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時德國著名的豹式坦克是黑豹還是VK1062豹式
德國豹式坦克
Ⅴ號「黑豹」式坦克(或「豹」式)被推出的起因就是蘇德戰爭初期的「T-34危機」。德國原有坦克戰術性能偏重機動性,不太重視火力和防護,在「閃電戰」運用的初期其性能尚可,但進入蘇聯戰場,面對火力和裝甲強大的T-34和KV-1後,德國的Ⅰ、Ⅱ、Ⅲ、Ⅳ號坦克,以及35t、38t等就面臨被動挨打的地步。除加緊改進Ⅲ、Ⅳ號坦克外,古德里安等將領在1941年底的時候強烈要求研製新型坦克。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命令戴姆勒-賓士、MAN等公司研製30噸級坦克以對抗T-34/76。
賓士公司先後研製出VK3001和VK3002原型車,但由於和T-34/76過於相象,以會導致戰場識別困難的理由都被否決。MAN公司也推出了VK3002原型車,和賓士公司的VK3002一同在希特勒生日1942年4月20日那天向希特勒進行了展示,而後MAN公司的設計最終獲得批准。VK3002原型車的炮塔象T-34坦克一樣置於車體前部,但後來生產的炮塔都置於車體中部,因此「黑豹」式可以擁有更長的火炮身管,具備了火力性能上的先天優勢。1942年12月,「黑豹」正式生產型投產,被定為PzKpfw V Ausf D型,次年1月首批「黑豹」D型出廠。此時的豹式以遠遠超出原先設計要求的30噸級,前裝甲也由最初要求的60mm增加為80mm,坦克全重達到了44噸。「黑豹」與先前的德國坦克截然不同,最先採用了傾斜裝甲。豹式坦克採用了660mm寬履帶,強力的發動機(從D2開始更換裝了高達700馬力的HL 230P30發動機,此發動機成為豹式的標准動力裝置),機動越野性能非常優秀。
為了等待「黑豹」坦克的出廠,德國的「堡壘作戰」一推再推,終於在1943年7月5日開始。好容易積攢的250輛豹D(D1)型參加了這場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首日有192輛豹式參加了進攻,但機械故障頻頻,再加上在一個雷場遭遇伏擊,當日倖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輛。戰場上,豹D坦克暴露了機械裝置嚴重不可靠,特別是齒輪箱的設計問題很難克服。豹D型只生產了534輛,而後1943年8月新的「黑豹」A型投產,改進了不少機械問題,加厚了炮塔裝甲,增加了兩挺7.62mm機槍,產量為1768輛。1944年3月改進後的「黑豹「G型投產,加強了車體裝甲,改進了傳動裝置,增加了車內三防通風裝置。豹G型生產直到戰爭結束,產量達到了3740輛,是豹式系列的數量最多的型號。1944年2月22日,希特勒親自簽發命令,將PzKpfw Ⅴ號坦克定名為「黑豹(panther)」坦克。
黑豹」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視,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1944年5月還開始研製「豹」F型,但到戰爭結束只生產了20輛左右。此外,豹式的後繼型號豹2准備安裝88mm火炮,但只出現了原型車。
「黑豹」坦克與對方的T-34/85相比,防護性能絕對優於T-34/85,火炮口徑雖然為75mm,但70倍口徑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於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於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從全方位性能上超過英美各型同類坦克。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就是豹式全重高達44~46噸之多,幾乎和蘇聯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個級別。但同樣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頗有標准不同的緣由。豹式的工藝復雜,產量難以和T-34、M4「薛爾曼」等盟軍坦克相比,因此經常處於戰場上的數量劣勢地位。豹式還是最先安裝主動紅外夜視儀的坦克,開創了坦克夜戰設備的時代。
