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電影上映後幾天如果票房不是特別好的話是不是萬達電影就把這部電影下架了
不是萬達影院把電影下架了,只是不安排排片了。電影院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一部電影如果上映之後沒人觀看。電影院就會降低電影排片量,把電影排片資源讓給有人觀看的電影。
⑵ 萬達電影成立影院管理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將有何大動作
具體會有什麼大動作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是從這次萬達成立的影院管理公司所經營的范圍就可以看出萬達這次估計是想要打造影視和一體化的服務,這次萬達不僅只從事影視方面的工作,而且設計范圍更加廣泛,包括飲食、餐飲、出版物等,估計是想要打造那種一體化的服務平台,給觀影者一個更加舒適個人性化的場所和體驗,以前所成立的公司經營范圍比較單一,如今不僅更加豐富,而且還更人性化,所以主要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服務 同時也是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好的觀影體驗。
萬達影視管理公司值得期待
看到這次萬達電影所注冊的新公司讓人覺得還是很期待,也很想知道會具體如何實施和改造,相信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消費模式,必然會更加舒適和科技化,所以我個人還是挺期待的,你們是如何看到這次萬達電影注冊新公司一事。
⑶ 萬達放棄全球最大影院控制權,是因為新冠的影響么
第一,萬達放棄全球最大影院控制權,新冠疫情是原因之一
萬達已經放棄對美國最大院線運營商AMC的控股權,其中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新冠疫情的影響。由於新冠疫情對美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美國的很多地方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後居民遲遲無法正常上班,同時電影原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感染風險,因此影院的經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沒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撐影院繼續發展,使得美國AMC的資金流更加緊張,給萬達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萬達放棄美國AMC的控股權能夠減輕萬達自身的資金壓力。
在疫情發生後,萬達對於美國AMC的支持也是有心無力,無法拿出更多的資金去支撐AMC的正常運營,在這種情況下,萬達只能放棄對AMC的控股權,優先保證總公司的正常的運營。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⑷ 在萬達影城看電影座位會隨著劇情搖晃是怎麼回事
電影座位會隨劇情搖晃是因為椅子是數碼控制的,就是現在說的4D或5D,比較時尚而且能提升觀看著的體驗感覺。
⑸ 為什麼萬達要抵制《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
其實,可以說不是抵制《摔跤吧爸爸》,因為這部電影確實挺不錯,從口碑評價、到明星演員、到劇情內容等等,都收獲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特別是豆瓣評價,達到了9.3分的高分,在其他的電影網站上面,也得到了大量的高分評價。甚至最終大陸票房十幾億。
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比如我,我就不關心究竟是在什麼院線上演,排片少的電影院,我想看的電影沒有的話,我就換一個電影院就好了,對於我的影響根本不大。
甚至為了自己非常想看的電影,我們可以來回開車兩個小時,去看一部言情片……
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萬達跟華誼關於排片這樣的操作,這也確實造成了消費者,想要看到自己喜歡的電影,卻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跟精力,是一種不太健康的排片。
但是因為兩者都是商業公司,利益至上才是他們的最高目標,至於顧客……人家有錢,任性 ……
⑹ 電影院如何排片的
