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死亡拳頭的電影概況
導演: Matthew Mallinson
主演: 弗雷德·威廉森/ Ron Van Clief
類型:動作/ 運動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04-10-24
片長:90 分鍾/ USA: 82 分鍾
又名:Fist of Fear / The Dragon and the Cobra
B. 李小龍電影死亡拳頭在線視頻
李小龍沒演過什麼《死亡拳頭》,只演過《死亡游戲》。
C. 電影《哭泣的拳頭》說的是什麼內容
姜泰錫(崔民植 飾)曾是叱吒拳擊界的拳擊好手,卻因為好賭而輸掉了所有的財產更欠下了巨債。自此之後,他與妻子(徐慧琳 飾)兒子過上了十分艱難的生活。泰錫讓途人暴打以換取生活費用,但妻子還是無法忍受如此困難潦倒的生活,要與泰錫離婚並帶走兒子。頓時泰錫為自己的生命感到悲傷,想用自殺結束這讓人窒息的一切。
但他的內心還是無法放下他鍾愛的拳擊事業,他要參加一次重大的拳擊比賽,也因此認識了另一名參賽者柳相煥(柳承范 飾)。
相煥曾是一名小混混,不務正業。因為搶劫進入了少年感化院,在監牢里他仍不改好鬥的個性。隨後父親與祖母的相繼離去讓他備受打擊,拳擊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的慰藉,於是他參加了拳擊賽,成為了泰錫最後的一名對手。
D. 求一部韓國格鬥的電影,是講高校斗毆的,好像叫什麼真實的拳頭,求片名
哭泣的拳頭
http://ke..com/view/434672.htm
E. 《松開拳頭》電影高清在線觀看,求免費下載完整版
《松開拳頭 》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UsP5ETRtaaIfRYWf3wMRA
導演: 基拉·科瓦連科
編劇: 基拉·科瓦連科
主演: Milana Aguzarova / Alik Karaev / Soslan Khugaev / Khetag Bibilov / Arsen Khetagurov / 更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 奧塞梯語
上映日期: 2021-07-10(戛納電影節)
片長: 97分鍾
又名: Unclenching The Fists / 窒愛家鎖(台)
松開拳頭的劇情簡介· · · · · ·
俄國導演Kira Kovalenko將執導首部劇情長片[松開拳頭](Unclenching The Fists,暫譯)。故事發生在北奧塞梯山脈上的一個礦業小鎮,故事圍繞著一個年輕女人為了擺脫父親的控制而展開。Kovalenko與Anton Yarush([親密])和Lyubov Mulmenko共同撰寫劇本。
F. 有哪些拳擊電影
拳擊電影在中國必須提一個《激戰》這個口碑不俗。個人很喜歡。
之後的《洛奇》是史泰龍自編自導自演。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拳擊勵志電影。
《傳說的拳頭》這不也不錯、《格鬥場》《鬥士》《面對阿里》《地下拳擊場》
《重錘》《拳擊台上》《出拳女郎》這個真心喜歡。《蠍子拳王》
《終極鬥士》系列《幸運搏擊》系列《殘酷拳霸》《鐵拳男人》系列《以愛之名》
樓主我推薦的就是這些了,望採納,謝謝!
G. 如果我是敵人,你們拿什麼對付我,拿拳頭。是哪個電影
「如果我是敵人,你們拿什麼對付我,拿拳頭」出自《光榮使命生存法則 - 拳頭篇》,不是電影,是手機游戲《光榮使命:使命行動》的宣傳片。
原台詞如下:
教官:「你們這幫蠢貨,像什麼樣子,如果我是敵人,你們拿什麼對付我?拿什麼?拿什麼?拿什麼?」。
士兵:「拿拳頭」(說著並給了教官一拳)。
(7)電影什麼拳頭擴展閱讀
《光榮使命:使命行動》是騰訊推出的首款百人對抗競技射擊手游。游戲採用第三人稱射擊視角,在保留了原有射擊類游戲的爽快樂趣前提下,在移動端帶來了百人軍事演習的創新體驗。
曝出正式名稱後,騰訊還推出3張系列特色海報,分別以「所謂99%的失敗,跨過去,都是一線生機」、「久等了,為了最後的榮光」、「用看到的一切武裝自己」為主題,詮釋《光榮使命》的游戲特色。
注意事項:《光榮使命:使命行動》為手游,不是南京軍區與光榮使命網路聯合開發的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軍事PC端游戲《光榮使命》。
H. 《瘋狂的拳頭》這部電影什麼時候上映啊
我看網上好像是說3月30號上映,你也想去看啊?那我們真是同道中人,我覺得這部電影哭鬧起來就很熱血,而且好像是藝術力量相結合的一部電影!真的感覺很棒!
