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除了老舍先生的《草原》外還有什麼描寫草原的文章三個
1席慕容《夏日草原》
若是問我,每次舟車勞頓,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麼?
我一定會說,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
有過幾次,正當七月,剛好經過蒙古國中央省或者近庫布斯固勒省境內那些遼闊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趕快下車走路。
從來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難忘的歡暢快意了!
首先是視覺上的舒展。
我們的眼睛可以望到無窮遠。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開闊到無趣的地步,相反地,她總是有著和緩而優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動盪的海浪,又像是轉側的女體,這里那裡總有一些圓潤的隆起;總會引誘你想稍微快走幾步,好登上眼前這座基地廣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麼新的動向和美麗的線條。
即使有時在更遠處真的有比較高大的山脈,那和草原連接起來的山坡坡度也不大,無論是步行或是騎馬,都可以從山下從從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鋪著有如地毯一般的綠草。
草原是廣大的圓周,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限寬廣的弧度覆蓋著大地,而我自己這小小的身體,就是這片天地的圓心。如果我把身體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轉,那極遠處微微起伏的地平線也繞著我轉一圈而無始無終;也就是說,無論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舊是這個廣大圓周的唯一的中心點。
然後就是那雲影與天光。
草原上的雲朵,有時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藍天上列隊而行,天高雲低,風起的時候,一朵一朵依序飛過,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夢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閃著金光,逆光處背後的丘陵像鑲上了發亮的邊線,身體被陽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後忽然間所有的顏色都沉靜了下來,在雲影掠過之處,草色在泛白的灰綠和透明的青綠之間挪移,風也涼多了,像搽了薄荷油一樣。
然後,還有那難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著好幾種香草的草葉被壓折碰觸後所發出的香氣。
在剛剛站定時還不太顯著,不過,只要一開始往前走,每邁一步就會馬上有一股翻騰而起的獨特的芳香,彌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幾種香味混合之後,那強烈的芳香如葯酒又如甘泉那樣地提神醒腦,沁人心脾,進入每一種感覺細胞的最深處,讓生命蘇醒,讓我忘記了所有的疲勞困頓,只想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當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許多的艱難之處,可是,七八月間,時當草原的盛夏,陽光靜好,青草繁茂,鷹雕從雲層下低飛掠過,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發出「嘎」的鳴叫,曠野無人,只有輕柔的風聲,這里,應該就是天堂了吧?原的盛夏,陽光靜好,青草繁茂,鷹雕從雲層下低飛掠過,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發出「嘎」的鳴叫,曠野無人,只有輕柔的風聲,這里,應該就是天堂了吧?
草原深處,有時會遇見一沙彎泉極盡曲折地流過。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長長的水草順著水流的流勢忽左忽右輕輕擺盪,連幾顆小石子的滾動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時分,從山腰往下眺望,那樣一條狹窄彎曲的河流映著天空的霞光,像條灰紫色的發亮的緞帶,在暗綠的曠野上境蜒伸展,不知道從何處起始,到何處終結。然而,我深信,幾千年來我的祖先們所追求的水草豐美,應該就是這樣了吧?
2山湖草原
李若冰
夜幕里,西寧仍然酣睡著。
這正是黎明前的時刻,天特別黑暗,我和旅伴們互相呼應著,黑摸摸地攀上了卡車,出發了。
可愛的司機,他把車打得特別亮,雖然,車里是黑糊糊的,可量,我們有著這一道明亮的燈光,心裡就覺得舒暢多了。
車燈劃出了一條銀色的道路。我們看得見前進的方向?聽得見白楊的細語聲。呵,高原的白楊,你難道沒有睡眠嗎?你這么早醒來,就在低唱,莫非喜歡遠征的司機和旅客們?你這么早醒來,就在低吟,莫非召喚著黎明,以在黎明升起的時候,唱起更豪壯的歌?
處在黎明的前夜,傾聽著白楊的細語聲,我的心裡湧起了一陣海潮。這已經多久多久了,我總算懷著渴望,今天就要踏進柴達木盆地了。我曉得,這時候,車燈向前探索的道路,是一條充滿著美麗、奇趣和英雄的道路。可是,為什麼當黎明在高原的天際升起的時候,我的眼睛覺得潮濕,我在想望些什麼,希冀些什麼?這不是祖國的黎明嗎,多好的高原的黎明呵!
