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消失行動的影片評價
預告片引起不少非議。批評者說,電影製作人試圖嘩眾取寵,利用災難題材牟利,對失蹤者家屬極不尊重。但在接受電影雜志《好萊塢報道者》采訪時,保羅說,這部影片「將不會影響到任何乘客的家屬」。他說:「我們的電影是一個驚悚片……人們不想看記錄片,他們喜歡驚悚片。我為什麼要拍一部沒人愛看的電影呢?」保羅堅持說,他並不是想發災難財。他說:「爭議會間接地幫助我們,但我們並不是要靠這個航班賺錢。」保羅說,這部電影已經引起了很大的興趣,尤其是在亞洲市場。盡管認識到拍攝馬航失聯客機題材的「敏感性」,Rupesh Paul仍自稱「目前還沒有人出來抱怨」。不過,已然收到不少討論,其中負面評價居多。預告片有4萬人看過,收到144個「不喜歡」和55個「贊」。然而這位導演仍然堅持他不是在挖掘災難,「我們的電影是驚悚片,不會有槍或者外星人之類愚蠢的東西。爭議的確能給電影帶來間接影響,但我們不是賺災難錢。」
Rupesh Paul還說,目前看來這部電影是有市場的,「人們並不想看紀錄片,人們想看驚悚片。為什麼我要做一部人們根本不會感興趣的電影呢?」他期望電影能於秋天在院線發行,還稱亞洲市場對此計劃也很感興趣——包括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和中國都有公司想跟我們合作,是馬來西亞找的我們,不是我找他們。激發了Paul將此事拍為電影的想法。據悉,該匿名記者對馬航為何消失有自己的看法,並告訴了Paul。Paul用20天時間寫好了劇本,結尾反映了該記者的想法。這部預告片在印度孟買的一架客機里拍攝,用時6天。電影總預算為3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81萬元)。
B. MH370的衍生作品
《消失行動》
【印度導演稱要拍馬航MH370題材電影引網友痛批】
馬航MH370消失至今已有很長一段時間,謎團未解。環球網報道印度導演盧佩西·保羅(Rupesh Paul)透露出要以此題材,拍攝一部名為《消失行動》的電影。消息傳出後引發網友極力反對,指出「飛機跟失蹤者都還沒找到,不應該想著賺這些錢。」 新書《MH370航班之謎》懷疑泰美軍演擊落飛機
《MH370航班之謎》又名《消失的航班》。書中主要內容:馬航MH370失聯事件的全過程及最新動態,並以此引出百年空難史。據新華社電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在馬航MH370航班失聯71天後,第一本相關書籍於19日在悉尼起售。這本名為《MH370航班之謎》的書並沒有給出確切答案,不過在某種程度上支持泰國與美國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意外將這架飛機擊落的理論。書中認為,由於肇事者想掩蓋錯誤,搜救人員可能被引向錯誤的方向。
本書作者為作家兼記者奈傑爾·考索恩。他認為,非常有價值的一條信息是,在飛機的通信應答系統於凌晨1點21分關閉前後,在泰國灣一處鑽井平台工作的紐西蘭人邁克·麥凱看到了一架正在燃燒的飛機。考索恩將這與泰國和美國在南海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聯系起來。
他這樣寫道:「這次演習是要模擬陸地、海上以及空中作戰情形,其中包括實彈演習。」
他分析說:「沒准就是哪個參加軍演的人無意中擊落了MH370。這樣的事情的確有可能發生。誰也不想再發生第二次洛克比空難(1988年美國泛美航空103號航班因恐怖分子製造爆炸而墜毀,機上259人,地面11人,共計270人死亡,據稱恐怖分子是因美國軍艦半年前擊落伊朗一架客機而實施報復),所以肇事方有充分的理由對此保持沉默。」
