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後會無期插曲 該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1、《後會無期》是插曲是東極島島歌。《後會無期》是一部由韓寒擔任編劇及導演,由馮紹峰、陳柏霖、鍾漢良、王珞丹、袁泉、陳喬恩聯合主演的喜劇愛情冒險公路電影。
2、該片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影片於2014年07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 後會無期到底講了什麼
電影《後會無期》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
太平洋的第一縷海風,吹來告別的消息,三個無家可歸的年輕人,開啟一段穿越太平洋的旅程。大陸城市、城鎮、山脈、叢林和沙漠,他們被無法形容的情感和痛苦淹沒,遇見那些他們只配錯過的女孩,就像沒有家的動物,善惡莫測的傳奇旅行者。一次次的懺悔和告別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不同的人生。
電影簡評:
通過這樣一部「汽車電影」重構一種張揚男性氣質的人生道路,韓寒想要努力做到的,是對自身當下生活狀況的肯定。感喟之餘,還不免有些人生贏家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自鳴得意。
然而,影片場景的大幅度變換與角色行動的缺失以及舞台劇腔調的獨白式表演的反差,正表明了韓寒與社會主流話語分享的多重精神分裂與糾結:想保持兒童狀態的成年人,失卻故鄉的外鄉人,想和大家在一起的孤獨個體,想保持樸素和低調的「人上人」。
3. 《後會無期》影評
《後會無期》影評
《後會無期》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以下是我整理的《後會無期》影評,一起來看看吧。
廣告、微博與電影,這是韓寒曾經長時間保持警惕心的三個領域。然而與早年間種種「不合作「不妥協」相比,如今的韓寒或許只能用「大隱於市」來形容了。曾經我們還為韓寒突然出現在某款廣告驚訝不已,而今他代言的畜產品已經數不勝數。而從博客轉戰微博也是韓寒個人的一次重大的轉向,微博上一個個的圖配文段子讓意見領袖變成「國民岳父」,「眾人皆醉我獨醒」也變成了人生喧鬧,並且至少在萬人點贊的評論列表中,韓寒的變形是受歡迎的,人們似乎更樂意見到140字+JPG的韓寒,至少在字數限制與被點贊的權利上,他們達成了平等。而荒了幾個月的韓寒博客已經宣告著一種態度:放下身段,打成一片。
我理解韓寒《後會無期》這部電影的主題應該是告別,跟故鄉的告別、跟夢想的告別、跟親人的告別、跟朋友的告別以及跟過往自己的告別。還記得《少年派的奇幻旅行》里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放下,遺憾的就是沒有好好道別。」或許韓寒這樣一部影片,只是想與自己過去十來年的歲月做一次完美的道別。所以,這部電影並不是給所有人看的,而不過是用電影的語匯寫給自己的一封信。每個人都註定與自己的過去後會無期,不同的只是揮別的姿態,這部電影就是韓寒的姿態。
電影一開始就是三個年輕人跟故鄉的一次告別,火光中燃燒著的是中國當下絕大多數農村年青一代對故土的否定。原本在風吹麥浪中淡泊寧靜的心在新時代的洗禮下,很快就被燈紅酒綠的霓虹所灼傷,徘徊在城市街頭的他們不齒自己的出身,對無力選擇自己的故園家鄉而感到憤怒和不平,卻已堅決不願再扛起父輩的鋤頭。滿面滄桑的盲流也好過雞犬相聞、阡陌交通的世外桃源。
其次跟周沫的告別是一次跟夢想的告別。人終究要長大,有一天生活會用慘淡或慘烈的現實告訴你,你少年時的夢想有多可笑多離奇,而生活有多擰巴。夢想或許依然美好,只是你已深切地明白,此生你註定無力抵達。又或者,等你終於靠近了,才看清原來夢想的姿容不是你想像的模樣。你曾經的夢想越偉大,被砸成碎片的心越絕望。如果幸運,你還有能力微笑著咽下即將流出的淚水,只是因為當初你的夢想還算朴實。