黎明迎著高原的寒風來到了。
黎明沿著青藏公路奔走著。黎明披著曙色綵衣,邁開了大步,喚醒了雄鷹、雀鳥,喚醒了高山、大地。於是,高原的一切昂起了頭,活躍起來了。
八月,高原的麥子黃了,菜子花兒開了,青稞隨著晨風,掀起一條條波紋,向遠山飄然而去。在曙色里,高原是一個金黃的天地。
卡車沖著晨風駛行著。
旅伴們在清爽的早晨,精神煥發,擠在一起,開始了詢問,談樂。這一行旅伴,多色多樣,有穿著虎皮貼邊的紫紅色皮衣的藏族兄弟,有戴著白帽穿著黑色長袍的回族兄弟。這幾個淳樸的農民,是到察漢烏蘇農場去的,這幾個身強力壯的工匠,是到茶卡做木工活的;這里有鹽的、掏炭的、修路的和放牧的,這里有到噶爾穆、大柴旦、茫崖和昆侖山去的……。這里,不要太多的詢問,除了四個回拉薩的藏民,大夥都是到柴達木盆地去的,只是工作崗位不同而已。和這些旅伴們在一起,我覺得格外貼近。
太陽出來了。天氣變暖和了。
我們的卡車駛過了湟源縣城,向海藏咽喉——日月山奔去了。
這是一座真正巍峨、峻峭的山,多麼難以攀登的山呵!向上爬,險要極了。大山腰間,車子好象直立起來似的,頭朝著天,鼓著全身的力氣,一面吼叫著,一面向上沖去。從下到上,大約有一個多鍾頭,車子才爬上了山頂。
我看見,山頂路邊上,豎立著一根長方形的石碑,上面刻著三個紅色大字:日月山。呵,日月山,多麼雄壯眩目的名字!抬頭望去天空湛藍、低矮,給人以奇異和壓抑的感覺。而飄浮在山頂上的白去好象一條條銀色的小河,又好象一團團純白的花朵,只要伸出後去就可以摘過來似的。一座峻峭、奇特的山,真不愧日月山的稱號。
日月山是海藏咽喉,又是農牧區的分水線。向東看,眼前是農舍、湟水、麥田、青稞和菜子花;向西看,眼前是崇山峻嶺,是綠色一片,是茫茫無邊的草原。在這八朋的高原上,遠望起來,一邊是金色的天地,一邊是綠色的天地,繪成了一幅奇觀的畫面。千百年來,青藏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就在日月山上出入;就在日月山兩面,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耕田種地,打獵放牧,和大自然進行著斗爭,創造著財富、奇跡。千百年來,這日月山上曾經走過了多少虔誠的教徒、喇嘛和善舞的各族男女,女曾流傳著多少英雄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呢。
日月山上有著唐朝文成公主的傳說。人們說,她接受了西藏王子的婚約,從長安乘轎出嫁,西行千里,來到這座山。她在這峻峭難行的山上,看見太陽和長安的不一樣,月亮也和長安的不一樣,引起了無限相思。於是,唐太宗為給女兒消愁,特意鑄造了一輪金日,一輪金月,送上了此山。……
這時候,卡車翻過了山頂,向山下走去轉回頭,再看看日月山,彷彿它昂起了頭面,正在和藍天攀談著什麼;一陣,它又好象乘坐著白雲,在天空中遨遊。在這種綺麗的山景里,人們自然會想起家鄉,家鄉的山和這里的山是不同的。人們也自然會稱贊不已,為這座山想像著動聽的傳說了。
下山路,曲轉漫長。不知拐了多少彎,才下去了。
山下,有一條小河,叫做倒淌河。一般河水都是從西向東流的,這條河水卻是從茫茫 向西流的。據說,文成公主從日月山下來的時候,換下坐轎,改乘坐騎,向西走去了。她看見前面是荒山曠野,是茫茫無邊的草原,覺得凄涼,孤寂,又引起了無限懷念,哭了。她的哭聲感動了天雨,喚起了小河的共鳴。於是,河水倒流了,順著公主西行的方向流了。又有人說,倒淌河的水是公主的眼淚匯成的呢。……
唐代,文成公主出嫁西藏的路,確實是艱難,荒涼的,她在草原上落淚,也是自然的 。但是,現在,山上有路,草原上有路,通往西藏的路,又寬大,又抄近。一輛一輛 載重卡車,一隊一隊的載重卡車,把各族人民寄託在傳說里的幸福和幻想運來了,送到身邊來了。日月山上出現了新的修築公路的英雄故事,倒淌河畔出現了草原上第一座小市鎮。這里有旅舍、食堂、商店,過路的藏族旅客,把氂牛放入草地,在這里憩在這里憩憩腳吧。過路的地質勘探者,在進盆地以前,也在這里用碗熱飯吧。
河水仍然倒流著,可是生活卻向西面無限政黨地而又豪邁地行進了。
我們在倒淌河憩了一會,又向前走了。
眼前,展開一片草原,一片遼闊健美的草原!
在綠色的大地上,綠色的風浪里,這邊是一群棕黑色的氂牛,一個黑紅色臉面的老人,騎在氂牛背上,一晃一晃,悠閑地走著。這邊是一群灰白色和棗紅色的馬兒一個戴著氈帽的小伙,又英俊、又威武、一陣,他高叫了幾聲,一陣,他又拍起馬向馬群沖去了。向前走,又遇上了一大群羊兒,它們活蹦亂跳,調皮得很;一隻羊兒咬住一根草,不住地扇動著耳朵,還不停地搖擺著尾巴。一個穿著花邊長袍的牧羊姑娘,看起來黑壯,瀟灑,甩著又粗又長的發辮,揮著手中的鞭子;她把微笑投向了羊群,又拉開了嗓子,把柔情的青海「花兒」送上了草原的上空。
草原向前伸展著,牧關姑娘的歌聲在上面盪漾著。多麼遼闊的草原,多麼迷人的草原呵!
