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外國人什麼電影都敢拍

外國人什麼電影都敢拍

發布時間:2023-01-14 17:11:39

㈠ 美國或其它有些國家所拍涉及總統的電影都可以 我國為什麼從來沒見過這種電影呢

一關於總統的電影:
1.美國:
總統班底 Die Unbestechlichen (1976)
白宮奇緣 The American President (1995) (喜劇)
三個總統一團糟 My Fellow Americans (1996) (喜劇)
獨立日 Independence Day (1996)(總統不是主角)(喜劇)
烏龍元首 Head of State (2003) (喜劇)
競選總統 The Hunting of the President (2004)
總統接招 Welcome to Mooseport (2004)(總統不是主角)(喜劇)
總統之死 Death of a President (2006)
一級戒備 The Sentinel (2006) (總統不是主角)
成為布希總統 Being W (2008)
福斯特對話尼克松 Frost/Nixon (2008)

2.法國:
密特朗總統 Promeneur champ de Mars, Le (2005)
總統 Président (2006)

3.韓國:
總統浪漫史 The Romantic President (2002) (喜劇)
早安總統 Good morning, President (2009)

二關於總統的電視劇:
1.美國
The West Wing
Commander in Chief
2.韓國:
布拉格之戀
仙女花

三紀錄片:
面對危機的總統Crisis: Behind a Presidential Commitment (1963) (美國)
秘魯前總統藤森的垮台 The Fall of Fujimori (2005) (秘魯)
人民的總統 The People's President (2006) (美國)
與總統共進晚餐 Dinner with the President: A Nation's Journey (2007) (巴基斯坦)
寫給總統的信 Letters to the President (2009) (法國)

㈡ 為什麼外國電影女演員那麼敢拍

一、鏡頭語言特點:鏡頭豐富,善於運用反應鏡頭,剪輯靈活;善用長鏡頭;景別與構圖突出情感

國外電影中,鏡頭的角度和景別變化很多,尤其是情感渲染的高潮點,鏡頭語言變得極其豐富,影視時間開始拉長,觀眾的心理時間也隨之拉長。這樣做能夠在情感高潮點,讓觀眾更加長時間地體會到情感的宣洩。

比如《結婚禮服》這部國外情感電影,少拉學車的戲。

在影片中的45分55秒,少拉學自行車的這場戲,這個場景是全劇的一個小高潮點,整場戲的鏡頭非常豐富,導演通過鏡頭語言來營造氣氛,讓觀眾產生感動的情緒。少拉學自行車的戲一共兩分鍾,用了48個鏡頭,其中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幾乎涵蓋所有的景別,全景只有6個,其餘的全是中近景。這一段戲表現出母親渴望利用有限的時間教孩子一些技能,讓孩子以後能夠更好地生活,片中此的少拉還沒有體會到媽媽即將離開她,所以還是不願意配合媽媽去學自行車,導演不斷地在用反應鏡頭來表現母子之間的狀態,情感,當母親在說話時,鏡頭給到少拉;當少拉責怪母親讓她學騎自行車時,少拉說「為什麼不能下一年在學」的時候,近景緩推的鏡頭給母親的面部特寫,這個時候情緒就被渲染起來了,因為這里的潛台詞是母親根本等不到下一年了。這段戲中,反反復復在出現反應鏡頭來表現少拉與母親,延長了觀眾的心理時間,讓大家更深入地體會到此時此刻母親的內心感受。

㈢ 拍科幻電影很難為何大部分都是美國人在拍

是很難,拍科幻電影需要大量的科技支撐和專業的製作團隊,還有很多的資金,而且其他國家沒有美國那樣專業的技術支撐,所以就很難拍出好的科幻片,那麼就來說一說中國和美國做特效的區別在哪。

3、資金問題

最後一個要說的就是資金的問題,科幻片真的是燒錢的,如果同樣的電影作品,科幻片的花費幾乎是同類作品的翻倍。國內很少有把投資都放在製作特效上,基本上演員的片酬就佔了一大半,哪有錢再做特效。拿美劇《權利的游戲》舉例,這個劇可以說每一集都是達到電影的製作標准,平均每集450~600萬美元左右的預算,也只有美國的投資人會敢於把錢投資在這樣的電視劇上,因為它會翻倍的賺回來。正是由於這樣的因果關系,導致科幻片投入不夠還想要好的特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㈣ 為什麼外國人 拍3.汲.片的 那麼多 法律不管嗎

多數都是地下小作坊做到,很小,很短,但有的國家法律寬松,拍片自然是允許的。可能也與西方人開放有關吧(日本人除外,日本人不是開放,是它們的本性,它們是長得像人的動物)