I. 十部與拳擊有關的電影
倒退20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上,昔日的拳王阿里一邊抑制著自己顫抖不已的手臂,一邊舉起了奧運火炬。這個鏡頭被作為體育精神的一個ICON,一直被播放了20年。
其時國內已有了拳擊比賽的轉播,周日中午飯點兒打開體育頻道——世界拳王爭霸戰,都是大比賽,看得好不酣暢淋漓。
泰森那會兒正是鼎盛時期,凶暴的威名人盡皆知,隨隨便便就一拳KO對手,哪至於現在淪落到拍個電影都被甄子丹欺負;大、小克利欽科剛剛進入職業拳壇,大克還未參政,更別提競選烏克蘭總統;漂亮男孩梅威瑟還不著名,帕奎奧也剛剛顯露頭角,他倆那時都還沒戰勝金鍾霍亞,更沒想到這兩人之間的大戰是現在世界上頭牌的體育盛世;而泰森大戰老奸巨猾的霍利菲爾德,還要等到一年以後,才有了著名的咬耳朵事件;當然在這些名號響當當的拳王之外,看轉播印象最深刻的,當屬還沒像現在這么人見人愛的解說員韓喬生老師。
除了轉播當時的拳王爭霸比賽之外,節目也會偶爾播放一些過去的經典比賽錄像,其中就有阿里大戰福爾曼。那時網路還不便利,經過電視轉播這一番普及,這才知道了阿里有多厲害。
不過,那時候我只是個十歲出頭的斯文男孩兒,戴副眼鏡、還有點怕血,從小架都沒打過一回。拳擊怎麼會跟我有關系呢?別說,還真差點有了關系。大學畢業時候有一陣子心情沮喪,就去報名參加了一個拳擊俱樂部。俱樂部很專業,每次去了跟著教練一通拉伸、跑圈、弓步、蛙跳……二十分鍾熱身完了就差不多要斷氣,跳繩訓練的部分直接兩眼發黑。
然後才是學一些基礎的技巧,如何手架、如何移動、如何出拳、如何發力……嗯,這樣學下去,要是堅持住的話,練個半年大概可以上拳台走走套路了。我成功的堅持了半個月。
好在,一個人就算慫包的很,也不妨礙他喜歡上了拳擊電影。
比如《洛奇》,看了不下二十遍。每次看到年輕的史泰龍,在清晨穿過整個費城,跑上藝術博物館的台階,站在華盛頓的銅像前振臂高呼,心裡還是會激動不已。這部經典之作,從1976到現在有40年了,可是他老人家還在拍續集,去年還拍了一部衍生電影《奎迪》,這義大利種馬可謂是老驥伏櫪了。
《壞孩子的天空》當然沒能在1996年看到,那是後來怒刷北野武時的驚喜發現。小馬和信治兩個壞孩子上學時候吊兒郎當的,卻意外和拳擊結了緣,小馬的宏願本是進黑社會,倒是成就了信治。可惜此片沒有和港片一起,在90年代涌進大陸市場來,不然一定會有很多中學生跑去學拳吧?這片子寫實,拳擊橋段拍的也實實在在的好看,信治和小馬騎著車子在校園里閑逛的鏡頭堪稱經典。另外,信治打拳很帥。
《憤怒的公牛》是影史佳片,早已超脫了拳擊電影的范疇,馬丁·斯科塞斯+羅伯特·德尼羅的組合,就不用贅述了吧。由於是傳記電影,老馬也故意用了黑白鏡頭,通片神韻非凡,功力深厚。影片開頭,德尼羅飾演的傑克·拉莫塔身披斗篷,一個人在拳擊台上出拳、跳躍的長鏡頭,大概是對於一個拳手內心的最佳詮釋了——孤獨、桀驁、內斂卻又充滿危險,拳台下千錘百煉的利刃,拳台上嗜血成性的生靈。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2004年的時候已經64歲了,他拍出了《百萬美元寶貝》,斬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希拉里·斯萬克,這個並不漂亮的女孩子,已經不是《男孩別哭》里那個被人欺凌的弱者。她飾演的瑪姬,一個三十多歲才戴上拳套的女人,揮動自己的拳頭痛揍了一個又一個對手,直到生命最後,她也沒再向命運低一次頭。
