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青蛇》經典賞析:鬼才導演徐克真情力作,獻給世上懂情之人
一、影片簡介
《青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徐克導演,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和吳興國主演,電影插曲由詞曲作家黃沾、雷頌德完成。影片於1993年11月4日於香港上映,獲得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執導、最佳電影配樂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是鬼才導演徐克的代表作之一。
二、影片主題
影片取材自民間傳說《白蛇傳》,但與傳統講述方式不同,該片從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許仙及法海之間的情感糾葛,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拍《青蛇》是徐克多年的一個心願,藉《白蛇傳》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徐克希望道出現代女性愛情的愛恨纏綿和有情有義。
三、對比原著
《白蛇傳》是以白素貞為主角,但在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中,青蛇反客為主,由白素貞的丫環變成了不惜主動追求白素貞心儀男人許仙的另一種「小青」。
到了徐克的電影中,青蛇更變本加厲:除了主動追求許仙外,她還混合了善妒、活潑、調皮、不甘寂寞、打抱不平、反叛、獨立等個性。最後,白素貞死了,小青殺了懦弱無能、出家避世的許仙後帶著白素貞的兒子獨自上路。
四、兩次觀感對比
第一次看《青蛇》,感覺很怪,白蛇和青蛇,一改往日《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發型,整個設計很「蛇性」。
尤其是兩人剛變成人形,拖著濕漉漉的頭發趴在屋檐上那會兒,還有小青把兩只腳當作尾巴盤在樹上偷懶,被白蛇拉下來,兩人扭著腰肢走路的場景,在顛覆了前作經典的同時,著實讓人忍俊不禁,我想這樣的設計也只有鬼才徐克才能想像的到吧!
第二次看,關注點開始由外轉移到內,比如兩個人的出場,青蛇止步於青樓,白蛇青睞於書院,兩人的性格志趣可見一斑。
青蛇的調皮淘氣,沒事不是爬在地板上捉蒼蠅,就是爬到房樑上捉老鼠,上躥下跳,一會兒都不得安生;白蛇的成熟穩重,一有時間就手拿佛珠修行,學人說話,盡管說起話來,就跟念戲文似的,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她在學著做人,也在努力地適應人間的生活。
五、影片成功三要素
1.原著小說的精彩
作家李碧華最擅長的是寫情,她筆下的情充滿了浪漫、激越、凄艷的色調,譬如《誘僧》中的紅萼公主為心愛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窩而視死如歸;蒙天放對冬兒的愛情三生不渝,千年不變;程蝶衣那種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橋》中三男二女的情慾糾纏,都揭示了人物復雜豐富的心靈世界,表達了作者對情的執著追求。另外她還喜歡故事新編,像《青蛇》這般推陳出新,不落他人窠臼。
李碧華說她寫作是為了自娛,如果本身不喜歡寫,只是為了名利,到頭來是會很傷心的,她相信自己的靈感,她創作"從來沒有刻意怎麼寫,所有的景象、聯想,見到什麼,想到什麼,都是在下筆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出來的。"
2.導演功力的深厚
徐克表示,故事概念與李碧華原著分別不大,只是加強了戲劇性,突出了白蛇與青蛇在情義取捨上的矛盾沖突。他希望給《白蛇傳》注入新元素,以表現現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看法。
如夢似幻的媚情妖女、不甘寂寞的「第三者」、情義雙重的錚錚俠女,加上他的強項——眼花繚亂的特技,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正如徐克自己所說:「電影導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熱和小說家的想像力,電影就會產生一種魔力」。
另外,在感情的處理上,徐克比李碧華更進一步,他讓最妖嬈的小青勾引最英俊的法海,讓法海痛苦地發現自己的定力在小青的誘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而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3.電影配樂的魔力
如果說李碧華的原著是電影的「骨」,導演、演員的表現是電影的「血肉」,那麼黃沾的配樂無疑為《青蛇》穿上了最合身的衣服。
《流光飛舞》以古箏開場,配合青白二蛇的裙擺撩動、顧盼生姿,在妖冶蠱惑之美中亦不令人覺出輕佻,彷彿時光的流動飛舞。
《人生如此》的歌詞契合電影主旨,黃沾表示當年填詞時曾推敲到茶飯不思,最終寫下面對生死輪回時"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的慨嘆。
《莫呼洛迦》是首帶有天竺風的樂曲,是黃沾專為"蛇妖主題"而創作。莫呼洛迦一詞取自佛教用語"天龍八部"之大蟒蛇,歌曲配合片中青蛇幻化成人時的妖嬈華麗,面對紙醉金迷的濁世揭示出"莫嘆息,色即空,空變色"的佛學理念。
六、精彩花絮
1.徐克最初打算讓鞏俐和梅艷芳聯袂演出本片,但因檔期問題雙雙未能如願。但後來頂上的王祖賢和張曼玉演出效果卻奇佳。
2.李碧華是張愛玲的讀者,原著被認為是對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延續,說出每個男人都希望生命中有兩個女人,一個白蛇,一個小青。
七、問題互動
1.白蛇和青蛇為什麼要決裂鬥法?