電影院的排片是根據,首日是根據電影的導演以往的成績來排片的,比如國內的周星馳,吳京,張藝謀,馮小剛等等拍的電影場次肯定是要多於其他導演場次的。
以後就是看口碑,口碑越好排片率就會越高,不過也是要觀眾買不買帳如果觀眾不買帳口碑再好排片率也不會高,影院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影院就是為了賺錢。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越多觀眾買票的電影,就會排片率很高,觀眾決定了電影院如何排片。
⑺ 《唐探3》的背後,是萬達影視的危局
一、
2014年10月,42歲徐崢導演的《人再囧途之港囧》開拍,劇中男二號是30歲的包貝爾。
也是在同一時間,小他6歲的陳思誠正在拍攝《唐人街探案》,影片的男一定了王寶強。
其實,《唐探》本可以更早開機,只是32歲的王寶強因為參加某檔綜藝造成腳骨折,陳思誠為了等他硬生生延後了40多天。
舍棄老搭檔徐崢,投入陳思誠懷抱,「寶寶」一臉誠懇解釋說:陳導為了等我拖了這么久才開機,實在是夠意思。
相比沒啥名氣的《唐探》,很多吃瓜群眾一邊感動一邊覺得遺憾。
畢竟王寶強之前與徐崢、黃渤主演的《泰囧》創下12.6億票房,刷新了當時國產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
可真實原因是,王寶強事後只拿到區區300萬的片酬,而黃渤是3000萬。
緣由是開拍前的徐導給了他們兩個選擇:一個是固定片酬,一個是不拿片酬按票房分成算。
王寶強選擇了前者,而黃渤選擇了後者。
心覺不甘的王寶強去找徐崢評理,想再多分點錢,可徐導一句「大家要遵守 游戲 規則」將他堵了回去。
恰好此時陳思誠和王寶強商量自己也要拍一部喜劇片,於是便希望王寶強能出演新片《唐人街探案》。
《唐探》的整個構思起源於2012年,此時的陳思誠還在拍攝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
整個故事的懸疑推理框架,來自著名綜藝《最強大腦》,陳思誠甚至還幾次悄悄親臨現場觀摩,和現場的選手交流了許久。
面對好友邀請,王寶強滿口答應,可心裡卻沒在意。
他倒不是懷疑陳思誠這位好哥們的誠意,而是早聽說這個項目因為要選自己當男主,投資者有些嫌棄他之前在《泰囧》中的窮屌絲形象,八百個不樂意。
幸好陳思誠是認真的,他覺得王寶強土掉渣的形象和自己力捧的「小鮮肉」劉昊然簡直是絕配。
於是很嚴肅地向背後的金主們表示:男主非王寶強莫屬,否則這部戲就不拍了。
金主們一尋思:行吧,你是導演,只要你保證能賺錢,其他一切好自為之就行。
事實上,精明的陳思誠選擇「土窮黑」的王寶強不僅僅是兄弟情誼,而是他太清楚隨著電影補貼政策的結束,大量的下沉市場觀眾才是中國電影真正的主力軍。
對於一二線城市的觀眾來說,看電影只是其中的一種消遣,可對三四線的城鎮青年來說,看電影卻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 娛樂 方式。
在龐大的下沉市場觀眾群里,或許有人未必認識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可王寶強的大名卻人人熟知。
這是觀眾和導演在電影製作模式上的全新博弈,更是熟知市場的影視資本玩家越來越嫻熟的套路。
就這樣,資本在時代大潮下捲起的浪花催生出了唐探系列。
二、
1978年,陳思誠出生在遼寧沈陽的一個幹部家庭,從小聰明過人的他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他自己曾說過:我的出廠設置挺好的。
小時候的陳思誠文筆不賴,13歲時就曾模仿金庸寫了同人小說《流芳百世》,模仿古龍的《楚留香傳奇》寫了《陳留香傳奇》,故事有模有樣,在同學中流傳甚廣。
此時的港台影視作品深深影響了一代年輕人,陳思誠也不例外,房間里貼滿了許多明星海報,小小年紀的他無比憧憬。
家裡人此時還指望陳思誠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後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可陳思誠偏不,一門心思就想當演員,家裡怎麼苦勸也不聽,最後只能隨他。
1994年,16歲的陳思誠聽說大導演謝晉辦了個影視學校,要培養未來的中國電影明星,頓時興奮起來,隻身來到上海。
經過短期的考前培訓,陳思誠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順利考入謝晉恆通明星學校(後更名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和18歲的蕪湖姑娘趙薇成為同班同學。
一年之後,陳思誠的下一屆來了位大眼睛的姑娘,13歲的青島女孩范冰冰。
謝晉恆通明星學校其實只能算個藝術培訓中專,最終目的還是向各大藝術院校輸送藝術人才。
1996年,20歲的趙薇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18歲的陳思誠也考入上海戲劇學院,雖然不是專業第一,可專業成績也是杠杠的,和聶遠、郝蕾成為同班同學。
