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張國榮演過什麼電影(全部)
【2009】《東邪西毒》(終極版) 【2002】《異度空間》 【2000】《煙飛煙滅》(導演的公益電影) 【2000】《戀戰沖繩》 【2000】《槍王》 【1999】《紅色戀人》 【1999】《星月童話》 【1999】《攝氏零度o春光再現》 【1999】《流星語》 【1999】《左右情緣》 【1998】《九星報喜》 【1998】《安娜瑪德蓮娜》 【1998】《KO 雷霆一擊》 【1997】《97家有喜事》(客串) 【1997】《春光乍泄》 【1996】《新上海灘》 【1996】《風月》 【1996】《大三元》 【1996】《色情男女》 【1996】《金枝玉葉II》 【1995】《滿漢全席》(又名《金玉滿堂》) 【1995】《夜半歌聲》 【1994】《大富之家》 【1994】《金枝玉葉》 【1994】《記得香蕉成熟時II初戀情人》(客串) 【1994】《錦綉前程》 【1994】《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1994】《東邪西毒》 【1993】《花田喜事》 【1993】《霸王別姬》 【1993】《白發魔女傳II》 【1993】《白發魔女傳》 【1992】《家有喜事》 【1992】《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 【1991】《縱橫四海》 【1991】《豪門夜宴》 【1990】《阿飛正傳》 【1989】《日落巴黎》 【1989】《新最佳拍檔》 【1989】《倩女幽魂II》 【1988】《殺之戀》 【1987】《英雄本色II》 【1987】《倩女幽魂》 【1987】《胭脂扣》 【1986】《偶然》 【1986】《英雄本色》 【1985】《為你鍾情》 【1985】《求愛反斗星》 【1985】《龍鳳智多星》 【1984】《緣份》 【1984】《三文治》 【1984】《聖誕快樂》 【1983】《第一次》 【1983】《鼓手》 【1982】《楊過與小龍女》 【1982】《烈火青春》 【1982】《沖激21》 【1982】《檸檬可樂》 【1981】《失業生》 【1980】《喝采》 【1978】《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電視作品】 【1978】《鱷魚淚》 【1978】《我家的女人》(飾-黃景生) 【1979】《浣花洗劍錄》(飾-方寶兒) 【1980】《浮生六劫》(飾-車穗生) 【1980】《大內群英續集》 【1980】《小小心願》 【1981】《珠海梟雄》 【1981】《游俠張三豐》(飾-懿文太子朱標) 【1981】《對對糊》 【1981】《甜甜廿四味》 【1982】《凹凸神探》 【1984】《儂本多情》(飾-詹時雨(james)) 【1985】《武林世家》(飾-方浩天)
② 求東邪西毒1994年百度雲資源,張國榮主演的
《東邪西毒 東邪西毒(1994)》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vI1aBGPppx8M_jpqVf49yw
《東邪西毒 東邪西毒(1994)》網路網盤資源在線播放 導演: 王家衛 在戀人(張曼玉)負氣嫁給兄長的當晚,歐陽鋒(張國榮)黯然離開白陀山,走進沙漠某個小鎮,成為一名殺手中介人。他的朋友、風流劍客黃葯師(梁家輝)每年都來小鎮與他暢飲,酒話里有關白陀山的消息令他忘卻往事的念想漸次演變成自欺行為。黃葯師只是表面風流。他迷戀好友「盲武士」(梁朝偉)的妻子桃花(劉嘉玲),後者在丈夫死後,永遠地離開了他;而對迷戀他的女人慕容嫣(林青霞),他又不願兌現曾經隨口說出的承諾,這使得慕容嫣迷失於自己的身份中。與歐陽鋒構成短暫「買兇殺人」關系的洪七(張學友)、村姑(楊采妮)等人,也都有一段只有他們自己才知、不願回首的痛苦過往。
③ 張國榮去世與這部電影有關系《異度空間》不止是恐怖片那麼簡單
有這么一部恐怖片,在網路評分上力壓大名鼎鼎的《山村老屍》,更由於主演張國榮在拍攝這部電影走不出角色陰影,患上抑鬱症,在電影公映一年之後跳樓逝世。被盛傳是一部真正恐怖的鬼片。
坊間一直傳聞張國榮的 死 與這部電影有莫大的關系,使這部電影蒙上了詭異的面紗,更顯得恐怖異常。
這部電影就是 《異度空間》 !!!