沿著草原駛行,人的心情再舒暢不過了。
這時候,驀然,草原的西北方向,浮現起一條拱形的光帶,彷彿晴空里突然飛過來一道閃電似的。
旅伴們嚷叫起來了:「青海湖,青海湖呀!」
那個腰裡別著金色腰刀的藏族青年,快樂得扯下黑禮帽揚著,又伸長脖子,出人意外地高喊起來:「嘎——來來來——」他是在向青海湖致敬呵!
青海湖穿行在草原上,閃著碧綠的光彩。她微微地漾溢著,閃動著,好象草原上升起了一支碧綠的豎琴。那一個接一個的纖細的波紋,不是豎琴上的弦絲嗎?她伴隨著微風,又好象送過來了一陣抒情的動人心懷的樂曲。
卡車,你怎麼跑得緩慢了?快些吧,快些送我們到青海湖邊去吧。當車子剛在大喇嘛河站停穩的時候,人們就跳了下來,不約而同地向青海湖跑去了。
我跑著,在野花叢生的草地上跑著。
我來到青海湖畔了。
剛才,遠山眺望,青海湖是那樣地輕波、細流,那樣地溫柔、多姿。現在,湖畔觀望,她卻鼓動著豐滿的胸膛,以神異的力量,掀起了碧波大浪,排上天空,拍擊著湖岸。她發出了激昂的歌聲,好象有著無窮的熱情,任性地向草原傾瀉,向天空拋酒!
一群水鴨子飛過來了,它們彷彿是湖的寵兒,撲打著翅膀,嬉戲著浪花,親著湖面,然後又在湖空翱翔。雄鷹,一個個雄鷹,它們佇立在湖畔岩石上,威嚴地凝視著什麼。當人們在湖畔走過的時候,它們就扇起了大翅,從人們的頭上掠過,然後又轉動著威脅的眼睛,噘起鉤形的尖嘴,在湖空盤旋。呵,雄鷹,多麼森嚴的青海湖的守護者呵!
青海湖是高原上一個巨大的湖泊,馳名的湖泊,青海以她命名。千百年來,她被人們稱頌著,是人們歡樂、理想、幸福和美的化身。我想起了《西寧府新志》的一些記述:人們稱青海湖為「仙海「。據載:「海面七百餘里,為眾水會歸之所,故海岸東西南北皆有水泉,厥草豐美,宜畜牧,素號樂土。……」湖中央,有一座「海心山」,又稱「龍駒島」,據載:「每科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之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多麼神秘、美麗的記載。
這里盛產聞名的「青海冰魚」。每冬冰合後,漁民在冰湖上打洞穿孔,借著月亮星光,打起燈籠,燃起篝火,魚兒就成群結隊地游來,踴躍地從洞孔跳上來,捉吧,捕吧,可多哩!人們說,「青海冰魚」在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銷路好極了。但是,自唐以來,青海湖曾經是封建統治階級和吐番部族的爭奪地,湖畔灑下了無數鮮血,埋下了無數白骨。偉大詩人杜甫寫下了這樣凄慘的詩句:「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時候,青海湖在高原上歡騰著。看看吧。青海湖腳立在草原上,揚頭吻著蔚藍的天,顯出一種多麼豪放美麗的風姿。她好象伸出了強大的手臂,一隻手托起藍天、白雲、高山;一隻手牽著草原和牛兒、馬兒、羊兒。千百年來,在她的胸懷里,撫育了多少子孫後代,多少英雄兒女?草原多麼蔥綠,茂盛;牲靈多麼繁榮,健美。青海湖,母親般的青海湖呵!
我又回望著草原。兩只氂牛窩著頭,正在舞著犄角斗架。一隻羊羔跪在母羊腳下,正在一拱一拱地吃奶。那個戴著氈帽的牧發辮的牧羊姑娘,她再次揮起鞭子,拉長了嗓子,唱起來了,好象她有永遠唱不完的歌似的。這是愛情的歌,還是贊美山湖的歌?隨著她的歌聲,那個小夥子拉住了馬,白雲低頭了,鳥兒飛來了,山湖微笑了。
呵,生活是這樣的豪邁,這樣的美好,為什麼不歌唱呢!
我歌唱高原上的山、湖、草原。
我歌唱高原上朴實、勤勞、強悍的人民。
讓過路的旅客們,讓開墾柴達木盆地人們,從山、湖、草原汲取力量,更好地創造生活吧!
我不能再停留了,青海湖呵,前面,還有著更豪壯的生活等待著我。
我雙手掬起湖水,飽嘗了一口,向西行進了。……
1957年8月17日,茶卡
作者簡介:李若冰,當代作家。原名杜德明,曾用名沙駝鈴。生於1926年。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閻家堡人。因家境困苦,從小賣給他人,備受虐待,後在八路軍協助下,十二歲逃出家鄉,到了延安,在革命隊伍里學習和工作。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轉業到西北文聯,不久到北京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1954年到中國作家協會西安會從事專業創作。1956年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7年被選為陝西省五屆人大代表。現任作家協會西安分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柴達木手記》、《旅途集》、《山·湖·草原》、《神泉日出》,特寫集《紅色的道路》,還有一些未編集的小說、詩、散文、特寫、短論等。
摘自: 《柴達木手記》,人民文學出版社
3還有一篇胡延武的《在秋天的草原上》太長,你自己搜吧
『貳』 描寫大草原的文章及作者,除了老舍的《草原》,急急急!!!
