助,讓我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
7. 但是我有精神支柱:我又回來了,我還是廠里的人。為了這一丁點的希望,我也會奔著這個希望走!
8. 一個人一生當中,路很長又很短暫,盡量少有困難,少有挫折,讓大家很好的生活,享受自己的每一分鍾。
9.人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是和地位比你高的人,還是地位比你低的人,或是曾經受過你恩惠的人,我們都應該尊重他。
10. 一定要珍惜生命,珍惜目前所擁有的美好生活。
11. 有人遇到挫折,妻子拋棄,朋友不理,同事冷落,可現在卻有那麼多朋友關懷我,相信我,鼓勵我,我得到了忠誠的友誼。
12. 重新獲得失去的一些,這個動力讓我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可以。我在心裡暗暗說:遲志強,如果有一天,我能再去拍戲,我一定好好珍惜。
13. 我最大的變化就是變得比較熱情,喜歡幫助別人。看到別人有磨難,就想起自己那個時候多需要幫助啊!我的變化就是:我要成為別人的精神支柱
14. 特殊經歷,讓我付出的努力比常人多10倍、20倍,但這段經歷也讓他變得堅強了許多,一個遭遇過挫折的人,一旦爬起來,總想做得更好,以讓人瞧得起。
15. 朋友是一張沒有標價的支票,在人最困難的時候,最艱難的時候,朋友來到咱們身邊,那是咱們的精神支柱!所以,親愛的朋友們:不要輕易的讓朋友離咱們遠去!
16 .我又重新獲得了政治生命和藝術生命。在攝影機面前,我的成長、我藝術上的天賦,在這一刻更加真實。人的成熟就在於曾經的經歷。我把我的人生的體會都傾注在表演中了!
17. 生活就是這樣,總會有磨難,碰到磨難,不要放棄,讓時間去醫治你的創傷。每個人要有責任,對子女,對家庭。激情沒有了,咱們把它變成親情,骨肉之情。
18. 我許諾劇組也好、歌舞團的也好、社會各大企業也好,許諾的時間,我一定按照這個時間去給人家一個保證,這樣可能就是說你做什麼事情,人家都會給你信任!如果你失去一次信任,別人下次再做些事情考慮到你的時候,那他總是會不太踏實。生活當中每個人都要奉獻真誠,守信用,那是非常欣慰的事情。
19. 作為演員,不分地方大小,因為每個地方都有民族文化。現在強調文化建設要從基層開始,演員要下鄉到一線演出,把觀眾需要的奉獻出來,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和文化大餐,就是我們演員最開心和快樂的事。
20. 人的一生不能沒有朋友。我的事業與好朋友的關心、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21. 什麼事情就去真真誠誠的,一是一,二是二,有困難,有挫折都是暫時的,有輝煌咱們去好好享受。
22. 80年代正好是我事業、生活、個人道路發生劇變的一個時代。我最輝煌的時候是80年代,最艱苦、最磨難、最坎坷的時候也在80年代。失去的東西我又重新獲得也是在80年代,重新獲得政治生命、藝術生命,乃至我個人喜歡的電影、電視表演藝術等等都是在80年代。這是一種幸運還是我的悲哀?我說不清。 國家在經歷著改革開放。而我個人,也經歷著國家和個人的互相作用。我有得有失,有幸運有磨難。
24. 遲志強對新華網烏魯木齊記者說: 新疆是一個令他無限嚮往的地方,這次新疆行對他來說是第一次,也是收獲頗豐的一次。雄偉的天山、蒼莽的戈壁、荒涼的沙漠,蓄積深厚的歷史底蘊、悲涼雄壯的人文背景,充滿西域情調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等,無不都給他帶來了鮮活的藝術靈感和創作靈感。 每到一處,新疆歌迷、影迷對他的熱情程度讓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阿克蘇地區的拜城縣是天山深處的一個小縣城,在12日的演出中甚至出現了演出票一票難求的場面。
25. 遲志強對前去采訪的華商報記者說: 他對陝西有著深厚的感情,前兩晚的演出更是讓他感受到了分外的溫暖。平安夜當晚的演出中,當他跳下舞台走到觀眾中間時,歌迷們狂熱地擁抱他、安慰他、鼓勵他,他裝在口袋裡的一摞簽名照被一搶而光,還有人不惜花上百元買來好幾束花獻給他。他真的沒有想到現場氣氛會那樣熱烈,他感到欣慰和滿足。
26. 2006年8月,遲志強對前來采訪的《金陵晚報》記者說:我剛從新疆演出回來,我在那邊演出,大家跟著我一起唱。其實這些年我在各地的演出都特別受歡迎,我很感動。
27. 我要感謝我的妻子,無論在什麼時候,她都默默地支持我!
