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打白骨精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三打白骨精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了這部影片感覺突然對唐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幾句對白印象深刻,觀音菩薩對悟空說:「你看的是真相,你師傅看的是心相」。唐僧決心以死度白骨精時對悟空說:「如果我沒用我的死去度白骨精,那麼即使我到了雷音寺取到了真經也沒用的」(大意如此)。
這些對白給人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感覺一:一直以為悟空很厲害,唐僧很無能,其實是自己領悟淺了,悟空的厲害是在武功,即術的層面,而唐僧的厲害是在信念即道的層面。悟空看的是真相,他要分辨是人是妖,而唐僧根本不分人和妖,人要度妖也要度,這境界相差不止一層啊,難怪佛祖選擇唐僧去西天取經。
感悟二:總以為成功就是雷音寺,只要到了那邊拿到真經就是獲得了成功,其實那隻是成功的表象,或者是成功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這一輩子其實就是一種修行,重視當下的每一個修行實證才是真經,就像學習的目的並不是你知道多少知識點,這些網路都有,而是你了解事物本質的能力。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用自己的學習能力去探詢事物的本質,保持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不用自以為是的真相來掩蓋自己的心相,是我的挑戰。
寒假,我和爸爸媽媽去曲江劇場看木偶劇,木偶劇的名字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木偶劇里我喜歡豬八戒說的一句話,唐僧派他去巡山,他撒謊說「前面有座石頭山,山裡有個石頭洞,洞里的妖怪一個叫我豬爺爺,另一個叫我大師兄」。
孫悟空、唐僧、沙僧、八戒在取經路上遇到白骨精,白骨精想吃唐僧,第一次變成一個小姑娘,被孫悟空看穿並打死了;第二次變成一位老太太,又被孫悟空並打死了;第三次變成了老伯伯,被孫悟空看穿並打死了。因為唐僧以為孫悟空打死了好人,所以不認孫悟空做徒弟了。沒有了孫悟空的保護,唐僧被白骨精抓走了。豬八戒向孫悟空求救,孫悟空不去。八戒去救師傅但八戒被白骨精抓住了,最後孫悟空救了師父。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外貌,因為妖怪是會用外表你的。不能向豬八戒那樣偷懶,要認真完成好師父交待的任務!
觀看了《三打白骨精》後我有一些深深的感觸,我想對大家說「白骨精」到處都是。
這篇故事是說唐僧四人在西天的路上遇到了白骨精。白骨精先變成美女來誘惑唐僧,但被孫悟空識破打跑了,後又變成一位老婆婆來找女兒,但又被悟空打跑,第三次又變成一位老爺爺來騙唐僧,但最後還是被孫悟空打死,成為一堆白骨現了原形。
觀看了這篇後,我想在社會中有很多像「白骨精」一樣的千變萬化的妖怪,她們時不時地出來詐騙我們,而社會中有很多像「唐僧」一樣生性純良的人老是被騙上當。記得有一次看新聞,一位老人接到詐騙電話到銀行提錢,銀行的工作人員對他多次勸導,都趕出門外了,老人還埋怨工作人員阻礙他發財。
這是生活中的「白骨精」,它有可能是一個電話,有可能是一個路人,有可能是身邊熟悉的人。雖然他們很難徹底消滅,但是我們可以多看書多看報認出他們,不上他們的當,讓自己成為「孫悟空」擁有一雙火眼晶晶。
唐僧師徒四人在路上碰見了白骨精。白骨精為了自我長生不老,幾次去蒙騙唐僧,想吃上鮮嫩的唐僧肉。但是每次都被孫悟空的金箍棒打傷了,白骨精化做一股黑煙逃走了。之後,白骨精就成了菩薩,孫悟空還是把他打死了,唐僧不明真相把孫悟空趕走了。透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覺得唐僧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但不分敵我,為了一個假菩薩趕走了孫悟空,被白骨精的表面現象和花言巧語給騙了。這些讓我明白了,不要輕易被陌生人的外表和欺詐行為所迷惑。個性是交朋友的時候要了解對方,要有把握的時候才與之接觸。
書中的孫悟空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他敢於和妖怪作斗爭,盡管唐僧用金箍咒折磨他,但孫悟空立場堅定,堅決把敵人消滅了,他是個偉大的人物。
如果說過去的所謂中國大片只是單純的模仿好萊塢,那麼從這部開始,我想就是超越的開始。
