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革命英雄人物故事
1、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位於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1949年11月14日,重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之際,被國民政府軍統於渣滓洞監獄所殺並毀屍。
4、馬應元
馬應元(1912—1945),山西武鄉馬家莊村人。1940年參加抗日游擊小組,秋季加入民兵組織,配合八路軍打游擊。他槍法嫻熟,曾一槍致敵二命,擊斃敵戰馬一匹,成為聞名全縣的民兵射擊手。
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馬家莊民兵指導員。在反「清剿」、反「蠶食」斗爭中,帶領馬家莊民兵隊搞偵察、報敵情、除漢奸、捉舌頭、埋地雷、打伏擊、繳武器、截物資,多次奪回日軍搶去的耕畜羊群和日偽種的蔬菜等。
1943年敵占蟠龍後,任蟠武線飛行射擊爆炸組組長。在漳河兩岸,運用「麻雀」戰術殲敵小股部隊,配合八路軍夜襲段村敵據點,又用「地雷加冷槍」等游擊戰術,打了許多勝仗。5月反「掃盪」中,一次布雷13處,炸死炸傷日軍90餘人,繳獲步槍11支,子彈500多發。
1944年11月出席了晉冀魯豫邊區群英大會,獎給上書「日夜出擊蟠武線,飛行爆炸顯神威」錦旗一面,被譽為民兵殺敵英雄。1945年元月,在本村突圍戰斗中落入敵手,最後敵人抓來其母親和妻子勸其投降,均被拒絕,終被敵秘密殺害,年僅24歲。
5、程仲一
1938年1月,中共五寨縣委成立,程仲一任宣傳部長。3月,五寨淪陷後,率縣抗日動員委員會和抗敵自衛隊配合八路軍一二○師一部襲擊駐城日軍,迫使日軍撤離五寨縣城。1939年1月,與王庭弼、白如冰等率晉西北抗日動員委員會部分幹部轉入大青山,開辟抗日游擊根據地。
曾率當地游擊隊配合八路軍騎兵支隊消滅歸(綏)涼(城)一帶土匪武裝,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奠定基礎。同年秋,任綏東專署專員,率綏東武工隊三下豐東,開辟豐東抗日游擊根據地。1940年,調任綏中專署專員。
1941年冬,率專署游擊隊奇襲三道營火車站,斃傷日軍站長以下敵偽官兵多名,繳獲20餘支槍和大批彈葯。1943年秋調任綏南專署專員,帶領武工隊在崞縣窯子、三道溝、公雞咀一帶與敵作戰中連戰連捷。1944年2月10日晨,為漢奸出賣,被日軍重兵合圍於涼城縣郭木匠溝一帶。為掩護其他人員突圍犧牲。時年28歲。
② 在姜文電影「民國三部曲」里,為何每部電影都涉及到了鴉片
姜文的「民國三部曲」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鴉片這樣一個讓國人 情感 上非常難以釋懷、並且深以為恥的這樣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呢,在中醫裡面是葯材,到了近代,卻是一部屈辱的中國近代史……
那我們就一同扒一扒 歷史 ,先去探討一下中國鴉片問題。中國的鴉片分為輸入型鴉片和自產型鴉片,我們先說輸入型鴉片。
眾所周知,中國原沒有鴉片,在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鴉片就傳到了中國。主要在醫療中用作麻醉劑。大約1600年代,荷蘭人通過台灣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煙斗連同煙葉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吸煙者。後來雖有不少人接觸鴉片,但也只是在小范圍內,鴉片開始影響到中國人的生活,基本上是到了19世紀初,東印度公司開始大量往中國走私鴉片。
