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一部拳擊電影
中文名稱:終極鬥士
別名:終極悍將2
劇情大致是說男主角(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到俄羅斯拍廣告,結果被當地黑幫和自己的經紀人聯手陷害入獄。內中玄機在於該監獄盛行地下拳擊,黑幫准備押男主角的賭注大發橫財。主人公只有通過戰勝監獄中的俄國拳王,才有可能重獲自由……該片主演是好萊塢比較出名的動作名星,曾主演過不少的動作片.這老黑哥是有真材實料的啊,本片雖然劇情老套,而且是小成本的B級本,但是打鬥還是相當精彩和刺激的.喜歡動作的朋友切不可錯過.。
在第一集中,喬治(冰人)威廉(Ving Rhames飾)是一個眾所皆知的重量級拳擊冠軍。不過他犯了強奸罪,被送往專關重大罪犯的斯威瓦特監獄;而當時監獄里也有一個不敗的拳手,叫做蒙若赫臣(Wesley Snipes飾)。他曾於一個待在獄里多年的黑幫老大—曼帝瑞布斯頓的面前,殘忍地打倒另一個對手。
典獄長和守衛為了防止這兩個拳手打起來,刻意將赫臣關在隔離牢房,並安排了一個室友明哥給冰人。冰人希望能在獄中當頭頭,此時赫臣仍平靜的待在隔離房裡。很快地瑞布斯頓決定舉辦一場冰人與赫臣的比賽,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拳擊迷,而且他認為這次的打鬥應該會非常吸引人。瑞布斯頓派他的左右手,一個叫做喬依布佐的傢伙去進行。他設法從賭注中提供一筆獎金給赫臣…
這兩個拳手可以練習六個月,整個監獄都充滿了揣測,然而其實,監獄的人都傾向支持赫臣。隨著日期的逼近,典獄長想試著取消這場打鬥,但被喬依阻止並威脅他,使得比賽無法回頭只能如期進行。
比賽當晚,賭徒紛紛下注。同時全部的人都聚在一起,包括坐在第一牌的瑞布斯頓。比賽進行的打鬥非常殘忍,兩人纏斗直到最後…八個月後,監獄的人都在看一場電視拳擊賽,他們全都知道誰會是那個打不倒的冠軍!
第二集中,冰人又會遇到什麼挑戰呢?
Ⅱ 一部講拳擊的美國電影
應該是美國電影《永不退縮》
不過劇情不是什麼哥哥弟弟的,估計是翻譯的不好。
這電影說的是MMA,不是拳擊。
中文片名
永不退縮
外文片名
Never Back Down
更多中文片名:
絕不退縮
更多外文片名
Get Some .....(USA) (working title)
Chacun son combat .....Canada (French title)
The Fighters .....Germany
影片類型
動作
片長
110分鍾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級別
Australia:M USA:PG-13 Canada:13+ Canada:14A
拍攝日期
2007年7月16日
上映日期
2008年3月14日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劇情介紹
這是一個完全浸透在綜合格鬥--即MMA的世界中的故事,圍繞著一個名叫傑克·泰勒的小夥子展開。傑克完全具備了武術家的堅韌,雖然大多時候他都喜歡用拳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
前不久,傑克剛剛跟隨著家人一起移居到了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市,因為只有在這里,才能給他的弟弟提供一個更好的職業網球的環境。在家鄉的時候,傑克是橄欖隊的明星球員,可是到了新的地方,他卻成了一個被人忽視的局外人,還落下了一個脾氣很臭、喜歡打架的壞名聲。
其實傑克一直在努力地嘗試著融入到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中,他還跟隨著輕浮的同班同學巴扎·米勒一起去參加了派對……可惜的是,生性好強的傑克在派對上不幸地和一個有名的惡棍賴安·麥卡錫起了沖突,不但被打敗了,還受到了羞恥。這個時候,傑克的另一個同學找到了他,向他介紹了有關MMA的相關知識--這位同學看到傑克身上擁有著良好的格鬥素質,所以決定將他引薦給MMA導師吉恩·羅卡。
傑克很快就意識到,MMA雖然並非那種通常情況下的街頭格鬥術,卻正對自己的口味。然而想要得到吉恩的親自指導,傑克就得自己去體會忍耐力、紀律性以及積極性對格鬥術究竟起到了什麼樣的重要作用。對於傑克來說,學習MMA是因為這里還有比取得單純的勝利更重要的事情,他最終會尋找到自己心中真正嚮往的未來。
Ⅲ 拳王阿里VS泰森,哪個強
拳擊手穆罕默德·阿里 男,1942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國。
原名:卡修斯?馬塞勒斯?克萊 (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
業余拳擊賽戰績:103勝5負
職業拳擊賽戰績:57勝5負
主要榮譽:
1960年 義大利羅馬奧運會冠軍
1964年2月25日 戰勝索尼-利斯頓,獲WBA重量 級拳王
1971年7月26日 擊敗吉米-埃利斯和北美拳擊聯合會重量級冠軍
1973年9月10日 戰勝肯-諾頓,重奪北美拳擊聯合會重量級冠軍
1974年10月30日 戰勝喬治-福爾曼重奪WBA重量級拳王