答:是因為青蛇勾引了許仙導致白蛇生氣?還是因為青蛇勾引法海和許仙成功,發現白蛇說的從一而終是錯誤的?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白蛇說的:「我已經有了許仙的骨肉」,白蛇已經不再是蛇了,白蛇已經是人了,白蛇已經完全有了人的七情六慾,也體會到了做人的痛苦,知道了做人的條條框框。白蛇開始明白了,做人會痛苦,做人會太累,做萬物之靈並不一定比做蛇來的快樂。
而小青還有機會不成人,所以白蛇和青蛇鬥法,要趕走小青,其實是在是在救小青。
經典台詞賞析:
小青:姐姐,這是什麼?白蛇:也好,還不知道眼淚是什麼,等知道了就痛苦了。小青:不會的,你有的我都會有。白蛇:傻瓜,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只贏不輸時,怎麼會有眼淚呢,怎麼會哭呢,小青,不要強迫自己,你不會明白,你沒人的感情。
2.為什麼小青覺得做蛇好的時候,白素貞說做人特別的好?現在卻又說做蛇好?
答:其實,從白素貞的角度來看,她一直是從自己認為對小青有利的方向去教小青的。當她覺得做人好時,就讓小青做人,當她對做人產生懷疑時,就讓小青做蛇。
由此可以看出,徐克是把小青當作了人妖的分水嶺,並站在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凡塵情感,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
白素貞和小青,一個修煉1000年,一個修煉500年,來世間一場,只為了做「人」,到頭來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妖。
3.看完《青蛇》,你覺得是做人好,還是做妖好?
答:用相對論的觀點來看,當我們是妖時,我們會羨慕做人好;當我們是人時,我們又會羨慕做妖好,人總是那麼的矛盾,所以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生活往往在彼岸。
如果把人和妖看做人生的不同階段,妖無疑代表了我們無憂無慮的童年,而人無疑代表了成年之後的我們,童年有童年的魔力,成年有成年的魅力,他們都是我們人生的必經階段,無所謂好壞,只要經歷過了,就是財富。
八、電影的四個層次
一部好的電影是分層次的,第一層是給票房的保證,給愛看熱鬧的人看得。
第二層是給想回味的人看得,所以裡面有些前後呼應的地方,要看兩遍才能發現。
第三層是給愛思考的粉絲看得,越挖掘,就發現裡面內涵越豐富,也是電影主創的用心所在。
第四層是主創們自己也不明白的,或者故意曖昧的留下模糊,想和觀眾交流交流,給觀眾想像的空間。
九、經典賞析結語
好書要反復讀,好電影要反復看,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的見識和見解也會有所不同,本期經典賞析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多多溫習經典,做一個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人!
作者簡介:夢菲,資深編劇、影評人、自媒體人,深耕於娛樂影視領域,歡迎關注。
『貳』 誰知到香港拍的電影「青蛇」裡面的插曲
你說的是《莫呼洛迦》辛曉琪唱的。
歌詞:
電影青蛇插曲
莫呼洛迦(國)
曲:黃沾詞:徐克 黃沾編:雷頌德
唱:辛曉琪
別嘆息色是空空是色
色變空空變色
未世摩登伽此刻不變色
是美色出色生色
問誰可以不愛惜
唱出惜色的歌摩登伽正是我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詞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詞
天寵之女一曲婆娑
心眼中了魔盡我角色意識美色
來請你多愛惜良夜又逢未世人
珍惜今宵記住我
下面是《青蛇》電影音樂的下載地址。
http://www.6621.cn/yy/6794.htm
『叄』 《青蛇》這部電影一共有多少首插曲各叫什麼名字
徐克繼"倩女幽魂"後再創顛峰奇情鉅片。專輯完整收錄大師黃霑全新創心作,主題曲"流光飛舞"陳淑樺柔情演唱,插曲"人生如此","莫呼洛迦"則由加盟滾石首度獻聲的辛曉琪主唱,14首原著配樂情孽糾纏深刻動人。
網址:
http://www.haoting.com/musiclist/ht_5797.htm