在學校的陳思誠很活也很聰明,專業表演很有悟性的他深受老師喜歡,特別是李學通教授,幾乎就把他當成親傳弟子悉心調教。
但沒想到,這個弟子很不讓老師省心,因為一次講義氣幫同學打架被上戲開除,並被禁考兩年。
一向自信的陳思誠生生被命運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把。
陳家的至暗時刻發生後,一向注意形象的陳思誠父親急得穿著短袖短褲就沖到上海來想辦法,無奈事已至此,他也無力回天。
就在陳思誠閉門思過時,15歲的王寶強還一臉懵逼地縮在北影廠門口當「北漂」,懷揣著一個武俠電影夢的他在少林寺苦學多年後才發現自己找錯了方向。
經人指點後,王寶強就整天蹲在北影廠門口,等待著某位導演能給自己機會。
好不容易有人詢問他會什麼,興奮的王寶強二話不說拉開架勢,就給人來個「白鶴亮翅」,嚇了人家一跳。
戲倒是參演了不少,可王寶強接的都是幾乎見不到正臉的「路人甲」和「死屍」,就這樣他還樂得屁顛屁顛給家裡打電話說自己拍電影了。
1999年,21歲的陳思誠熬過禁考期輾轉來到北京,他想考北京電影學院,他知道,自己的同學趙薇就在裡面讀書。
可北電知悉他的「前科」後,果斷將他拒之門外,傷透了陳思誠的心。
幸好,陳思誠得恩師李學通教授推薦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並得到考官王麗娜的賞識,再次以專業第一的身份跨入了表演藝術的新殿堂。
只不過,這次的班級同學換成了靳東、陳數、李光潔等人。
因為有著比普通同學多幾年的表演和 社會 經驗,陳思誠在大學里如魚得水,寫劇本、導演、宣傳樣樣擅長,就連歌唱比賽也去摻和一腳。
而在此時,王寶強的日子並不好過,當龍套演員好歹還能吃飽飯,可沒戲拍就只能餓著肚子。
家裡很清楚王寶強的境況,在電話里無數次勸他死了當演員的心,老老實實回家種地娶媳婦。
可王寶強偏不,他不甘心自己苦學多年的功夫,吃了這多年劇組的盒飯的他總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麻雀飛上枝頭。
兩位境遇截然不同的年輕人都還在「貴圈」外徘徊,他們的夢想只有一個:當個演員。
三、
2003年,25歲的陳思誠面臨畢業選擇。他有些猶豫,自己是不是該改行當歌手算了。
雖然在大學時遇見了命中貴人康洪雷導演,出演了他的電視劇《民工》,可該劇因題材問題屢屢被禁,劇組諸多老戲骨的專業表演更是直接將初出茅廬的陳思誠淹沒。
而在大四時主演的電影處女作《法官媽媽》,雖然獲得最佳新人獎,可面對著拼演技拼資源的影視圈,陳思誠只是朵掀不起什麼波瀾的「後浪」。
和他相比,同在這部電影里跑龍套的王寶強只能算一閃而過的「浪花」。
兩人命運中的首次相遇就這樣來到,只是一位是主演,一位是龍套,彼此也沒啥交流。
但就在陳思誠還在猶豫職業方向時,王寶強意想不到地從「浪花」也悄悄變成了「後浪」。
在這一年,幸運女神垂青了21歲的王寶強。
正籌備拍攝電影《盲井》的導演李楊,需要一位外表淳樸的農村孩子,意外在北影廠門口發現了眼神呆滯、說話怯生生的王寶強,一眼就相中。
《盲井》讓第一次拍電影的王寶強,迅速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等多個獎項,幸福來得太突然。
不過,由於題材敏感,這部電影後來並沒有在國內公映,王寶強只是圈內知曉的那個有些「二」的農村孩子。
真正改變王寶強命運的,是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男女主角都確定了,唯獨片中的「傻根」始終沒有合適人選。
最後有人推薦了《盲井》里的王寶強,馮小剛眼前一亮,找來王寶強詢問他有沒有檔期。
「這片子要拍三個月,你可想好了。」馮導很怕王寶強中途掉鏈子。
馮導多慮了,能和馮小剛、劉德華、葛優等大腕合作拍電影是多大的榮幸和機會,怕的是王寶強,他幾乎第一個來到劇組報道。
2004年,22歲的王寶強憑借《天下無賊》一夜成名,順利成為華誼的一名簽約藝人。
而此時的陳思誠, 在拍攝了幾部影視劇後也簽約了華誼,兩人成了單位同事。
兩年之後,一部軍旅劇《士兵突擊》把陳思誠和王寶強的知名度提升到一線知名演員的位置。
也是在這一年年底,萬達集團的CBD萬達廣場店開業,萬達院線迎來了自己的第100塊銀幕,成為國內院線不容小覷的發行渠道。
逐漸火熱的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一塊被各方虎視眈眈的肥肉。
四、
名氣距離王寶強漸行漸遠的陳思誠,很快來了個「彎道超車」。
2010年,32歲的陳思誠拉著新麗傳媒及剛上市的樂視網,自導自演了一部《北京愛情故事》。
在這部戲里,不僅有老搭檔李晨、張譯,還有位27歲的漂亮姑娘,中戲學妹佟麗婭。
戲里沒有王寶強,不是陳思誠不想找,實在是因為王寶強太紅了,根本沒有檔期。
此時誰都沒想明白,看著一副吊兒郎當模樣的陳思誠,怎麼就得到了資本的青睞,怎麼就能當上導演?