1978年9月15日 戰勝斯平克斯,重奪WBF重量級拳王金腰帶
1979年6月27日 阿里重返拳壇,10回合被霍姆斯擊倒
1981年12月11日 阿里最後一場拳擊賽,負於特雷沃爾-博比克
歷史上第1位3次奪得重量級拳王稱號的運動員。
奧委會授予的20世紀最偉大的25位運動員之一。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阿里點燃主火炬。
2005年11月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布希授予阿里「總統自由勛章」。
眾所周知,阿里是20世紀拳壇誕生的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他的出現超越了拳擊、體育,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阿里的拳擊天賦勿庸置疑,1960年羅馬奧運會輕重量級的金牌似乎就決定了阿里命中註定要成為一位偉大的拳擊家。他詼諧幽默,喜歡用語言和詩來愚弄對手,而他精湛的技術和著名的「蝴蝶舞步」構築了他拳擊家的偉大業績。1964年2月25日將「魔王」利斯頓挑下王位成為世界重量級冠軍後,阿里幾乎所向披靡,9次衛冕成功,直到他拒絕服兵役赴越參戰被取消拳王頭銜。
1974年,復出後的阿里打敗了與利斯頓極為相似的「魔鬼」喬治·福爾曼,重登冠軍寶座。在10次衛冕成功後,輸給了萊昂·斯平克斯。但半年後他又從斯平克斯手中奪回了冠軍頭銜,成為拳擊史上第一位3度奪得世界重量級冠軍的人。
在阿里的職業拳擊生涯中,他與所有的優秀拳手都進行過「拳台對話」。特別是與喬·弗雷澤的「三番決斗」成為載入拳擊史冊的經典之作。退出拳壇後,阿里一直致力於宗教、慈善事業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工作,受到許多國家上至總統下至普通百姓的擁戴。然而,職業拳擊生涯中他頭部受到的29000多次的重擊,使阿里一直飽受帕金森綜合症的困擾。
穆罕默德·阿里的生平
1942年1月17號,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一代拳王卡休斯·克萊,也就是後來的穆罕默德·阿里就出生在這里。和當時美國其他各州的情況一樣,種族隔離也是肯塔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這里是供有色人種居民吃飯的地方,而他們是不允許進入專為白人開設的餐館的。盡管很多人為此遊行抗議,但這實際上,還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了。
阿里和他的弟弟魯道夫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而阿里從小就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一切。對此,他的母親一直記憶猶新。阿里的母親奧德薩·克萊說:「他曾經是個快樂的小男孩,總是跑來跑去地干著什麼,很愉快。他一直喜歡、也一直要和別人打鬥。他開始參加拳擊運動的時候總是對我說,早晚他會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金牌拿回來,他做到了。還有一次,是他在四歲的時候,他曾經對我說,總有一天,他要成為世界冠軍,是的,他也做到了。」
從12歲開始,阿里就在當地的一家健身房練習拳擊。阿里的啟蒙教練喬·馬丁說:「就在下面的這棟樓上的體育館里,每年這個地區的黑市商人都要在那聚一次,展示他們的服裝和各式各樣的商品,當然還有一些氣球、糖果之類小孩子們喜歡的東西。那年他12歲,騎著一輛自行車來的,但他買氣球或糖果什麼的時候,有人偷了他的自行車。他的心情很不好,說是要找警察,有人告訴他下面就有警察,他就直奔下樓去了。他說他原來不知道體育館在這兒,看一下才行,還說要是找到偷自行車的人,就要拿鞭子抽他。我對他說『你不如先學會打拳』,他說『我願意學』,我說『你可以從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晚上開始』。第二天天一黑他就來了,他很少不來,每次我到的時候他就已經來了,我走了以後他還在這兒練。」
1960年初,剛滿18歲的阿里開始參加業余拳擊比賽。已經接受過六年訓練的阿里剛一出道就讓人們眼前一亮。阿里的啟蒙教練說:「我還記得他做過一些可笑的事情,那是一次他和芝加哥的重量級拳擊冠軍帶金拳套的拳擊手比賽。我們到了那兒,因為他是第一次出台,要稱重量。那人是冠軍,先稱然後是他。他站在秤台上轉向我問道:『馬丁先生今天晚上你急著到哪兒去嗎?』我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我說:『沒有啊!還沒有定,為什麼?』他說:『我想要是你急著去哪兒,我就在第一個回合把這傢伙打倒,你就可以早些走了。』」
果然,在比賽中,對方根本就不是阿里的對手。穿深色短褲的就是阿里。在第一回合即將結束時,阿里連續用重拳將對手擊倒,提前結束了比賽,也實現了他在賽前向教練誇下的海口。