或者
http://www.17t.cc/S/1910.html
『肆』 央視版刪減17分鍾,徐克這部愛情片,許多人不明白為啥叫《青蛇》
《青蛇》是典型的小時候看熱鬧,群魔亂舞,長大後看門道,是徐克最難懂的片子之一。
《青蛇》雖是原著作者李碧華編劇,但故事主題被徐克拍成 「情為何物」 。
劇情大致是南宋期間人妖難分。高僧法海(趙文卓飾)到處鎮伏妖精,收服一隻蜘蛛精後,驚擾了西湖底修煉的青白二蛇姐妹。青蛇(張曼玉 飾)與白蛇(王祖賢 飾)得到了蜘蛛精的佛珠,佯裝成人生活。
白蛇道行比青蛇高,看上老實書生許仙,而青蛇蛇性未改。法海在野外看到孕婦生產場景,產生心魔,與心魔決戰之。白蛇開設了醫館,打算與許仙長相廝守,可許仙受不了青蛇的挑逗。許仙發現了青白二蛇的是妖,法海也提醒許仙,卻不願離開家。
許仙端午節被因為雄黃酒現形的青蛇嚇死,白蛇去偷靈芝草救活了他,青蛇留下與法海鬥法。法海抓走了許仙,二蛇與法海展開了搏鬥,白蛇生下孩子後被鎮壓,青蛇回歸水中。
《青蛇》中青白扮相極美的王祖賢與張曼玉有許多香艷場面,是許多人的懷舊情懷,但兩個女演員一開始原定是鞏俐演白蛇,梅艷芳演青蛇,但最終鞏俐檔期關系無法出演,鞏俐和梅艷芳兩個人私交很好,曾有約定一起演出如果一方辭演,另一方也要拒絕。徐克甚至曾想到過讓梅艷芳一人飾兩角,但還是被她婉拒。
原定的張國榮飾演許仙,梁家輝飾演法海,也都因為檔期而錯過。徐克一邊修改劇本一邊給在美國度假的王祖賢打電話救場,青蛇找了張曼玉,最終成就了經典。
徐克是一名佛教徒,也許是受了他的父親徐忠的影響。他父親篤信佛教,法號「法智仲居士」。從小看著父親讀佛經的徐克佛法涵養深厚,佛教禪機總能出現在影視作品之中。
《青蛇》講修行。白蛇青蛇努力修行為人,法海努力修行對抗情慾,許仙修行防止沉迷虛妄的情愛。
開場法海站在戲台上看著鬧市的牛鬼蛇神,說了一個字: 「人」,人間污濁,人看似妖怪 。
鏡頭一轉,法海在山水之間,說了一個字: 「妖「,蜘蛛精鶴發童顏,比人更像人。
一開場就兩個字的台詞引出了整個故事的脈絡, 整個故事緊貼著這兩個字的糾纏,這部片的文案確實高明。
法海執迷於規則和界限:妖就是妖,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口誦 「大威天龍、世尊地藏,般若諸佛」 ,咒語正是來自《般若菠蘿蜜心經》。法海主張破除一切,把七情六慾都放在自己對立面。
影片中法海有三個重要段落:在紫竹林中見到正分娩的村婦,在魔障里見到一群長尾巴的妖怪,和青蛇鬥法。然而這三個重要段落在央視6套的82分鍾版盡數被刪,原版99分鍾,足足刪減17分鍾。
法海見到分娩的村婦破了戒,打坐時出現心魔,看到許多長尾巴的怪物在身邊,把它們當成對立面欲以消除,但發現它們說:「我們從你那兒來,為什麼要怕你?」這些怪物的身型觀眾自然會開啟污污的腦洞 :這是法海體內的東西,代表他的慾望。法海打坐的蒲團著火,因為魔障的起因是自己。
法海急於戰勝魔障。白蛇盜取靈芝草後離去,他要求青蛇挑逗他,如果她能亂了他的修行,便放過她,但難抵小青的誘惑泄了真氣。 法海口中的所謂的「定力」,類似於雙修中的交而不泄。 雙修在藏傳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性力派中是非常重要的。
青蛇在水中抱著的蛇尾並不是自己的,仔細看就會發現她是有腿的,這是法海那位「兄弟」的幻化。
最後水面一陣氣泡,小青一摸法海胯下笑了:「你輸了。」 污污的觀眾自然明白了這氣泡是什麼。
影片的最後法海震驚於白蛇產子,抱著白蛇和許仙的嬰兒,終於意識到自己也是人。和他出場時所說的「人」剛好形成了呼應。人並非生而為人,愛過才為人。
另外法海處在鬆弛狀態身後多次出現彩虹,是佛教「虹化」: 進入無余涅槃時周身會出現彩虹。
法海是從神變成人,青蛇是從妖變成人,雖然本片法海法力最高,從佛教角度看是小青最接近於悟的狀態,片名定為《青蛇》,對於佛教徒的徐克而言絕非偶然。
開頭青蛇赤身從天而降,印度舞女紅色紗麗翻飛象徵人的情慾。
小青的修行比白蛇淺,看白蛇和許仙挑逗,努力模仿表情和動作,然而內心毫無波動。恰恰因為不懂感情,小青能用更跳脫的態度、更犀利的視角審視 情感 ,提出質疑。
白蛇說人要學會說謊,小青也沒法學會。
小青不理解白蛇為何獨愛許仙,隨口就會說出重新找一個的話。
小青對感情抱著競爭態度,向許仙展露妖媚,對法海弄姿引誘,覺得能證明自己比姐姐強。白素貞對小青說:當你覺得自己好多事情都贏定的時候,還怎會有眼淚,怎會哭得出?