第三次跟劉鶯鶯的告別是與親人的告別。親人曾經是你生命全部的支撐,活著的原因。可也終有一天,你必須要學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告別。你的愛你的恨,你來得及表白和來不及表達的所有恩怨情仇,都將隨風而逝。歲月如刀,總會無情地割斷你們之間的連結。在黑發皓首的變遷中,每一次的告別,都將是一次無形的鞭笞,抽打在你傷痕累累的心上,一寸寸折磨你的靈魂。
最後是跟朋友的告別。一人一狗都是你的朋友,但人生卻少有朋友可以一路伴你走到盡頭。或許他跟你有些地方很像,或許他跟你完全不同,但只要你跟他同過甘共過苦,就是一場值得珍惜的緣分。理念不一、誤會誤解、利益沖突、時間空間、家庭牽絆、生老病死等等,都會沖淡友情的濃度,甚至可能瞬間關上情感交互的閘門。但只為著曾經的那一份感動,就值得認真地道別。感謝朋友在你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了一段珍貴的嬉笑怒罵,填補了你那時空虛的靈魂角落。
至於蘇米、阿呂和胡生代表的可以說是那些毫無准備的告別,都是一種被拋棄的反面教材,主題似乎是為了揭示生活的欺騙性。蘇米告訴你生活的`真相絕不只像你看到的那個樣子,再清純的姑娘也可能是個小姐,但再放浪的小姐也有可能有著純情的故事。阿呂告訴你,一個邋遢流浪漢的破衣爛襖下包裹著的或許是一顆飄逸超脫的心,而看著那麼高尚純粹的人也可能幹出最齷齪的勾當。胡生只是告訴你,誰也不要覺得自己不可或缺,一個人如果不能讓自己變得重要,那就只能接受被人冷落和遺忘的命運。生活就像那個衛星,不是一定能如你預期進入軌道,你若看不清它的真相,就會被生活所拋棄,最後在沙漠里變成一個亮閃閃的盤絲洞。
影片略有些輕喜劇的味道,卻又顯得頹廢操蛋,或是因為人生的每次告別都會悲喜交加吧。你的面前從此將展開一段嶄新而未知的旅程,而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必須要埋葬過去的種種,將過往的記憶包裹起來,塵封進歲月的盒子。這一切,是悲是喜只有你自己才清楚。過去再輝煌,也已成昨日黃花,無法成就明日的錦綉;過去再悲催,卻已成為淬煉你的鐵錘,無法傷害今天已然強大的你;明天若有滿天星辰璀璨,你就微笑著等待命運的垂青;明天如仍荊棘密布,你也必須咬牙挺身面對。而要我說,所有的悲喜不過是旁人眼中的悲喜,對你而言,那就是你的命運,一切都是正確的,一切都是它應該的樣子。你就試著不斷地暢想、接受和告別,暢想未來、接受當下和告別過去,這就是你的和我的以及每一個人的人生。
三個年輕人西遊記的故事。他們從最東邊的一個小島上一路,去往最西邊的大陸上,沒有唐僧師徒四人沿路打怪,形形色色,遇上了一些人,遭遇了一些事,親情、愛情、信任......
「帶不走的莫留下,留不下的莫牽掛。結伴而行的路上總會因為一些原因不知不覺的丟掉了同伴,也有過想要去找尋,卻也總不了了之。有些呆愣的胡生就不知不覺的被浩漢和江河遺失,他們因為有自己的路要走,就留下了一個沒有人回應的尋人廣播啟事,而不是返回去尋找。就如人生般,預想的不分開在一起,在外力的作用下就各奔東西。
「在小城市裡,靠的是權勢;在大城市裡,起碼公平些。在大城市裡,有關系有勢力,就會比別人更公平些。周沫為著自己的夢想奮斗,離開了那個叫家鄉的小島尋找公平和機遇。她充當替身角色時,也沒有氣餒,扮演者自己替身的角色,連別人送的花也沒有接收,只因為演戲時麻煩。電影里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出,她應該成功了吧。臨走時的話別「你們混的不好的時候來找我啊,因為混的好一定不會來找我;電影結尾時廣播中電影「旅行者由當紅小生阿漢和阿生扮演。有權勢的人或許更容易走向成功,但無權無勢的我們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走向成功。奮斗,Fighting!