憑借優異的表現,18歲的阿里成為美國代表隊的成員,出征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在81公斤級的比賽中,阿里三戰全勝,順利進入決賽。他的對手波蘭人皮埃茨克斯基,是三屆歐洲冠軍,和1956年奧運會的銅牌得主。
他在場上的精湛技藝令人嘆服,有人形容他的出拳,像蜜蜂刺人一樣的犀利,而他腳下的步法,又像飛舞的蝴蝶一樣輕盈、靈活。此外,年輕的阿里不僅在場上表現突出,在生活中他也非常活躍。在奧運村裡,他向每個人問好,還和大家開各種玩笑,成了那裡知名度最高的運動員。
三個回合下來,阿里以點數的優勢戰勝對手,獲得了自己唯一的一枚奧運會金牌。而他獨創的步法,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蝴蝶步。
回國後的阿里,從機場開始,就感受到了人們的熱情。一時之間,他也成了美國人追捧的對象。眼前的榮譽,讓阿里誤以為,他已經用勝利改變了人們對有色人種的偏見,但依然殘酷的現實,打碎了他的夢想。阿里的弟弟魯道夫·阿里說:「1960年穆罕默德·阿里從奧林匹克運動會回來,他在羅馬贏得了奧林匹克金牌。在他回國的那些日子,還沒有施行取消種族隔離政策。他把金牌掛在脖子上到鬧市區的一家飯店吃飯,但是沒有人給他服務。他說:『我是冠軍!我是金牌得主!』得到的回答是:『我們才不管你是誰呢!』」
憤怒的阿里將自己的金牌扔進了大海,他說,我再也不願意為這樣的國家效力了。
1960年10月29號,對阿里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這一天,他參加了自己的第一場職業比賽,並獲得了勝利。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阿里幾乎取得了全勝,其中有七次,是直接將對手擊倒在地而取勝的。
通過一場一場的勝利,到了1964年,22歲的阿里,終於贏得了與索尼·利斯頓爭奪重量級拳王稱號的機會。而這也將是他參加的第一場拳王爭霸賽。
1964年2月25號,阿里在邁阿密輕取利斯頓,成為新一代拳王,從此,職業拳擊進入了阿里時代。
說起職業拳擊,有一個場景您一定不會陌生,那就是選手們在賽場內外的唇槍舌劍。一方面,他們希望藉此給對手造成心理壓力,另外,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對外進行宣傳,也算是一種自我炒作的方式。但有一點您大概不知道,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拳王阿里。
相對來講,當年的職業拳擊運動員都比較朴實,很少直接對外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與外界溝通最常用的渠道就是自己的經紀人。但阿里卻不是這樣。年輕時的阿里不僅拳頭硬,腳步快,而且伶牙俐齒,說起話來咄咄逼人,常常令他的對手,甚至采訪他的記者很難招架。
1964年2月25號,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22歲的卡休斯·克萊,也就是穆罕默德·阿里在第七回合,戰勝了索尼·利斯頓,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但在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了這位自信得近乎狂妄的年輕人。
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阿里說:「誰最棒?(你下一個和誰打)誰最棒?你看他們都不說吧!不公道,哪兒都沒有公道!沒有公道!他們不給我公道!(你和誰打 你和誰打)(告訴他們你和誰打)我都告訴你們了,誰最棒?我再給你們一次機會,誰最棒?」
2月26號,也就是克萊成為新拳王的第二天,他向全世界宣布,他已經皈依伊斯蘭教,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穆罕默德·阿里。
1964年5月,阿里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在那裡,他受到了各國政府元首級別的接待,也感受到了當地人民超乎尋常的熱情。
從非洲返回芝加哥後,阿里與大他一歲的黑人女孩桑吉·羅伊相識。1964年8月14號,兩人舉行了婚禮。
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記者問:「那麼你是不是認為在你取得了這個(拳王)稱號之後,你的個性改變了呢?」
阿里回答:「是啊,我有點放鬆了,或者說變得穩定了。你們能看到我有一個十分可愛的妻子,我不再像我過去那樣說話了,她不喜歡我說得太多。她告訴我要安靜,行動能說明一切。她說我不用再說什麼了,她自己也不喜歡說話,她只喜歡聽。」
桑吉·羅伊是阿里的第一任妻子,她說:「我遇見阿里好像是在一個星期三,還是那一天的下午,然後我就再沒有離開過他。他在我走進他家的門後五分鍾,就要求我嫁給他。我沒有想過這個,我說『好吧!』」
5月25號,阿里再次迎戰索尼·利斯頓,不過這一次,狀態正佳的阿里沒有浪費時間,他僅用了一個回合,就將對手擊倒在地,首次衛冕成功。盡管取得了勝利,但場內的觀眾卻對阿里發出了噓聲。在當時的美國,黑人作為少數民族,受到當局的歧視,而穆斯林黑人則成了弱勢中的弱勢,因此,從阿里改名字的那天開始,他就成了當時美國主流社會的叛徒。