大概19世紀30年代前後,已經初步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英帝國,開始肆無忌憚的向全球擴張,古老的中華帝國,也成為這種擴張下的目的地之一;而此時的中華帝國,依然沉寂在「天下第一」的閉關鎖國中…… 歷史 的車輪就在這種情況下滾滾向前:閉關鎖國的國策阻擋住廉價的工業品傾銷,為了尋求貿易順差,以東印度公司為首的帝國主義利益執行者便無恥的向中國走私鴉片……走私鴉片到中國,直接導致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也加重了中國老百姓的負擔,導致國內各種矛盾激化,清政府面對這種情況實施了禁煙。面對清政府採取的正當維護國家權益措施,帝國主義便用大炮打開了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國門。逼迫清政府簽訂那幾個條約之後,大清朝的國門被打開,帝國主義列強幻想著可以向中國大量傾銷他們的工業品。可沒想到,中華帝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不需要他們的廉價工業品,於是呢就繼續賣鴉片……當然了,漸漸地,蒸汽機推動下的機械生產的工業品還是逐漸瓦解著原有的小農經濟、吞噬著中國的巨大市場。
帝國主義的入侵也在瓦解著中國原有的生產關系,變相地促進了生產力的解放,同時也在瓦解原有的小農經濟,客觀上並不情願地推動了中國 社會 向前發展……中國人也正是在這種屈辱中開始反思、開始學習……
中國人多聰明啊,既然洋毛鬼能在印度種植鴉片在中國販賣,那麼我們為何不能再自己土地上種植鴉片販賣呢?於是,大量看到「商機」的中國人中的敗類便涉足於鴉片種植及銷售業務中,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的欠發達地區,甚至有些地方鴉片生意是其主要財政來源。這便產生了自產型鴉片。在很多地方,鴉片甚至成為可以和黃金、白銀一樣流通的硬通貨。突然腦洞一下,如果大明快要滅亡的時候用鴉片進行流通,是不是大明帝國就會再苟延殘喘一陣……純屬戲言啊,各位千萬不要較真啊……
至於說鴉片的危害,一開始有識之士便有清醒的認識。到了晚清民國時期,那樣一個動亂的時代,沒有幾個有決定權的實力人物會真正考慮的,就算是有很多有識之士振臂高呼,實際影響力還是很有限的。
亂世有亂世的生存法則。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便明白:A、B兩個實力相當的軍閥互為鄰居。A軍閥種植鴉片迅速搞到軍費,招兵買馬,擴充軍隊;A軍閥身邊的B軍閥呢,試圖發展地方經濟,通過稅收等現代國家管理理念籌備軍費。可發展經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就被隔壁的A軍閥給滅了。A軍閥吞並B軍閥後,在B軍閥領地迅速推廣原有發展經驗,壯大實力拓展地盤…… 那個時代一定是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於是張麻子上山為匪,馬走日淪為殺人犯,李天然「欺師滅祖」、殺死師父全家……
那麼對列強來講,分裂的中國對他們是最有利可圖的,可以通過分而治之,培養代理人的方式實現其在華利益。而各個割據軍閥也非常願意和列強合作,於是就出現了軍閥紛紛找列強當「乾爹」的現象,尤其是北洋軍閥分裂後的民國。而分裂的割據軍閥顯然沒有精力從長遠上去發展當地經濟,尤其是一些老少邊窮的小地方軍閥,種植並販賣鴉片成為他們維持統治的最便捷「財源」。
鴉片在摧毀一部分中國人的身體外,也在刺激更多的中國人的覺醒……
在電影《讓子彈飛》中,鵝城的實際當家人黃四郎主要業務便是「販賣鴉片、偷運人口」的罪惡勾當。並成為當地軍閥劉都統的重要經濟來源。在「鴻門宴」一場戲中,從湯師爺的嘴裡告訴觀眾,整個小半個南國的鴉片,都是黃四郎在販賣。黃老爺做著這樣的「大生意」,卻受制於一個劉都統。壟斷小半個南國的鴉片」生意「,居然龜縮在「薩南康」省,顯然和黃老爺的「實力」不相配,做個假設啊,如果某人壟斷了某項業務中國一小半市場,怎麼也得把總部設到北京上海吧。在電影劇情里,黃老爺能拿出180萬兩白銀去剿匪,180萬兩白銀什麼概念,清政府購買的「定遠號」大概也就170萬兩白銀,你說黃老爺多有錢……他就願意把這些錢全都交給劉都統?於是呢,黃老爺就自己養了一群土匪,干起來「監守自盜」的勾當,劉都統顯然發現他的這條「大腿」「心有二心」,就派了好幾撥人(縣長)去「接腿」,電影原本是這樣的框架下展開的,可沒想到,真的土匪張麻子居然劫火車、搶縣長……於是,故事就很意外的展開了……
