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什麼叫元電影

什麼叫元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06 05:16:17

A. 元電影和普通電影有什麼不同

「元電影」理論來自於文學領域的「元小說」理論。
1970年,美國小說家威廉·H·伽斯在《小說與生活中的形象》首次提出「元小說」,即「關於小說的小說」。在這類小說中,作者往往通過揭示小說這一寫作形態本身的虛構性,解構甚至抵抗傳統小說寫作的成規。
很快,「元小說」的理論被引入影視領域,與「元小說」相似,「元電影」是「關於電影的電影」,包括所有以電影為內容、在電影中關涉電影的電影,在文本中直接引用、借鑒、指涉另外的電影文本,或者反映電影本身製作過程的電影。
望採納!謝謝~

B. 元電影的概念是什麼

親親您好,看到您的問題,很高興為您服務,這邊為您查詢到;元電影概念是什麼 元電影不是一種電影類型,也不是一種電影流派,而是電影以自身為媒介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自我反射、自我認識的特殊方式,因此元電影的含義是雙重的:一層含義是指上文所列舉的具有元電影標志的元電影作品,另一層含義則是指根植於一切電影中的文本聯系引自 何為"元電影"元電影本質上是一種電影觀念、一種理論視野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到您幫助,這邊祝您生活愉快!一切順心哦~(∩_∩)

C. 什麼是元電影

就是以電影本身或電影拍攝手段為內容的電影。

D. 元電影是什麼

元電影是指關於電影的電影,包括所有以電影為內容、在電影中關涉電影的電影,直接引用、借鑒、指涉另外的電影文本或者反射電影本身的電影都在元電影之列。元電影將電影自身作為對象,標示了一個內指性的、本體意識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反射的電影世界,包含著對電影這一藝術形式和構成規則的自我審視。廣義的元電影還指一種電影思維,一種文本交織的文化機制。元電影的含義是雙重的:一層含義是指具有元電影標志的元電影作品,另一層含義則是指根植於一切電影中的文本聯系。每一部電影的誕生不可避免地銘刻著以往電影的印記,可以說世界電影史的內部潛行著一部元電影史,潛行著一部與自身傳統持續對話的歷史。討論元電影,正是要尋找電影再現、重新創造先驅者的軌跡,揭示在一個相互聯結的文本之鏈上文本與文本的內在

E. 元宇宙和元電影有什麼關系

元宇宙與電影有著天然的聯系:一方面,人類對抽象「元宇宙」概念最初的具象感知都來自於科幻電影。另一方面,電影是藝術和科技相結合的產物,每次科技變革都推動電影創新發展。

F. 什麼是元電影

就是電影中出現的電影,製作方會單獨提出來製作成獨立的電影,如果需要的話
比如說,守望者這部漫畫里有一個人物,他喜歡看一部漫畫,叫做黑船傳奇,結果很多粉絲對這個漫畫很感興趣,於是製作方專門製作了黑船傳奇的動畫片

G. 一部鬼電影有個叫元生的電影是什麼

《聊齋之欲焰三娘子》

H. 什麼叫做電影元素

電影元素是組成一部電影的,有七個元素:語言,故事,結構,思想,角度,情緒,鏡頭。

電影是一種敘事為主的藝術,其敘事方法雖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其結構模式可歸納為幾種類型。結構指作品內容的組織、安排、構造,如片語結構、句型結構、段落結構。我們不但要靜態地研究結構形態;還要動態地研究結構生成;微觀研究結構成分;宏觀研究結構網路。

結構主義領袖皮亞傑認為:「一個結構包括了三個特性: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身調整性。」整體性指若干 電影膠片成分建構體系的組成規律;轉換性指結構是動態的轉換體系(而非靜態的形式);自身調整性指結構轉換不會越出結構邊界之外,具有守恆性和某種封閉性。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學的敘事結構即情節安排,他認為悲劇情節應有頭有尾(完整)並有長度(時間延續過程)。

傳統敘事作品中情節結構佔主體地位,最典型的是戲劇沖突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結構主義建立了「中心化結構」,而解構主義堅決反對中心化,認為中心「不是一個固定的點,而是一種功能,一種使無數符號替換物的活動成為可能的無定點」,他們從「作品」走向「本文」。