阿里接下來的對手是帕特森,他是當時唯一一位曾經兩次作為挑戰者,登上拳王寶座的拳手。
在賽前電視采訪時,阿里說:「我喜歡給我的對手起外號。你知道兔子是一種連自己的影子都非常害怕的動物,一旦被逼到角落,就僵住了、動彈不了了,所以我就叫帕特森「兔子」,因為他就有兔子的這種特性。」
前重量級拳王弗洛伊德·帕特森說:「我只想和他打,不是為了錢,就是想奪回冠軍,讓它屬於全美國,而不僅僅屬於穆斯林黑人。」
根據當時的規則,每一場職業拳擊比賽15個回合,在頂住了阿里前11回合的猛烈進攻後,帕特森在第12回合由於體力不支,失去了還手能力。裁判終止了比賽,阿里再次蟬聯拳王的稱號。但全場的觀眾,幾乎都不站在阿里這邊。
就在實現了三連冠的阿里傲視職業拳壇的同時,他的家庭出現了問題。由於感情不和,阿里與羅伊在1966年1月10號離婚,結束了這場不到一年半的婚姻。
6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爆發。隨著戰事的不斷升級,阿里也面臨著服兵役的問題。而他在媒體上公開發表的反戰宣言,則震驚了全美國。2003年好萊塢出品的電影《拳王阿里》忠實地再現了這一幕。
阿里說:「我絕不會跑到萬里之外去謀殺那裡的窮人,如果我要死,我就死在這里,咱們來拼個你死我活!如果我要死的話,你們才是我的敵人,與中國人、越南人、日本人無關。我想要自由,你們不給;我想要公正,你們不給;我想要平等,你們也不給。你們卻讓我去別處替你們作戰!在美國你們都沒有站出來保護我的權益和信仰,你們在自己的國家都做不到這些!」
1966年2月,伊利諾伊州運動員委員會召開記者會,要求阿里對自己地反戰言行公開道歉。
阿里:「我在此不準備像新聞界給我安排好道歉的那樣去表示歉意。」
記者:「那麼你說的那些非愛國的言論怎麼辦?」
阿里:「必要的時候,我會向政府或者有關人士直接說明。」
記者:「那麼這次你不打算對你的講話表示歉意嗎?」
阿里:「這得向政府說清。」
記者:「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你說過你是人民的冠軍,對嗎?」
阿里:「是的,先生。」
記者:「你認為你的行為符合一個人民的冠軍嗎?」
阿里:「是的,先生。」
此後,美國很多州都吊銷了阿里的拳擊執照,於是,他連續參加了多場在美
國國境外進行的拳王衛冕戰。在那裡,阿里再次成了英雄。
1966年5月21號,英國倫敦。阿里在第六回合擊敗挑戰者庫珀。
5月29號,加拿大多倫多。阿里點數戰勝施瓦羅。
8月6號,英國倫敦。阿里第三回合擊倒布萊恩。
9月10號,德國法蘭克福。阿里第12回合擊倒米爾登博格。
11月14號,回到美國德克薩斯州德休斯頓,阿里第三回合擊敗挑戰者威廉姆斯,第7次成功衛冕。
1967年1月17號,依然受到徵兵問題困擾的阿里,度過了自己的25歲生日。
十幾天後,他將迎戰另一位挑戰者特萊爾。但在賽前的一次電視直播記者會上,阿里的名字再次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阿里:「你為什麼不叫我的名字,伙計?」
記者:「那麼你叫什麼呢?幾年前,你告訴過我你叫卡休斯·克萊。」
阿里:「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我叫卡休斯·克萊,我叫穆罕默德·阿里。」
記者:「你可以在比賽結束之前在全場中央宣布,如果你現在不這樣的話,
為了便於廣播,我就稱你為『他』行嗎?」
記者:「一周以前,你和特萊爾幾乎動了手,可有不少人說那是為了廣告而搞的噱頭。」
阿里:「他們有權這樣認為,因為過去我的確是為了廣告做過不少這類的事情。但是這一次是認真的,我差一點就動手了。」
記者:「那麼你恨他嗎?」
阿里:「不不,我並不恨他!我不恨任何人,但我不喜歡他及他的所作所為,他一直叫我卡休斯·克萊,盡管他知道我叫穆罕默德·阿里。」
比賽中,短褲上有紅色條紋的阿里始終佔有絕對的優勢,但他並沒有急於將對手打倒。他不停地向特萊爾大聲吼叫:「說!我叫什麼名字!!我到底叫什麼!!!」
經過15個回合的較量,阿里最終以點數取勝,第八次衛冕成功。
1967年3月22號,美國紐約。阿里在第七回合擊倒了挑戰者弗雷,再次蟬聯拳王稱號。但時隔不久,被阿里連奪九次的拳王桂冠被強制收回,原因是美國地方法院,以拒絕服兵役的罪名,吊銷了阿里在全美各州的拳擊執照,並沒收了他的護照,阿里還將面臨5年監禁的處罰。從此以後,拳王阿里賦閑在家。
在強大的壓力面前,阿里並沒有屈服。他經常出現在各種集會,甚至電視節目當中,進行反戰宣傳。同時,他也沒有放棄訓練,終於,阿里在1970年重出江湖,續寫了拳王的神話。
1967年8月17號,25歲的阿里與他的第二任妻子,17歲的比琳達結婚。
一年後,阿里的大女兒瑪麗亞姆出生了。這使得賦閑在家的阿里,享受了一段難得的天倫之樂。
阿里在家逗孩子,說:「這個家庭只不過多了一張大嘴,沒有別的,只不過多了一張大嘴。把奶瓶給我!」
六十年代末,美國國內的反戰呼聲越來越高,而作為反戰人士的代表,阿里也獲得了更多的支持。1970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恢復阿里的拳手資格,這位經過兩年多修整的前拳王,終於重出江湖了。
但由於兩年多沒有參加正式比賽,加上年齡和體重的增長,復出後的阿里表現得並不盡如人意,被人津津樂道得蝴蝶步法,也很難在比賽中施展了。