㈡ 黑豹汽車有什麼車型
【太平洋汽車網】黑豹汽車的車型有低速載貨汽車、小型載貨汽車、輕型載貨汽車以及廂式貨車、柵欄車及工程自卸車等特種車輛。載貨汽車分為輕型、中型、重型三種,分級方法和標准不盡相同。按汽車載重量分級,載重量3.5噸以下的為輕型載貨汽車,4到8噸為中型載貨汽車,8噸以上的為重型載貨汽車。
黑豹汽車在配備強大科研實力的同時,公司不斷加強技術改造,引進業內先進的生產裝備,使整車覆蓋件模具化達100%,塗裝底漆採用國際先進的陰極電泳底漆塗裝工藝,面漆採用先進的金屬面漆,大大提高了整車外觀質量。
黑豹興運微卡的外觀設計相較於傳統微卡,看上去更加沉穩大氣,給人更好的視覺觀感,更符合傳統消費者的審美。車身外觀整體較為圓潤,更加流暢的造型讓它看上去一體化程度更強,大量曲線的應用給人較好的觀感。寬大的進氣口鍍鉻飾條提升了整體的氣勢,看上去也有一定的威武感。黑豹興運車身側面採用更加流暢的設計,更加豐富的線條將車身勾勒出更加立體的視覺觀感。(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吳彬彬)
㈢ 拍《狂怒》用的坦克是M4謝爾曼還是用的M4A3E8
片中的「狂怒號」是一輛M4A3E8坦克(又稱:M4謝爾曼)
M4中型坦克(M4 Sherman、Medium Tank、M4)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開發、製造的坦克。通稱謝爾曼,又譯雪曼或薛曼,這個名字是英軍起的,來源是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的將軍威廉·特庫姆賽·薛曼。最初美國試圖以零件的標准化,令構成車身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從而可將各種規格化的零件交由繁雜的中小企業生產,生產工廠只從事自己擅長的生產方式,
可提高生產效率使大量生產成為可能。但隨著戰場實戰,M4的初始設計顯得力不從心,各企業按戰場反饋的需求製造了各種非標準的改型,如M4/75炮塔座圈直徑1525mm,M4/76炮塔座圈1750mm,雖然在型號上統稱為M4,但車身、引擎、炮塔、炮、懸掛、履帶等幾乎是每種型號就是一種新規格,可說是一部多類形式的坦克,給後勤維修帶來很大困擾。
(3)黑豹電影中那輛車是什麼型號擴展閱讀:
火力系統——
主炮是坦克的手臂。初期型謝爾曼坦克裝備一門M3型75毫米L/40加農炮,該炮發射早期M72穿甲彈能夠在914米距離上擊穿60mm/30°鋼板,穿甲能力略比蘇聯T-34早期型號的76mmF34火炮強。面對德軍加厚裝甲的四號坦克H型80mm的正面裝甲,只能在100米處有效擊穿。與德軍四號坦克H型的75mm L/48主炮相比更是相距甚遠。
在1944年後,謝爾曼坦克大量換裝了M61型被帽穿甲彈,這種穿甲彈改良了對付傾斜裝甲和表面硬化裝甲的能力。且穿深達到了500米擊穿94mm/30°鋼板,穿透力比M72穿甲彈和蘇制F-34主炮優秀,且可以在500米的距離擊毀德軍在諾曼底的主力坦克——四號坦克H型。略比4號坦克J型遜色,面對虎式和黑豹坦克,更是無能為力。
㈣ 黑豹坦克的數據和圖片
1、「黑豹」中型坦克(德語: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是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後,德國遭到T-34危機後研發生產的新型坦克,制式編號為Sd.Kfz.171。它採用了新式55°傾斜裝甲和長身管L/70 Kwk42 75mm主炮,是二戰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首次投入實戰,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戰爭後期,與IV號坦克是並列主力。