可見,在《讓子彈飛》里涉及的鴉片,個人認為,主要是告訴觀眾那個年代鴉片對於軍閥割據的支撐,同時,巨大的經濟利益,也促使原有的權力和利益格局發生了變化;從電影創作上考慮,這種變化引發了戲劇沖突,為電影情節的展開進行合理的鋪墊; 從 社會 學上看 ,這種變化某些程度上也推動了中國 歷史 的發展……
電影《一步之遙》里,雖沒有大篇幅涉及到鴉片,僅僅是完顏英在要求馬走日結婚被拒後,兩人懷揣著不同的心理吸食了大量鴉片,導致完顏英身亡,馬走日成了殺人犯。
另外《一步之遙》中涉及到的鴉片,只能結合《讓子彈飛》中的情節去合理想像了。武大帥作為當時上海灘的實際控制者,除了稅收等收入外,維系其軍隊運轉的經濟來源還有那些?如果說沒有鴉片的話,鬼才相信。當時的上海灘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那一個和鴉片沒有關系……在呂良偉主演的《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有相關情節,大家可以自行補腦,而販賣鴉片不僅是三大亨的主要業務之一,當時的軍閥都直接參與販賣鴉片。
電影《一步之遙》中涉及的鴉片,屬於情節需要,導演姜文需要完顏英在一種幸福的、充滿幻覺的狀態下安靜的死去,於是,鴉片成了最好的選擇。而電影《一步之遙》到這里才把後面真正要說的故事的引子講完,換句話說,電影的真正劇情才開始,這個引子,超過十分鍾了,也花了電影大部分製作經費:但觀眾千萬別就把它當成一個引子,姜文導演要說的話很多,這個有機會分析吧…… 至於說武大帥和鴉片的關系,只能從《讓子彈飛》和一些相關 歷史 、影視作品中得到結論,任何採用暴力、集權的方式進行的統治,也必然要採用極端的、反人類的方法,販毒就是反人類的……
到了《邪不壓正》里,和鴉片相關的情節不僅多,而且更直接。從大的層面上分析,大致有四處,我們逐一分析。
情節一,電影一開始就因鴉片引發了一場滅門血案。
電影一開始,觀眾首先看到的就是一起滅門案。再看殺人的兩個人:朱潛龍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朱潛龍殺人是在一「高人」的指點下「認祖歸宗」後決定「做大事」,做什麼事呢,就是想和鬼子合作,學宣統皇帝。而和鬼子根本一郎一起殺師父全家,除了和鬼子納「投名狀」之外,吞並師父的太行山莊種鴉片,還能有經濟收益。
根本一郎呢,想搶了太行山莊之後種植鴉片,日本人在中國的土地上種植鴉片干什麼?造福中國百姓嗎?當然是除了損害國人的身體 健康 外,還能為後來的侵華籌備軍費。同時他也算有了個朱潛龍這個「同盟軍」,於是,兩個惡魔(禽獸)一拍即合,說干就干,這也奠定了後來倆人的基本關系。
朱潛龍之所以會這樣,其根源在於一「高人」,藏在背後的實際控制者,大家很容易便能想明白,這個人就是藍青峰。所以這一「高人」也是導致李天然師父一家被滅門悲劇的元兇之一。不過,這個「臟活」不是他親自出手做的而已;但他卻是實實在在要對李天然師父一家被滅門要負責的。藍青峰「投資」(或「下注」)了朱潛龍,同時又下注了李天然。朱潛龍和李天然變成了藍青峰兩張護衛敵對、不共戴天的兩張牌:當朱潛龍這張「牌」控制不住後,李天然這種「牌」便被打了出來。
情節二,亨德勒大夫帶著李天然拜祭其師父,師父塑像周邊全是罌粟花
情節三、日本人開的書屋進行公開的售賣毒品
太行山莊被鬼子根本一郎霸佔後,成了鴉片種植園:鬼子侵華也需要「經費」,以戰養戰,這個鬼子一點都不傻;鬼子沒有在北海道種鴉片,卻來中國種鴉片,他絕對不會種了鴉片返銷日本,只能讓受苦受難的中國人」享受「……這種園子絕對不止一處,弄不好還都是中國人在運營:中國抗戰為什麼打了那麼多年,除了鬼子比我們有些地方發達難對付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得承認,那就是漢奸太多,尤其是像朱潛龍這樣的懷有野心的漢奸……
而日本人的鴉片館呢,則打著「書屋」的名義,這難道不極具反諷意蘊嗎? 「一邊打針,一般學日語……」 而日本人呢,除了損害中國人的身體,還用著我們的「經典」來毒害我們的普通來百姓,根本一郎這個鬼子情報人員居然能開壇給中國人講「論語」,如果說鴉片僅僅是毀了國人的身體,而開書屋這種無恥的思想侵略行徑,可要比販賣鴉片危害嚴重百倍。