1971年5月8號,阿里作為挑戰者,在比賽中兩次被當時的拳王弗雷澤擊倒,挑戰宣告失敗。
1973年5月31號,他以點數輸給了肯·諾頓,經歷了復出後的第二場失利。這使得人們開始懷疑,阿里的時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嗎?
與阿里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年輕的喬治·福爾曼開始嶄露頭角。在同樣與這兩位拳手的交鋒當中,福爾曼取得了全勝。1973年1月22號,身穿紅色短褲的福爾曼六次將弗雷澤擊倒,僅用了兩個回合,就奪下了拳王金腰帶。
1974年3月,他再次以絕對的優勢戰勝諾頓,衛冕成功。在取得了四十場連勝之後,福爾曼的下一個對手,就將是穆罕默德·阿里。
這場比賽的組織者,就是當年初出茅廬,但現在已經在職業拳擊界呼風喚雨的經紀人唐·金。他把比賽安排在了非洲國家,原扎伊爾的首都金沙薩。而人們也將這場比賽稱為叢林大戰。
盡管阿里當時並不是拳王,與福爾曼的實力對比也處在下風,但當地人將他敬若神明。阿里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人的想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福爾曼即將面對的對手,將是阿里和整個金沙薩。
職業拳擊經紀人亨利·施瓦茨說:「當福爾曼到達扎伊爾,有人為他翻譯那裡牌子上的話,意思是:阿里,殺了他!喬治變得比以前更愁眉不展了,並且也從那時起,喬治就想離開扎伊爾了。咱們換一個地方比賽,要麼乾脆索性就不比賽了,這是喬治當時的感覺這種感覺與日俱增。」
1974年10月30號,金沙薩,阿里挑戰拳王福爾曼。專門為這場比賽修建的體育場內座無虛席,而挑戰者阿里也在拳台上,指揮所有的觀眾有節奏地高喊:「阿里,殺了他!」
身穿白色短褲地就是阿里。比賽開始後,福爾曼很快就將阿里逼到了拳台的角落,展開猛攻。而阿里則完全放棄了移動,只是被動地靠在欄繩上招架,伺機進行還擊。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七個回合。正當人們以為阿里已經大勢已去的時候,轉機在第八回合出現了。以逸待勞的阿里用組合拳,將體力下降的福爾曼擊倒在地,干凈利落地贏得了這場叢林大戰地勝利,也奪回了闊別7年時間的拳王金腰帶。
此後,阿里又連續十次蟬聯拳王稱號,其中就包括1975年10月,在菲律賓馬尼拉戰勝弗雷澤的世紀之戰。
1978年9月,阿里點數戰勝斯平克斯,最後一次獲得拳王金腰帶。此後不久,36歲的阿里宣布退出拳壇,這樣,他就以在20年中22次獲得重量級拳王稱號的驕人戰績,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此期間,阿里與他的第二任妻子比琳達離婚。1977年6月,他第三次結婚,這一次的新娘是貝羅尼卡·波石。此後,阿里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綜合症。盡管如此,他依然作為文化和體育的使者,穿梭於世界各國。值得一提的是,阿里與夫人波石在1985年訪問了中國,受到我國人民的熱烈歡迎。而阿里對中國也並不陌生,早在1979年,他就曾訪問北京,還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親切接見。
此後不久,阿里結束了他的第三段婚姻,1986年11月19號,阿里與他現在的太太朗尼結婚了。阿里的妻子朗尼·阿里 說:「穆罕默德·阿里和我是好朋友,是丈夫和妻子,他還像是我的兄弟,所以這是個不同尋常的組合。」
1996年8月2號,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籃球決賽中場休息。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將一枚特製的羅馬奧運會金牌掛在了阿里的胸前。盡管當時的賽場內,雲集了眾多夢三隊的籃球明星,但人們依然把最為熱烈的掌聲,獻給了他們心中的英雄——穆罕默德·阿里。
作為前奧運會的拳擊冠軍,阿里因為反對以前美國政府施行的種族歧視政策,將自己的金牌扔進了大海。而這枚失而復得的金牌,不僅圓了阿里的一個心願,更說明了人們對這位拳王不畏強權、扶危濟困的贊賞與肯定。
1999年9月,阿里與他第三任妻子的女兒萊拉,進入女子職業拳壇,並很快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阿里的女兒萊拉·阿里說:「 我不想拿自己和父親作比較,我們是完全不同的。但有一點,作為他的女兒,我自然會有一些獨特的拳擊技術,這是別人不可能具備的。在現階段,我認為自己棒極了!」
一些商家看中了這對拳壇父女的商業價值,最近,一家運動品牌就利用電腦技術,讓阿里父女在拳台上同場競技。在這樣的比賽中,我們看到的,並不是勝負,而是一種生命力的延續。
阿里在賽場上的英勇表現與其人格相為表裡。
阿里,貝利,喬丹等人應是堪稱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中的傑出代表。
在時代周刊的20世紀百年百位名人中,
阿里被排在了英雄與偶像類的首位!