更讓人沒想到是,就在《北愛》製作期間,萬達影視宣布入股新麗傳媒。
據傳,萬達的態度很簡單,只負責出錢,怎麼拍聽陳思誠導演的。
32歲的陳思誠到底怎麼搞定了56歲的王健林?把一個億當做「小目標」的王健林為何會看上這部投資不過數千萬的電視劇?
其實,陳思誠對自己的現狀一直很焦慮,他曾多次和恩師王麗娜訴苦導演不懂戲,自己總是與他們不合拍,也總是不紅。
王老師一句:「你現在是演員,就要聽導演的話,你有意見就要等你能做主的時候。」
讓陳思誠頓時醍醐灌頂,銘刻在心。
許多年後,當了導演的陳思誠,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想當被人分的蛋糕,我要成為做蛋糕的人。」
這確實是陳思誠轉型導演的動機和原因,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意識到,資本才是 娛樂 圈真正的「造夢機器」。
他很清楚,只有像樣的作品才能讓資本將自己推向舞台中央,但最重要的是學會對資本的迎合和妥協。
在最早的時候,陳思誠和萬達影視提出希望拍一部更代表實力的懸疑片或罪案劇,可萬達方面表示,市場還是比較接受偶像類型的片子。
陳思誠很識趣,也不多堅持,偶像就偶像吧,反正你們肯出錢就行。
拿了錢的陳思誠,也確實很敬業,一切親力親為。
從頭到尾參與劇本創作不說,拍攝《北愛》時為節省預算,他每天最多睡四個小時,曾創造單機單組一天拍過200多個鏡頭,普通劇組一天能拍一百個就算很不錯了。
拍攝期間天寒地凍,很多人病了,攝影指導倒下,副攝影上,副攝影病了,陳思誠就自己扛起機器拍。
一部劇拍下來,因為掉頭發嚴重,陳思誠只好將飄逸的長發直接剃成了平頭。
最終,《北京愛情故事》在各大衛視大獲成功,投資3000萬,收獲上億人民幣的同時還拿了不少獎。
這部戲讓新麗傳媒和背後的萬達影視賺得盆滿缽滿,也讓陳思誠自己挖到了第一桶金。
只是很多人並不服氣,覺得這部劇拍得太矯情,陳思誠的成功純屬「瞎貓碰見死耗子」。
與此同時,升級為陳導的新戀情再次曝出,對象是劇中沈冰的扮演者佟麗婭,而「媒人」是一起拍戲的楊冪。
為了博得美人歡心,陳思誠在2012年將工作室升級為上海騁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據說「騁亞」這個名字來自「陳」和「婭」的諧音。
藉助電視劇的余溫,投資4000萬的電影版《北愛》隨後上線,穩穩地拿到了5個億的票房,陳思誠再次表現不一般的市場運作能力,質疑他的人都閉上了嘴。
而對幕後的萬達來說:「管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
轉型成功的陳思誠,算是給萬達交了兩份相當不錯的「成績單」,這為後續合作打造《唐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錢賺足了,美人自然也跑不了。
2014年,36歲的陳思誠掏出1500萬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和31歲佟麗婭大婚。
當天,大大小小的明星來了一堆,可當年的「戰友」里只有王寶強來了。
美艷不可方物的丫丫,戴著象徵自己生日的8.8克拉大鑽戒瞬間亮瞎了很多人的眼,但這種光芒可能不僅僅來自於愛情,還有資本的助力。
五、
陳思誠在婚禮後不久,找到王寶強:兄弟,咱哥倆一起來拍部新片吧,錢肯定比別人給得多。
說這話,陳思誠是有底氣的,騁亞背後就是大金主萬達,萬達影視的持股比例為60%,陳思誠本人持有30%的股份,他還是萬達唯一信賴的導演。
但再好的兄弟還是要靠金錢來維系,陳思誠心知肚明。
經過一番籌備,《唐人街探案》於2015年12月31日跨年公映,演員是王寶強、劉昊然和佟麗婭,陳思誠徹底退居幕後當起了導演。
劇中扮演秦風的劉昊然早在15歲出演《北愛》便被陳思誠一眼相中,此時的他也是佟麗婭工作室唯一簽約的藝人。
2016年春節,38歲的陳思誠雙喜臨門。成本8000萬的《唐人街探案》拿下8億票房的同時,佟麗婭也為他生下一名男嬰,乳名「朵朵」,據說也是陳思誠的小名。
曾經的後浪徹底在電影市場里掀起了滔天巨浪,成為資本一致看好的導演才俊。