「喜歡就是放肆,愛就是克制。袁泉飾的陳鶯鶯,一個跟浩漢通信多年的女孩子,他以為她是他的愛情,是他要等的女孩子;原來,她是因為他父親想知道他的消息,一直通信。可是到後來,父親去世後,只剩下她一個人讀他的信。「不好意思啊,可能信里有的尺度有點大,「喜歡就是放肆,愛就是克制。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一個人,就會將自己最好的一面最甜言蜜語的話語都給講出來,愛一個人時卻愛在心口難開喜歡就是欣賞一個人的有點,愛就是包容他的缺點。情到深處愛轉濃,卻也總是小心翼翼的維護,唯怕那晶瑩剔透如水晶般的心被傷害打碎。
「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總過不好這一生。蘇米,一個被騙過的又過來騙人的美麗女子。在江河勸說從良時,又一句經典話語「我一直都是優,怎麼去從良?傳統標准上的優秀不一定是優秀,別人眼中的幸福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幸福。從小時候起,我們就被告知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可我們也都有了自己的是非對錯觀點,有自己的處事方法,有過坎坷,生活也如過山車般起伏跌宕,有的也許就落魄一輩子。其實很多事情很多道理,需要我們自己去領悟去感受,那樣才能有收獲。
「有時候,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後來,你發現只得到了一個明白的人,那就夠了。一個旅行的浪人,心中有著自己的夢想,他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為著小學曾經暗戀的女生,騎行環游世界,在同學會相聚時其他人都錦衣華服衣錦還鄉,他自以為豪的旅行經歷別人不屑一顧,而他暗戀的那個女生懂得了他成了他的老婆。我們這一生,總在通過不同的方式證明著自己,能夠欣賞明白的有那麼一個就足矣。高山流水話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需要萬眾矚目,不需要所有人的歡呼聲掌聲。他說「別人追尋的是明星,我追尋的是衛星,其實他追尋的是他自己的夢想。他那一口帶有廣東音韻關於夢想的眼睛,沒有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那麼震撼,卻也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許如誇父逐日,卻也從不放棄。
「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浩漢和江河,沒有走到終點就分道揚鑣了。我們曾是別人眼中的風景,不知道什麼時候,或許就移開了目光,在我們曾經注目的時候,睜大我們的眼睛,用心去欣賞隨行的風景。珍惜當下,珍惜還在我們身邊的人們,他們不能一直陪著我們,在還在一起的時候就盡情的一起哭一起笑,在分別時笑著揮揮手,將那曾經美好的記憶深藏於心偶爾回味。
韓寒導的第一部電影,或許也可以說是散文雜文吧,以他自己的視覺來闡述了一些道理,黑色幽默和自嘲經典的台詞讓我們在笑過的時候也記住了某些話。或許某些東西還有些稚嫩,或許有些人說過於說教,是非褒貶功過與否各人自有定論。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能夠笑,能夠明白些簡單的道理就行了。
喜歡韓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什麼破玩意兒都能玩出點兒花兒來。
趟工地,也能講出好多梗,踩著屎了都能調侃的挺像那麼回事兒。