2、中文名:德國「黑豹」中型坦克
外文名: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
正面裝甲:80-100mm
側面裝甲:40mm
車重:43噸(D型)45.5噸(G型)
發動機:700馬力 邁巴赫HL 230 P30
最大時速:46km/h
最大行程:100-250公里
主武器:75mm Kwk42 L/70坦克炮
副武器:2挺7.92mm MG34機槍
㈤ 二戰中叱詫風雲的黑豹坦克的詳細資料
「黑豹」式中型坦克在二戰德軍坦克中名氣僅次於「虎」式重型坦克,它和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德軍裝甲部隊很快便遭遇了蘇軍的KV系列重型坦克以及T-34/76型坦克,當時這兩種坦克在火力及裝甲防護上都優於所有型號德軍坦克。於是德國根據東線的戰場報告決定研製一種威力更大的中型坦克,並能迅速投入生產。
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下令戴姆勒-苯茨和MAN公司設計一種能對付蘇軍T-34的新型坦克,萊茵金屬公司則負責新型坦克的炮塔。
1942年3月,戴姆勒-苯茨公司首先製造出樣車,其樣車是基於以前被否決的VK3001樣車,稱為VK3002(DB)。兩種版本的VK3001有不同的懸掛裝置,一個是彈簧式懸掛裝置,另一個是扭桿式懸掛裝置。戴姆勒-苯茨的VK3002樣車大量採用T-34/76坦克的設計,簡直是一個德國版的T-34坦克。而MAN公司則在1942年2月初完成了他們的VK3002(MAN)樣車設計。VK3002(DB)樣車的炮塔安裝在車體很靠前的位置,就如同T-34/76坦克。樣車接受了希特勒的審查,希特勒下令可能的話開始製造200輛。1942年5月11日,VK3002樣車被命名為「黑豹」。
1942年5月14日,當兩種樣車的廣泛測試完全結束後,希特勒決定採用MAN公司的設計。而戴姆勒-苯茨公司的樣車則被認為有很多問題遭否決,1945年蘇軍繳獲了該樣車。MAN公司的「黑豹」坦克盡管研製時間很短,但德國軍方認為它是一種比較成功的坦克,所以被正式投入製造。希特勒下令從1942年12月開始製造,他自己堅持使用75mmKwK42L/100型火炮,但是由於沒有準備好,最終採用了身管稍短的75mmKwK42L/70型火炮,該種火炮可以在1000m的射擊距離上擊穿140mm厚的裝甲。這樣一來,「黑豹」坦克的火炮穿甲威力可以和「虎」的88mm火炮相當。VK3002(MAN)設計中炮塔位於車體中央,有更好的整體性能,其設計思想受T-34影響很大,本身特徵也有很多類似,比如660mm寬的履帶(為了更好的牽引力以及增加其越野能力),強勁的引擎,長身管的75mm火炮以及帶來更好效果的傾斜式裝甲(「黑豹」坦克是德國第一種採用傾斜裝甲板的)。盡管和T-34/76有很多類似,不過「黑豹」坦克在尺寸上要大一些,在其他的技術上也有所不同。「黑豹」坦克採用了交錯重疊式的負重輪排列,雙扭桿獨立式懸掛裝置提高了其在不良地形高速行駛能力。
1942年7月,MAN公司製造了2輛樣車,其中只有一輛安裝了炮塔,廣泛測試後表明還存在很多的技術問題。1942年後期,製造了20輛「預-生產」型(0系列),都僅僅是裝備了輕裝甲,前裝甲板厚度為60mm,安裝在炮塔上的武器則是早期型的75mmKwK42L/70火炮(炮口制退器是取自75mmKwK40L/43型火炮的),炮塔上有一個突出的桶式車長指揮塔。發動機採用的是馬巴赫公司的HL210P45型。這20輛坦克被定名為PzKpfwV「黑豹」/A型坦克,技術上和後期型號的「黑豹」坦克是不一樣的。有趣的是它的變型車D1型上安裝了PzKpfwIV/H型坦克的炮塔,1944年早中期東線戰場上的第653重坦克殲擊營就裝備了一些作為指揮坦克使用,這支部隊還使用過早期型「黑豹」修理坦克以及改裝了20mm高射炮的T-34坦克。