而王寶強眼見好友轉型導演大獲成功,按捺不住的他也自導自演了一部喜劇片《大鬧天竺》。
發布會上眾多導演、演員紛紛站台捧場,王寶強喜極而泣。
這一年,已經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院線第一股的萬達影視斥資500億在青島建成東方影都,意氣風發的王健林登上了美國主流電影雜志《好萊塢報道者》的封面。
2018年,王寶強再次參演了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2》,2億成本的該片再次創下34億的票房紀錄。
自此,陳思誠的《唐探》宇宙已然成型,成為萬眾矚目的懸疑喜劇片。
在國內的新銳導演中,陳思誠成為了少數能拍出叫好又叫座電影的領軍人物。
但有名又有錢的陳思誠,似乎也犯了「成功男性都會犯的錯誤」,從2014年開始就被頻繁曝出是 「時間管理大師」,先後和多名女性傳出緋聞,多年沒有停歇。
而佟麗婭對此也表現出驚人的包容,只是淡淡表示:能回家就行。
但也是在這一年,陳思誠和佟麗婭拍攝的《遠大前程》在口碑和收視上雙雙撲街,號稱3億的投資瞬間打了水漂,背後的萬達影業也只好捏著鼻子不吭聲。
再好的導演也不可能部部作品都賺錢,萬達只能風物長宜放眼量。
要知道,萬達影視當年也不是只接觸過陳思誠,還曾與剛和好兄弟撕逼完的張藝謀,以及從華誼單飛的陳國富等影視導演聯系過,最終都沒談妥。
只能說還是急需證明自己的「小陳導演」更乖巧懂事,更好合作。
陳思誠也確實沒讓萬達失望。
在2018年,由於《唐探2》的助力,全年利潤不過5億的萬達影視,豪橫地在第一季度交出了4億凈利潤的成績單,甚至引來了證監會的質疑。
而在一年之後,由萬達投資,陳思誠監制的犯罪懸疑片《誤殺》在國內上映,以不到1億的成本拿到11億的票房,已是同類懸疑片相當不錯的成績。
對於一直經營不善的萬達影視來說,陳思誠堪稱是「拯救萬達的男人」。
在《誤殺》的首映禮上,陳思誠曾委屈地辯解道:「其實我也是被誤殺的人,大眾給我貼上了一系列的標簽……」
六、
其實沒什麼好解釋的, 娛樂 圈背後的資本只看成績。
能賺到錢就是本事,賺不到錢,多大的腕只能靠邊站,一點緋聞算個啥。
比如華誼曾深度捆綁馮小剛,可馮導一連幾部電影撲街後,資本轉眼就去追捧了更能賺錢的管虎導演。
正因為如此,些許緋聞絲毫沒有影響到陳思誠後續的電影事業。
在他宣布啟動《唐探3》項目後,聞風而動的資本達到了30家,更有無數品牌搶著要合作。
雖然此片早就完成製作,本打算在2020年賀歲檔上映,可因疫情撤檔之後久久沒有聲音。
同為競爭對手的《囧媽》,早早被精明的徐崢將電影版權賣給平台,瀟灑拿了6億現金落袋走人。
而其他原定於去年春節檔上映的《姜子牙》《中國女排》《急先鋒》實在扛不住,在去年國慶檔紛紛推出,可惜成績均平平,和預想相差甚遠。
眼看《唐探3》紋絲不動,許多人以為陳思誠背後有金主,所以心裡不慌。
可實際情況是,陳思誠慌得一匹,即便他是導演是製作方,可想上哪個檔期根本不是他說了算。
《唐探3》的出品方多達25家,發行方15家,主投方為萬達影視、北京壹同傳奇影視和中影股份,其餘皆是聯合出品方,個個都憋壞了想一次賺個大行情。
當然,在這一點上,陳思誠也不例外,他也想吃一頓肥肉。
根據天眼查顯示,北京壹同傳奇影視的法人是陳勝奇,陳思誠的父親。
陳思誠可不傻,拍電影要說了算,分賬也不能虧了自己。
作為主發行方的五洲電影理論上雖然是檔期的拍板方,但是他們背後真正的老闆還是萬達影業,這些年股價跌得讓人肉疼。
2019年,萬達影視巨虧47.29億元,除了《誤殺》外,再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電影,原本交在自家手上的好項目還被其他對手紛紛挖走。
一年之後,位於拉薩的萬達影城正式開啟,這意味著萬達影視花費16年時間,終於實現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都可以找到萬達影院的布局。
但風光的背後,現實很殘酷。
為此,萬達影視實際虧損已超過60億,另有大筆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資金缺失,地主家確實是沒余糧了。