羅醫生 (張國榮飾)是頗負盛名的心理大夫,在他手下被治癒的心理疾病患者不計其數。羅醫生一直堅信人們所謂的見鬼現象只不過是病人大腦深處對自己的潛意識反應。並無真正的鬼怪之說。他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
一天,他的好友(李子雄飾)將自己妻子的表妹 章欣 (林嘉欣飾)推薦給羅醫生,從章欣疲憊的神情和呆滯的眼神。經驗豐富的羅醫生可以斷定章欣一定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
在羅醫生的詢問下,章欣緩緩說出了自己的詭異經歷——章欣從事翻譯工作。幾天前,她搬到了新房。這里房租很便宜,房東也很熱情。像往常一樣,章欣泡在浴缸放鬆,可是水管突然發出的尖銳響聲嚇到了她;更可怕的是,當她關閉洗漱鏡時卻從鏡子里反射出了另一個人;水龍頭滴下的每一滴水都在擊打著她脆弱的神經。
從羅醫生那裡回來,章欣收到 房東 的熱情邀請,來到他房間吃飯,在吃飯途中,章欣看到房間門口擺放著一大一小兩雙拖鞋,房東解釋道,幾年前他的妻子和兒子在公園遊玩時遭遇泥石流,離開人世,但是房東一直相信母子還會回來找他,他就一直留著拖鞋。看著房東詭異的笑容,章欣不敢再做停留,她離開了房東家。
果不其然,剛回到自己房間,外面就下起了雷陣雨,閃電交加,奇怪的聲響又再次出現,房東死去多時的妻子和孩子出現在章欣身邊。等羅醫生趕到時,章欣已被嚇得六神無主。
聽取了章欣的種種遭遇,羅醫生嘗試通過通過主動接近的方式,走進章欣的內心。他找到章欣曾經寫過的日記,了解章欣的過往經歷。他順著水管發出的聲音,得知聲音是由樓上的男住戶發出的。再通過在章欣家架設的攝像機,一切都真相大白,羅醫生再次把章欣請到了醫院。
章欣所遇到的靈異現象都跟她的心理創傷有關——章欣小時候父母離婚,缺少保護的章欣任何事情都要自己爭取,她不知不覺形成了佔有欲。在處理感情方面,她很失敗,令所有和她交往過的男朋友都覺得很辛苦。思想影響了言行,無論是房東還是樓上的男住戶,就對章欣產生了心理暗示,令章欣看到了所謂的「鬼」。
話畢,羅醫生打開房門,門外站著的正是章欣的父母。父母對女兒這些年造成的心理傷害表示愧疚。章欣痛苦的指責父母對自己造成的心靈創傷。就這樣,章欣的病好了。
解決完章欣的心理問題,羅醫生謝絕了章欣一家的好意,顯然,他並不是一個喜歡社交的人。他更願意自己獨處,但是在他身上卻發生了很多怪事:自己開車時能明顯感覺後排多出了一個「人」;在他游泳時,一個少女在泳池割腕。幾乎每個夜晚他都會夢到在殯葬儀式上,一個少女躺在棺材中。
莫非是章欣將心魔傳染給了自己?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醫生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看到的可怕景象也越來越多,終於他承受不了「鬼魂」對他的騷擾,拿起心臟起搏器沖著自己的腦袋猛擊過去……
等他醒過來後,已經是一天之後了。朋友關切的開導他不要每天只悶在家裡,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他需要一段感情來滋潤,就這樣,章欣又再次進入了羅醫生的生活,只不過他倆已經從醫患關系轉為了男女朋友。
果然在愛情的滋潤下,羅醫生生活漸漸回歸正軌,再也沒有看到那些靈異現象。一日,在與朋友的聚餐中,一對老人突然發現了羅醫生,他們對羅醫生破口大罵「你怎麼還沒死」「你一定逃不了了」,更是企圖動手傷害他。
自從被這對老人咒罵後,羅醫生性格大變,他每次睡覺都會不自覺的莫名驚醒,像變成另一個人一樣嘴裡喃喃自語地整理書本。發現愛人的反常,章欣利用攝像機拍攝下羅醫生夢游時整理書本的全過程。等羅醫生再次醒來,章欣將錄像放給了羅醫生,直到看到自己整理的過往照片,無數回憶湧向了羅醫生的大腦,他什麼都記起來了!
原來羅醫生曾在上學時和一個女孩談起戀愛,兩人情竇初開,耳鬢廝磨。但是好景不長,女孩受不了年少的羅醫生跟別的女孩走的太近,兩人發生了激烈爭吵,女孩一時情急,舉起剪刀割開了自己的手腕,她更是在羅醫生面前跳下了高樓,女孩死前的慘狀使羅醫生造成了心理陰影。
而羅醫生自覺地將這段記憶封印起來,正是由於女孩父母的咒罵和章欣喚起了他深藏的回憶。章欣體貼的抱緊羅醫生,卻不成想,羅醫生看到了章欣背後冒出的猙獰女鬼。
羅醫生驚慌失措的逃出了房間,他看向泳池,有那個女鬼;他看向鏡子,也有那個女鬼,他走在大街上,還是有那個女鬼,無論他跑到哪裡,都會見到那鬼魅的身影跟在他身邊。他眼睜睜看著女鬼化身成無數身影將他逼到牆角。
等他再回過神來,已經身處高樓天台。女鬼步步緊逼,羅醫生看著曾經的戀人卻成為自己一生的夢魘,他眼含熱淚表達了對女鬼最深的內疚,為了贖罪,他走向天台邊緣,腳下就是百米深淵。「我一直以來都沒有開心過」
女鬼深受感動,她深情地吻向了羅醫生。無數回憶如走馬觀花般湧向羅醫生的大腦。
一吻過後,女鬼恢復了正常,又會變成了生前清秀可人的模樣。「我已經不愛你了,我不要你了」女孩說完消失在夜空之中。羅醫生癱軟在地上,章欣看著自己的戀人痛苦的樣子,作為曾經的病人,她感同身受,她抱起羅醫生,二人相擁到了天亮……
故事完
《異度空間》評分高達7.5分,在恐怖片中絕對算是高分成績。通關全片,都在表述的是人們多看到的靈異現象只不過是自己的心魔作祟,同時 《異度空間》也為之後心理類恐怖片定下了「不是發神經,就是做夢」的故事套路 。
按照現在的眼光看,《異度空間》顯得平庸無奇,其中更是借鑒了大量 《閃靈》 的橋段,如走廊突然站立的鬼影;主角不斷地在打字加上相同的文字。這在早已經受過各種恐怖片洗禮的觀眾來說並不高明。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如果這部電影沒有哥哥張國榮的加盟,只不過是一部平庸之作,電影由剛開始章欣的見鬼到羅醫生心魔叢生,轉化的過於唐突,割裂感很明顯,可惜了張國榮,林嘉欣的演技, 如果你是一位對恐怖鏡頭要求比較多的觀眾,我建議直接看最後十五分鍾就行了,因為前戲過於冗長。
在《異度空間》上映一年之後,張國榮也選擇了片尾羅醫生相同的方式走到樓頂,縱身躍下。 社會 大眾無不把張國榮選擇的自盡方式與電影結尾片段聯系起來,這無疑 使《異度空間》得假恐怖變為真恐怖。
其實不光是《異度空間》,在導演羅志良的另一部作品《槍王》中,張國榮同樣扮演的是有精神疾病的角色。我們不難看出張國榮的精神狀態已不甚理想。
進入90年代末,張國榮的精神狀況每況愈下,他與同性愛人唐鶴德的感情並不被世人看好。在世俗的壓力下,張國榮深受抑鬱症的困擾,這也為之後他的自殺埋下了陰影。終於在2003年4月1日,他縱身從高樓跳下,從此世間再無程蝶衣,寧采臣。
到底事件的真相是什麼,恐怕只有哥哥自己知道了,這也使《異度空間》這部恐怖片蒙上了一層傳奇色彩,畢竟這是張國榮的最後一部電影。
我是叉叉,一個愛看影視劇的大舌頭,咱們下周二《鬼片侃侃侃》再見!!!
