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圍城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不是電影,電視劇《圍城》是根據(錢鍾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2. 想找回一部90年代的電影,主角叫錢先生,打鬥片,戲中有一個女死後握住拳頭打開有字的,配角善用飛刀的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我回答問題就是想做好任務!但是字數非常要很多才行!所以不需要知道我說了什麼?我只是路過就行
3. 電影《圍城》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電影《圍城》是根據錢鍾書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
《圍城》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而又影響深遠的學者小說,出版在那個確煙彌漫的戰爭年代中,其深邃的哲理思索在強烈的政治氛圍中並沒有得到高度認可,在極左思想的沖擊與批判下,被文學史長久的遺忘了。
即使是20世紀年代的重版,其讀者也僅限於知識界,大眾對於《圍城》知之甚少。直到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台、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和廈門音像出版社聯合錄制,將集電視連續劇《圍城》搬上銀屏,才使這部知識分子題材的作品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簡介
電視劇以劇中人物特定的造型與動作為刻畫人物最基本的手段。小說雖可以對人物形象進行細致入微地描寫,但到底人物是什麼樣的,只能夠憑借讀者自己的想像,同一形象在不同讀者心中都是千差萬別的。
小說中作者通過肖像描寫對人物進行刻畫,而電視劇改編對人物肖像的視覺轉換則貫穿於演員的選擇、造型的設計、化妝試鏡等一系列環節。
4. 電影《圍城》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圍城》是根據錢鍾書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講述了方鴻漸在歐洲留學回國後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的故事。
主要劇情:外國留學生方鴻漸回到了祖國。方鴻漸其實是在國外混了幾年,一個學位沒取得,最後沒法才買了個學位歸國的。出身封建家庭的鴻漸家裡早給他訂了親,只是未婚妻沒來得及和他結婚就逝世了。鴻漸回國後一直居住在丈人的家裡,丈人頗有些能耐,為他謀了一份不錯的職業。
女博士蘇文紈一直對鴻漸有好感,而鴻漸迷戀的卻是在蘇小姐家裡第一次拜訪認識的唐小姐。隨後,鴻漸與唐小姐漸漸打得火熱,然而丈人家看出了他和唐小姐的往來,漸漸冷落了他,而後鴻漸和唐小姐亦因誤會而結束。
失戀後的鴻漸和當時同樣追求蘇小姐失敗的留學生趙辛楣成了莫逆,二人同時受到了內地的三閭大學的聘請。於是兩位好友一起上路了,前往三閭大學去開展他們的新生活。
《圍城》作品鑒賞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就一般而言,情節瑣碎的書必然要有絕佳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鍾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因此,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圍城》裡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
5. 錢鍾書的《圍城》為什麼沒有被改編成電影
一、錢鍾書的《圍城》曾被改編過電視劇,由陳道明主演。相比較來說《圍城》改變成電視劇更合適。
二、作品簡介: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三、內容介紹: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
方鴻漸在歐洲游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
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期間並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
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復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
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四、作者簡介: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 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6.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電影觀後感400字 初中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時光,老了容顏,瘦了思念,葬了愛情?但是,當我觀看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這部電影後我想說:時光,暗不了英雄的光輝,淡不了偉大的愛情,葬不了對祖國的的熱愛!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新中國成立時,錢學森已經是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和實驗中心主任,他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實驗室,享有非常優越的生活,但他的心卻向著祖國,想為祖國報效的心願像一團燃起的火焰般。1950年,他辭去了美國科學界的重要職務,打算繞道回國,美國政府百般阻撓。他們甚至製造借口拘禁了他。
他要回來,回到百廢待興的紅色中國,回到他日思夜念的家。當導師馮。卡門先生得知自己的天才學生要回中國,他很詫異的問道:「你去那裡干什麼?那裡沒有風洞和實驗平台,難道你要回一個一無所有的國家去種蘋果?」錢學森很堅定的回答他:「只要為了人民和國家,就算種蘋果我也願意!」 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寧願將他監禁在美國本土,也不想讓他回到中國發展國防航空。最終,經過艱苦卓絕的外交干涉,錢先生終於踏上了歸國的客輪。茫茫大海上,錢先生眼角泛起的光與西太平洋紅色中國煥發的血紅霞光融在一起,要問為什麼流淚,因為對那片土地愛得深沉„„
踏上國土的那一刻,他便火速趕往中南海,收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國家和人民把發展偉大中國核國防和航空建設的重任交付於錢先生之肩。毛主席問他:「學森,中國何時能造出自己的核彈」。思緒片刻,而後異常堅定的聲音由心而出,「請主席放心,四年之內必將完成任務!」這是五十年代的新中國,除了破舊,一無所有,工業基礎荒蕪,被美國佬嘲笑為農業時代!50年代,蘇聯科學家對我國技術保守,只將基礎的導彈技術出售中國,即使這樣,他們的譜擺的特大。60年代,中俄關系惡化,蘇聯單方面終止合作協議,撤出科技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四年內造出核彈、導彈看似天方夜譚,但冥冥之中,核爆炸的成功已是必然。因為我們有「學問像森里一樣」的錢學森,有「千磨萬擊出深山」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共和國英雄,有萬萬愛國人民的支持!