1942年12月,改進過的型號——「黑豹」D型坦克出現了。1943年2月,20輛本來的A型被重命名為D1型。D1型(最早的A型)都被作為測試車輛,之後便僅僅作為訓練坦克。很快命令便下達了,在1943年5月12日前,必須製造出250輛「黑豹」坦克,這些「黑豹」坦克是德國准備用來參加「堡壘」行動的,除此以外,還要盡可能快再造出750輛「黑豹」坦克來。1942年12月,D型進入生產,到1943年1月11日,首輛「黑豹」D型坦克駛離工廠。相比D1型,D型的裝甲防護增加了,新型的75mmKwK42L/70型火炮被安裝在液壓驅動的炮塔上。首批250輛「黑豹」D型坦克都採用了和D1型相同的馬巴赫公司HL210P30型發動機。
「黑豹」D型坦克、「菲迪南」坦克殲擊車以及其他一些新型裝備都在1943年7月的「堡壘」行動中初期亮相,「黑豹」D型坦克裝備了第51和第52裝甲營。但是由於機械故障(特別是變速箱、傳動裝置、懸掛裝置以及引擎),有很多「黑豹」型坦克在戰前或戰斗中損壞。當時德國的裝甲兵總監海因茲.古德里安事後評價道:「他們太容易起火了,燃料系統缺乏足夠的保護,由於經驗不足,損失了一些乘員。」
最初的250輛「黑豹」D型坦克到1943年8月10日只剩下了43輛,這些剩餘的後來被改裝成指揮坦克。後生產的600輛「黑豹」D型坦克(也稱為D2型)發動機換成了更強勁的HL230P30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機,這成為晚期型「黑豹」坦克的標准發動機。車體外形是模範T-34坦克的,前裝甲板和側裝甲板的傾斜度較大。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其上方有1個艙門,門前有2具潛望鏡,他右邊是機電員,機電員上方有1個出入門,門前裝2具潛望鏡。炮塔頂部左後方安裝有桶狀指揮塔,指揮塔上沒有裝潛望鏡,只有瞭望縫。其火炮配有爆炸裝葯穿甲彈和鋼心彈頭穿甲彈,其中爆炸裝葯穿甲彈的初速為925m/s,在900m的距離上命中角為90度時,穿甲厚度為133mm。鋼心穿甲彈的初速為1120m/s,在900m距離上命中角為90度時,穿甲厚度為170mm。火炮瞄準鏡為TZF12型雙目瞄準鏡。車內可攜帶79發炮彈和2500發機槍彈。行動裝置採用雙扭桿獨立式懸掛裝置和液力減振器,車體每側有8個負重輪,負重輪分兩排,交錯排列,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履帶為鉸鏈式,可安裝防滑齒,寬為660mm。另外,它的傳動裝置為機械式的,變速箱是ZF公司的AK7-200型,有7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
從1943年1月到1943年9月,連同第一批D型,MAN、戴姆勒-苯茨、MNH以及亨舍爾公司一共生產了850輛PzKpfwV「黑豹」D型坦克,底盤編號為210001-210254和211001-214000。
1943年8月,在改進之後(比如變速箱),製造出了新的型號——「黑豹」A型坦克,「黑豹」A型坦克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相比D型,火力和防護都有了增強,炮塔正面的裝甲厚度達到了110mm,車長指揮塔採用了鑄造式,車體兩側安裝了裝甲裙板,輔助武器也增加了1挺MG34高射機槍和1挺MG34型前機槍,其前機槍採用了球形槍座。此外,還強化了負重輪結構及改進了排氣裝置。諾曼底戰役中德軍所使用的「黑豹」坦克中A型最多,該戰役中,德軍損失了400輛各型「黑豹」坦克。從1943年8月到1944年5月,MAN、戴姆勒-苯茨、德瑪格和MNH公司一共生產了2000(2200)輛,底盤編號為151001-160000和210255-211000。