韓國電影想來善於催淚,拳擊這種勵志題材當然駕輕就熟,何況還有神演技擔當崔岷植。《哭泣的拳頭》,兩個曾經頹廢的男人,一個身陷賭博棄家敗業,一個少年叛逆走上歪路。同樣的心路讓他們再次握起拳頭,參加新人王決戰各自晉級,相知相惜的兩個人卻要在決賽中定要拼個勝敗高下。
國內的拳擊電影,在2013年有一部《激戰》,大概可以算做《哭泣的拳頭》的中國版吧。不過,這部影片的觀眾一定不限於男性,因為那裡邊的男二號可是你們家小鮮肉彭於晏啊。
不過,國內最值得看的拳擊題材影片,恐怕要屬2012年的《千錘百煉》了,這是一部紀錄片。片子真實記錄了齊漠祥、何宗禮、繆雲飛幾個遠在四川的小縣城裡的真實拳手,命途黯然,在社會底層沉浮掙扎的故事。想來現實太殘酷了,我至今沒敢看上一眼。
最近看的一部拳擊電影大概是2015年的《鐵拳》,片子很一般,仍是一個拳擊手在意外喪妻之後自暴自棄,然後又通過拳擊救贖自己的故事。不過傑克·吉倫哈爾和瑞秋·麥克亞當斯可算是男神、女神的存在吧。另外,據說這個片子本來是《8英里》的續集,原定是阿姆要演的——他要是演的話,嗯,至少電影里的歌都會很好聽。
《摔角王》其實不是一部拳擊電影,它講述的是一個美國職業摔角手的故事,但是說到拳擊電影,則必須提到它。因為主演是米基·洛克,這個曾經風靡大銀幕的萬人迷,在1983年的《斗魚》中光輝奕奕,完全碾壓初出茅廬的馬特·狄龍和尼古拉斯·凱奇。可是他的性子太怪了,拋棄了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轉行做起了拳擊手。1995年遭受了嚴重的腦損傷,只能徹底退出拳壇。2008年,他56歲,臉部已經做了四次整容手術,已經很難有人想起他年輕時的模樣。阿里,是他的偶像。
最後,《拳王阿里》,2001年上映,威爾·史密斯主演。他看起來稍微英俊了一些,但是他演的很好,我想阿里本人也是贊許的。影片截取了阿里1964-1974中間十年的故事,劇情拍的鬆鬆垮垮,但那是一部關於一代拳王的電影啊——力量與智慧、永不服輸的鬥志、永不妥協的自尊——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都是個鬥士,與拳台上的對手搏鬥、與發動戰爭的政府搏鬥、與病魔搏鬥,他值得人類身上可以擁有的一切榮光。
拳擊這項運動,看似是對身體的磨礪和挑戰,但是能給大多人帶來共鳴的,更多的卻是拳手那種精神上的力量。我犯過錯、我跌倒過,我爬起來,通過加倍的努力來實現自我救贖。想要打倒別人,先要戰勝自己——這個道理,大概是古今中外亦同的吧。
對了,1974年著名的「叢林之戰」。已經38歲的阿里,擊敗了當時29歲正值盛年,前40戰全勝的福爾曼,時隔7年之後奪回拳王稱號。
第二年,名不見經傳的拳手韋普納獲得挑戰阿里的資格。他表現強悍,第八回合還曾擊倒阿里,並回頭對自己教練說:「發動汽車吧,我們去銀行,我們發財了。」教練告訴他:「你最好回頭看看,阿里又站起來了。」之後阿里展開強攻,將韋普納的眼睛和鼻子打開了花,最後一個回合還剩19秒時,韋普納被KO。
史泰龍正是在電視上看到了這場比賽,由此激發靈感,創作了《洛奇》的劇本。「當不被看好的那名拳手將不可一世的拳王擊倒在地,我看到了觀眾的瘋狂反應,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拳擊。「
你們看,每個拳手都會被擊倒,但是他們總會用某種方式,再次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