情節四、李天然燒毀鬼子鴉片倉庫
後來李天然燒了鬼子的鴉片倉庫,大快人心,都能感受到李天然在房頂上跳躍的喜悅……但僅僅燒了一個鴉片倉庫還是不夠的,抗日之路剛剛開始……
一般情況,影視劇里出現一種道具、一個場景、一個符號首先是劇情的需要。 比如說寺院里的和尚,大家都知道他的裝扮是什麼,他應該在那裡生活,他身邊有那些物件……姜文導演的」民國三部曲「里都有鴉片,那肯定和劇情有關啊。
其次,這些符號(我們把場景、道具什麼的都歸結成符號)所蘊含的特殊含義對觀眾的影響能夠加深觀眾對情節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說」鴉片「對中國人的影響就和對美國人的影響非常不一樣,我們有更切膚的理解和認識。而這些符號的反復出現,能夠更好的表達創作者的 情感 。
第三、這些符號往往能推動劇情的發展。 影視劇里推動劇情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人物矛盾。當然了一些特殊的符號也能非常自然的推動劇情的發展,如黃四郎安排假麻匪搶了自己的鴉片、李天然燒了鬼子的鴉片倉庫……這些情節都直接把劇情往下推動。
以上內容,全是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望請海涵。
1、《讓子彈飛》 里張麻子,以截取劉都統的 鴉片生意 為營生,無意間劫得馬邦德上任縣長之火車,張麻子隨決定冒名頂替上任撈金,隨張麻子攜馬邦德之妻縣長夫人走馬鵝城。鵝城南方一霸黃四郎家財萬貫,兵強馬壯,城堡固若金湯,是劉都統狗腿,經營其 鴉片生意 。
這段,是 歷史 的真實寫照。 民國總理唐紹儀說:「 民國十四年來之數次戰爭切為鴉片,故可稱之為十四年之鴉片戰爭 」。 民國表面的統一,掩飾不住軍閥割據和政治黑暗。軍閥們對『寸土寸金』的鴉片的爭奪成為這一時期的焦點。1936年兩廣事變,蔣介石正是截斷了滇黔兩省鴉片流入廣西,使廣西財政陷入困境,迫使李宗仁和白崇禧歸附。鴉片的暴利,始終是民國時期大小軍閥爭奪的對象。從各省軍閥互相爭斗,到本省內斗,甚至軍閥家族間的戰爭。在西南各省,鴉片的暴利成為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更不難看出民國統治的黑暗。
2、《一步之遙》 里完顏英這個角色代表著晚清,完顏英被評為花國總統,其實就是妓女屆的一姐。晚清一直處於被各外來列強的欺辱中,隨意侵犯,這跟全世界眼中的妓女有什麼區別?想欺負就欺負,想凌辱就凌辱。完顏英拍賣自己的初嫁權給各國人等,這參加大選的國家分別為英、法、德、俄、美、日、意、奧,也正好應對侵華的八個國家。馬走日後來說完顏英死的當天他們一塊吸食過 鴉片 ,所以間接的可以理解為,是 鴉片 害死了完顏英。正好清朝滅亡始於鴉片戰爭。
3、《邪不壓正》 里朱潛龍勾結日本特務根本一郎,要師傅的地給日本人種 鴉片 。師傅不從,被屠滿門。李天然誤被注射鴉片,被巧紅撞見,到最後被巧紅所激,燒了日本人的鴉片倉庫。李天然誤食鴉片這節有些映射民國時期俠盜燕子李三,李三的惡習就是吸食鴉片。根本一郎代表著日本在民國的縮影,開辦書屋講經佈道,實則講歪經、布邪道,暗地裡做鴉片生意供養軍隊。而師傅和巧紅對鴉片的態度,也表明了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前,飽經了百年滄桑(1840-1937)的中華民族,民族意識已經開始覺醒。
中國近代史開始於1840年,這一年,英國政府以 林則徐虎門銷煙 等為借口,發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逼迫中國簽訂了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割地,賠款。 自此以後 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鴉片侵害的中國人也帶上了"東亞病夫"帽子。
所以大家明白了李小龍、李連傑、甄子丹電影里為什麼一定要踢壞那塊匾,那是所有中國人的恥辱!