他認為,肇事方可能通過匿名的消息人士散播錯誤信息,導致人們在錯誤的地方展開搜救。
考索恩寫道:「畢竟,在南印度洋沒有找到任何殘骸,這本身就很可疑。「《每日電訊報》稱,考索恩現居英國,經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他自稱曾撰寫過150多本關於歷史、文化的書籍,但一些書曾因為缺乏證據引起爭議。
馬航失聯事件發生後,也曾有人提出假設,認為飛機被美國軍方錯誤擊落或劫持,但都沒有提出確定性證據。在南印度洋的搜索還未發現客機的殘骸或黑匣子。考索恩認為,即使之後發現了MH370的黑匣子,也有可能是假的,是相關國家故意布置、以掩蓋事實真相的伎倆。
C. 有沒有類似馬航失聯題材的科幻或動作電影
有一個德國的《因子8號》,故事發生在飛機上,雖說沒失聯,但還不錯。還有一個美國的《撕裂地平線》是宇宙飛船失聯了,呵呵,挺精彩的,但有點恐怖。
D. 緊急救援這部電影里的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么(張宏偉資產股)
是。
《緊急救援》是由林超賢執導,由彭於晏、王彥霖、辛芷蕾、藍盈瑩領銜主演,王雨甜、徐洋、李岷城、劉亦淳等聯合主演的動作劇情電影,於2020年12月1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講述了王牌特勤隊員高謙和好兄弟趙呈與其他救撈人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驚險的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
劇情簡介:
傾覆沉沒的鑽井平台,順流直沖的運油車頭,直墜入海的滿載客機。交通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隊長高謙(彭於晏飾)、機長方宇凌(辛芷蕾飾)和絞車手趙呈(王彥霖飾)一次次帶領隊伍第一時間抵達,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急撤離的最後面,用生命對抗天災人禍。
但在自然面前,特勤員畢竟沒有超能力,血肉之軀踩在死亡邊緣,真實的恐懼無數次讓這些鬥士顫抖、無助和氣餒。而海上救援的字典里沒有「退縮」。當你聽見旋翼的轟鳴、洪亮的汽笛、馬達的飛馳,那是他們無懼艱難險阻,舍己為人,譜寫的一曲英雄之歌。
E. 911五角大樓事件拍成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世貿中心 93號航班 這兩部都是根據911事件拍的電影。
F. 絕命航班這部電影可能跟馬航有關系
難說哦,兩者差不多同步出現!
G. 如何評價電影《五十度灰》
俗話說,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五十度灰》三部曲雖坐擁「超越《哈利.波特》系列銷量」的傲然戰績,但在書評界本身便是一個在文筆上飽受詬病的苦命兒。出生便已輸在了起跑線上,而電影作為其改編產物,在質量上能夠大幅度超越原著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盡管導演薩姆·泰勒-約翰遜使出渾身解數,充分運用了扎實鏡頭功底,並嘗試著在電影與原著劃開界限,卻無奈受於原著過於「瑪麗蘇」情節的桎梏,讓《五十度灰》徹底淪為一部笑點與嘈點雙飛的啞彈。
全片最值得贊賞的地方在於畫面與配樂。具備大量時尚元素的愛情片,是本片給觀眾最直觀的印象。俊男美女搭配,各類名牌服飾,大量的特寫鏡頭,柔和唯美的打光,不僅塑造出MV的畫面質感,並且散發著極強的時尚范,充分彰顯導演在畫面上的極致功力。每一首插曲更是恰到好處地渲染出浪漫氣氛,全片下來便像是在享受一場豪華級別的勁歌演唱會。坦白地說,《五十度灰》在畫面與音樂上的表現,遠比本身劇情及角色塑造要出彩得多。