望採納 謝謝
. . ↓↓↓
Ⅳ 求MMA系列電影
最強烈推薦的是《Never backdown》譯成《永不退縮》或《永不投降》的,音樂很酷,而且對一些格鬥理念的闡釋還是比較到位的,能很好的刺激腎上腺。
《軍雞》(或叫《斗雞》)余文樂主演,魔裟斗參與出演。個人感覺余文樂雖然別的片子比較造作,和格鬥沾不上邊,但是這個拍的還是不錯的,風格比較黑暗。
《終極鬥士》,這個同名的有兩部電影,較早的是一部講述年輕人打地下拳的事,與樓主需要的MMA不符,遂不予推薦;第二個是2001年由韋斯利·斯奈普斯主演的,又名《黑獄拳霸》,該作品也有上下兩部,第一部是拳擊題材,第二部才涉及MMA,值得一看。
《蠍子拳王》,法國片,打鬥場面還是不錯的。
《導火線》,丹哥作品中個人最喜歡的,樓主應該看過吧,真沒想到世界上最好的MMA電影居然是中國人拍的。
《毆者》,不太出名的片子,不過陣容很豪華,有猿人、狼人、櫻庭和志、Don Frye等。
還有一部融合了GSP、蜘蛛、BJ、瘋馬等人的片子,可惜愣是把名字給忘了,不過拍的實在不怎麼樣,打的也假。
《拳王阿里》,這個是拳擊,不過電影是很好的,威爾史密斯主演,畢竟拳擊也是MMA重要組成部分,樓主不妨欣賞一下。
《拳王》,法國的那個,據說是根據真人真事拍的,泰拳題材。
《地下拳擊場》比較一般。
《地下決戰》,武術流派比較多,但是小成本拍的亂七八糟的翻譯的也不好。
Ⅳ 體育電影推薦
1、《鐵拳男人》
《鐵拳男人》是博偉國際公司於2005年發行的動作電影,該片由朗·霍華德執導,拉塞爾·克勞、蕾妮·齊薇格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三十年代的美國工業大蕭條時期,經濟狀況跌落谷底、民不聊生時,一個為家庭而爭取第二次機會拼搏的男人受到了大批民眾的擁戴。
2、《拳王阿里》
《拳王阿里》是由邁克爾·曼執導,威爾·史密斯、傑米·福克斯等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憑藉著過人的智慧、力量和本能,不服輸的鬥志和不妥協的自尊,阿里成為拳王的故事。
3、《成事在人》
《成事在人》是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於2009年出品的一部傳記式影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摩根·弗里曼、馬特·達蒙和托尼·科戈羅吉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12月11日在美國本土上映。影片講述1995年南非橄欖球世界盃賽期間,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與國家橄欖球隊隊長法蘭索瓦·皮納爾共同讓剛擺脫種族隔離制度不久而面臨分裂的南非,再次團結一致的故事。
4、《一球成名》
《一球成名》是由丹尼·加農執導,邁克·傑弗里斯、迪克·克萊蒙特、伊安·拉·弗雷奈斯編劇,庫諾·貝克、斯蒂芬·迪蘭、安娜·弗萊爾主演的體育勵志電影,於2006年3月24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拉丁裔青年桑蒂亞哥憑借足球天賦和不懈努力,在英超紐卡斯爾聯隊成長為超級球星的故事。
5、《點球成金》
《點球成金》改編自邁克爾·劉易斯的《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由貝尼特·米勒執導,布拉德·皮特、喬納·希爾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9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率先上映。電影講述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又稱綠帽隊或白象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的經營哲學,描寫了他如何以小搏大、力抗其它薪資總額比他們多上數倍的大球隊的方法。
Ⅵ iwillbechampion哪首顏
The World's Greatest》是R. Kelly原唱的一首勵志歌曲,歌曲首次是在電影《拳王阿里》的原聲錄音帶中。
《The World's Greatest》是R. Kelly寫的一首勵志歌曲,歌曲首次是在電影《拳王阿里》的原聲錄音帶中。《拳王阿里》講述了憑藉著過人的智慧、力量和本能,不服輸的鬥志和不妥協的自尊,拳王阿里以32歲高齡挑戰24歲處於顛峰的福爾曼,即使當所有的人都認為他必死無疑……
這是歷史上最精彩的一戰。拳王阿里敢言敢斗的個性,讓他永遠都處在備戰狀態,向法律、輿論、戰爭,甚至向自我挑戰,面對這人生戰場上迎面而來的拳拳重擊,他從不退縮、勇敢面對。
Ⅶ 威爾史密斯的所有電影
1992年,威爾·史密斯出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時光流逝》
1993年,出演由理查德·本傑明執導的喜劇電影《美國製造》,10月,隨組合發行錄音室專輯《Code Red》;12月,與斯托卡特·詹寧搭檔主演的文藝片《六度分離》上映,威爾·史密斯在片中飾演騙子保羅。