28. 遲志強評價他的妻子,「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少不了一個優秀的女人,雖然我很不成功,但她很優秀。」
29. 演戲,這是我一輩子最願意乾的事情,我這次回家鄉,就是想告訴我的老鄉們,我遲志強摔倒過,但我挺過來了,我會用自己的歌聲告訴大家我現在挺好。
30. 遲志強在演唱會上對現場的觀眾說:親愛的朋友!不管咱們將來的道路多麼漫長,面前充滿多麼大的艱難,主宰自己,將永遠是強者!望咱們每一個朋友都能夠像水手一樣,勇敢的去面對將來要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31. 我知道實際上大家關注遲志強,就是想看看這個人在經歷了那一切之後現在是什麼樣的。也希望我能夠在那樣的環境當中,再有所建樹,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只要是有機會。因為在經歷過那些之後,我什麼困難都不怕了。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遲志強,祖籍山東,1958年10月出生在美麗的冰城哈爾濱。兒時的遲志強勤奮好學,很早便顯露出表演方面的天賦。在哈爾濱鐵路學校讀書的遲志強 ,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是班上的班長和學校的文藝骨幹。
9. 難忘《戴手銬的旅客》,42年前上映,如今於洋、邵萬林都已90多歲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70)——《戴手銬的旅客》】
「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路漫漫,霧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
想必大家對這首歌非常熟悉,這是上世紀80年代上映的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主題曲《駝鈴》。這首歌粗獷悲壯,聲情並茂,生動地抒發了真摯的戰友情、同志情和兄弟情,打動過無數人的心。
《戴手銬的旅客》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驚險動作片,由於洋執導並主演,1980年上映。
電影中,於洋飾演的劉傑是一個被打倒的老公安、偵察英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了偵查英雄劉傑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在被誣陷流亡過程中將盜取國家武器機密的特務繩之以法的故事。主人公為了革命為了國家,不顧個人榮辱和生死,在戰友的依依不捨中,踏上了千里追凶的道路……
印質明飾演的魏子恆,是微山市公安局局長、劉傑的老戰友,他接到通緝劉傑的命令後逮捕了他,但當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他冒險釋放劉傑,並親自送他踏上征程。
里坡飾演的高原,是某科研單位保衛部部長,當年,他同劉傑、魏子恆、王豐年都是革命的老戰友,但最終被迫害致死。
馬樹超飾演的張強是一位公安偵查員、劉傑的徒弟,被保衛部葛副部長命令與劉傑劃清界限,但他了解劉傑的為人和品行,絕不相信劉傑是罪犯。
趙子岳飾演的王豐年是洛西市公安局局長、劉傑的老戰友,他被打倒、批鬥,卻不願昧著良心揭發老首長高原,想用一死來保持靈魂的潔凈。
蔡明飾演的魏小明,是魏子恆的女兒,一位在雲南邊疆農場插隊的知青。在女扮男裝出來串聯時,在火車上遇到劉傑。小明很同情劉傑,決心幫助他。
邵萬林飾演的蘇哲,表面上是一位保衛幹部,但實際上是一名潛伏多年的特工,他殺死了小黃,卻嫁禍於劉傑。為擺脫劉傑的追蹤,多次動用公共力量欲置劉傑於死地,並伺機偷逃國外。
葛存壯飾演的葛世荃,是某科研單位保衛部副部長,一名地地道道的造反派,是他,下令逮捕劉傑,是他,發出通緝令……
其他演員方面,魏娜飾演小黃、高菊梅飾演王莉、周森冠飾演焚屍老工人、繆以琪飾演駝背老人、金鳳飾演列車員、勞力飾演看守所公安民警等。
在當年,《戴手銬的旅客》曾轟動一時。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內地最早的好萊塢式電影之一,好人遭誣陷,壞人逞凶狂,兇狠格鬥,死裡逃生,好萊塢元素比比皆是。更讓人欣慰的是,整部電影即便在黑暗時刻,依然洋溢著對理想的贊美,對善良的歌頌。
不過,歲月如梭,42年過去了,許多老演員已經離世,如印質明、里坡、趙子岳、葛存壯、周森冠等,不過於洋、邵萬林還健在,且都已90多歲。
於洋出生於1930年10月,如今已經92歲了,他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主演過幾十部經典電影,如《英雄虎膽》《山間鈴響馬幫來》《青春之歌》《生活的浪花》《暴風驟雨》《大浪淘沙》《戴手銬的旅客》等,並執導過《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萬里征途》《騎士的榮譽》等電影。
邵萬林出生於1931年,他先後是長影、北影演員劇團演員,參演的代表作品如《戴手銬的旅客》《英雄兒女》《艷陽天》《紅雨》《海上明珠》《淚痕》《從奴隸到將軍》等。
借這個機會,感謝所有為《戴手銬的旅客》灑下心血和汗水的演職員們!祝福於洋、邵萬林等老藝術家 健康 長壽!
10.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新疆的。
您說的比較粗糙,我想可能是197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沙漠駝鈴》。是潘虹主演的。其主要劇情為:1952年,地質學家朱廣翰教授帶領一支勘探隊去找礦,途中被土匪包圍,解放軍及時趕到消滅了土匪。當他在一個山洞內找到所需要的礦石時,勘探隊內的特務——司機馬化民企圖將教授綁架去往外國。暗中保護教授的指導員,當場把馬抓住,勘探隊勝利完全找礦任務。
另外這里為您提供了國產電影大全,希望能夠對您起到幫助。
http://bbs.395.cn/thread-6524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