巴特認為「本文無所謂構造,本文中的一切都一次次得到意指和多次運用,本文沒有一個極盡的整體,也沒有終極結構。」他還認為,「根本不存在文學獨創性這種東西……所有的文學都是互為文本的」。

編輯本段敘事結構 電影的敘事結構也有多極(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指組織關系和表達方式,可稱為本文結構或總體結構,它與蒙太奇結構含義相當,是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包括「潛結構、策劃、設計、烘托以及作為結果的對形式與內容的總體感覺」(薩·托馬斯語),敘事結構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軀干,是其面貌和風格特徵的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個層面指電影整體系統的組織關系,如類型片結構模式,它在總體結構之上。

第三個層面在總體結構之下,即影片內部各元素的組合關系,如情節、畫面、剪輯組合關系。

總之,電影敘事結構參與元素更多,因而更復雜,需有精細的情節設計和精巧的結構布局才能講好故事。新浪潮所創的「無結構」其實是一種更隱蔽、自由而鬆散的結構。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


(8)什麼叫元電影擴展閱讀

五種常見電影結構模式類型:

①因果式(戲劇式)線性結構。以故事因果關系為敘述動力,以線性時間戲劇化展開故事(少用閃回、插敘),敘事鏈單一(無並置、對照、復調,但故事可多線索發展),追求情節結構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完整結局,強調外部沖突和動作強度,如生死抉擇、最後一分鍾營救等高潮。多數傳統電影屬此類,其經典情節結構強化了「幻象真實」和「移情」,迷惑觀眾入戲,如《關山飛渡》、《真實的謊言》。

②回環式套層結構。以多層敘事鏈為敘述動力,以時間方向上的回環往復為主導(非線性發展),情節過程淡化,講述方式突顯,意義不在故事中而在敘述中產生,它調動觀眾參與意義建構,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戲,不給出確定的結局和意蘊,如《羅生門》、《法國中尉的女人》、《羅拉快跑》。

③綴合式團塊結構。沒有明晰的時間線性故事發展和因果關系,也沒有連貫統一的情節主線和戲劇沖突焦點,以打亂時空的敘事片斷綴合而成,各個片斷或團塊之間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結構或意象並置組合的詩化結構。它不以情節和哲理取勝,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尋味,如《城南舊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羅》。

④交織式對照結構。以兩條以上敘事鏈(不只是兩條故事線索)組合形成對照性張力運動,建構復調主題,其因果關系、戲劇線性敘述仍然存在,只不過更復雜化,它將移情幻象與哲理思考合而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⑤夢幻式復調結構。以夢境和幻覺為主要敘述鏈接和內容,以兩個以上敘述聲調形成對話和沖突,物理時空轉化為心理時空,多重對話(人與人、人與自身、人物與敘述者、人物與觀眾)形成對話狂歡,如《野草莓》、《八部半》、《夢》。

I. 請問什麼叫元電影呀,電影<後窗>如何體現這一點的呀

元電影就是以拍攝電影本身作為題材。《後窗》中主人公的角度與攝影師類似。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元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人視頻好看的喪屍電影 瀏覽:300
花椒之味翻拍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732
鄧紫棋演一部電影要多少錢 瀏覽:279
男士說的小電影是什麼意思 瀏覽:465
凱旋摩托車什麼電影用過 瀏覽:431
今天看的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660
有什麼感人的青春愛情電影 瀏覽:464
電影特工爭風的中女主角唱的主題曲叫什麼 瀏覽:30
外國電影什麼的回憶 瀏覽:366
拿瓦大電影之雅塔萊斯免費觀看古代將軍 瀏覽:751
王寶強電影完整免費 瀏覽:625
堵敵人三天三夜什麼電影 瀏覽:783
現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有哪些最火 瀏覽:863
葉問電影有哪些BUG 瀏覽:475
豆瓣電影多少分算高分 瀏覽:176
今年好看的武打電影 瀏覽:799
以小孩有關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22
飆車黨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7
電影院里怎麼撿到手機 瀏覽:402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知呼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