④ 求內涵段子里張國榮坐車里抽煙視頻的BGM
你說的應該是春光乍泄的片段吧,歌名叫 Time,歌手MKJ
⑤ 哥哥在演唱會上就一直偷偷以這個ok手勢向台下的唐鶴德示愛《為你鍾意》,我要的是視頻。希望有人能幫到我
拉闊音樂會的片段上有。
土豆上有視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om_OLq07aI/
⑥ 誰能給我張國榮的詳細資料,要他拍過的所有電影。
姓 名: 張國榮 籍 貫: 香港
性 別: 男 出生地:
身 高: 175cm 體 重: 63kg
英文名: leslie 所在地:
血 型: 星 座: 處女座
生 肖: 學 歷:
生 日 : 1956年9月12 職 業:
個人簡歷
影
1978年:《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業生》
1982年:《檸檬可樂》《沖擊21》《烈火青春》(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楊過與小龍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緣分》《聖誕快樂》《三文治》
1985年:《龍鳳智多星》《為你鍾情》《求愛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殺之戀》。
1989年:《新最佳拍檔》《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飛正傳》(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縱橫四海》《豪門夜宴》
1992年:《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別姬》(第四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白發魔女傳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葉》(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錦綉前程》《東邪西毒》(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記得香蕉成熟時之初戀情人》
1995年:《夜半歌聲》(兼任執行監制)《金玉滿堂》
1996年:《金枝玉葉II》(兼任聯合導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導演)(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風月》(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報喜》、《紅色戀人》《安娜瑪德蓮娜》;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
1999年:《流星語》(兼任聯合出品人)《星月童話》《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攝氏零度之春光再現》)
2000年:《槍王》(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戀戰沖繩》《煙飛煙滅》(兼任導演、編劇、剪輯)
2002年:《異度空間》(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獲得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歌
2003年:第二十五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金曲銀禧榮譽大獎、第三屆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終身成就獎、十大華語歌曲獎(歌曲《這么遠,那麼近》)、2003年度CASH音樂成就大獎最佳另類作品獎(歌曲《這么遠,那麼近》)。
2002年:蟬聯香港作曲家與作詞家協會第二任「CASH音樂大使」。
2001年:首屆中國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最佳流行男歌手獎、最佳演唱會獎(「熱·情」演唱會)、十大華語歌曲獎(歌曲《路過蜻蜓》)、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榜千禧全國成就大獎、金曲獎(歌曲《發燒》)、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致敬大獎、四台聯頒音樂大獎之大碟獎(唱片《Untitled》)。
2000年:CCTV-MTV音樂盛典頒獎禮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大熱》,退出領獎)、終身成就獎金針獎、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榮譽大獎、第十三屆商台叱吒樂壇至尊歌曲大獎(歌曲《左右手》,退出領獎)、十大專業推介獎(歌曲《左右手》)、新城勁爆年度歌曲十大勁爆歌曲獎(歌曲《左右手》)、年度歌曲金獎(歌曲《左右手》)、《明報周刊》最突出男歌手獎(歌曲《路過蜻蜓》)、《明報周刊》致敬大獎(「熱·情」演唱會)。當選香港作曲家與作詞家協會(CASH)首任「CASH音樂大使」。
1999年: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左右手》,退出領獎)、港台「世紀十大金曲」金獎(歌曲《Monica》)。
1996年: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當真就好》)。
1995年:第十八屆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銷量歌手大獎、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聲》)、第三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聲》)。
1994年: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歌曲《追》)、第三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追》)。
1993年: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獎(歌曲《紅顏白發》)。
1989年:第二屆商業電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IFPI大碟獎(唱片《Leslie》)、第七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由零開始》)、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8年:第一屆商業電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第十一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沉默是金》、《無需要太多》)、IFBI大獎(唱片《Hot Summer》)、第六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沉默是金》、《貼身》)、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7年:第八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擂台大碟獎(唱片《Summer Romance》)、第十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無心睡眠》)、最有創意歌曲獎(《Summer Romance》)、全年銷量冠軍大獎(唱片《Summer Romance》)、第五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無心睡眠》)、年度金曲金獎(歌曲《無心睡眠》)。
1986年:第七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九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當年情》)、第四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當年情》、《有誰共鳴》)、年度金曲金獎(歌曲《有誰共鳴》)。
1985年:第六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八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不羈的風》)、第三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不羈的風》)。
1984年:第五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七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Monica》)、第二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Monica》)。
1977年:在亞洲歌唱大賽上憑《American Pie》一曲奪得亞軍。
導
張國榮對電影行業由衷熱愛,傾心投入,多年來不僅演繹了許多經典角色,且一直以導演一部優秀的電影為最大心願。他籌備多時的電影《偷心》雖然因種種原因未能投拍,但是從他參與編導的多部作品中,已經可以初步領略他的導演才華。
電影《夜半歌聲》,張國榮擔任執行監制。
電影《金枝玉葉II》,張國榮擔任第二組導演。
電影《色情男女》,張國榮參與導演片段。
公益短片《煙飛煙滅》,張國榮自編自導。
音樂電影《日落巴黎》,張國榮參與編導。
音樂電影《左右情緣》,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夢到內河》,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左右手》,張國榮親自剪輯。
MTV《枕頭》,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你這樣恨我》,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I Honestly Love You》,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潔身自愛》,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芳華絕代》,張國榮自編自導。
「熱·情」演唱會,張國榮親任藝術總監。
⑦ 為什麼說聽到time就會想到張國榮
兩種說法:一、1987年拍攝電影《倩女幽魂》,女主角王祖賢這樣叫他,於是大家也就順著叫了。二、1993年拍攝《白發魔女傳》的時候,劇組的人都叫林青霞「姐姐」,順理成章也就叫張國榮「哥哥」。
⑧ 張國榮的電影
這個電影叫做《紅色戀人》``.推薦你看下這篇精彩影評:
《紅色戀人》:激情燃燒的歲月
出處: 作者:的灰 07-03-17 03:44:53
一個驚心動魄的炎夏
從來沒有關於哪個夏天的記憶,如同1998年這樣鮮明而清晰。彷彿是一台老式的閃光燈在頭上突然爆出炫目的光芒,一瞬間,鋪天蓋地,整個世界都遍布著關於《紅色戀人》這部影片的消息。那時候,即使是對電影不太感興趣的人,也都知道有那麼一部香港明星扮演共產黨員的革命愛情片正在拍攝中,縱然《泰坦尼克號》正在影院里華麗地沉沒,消費著多少少男少女的眼淚和感動,《紅色戀人》仍然吸引著大家的眼球,並引發一波一波關於香港演員、美國編劇和革命後人導演的討論。
那時候,網路正在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通過網路來進行交流,當然也包括來自各個國家、各個地區、操各種不同語言的張國榮影迷。未經受過大陸革命片一貫模式洗禮的外國和港台影迷們,對靳這個角色充滿期盼,認為他首次扮演這樣一個有政治立場、又充滿兒女情長的大陸共產黨,新鮮又有挑戰性;而從小無數次在屏幕上見識過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從身體到感情全部奉獻給祖國和人民的英雄共產黨員形象的我們,則不能不多了一層隱憂:從小在香港生長、接受英國教育的他,能把握好共產黨員的感覺和定位嗎?