㈤ 為什麼美國總是拍一些特工的電影

每一個國家意思形態都不相同,國家的文化產業也會受到國家政治政策的影響。
你看天朝的影視作品:分三大類:按年代:古裝(從上古盤古開天闢地開始、、、都可以作為歷史劇的題材)、近代(1840~1949)、現代(包括抗戰);
按類型:武打功夫類(包括武俠小說改編的)、言情類(青春偶像劇)、家庭倫理(多以近現代為主);
按性質:宮廷劇(宮斗,歷史,政治斗爭)、懸疑推理劇(包括斷案劇、現代刑偵警匪片等)、喜劇片賀歲(包括劇情片,還某些人所謂的近年的大片、、、)

而美國則不同看看他們的影視作品:首先美國沒有中國歷史那麼悠久,歷史題材的電影就不好拍,要拍也沒有背景沒有素材、、、美國是一個重現實,輕視歷史的國家。因為對他們來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他們只嚮往憧憬美好的未來。所以他們既然沒有歷史情結,但是可以展望未來,所以就富有創新精神,看看他們的電影:戰爭片、科幻片、驚悚片、諜戰片、人性的反思、、、等,他們的電影無時不刻不在刻畫個人英雄主義、愛國熱情、敢於冒險、真正民主、人性的掙扎等等、、、他們的創作心態與天朝截然不同,通過電影向人們展示意識形態、向人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文化灌輸,可以說他們的電影不僅僅是票房,也是為了體現一種狀態、一種認知、一種理想、一種熱情!當然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的特工題材、戰爭、諜戰等等就活躍起來。何況美國經常有戰爭,人家的實戰水平很強。也是在炫耀自己的高科技、人家敢於創新敢於展望未來。和軍事實力等等、、、這沒有什麼,我們天朝都在炫耀自己的歷史如何如何悠久,人家這樣也沒有什麼。

而天朝的電影僅僅娛樂大眾而已,就拿最近的《西遊·降魔》《太囧》來說,為了票房。為了博得觀眾的掌聲、、、其實你看完僅僅笑了一下,沒有什麼現實意義、、、、、、人家的電影無形之中給人灌輸了美國式的價值觀、人生觀從這點上看,電影的效果真正達到了,不僅贏得了票房,而且得到了思想、價值觀的輸出和升華。

㈥ 為什麼印度現在總能拍出神片

能拍出神片的原因很多,首先他們能夠按自己所想排除種類型的影片,腦洞很大,可以發揮充分的想像,而不會出現,審查的總局,那麼它們還可以根據國內的需要加入很多元素,比如舞蹈歌曲,印度很多片中都有舞蹈的元素,這就使他們的電影和世界各地的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印度的科技還相對比較發達,他們說加入很多好萊塢似的六素,拍出的電影還比較有特色,電影拍的特色,第三,印度的電影一直在探索新的品種,所以拍出了很多神片,值得中國電影人學習!

㈦ 5部高能影片,老外把程序員拍的出神入化,沒官方授權也敢拍

矽谷(美國)

這是一部極具美式創業情懷的當代互聯網創客故事,在裡面可以找到很多互聯網大佬早期拼搏創業的影子。

這是1部敘述程序猿轉型發展創業的故事。發生在矽谷,緊緊圍繞著包括理查德以內的幾個不善人際交往但聰明絕頂的電腦程序猿,以及早期依靠互聯網站發家的百萬富翁埃利希。理查德他們完全免費住在埃利希那個被稱作「創業孵化器」的獨棟別墅里,自行研究開發設計有潛力的 科技 項目。

互聯網之子(美國·2014)

最悲情的程序員電影紀錄片,編程天才和信息活動家 亞倫·斯沃茨的故事,最後巨星隕落

從參與基礎互聯網協議RSS到聯合創Reddit,斯沃茨的足跡遍布整個互聯網。但斯沃茨在 社會 發展公正和機構組織方面的開拓性工作,以及對信息存取的豪情壯志,使他陷入了一場2年之久的法律惡夢。這一場戰斗最後以他終結自己26歲的生命而遺憾收場。

IT狂人(英國)

拍出了最 搞笑 的程序員,包袱抖的一個接一個,就看你能否接得住。

英式 搞笑 搞笑 情景劇,宅囧萌IT精英,最逗的極客喜劇片,在比較有限的時間內,爆笑段子抖得一秒跟一秒,幾乎到了字斟句酌的奢華水平,荒誕、怪怪的、幾近瘋狂卻煙火十足,很飽滿,會令人想和他們現在的生活在一起,一起和這些程序員們做搞怪的事兒。

網路上身 The Net(美國·1995)