我個人把這個特徵歸納為,熱愛生活。不用繁華奢侈,也不要破衣爛衫,像個真人兒一樣活著。
看過他的那本玩票出的《就這樣飄來飄》,感覺他的生活比他的小說有意思,生活里有煩惱,也有快樂,實話講苦的時候多,但是他總能化悲憤為非悲憤,享受其中。或者說,至少他能表現出這樣,也就很不錯了。
說實話,咱真不能說韓少低調,這輪後會無期的宣傳也真是下了血本,玩兒命造勢,但是造的邏輯很簡單,就是我們挺認真的拍了一個電影,中間有很多趣事,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來看。跟小四一比高下立判,各種動感情,動真情,這么廉價的流露感情就不值錢了。順便提一句,小四的書也是這個特點:易模仿,可量產。
現在看電影最煩的就是濫情,不是說非得愛情就得濫情,分手大師也濫情,就tm連鋼鐵人變形金剛在我眼裡也是相當的嘚瑟,非得往某種偉大人格上掛靠,看的觀眾直著急:我憋著尿等你砍人,你tm給我放瓊瑤電視劇啊。
韓寒的故事隨著他的長大變得成熟,但是他的故事的脈絡在我看來卻一直沒變,不敢說是平淡,但是總是坦然面對現實,感覺故事沒有結尾,還要繼續發生,只是不在本書敘述之內。不得不說,這種感覺是符合客觀生活的。各種考試之後,各種項目之後,那種僅僅存在半天左右的愉快感很快淹沒到daily routine的循環中。有時候也覺得:媽的,等了半天瓊瑤,你跟我來新聞聯播。也許是韓寒本人的特寫處理能力不是很強,但是我喜歡,因為看他的書根本沒期待大片邏輯:從幾個線索逐步發展,最終埋下的伏筆在最關鍵的時刻發揮作用,正義戰勝邪惡。
這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說高了一點就是:忠於理想,面對現實。說高考作文一點就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說馬克思一點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就像標題明確點名的,後會無期:你的一廂情願永遠不會打動整個世界的巨大邏輯。
聽了那個朴樹的歌,說實話水準略欠,從歌詞的重復度上可以看出來,另外我明白韓寒的意思,但我覺得依他的文筆,能寫出更好的內容,同樣是 公路類型的歌曲,我更喜歡肖容的 海邊的路上,感覺像慢慢的開一輛車,哪裡好像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路上,沒有歌詞好像在說:我也懶得解釋。
說實話在選角上,不太喜歡港台演員,看了預告,感覺感情迸發的也有點摟不住了。也許是港台腔有太多歇斯底里的台詞縈繞在童年回憶中,我一聽那口音就想起一些特別簡單炙熱的感情,但這顯然與我國國情不符,也與我所認識的客觀世界相矛盾。
坐公交車的時候,走在路上的時候,經常掠過很多面孔,有些驚艷,有些安詳,更多的人讓你感覺很麻木,可是,套用一個不能在合適的例子,"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開篇以胡生的角度開始,生活在偏僻的小島,有兩個所謂朋友,日子過得還算滿足。直到他們要開始旅程,他記得浩瀚為什麼要走,他知道江河為什麼要走,卻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走,哪裡,為什麼走。他想的只是家裡的房子挺好,不要被燒。所以他很快的就掉隊了。片種把他寫成了智障、傻子,也許在生活中永遠跟隨、附和、卻不知道自己的人亦是如此。