雖然他已經從影二十年,在那個時候,我們竟然找不出任何一個以往的角色形象可以做參考。宋子傑?太稚嫩了吧。許文強?太酷了吧。宋丹平?太文藝了吧。程蝶衣?太偏執了吧。十二少?他……他懂什麼叫政治嗎?!何寶榮?你你你,再開玩笑我跟你急啊。……何況我們心目中的共產黨員,哪個不是濃眉大眼,國字臉,身穿簡朴的土布黃衣服,腳下蹬一雙布鞋?把這身行頭往他身上一套,怎麼感覺著也不是那麼回事兒。
那時候,內地的報道熱火朝天,港台和國外的反應難免慢著半拍兒,便由大陸影迷不時第一時間將新聞報道搬上網路去分享。一張定妝照,也足以令大家驚喜和討論半天。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靳」的模樣,是在《大眾電影》的封二彩頁。他穿著雖殘舊卻很整潔的棉袍,圍一條長圍巾,半跪在雨地里聆聽女主角隆起的腹部。就只這一眼,我便已經打心眼兒里接受了這個角色。這個人和香港明星張國榮搭不上半點兒關系,他的頭發被雨水打濕,一縷縷掛在額上,他那布滿了胡碴的滄桑面容上寫滿了憂患與憐惜,完全是一個有著豐富情懷和執著信念的舊時代文人。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其實有很多就是這個樣子的吧?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不錯的家世,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而放棄了安定的生活,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成為新中國的開創者和領導者。誰說共產黨員就一定是濃眉大眼,國字臉,身穿簡朴的土布黃衣服,腳下蹬一雙布鞋?
那時候,似乎整個夏天的平均溫度都因這部電影而有所升高,我就在這樣的炎夏里穿街過巷,去享受關於這部電影的每一點報道。在報攤上翻開雜志——呀!是他的頭像,配以密密麻麻的對《紅色戀人》的采訪和報道;在書店裡看到廣告——呀! 《瘋狂英語》出了《紅色戀人》的原聲磁帶,聽說這部電影是百分之八十的英文對白;在影院門口望見海報——呀!足有三四層樓高的宣傳畫,張國榮一張側臉佔去了三分之二,需仰視才見……即使是回到家裡打開電視,也時不時可以看到中央六套電影頻道滾動播出的預告片。那是中央台第一次播放電影的預告片吧?我仍然記得,素袍長巾的靳提著皮箱從烈火滾滾的廢墟中走出來;我記得他站在火車頭上給學生做演說,堅定的眼神,自信的神情;我記得他發病瘋狂,抽搐著倒地;記得在大雨中,他與愛人的訣別……
「如果我不能驕傲地活著,那麼我選擇死亡。」
8月28日,《紅色戀人》在全國范圍內首映,將這股燃燒了整個夏天的紅色浪潮推向了頂點。
為配合影片在國內的宣傳造勢,一向極少參與影片宣傳的張國榮也來到大陸,奔走於各個城市出席各種采訪和首映典禮,也登上中央電視台參加了訪談節目。就好像《紅色戀人》塑造了一個與大家心目中大相徑庭的共產黨形象一樣,張國榮的數次露面也完全地推翻了他因《霸王別姬》等影片而給大陸人留下的柔美孱弱的印象:動作虎虎生風、性格爽快大氣,接受采訪時更加妙語如珠,使采訪記者們如獲至寶,也令很多以前從未有機會和他接觸的大陸媒體好評如潮。
還記得在北京的首映式上,他理所當然地成為媒體矚目的焦點,所有的人都趕著向他提問。他說:「大家不要總問我,我們劇組里的人都很出色,你們應該多問他們。」他介紹扮演他女兒的葉丹丹為大家朗誦了一首詩,小丹丹看來是准備過,但是朗誦得還是不流利,許多人都笑了,他不笑,一直看著她,用充滿鼓勵的眼神。估計下一個問題該提問梅婷了,他悄悄將手中話筒遞給身邊的梅婷,並主動替梅婷抱過她的花束,示意梅婷准備回答。抽獎搶答的時候,主持人問一個觀眾葉大鷹導過的三部電影是什麼,觀眾說了兩部之後卡殼,眼看著冷場,他站出來說:「我做個動作提示你一下好不好?」然後誇張地吸氣,呼氣……觀眾想起來了:「是《大喘氣》!」記者采訪他,問他葉大鷹為什麼找到他去演共產黨員的,他笑:「正好我當時閑著。」記者說:「大家都說這部電影演得真好。」他說:「那我要祝賀葉導演。」……
我所居住的是一個中小型城市,因此也就沒有什麼首映式舉行,但是仍然有一件事值得期待,那就是市內一家電影院引進了東北地區第一家杜比環繞立體聲音響,從而使我有幸能夠令我的耳朵和我的眼睛一起享受一場視聽盛宴。即使當時我的心潮完全被劇情所激盪,但是如今回想起來,仍然記得靳與秋秋的離別場面中,大雨就彷彿在我周圍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彷彿是一個在雨中無處可去的幽靈,默默地看著他與她,就此生離死別。
那一天的電影院全部爆滿——那是只有在看《泰坦尼克號》時才得以一見的盛況。觀眾們都很接受張國榮的共產黨領導者形象,甚至在靳給群眾們做演講的時候,報以掌聲和喝彩。屏幕外的我,望著他站在火車頭上鎮定自如,話語幽默而又那樣富有煽動性,也不禁想到,不知在那久遠的革命歷史中,有多少年輕人,是為這樣富有個人魅力和事業激情的領導者所折服,從而追隨著他們所追隨的信仰,走上這條革命的道路呢?靳的革命工作,在片中並沒有大量體現,畢竟他是一名重病的患者,他的主要任務是療養而不是工作;但他仍然在家裡鋪上滿地的地圖,關心著革命的進展,仍然巧妙地利用美國大夫佩恩的筆,在外國的報紙上為紅軍作出正面的宣傳。無論是在敵人面前,還是在病魔面前,都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不能驕傲地活著,那麼我選擇死亡!」