法海抓走後許仙,白蛇追到金山寺鬥法,突然要生孩子,性命攸關之際還催促青蛇去救許仙。這時青蛇有一個慢鏡頭:「好,我去救他。你老是說人間有情,難道妖就無情?有沒有想過我們兩姐妹,五百年相處都是情?你有沒有當我是人一樣想過我?」 這個瞬間是青蛇明白了什麼是情的瞬間。
小青有恨但仍為白蛇營救許仙,許仙卻已剃度,小青流淚殺了許仙,認為許仙背叛了她們。在許仙的三觀下自己被迫入空門求法海放過青白二蛇是有情有義,但在青白二蛇的三觀下,生死為浮雲,愛情價更高。期望許仙以死抗爭。 小青從不懂人情到為白蛇動情,知道用「背叛」一詞。
法海認為青蛇殺生大怒,但青蛇悟性已然在他之上:「法海,你也殺了不少人,金山寺的和尚全都是你殺的,你自己看看。」法海才醒悟: 「連我自己也是先功後過。」
青蛇說: 「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誤,都說人間有情,但是情為何物? 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等你們弄明白了,也許我會再來」潛入水中離去。
從入世到出世,只有情真情痴情之至的青蛇修行做到了。《青蛇》片頭插曲《人生如此》,黃沾作詞, 雷頌德作曲,辛曉琪演唱,講的就是青蛇。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緣生緣死,誰知,誰知?情終情始,情真情痴,何許?何處?情之至!
另外本片小青與法海鬥法時的主題曲《莫呼洛迦》,黃沾作曲,黃沾和徐克作詞,辛曉琪演唱。莫呼洛迦是佛教天龍八部中的大蟒神,摩登伽女是《楞嚴經》里傾心於阿難的首陀羅低等種姓女子,試圖誘惑阿難,被佛祖誘導修行逐漸開悟。歌詞中有一句:「摩登伽女正是我」,徐克鏡頭下的青蛇就是摩登伽女的化身。
白蛇對做人有種誤解,認為有了耳鬢廝磨男女之事,就是成了人。在有許仙之前,青蛇與白蛇在屋頂也經常用親密動作來作為做人的練習。
白蛇勾引許仙非常用力妖媚,濕發,暴露,以色相來吸引。白素貞與許仙相戀的主題曲《流光飛舞》,黃沾評價這首歌 「耐聽得很」!配合電影中的情境,妖冶纏綿。但這也誤導了青蛇。
懷孕之前,白蛇作雨釣許仙、修假宅隱瞞身份留住許仙,都是為了體驗做人。小青誘惑許仙白蛇並不生氣,而是奚落她說你不像我道行這么高別亂來。小青也想用許仙來體驗做人,白蛇說人是要講究從一而終的,你找別人練習吧。然後倆人笑作一團,完全是一副傳授心得的樣子。
而小青第二次和許仙親熱時白蛇的態度變了,要小青走並落淚了,說 「做人有好多規矩,還是做蛇的好。」 懷孕之前白蛇一直是在學做人,不是真的愛許仙。懷孕之後,在白蛇流淚之時就是她懂得了人類感情之時。
白蛇和許仙生子,確實修行成人,但實際上只修行成功一半,青蛇卻明白了整個人類的 情感 。白蛇為了許仙,幾次要青蛇離開,還有一次舍她而去,而青蛇一次都沒有離開白蛇。
本片造型、置景等方面也可圈可點。青蛇和白蛇的造型設計上,張叔平和吳寶玲借鑒崑曲,用雪紡紗作主要材質、再配以銅錢頭、妝效濃重帶有哥特風,讓古典和妖魅完美融合。
這種戲曲形式的借用在片中比比皆是,如白蛇變出的宅院宛如舞台效果的家宅空間,白蛇因為修行功力不佳,在說謊時會變成崑曲念白的設定等。
雙花坊橋頭的白府的置景是雷楚雄用白紗做的,用了大量鼓風機,虛無縹緲。給干竹子噴上綠漆,用燈光將竹子的陰影投射在紗上。
本片具有香港電影中數一數二的獨特的風格,攝影上的大量濾鏡,造出獨特的色彩光影,如夢幻泡影的色象世界。尤其對清白二蛇之間,白蛇與許仙,青蛇與法海,男女、女女的風月的處理的尺度的拿捏,是「香艷」二字的教科書,是現在多少影視劇搔首弄姿也難以趕上的。 (撰文:Mankei Wu)
『伍』 法海真身是什麼
法海真身是什麼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法海是蟒蛇神.還有一種說法是法海是烏龜精。
法海真身是蟒蛇神。
