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我去紹興,去哪裡玩比較好玩
可以去安昌古鎮,但是這個古鎮臨水而建,都是窄窄的石塊路,路邊就是一條河。額,就是真的人很多,去的話,容易擠死,容易暴躁,然後特別無語的是明明那麼窄的一條路,還要擺一半的餐桌。。那裡吃的話,都是一些小飯館,對外買一些紹興特色的菜餚,還有醬鴨之類的,和仁昌醬油,腐乳,龍須糖。其他的像糖葫蘆,糖人,之類的別的景區也有,不過提醒一下,那個紅色的糖葫蘆用的色素做的,建議不要買,去正宗的店裡買。然後河裡是有烏篷船的,一個船大概坐兩個人。其他的話,停車挺麻煩的,從大門進去比較擠,建議從後面繞進去,那裡停車位比較多。
這里講一下倉橋直街,上次過年前去的,裡面有印糕,奶油小攀,臭豆腐,魚丸呀之類的。那個印糕的話我買的是一小盒,24元,紹興人表示價格貴了好多,包裝還可以,裡面有兩種款式,一個是外面白的裡面是芝麻餡,另一個是外面黑的,裡面豆沙。我覺得作為一個紹興人,更加喜歡那種外面白的,裡面是白糖餡的,那種好吃。真的要去買這種,可以去那個農貿市場,那裡早上有專門的這種不做作的印糕。然後我要強烈譴責這個奶油小攀,這是我吃過最難吃的東西,腥的一批,那些廣告全是昧著良心講假話,虧我期待了那麼久 然後一條街上,不同的店鋪有不同的價格,3.4.5.6都有,我買的是最貴的6元,差評。然後臭豆腐真的香,給滿分。魚丸我沒有買,也不知道味道如何。倉橋直街逛的快的話十幾分鍾吧,可以了。但是人真的沒有安昌古鎮多,行走比較舒適,然後裡面還有各種古玩店,絲綢店,質量如何,大家自己看看,我也不買。
這里說一下柯岩風景區,哈哈我的童年被它承包了,幾乎每次學校組織旅遊,都是去那裡。嗯。。那裡吧,沒什麼好玩的,走走還可以,小店小吃也沒有多少,有豆腐乾哈哈。都是水,山,那個草,樹,一般般吧,沒有想像中那麼驚艷。不過這是幾年前的記憶了,我已經好久沒去了嘿;-)。其他的話,魯迅故里,沈園呀,據我外省的室友說就那樣。。所以大家自己決定好呀,去哪裡玩嘿,比心。
『貳』 紹興三個小眾景點,本地人都少有知道,還有西遊記的取景地
紹興是一座 歷史 悠久的 旅遊 城市,來到紹興大部分遊客會去魯迅故里、柯岩景區,但是在紹興其實還隱藏著許多小眾、風景絕佳的景點。
位於紹興市齊賢鎮,從古代越國始這里就成為了採石城,奇石懸崖,深潭高峰使這里形成了獨有的石城風貌,西遊記續集中的祈雨鳳仙郡,就是在這里拍攝的,石城開采留下的石壁,蜿蜒小路確實有鳳仙郡多年乾涸的場景。
而如今的羊山石城,經歷歲月打磨,已是綠樹掩映,分東西兩區,低矮的東區以岩石為基礎,雕刻觀世音菩薩化身佛像88尊,東區峰巒起伏,懸崖之下更是普通仙境下的世外桃源,農家屋舍誠然是影視劇中的情景。
羊山石城不僅小眾,而且免費對外開放,想要感受紹興自然的山水風光,這里不是為一個桃源般的 旅遊 景地。
西有布達拉宮,東有兜率天宮,坐落於紹興柯橋區會稽山脈的兜率天宮是一處佛國凈土。兜率天宮位於高321米的寶林山峰之上,是彌勒菩薩的居所。
兜率天宮在原彌勒庵遺址處重建,原彌勒庵始建於東晉永和十年,自古便是彌勒信仰者的皈依處。現兜率天宮修築於山頂之上,千層佛階梯蜿蜒而上直通欲界第四層天-人間凈土。金蓮白玉的佛宮之中樹立一座高達33米的天冠彌勒佛像,是國內最高的室內坐佛像。
兜率天宮位於紹興大香林景區內,天宮居高臨下,依山而建,面臨香海池,東與普陀山遙相對望。高聳入雲的兜率天宮在山清水秀的環繞之中,卻又深入雲端,似在人間,又非人間。佛殿為漢白玉金頂蓮花形狀,宛若盛放於群山之上的一朵佛國白蓮,象徵聖潔,不受塵世污染的佛界清凈之地。