1席慕容《夏日草原》
若是問我,每次舟車勞頓,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麼?
我一定會說,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
有過幾次,正當七月,剛好經過蒙古國中央省或者近庫布斯固勒省境內那些遼闊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趕快下車走路。
從來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難忘的歡暢快意了!
首先是視覺上的舒展。
我們的眼睛可以望到無窮遠。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開闊到無趣的地步,相反地,她總是有著和緩而優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動盪的海浪,又像是轉側的女體,這里那裡總有一些圓潤的隆起;總會引誘你想稍微快走幾步,好登上眼前這座基地廣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麼新的動向和美麗的線條。
即使有時在更遠處真的有比較高大的山脈,那和草原連接起來的山坡坡度也不大,無論是步行或是騎馬,都可以從山下從從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鋪著有如地毯一般的綠草。
草原是廣大的圓周,蒼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限寬廣的弧度覆蓋著大地,而我自己這小小的身體,就是這片天地的圓心。如果我把身體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轉,那極遠處微微起伏的地平線也繞著我轉一圈而無始無終;也就是說,無論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舊是這個廣大圓周的唯一的中心點。
然後就是那雲影與天光。
草原上的雲朵,有時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藍天上列隊而行,天高雲低,風起的時候,一朵一朵依序飛過,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夢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閃著金光,逆光處背後的丘陵像鑲上了發亮的邊線,身體被陽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後忽然間所有的顏色都沉靜了下來,在雲影掠過之處,草色在泛白的灰綠和透明的青綠之間挪移,風也涼多了,像搽了薄荷油一樣。
然後,還有那難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著好幾種香草的草葉被壓折碰觸後所發出的香氣。
在剛剛站定時還不太顯著,不過,只要一開始往前走,每邁一步就會馬上有一股翻騰而起的獨特的芳香,彌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幾種香味混合之後,那強烈的芳香如葯酒又如甘泉那樣地提神醒腦,沁人心脾,進入每一種感覺細胞的最深處,讓生命蘇醒,讓我忘記了所有的疲勞困頓,只想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當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許多的艱難之處,可是,七八月間,時當草原的盛夏,陽光靜好,青草繁茂,鷹雕從雲層下低飛掠過,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發出「嘎」的鳴叫,曠野無人,只有輕柔的風聲,這里,應該就是天堂了吧?原的盛夏,陽光靜好,青草繁茂,鷹雕從雲層下低飛掠過,草叢間被我們的腳步驚擾起來的蚱蜢和草蟲,在身前身後彈跳得好遠,還不斷發出「嘎」的鳴叫,曠野無人,只有輕柔的風聲,這里,應該就是天堂了吧?
草原深處,有時會遇見一沙彎泉極盡曲折地流過。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長長的水草順著水流的流勢忽左忽右輕輕擺盪,連幾顆小石子的滾動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時分,從山腰往下眺望,那樣一條狹窄彎曲的河流映著天空的霞光,像條灰紫色的發亮的緞帶,在暗綠的曠野上境蜒伸展,不知道從何處起始,到何處終結。然而,我深信,幾千年來我的祖先們所追求的水草豐美,應該就是這樣了吧?
2山湖草原
李若冰
夜幕里,西寧仍然酣睡著。
這正是黎明前的時刻,天特別黑暗,我和旅伴們互相呼應著,黑摸摸地攀上了卡車,出發了。
可愛的司機,他把車打得特別亮,雖然,車里是黑糊糊的,可量,我們有著這一道明亮的燈光,心裡就覺得舒暢多了。
車燈劃出了一條銀色的道路。我們看得見前進的方向?聽得見白楊的細語聲。呵,高原的白楊,你難道沒有睡眠嗎?你這么早醒來,就在低唱,莫非喜歡遠征的司機和旅客們?你這么早醒來,就在低吟,莫非召喚著黎明,以在黎明升起的時候,唱起更豪壯的歌?
處在黎明的前夜,傾聽著白楊的細語聲,我的心裡湧起了一陣海潮。這已經多久多久了,我總算懷著渴望,今天就要踏進柴達木盆地了。我曉得,這時候,車燈向前探索的道路,是一條充滿著美麗、奇趣和英雄的道路。可是,為什麼當黎明在高原的天際升起的時候,我的眼睛覺得潮濕,我在想望些什麼,希冀些什麼?這不是祖國的黎明嗎,多好的高原的黎明呵!