萬達影視翻身的指望,全部押在了《唐探3》上。
出錢拍不算,在《唐探3》六家製片方里佔了三席的萬達影視,在營銷上更為賣力。
在去年疫情院線片撤檔之前,萬達影視已經大手筆數千萬砸了一波,今年又追加了三千萬宣傳,使得《唐探3》在整個春節檔期的排片量達到了恐怖的47%,幾乎是碾壓性的存在。
由於這部電影,萬達影視的股價連續數日走紅。
截至2月9日收盤,萬達影視報21.64元/股,雖有小幅波動,但是比之前漲幅高了不少。
而從整個市場來看,《唐探3》再次成為爆款幾乎已成定局。
不過,從資本角度看,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萬達和陳思誠還有個私下協議,就是要求陳思誠必須培養出合適的「接棒人」。
2019年的黑馬《誤殺》的導演柯汶利,本是《唐人街探案》網劇的導演之一,也是被陳思誠直接欽點的團隊合夥人。
也是在萬達的策劃下,作為全資公司的管理人,陳思誠在布局唐探影視宇宙的同時,也在物色著新的下蛋者。
要知道,任何一部電影的背後,都藏著無數資本的影子,電影就位前,資本已經就位。
也正是因為如此,評分和觀感遠不如鈔票來得實在。
已經和萬達深度捆綁的陳思誠,只是這個電影時代的一個注腳。
而唐探宇宙和背後的萬達影視將走向何處,一切仍然拭目以待。
⑻ 萬達院線低排片 是對華誼兄弟的再次「封殺」
因為《三傻大鬧寶萊塢》被中國觀眾熟知的印度著名演員阿米爾·汗又拍出了口碑炸裂的新片——《摔跤吧!爸爸》正在國內熱映,電影上映首日(5月5日)全國影院排片佔比僅有13.8%,卻獲得了34%的上座率,成為同期電影之首。隨電影口碑高漲,中國觀眾給這部電影打了史上最高分!目前該片在豆瓣評分高達9.3分、貓眼電影9.8分、映後觀眾留言評論更是零差評。
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如此高口碑的電影,為何遭遇萬達院線的低排片?昨日,成都商報記者采訪了電影主創以及發行方相關負責人。而萬達院線和華誼均沒有正面回應此事。
尷尬
《摔跤吧!爸爸》自從在印度公映以來,便以39億盧比的成績打破了阿米爾·汗的另一部作品《我的個神啊》的紀錄,登頂寶萊塢電影歷史票房榜首。其實這部電影的故事並不復雜,電影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阿米爾·汗飾演主角,力排眾議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在收獲榮耀的同時,打破了印度性別不平等的傳統,更體驗到父女溫情。
《摔跤吧!爸爸》於5月5日全國正式公映,在好萊塢電影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之下,全國影院排片佔比僅有13.8%,卻獲得了34%的上座率,成為同期電影之首;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當天的排片佔比超過40%。據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影片上映首日,成都影院排片總數不足千場,遠遠低於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隨著電影口碑持續發酵,目前,《摔跤吧!爸爸》全國影院排片佔比已經上升到20%。
電影中,阿米爾·汗不顧家人親友的冷嘲熱諷和社會上的歧視戲謔,為女兒一步步爭取到訓練條件和比賽機會。片中,阿米爾·汗女兒有不少摔跤比賽的場面,影片最後的重頭比賽看得觀眾手心冒汗,當女兒贏得比賽,竟然有觀眾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影院起立鼓掌。
成都觀眾「summer.liao」說,她已經看了三遍《摔跤吧!爸爸》了,「每一遍都會看哭。」觀眾「莎莎妹」說:「阿米爾·汗扮演的父親角色不苟言笑、專制、自負,但是有對孩子的愛心,對家庭的關心和對國家的情懷。」