浩瀚是我認為片種塑造最成功,也是最接近現實的角色。矛盾體的他有理想,有朋友,卻不知道什麼是理想,什麼是朋友。他說他要橫穿中國,卻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反問「這又有什麼意義」。雖然浩瀚內心無比悸動、卻無法堅定自己。在旅途中所有的人都帶給他不一樣的影響,遇見蘇米他知道大人只在乎利益,遇見鶯鶯他的夢又碎了。然後他告訴自己還要繼續的時候,心卻不自覺的動搖,他在相信也在懷疑。直到遇見小呂,他覺得彷彿又找回了自己,他可以做一個騎士,然後發現小呂竟然是個騙子,他累了,也不再妄想掙脫。浩瀚用所有人的故事揣摩自己,卻忘了當初為什麼要走的理由,直到走到邊境他說「這又有什麼意義。」浩瀚雖是硬朗的形象,然而內心卻是如此脆弱。
浩瀚曾認為自己是最不平凡的,他認為自己和江河不一樣,卻在旅途中發現自己如此平凡,他想掙脫卻在最後蓋上了鍋蓋,告訴自己這才是現實。結果可想而知,他在自己的現實中平凡著。
;4. 《後會無期》想表達意思是什麼
之後的路上,理想和現實遇到了無數的事件,理想不斷接近殘酷的現實(浩漢得知「女朋友」其實是父親為了解浩漢的情況才寫信),而現實不斷感受理想(江河遇到蘇米),細細品味可以發現這是韓寒送給你的成長的獨白,那溫度能緩緩進入你的內心,泛起一絲傷感。
電影《後會無期》劇情簡介
太平洋的第一縷海風,吹來告別的消息,三個從此沒有故鄉的年輕人,開啟一段橫穿大陸的旅程。都市、小鎮、高山、叢林、荒漠,他們感受猝不及防的動心與難以名狀的傷心,遇見那些他們只配錯過的女孩,一樣流浪無家的動物,善惡莫測的傳奇旅人。一次次的告白與告別交織起這段旅程,勾勒出幾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5. 電影《後會無期》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我覺著《後會無期》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
《後會無期》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法國一部著名的「作家電影」《廣島之戀》,雷乃敘事的平淡克制,彷彿與那個時代新浪潮電影所流行的充滿挑釁味的喧囂格格不入,但他和他的《廣島之戀》卻是獨樹一幟的,電影里的對話、旁白不是口號而是結論。回過頭來,我們再去品味《後會無期》里從韓寒腦袋裡蹦出的字句,是不是也如雷乃般標志著他所特有的作家本能。
6. 電影《後會無期》表達了什麼
後會無期我好像是在高中還是大學的時候看的,我一個朋友喜歡韓寒就買了電影票去電影院請我們看,記得當時這個電影是為了跟郭敬明的小時到競爭才寫了這么個劇本,可以說是橫空出世,但是卻打贏了小時代一個系列啊,當時自己還很年輕啊,沒怎麼看懂這個電影講的是什麼,只知道里邊的劇情挺有意思的。
那首尾呼應的煙花,還有那隻推測死亡的狗,都是寓意非凡啊。加上朴樹的演唱,讓我又有了再去看一遍這個電影的沖動。
7. 電影《後會無期》表達了什麼寓意
《後會無期》表達了人生無常,與你的友人、親人、愛人分別時,多一份在意,多一份珍重。
《後會無期》是一個作者風格十分強烈的電影,如果這些年你和韓寒一同成長,你發現,這即是韓寒送給你的成長的獨白,那溫度能緩緩進入你的內心,泛起一絲傷感。
《後會無期》劇情介紹
太平洋的第一縷海風,吹來告別的消息,三個從此沒有故鄉的年輕人,開啟一段橫穿大陸的旅程。都市、小鎮、高山、叢林、荒漠,他們感受猝不及防的動心與難以名狀的傷心,遇見那些他們只配錯過的女孩,一樣流浪無家的動物,善惡莫測的傳奇旅人。一次次的告白與告別交織起這段旅程,勾勒出幾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8. 韓寒的後會無期是講什麼故事
作為一部「公路片」,《後會無期》是一段開心並糟心的旅程,影片中的人物一路由東向西,妄圖將人生的感悟塞滿車廂,最後卻連車都被人開去。韓寒的小說鋪在銀幕里,應該是這種感覺,電影也也確實是這種感覺,從頭笑到尾,越笑越覺得蕭瑟。溫水中蹦躂的人生,恐懼迎頭劈下的鍋蓋——以為還有逃生的機會,現在終於有人帶來絕望的殘酷。