就像秋秋愛上靳是順理成章一樣,佩恩也深深地愛上秋秋這位神秘而美麗的中國姑娘。她是如此溫婉,如此多情,從事著如此危險的工作,卻又如此地心甘情願而又毫無畏懼。平心而論,佩恩是一個很可愛的美國小夥子,但你和我都如此明白,靳是不同的,他已經與革命融為一體,成為秋秋的信仰和力量,這種感情甚至超越了愛與革命友誼,是發膚都恨不得能為之燃燒的一種虔誠。所以當我們看著佩恩跪倒在雨地里,先是被迫,後是委屈地對秋秋大喊出「我愛你!」也只能為他發出一聲嘆息。而他面前的靳,眼神明澄而鎮定,甚至帶著一絲憐憫,對著那背叛了革命的叛徒,只是沉聲一句:「你不敢開槍。」那種嘲諷和凜然的正氣,讓秋秋的眼裡,觀眾的眼裡,都發出了崇拜和敬仰的光彩。
秋秋對靳的感情,並不是一己私愛,骨子裡,她是一個合格的革命者。與愛人長相廝守這種平庸的想法並不是她的最終理想,與愛人共同為了革命的勝利而攜手前進,才是她希望做到的事情。因此她不惜親手槍殺了希望能以她來釣出靳這條「大魚」的親生父親,而以懷孕之體身陷囹圄。而被保護的靳,自知生命垂危,即使秋秋僅僅是他的戰友,一個年輕、有前途、徹底地忠於革命的戰友,也是否要比自己有價值得多?何況從秋秋留給他的信里,他已經明白了一直以來秋秋是怎樣深愛著他,怎樣承受著被他錯認為亡妻的無奈與痛苦……靳做了他最後能做、也是唯一能做的一件事:以自己一條隨時可能會走到終點的生命,換回秋秋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大雨中的見面,是那個炎熱的夏季里唯一令人感到潮濕而陰冷的回憶。屏幕外的我們都已經明白他們對彼此的愛已經超越了生命,而他們,也都明白此一別就此生死兩隔。但再多的不舍,再撕心裂肺的叫喊,終究是不能令那最後的擁抱延長多一刻。那樣的雨天,那樣的離別,比死更冷,佩恩在獄中見到的秋秋,眼神已經完全空洞。
感謝葉大鷹導演,仁慈地舍棄了那些原來打算拍攝的老虎凳、辣椒水等對靳嚴刑拷打的場面,僅僅以染滿一道道血跡的囚衣和被腳鐐磨傷了的雙足來暗示了靳所遭受到的一切。那是張國榮所有電影中扮相最為殘敗的一個造型,但卻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或許是因為他的表情那麼坦然,那麼放鬆,那麼……視死如歸。明知道眼前是一死。既然掛念的人都已安排妥當,Death is just like returning home。一聲槍響,他滿身的鎖鏈如他所念念不忘的飛鷹一樣舞向天空,與此同時,一聲啼哭劃破蒼涼的氣氛:他和她的孩子誕生了。
當佩恩帶著他們的孩子走在歡慶革命勝利的路上,他彷彿看到了在人群中歡舞著的秋秋和靳,那一刻,他終於明白了他們之間那種真正的浪漫。他們將自己的激情融入歷史,對彼此和對事業的忠誠使他們永遠值得被銘記。
不一樣的共產黨員
關於為什麼找張國榮扮演共產黨員靳,其實並不是如媒體所猜測是為了炒作,導演葉大鷹告訴我們:
一開始沒想找張國榮演靳。當時想反映的是早期共產黨的形象,會說英語,有文化氣質,對物質的感覺很淡。考慮到人物的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特質在海外華人中比較容易找到,在內地找難度比較大——咱們四十多歲的黨員,一般都屬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那種形象,糙的比較多,在文化氣質上,真正來自於內心的那種表現人格和精神方面的東西不如外面的演員來得細膩——於是就把劇本拿給香港的朋友,請他們物色。
本來考慮了尊龍,後來一聽說尊龍的作派特別大,把我們給嚇住了。到了香港,沒想到香港電影界的許多朋友都一致說找張國榮合適,他能演。我腦子里一直是他在《霸王別姬》和《風月》中的那種形象,根本沒考慮過他。後來跟張國榮見面吃飯,交談的過程中,我有種感覺,這個角色肯定是他的了。他也四十多歲了,年齡正好,不但有那種滄桑的感覺,而且,眼神里有一種平靜的東西,也就是說沒有當代人常流露的物質的慾念。當我把故事講給他聽的時候,他的眼神有著細微的變化,出現的對於人的關注,對情感的關注,那是用心在體會和感動,使你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他表面很柔美,但這些背後卻是一種少見的堅韌。他是我見到的最好的演員。
起先好多人都擔心張國榮能不能勝任,拍完以後,大家都說:除了張國榮其他人誰還能演這個角色!張國榮自己對英語很挑剔,他在英國上過學,應該算我們這些人中英語最好的,但他一定要做到最精確的程度。在拍他講述妻子那段長鏡頭時,張國榮先把台詞練了以後說可以拍了,他問我:「你要我做什麼?」我說:「反正眼淚不能流出來,但是得有。」他說:「你放心吧。」他真是特別能演「抻得住」的那種戲,每一個細微的感覺他都能找到。回放的時候,他說我還能演得更好。
張國榮對這個角色,有他自己的認識,他並不想演一個大眾眼中已經定了型的「高大全」的共產黨人形象,而希望給新時代的觀眾看到一個不同的紅色浪漫革命家。他眼中的共產黨人,要有如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那種從容威武的風度,又要有吳宇森那樣富有理想和感染力的人格。所以由他演繹出的靳,氣質儒雅,情感細膩,不但有臨危不懼的勇氣,更有靈活敏捷的頭腦。