1995年,主演由邁克爾·貝執導的動作電影《絕地戰警》,威爾·史密斯飾演衣著光鮮、風流倜儻的麥克·勞瑞,該片取得了1.4億美元的全球票房。1996年7月,與比爾·普爾曼、傑夫·高布倫聯袂主演的科幻片《獨立日》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勇敢好戰的空軍飛行員史蒂夫,該片取得了8.1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威爾·史密斯憑借該片獲得第6屆MTV電影獎最佳吻戲獎(與薇薇卡·福克斯)、第4屆百事達巨星獎最受歡迎科幻片男演員獎。
1997年7月,與湯米·李·瓊斯搭檔主演的科幻動作片《黑衣人》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為人爽朗正直、勇猛異常,具有極強的責任感又善使計謀,懂得隨機應變的J探員,該片的全球票房近6億美元。
1998年11月,與吉恩·哈克曼共同主演的動作電影《全民公敵》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陷入難以脫身的謀殺案中的職業律師羅伯特,該片的全球票房為2.5億美元。
1999年6月,與凱文·克萊恩、薩爾瑪·海耶克聯袂主演的科幻喜劇西部片《飆風戰警》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個性機智、風流倜儻的聯邦特工詹姆斯·韋斯特,他獻唱的電影原聲帶獲得了第27屆全美音樂獎最受歡迎原聲帶獎。
2000年,與馬特·達蒙、查理茲·塞隆聯袂主演體育勵志電影《重返榮耀》,飾演為人神秘的黑人球童巴格·范斯;1月,獲得第27屆全美音樂獎最佳流行搖滾男藝人獎。
2001年,與吉米·福克斯聯袂主演人物傳記電影《拳王阿里》,飾演美國拳王穆罕默德·阿里,他憑借該片獲得了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入圍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獎。
2002年7月,與湯米·李·瓊斯搭檔主演的科幻喜劇片《黑衣人2》上映,該片取得了4.4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威爾·史密斯為該片演唱了主題曲《Black Suits Comin' (Nod Ya Head)》;同年,擔任動作電影《作秀時刻》的監制,該片由羅伯特·德尼羅和艾迪·墨菲聯袂主演。
2003年,擔任犯罪動作片《終極謀殺案》的監制,該片由Duane Martin、薇薇卡·福克斯和梅根·古德主演;4月,獲得第16屆美國兒童選擇獎Wannabe獎;7月,與馬丁·勞倫斯搭檔主演的動作片《絕地戰警2》上映,飾演貪玩成性、做事欠認真、經常招惹麻煩的邁阿密緝毒警探麥克·勞瑞。
2004年7月,由其主演、監制的科幻動作片《機械公敵》上映,他飾演了對機器人充滿了懷疑的警探戴爾·斯普納;10月,參與配音的喜劇3D動畫電影《鯊魚故事》上映,威爾·史密斯為說話速度極快的小魚奧斯卡進行了配音,他因此獲得第18屆美國兒童選擇獎最受歡迎動畫配音獎。
2005年1月,獲得第31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動作電影演員獎;2月11日,與伊娃·門德斯、凱文·詹姆斯聯袂主演的愛情喜劇片《全民情敵》上映,飾演被授予詼諧幽默的婚姻顧問亞歷克斯·希契,他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9屆美國兒童選擇獎最受歡迎電影男演員獎;同月,獲得獲得第3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榮譽凱撒獎。
2006年與賈登·史密斯搭檔主演人物傳記片《當幸福來敲門》,飾演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該片票房超過了3億美元,威爾·史密斯憑借該片獲得了第9屆青少年選擇獎的最佳劇情片男演員獎、最佳化學反應獎(與賈登·史密斯),入圍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6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劇情電影最佳男主角獎。
2007年,與艾莉絲·布拉加、莎莉·理查德森共同主演末世科幻電影《我是傳奇》,飾演曼哈頓市唯一一個沒被病毒感染的人類羅伯特·奈佛,該片取得了超過5.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他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7屆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第34屆土星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0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恐怖驚悚片男演員獎;12月,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星。