法海真身是蟒蛇神這個說法是在徐克導演的《青蛇》裡面有體現的.電影的插曲《莫呼洛迦》.裡面唱的就是大蟒蛇神.大莽蛇神.人身蛇頭.又稱作地龍.是佛教神只的天龍八部之-.但此片里的青蛇和白蛇是妖.並不是神.所以這個大蟒蛇神.可能就是法海.再者.法海在片里的法咒是大威天龍.世尊地藏.般若諸佛.般若巴麻空.終上所述.法海的真身應該也是蛇.是處在神界的大蟒蛇神。
法海真身是烏龜精。
再看民間的一種說法.說這個法海是烏龜精.為何這么說.下面先看故事。
相傳.在西天有一隻烏龜.躲在如來佛蓮座底下聽經.烏龜聽了幾年經.也學到一些法術.乘如來佛講經歇下來打瞌睡那一會兒.便偷了他三樣寶貝.袈裟、金缽、青龍禪杖.跑到凡間來了.烏龜在地面上翻個筋斗.變成-個又黑又粗的莽和尚.他想想自己法術強.本領大.就起名法海。
『陸』 好片|誘惑 ——徐克電影《青蛇》觀感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感覺徐克實在是天才。他在這部90多分鍾的戲里,不僅僅另闢蹊徑地給我們講了一個被老祖宗講爛的故事,更多的是向世界傳遞著中國哲學、尤其是中國美學的概念。
徐克與李碧華,黃沾與雷頌德,張曼玉與王祖賢,這種風味絕佳的組合出來的作品,實在是不由不讓人跟著鏡頭一次又一次地拍大腿。
在這部戲里,情節,音樂,台詞,服裝,演員,畫面感,無一不是好得讓人驚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個人認為徐克的這部《青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闡釋比李安的《卧虎藏龍》更深刻(粉李安的同學請輕拍)。
首先,電影中用了很多留白的手法,調動觀影者的意識,用欲說還休的方式勾引著觀眾腦補了鏡頭未拍出來的細節。譬如開篇的法海看到竹林中的孕婦,斑駁竹影在投射在她的身體上,只有黑白明暗,沒有別的色彩,卻讓誘惑更有純粹的視覺沖擊力,因為人們潛意識里已經把鏡頭未拍出的部分補全了(全拍出來影片性質就變了)。還有在許仙與白蛇初遇的小船上,許仙看到白蛇發際的那滴雨水,世界都靜止了,只有那滴雨水是流動的,帶著許仙和所有觀眾的視線,順著白蛇頭發緩緩滑落,滑落至耳際,滑落至頸項,滑落至鎖骨,滑落,滑落,滑落至白色抹胸內……老實人許仙立馬口乾舌燥地從船艙內跑到船頭淋雨去了。最經典的是極其隱晦的青蛇與法海鬥法的那一段,其拍攝手法的留白處理可謂登峰造極(此處已有影評做長篇分析,故此不做解釋,請自行豆瓣文章「時隔十餘年,才懂得小青和法海到底發生過什麼」)!這種說故事的手法非常有中國傳統美學色彩,比起《本能》裡面的情節雅緻多了。
再者,影片裡面借鑒了傳統戲曲的方式去表現「撒謊」的主題。幾乎每一次當白蛇要向許仙撒謊或者撒嬌時,都是用戲曲的聲線在陳述謊言。譬如在許仙第一次拜訪時,白蛇嚶嚶婉婉地介紹蛇妖的傳聞是她們兩個弱女子專門放出的煙霧彈,後來,她為掩蓋小青真身把許仙嚇破膽地事實告訴許仙所有發生的事情,只是酒後他產生的幻覺……修煉成人地白蛇是撒謊高手,常常用如絲媚眼和柔軟唱腔把老實人哄得一愣一愣的,許仙即使心中再篤定也還是一次次選擇相信溫柔的謊言。相比之下,修煉得尚不得法的小青就菜多了(也真實多了),偶爾撒一次慌說得身體僵硬、前言不搭後語。據說王祖賢之前已經學過一段時間戲曲,所以,在電影中身段、眼神、念白都把握得非常夠火候。(導演也許是在告訴觀眾一個真理:撒謊是人類必備技能,且需要長期鍛煉和實踐,才能把謊撒的婉轉動聽、有迷惑性。)
第三,在看似很好懂的這部戲里,蘊含著很深的佛學概念。人、妖、神、佛,緣生緣滅,色與空,情與欲,因與果,善與惡,電影中表達的概念很多。每一層情節的推動都在講述著佛家的思想,人物的對白甚至歌詞都在講述著這些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插曲《莫呼洛迦》所用的名稱就是佛經梵文版中對於蛇神的稱呼。而法海與小青鬥法一段也牽涉到歡喜佛的修煉方式(反正天涯大神們說的挺言之有據的。)再原聲配樂《人生如此》的歌詞:「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緣生緣死,誰知,誰知?情終情始,情真情痴,何許?何處?情之至!」黃沾的填詞太有禪意,配著雷頌德的譜曲,至少在節奏感上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有共通之處。