影片公映後,媒體對《紅色戀人》的劇情褒貶不一,但是對於張國榮的演技,沒有人提出具體的反對意見,評論無非是質疑一個生長於殖民地的香港明星怎麼能詮釋革命志士,正如當年《霸王別姬》開始拍攝的時候,也有人質疑一個性感熱辣的青春偶像級人物如何出演老北京的京劇名旦。但是著名演員張瑞芳說:「我是1938年入黨的老黨員,張國榮演的靳,我能接受。」曾在《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演地下黨員李俠的孫道臨也說:「張國榮演的靳與我演的不一樣,但同樣是地下黨人的形象」。這兩位老一代「紅色演員」的評價,比很多頭腦被老革命模式的影片所訓練和熏陶出的斥責之聲來得中肯而有價值得多。
其他演員眼中的張國榮
論及《紅色戀人》的缺點,我個人倒是覺得,片中群眾演員的表現,實在可以說是一個敗筆。無論是在聽靳演講時,還是在解放軍進城時,幾乎所有出現群眾演員的場面,都可以見到某些人完全沒有入戲的表情,有的左右顧盼,有的甚至在竊笑。這不能不說是影片製作的一個疏忽和遺憾。
當時的群眾演員,大多來自學校,其中有些朋友也曾經寫過一些寶貴的只言片語,回憶與張國榮一起拍戲的時光,共同的印象是:此人謙虛,大方,活潑,愛開玩笑。靳在火車頭上演講一節,排練的時候張國榮將「不屈不撓」讀成「不屈不饒」,被糾正後,虛心地以各種不同音調大聲朗讀:「不屈不撓!不屈不撓!」還問台下:「這回對了吧?」在排練中途,他故意篡改台詞,將「他們的名字叫:紅軍!」說成「他們的名字叫:鐵道游擊隊!」引得台下一片歡笑。——一個香港演員,居然知道「鐵道游擊隊」這個典故,可見關於共產黨,他在事前做的研究實在不少。
那段戲實拍的時候,由於場面大,演員多,花費了很長時間,大家都又累又餓,群眾演員鼓噪不安,這個時候張國榮拿過喇叭發表了一通真正的演講:「我知道大家都餓了,是不是?那讓我們再努力一下,把這個鏡頭拍好,我們就可以去吃飯了!現在再來試一下好不好?」大家紛紛叫好,這一幕終於順利拍完。那一次的拍攝使許多群眾演員都開始喜歡了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尾扭秧歌的一場戲,在飛快地學會了扭秧歌之後,他居然,居然,居然在現場教大家跳起了芭蕾舞……
與張國榮合作的女主角梅婷,當年只有二十三歲,尚無大銀幕表演經驗,跟張國榮這樣重量級的演員演對手戲,十分緊張,經常要靠張國榮耐心引導。片中有一個情節是靳的癲癇病發作,秋秋為喚醒他的意識,脫下他的上衣,用粗鹽粒揉搓他的脊背。結果由於梅婷情緒緊張,用力過度,竟把張國榮的脊背搓破流血,被鹽粒一刺激,疼痛可想而知。梅婷嚇得哭了起來,在張國榮一再安慰之下,才放鬆了情緒繼續拍攝。梅婷憑秋秋這個角色獲得了開羅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從此銀幕事業一帆風順,張國榮也始終待她如很好的朋友,曾經請她去看自己的演唱會,請她到自己家裡吃飯,還把自己的音樂專輯精選送給她。
在片中扮演醫生佩恩的美國演員泰德·巴勃考克,對張國榮也有極為深刻的印象。日後的回憶文章中,他描述了與張國榮共處的許多細節,例如兩人的第一次相見:
Leslie是一身黑,穿了一件高翻領毛衣和深色外套,優雅、成熟地坐在沙發上。我以笨拙的姿勢和微笑在房中走來走去。他的英文是非常准確的英國口音,令他顯得更為高貴和有禮貌。他慎重地詢問了一些有關電影的問題、經驗,告訴了我他對劇本的看法,我們一同坐下觀看了影片的片花。我就像一個不成熟的小孩,希望令自己的兄弟對自身留下深刻印象,不斷地評論每一件事。不久,Bob告訴我我那晚表現得極為幼稚可笑和惴惴不安,可是我卻認為自己非常輕松而且口齒伶俐,當然,最後我同意了Bob的看法。
泰德和張國榮合作的第一場戲就是佩恩前往靳的寓所診病,撕開靳的衣服查看病情。也不知道是緊張還是沒經驗,泰德伸手在衣服上一抓,張國榮已經覺得不對:「等等……你以前從來沒撕過衣服嗎……」於是張國榮抓住他的手,幫他在鏡頭前放在適當的位置,告訴他不用擔心,只管大力撕扯,泰德半開玩笑地說:「那件衣服被我撕開得非常出色,我把它視作我和Leslie友誼的紀念。」
之後,我和他的助手及經理人也成為了朋友。你會自然地發現所有在Leslie身邊的人都像他的家人一般,他們和Leslie一起工作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非常友善,也非常照顧我。……片場中,只有Leslie能同時說粵語、國語以及英語,因此他能幫助我、導演以及編劇們溝通,他亦幫了劇組很大的忙,因為他從香港帶來自己的攝影師,那位攝影師在綵排時拍下了照片以作宣傳,這絕對好過我們在拍攝完畢後極度疲累,還要留下繼續拍照……他的聲線在拍攝期間,永遠是冷靜的,但是綵排的時候,我發覺自己在酒店房間里遇見的英國紳士Leslie,變成了一個精力充沛的大頑童,我們一起模仿麥當娜……
當所有工作塵埃落定,我們共享了一個極為愉快的時光。我在派對看見他時,他剃去了為角色而留的鬍子,穿著一身優雅的衣服,就像年輕了十年。Leslie在整個派對中盡情玩樂,我們吃了很多食物和新鮮龍蝦,喝了白酒、紅酒,拍了無數照片,唱卡拉ok,不停大笑……所有人都很享受……
永遠記得