黎明迎著高原的寒風來到了。
黎明沿著青藏公路奔走著。黎明披著曙色綵衣,邁開了大步,喚醒了雄鷹、雀鳥,喚醒了高山、大地。於是,高原的一切昂起了頭,活躍起來了。
八月,高原的麥子黃了,菜子花兒開了,青稞隨著晨風,掀起一條條波紋,向遠山飄然而去。在曙色里,高原是一個金黃的天地。
卡車沖著晨風駛行著。
旅伴們在清爽的早晨,精神煥發,擠在一起,開始了詢問,談樂。這一行旅伴,多色多樣,有穿著虎皮貼邊的紫紅色皮衣的藏族兄弟,有戴著白帽穿著黑色長袍的回族兄弟。這幾個淳樸的農民,是到察漢烏蘇農場去的,這幾個身強力壯的工匠,是到茶卡做木工活的;這里有鹽的、掏炭的、修路的和放牧的,這里有到噶爾穆、大柴旦、茫崖和昆侖山去的……。這里,不要太多的詢問,除了四個回拉薩的藏民,大夥都是到柴達木盆地去的,只是工作崗位不同而已。和這些旅伴們在一起,我覺得格外貼近。
太陽出來了。天氣變暖和了。
我們的卡車駛過了湟源縣城,向海藏咽喉——日月山奔去了。
這是一座真正巍峨、峻峭的山,多麼難以攀登的山呵!向上爬,險要極了。大山腰間,車子好象直立起來似的,頭朝著天,鼓著全身的力氣,一面吼叫著,一面向上沖去。從下到上,大約有一個多鍾頭,車子才爬上了山頂。
我看見,山頂路邊上,豎立著一根長方形的石碑,上面刻著三個紅色大字:日月山。呵,日月山,多麼雄壯眩目的名字!抬頭望去天空湛藍、低矮,給人以奇異和壓抑的感覺。而飄浮在山頂上的白去好象一條條銀色的小河,又好象一團團純白的花朵,只要伸出後去就可以摘過來似的。一座峻峭、奇特的山,真不愧日月山的稱號。
日月山是海藏咽喉,又是農牧區的分水線。向東看,眼前是農舍、湟水、麥田、青稞和菜子花;向西看,眼前是崇山峻嶺,是綠色一片,是茫茫無邊的草原。在這八朋的高原上,遠望起來,一邊是金色的天地,一邊是綠色的天地,繪成了一幅奇觀的畫面。千百年來,青藏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就在日月山上出入;就在日月山兩面,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耕田種地,打獵放牧,和大自然進行著斗爭,創造著財富、奇跡。千百年來,這日月山上曾經走過了多少虔誠的教徒、喇嘛和善舞的各族男女,女曾流傳著多少英雄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呢。
日月山上有著唐朝文成公主的傳說。人們說,她接受了西藏王子的婚約,從長安乘轎出嫁,西行千里,來到這座山。她在這峻峭難行的山上,看見太陽和長安的不一樣,月亮也和長安的不一樣,引起了無限相思。於是,唐太宗為給女兒消愁,特意鑄造了一輪金日,一輪金月,送上了此山。……
這時候,卡車翻過了山頂,向山下走去轉回頭,再看看日月山,彷彿它昂起了頭面,正在和藍天攀談著什麼;一陣,它又好象乘坐著白雲,在天空中遨遊。在這種綺麗的山景里,人們自然會想起家鄉,家鄉的山和這里的山是不同的。人們也自然會稱贊不已,為這座山想像著動聽的傳說了。
下山路,曲轉漫長。不知拐了多少彎,才下去了。
山下,有一條小河,叫做倒淌河。一般河水都是從西向東流的,這條河水卻是從茫茫 向西流的。據說,文成公主從日月山下來的時候,換下坐轎,改乘坐騎,向西走去了。她看見前面是荒山曠野,是茫茫無邊的草原,覺得凄涼,孤寂,又引起了無限懷念,哭了。她的哭聲感動了天雨,喚起了小河的共鳴。於是,河水倒流了,順著公主西行的方向流了。又有人說,倒淌河的水是公主的眼淚匯成的呢。……
唐代,文成公主出嫁西藏的路,確實是艱難,荒涼的,她在草原上落淚,也是自然的 。但是,現在,山上有路,草原上有路,通往西藏的路,又寬大,又抄近。一輛一輛 載重卡車,一隊一隊的載重卡車,把各族人民寄託在傳說里的幸福和幻想運來了,送到身邊來了。日月山上出現了新的修築公路的英雄故事,倒淌河畔出現了草原上第一座小市鎮。這里有旅舍、食堂、商店,過路的藏族旅客,把氂牛放入草地,在這里憩在這里憩憩腳吧。過路的地質勘探者,在進盆地以前,也在這里用碗熱飯吧。
河水仍然倒流著,可是生活卻向西面無限政黨地而又豪邁地行進了。
我們在倒淌河憩了一會,又向前走了。
眼前,展開一片草原,一片遼闊健美的草原!
在綠色的大地上,綠色的風浪里,這邊是一群棕黑色的氂牛,一個黑紅色臉面的老人,騎在氂牛背上,一晃一晃,悠閑地走著。這邊是一群灰白色和棗紅色的馬兒一個戴著氈帽的小伙,又英俊、又威武、一陣,他高叫了幾聲,一陣,他又拍起馬向馬群沖去了。向前走,又遇上了一大群羊兒,它們活蹦亂跳,調皮得很;一隻羊兒咬住一根草,不住地扇動著耳朵,還不停地搖擺著尾巴。一個穿著花邊長袍的牧羊姑娘,看起來黑壯,瀟灑,甩著又粗又長的發辮,揮著手中的鞭子;她把微笑投向了羊群,又拉開了嗓子,把柔情的青海「花兒」送上了草原的上空。
草原向前伸展著,牧關姑娘的歌聲在上面盪漾著。多麼遼闊的草原,多麼迷人的草原呵!