核之路湯湯浩浩,民之求浩浩湯湯。錢先生對摯友說過,有核和無核是不一樣的,正如你手裡有劍不用與沒有劍可用。中國人需要這把核劍,百年的恥辱必須要用這把劍層層颳去,共和國的偉大復興亦需要這把驚世寶劍護衛,它是中國龍的定海神針!帶著人民的囑托,錢先生踏進了茫茫大漠,這是一場戰爭。設計,加註燃料,測風等等各項復雜工作有序進行之後,中國第一顆導彈屹立在了大漠上。望著這顆心血加註的導彈,錢先生抑制住感情,心裡
默默對導師說:「先生,這就是我種的蘋果。」發射倒計時:3,2,1發射。中國第一顆導彈「東風」拔地而起,像神龍,以震潰蒼穹之勢躍於大地,沖向遠方的沙漠。起飛十秒,飛行正常,方向儀正常。起飛二十秒,按計劃平行飛行,方向儀正常。„„「轟——!!!」羅布泊實驗基地,蘑菇雲冉冉升起,爆炸成功!所以的參研人員激動的跳躍了起來,我們的「寶劍」問世了。一旁的錢學森默默的,攥緊了手,看著自己種的「大蘋果」變成一朵雲,彷彿看到了人民的幸福。
幾十年後,錢先生的頭發也已像當年蘑菇雲那樣暇白,夕陽紅下,老人牽著老伴兒的手問:這么多年跟著我,你辛苦了,你後悔嗎?蔣英老人很委婉的回答了老頭子:我給你講個故事,記者采訪丘吉爾的母親,問她,你此生有什麼遺憾嗎?邱母說:「我為大英生出了丘吉爾,怎麼會有遺憾呢?」而後,她又說:「中國可以沒有我這個歌唱家,但萬萬不能沒有你這樣的科學家啊!」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被他的執著、堅持所震撼!當初為了回國,他經歷重重阻攔,一心要回祖國的故事曾經感動多少中國人!還記得在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組委會這樣給予錢學森評價:「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2009年,錢學森再次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可見他在中國人民心中的重量和地位。在網路上有一句話恰當好地形容他:兩彈一星興中華,豐功偉績揚國威。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正當錢學森一家正准備離開美國之際,美國政府竟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了他們,長達5年之久。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錢學森吹竹笛,蔣英彈吉他,兩人共同以音樂來排解內心的寂寞與煩悶。在蔣英和他共患難,她說:「你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蔣英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是權威教授、著名音樂教育家。62年風雨過去了,兩人用一生的愛堅守了對彼此的承諾。
2009年10月31日,錢老仙逝。將他為之奮斗一生的航天事業留給我們後輩,微笑著離去了。在我的人生記憶中,他從書本里走來,向歷史中走去,身後留下驚世偉業。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他的精神,凝鑄成華夏民族最堅實的脊樑。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展壯大的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依然忠貞愛國、堅持奮斗、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愛國精神、拼搏精神,以及他和夫人的愛情的風雨同舟„„
7.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被翻拍成電影,它道出了哪些情感真諦
它道出的感情真諦應該就是兄弟之間的感情是非常寶貴的,要懂得去經營
8. 書中巧遇
讀書中多有巧遇。常常忍不住在心裡默喊一聲,巧了。
有時候是此書和彼書的巧遇。那天讀錢穆《晚學盲言》,他說到中國人對生命有情,熟知各種生命內部自生自長之真情。忽然覺得好熟悉的感覺,翻枕邊書,果然在剛讀完的威爾遜《論人的本性》里看到相似卻不同的說法,言及人類價值觀的生物遺傳適應之感情因素,列舉了七種,其中有靠近動物和生機盎然的植物時產生的對生命的喜悅。趕緊在各自書白處標注好,驚喜之下,誰對誰錯倒顯得不重要了。
有時候是因一書引發的感慨,倒和另一書共鳴。讀完《東京一年》,寫一點感想,不知咋地說到真與假,感慨道,海枯石爛白頭偕老是真是假,不須以結局檢驗之,只消以說話時的真誠待之,說愛你一萬年和說有空請你吃飯,是一樣的,只是一種表達,表達過了,即是真了。想不到過幾天在《閆紅讀詩經》里看到類似的說法,「誓言在許多時候,只是表達一種願望,或者一種心情。相愛的人說,我要永遠和你在一起,或是,我下輩子一定要和你在一起。您覺得,這些誓言就一定有可行性嗎」。啥也不說了,握手。
還是讀錢穆《晚學盲言》,就在今晨,性與命一節。錢先生說到他幾十年前看過的一部西方電影,還是默片呢,說是德國一富商,火車上偶遇一女,生戀情,偽稱已死,與女同居。多年後,悄悄返家門外,家人朋友正在內為其紀念生辰呢,於是悄悄離去。讀到這電影,覺得好像有點熟悉呢,好像就是錢先生講過呢,往前翻,果然在前邊樂生與哀死一節里錢先生是細細講過一遍了。看來寫作此書時業已八九十歲的老先生,對這部年輕時候看過的電影印象太深了一點。不由期待,第三次第四次在本書出現這部電影,會是在哪裡呢?
他鄉見老鄉,書中見故知,讀書之一樂事也。不為別個,就為這一樂,也該多讀一點書呀。
9. 錢先生醫院花一百八十多萬電視劇叫什麼
《醫者仁心》。
《醫者仁心》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醫生職業生活,也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轉制掛牌後第一部投資拍攝的作品,由徐萌執筆編劇,尤勇、謝君豪、潘虹、陳瑾、謝鋼、白微等主演的醫療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一群充滿理想與獻身精神的醫生在理想與現實中艱難跋涉,最終找回希波克拉底誓言給予的崇高與責任和「醫者仁心」的職業信仰。
角色介紹
武明訓
演員:尤勇
仁華醫院副院長武明訓雄心勃勃,能力超強,老院長面臨退休,他即將接任,為了管理好這家醫院,趁去美國出差的機會拜訪老同學,美東有名的心臟外科醫生鍾立行。
10. 紙醉金迷裡面的錢先生演員叫什麼名字
演錢先生的叫 許文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