曾經差點因為毒品亡國亡種,背負著近二百年恥辱的中國人,在禁毒這件事情上,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2007年英國人阿克毛攜帶4000克毒品在烏魯木齊機場被抓獲,隨即被判處死刑。時任英國首相的布萊登也致電求情,然並卵,最後注射死刑。
電影《湄公河行動》的那位毒梟原型 糯康 在2013年在雲南昆明執行死刑。
每年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6月也是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月份
每年6月,不少宣判的毒販都放在6月槍決。
祭奠屈原,我們用粽子;祭奠烈士,我們用花圈;祭奠林則徐,我們用毒販的人頭!
今天和大家聊聊姜文的「民國三部曲」。
姜文?我想這個就不用跟大家做過多的介紹了,只說明一點關於他的父親。姜文的父親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軍人。說道軍人,我想大家應該能大致了解到姜文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哪一種了。對於侵略者而言,姜文的恨不比每一個人少。
先說說《讓子彈飛》,說簡單點這是一個悍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說深刻點兒,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悍匪的姜文面對以軍閥為後台販賣煙土的發哥,拔掉毒牙。電影中沒有過多的渲染煙土的毒害,只是作為一個背景而已。
我們都知道,鴉片從清末到民國時代,對於國人毒害的嚴重性,致使太多的人家破人亡, 社會 動盪。對於鴉片和日本人的恨不亞於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所以這是一段國人不敢忘記也不能忘記的國恥。對於姜文來說,這也許也就是為什麼「民國三部曲」都會涉及到鴉片。
到了第三部的《邪不壓正》,故事開始發展的矛盾點就是在中國的領土上種植鴉片被拒絕而引發的後面的欺師滅門慘案再到復仇。
姜文電影主角都是一個很卑微的主角成長為一個英雄,是一個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 電影是一門藝術,它應該和文字一樣有力量,比槍桿子更有力量的載體。生活在今天這樣和平的環境中,似乎也在警醒國人別忘記了鴉片毒害國人的這段 歷史 。
因為中國的徹底的沒落,從一個世界的大國強國淪落到成為列強的口中肉盤中食,任人宰割就是從鴉片開始,到了民國依然如是。
鴉片就是一個符號,中國人衰弱的毒瘤,只有擺脫鴉片中國才能復興。整個民國就是中國抗爭列強,擺脫鴉片,自救自強的過程。
所以,鴉片出現在電影中即是事實,是時代的符號,也是一種隱喻!
第一部是2010年的《讓子彈飛》,第二部是2014年的《一步之遙》第三部就是今年即將上映的《邪不壓正》。
國民三部曲都涉及到鴉片無非兩點:劇情需要,告誡世人
過去的鴉片現在的毒品,每個時代都有一部分人深陷其中並且每個時代都會領清醒著與之作斗爭。
過去鴉片誤國現在的毒品傷民都是一回事,不過有黑暗就會有正義與之作斗爭,所以這種題材的電影有雙關運用,即反映了電影本身所展露的人性的貪婪與不朽,又映射出當前 社會 所面臨的換湯不換葯的挑戰,使人們自省自強
感謝您的邀請,新干線影業為您回答:因為到了民國中國開始沒落,而鴉片就是一個導火索
劇情需要唄,再就是讓國人勿忘國恥牢記 歷史 ,愛國情懷的體現。
深受其害,勿忘國恥。
愛國情懷的一種表達方式。
只要我們用心感受、不管是什麼樣的想法都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那麼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