沿著草原駛行,人的心情再舒暢不過了。
這時候,驀然,草原的西北方向,浮現起一條拱形的光帶,彷彿晴空里突然飛過來一道閃電似的。
旅伴們嚷叫起來了:「青海湖,青海湖呀!」
那個腰裡別著金色腰刀的藏族青年,快樂得扯下黑禮帽揚著,又伸長脖子,出人意外地高喊起來:「嘎——來來來——」他是在向青海湖致敬呵!
青海湖穿行在草原上,閃著碧綠的光彩。她微微地漾溢著,閃動著,好象草原上升起了一支碧綠的豎琴。那一個接一個的纖細的波紋,不是豎琴上的弦絲嗎?她伴隨著微風,又好象送過來了一陣抒情的動人心懷的樂曲。
卡車,你怎麼跑得緩慢了?快些吧,快些送我們到青海湖邊去吧。當車子剛在大喇嘛河站停穩的時候,人們就跳了下來,不約而同地向青海湖跑去了。
我跑著,在野花叢生的草地上跑著。
我來到青海湖畔了。
剛才,遠山眺望,青海湖是那樣地輕波、細流,那樣地溫柔、多姿。現在,湖畔觀望,她卻鼓動著豐滿的胸膛,以神異的力量,掀起了碧波大浪,排上天空,拍擊著湖岸。她發出了激昂的歌聲,好象有著無窮的熱情,任性地向草原傾瀉,向天空拋酒!
一群水鴨子飛過來了,它們彷彿是湖的寵兒,撲打著翅膀,嬉戲著浪花,親著湖面,然後又在湖空翱翔。雄鷹,一個個雄鷹,它們佇立在湖畔岩石上,威嚴地凝視著什麼。當人們在湖畔走過的時候,它們就扇起了大翅,從人們的頭上掠過,然後又轉動著威脅的眼睛,噘起鉤形的尖嘴,在湖空盤旋。呵,雄鷹,多麼森嚴的青海湖的守護者呵!
青海湖是高原上一個巨大的湖泊,馳名的湖泊,青海以她命名。千百年來,她被人們稱頌著,是人們歡樂、理想、幸福和美的化身。我想起了《西寧府新志》的一些記述:人們稱青海湖為「仙海「。據載:「海面七百餘里,為眾水會歸之所,故海岸東西南北皆有水泉,厥草豐美,宜畜牧,素號樂土。……」湖中央,有一座「海心山」,又稱「龍駒島」,據載:「每科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之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多麼神秘、美麗的記載。
這里盛產聞名的「青海冰魚」。每冬冰合後,漁民在冰湖上打洞穿孔,借著月亮星光,打起燈籠,燃起篝火,魚兒就成群結隊地游來,踴躍地從洞孔跳上來,捉吧,捕吧,可多哩!人們說,「青海冰魚」在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銷路好極了。但是,自唐以來,青海湖曾經是封建統治階級和吐番部族的爭奪地,湖畔灑下了無數鮮血,埋下了無數白骨。偉大詩人杜甫寫下了這樣凄慘的詩句:「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這時候,青海湖在高原上歡騰著。看看吧。青海湖腳立在草原上,揚頭吻著蔚藍的天,顯出一種多麼豪放美麗的風姿。她好象伸出了強大的手臂,一隻手托起藍天、白雲、高山;一隻手牽著草原和牛兒、馬兒、羊兒。千百年來,在她的胸懷里,撫育了多少子孫後代,多少英雄兒女?草原多麼蔥綠,茂盛;牲靈多麼繁榮,健美。青海湖,母親般的青海湖呵!
我又回望著草原。兩只氂牛窩著頭,正在舞著犄角斗架。一隻羊羔跪在母羊腳下,正在一拱一拱地吃奶。那個戴著氈帽的牧發辮的牧羊姑娘,她再次揮起鞭子,拉長了嗓子,唱起來了,好象她有永遠唱不完的歌似的。這是愛情的歌,還是贊美山湖的歌?隨著她的歌聲,那個小夥子拉住了馬,白雲低頭了,鳥兒飛來了,山湖微笑了。
呵,生活是這樣的豪邁,這樣的美好,為什麼不歌唱呢!
我歌唱高原上的山、湖、草原。
我歌唱高原上朴實、勤勞、強悍的人民。
讓過路的旅客們,讓開墾柴達木盆地人們,從山、湖、草原汲取力量,更好地創造生活吧!