隨著《摔跤吧!爸爸》的熱映,兩大影業巨頭華誼和萬達的恩怨再次被提及,據貓眼數據顯示,電影上映首日,《摔跤吧!爸爸》在萬達院線的排片佔比僅為2.9%,上周末兩天的排片佔比上調至3.9%。目前該片在萬達院線的排片和其他院線相比仍然很低,但和前幾天相比有所提高,5月9日排片佔比達到7%左右。業內人士表示,萬達院線對《摔跤吧!爸爸》的低排片是針對華誼兄弟的再一次「封殺」,去年華誼出品的《我不是潘金蓮》就曾因萬達排片問題遭到了導演馮小剛的微博炮轟。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試圖采訪當事雙方,不過,萬達院線和華誼方面都沒有正面回應此事。
據成都商報記者了解,《摔跤吧!爸爸》的電影發行方華影天下,其實在院線市場的實力並不弱。成立於2016年6月的華影天下,由華誼兄弟以51%的股權控股,旗下有葉寧實控公司兄弟鼎立占股20%、大地影院及上海電影各12%、微影時代5%,幾大股東在內容製作、互聯網發行、院線、影院領域都占據著重要的市場地位。據貓眼電影數據顯示,5月9日,大地影院《摔跤吧!爸爸》排片佔比高達26%。
幕後
不光增肥、減肥
阿米爾·汗還摔跤訓練一年半
《摔跤吧!爸爸》除了父女之間的感情,阿米爾·汗身體的巨大變化也是一大看點,年過50歲的阿米爾·汗為了角色增肥又減肥,吃盡苦頭。據了解,阿米爾·汗在片中出演男主角19歲、29歲和55歲三個不同年齡段。阿米爾·汗在完成19歲的戲份後,短時間內增肥28公斤,以100公斤的體重出演角色55歲時的狀態,最後,為了貼合該角色29歲摔跤手生涯黃金時期的體型,阿米爾·汗又用了5個月的時間,不僅減掉了25公斤的贅肉,更學習摔跤技巧,練就了擁有八塊腹肌的魔鬼身材。
除了身體的變化,阿米爾·汗在電影拍攝前就做了大量准備工作,他和原型人物馬哈維亞見過很多次面,「我和他進行互動,對他進行深入的了解,他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他的生命是怎麼樣的。」阿米爾·汗還透露,電影99%的故事情節都是真實的,「是尊重原型的一個故事」。
電影拍攝之初,阿米爾·汗請了專業教練進行訓練,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受傷也是家常便飯,「因為摔跤運動就像拳擊一樣,它是一種特殊的體育運動。我和我的兩個『女兒』都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摔跤培訓,這個過程非常困難。」
前一段時間,阿米爾·汗曾來成都,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他表示,他接拍新片的標準是角色能打動他,《摔跤吧!爸爸》中的父親角色就非常打動他。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摔跤吧!爸爸》這次引進國內的版本比在印度上映的版本大概少了20分鍾,電影發行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刪減部分不影響觀看,「比如前半段訓練女兒時,他晚上悄悄幫女兒捏腳。還有大女兒去了體育大學後,和同學一起吃零食、逛街、看電影、跳舞等一些生活場景被剪了。」
成都商報記者 張世豪
⑼ 萬達電影:上半年凈虧損5.81億元!如何才能拯救電影市場
在各方面綜合因素影響下,國內電影產業鏈面臨著巨大壓力。如果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無法得到改善,那電影市場有可能會陷入不被消費者認可僵局。
在現實生活當中,經濟增速放緩其實也是影響電影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這不是普通人或電影從業人員能考慮的問題。只要從業人員能拍攝出好的電影,當地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我想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到電影院貢獻一份票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