作為一部瑪麗蘇小說改編作品,根植於現實背景卻架空邏輯,是其典型的詬病之一。女主角在這類作品中往往姿色平庸不食人間煙火,卻總是和風流倜儻瀟灑英俊的多位男士有著理不清理還亂的關系。霸道總裁與女大學生一見鍾情,無數次巧合相遇,各種特寫花痴鏡頭,雙方一拍即合發生關系,霸道總裁不僅性慾旺盛想上就上而且控制欲極強,各種任性撒錢滿足女生心願,本身便很天真很夢幻。這種架空現實的台詞與情境,放在瑪麗蘇小說中或是家常便飯;但這種不經處理的文字轉換為畫面的直截過程始終是存在弊端的,電影中的人物由此缺乏了最基本的動機,行為甚至根本不符合邏輯。沒有及時處理好劇作與小說的平衡,不僅導致電影缺乏了最基本的真實感,而且平添了一絲荒誕氣息,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了大量不符時宜的笑點。
人物塑造乏力,角色平面也是本片不盡人意之處所在,卻也可以同樣看作原著中「瑪麗蘇第一人稱「描述的桎梏:瑪麗蘇的本質就是作者本人在一場「美夢」中的自我替身,若將帶有強烈主觀感覺與自我意識的「我」作為主體進入故事本身,就很難寫出「我」這個角色全方位的個性,尤其是缺點的塑造;而這樣的角色也往往容易淪為徹底的自娛自樂的產物。原著中對於總裁內心暗黑化個性的形成,以及這段虐戀的奇葩關系,放在電影中均是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只可惜全片大部分時間都像在做無用功的無病呻吟,雖花費部分筆墨通過台詞詮釋總裁暗黑化內心的糾結與痛楚,但這都甚至還不如結尾處女主Anastasia一聲象徵覺悟的嘶吼所表達的憤慨、無奈、痛心來得直接有力得多。
大眾翹首以盼的SM(性虐)戲份,看似最為誘人的看點,實則是全片最疲軟的部分。《五十度灰》的案例再次證明,拍攝性愛戲也需要極硬的導演功底。無法拍出《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那種女神望眼欲穿的唯美,也無法像《色戒》一般通過人物心境發展而推動性愛的更深層次,《五十度灰》的性愛戲依舊停留在最為廉價的MV水準。蜻蜓點水的性愛鏡頭再搭配一首挑動情緒諸如Crazy In Love的勁曲,是全片雷打不動的標准配置。這類 「MV勁曲模式」,雖然渲染氣氛上很給力,卻略顯膩味,大幅度地削弱了觀眾在觀看性愛戲時的代入感。其實全片更尷尬的一點在於,後半段節奏也正是因為大量SM戲份的輪番上陣而顯得徹底失控,劇情開始停滯而變得尤為空洞平淡,無法在後半段形成一個有力的高潮,直讓觀眾睡眼惺忪。
反觀來看,其實這樣的作品很沒有營養。因為它所存在的意義僅僅只是為了滿足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質量優劣無法決定其商業前景。影片也因此不需要過於精煉的劇作、扣人心弦的故事來探討深刻主題,甚至也不需要演技過硬的演員。男女主演在全片僅僅只是作為「擺設」:演員只要顏值過關,既能顯露身材、又能賣得了花痴,換做誰來演都是一樣的。這一帳顯然環球算得比誰都要精明:約4000萬的製片成本,在保證受眾群體穩定的同時,全片包括男女主角一律啟用名不見經傳的演員:男主是前CK男模Jamie Dornan, 在電視圈充當「便當專業戶」;女主則是多年在好萊塢三四線滾打摸爬多年的Dakota Johnson ;導演薩姆·泰勒-約翰遜的履歷表上甚至只有一部長片《無處的男孩》。不需大咖紅人,只需經濟實惠,具備升值潛力,能夠滿足粉絲需求就行,《五十度灰》堪稱又一個典型的成功商業運作案例。