第四,電影中多次運用到中國水墨畫的構圖手法,如片頭中小青脫下的順流而下的青衫,如在竹林中打坐的法海,如在庭院中對飲的白蛇與許仙,如許仙眼中白色窗紙上影影綽綽的蛇紋圖像……黑與白,濃墨與淡墨之間已經把整個故事無關緊要又不得不缺的人消隱去了,只留下主角們純粹的情感糾葛。水漫金山時,導演的著色倒是挺重的,法海的遮天蓋日的紅色袈裟,青蛇的巨大青色真身,無一不在告訴觀眾,影片的沖突到了最激烈的點。(吐槽,那個充滿塑料感的大青蛇幾乎讓我跳戲,想想今天《權力的游戲》裡面的活靈活現的龍,我只能說90年代的道具和特效實在是太朴質了,嘖嘖。……)
寫到這里,感覺已經可以就整部片寫一部博士論文了……no,no,no,看電影還是輕松一點的好。文末,我們不說意識形態了,只是劍走偏鋒又顯而易見的說一點小感悟吧。
也許你不是白蛇,不是那個眾人矚目的主角,但是,又有什麼關系呢?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會看見你的特別,會欣賞你的真實與執著。就像青蛇,在民間傳說中作了幾千年的丫鬟小跟班,到了現代終於遇上了匠心獨具的賞花人。在徐克與李碧華的故事裡,她才是不折不扣的女一號。
所以,不要急著成為那個你以為的完美偶像,慢慢來,堅持做你認為對的事情,(青蛇就是這樣倔強又真實的堅持著做開心的自己)不管你會不會變得更好,至少你會收獲很多對生命新的理解。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會真實擁有你成長中的痛苦和快樂,你一直是你生命的唯一主角,即使在你的生命中遇不上徐克與李碧華(萬一遇上也說不準呢)……
『柒』 王祖賢與張曼玉主演的《青蛇》裡面的插曲叫什麼名字
電影青蛇插曲
莫呼洛迦(國)
曲:黃沾
詞:徐克 黃沾
編:雷頌德
唱:辛曉琪
別嘆息色是空空是色
色變空空變色
未世摩登伽此刻不變色
是美色出色生色
問誰可以不愛惜
唱出惜色的歌摩登伽正是我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詞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詞
天寵之女一曲婆娑
心眼中了魔盡我角色意識美色
來請你多愛惜良夜又逢未世人
珍惜今宵記住我
下面是《青蛇》電影音樂的下載地址。
http://www.6621.cn/yy/6794.htm
http://www.haoting.com/musiclist/ht_5797.htm這裡面有青蛇所有的歌曲音樂,你也可以去看一下
『捌』 老電影《青蛇》里第10分30秒後放的那首背景樂叫什麼名字
1 流光飛舞(國)_陳淑樺
2 人生如此(國)_辛曉琪
3 人間魔域
4 降妖
5 莫呼洛迦(國)_辛曉琪
6 心魔
7 心如明鏡
8 思情
9 治水
10 初遇
11 流水浮燈
12 莫呼洛迦(粵)_辛曉琪
13 柳腰細裙兒盪
14 識情
15 流光飛舞(國)_陳淑樺
16 尋夫
17 水漫金山
18 鬥法
19 此恨綿綿
20 人生如此(粵)_合唱
21 莫呼羅迦 這個應該是 我試聽了一下
這20首中的其中一首 慢慢試聽吧
希望可以幫到你
『玖』 電影《青蛇》中,張曼玉唱的那首歌叫什麼名字
一首《流光飛舞》,是電影《青蛇》中的插曲
『拾』 過了35歲再看《青蛇》,才發現她玩的不是自己的尾巴,終於懂了
《青蛇》是由徐克導演的電影,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而李碧華的小說,向來有一股獨特的格調,在她的筆下,往往是男女慾念的糾纏,但在糾纏之中,又能升華出一種神聖。
徐克曾說過:他把《青蛇》最深刻的內涵拍攝了出來。
一開始也許不懂徐克話里的真正含義,比如徐克在影視界被稱為「徐老怪」,在他的電影中,向來凸顯著「管殺不管埋」的個性,而在30歲之後再看《青蛇》,才懂了徐克所說的最深刻的內涵的真正含義。