對於張國榮來說,《紅色戀人》中的共產黨員是他演藝生涯中一個重要角色;對於中國電影來說,《紅色戀人》也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它在《泰坦尼克號》來勢洶洶的攻勢下,仍然取得了兩千五百萬元的票房,為當年的國產影片保守住了最後一塊陣地;其成功的原因如宣傳先行、周邊產品開發、與國際慣例接軌等舉措,也在此後得到了發揚光大,被越來越多的大製作國產片所借鑒和發揮。
而靳這個形象的成功塑造,正如葉大鷹和張國榮所料,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也在國外扭轉了一部分公眾關於共產黨員的「僵化」、「刻板」、「缺乏教育」、「不近人情」之類的負面印象,「共產黨」這個詞隨著靳的風采和張國榮本人的風采而逐漸地被他們所接受。2000年,張國榮在日本舉行「熱·情」演唱會巡迴場,演出期間播放了幾部電影的剪輯片段,當《紅色戀人》的靳在銀幕上出現:「此刻,正有一群頑強的戰士,正不屈不撓地堅持著他們的信念,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主義,他們的名字叫——」場內的日本觀眾竟然以熟練的國語齊聲和道:「——紅軍!」
2003年,在美國學習期間,我給美國朋友看了張國榮主演的幾部電影,令他最為觸動的就是《紅色戀人》:「我沒有想到過共產黨員是這樣的,以前沒有想到過這個方面,他們也是人,是有修養有抱負的人,那種燃燒的生命激情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令人感動……你們真的應該將這部電影好好宣傳,或許會令外界對於你們的國家和你們的黨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2006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將《紅色戀人》作為開幕電影,向這部八年前的經典作品致敬:「《紅色戀人》在公映的當年,就震撼了整個電影圈,引發了一系列關於『紅色』觀念和『革命』意識的針尖對麥芒的討論。……此劇不僅製作精良,藝術表現力強,而且情節豐富,表演出色……」女主角梅婷受邀赴港參加了電影節開幕式,只可惜影片的男主角已經不能躬逢其盛。
「A Time To Remember」,這是張國榮親自為《紅色戀人》起的英文名字。那個時代,那段時光,相信一切曾經經歷,曾經被觸動的人們,都會記得。無論是激情,感動,永不再來的期盼,還是永難忘懷的回憶,都將深深刻在我們的心底,在每一個驀然回首的剎那,讓我們憶起塵囂之中,曾有過一雙雙堅定而沉穩的足印。
⑨ 張國榮拍過的所有電影和演唱會 年代寫上 我才1級 沒分 和我一樣是榮迷就來告訴我
【電影作品】
【2008】《東邪西毒》(終極版)
【2002】《異度空間》
【2000】《煙飛煙滅》(導演的公益電影)
【2000】《戀戰沖繩》
【2000】《槍王》
【1999】《紅色戀人》
【1999】《星月童話》
【1999】《攝氏零度o春光再現》
【1999】《流星語》
【1999】《左右情緣》
【1998】《九星報喜》
【1998】《安娜瑪德蓮娜》
【1998】《KO 雷霆一擊》
【1997】《97家有喜事》(客串)
【1997】《春光乍泄》
【1996】《新上海灘》
【1996】《風月》
【1996】《大三元》
【1996】《色情男女》
【1996】《金枝玉葉II》
【1995】《滿漢全席》(又名《金玉滿堂》)
【1995】《夜半歌聲》
【1994】《大富之家》
【1994】《金枝玉葉》
【1994】《記得香蕉成熟時II初戀情人》(客串)
【1994】《錦綉前程》
【1994】《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1994】《東邪西毒》
【1993】《花田喜事》
【1993】《霸王別姬》
【1993】《白發魔女傳II》
【1993】《白發魔女傳》
【1992】《家有喜事》
【1992】《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
【1991】《縱橫四海》
【1991】《豪門夜宴》
【1990】《阿飛正傳》
【1989】《日落巴黎》
【1989】《新最佳拍檔》
【1989】《倩女幽魂II》
【1988】《殺之戀》
【1987】《英雄本色II》
【1987】《倩女幽魂》
【1987】《胭脂扣》
【1986】《偶然》
【1986】《英雄本色》
【1985】《為你鍾情》
【1985】《求愛反斗星》
【1985】《龍鳳智多星》
【1985】《驚情》
【1984】《緣份》
【1984】《三文治》
【1984】《聖誕快樂》
【1983】《第一次》
【1983】《鼓手》
【1982】《楊過與小龍女》
【1982】《烈火青春》
【1982】《沖激21》
【1982】《檸檬可樂》
【1981】《失業生》
【1980】《喝采》
【1978】《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編輯本段]個人演唱會
1985年夏日百爵演唱會
1985年,張國榮獻出他的第一次個人演唱會,一連10場,打破香港歌手初次演唱會場數記錄。
地點:香港紅磡體育館(Hong Kong Coliseum)
日期:1985.8.2-8.11
場數:10場
1986年濃情演唱會
地點:香港紅磡體育館