這種基調,其實從影片開始的獨白中就已顯露,胡生因為江河出發前的一句「如果走散,就在原地等待」的叮囑,在小旅館外等足了三年,期間發生的所有事情,他從江河出版的小說中看到一些片段作為補足。他其實並不太關心自己的命運,也不在意別人的。對於多數人而言,何嘗不是原地等待的「胡生」,放棄思考,遵守規則,然後在出版物中找到人生答案——從「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到「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從買房限購買車搖號到公交地體漲價多數網友點贊,我們50年不變等在原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唯一能和命運聯系的手機,一早就落在了歷史的車廂里。
其實也沒什麼人關注小旅館外的胡生,因為房間里正有一場充滿哲思意味的邂逅,那是一個妓女和嫖客的欣然相遇,有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一見鍾情的狂喜——無需感傷和冷笑,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愛情,莫過如此。韓寒對這場戲有著深刻的情結,他在他的小說和博客里對此都有過詳盡的描述,包夜與包日的梗,終於有機會光明正大的說出了口,而絲襪與靜電的美,也終於有了一次完美的實體演繹,至於抹了辣椒醬的麵包片,只能算個人口味。
丟掉「胡生」之後,影片開始讓一部分人先走起來。本來計劃好的行程突變成一次驚心動魄的逃亡,很快,理想主義者江河就交出了方向盤,畢竟這一路要走很遠,他過於緊張,也還不夠清醒。這一路也確實遭遇太多,很多人遇見,或離別或錯過,最終後會無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一路遇到的不管男人女人,毫無例外都是「騙子」,青梅竹馬也好,萍水相逢也好,神交已久也好,每個人都躲在自己的秘密背後,用光鮮掩蓋現實。
直到汽車被正在接受幫助的人開走,被現實打擊拋棄的現實主義者浩漢,終於爆發了,早已准好的青蛙和溫水,終於讓他有機會對理想主義者施以教育,這也是影片在一派冷嘲熱諷黑與自黑之後,第一次露出惡狠狠的表情,日積月累的失意與困頓,終於幻化成對更為弱小者的殺機,盡管看著並不舒服,但只有懦弱者才會抒情,韓寒並不是一隻文藝狗,這一次,他是一個吹蠟燭的人——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度,滿屏都是「XX挺住,OO不哭」的口號和跟風的蠟燭,需要有人吹熄蠟燭,給這些抒情表演者一記耳光。
韓寒的人生永遠起伏於鋪天蓋地的口水之中,而作品只能淪為話題下的蛋,或成為宣傳的附屬,《後會無期》亦不例外,這是話題人物難以兩全的尷尬。一如他在影片的結尾,讓東極島變成旅遊勝地一樣,荒誕而不可改變。
9. 電影《後會無期》講的是啥想表達啥
《後會無期》是一部由韓寒擔任編劇及導演,由馮紹峰、陳柏霖、鍾漢良、王珞丹、袁泉、陳喬恩聯合主演的喜劇愛情冒險公路電影,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
《後會無期》的劇情,是件很無趣的事。無非是兩個廢柴,開始了他們的荒唐之旅,中間碰到幾個騙子,男的女的都有。嚴格來說是三個人,硬要解讀的話,馬浩漢代表的是理想,江河指涉的是現實,而一開始的敘述事並很快就走失的胡生代表的是童真。兩個寶貨把胡生弄丟了,無非是在闡明他們的童真從上路的那一刻就不復存在。
從整體性上來說,《後會無期》其實非常散漫,由東向西穿越中國的線路上,幾個關聯不大的片段點綴其間,三個開場出現的主角,在前四分之一便丟失了一個,他們一路遇到身份曖昧、靈魂飄零的男女,其中有心在他鄉的老鄉,不是愛情的親情,貌似騙子的真摯,疑似朋友的欺騙,還有一隻善於裝死的雪橇犬,他們與兩個中心人物江河與浩漢產生了或大或小,或恆久或短暫的交集 。