《五十度灰》本身質量不見得有多優秀,若按照電影劇作的標准來評判,這部電影的表現是災難性級別的;但作為一部充分滿足女性幻想的瑪麗蘇電影,無法否認的是這類題材對當代女性觀眾的針對性意義。在大量超級英雄電影橫空出世滿足男性荷爾蒙的時代,女性觀眾也一樣在放聲吶喊滿足自身需求的商品——「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夢想不過是其需求之一。同屬同一門派的《暮光之城》、《小時代》的橫空出世及其伴隨的票房轟動,都不過再次證明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世界范圍的女性觀眾正在崛起,電影出品鏈依舊在某塊領域上依舊存在空白。如同其前輩《暮光之城》,及今後前赴後繼必然出現的同類作品一樣,《五十度灰》不過只是這個「女性觀眾開始占據主導地位「時代的過客,影迷大可不必擺出「強烈抵制之姿」彰顯自己在電影上的高尚品味。
雖在商業上大獲成功(截至到目前全球票房已達到3億美元以上),反倒是這次《五十度灰》用糟糕的質量把其超人氣的性愛噱頭給消耗殆盡的現狀令人堪憂。嗯,這一部《五十度灰》的情節空洞尚能運用大量勁歌堆砌填補,戛然而止的結尾更是令人不明所以,甚至讓人實在無法想像三部曲的後續劇情又會如何糟糕地發展。而明年的《五十度束縛》、後年的《五十度自由》,在前作噱頭與口碑消費殆盡的前提下,又能獲得如何的市場反響?不妨讓我們來期待一下。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 影片中最唯美的一段,發生在Anastasia與Christian首次在直升機上約會的情節。大調度的夜景俯拍特寫,與Ellie Goulding空靈嗓音演繹的Love Me Like You Do相得益彰,荷爾蒙霎那間在西雅圖上空發酵蔓延,如此的富有夢幻氣息。
↑ 後半段的性愛戲份頗有泛濫之嫌,情節由此顯得蒼白乏力,落得個「雷聲大雨點小」的罪名。
↑霸道總裁由顏值爆棚的前CK男模Jamie Dornan演繹。女性觀眾看著大銀幕花痴就行,至於演技及角色深度這回事兒,就不要苛求了。
↑ 女大學生Anastasia由女星 Dakota Johnson主演。受於角色塑造的詬病,她給觀眾的感覺更像是一位「被腹黑總裁精心誘奸的懵懂少女」。
最大疑問:
1) 這部電影就如此不受待見?
國外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 25%新鮮度,IMDB上更是只有可憐的4.1 分。
筆者表示,這TMD根本不是新一代《色戒》,而是新一代《暮光之城》與《小時代》!
2) 這部電影XXOO的情節看得爽嗎?
對一個非SM愛好者來說,當然不爽,因為你無法產生代入感。片中的性愛戲基本停留在淺嘗即止的標准,每逢性愛戲便開啟「MV勁曲模式」,雖渲染氣氛上很給力,卻無奈大幅度削弱了觀眾的代入感,令人感到膩味。而且男女主角的身材,真的不是一般的差。
H. 《戰狼2》電影觀後感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等主演。下面我整理了《戰狼2》電影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戰狼2已經突破50億,為什麼?製作精良還是場面盛大?我看好像都不是!這是需要用第二層思維思考的問題!好萊塢大片不乏大場面,不乏製作精良,為什麼沒有50億的銷量?其實原因並不復雜---源於國人的自我陶醉,自我虛榮心的滿足!當然影片很感人,這是個不掙的事實!國人對軍方發射導彈的一剎那,對胳膊上掛著紅旗的一剎那,對洋人看到五星紅旗崇敬的一剎那,對千萬不要殺害中國人那句話的一剎那,對三個中國人浴血奮戰幾百個洋人而獲得勝利的一剎那,那都是民族的自豪。是國人內心想像中的自豪。然而現實是如此嗎?每個在電影院里拍手叫好,甚至熱血沸騰的國人,走出電影院以後回到現實中又是怎麼樣的?你心裡很清楚!我心裡也清楚!彼此彼此!