1995年中國的互聯網剛好在啟蒙升溫的階段,而騰訊聊天是1999年才有的事兒,這部劇描繪的是十分早期的程序員,還是女程序媛,可謂是開創先河。

劇中的女主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程序員,她的絕大多數日常生活都緊緊圍繞著電腦上井然有序的開展著。一次偶然中,安吉拉收到了同事郵來的一張磁碟,之後卷進一系列麻煩事的故事,這一部驚悚的影片恰當的抓住了人類對生存處境的不安感。

矽谷傳奇(美國·1999)

亮點是非官方授權的,這部片子敘述美國蘋果公司與微軟公司發展全過程,是非官方授權的人物傳記式影片。

取材於保羅·弗列柏格與米迦勒·史文所撰寫的《矽谷之火》。通過述說了四個充滿遠見卓識的年青人,在各執己見的智斗中,展開了這場改變整個世界的電腦大PK的故事。既然是非官方的是不是與實際上相符,那麼就見仁見智了。

㈧ 拍科幻電影很難嗎為什麼其他國家很少拍,大部分都是美國人在拍

在之前的電影中我們應該也發現了,在中國的電影中真的很少有做科幻電影的,只有這幾年才開始做科幻電影,比方說今年的賀歲片《流浪地球》,就是一部科幻片,對於這些年的電影行業,也都是一直都是受歡迎的行業,但是在中國做科幻片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因為科幻片的投資大,而且各方面都許多消耗,在中國還沒有這樣的技術。

這些電影都是美國所拍攝的,因為美國的好萊塢可以說是世界上影視界的大哥大,就是因為好萊塢的存在,才有許多的好萊塢大片的誕生,我們所看的電影有好多就是出自好萊塢。

㈨ 為什麼外國人拍電影或者電視劇每個人都很入戲

因為自信,打心底里的自信是演不出來的,國外有很多明星比國內的明星演技好的多,我也特別喜歡國外的明星,例如施瓦辛格演繹的壯漢系列,那種由內而外的自信是演不出來的,相比於國內的明星來說,演技真的是不敢恭維,吳亦凡在老炮里的演技真的爛到不想看這個電影了,類似的明星還有很多,所以說國外的演員是因為自信才會演的很入戲。

㈩ 為什麼國外戰爭題材的電影能拍那麼好

作為一個對電影並不專業但是同樣覺得國外戰爭題材電影很好的影友,我覺得國外戰爭題材的電影相對於我國的之所以拍的那麼好是因為:
1、國外的角度較客觀。國外的戰爭題材的電影都是比較寫實的,是以現實為基礎,去描繪或者揭露戰爭中哪些能夠發人深省的東西,是實事求是,能夠讓有覺得真切,引起共鳴的東西;
2、國外的影視環境更自由。國外政治對於影視劇的束縛較小,給以影視劇表達表現的機會更大,國外不像我國這樣一黨制,言論能夠真正實現自由(只要是真實的,理性的),對於電影的製作方也不用可以去違背事實去描繪一些虛假的東西來討好正府;
3、國外戰爭題材的電影目的並不像國內這樣太過商業化。感覺國內無論什麼電影(除極少一部分外)都是以掙錢為目的,商業氣息太重,這就導致了真正放在電影本身的精力,和對於電影本身的思考少了,好的電影本就是要展現一些內在的思維的東西,所以可以說國內的戰爭電影不算走心;

4、國外演員的演技硬。可以看到,對於國外的很多電影,無論是頭發花白的老翁,還是才幾歲的小孩子,甚至是畫面不多的不知名的配角,演技都非常到位,所以電影被詮釋的也更好,而國內的,通常選演員叫什麼名字比演技重要,所以作為觀眾就看著比較尷尬。

閱讀全文

與外國人什麼電影都敢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珊瑚島上的死光電影免費 瀏覽:80
周迅最近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549
騰訊付費電影怎麼使用觀影 瀏覽:445
抖音如何發電影片段 瀏覽:130
電視級怎麼看u盤的電影 瀏覽:132
一部電影可以授權多少個平台 瀏覽:823
超好看的日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638
總華探長雷洛電影免費 瀏覽:600
好看的冒險電影國產 瀏覽:45
關於農村兒童的電影有哪些問題 瀏覽:939
最新好看電影不用播放器下載 瀏覽:535
天山電影院兒童免費 瀏覽:271
電影追龍2粵語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574
帶點黃最恐怖的騰訊電影有哪些 瀏覽:111
好看的韓劇大片電影推薦 瀏覽:270
大白免費大電影動畫片 瀏覽:160
和暗戀女生看電影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473
什麼網站可以下島國電影網站 瀏覽:299
怎麼百度硬碟找小電影 瀏覽:551
有什麼關於理想信念的電影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