(9)韓寒後會無期電影講的什麼擴展閱讀
角色信息:
(1)馬浩漢
東極島島民,一個有個人價值觀和世界觀,勇於冒險,早幾年就到島外的世界去闖過,有見識,想回到東極島建設家鄉。不過,殘酷的現實淹沒他的理想,他對外來事物的侵襲東極島他十分激動,拿著揚聲器號召一場反抗運動。但最終失敗,他是一個有本事的失敗者。在旅途中他是負責吆喝的領頭。
(2)江河
頹廢的文藝青年,在東極島做老師,認識浩漢。現在被分配去最西邊的地方任教,因此與浩漢、胡生踏上了橫跨國家的行程。他是個善良、純凈的人,遵守生活規則。在旅途中,他是精神上的領導者。
(3)阿呂
在浩漢和江河旅程中突然出現蹭車的旅行客,他說他是騎摩托環游的騎士,是對妻子深情至深的性情中人,是一個像旅行者一號一樣有理想是男人。最後,卻偷走了浩漢的車揚長而去。
(4)蘇米
在江河和浩漢旅行中的陌生女子,根據她自己後來的述說,她是被男人傷害過,懷了孕,假扮小姐,和三叔串通進行仙人跳,想騙一點錢出國生孩子。在賓館里故意挑逗誘惑江河,在三叔假扮警察查房,江河帶她逃走後,卻無意中被江河的善良憨厚給吸引。不過,還是被她三叔和哥哥給帶走。
(5)周沫
浩漢青梅竹馬的鄰家女孩,到大城市去打拚,在片場做替身演員,是那種沒有台詞和正面的替身。不過,她相信在大城市更有公平競爭的機會,踏實奮斗的一個女孩子。以前是喜歡浩漢的。
(6)劉鶯鶯
檯球廳女老闆,球技高超,一桿清台滅了浩漢耍帥的想法。她是浩漢從兒時就結識的筆友,也是他一直認為在遠方的女朋友。當浩漢終於千里迢迢來到她面前,她卻把殘酷的現實告訴給浩漢,她是浩漢父親的繼女,保持通信只是他父親想要了解浩漢的情況而已,令一直處在迷茫性樂觀的浩漢頓時看清了現實。
10. 後會無期主要講了個什麼內容
電影《後會無期》講述的是東邊一起長大的幾個年輕人,他們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那些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此次上海發布會曝光了「島歌」預告片及人物海報。預告片里,陳柏霖頭發梳起小辮表情深沉,下一秒又滿頭亂發揮拳怒吼,人物海報上,陳柏霖與馮紹峰、鍾漢良並列站成一排紛紛以「撒尿」姿勢示人,重點部位還用紅色標簽遮住,整個海報喜感十足。而另一張上,陳柏霖和王珞丹坐在床頭只露出半張臉,二人沉默不語、表情茫然。
此次在片中,陳柏霖以頹廢憂郁造型飾演一位地理老師「江河」。對於該角色,陳柏霖坦言:「不論是角色塑造,還是在表演方式,《後會無期》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挑戰,我相信會讓大家看到一個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陳柏霖。」而談及接拍該片的原因,陳柏霖表示:「應該是緣分,,因為製片人方勵和我在觀音山就合作過,恰好觀音山的電影主題曲是由韓寒填詞,所以也跟韓寒也有一面之緣,剛剛好也有時間拍,所以就欣然答應了。」此外,對於首次與韓寒合作,陳柏霖則表示非常愉快和投機,「他感覺不像是第一次拍電影,很知道自己要什麼,性格給人的感覺很溫和,我想大概他把激烈的情緒都用在創作了吧」。
馮紹峰表示,自己在影片中是一個大哥式的人物,但卻和這個世界有些格格不入。簡單總結來說是一個「有本事的失敗者」。在被問及《後會無期》的類型風格,幾位演員都表示影片笑點很足,不是刻意搞笑,而是能讓觀眾在不經意間get到笑點。而首次挑戰「韓氏」喜劇,馮紹峰表示:「這次拍攝《後會無期》,算是我喜劇方面的又一次嘗試,但是我們也沒有按照傳統喜劇方式來演,而是比較冷幽默的處理,幽默和傷心相融合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