其實所謂的美國爆米花電影,特效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夾雜著一些基本沒有任何懸念的劇情,正義經過種種磨難戰勝自我再戰勝boss,當然不可或缺的還要體現出美國的意識形態,所有好萊塢大片都是這個套路。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爆米花電影不如美國,主要原因在於特效做的很差,完全像是動畫片,劇情上更是沒有新意雲雲。
但這部電影的出現,我相信將是中國電影的拐點,首先是特效,可以說完全不存在動畫的感覺,有些鏡頭甚至超越了霍比特人中的特效,可以說這部片完全證明了中國電影可以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特效。其次劇情方面在小說的框架下大膽改編使得劇情更加跌宕起伏,又完全沒有非常離譜的感覺。再加上鞏俐驚人的`演技。
我認為這完全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特效史冊的電影。
大年初八,媽媽帶我去看了電影《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這部電影里的故事情節和《西遊記》書里講的《三打白骨精》故事情節幾本一樣,就是白骨精變成老婆婆、小女孩等不同身份的人來騙取唐僧的信任,使得唐僧和孫悟空之間產生矛盾。但是電影里的畫面比電視劇的好看很多,白骨精白色的羽毛裙很漂亮,那種紗紗的感覺,飄來飄去。還有就是有著國王身份的壞蛋,為了自己的疾病,殘忍的殺害小孩子,比白骨精還壞,嫁禍他人。最後唐僧為了度化白骨精,竟然讓孫悟空打死自己,也真是太偉大了。
看完電影,我覺得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對的是雖然白骨精是壞人,但是也不能什麼壞事都往她身上放,不管是不是人家做的,壞人裡面也有「好人」;皇帝看上去是好人,和藹可親,但是他才是真正的壞人,為了自己,殺害小孩子,並且嫁禍給白骨精。現實生活中,要善於識別真偽,不要被壞人、騙子的花言巧語蒙騙;外表不能代表一切,越是華麗的外表,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姥姥、姥爺一起去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三打白骨精》。這個電影有時候搞笑,有時候恐怖,可精彩了。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要去西天取經。一路上,白骨精一直想把唐僧吃掉,可孫悟空火眼金睛,總能識破白骨精裝扮的人物,每次都保證了唐僧的安全。但唐僧因為孫悟空殺死了妖怪們偽裝的小孩和她的媽媽,唐僧不相信那個小孩和她媽媽是妖怪偽裝的,於是,唐僧就把孫悟空趕走了,可孫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抓走了,當觀音菩薩告訴孫悟空,唐僧有危險的時候,孫悟空放心不下,立刻趕回來和豬八戒、沙僧一起打敗了可惡的白骨精和妖怪們,把師傅救了出來。
從這個電影中我學到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勝利。
寒假裡我去看了一部緊張而又刺激的影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故事的開頭由一隻白虎的出現,為了躲避白虎唐僧躲進了山洞,因而救出了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孫悟空,在一同西去取經的路上遇到了白龍馬、豬八戒、沙和尚。
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過一家雜貨店時,有一位老奶奶熱情的接待了他們,原來她是白骨精變的,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不擇手段,先後變成老奶奶,小孩,乘孫悟空沒有防備,用灰塵蒙住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孫悟空排除 了重重困難識破了白骨精,並且一棒打死白骨精,唐僧卻誤會孫悟空濫殺無辜,將他逐出師門。白骨精乘師徒反目時搶走唐僧,唐僧後悔莫及,孫悟空在回花果山的路上碰到觀音菩薩,經菩薩指點又回到師傅身邊,發現唐僧有難,拼盡全力,徹底的打敗了白骨精。唐僧有一副菩薩心腸,他不忍心白骨精死去,決定親自陪著白骨精去轉世,度化白骨精。
在電影中我喜歡孫悟空的忠心耿耿,豬八戒的搞笑古怪,沙和尚的忠誠善良,唐僧的菩薩心腸,兩個小時內有歡笑,有淚水,有感動,也有感傷,同學們假期里去看看吧!