我不能再停留了,青海湖呵,前面,還有著更豪壯的生活等待著我。
我雙手掬起湖水,飽嘗了一口,向西行進了。……
1957年8月17日,茶卡
『叄』 行動目標希特勒的幕後花絮
湯姆·克魯斯之所以被這個角色所吸引,是由於他看了施陶芬貝格的照片後發現他和自己的側面很像。 湯姆·克魯斯在主演本片的同時,也擔任本片的製片人。 托比亞斯·莫雷蒂原定出演片中的阿道夫·希特勒,但是最終因為檔期原因而退出。 片中四位演員卡里斯·范·侯登、沃爾德瑪·庫布斯、克里斯汀·伯克、 哈里納·雷金也出演了保羅·范霍文導演的同是講述二戰故事的《黑皮書》。 片中施陶芬貝格之妻妮娜的飾演者卡里斯·范·侯登,是在2004年廣受好評的德國電視電影《暗殺希特勒》中施陶芬貝格的飾演者塞巴斯蒂安·考奇的生活伴侶。 最初劇組被禁止在柏林的Bendler Block紀念中心實地取景,最終劇照必須同意對這個地方不能造成任何的損毀後才能在這里拍攝。 72歲的施陶芬貝格長子並不同意湯姆·克魯斯在出演他的父親。 德國聯邦電影局給影片提供480萬歐元的影片拍攝資助,原因是「該片符合資助條件」 。
『肆』 誰知道什麼是幾內亞豬
盡管名字叫「幾內亞豬」,但是這種動物既不是豬,也並非來自幾內亞。它們的祖先來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根據生物化學和雜交分析,豚鼠是一種天竺鼠諸如白臀豚鼠(C. aperea)、艷豚鼠(C. fulgida)或草原豚鼠(C. tschudii)等近緣物種經過馴化的後代。因此,這種動物在大自然已經不復存在。南美土著的民間文化中,豚鼠佔有重要地位,它們不僅是一種食物來源,也是一種葯物來源和宗教儀式的祭品。從1960年代以後,在南美洲以外地區對豚鼠的需求開始增漲。
豚鼠是由16世紀的歐洲商人帶到西方的,當時人們就很喜歡這種小動物並作為寵物飼養。它們性情溫順,討巧可愛,比較容易照顧,至今仍舊是常見的家養寵物。世界上有些組織爭先恐後得致力繁殖豚鼠,人們培育出了多種毛色不一,形態各異的品種。
20世紀上半葉,在英語里幾內亞豬成為參與科學實驗的人的流行代名詞。在幾內亞豬身上進行生物實驗從17世紀就開始了,在19世紀和20世紀這種動物一般被當作模式生物,後來普遍被老鼠等別的哺乳動物取代。如今,幾內亞豬仍舊用於科學研究,主要針對少年糖尿病、肺結核、壞血症和懷孕並發症等人類常見疾病。
家養荷蘭豬繁殖力強大;人們通常讓幾只雌性,或者一隻或多隻雌性與一隻去勢的雄性在一起生活。荷蘭豬懂得識別其他的同伴,並與它們交流。經過對雄性荷蘭豬的觀測得知,如果它們的雌性伴侶身邊出現其它陌生的雌性同類,這只雄性的神經內分泌反應會顯著下降。如果幾只雄性荷蘭豬從小一起生活,其中沒有雌性同類,而籠子的空間足夠活動,那麼它們也許能夠和平相處。家養的荷蘭豬與它們的野外同類具有不同的生物節律,它們睡眼時間較少,活動時間較長。每天的活動無規律得分散在一天24小時內,除了迴避強光之外,它們沒有明顯得生活節奏模式可循。
養荷蘭豬通常生活在籠子里,有些飼養數量多的荷蘭豬主人讓它們在房間里自由活動。籠子的地板有實心的,也有金屬網狀的,金屬網地板能夠弄傷荷蘭豬,可能也與腳掌發炎(足皮膚發炎潰爛)有關。現在,「庫布斯和克勞普拉斯特(Cubes and Coroplast)」式的籠子是一個普及的選擇。籠子裡面經常鋪有木刨花或類似的材料。以前,墊層用的是軟木材紅杉木和松木,不過如今這些材料含有害的酚類化合物(芳香烴)和油脂。荷蘭豬更喜歡亂七八糟的地方,它們經常跳進食碗里,或是腳踢墊層,在裡面排便。它們留在籠子表面的尿液結晶體相當難以清理。主人把籠子打掃干凈以後,它們一定不忘在地板上拖拽著屁股,用尿液劃出自己的領土范圍。雄性荷蘭豬即使不在籠子里可能也會使用相同辦法給自己的地盤做標記。
如果與其他種類的動物同住,荷蘭豬通常不交配。可以與荷蘭豬一起飼養的嚙齒類動物如沙鼠和倉鼠,它們可能會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且其他嚙齒動物還可能欺負荷蘭豬。個頭大一些的動物也許會把荷蘭豬當點心,經過訓練後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例如狗。荷蘭豬與八齒鼠一起是安全的,它們具有相同的食譜和類似的行為特徵。至少家養荷蘭豬和家兔是否能夠一起混養,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把這兩種動物放在同一個籠子里相得益彰。不過家兔的營養需求也荷蘭豬不同,所以,不宜遞喂相同的食物。同時,家兔可能攜帶諸如博德特氏菌和巴斯德氏菌等呼吸道疾病菌,而荷蘭豬極易受到感染。即使在家兔中體型最小的侏儒兔也比荷蘭豬強壯,它們可能有意或無意得傷害到荷蘭豬。
『伍』 席慕容 夏日草原 全文
全文:
若是問我,每次舟車勞頓,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麼?我一定會說,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
有過幾次,正當七月,剛好經過蒙古國中央省或者近庫布斯固勒省境內那些遼闊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趕快下車走路。從來沒有比走在無邊無際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難忘的歡暢快意了!