電影開始,由趙文卓飾演的法海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著世俗紅塵中的芸芸眾生。
娑婆世界中,一群人在市井間游盪,他們面目猙獰,宛若鬼怪。
在法海眼中,人類因為沉溺於「貪嗔痴」之中,在一副皮囊之下,都遮掩著醜陋,他只需要站在頂端冷眼旁觀就好。
鏡頭一轉,跳脫到一片竹林之中,一位鶴發童顏的僧人正在晨練,他步履清揚,意態悠閑,他的慈眉善目,一眼就能夠看出他是一個善良的人,法海隨即跟上,他與僧人並肩奔跑。
然而法海到底法力高強,一眼就看出了僧人身上有妖氣,前一刻他還和僧人嬉笑言談,轉眼卻施法收服了僧人,僧人原來是一隻蜘蛛精幻化成了人形。
可笑的是,法海一心護佑的世人面目猙獰,一隻蜘蛛精卻因為在佛寺中長年累月修行而變得清新脫俗,只因為法海心裡的執念,他認為神人妖三界有序,妖就是妖,即使修煉成人形,也還是妖,是妖就必須被鏟除。
也許因果輪回,法海因為執著於神人妖的區別,所以他始終無法突破自己。
而除了鏡頭隱喻,電影插曲《莫呼洛迦》也隱含了一些隱喻和典故,是由徐克和黃沾一起作詞。
「莫呼洛迦」是佛教中的大蟒蛇神,八部天龍之一,在電影中,卻在暗示著法海的前世就是大蟒蛇神,這也呼應著後面法海和小青的「水中戲」的部分。
其中有一句歌詞:
「唱出惜色的歌,摩登伽正是我」。
不難看出,這句歌詞形容的是青蛇。
「摩登伽」是首陀羅族奴隸階級的年輕女子,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難去化齋,卻讓摩登伽女一見鍾情,她請母親設法,讓她可以和阿難結為夫妻,母親不忍心看到女兒傷心難過,但是,阿難已經斷除愛欲——這里對應著小青和法海的一段情事。
被刪減的「精髓」
《青蛇》公映後,刪減了三個片段,一共17分鍾,而這三個片段卻正是影片的「靈魂」,也才能讓人看懂《青蛇》其中的很多隱喻。
被刪減的第一個片段:
法海剛剛收服了慈眉善目的蜘蛛精,又察覺有妖氣,他追進了紫竹林,卻發現了一白一黑兩頭蛇,他正打算施法收服時,鏡頭一轉,一個產婦正在產子,而白蛇和黑蛇卻為產婦擋雨,他一時心善,放過了白蛇和青蛇,卻被產子的婦人亂了心智。
被刪減的第二個片段:
法海因為見到了產婦的身姿,在佛前打坐時無法六根清凈,遭遇了「魔障」,影片中6個身穿白色衣服,長著長長尾巴的「邪魔」出現了,這樣的外形,像極了「小蝌蚪」。
而其中一個鏡頭特寫,一個「魔」出現在法海雙腿間:「我們從你那裡來的」,這樣的鏡頭,簡直昭然若揭,不難猜想,這些「魔」到底是什麼,相信過了30歲的年紀都會懂。
法海心慌意亂,強行克制意念,滅掉「邪魔」,但他起身時,身下的坐墊燃起烈火,這也正是「浴火焚身」的隱喻,意境完全表現了出來。
法海完全無法理解,他看著燃燒的坐墊疑惑:到底為什麼?神人妖三界有別,妖到人間必然為禍,為什麼除妖還會錯呢?
這就是法海心中定要尋找到答案的執念。
被刪減的第三個片段:
在這里,先從青白蛇和許仙的 情感 糾纏談起,凡人的許仙,因為500年前的機緣,白蛇修煉成人形後一直沒有忘記許仙,於是她來找許仙報恩,而只有500年道行的懵懂青蛇跟隨在白蛇的身邊。
白蛇風情萬種,她認為自己修煉千年,就是為了來人世間尋找許仙,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她對愛的追求很堅定,也很執著,不計後果。
可是這種堅定,在青蛇眼中,看到的卻是很難理解與不真實,還有想要窺視「情」的好奇心。
當青蛇看到白蛇和許仙的男歡女愛之後,她調皮地想要嘗試「情」滋味,但白蛇不允許青蛇勾引許仙,於是她趕青蛇離開,果然再堅定的閨蜜情誼,遇到一個男人之後都得垮塌。
青蛇根本就無法了解白蛇的感情,她想賴在白蛇身邊,畢竟在她看來,蛇就是妖,人妖殊途,只有她和白蛇的情誼才是最真的。
白蛇沒能趕走青蛇,端午節,青蛇卻因為許仙買來的一瓶雄黃酒現了原形,結果嚇死了許仙,白蛇為了救人,於是和青蛇去盜靈芝,只是白蛇拿走了靈芝,卻留下了青蛇跟仙鶴斗在了一起。
仙鶴是蛇的天敵,青蛇雖然有500年的道行,卻根本就不抵仙鶴的厲害,此時法海趕來,召回仙鶴,救下青蛇。