❷ 西遊記有哪些電影
1、《西遊記女兒國》是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由鄭保瑞執導,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領銜主演,林志玲、梁詠琪、劉濤、苑瓊丹、潘斌龍、施詩出演的喜劇魔幻片。該片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與各路妖魔鬼怪鬥智斗勇的故事。
2、《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是根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西遊記》進行拓展和演繹的3D動畫電影,由橫店影視、天空之城、燕城十月與微影時代聯合高路動畫、恭梓兄弟、世紀長龍、山東影視、東台龍行盛世、淮安西遊產業與永康壹禾共同出品,田曉鵬執導,張磊、林子傑、劉九容和童自榮等聯袂配音。影片講述了已於五行山下寂寞沉潛五百年的孫悟空被兒時的唐僧——俗名江流兒的小和尚誤打誤撞地解除封印後,在相互陪伴的冒險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是由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3D動作奇幻電影。該片由鄭保瑞指導,郭富城、鞏俐、馮紹峰、小沈陽、羅仲謙領銜主演。影片於2016年2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勇斗白骨精的故事。
4、《西行平妖》賈永泉、陳繼銘、杜玉明、穆立新、董志華等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發生的故事。
5、《真假美猴王》是一部由方熒執導,徐大松、王金柱、趙宇良主演的科幻電影,於1983年上映。該電影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被師傅趕走後,唐僧遇見假孫悟空發生一系列的故事。
❸ 孫悟空被小妖打說五百年了每天打三鞭子你不煩我都煩了是什麼電影名
電視劇《大神猴》
❹ 孫悟空500年每年被打三鞭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連他那每年回答三遍的電影,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名字了,我們大家可以查詢一下。
❺ 五百年了每天打三鞭子煩不煩什麼電影
網路大神猴。
❻ 謝苗演的孫悟空五百年了每天打三鞭是什麼電影
他主演的孫悟空,在這幾部劇里,感興趣了可以都看看,不感興趣就大概看下裡面的人物及造型,然後確定你所要找的。
❼ 謝苗演孫悟空每天被打三鞭子的電影叫什麼
《大夢西遊》。
《大夢西遊》是由浙江美視眾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僑聯影業有限公司、喜悅動漫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於2016年推出的一部魔幻穿越愛情類型影片,該片由馬雲執導,謝苗,焦娜主演。該片於2016年5月20日於愛奇藝獨家首播。
劇情簡介:網路游戲《大夢西遊》的人物設計師唐小劍(張赫飾)遭遇創作瓶頸,午夜時分夢回西遊。在唐小劍的夢中,孫悟空(謝苗飾)與白骨精(焦娜飾)二次鬥法時雙雙出現在現代時空。孫悟空落在了唐小劍的家中,與唐僧長相一模一樣的唐小劍收留了初來乍到的齊天大聖,而白骨精卻意外掉落在了夜店,來自西遊的二人在現代社會中鬧出不少笑話。
唐小劍在夜店被白骨精盯上,孫悟空從白骨精的手中救出唐小劍,反遭其誤會。直到白骨精再度出手,唐小劍意識到錯怪了孫悟空,二人和好,唐小劍被救,白骨精被孫悟空所俘,並被其封鎖法術。二人承諾,暫為同盟,一同尋找回去的方法。
❽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漫漫人生取經路,惟有用心方得始終……
周末,在家看了一部在2006年就已上映的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看過後一個人深思了許久:關於人生,關於人性以及關於人與人的相處。
小時候看西遊記,看的是熱鬧和對英雄的崇拜,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名師指點,打敗天下無敵手;長大後看西遊記,讓我深深感動的除了猴哥,還有劇中美輪美奐的妖精。每一個纏綿悱惻的妖精背後都是一段對世事無常的不甘與落漠,而我也總會生出「卿本佳人,奈何為妖」的無奈感慨;如今已過而立之年,重溫西遊,竟也開始參悟人生。想來,我離四十不惑已近矣……
相比於86版的《西遊記》對原著風格的延續,及周星馳版的《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中對愛情與事業的參悟,這個版本的西遊記在延續了周星馳版的台詞搞笑且超現實的無厘頭風格和唐僧的普渡眾生的碎碎念外,劇情人物的設計和關於探索人生的經典對話,是該劇的一大亮點。
1 .小妖的悲哀
86版的西遊記讓大家忍不住哀嘆:「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帶走了,沒背景的妖怪都被亂棍打死了。」許多人從中感受到了被生活和命運操縱的深深壓抑和焦慮。
而這部電影卻告訴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白骨精故事,填平了我們對這個社會的不平不滿之念。