江南古鎮之中我最愛的大概就是紹興的新昌了,這里雖有著商業化的外衣,但在本質上依然保留著最地道的民俗鄉情。古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在連年的戰火中古鎮曾多次被毀壞,不斷的重修,如今我們能夠看到的較為完整的布局保留自明清時期重建的安昌古鎮。
從安昌古鎮的入口處漫步街巷,將會走過十七座 歷史 悠久的石橋,這些石橋建築於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風格,每一座橋都串聯起了古鎮曲折而又漫長的 歷史 。座座石橋連貫古鎮,小橋流水中連接著居民生活的便捷,也為古鎮留下了「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
安昌也是老字型大小 美食 的匯聚地,一個小小的饅頭製作工藝也是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特色的臘腸、臘肉、扯白糖都是《舌尖上的中國》推薦 美食 ,就連這里的仁昌醬油在晾曬時節飄出的香氣也會誘得遊人垂涎欲滴。
『叄』 紹興羊山石城
羊山石城地處紹興北郊齊賢鎮內,與東湖、吼山、柯岩並稱為紹興四大著名石景。是日,獨行前往一睹風采。
南宋《嘉泰會稽志》載:「羊石山,去縣三十六里,山上有石如羊,故名。」羊山石系火山碎屑岩,含鐵質,耐磨耐濁,抗壓力強,節理性好,塥頭大,可開鑿大幅石塊和超長石條,適用於構築城牆、海塘、江堤、水閘、橋梁、廟宇大殿柱樑,是古越一處採石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採石場地。採石於春秋越國勾踐時代始,距今已2500年矣。隋朝開皇年間(581—600),水師總領楊素奉命渡錢江平息越州豪強高智慧叛亂後,鎮守越州,被封為越國公。楊素為防豪強再次起事,著手組織民工,大規模開鑿羊山之石,在蠡城基礎上擴建越州羅城(羅城即外城,相當於今紹興市老環城)。唐宋及明清歷代,山陰、會稽兩縣北部沿海平原,凡修建海塘、江堤、水閘、避塘、纖道、橋梁及廟宇柱樑,亦大多採用羊山石。羊山石時為越地著名優質石材,應用面廣,開采量大,成為周邊村落居民的一大產業,石材銷路及至方圓百里。至清代晚期,整座羊山已成為一個由無數殘岩剩石組成的石礦遺址,石岩業遂告終止,史稱石城。此後水溢泉涌,風侵雨蝕,遂為風景之地。羊山以己之身,為民造福一方。
因無盡開鑿,羊石山原來的山勢山貌盪然無存,所謂有石如羊之「石羊」亦不復存在。當時鑿石者並無從山水景觀著想,只是為採石需要,揀其堅硬的、完整的、寬厚的用之,鬆脆的、斜角的、單薄的則等棄之。經千百年來的自然風化剝濁、穿孔、裂坍,給這方殘山剩水勾勒成一幅「峭壁巍峨,孤峰兀立,池水盪漾,異石羅列」的奇趣景象。
漫步羊山石城,若大個景區僅我一人和徐徐來風,只見數十峰百潭千丈壁奇景環繞靜候。石景琳琅滿目,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岩峰連綿,千姿百態,筆架峰、拇指峰、龜鱉峰、錦屏峰、天柱峰、觀音朝佛,峰峰逼真,引人遐想。峰下石階起伏,小徑逶迤;壁邊石池、石潭星羅棋布,數不勝數;池潭水脈相通,泉水叮咚,流水潺潺。一峰高數十丈,峰頂有小樹伸展神似黃山之夢筆生花。羊山天池,位於石城西南巔峰,其池水卻終年盈滿,深不見底,百日無雨不幹涸,真是神奇。天池下方另有一泉,水清澈,味甚冽,傳說八仙之一呂純陽曾到此採掘草葯,給人治病,他飲用過此水,被後人稱為「純陽泉」。西南向又有一峰,拾級而上,憑高眺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可謂石城之「妙高台」。