2008年7月,與查理茲·塞隆、傑森·貝特曼聯袂動作喜劇電影《全民超人漢考克》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不按牌理出牌的超人約翰·漢考克,他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2屆美國兒童選擇獎最受歡迎電影男演員獎;12月,其領銜主演的勵志溫情電影《七磅》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因妻子去世而變得沮喪的美國國稅局職員蒂姆,他憑借該片獲得了第40屆美國有色人種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2年5月,與湯米·李·瓊斯、喬什·布洛林共同主演的科幻電影《黑衣人3》上映。2013年,客串出演喜劇電影《王牌播音員2:傳奇繼續》;同年,與賈登·史密斯共同主演的科幻片《重返地球》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傳奇將軍賽弗·瑞奇。
2014年,客串出演由柯林·法瑞爾、羅素·克勞主演的愛情電影《冬日奇緣》;同年,擔任歌舞喜劇電影《安妮:紐約奇緣》的製片人,該片由奎文贊妮·瓦利斯、傑米·福克斯主演。
2015年2月,與瑪格特·羅比、阿德里安·馬丁內茲聯袂主演的喜劇犯罪電影《焦點》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以詐騙為業的中年男子尼基;12月,與古古·姆巴塔-勞、大衛·摩斯聯合主演的傳記劇情片《震盪效應》上映,他飾演了腦神經學病理專家Dr. Bennet Omalu,他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9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美國非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6年,與瑪歌特·羅比、喬爾·金納曼等人聯合主演科幻動作冒險片《自殺小隊》,飾演精通各類槍械的「死亡射手」弗洛伊德·勞頓;4月,獲得第25屆MTV電影獎MTV世代大獎;12月,與凱拉·奈特莉、海倫·米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附屬美麗》上映,威爾·史密斯飾演經歷生活變故後意志消沉的廣告公司經理霍華德。
2017年12月,與喬爾·埃哲頓、勞米·拉佩斯領銜主演科幻電影《光靈》上映,他在片中飾演對獸人搭檔心存疑慮的人類警員斯科特·沃德。2018年5月,發行為2018俄羅斯世界盃獻唱的主題曲《Live It Up》,該曲由威爾·史密斯、尼基·詹姆、埃拉·伊斯特萊菲共同演唱,迪波洛擔任製作人;同年,擔任美國國家地理頻道10集紀錄片《一塊奇怪的石頭》的解說。
2019年1月,與湯姆·赫蘭德共同參與配音的動作冒險動畫電影《偽裝間諜》上映;5月,與莫納·馬蘇德、娜奧米·斯科特共同主演的奇幻冒險愛情片《阿拉丁》上映;10月,與瑪麗·伊麗莎白·文斯蒂德搭檔主演的科幻驚悚片《雙子煞星》上映,該片由李安執導。
Ⅷ 一部電影拳王阿里不是威爾史密斯演的,阿里跑步的時候說了很多勉勵人的話
[編輯本段]影片拳王阿里Ali
導演:
邁克爾·曼 Michael Mann
編劇:
Gregory Allen Howard ....(story) 史蒂芬·里維爾 Stephen J. Rivele ....(screenplay) & 克里斯托弗·威爾金森 Christopher Wilkinson ....(screenplay) and 艾瑞克·羅斯 Eric Roth ....(screenplay) & 邁克爾·曼 Michael Mann ....(screenplay)
主演:
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Cassius Clay/Cassius X/Muhammad Ali 傑米·福克斯 Jamie Foxx ....Drew 'Bundini' Brown 強·沃特 Jon Voight ....Howard Cosell 更多>>
影片類型:
劇情 / 運動 / 傳記
片長:
159 min / USA:165 min (director's cut)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 法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 數字化影院系統 / SDDS
MPAA評級:
Rated R for some language and brief violence. (also director's cut)
級別:
Malaysia:18SG / Argentina:13 / Australia:M / Netherlands:12 / Norway:15 / UK:15 / France:U / Peru:14 / Spain:13 / USA:R / Finland:K-11 / Germany:12 / Iceland:12 / South Korea:15 / Canada:14A / Philippines:PG-13 / Malaysia:U
製作成本:
$107,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Columbia Pictures Instries, Inc.
拍攝日期:
2001年1月11日 - 2001年5月27日
攝影機:
Michael McAlister's Lipstick Cameras (particular scenes)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