對「黑豹」坦克的改進一直在繼續,1944年3月,德國製造出首輛「黑豹」G型坦克。G型是各型號中產量最大的,它有很多新的特徵,比如駕駛員前部艙門被取消了,加裝了一個潛望鏡,駕駛員的座位也被提高,使其能在駕駛時將頭部伸出艙門。該車在A型坦克的基礎上主要加強了防護。車頂部裝甲板厚度增加到40mm。車內安裝了三防通風裝置,在過沾染地區時,該裝置可向戰斗室供給潔凈的空氣,乘員在戰斗室內不需要佩戴防毒面具。G型採用了新設計的頂部車體艙口、車體側面更加垂直、其火炮防盾也是新設計的(早期G型和晚期的G型也有所不同,晚期的G型火炮防盾下沿不再呈彎曲狀)、排氣系統布置和引擎底板也做過改進,1944年10月以後,G型在戰斗室內還裝了加熱系統。G型的負重輪還採用過鋼緣的,晚期的G型都採用這種負重輪。1944年,大約製造了24輛。G型從1944年3月製造,一直到1945年4月,MAN、戴姆勒-苯茨和MNH公司一共製造了3126輛,底盤編號為120301-13000和124301-214001。
1944年5月,德國又開發了「黑豹」F型坦克,該車增加了裝甲厚度並安裝了戴姆勒-苯茨公司設計的新炮塔,安裝一門75mmKwK42/1型或者斯考達的75mmKwK44/1L/70型火炮(甚至還有準備安裝更長身管的75mmKwKL/100型火炮),其火炮防盾採用了「豬頭」式。它的負重輪採用了鋼緣式。1944年10月,德國計劃1945年3月在柏林的戴姆勒-苯茨公司開始製造F型。到戰爭結束,只有很少的新炮塔原型以及8輛底盤被製造出來。除了F型,在1943年4月,MAN和亨舍爾公司還研製開發過「黑豹」II型坦克,他們想把「黑豹」和「虎」式坦克標准化。一共制製造了兩輛樣車,對其中一輛安裝「黑豹」G型坦克炮塔的樣車進行了測試。如今在美國肯塔基州的「巴頓」裝甲車輛博物館可以看到「黑豹」
戰斗全重45500kg
車長9.09m
車寬3.27/3.42m
車高3.00m
引擎MaybachHL230P30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46-55/3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50/100km
乘員5人
火力裝備75mmKwK42L/70;2x7.92mmMG34
彈葯75mm:79發;7.92mmMG34:4200-4800發
裝甲16-110mm
爬坡度30度
通過垂直牆高0.9m
越壕寬2.45m
涉水深1.9m
㈥ 二戰時德國著名的豹式坦克是黑豹還是VK1062豹式
就是《坦克世界》裡面的德國7級中坦「黑豹」
㈦ 誰知道黑豹至尊版汽車是什麼型號啊
就是黑豹1027,上網查查不錯的
㈧ 黑豹屬於什麼車型(雷克薩斯 黑色)
雷克薩斯在黑豹是旗艦跑車LC500。雷克薩斯LC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跑車。新LC的設計高度還原了在2012北美國際車展上首次亮相並獲得EyesOn設計設計獎的LF-LC概念車。同時,該車也是雷克薩斯全新後驅平台(GA-L)打造的首款混動車。
雷克薩斯正式發布LC 500限量版車型。新車專為漫威漫畫電影《黑豹》打造,其中LC 500靈感系列將限量100輛公開發售。
外觀方面,該車基於雷克薩斯LC 500車型,但整車更具科技感。前引擎蓋上的黑豹頭非常生動,新車的外飾漆也非常特別,光是准備漆就需要8個月。與普通車型相比,新車的前臉更加激進。前格柵標志增加了照明效果,同時在兩側大燈下方增加了一排LED日間行 車燈 。此外,它還配備了一個矩形網狀進氣口,給人一種更加兇狠的視覺效果。
內飾方面,雷克薩斯為車內設計了定製版的白色內飾,搭配碳纖維飾板,展現了車內的運動感。車內基本沿用了目前車型的設計風格,內飾以駕駛員為中心為主,多種顏色搭配,讓車看起來非常年輕時尚。
動力方面,新車依舊搭載5.0LV8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473馬力,峰值扭矩527牛·米。 傳動系統 匹配愛信的10速自動變速箱。
㈨ 電視劇特警力量里的裝甲車是什麼車
中警牌黑豹裝甲運兵車
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