羊山石城素為越中名勝之地,從摩崖碑版和文史資料見證,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有眾多文人墨客,名士賢達曾到此游覽觀光,寄情山水,抒發心靈,留下了不少題句、詩篇。清代咸豐年間,會稽舉人、御使宗稷長游覽羊山,對羊山石景、水景感受頗深,便留下了《羊石山壁銘》一文,文曰:「開皇所鑿,武肅所保。叱羊如龍,風雷震踔。一角去邪,三泉潤橋。福下土方,靈境天造」。石城景象粗獷而柔美。電視劇《西遊記》、《女兒紅》等劇組均在此取景拍攝。現今,當地鎮政府正在進行規劃,擬將羊山石城逐步開發建設成為具有江南石文化、水文化特色的旅遊觀光休閑勝地,現已在低處崖壁刻雕有石佛,名曰「百佛城」。
羊山石佛與石城遙遙相對,相距不遠,石佛鑿於一峰孤岩之中。匠人們先在峰上鑿出一窟,又在窟中留石,鑿為大佛。石窟高三丈,周數十步,其空間正好容納石佛全身。石佛高約二丈,兩手扶膝,圓額豐頰,面呈慈祥,氣韻生動。
羊山風光,名不虛傳。
人們現將紹興平原風光稱之為「鑒湖風光」。古鑒湖,這個我國歷史上東南地區著名的水利工程和最早最大的人工湖泊,是東漢會太守馬臻在順帝永和五年(140)主持修建的。古鑒湖的築成,標志著紹興地區開發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躍進,最終造就了9000餘頃旱澇保收的良田,為紹興最終發展成為魚米之鄉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古鑒湖的築成還帶來了始料未及的效益,那就是極大地美化了紹興的自然環境,並以其獨特的山水風光成為古代的旅遊的一個熱點地區。李白、杜甫、陸游、白居易、元稹、賀知章、孟浩然、宋之問、徐渭等都在此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詠湖詩篇。今天的「鑒湖」自南宋時期大致定型,完整意義上的鑒湖早已變成了一個歷史概念。
紹興的山水發展至今日早已超出「風光」的范疇進入到了「山水文化」的層次。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人們根據當時的需求和力量,對山水加以利用和改造,使之符合自身的目的,從而成為人類文化的有機組成部份。相互之間不但長期共存,而且相互聯系,彼此制約,深層互滲,從而復合出絢麗多彩的山水文化現象。
陳橋驛先生在他的《紹興水利史概論》中說道:「紹興,這個良疇沃野、河湖交織的魚米之鄉,它其實是歷史時期水利事業的產物。」
羊山亦屬古鑒湖和鑒湖范圍,我把它視為紹興山水文化其中的一處縮影。
『肆』 兜率天宮拍過西遊記嗎
兜率天宮沒拍過西遊記。西遊記里的天宮主要是布景加後期特效製成的畫面,沒有實際取景地,其中大聖鬧天宮這一集里的兜率宮是在北京育英學校拍攝的,孫悟空和二郎神對戰,拍攝地主要在北京十渡和七王墳,孫悟空和哮天犬對打分兩段拍攝,一段在北京十渡,一段在江西廬山植物園。
西遊記的景地
紹興市齊賢鎮,從古代越國始這里就成為了採石城,奇石懸崖,深潭高峰使這里形成了獨有的石城風貌,西遊記續集中的祈雨鳳仙郡,就是在這里拍攝的,石城開采留下的石壁,蜿蜒小路確實有鳳仙郡多年乾涸的場景。
如今的羊山石城,經歷歲月打磨,已是綠樹掩映,分東西兩區,低矮的東區以岩石為基礎,雕刻觀世音菩薩化身佛像88尊,東區峰巒起伏,懸崖之下更是普通仙境下的世外桃源,農家屋舍誠然是影視劇中的情景。
『伍』 西遊記有的景頭是不是在紹興羊山石城拍的
第二部西遊記有部分場景是在羊山石城取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