首先是視覺上的舒展。我們的眼睛可以望到無窮遠。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開闊到無趣的地步,相反地,她總是有著和緩而優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動盪的海浪,又像是轉側的女體,這里那裡總有一些圓潤的隆起。
總會引誘你想稍微快走幾步,好登上眼前這座基地廣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麼新的動向和美麗的線條。
即使有時在更遠處真的有比較高大的山脈,那和草原連接起來的山坡坡度也不大,無論是步行或是騎馬,都可以從山下從從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鋪著有如地毯一般的綠草。
出處:出自現代作家席慕容的《夏日草原》。
(5)庫布斯是什麼電影里的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1963年,席慕蓉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夏日草原》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詞、呂學東作曲、姜麗娜演唱《故鄉的歌》獲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民族類最佳原創單曲獎。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大方面,一為對花卉的描述,二為顏色的詞彙使用。
在於「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樣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與她的關系最為密切。因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畫家的身份,在顏色的運用上,自然比較於其他作家貼切,形成她的一種特色。
『陸』 電影鱷魚之家維克托扮演者
主演: 維婕絲娜·費基克 / 克里斯托弗·瑪利亞 / 沃爾德瑪·庫布斯
『柒』 什麼是幾內亞豬
荷蘭豬(學名:Cavia porcellus),又名天竺鼠、葵鼠、豚鼠、幾內亞豬,在動物學的分類是哺乳綱嚙齒目豚鼠科豚鼠屬。盡管名字叫「幾內亞豬」,但是這種動物既不是豬,也並非來自幾內亞。它們的祖先來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根據生物化學和雜交分析,豚鼠是一種天竺鼠諸如白臀豚鼠(C. aperea)、艷豚鼠(C. fulgida)或草原豚鼠(C. tschudii)等近緣物種經過馴化的後代。因此,這種動物在大自然已經不復存在。南美土著的民間文化中,豚鼠佔有重要地位,它們不僅是一種食物來源,也是一種葯物來源和宗教儀式的祭品。從1960年代以後,在南美洲以外地區對豚鼠的需求開始增漲。
豚鼠是由16世紀的歐洲商人帶到西方的,當時人們就很喜歡這種小動物並作為寵物飼養。它們性情溫順,討巧可愛,比較容易照顧,至今仍舊是常見的家養寵物。世界上有些組織爭先恐後得致力繁殖豚鼠,人們培育出了多種毛色不一,形態各異的品種。
20世紀上半葉,在英語里幾內亞豬成為參與科學實驗的人的流行代名詞。在幾內亞豬身上進行生物實驗從17世紀就開始了,在19世紀和20世紀這種動物一般被當作模式生物,後來普遍被老鼠等別的哺乳動物取代。如今,幾內亞豬仍舊用於科學研究,主要針對少年糖尿病、肺結核、壞血症和懷孕並發症等人類常見疾病。
家養荷蘭豬繁殖力強大;人們通常讓幾只雌性,或者一隻或多隻雌性與一隻去勢的雄性在一起生活。荷蘭豬懂得識別其他的同伴,並與它們交流。經過對雄性荷蘭豬的觀測得知,如果它們的雌性伴侶身邊出現其它陌生的雌性同類,這只雄性的神經內分泌反應會顯著下降。如果幾只雄性荷蘭豬從小一起生活,其中沒有雌性同類,而籠子的空間足夠活動,那麼它們也許能夠和平相處。家養的荷蘭豬與它們的野外同類具有不同的生物節律,它們睡眼時間較少,活動時間較長。每天的活動無規律得分散在一天24小時內,除了迴避強光之外,它們沒有明顯得生活節奏模式可循。
養荷蘭豬通常生活在籠子里,有些飼養數量多的荷蘭豬主人讓它們在房間里自由活動。籠子的地板有實心的,也有金屬網狀的,金屬網地板能夠弄傷荷蘭豬,可能也與腳掌發炎(足皮膚發炎潰爛)有關。現在,「庫布斯和克勞普拉斯特(Cubes and Coroplast)」式的籠子是一個普及的選擇。籠子裡面經常鋪有木刨花或類似的材料。以前,墊層用的是軟木材紅杉木和松木,不過如今這些材料含有害的酚類化合物(芳香烴)和油脂。荷蘭豬更喜歡亂七八糟的地方,它們經常跳進食碗里,或是腳踢墊層,在裡面排便。它們留在籠子表面的尿液結晶體相當難以清理。主人把籠子打掃干凈以後,它們一定不忘在地板上拖拽著屁股,用尿液劃出自己的領土范圍。雄性荷蘭豬即使不在籠子里可能也會使用相同辦法給自己的地盤做標記。
如果與其他種類的動物同住,荷蘭豬通常不交配。可以與荷蘭豬一起飼養的嚙齒類動物如沙鼠和倉鼠,它們可能會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且其他嚙齒動物還可能欺負荷蘭豬。個頭大一些的動物也許會把荷蘭豬當點心,經過訓練後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例如狗。荷蘭豬與八齒鼠一起是安全的,它們具有相同的食譜和類似的行為特徵。至少家養荷蘭豬和家兔是否能夠一起混養,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把這兩種動物放在同一個籠子里相得益彰。不過家兔的營養需求也荷蘭豬不同,所以,不宜遞喂相同的食物。同時,家兔可能攜帶諸如博德特氏菌和巴斯德氏菌等呼吸道疾病菌,而荷蘭豬極易受到感染。即使在家兔中體型最小的侏儒兔也比荷蘭豬強壯,它們可能有意或無意得傷害到荷蘭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