白骨精在做人時被冤枉成「妖孽」,死得慘烈憤恨。所以做妖時,她風華絕代,妖得絕美,心狠手辣,足智多謀。但她也有自己的命門,不能被人叫做「妖孽」。鬥法時,她跟孫悟空說:你再叫我妖孽試試?悟空自然無敬無畏:我就是叫你妖孽怎麼著,你是妖孽你全家都是妖孽。有個細節是,白骨精當下對悟空撂話:唐僧肉我可以不吃了,你,我一定要斗到底。後來她離間師徒,她的復仇方式不是讓他敗讓他死,而是讓他丟掉最重要最珍視的那樣東西——就是讓唐僧親自趕走孫悟空。事實證明白骨精是對的,對於悟空來說,被唐僧冷暴力式的拋棄是他的心魔。
我在這里驚喜的看到,原來妖不僅有智商還是有信仰的。一個有信仰的妖會是一個招人喜歡和憐惜的妖,只是她能力沒有悟空強,不曾吸引到玉帝這般大人物的注意,最要命的是不曾被這世界溫柔以待。
好在,影片的最後唐僧用犧牲自己的生命,送白骨精轉世輪回度化了她,讓她變回了那個一身素衣,面容純凈,嚮往美好、心懷善念的真實的樣子。
我想許多人看到這里都會想,原來迂腐和固執有時也很可愛,倘若世上多些向唐僧這樣看起迂腐固執實則至善至誠的人,我想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2 、關於對與錯
在悟空告別師父後回花果山的路上遇到了觀音菩薩。
菩薩對他說:「悟空,眼下你師父命懸一線,現在是他最需要你的時侯。金蟬子等了你九世,才等到今生和你一世的師徒緣分,將你引入成佛的正道。」
悟空對菩薩說:「可這小和尚這一世,已經放棄了俺老孫。是俺老孫錯了嗎?」
菩薩繼續說:「悟空其實是你放棄了師父。五百年前你相信自己,五百後你還是沒有變,為何不放棄自己去相信別人。一直以來,你用自己的錯與對去看別人的對與錯。你火眼金睛看的是真相,但你師父看的是心相。」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許多時侯你眼中的對錯不一定是別人眼中的對錯,即便你修得火眼金睛,依然不能把你知道的對的世界強加給別人。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如果我們能夠盡量給別人少貼標簽,那麼曾經的「壞人」,或許也會隨著時光的反轉,在某一個時間點變成為大家所接受和喜歡的「好人」。比如上學時老師眼中的「壞學生」和「差學生」在走向社會後一部分成為了「企業家」;過往的殺人犯在若干年後救了失足落水的兒童成了「英雄」……
3. 關於孫悟空的「金箍」
小時侯看西遊記時總忍不住想,如果世界上沒有「金箍咒」該多好啊,孫悟空就不用受苦了。長大後便明白,一個能力超強且內心缺乏敬畏或者沒有信仰的人也是很可怕的,因為你永遠無法測猜他下一秒會弄出什麼「幺蛾子」。生活中的本·拉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參加工作後,有時會忍不住想假若孫悟空沒有被騙帶上「金箍」會怎麼樣,唐僧會管得住他嗎?為何孫悟空能力那麼強卻非要找一個像唐僧一樣什麼都不會的師傅呢?為此我以前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創業路上,唐僧和孫悟空誰更適合做老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明白,其實不管我們是不是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卻每個人都有,即便有形的「金箍」被取下,當「緊箍咒」響起時,我們依然會覺得疼得山崩地裂、痛不欲生,因為「金箍」已深入腦髓。「金箍」的製造工廠是「生活」和「經歷」的,更多時侯是「原生家庭」與「童年創傷」。
而創造咒語的便是那些和我們如影隨形、息息相關的理想、願景和成就;以及那些一言一語都可以讓我們心起波瀾的人或事。想起他們時總能帶給我們無限憧憬、希望和激起挑戰的興趣和決心,所以我們永遠也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最終許多人感到壓力山大,活生生的被壓在了五行山下。(生活中的五行山:一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貪——強求自己能力范圍外的事物;嗔(拼音為:chēn)——控制不住暴燥;痴——「自以為對」的自我;慢——傲慢不講理;疑——懷疑自己和他人)
所以,若想尋得解脫,必要去取經修行。
4. 取經即是修行
取經即是修行。唐僧四人代表人類主要的四種不同性格特徵,每種性格都有自己需要修行的部分。孫悟空:信任和成全;唐僧:決斷和放下;豬八戒:承諾和擔當;沙僧:勇氣和信心。
所以,我一直認為人生是一場修行,遇見誰都是緣份。另外,不管我們經歷過什麼,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始生活,最終都會觸碰到生活的本質。
原本家庭幸福,經濟基礎豐厚的孩子,在父母老去時,也會為錢發愁,會知道這世界除了愛情,也有柴米油鹽;
從小生活不幸,家境窘困的孩子也會在拼盡努力獲得物質豐盛後,開始感念只要人間真情在,處處都會是春天;
那些老師和父母眼中的好學生和乖孩子,終有一日也會為「好孩子」的標簽而累,他們逐漸明白一味滿足別人的需要,透支的卻是自己的熱情和耐心。當付出變成束縛時,除了生無可戀,他們也開始關心和沉思: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些從小在缺少父母關愛、溫暖和認可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也會在獲得足夠的愛與溫暖後,逐漸明白愛是責任、付出和信任。
5. 為何菩薩總是出現在危機關頭?