然而最有意思的就是口口相傳,相互間傳遞影片的好看,很不錯,競相推薦的場景歷歷在目。這是為什麼?誰可以說清楚?還是內心的那種壓抑了很久無法發泄的委屈感和對現實不滿感在作祟吧!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那就是--現實社會讓我們太失望了,面臨著諸多的不公平,只能以電影里的英雄人物來自我安慰,自我欣賞了。
中國呼喚英雄,中國呼喚平等,中國呼喚華人真的受到全球的尊重,中國呼喚國家對人民的愛戴,中國呼喚中國夢能真的實現不是停留在嘴上。
戰狼2就相當於我昨晚做了一場夢,夢裡面我是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百毒不侵,百年不食。醒來後,不吃早點卻餓的厲害,原來我依然是一個凡人,依然沒有化道成仙。
夢就是夢,夢與現實相差甚遠。夢醒時分,我們依然在現實中掙扎。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看過戰狼2這部電影,真的有很多想法。
身處和平年代、和平地區的我們,永遠體會不到平靜安寧的生活是多麼的寶貴,更體會不到常年身處戰火中的絕望與恐懼。
我們的祖國曾經積弱過,相信那時我們的人民也非常的絕望與恐懼。現在,我們的祖國站起來了,正在發出作為世界大國該有的聲音:利比亞撤僑、尼泊爾地震救援、馬航MH370救援搜索行動;向外界昭示著:中國,決不放棄任何一位自己的公民。茂縣上空,15名勇士在5000千米高空縱身一跳;更是展示出了中國人民子弟兵誓死救援到底的的決心與勇氣
就像我前面說的:身處和平年代、和平地區的我們,現在體會不到身後的強大的祖國的益處。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電影中由於謙老師飾演的一位超市經營者,因為少給了貨款,在面對主角冷鋒「大家都是中國人」時,面帶得意的說很快我就不是了。在之後的撤僑行動中,慌不擇言的超市老闆又喊出了「我是中國人」。
雖然只是一部電影,但是從中我們應該能學到些什麼!
英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思想。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保衛者。國家,是中國公民幸福安寧生活的來源。
最後送上一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前段時間,《戰狼2》這部電影火爆全國,剛從放暑假的我便決定去電影院一睹《戰狼2》的風采和祖國的偉大,看完之後我感慨萬千啊!
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看國產電影看到如此的熱血沸騰。忘不了在運兵車上手持五星紅旗,臉上流露出對祖國的驕傲神情的吳京,也忘不了護照上那一行字:「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還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這部電影除了讓我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更多的是讓我體會到戰爭的殘酷,那些落後的民族經不起戰爭的洗劫,硝煙彌漫,瘟疫頻發,即便是已經身患重病的難民,也會遭到歧視,即便是生命垂危的'病人,也無法享受好一點的待遇,只能在骯臟的貧民窟里,等待死神的降臨……
溫馨的親情始終蓋不住戰爭的影子,上一秒的嬉戲打鬧,可能在下一刻就會化為泡影,生靈塗炭。以往的幸福家園可能頃刻間就會灰飛煙滅,妻離子散。熾熱的感情始終擋不住戰爭的冷酷,一對甜蜜的愛人被拆散,可能,永遠也無法再見面。
戰爭很殘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當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也許那些處於戰爭中的國家裡的無辜平民,盼望一世也盼不來我們這樣完美的生活了。
《戰狼2》的確是一部十分優秀的電影,電影為我們展現了祖國的偉大和戰爭的殘酷,值得一看哦!