日期:1986.12.25-1987.1.5
場數:12場
相關評價:站在舞台的張國榮很有巨星風范,服裝配搭在自然中顯得有特色,台風極具節奏感,演繹情歌令人陶醉,如果要我花一百八十元看他的演唱會,我認為值得。張國榮除了唱歌進步外,演戲的表現亦是一年比一年好,能唱能演兩方面都會有出色表現的藝人,他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百分》
1988年百事巨星張國榮演唱會
事業如日中天的張國榮受百事公司總會邀請代言百事可樂,成為第一位亞洲區百事巨星代言人。
地點:香港紅磡體育館
日期:1988.7.29-1988.8.20
場數:23場
相關評價:張國榮演唱會成功的在於主角有優良表現,節目過程緊湊,燈光時間准確,樂隊合作,熱烈反應之外更愛惜偶像,整個會場洋溢著歡樂,這點正好就是音樂會最大功能,張國榮是令樂迷喜出望外。最想不到的是他唱南音,唱得如斯動人,還有那首《胭脂扣》,與梅艷芳相比,他的演繹配合大熒幕的片段,更加哀怨纏綿。 台上的張國榮幾乎是進入了忘我境界,把人完全融入歌聲里去。他的豐採在體育館內,蓋過了所有燈光,他的聲音牽動每個人的心弦。總而言之,那是一個很享受的晚上。——《香港周刊》
1989年告別歌壇演唱會
那年的紅館承受了最多的心碎與淚水。數十萬人與Leslie一起經歷了一場肝腸寸斷的生離……
地點:香港紅磡體育館
日期:1989.12.21-1990.1.22
場數:33場
相關評價:只能驚嘆的說「他是最好的舞台表演者」,他在台上的歌或舞,動或靜,一個笑容或一個小動作都充滿魅力,能迷倒萬千樂迷,他這么紅是有道理的。可以說張國榮甚有狀態,全是水準之作,無論唱歌、舞蹈、談話都能做到最好。從頭到尾沒有冷場,台上如此台下也如此(所有觀眾由頭到尾的喝彩、尖叫,氣氛一流),尤其動人的是張國榮在台上流淚,台下觀眾陪著流,那種感情交融,我難以形容。「最後一場」會永在大家的記憶中,他做到了。 ——《嚴沁專欄》
跨越97演唱會
地點:香港紅磡體育館
日期:1996.12.12-1997.6.17
場數:24場,世界巡迴31場
1996年,在千呼萬喚中,張國榮回到闊別六七年的紅磡舞台。復出演唱會一票難求,場次一加再加。opening的恢宏大氣,Medley的勁歌熱舞,「愛慕」的投入動情,「側面」的優雅帥氣,「偷情」的風情萬種,「紅」的孤獨盛放,「月亮代表我的心」的真情感動,「追」的完美謝幕……都成為張國榮舞台上的絕代經典。
2000年熱·情演唱會
地點:香港紅磡體育館
日期:2000.7.31-8.12 2001.4.11-4.16
場數:19場,世界巡迴43場
張國榮親自擔任藝術總監,世界時尚大師Jean Paul Gaultier擔任整場演唱會服裝設計。演唱會劇情式曲目編排、「天使到魔鬼」的系列造型、唱演兼備的演繹技巧均屬首創,成為香港最為轟動的一場演唱會。
相關評價:美國《Time Magazine》(時代雜志)稱之為「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
http://data.yule..com/works/%D5%C5%B9%FA%C8%D9你也可以到我的空間去看,哥哥的全部電影都有。
⑩ 關於電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異度空間》,張國榮、林嘉欣主演。是哥哥張國榮自殺前的最後一部電影,算是遺作。你看到的帥哥不是「向南」文章,而是哥哥張國榮。
異度空間(Inner Senses)
導演:羅志良
主演:張國榮 林嘉欣
潘美琪 徐少強
李子雄 周嘉玲
類型:懸疑/驚悚/愛情
片長:100分鍾
出品:星皓電影公司
上映日期:2005年4月1日
張國榮遺作
劇情:
章昕自幼父母離,一個人流落異鄉。在得知她房東的妻兒是死於泥石流後,她的腦海里總是有她們的鬼魂出現,令男友無法忍受。章昕找到心理醫生占,占知道這完全是一種幻覺,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章昕擺脫幻境中的鬼魂。在這一過程中兩人之間產生了愛情。奇怪的是一直不信有鬼的占最終也遇到了鬼。他中學時的舊情人是跳樓自殺的,在將她的遺物都找出來之後,情人的鬼魂也時常跟隨著患有夢游症的占……
評論:
張國榮的過早辭世使本片有了一絲詭異色彩。因為傳聞他的自殺與本片拍攝完畢後的心情極度消沉有關。整部影片以幻覺為線,在大段的順敘中插入幻覺、過往倒敘為結構的基本架框,幻覺的延續與記憶的翻覆為節奏線條。影片的主題在影片中始終貫穿著。既然一切由心而生,那麼就將一切還給心。世上本無鬼,鬼自心生而已。影片中也沒有太多驚恐萬分的純鏡頭,很多修飾也是靠音樂來行進,節奏不算緊湊,這可能跟劇情本無太多出彩之處有關。影片中有部分細節拍得還算不錯,如剛開始時幻覺出現時的那面鏡子上的報紙、張國榮幻覺時候的行為等等,不過某些地方我覺得還挺搞笑的,但有些細節可能為了營造某種需要而顯得做作。在這一點上,導演羅志良遠遠不及在同樣是他導演的影片《色情男女》、《槍王》中對細節的把握與渲染。但整個片子的基調以及故事跟一般的鬼故事片是不一樣的。
雖然我們能列出長長的電影作品表,卻對於張國榮的鏡頭還嫌太少。如此看來,他的光芒卻也只能算乍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