我小時侯除了對孫悟空不帶金箍有暢想,另一個暢想就是為何菩薩能夠洞察一切,卻只在別人去祈禱時才會顯靈?
後來做了心理咨詢師也逐漸開釋:1、菩薩和凡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困惑和需要修行的地方,所以他也不能照顧到每個人;2、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當下時間里開化,所以節奏很重要。這就好像每個人或許能清楚自己身上的問題,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改變的意願。佛渡有緣人,這個有緣我想便是那些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且願意付出行動去改變的人,才是佛在當下需要去開化的人。對於那些不信或不以為然的人,我們可以感召卻不能強行開化。因為我們不能剝奪了別人努力和成長的機會。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成長即是修煉,不到關鍵時侯,再多的有益內容對方也可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對於任何人來說,別人的經歷就如電影,沒有自身的感悟和反思是折射不到自己身上的。
在生活中,廟里燒香拜佛,有許願還願之說。所謂許願就是你提出了願望,並願意為這願望提供代價。我想這和我們日常說的「心誠則靈」的「發願」和「迴向」是相通的。可見成長的確是需要修行的,修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6. 關於信仰
唐僧說:我願度她而死,下一世,我依然信仰我所信,哪怕因我這樣的信仰,取經之路要耗費我十世。悟空說:我願信你所信,成全你所信,再過一世,再過十世,依然願做你徒兒,隨你取經。
看到這里,我很感動。我想真正能感化一個人的只有信仰,也只有信仰可以讓任何有力量的人在它面前都是矮子。
7. 修行從當下開始
舍與得盡在一念之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盡如是。
唐僧因為開悟「度化的意義在於不僅是教化,更是犧牲自我,無條件的成就他人」,因此他收獲了悟空對他的絕對信任和敬仰;
悟空因為開悟「愛就是信任和成全」,因此他與唐僧真正的心靈交融;
而追求快樂和游戲人間的八戒和尋求團隊歸屬和價值的沙僧也都在取經修行的過程中找到信仰,被信仰感召而感受到生命的充實和意義。他們的起點不同,出發方式不同卻都靠著彼此的相互扶和鼓勵最終修得圓滿。
這讓我想起我前段時間發過的一段話:說過的話,走過的路,看過的書,見過的人共同組成了我們的人生,也影響著我們的一生。而人總要多經歷一些,才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追求的意義。
如果有幾個朋友,在交往中可以讓我們在彼此相同的地方找到共鳴;在彼此不同的地方感受到吸引、鼓舞和力量,那便是值得用一生去結交的朋友……
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幾個這樣的朋友。
❾ 大神猴每天三鞭是第幾集
大神猴每天三鞭是第1集:
大神猴是由譚俏執導,謝苗,南笙,林禹,金雅娜,易正福等主演的電視劇。
該劇改編自網路人氣小說悟空日記,講述了大神猴孫小天拯救蒼生的熱血故事。
故事講述了千年前,孫小天在創造了救世奇跡後卻遭九通猿猴冒名頂替,遭受重重打擊,失去神力,憑借凡人之身,在諦聽,萬宗山莊少莊主東方陌和九天聖姬桑槐的幫助下,拯救蒼生,過程中意外與妖界至尊萬妖窟公主玉冰心相識,相愛。
歷經千險集齊三大神器,打敗四大魔王,力戰九通獼猴,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收獲大愛與真我。
九重天坍塌,九通猿猴借眾神補天不在其位之際,命妖界找尋三大神器。
萬妖窟公主玉冰心夜襲周元城,威逼不周山山神周玉關交出三大神器之一的撐天柱,周玉關前往踏梅弱水囚牢求請五百年前被關押在此的神猴相助,不料神猴早已厭世。
周玉關救下被典獄司暗下殺手的神猴,自己魂飛魄散,周玉關的犧牲令神猴動容,決定闖出弱水前去救百姓,地藏菩薩出手助他,並派遣諦聽跟隨在其左右監督神猴,二人趕至周元城,擊敗玉冰心救下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