前幾天,媽媽帶我去看了最近超火的電影——《戰狼2》。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戰狼特種部隊隊員冷鋒因為看不慣惡霸欺負犧牲戰友的家屬,出手打傷了惡霸而被抓了起來。出獄後,他得到了女友去非洲執行任務而殉職的消息,於是他帶著擊中女友的子彈去了非洲,想找到線索為女友報仇。非洲發生了內亂,冷鋒護著自我的非洲干兒子去了中國大使館,踏上了來救援的海軍軍艦,可是想到一家工廠里還有華人,在軍隊中培養出的使命感讓他毅然回到,踏上了困難重重的救援之路。冷鋒憑借一身功夫和軍人的職責,在華人投資廠里救出了中國同胞和非洲友人,也為女友報了仇。
電影末尾,出現了一本中國護照,上頭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遇到困難,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是啊!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她以往受盡苦難和屈辱,她的子女被侵略者稱為「東亞病夫」,可正如電影里冷鋒說的:「那是過去!」在中國一代代人不斷努力下,此刻的她容光煥發,有精銳的部隊,有精良的設備,有先進的科技……她健步奔跑在偉大的復興之路上,她要更好地庇護她的子民。
有一種速度,叫中國救援。
2016年,紐西蘭島發生地震,距離震中最近的凱伊庫瞬間成為孤城,得到消息後,中國領事館第一時間租下了所有可用的直升機,將中國公民安全撤離。那一天,漫天都是中國飛機,那一天,中國人在全世界人民羨慕與無奈的眼神中,第一時間離開災區。
有一種情懷,叫祖國帶你回家。
2011年,利比亞局勢動盪,為了保護在外僑胞,我國調動了182架民航飛機、5艘貨輪、4架軍機,租用20餘艘次外籍郵輪,把3萬多名中國人安全撤回,這次撤僑可謂空前!
有一種聲音,叫中國人來這邊。
2015年初,葉門內戰爆發,當時美英德法等國關掉使館,要求本國公民自行撤離,而中國,卻派出中國海軍,把中國公民安全接回家。應對著隨時可能襲來的轟炸,一句:「中國人來這邊」,一艘飄揚著五星紅旗的中國軍艦,讓多少中國人留下了熱淚!
寫到那裡,我想起了一句話:我的眼中飽含熱淚,只因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愛著祖國,祖國又何嘗不是我們最強大的後盾!我愛我的祖國!
上周星期六,我和媽媽、外婆一齊去神州影院觀看《戰狼2》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代號叫「冷鋒」的退伍軍人,在非洲一個飽受戰亂、瘟疫流行的國家,與反政府武裝「紅巾軍」鬥智斗勇,最終解救了華資工廠全體工人的事。
「冷鋒」在華資工廠里不但幫忙華僑和黑人工人們豎立活下去的信心,還幫忙他們拿起武器向反政府武裝「紅巾軍」進行了頑強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在幫忙華資工廠全體工人脫離險境,撤離非洲時,「冷鋒」用身體當旗桿,豎起了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那時,我熱淚盈眶,「冷鋒」這些愛國將士們表現出的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多麼值得我們敬佩。我還想到當代詩人王懷讓的愛國詩歌《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在心中大聲朗讀著:
在無數雙藍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著寶石般黑色的眼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在無數白色皮膚和黑色皮膚之中,我有著大地般黃色的皮膚,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愛國是一種信仰,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要你的學習、生活、工作對得起國家和人民,你就是愛國;只要你多做好事,不給國家和人民添亂,你就是愛國;只要你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你幫忙國家和人民,你就是愛國。
I. 關於空難的電影或者紀錄片有哪些
近年來空難的題材越來越多,被搬上了大熒幕,緊張危險的時刻,扣人心弦的情節,死亡時的那一份無助及活下來的那一刻生活的美好。
近年來關於馬航事件的影響,空難片逐漸被大家說熟知,在看的同時,也為那些逝去的親人送上濃濃的祝福,希望他們天堂安好。也在同時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畢竟是天災人禍,不能人為控制,讓自己的心裡對自然也抱有一份謹慎的態度,對自己的生命珍惜和負責。而下面的幾部電影就是空難的電影,大家可以看一下呢。
給大家介紹了幾部電影,這些電影有危急時刻的孤獨無助,和對親人的那一份眷戀,對未來的生活的那一份期待,在自己死亡的那一刻看開了很多東西,影片的情也引得觀眾默默流淚,在災難下人是渺小的,而在自己活下來的那一刻是美好的,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