青蛇本欲感謝相救之恩,法海卻是因為繞不過心中執念,想到自己遲遲無法提升,這時候,法海竟然提出了一個要求:
法海要青蛇誘惑自己來修煉自己的定力,接下來,就是那段活色生香,讓人一直揣摩的「水中戲」。
於是接下來有了一場最有名的「水中戲」:張曼玉飾演的青蛇在水中嬉戲,她抱住一段「蛇尾」,起初大家觀看,總以為那是青蛇抱住了自己的尾巴,到了30歲的年紀再看《青蛇》,這才知道,張曼玉玩的不是自己的「尾巴」。
那一段「尾巴」,其實是法海幻化出來的,這個「蛇」的形象也是一個隱喻——在印度密教中有一種修煉方法,要求男女結伴「雙修」,對修煉的要求就是「交而不瀉」。
而結果……
在水中湧起的一大團浪花,其實是法海沒有堅持住,所以青蛇挑釁地對他說:「你輸了」,最後,兩人「鬥法」一日一夜,第二天的時候,青蛇面目嬌羞,而法海身下的水中突然泛起氣泡,還說了一句「沒想到,你是我的第一個男人,只可惜……」
法海法海惱羞成怒,在青蛇轉身離開後,他決定要報復,於是,他抓走了許仙。
這一段情節中,暗示這小青和法海春宵已過,法海的憤怒,恰恰是他不能成佛的原因,勘不破人世間的情與愛戀,對自己的慾望一直壓制,這樣的人,無法解脫。
被刪減的三處,可以說是《青蛇》的精髓,接下來便是人心的考驗。
法海輸了,因為他並沒有自己認為的定力,青蛇卻對男人的定力十分的好奇,青蛇再次勾引許仙,發現許仙也沒有定力,只是卻被白蛇發現了,白蛇和青蛇因為許仙產生了隔閡。
偏偏白蛇不生許仙的氣,卻氣憤青蛇挖她的「牆角」
影片中青蛇對白蛇說:我就學感情,我就是初學者,一點感覺都沒有。
白蛇:感情嘛,是講究從一而終。
在這里白蛇的想法是一個隱喻:或者每一個深陷於「戀愛」的女人,都會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想像中,她認為只要從一而終,男人也會對她鍾情一生。
法海找到了許仙,挑明了白蛇和青蛇是妖,許仙在面對白蛇和青蛇有危險時,卻選擇了逃之夭夭,結果他還是被法海帶走了,並強迫他剃度出家。
這個時候,白蛇一心一意想的是救出許仙,在去金山寺的途中,青蛇問白蛇:姐姐,那你千年修行為就了一個許仙,值得嗎?
白蛇用她的做法給了青蛇答案,白蛇毅然決然地趕到金山寺,對法海苦苦哀求,青蛇心疼白蛇的付出,惱怒法海的無情,怒指責法海因為「輸了而存心報復」。
法海被當眾揭短,雙方打鬥起來,最後法海引起大水水漫金山,白蛇在關鍵時刻動了胎氣,產下一子,法海救下孩子,卻眼看白蛇殞命。
在雙方激斗時,只是為了自保的許仙,表示自己願意剃度出家。可是這個時候的許仙,他完全就沒有顧惜到白蛇對他的深情厚誼。
白蛇一直都沒有看透許仙對她的 情感 ,其實只是摻雜著慾望的感情而言,經不起半點誘惑,白蛇死後,青蛇看透了許仙的無情無義,憤怒的殺了許仙。
當法海想要收服青蛇時,青蛇卻對他說:
「金山寺的和尚全都是你殺的,你不也是先功後過,都說人間情,可到底情為何物?」
也許在那一刻,法海突然心生憐憫,他抱著白蛇和許仙的孩子看著青蛇,輕輕喚一聲:小青。
結語
有人說,這部電影的名字《青蛇》讀快了以後就變成了「情色」,在「情色」背後,遮掩著的其實就是真實的人性。
在影片中,作為「神」的法海,他以為六根清凈,其實並不能切斷情慾,所以他在和青蛇的比試中一敗塗地,然而他卻不能幡然醒悟,反倒是執念更深,最後一錯再錯。
而作為「人」的許仙卻只是一個定力不堅的小人,面對白蛇的深情厚誼,他卻無法抵禦青蛇的誘惑,最後竟然看到白蛇有難時,他卻選擇了剃發逃避。
也許能夠從一而終的只有「妖」的青蛇和白蛇吧。
最後,青蛇跳入大水中,法海抱著孩子回歸紫竹林,從此開始新的修煉。
在電影《青蛇》中,被稱為「徐老怪」的徐克同樣靈活運用了色彩,他用色彩來區分人物心理。
比如——
彩色象徵著法海六根清凈的「神性」
黃綠色象徵著法海無法勘破得「慾望」
紅色象徵著法海無法言說得「憤怒」
而半明半暗的顏色,則象徵著法海「神性和人性的糾纏」。
如果說李安拍出了《色戒》的精髓,那《青蛇》就是徐克的《色戒》。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