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八佰中上海的西方租界,在歷史上是怎樣的存在
電影八佰中上海的西方租界在歷史上是由西方列強控制的英租界。
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是以在抗日戰爭中著名的戰役——淞滬會戰後期的時候,僅剩的八百壯士(甚至都不足八百人)堅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的壯烈事跡,當時的情形是中國軍隊的大部隊基本上可以說是大部分撤出了上海,到了安全地帶。但是為了以防萬一,留下了一支小規模的部隊做出明知不可能抵擋成功的抵抗,在這支小規模的作戰部隊僅僅只有四百餘人的部隊在英勇阻擋了四天之後就返回到了租界的安全地方。租界並不是英國在華的殖民地,英國沒有設立總督這一機構,而設置了“道路碼頭委員會”的機構來對租界統治。由於英國租界規模的擴大,美法也在上海建立了租界,租界之中中國人不允許進入,租界又被稱為華洋分處。
❷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 420餘將士駐守在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抵抗三十萬日軍進攻,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主將對外宣稱有800人,影片也由此得名「八佰」。
在淞滬會戰期間,日軍憑著坦克和飛機的優勢,對國軍進行猛烈進攻,蔣介石派遣的精銳部隊損失慘重,10月26日,由於閘北地區抵抗越來越艱難,當局決定撤出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西部郊區。獨留下88師來防守。
她問謝晉元有多少人的時候,謝晉元告訴讓有800人,才有了之後八百壯士的說法。從27日到30日,戰鬥打了四天四夜,引起了西方的關注,31日政府下令,停止戰斗,退出戰場。日本在這次戰斗中損失了2000多人,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
《八佰》展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為了抵禦外來侵略,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年僅20歲四川娃的陳樹生,掛滿了手榴彈,跟日本軍人同歸於盡,寫下的血書是「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姜武飾演的老鐵,原本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遇事就躲,也是他在最後拿著大刀,唱著戲曲,奮勇殺敵。
真是這群人,面對大敵當前,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誓以我命固我土」,這人性的閃光點,才顯得可貴。這也是《八佰》展現的,也是四行倉庫守軍們當年進行的,我們珍愛和平,我們反思戰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錚錚鐵骨,我們才能有當下美好的生活。
❸ 一個十多年前看的電影
劉錫明和張豐毅主演的《報仇》
❹ 《亂世靡音》之租界往事
什麼是幸福,坐在這里寫一篇與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的書評,而自己卻興致濃濃,想來這也是幸福的一種。
秋原的《亂世靡音》,重現了中國近現代的「江湖亂世」,從舊藝人的人情世態,到民國時期的傳媒發展和娛樂八卦;從私鹽、鴉片生意的發展歷程,到軍閥、青幫與租界的款曲互通,再到亂世崛起的梟雄,構成了一幅廣闊而生動的民國底層江湖畫卷。
自己斷斷續續的讀了數周,鑒於本書的內容與年代跨度較大,自己試著用幾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一一引述出來,夾敘夾議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也是一翻樂趣。本篇先從租界下手。
說到租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香港電視劇《上海灘》。1980 年代以來,內陸引進了一系列以上海灘租界為背景的影視作品,給剛剛從8個樣板戲過度到傷痕文學的大陸影視觀眾上了一劑猛葯:香港電影《精武門》和邵氏影視作品中沒有《苦惱人的笑》,連續劇《上海灘》經歷著另類花花世界中的《蹉跎歲月》。這些作品讓封閉已久的內陸民眾驚覺,原來電影不僅僅能夠鬥私批修,更能展示《萬水千山總是情》。香港影視人拍攝的以上海租界為背景的各類影視,之所以能夠吸引人,除了拍攝理念技術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些人基本上是從1920、30年代孕育於上海灘,渡江戰役前成「建制」逃到香港繼續發展影視,骨子裡面深藏著上海灘的往事與心態。尤其是香港這個當時港英政府控制下的殖民地城市,提供了與舊上海高度相似的租界社會環境,由此導致港台的娛樂產業繼續延續著1949年以前的「江湖法則」。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第一任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以《南京條約》、《虎門條約》中有關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條款,要求江蘇省上海道台宮慕久出租上海縣周邊的一塊土地,供英國人長期占據。兩江總督應允,中英 雙方簽訂《上海租地章程》。租界在中國國土出現了。
因為擁有領事裁判權,從國家外交形象與民族尊嚴層面上看,租界就是喪權辱國與民族恥辱的符號。但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發展歷程上,租界的存在也成為中國持續接受西方舶來文化的窗口。同時,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也是因開辟租界而形成的現代城市。這些租界城市相對的開放、繁榮和一定的包容,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段時期,引領了中國流行文化。
繼英國之後,美國和法國也先後在 1848、1849年開辟了租界。又利用太平天國運動、小刀會起義,借口修改租界章程。三國多次要挾清政府租界擴地,到1899年,英美租界合並的上海公共租界面積22.3平方公里,南側相鄰法租界在1914年達到10平方公里。
為了解決交通,清末法國人從日本引進了人力車,1913年,公共租界當局要求運營人力車必須漆成黃色,才有了「黃包車」的別稱,而舊上海的黃包車夫,普遍是青幫成員。
租界外側是中國政府管理的華界,由公共租界以北的閘北和法租界以南的舊上海縣城組成。兩個租界和華界,各有獨立的司法機關和治安彈壓機構。各管一方,互不兼容。「三界四方」的格局就此形成。這給了青幫分子提供了庇護場所,幫會分子和動盪逃難避禍者經常把租界作為世外桃源。使得租界內的華人人口迅速膨脹。依《上海通志》記載,1910年,法租界與英美租界共計人口61.7萬,其中外國人只有1.5萬;到1925年,租界總人口升至113.7萬,其中華人佔96%.
大凡涉及到舊上海,除了巡捕,聽到最多的就是「工部局」了。在不知道工部局的由來之前,我一直認為工部局是清朝六部中的工部在上海設置的一個分支機構,用來與租界共同管理的機構。而實際上,只說對了一半。
租界設立後,英美法三國最初採取的是「分設租界、共同管理」模式,設立工部局(The Municipal Council,即市政委員會)。當時中國還沒有市政等詞彙概念,租界從上海縣城以北的荒地開始平整地基,營建碼頭、修路蓋房、鋪設上下水管線等城市基礎初期規劃,在中國傳統六部職能中,這些工作由「工部」負責,為便於華人理解,命名「工部局」;同理,租界也用巡捕代稱警察。
上海公共租借工部局旗
由於帝國主義的內部矛盾,法國在與英美的涉華競爭中經常被忽視,1862年4月,法租界單方面宣布成立全部由法國人組成的「公董局」,也類似工部局,標志著法租界與公共租界分道揚鑣,兩大租界在上海並存。
在運作上,由英美兩國主導的公共租界名稱是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堪稱萬國租界。工部局董事會即最高權力機構,一切重大決策由董事會辯論投票表決,無須向英國國會和美國總統呈報。英國人長期在董事會占據六到七個席位,此外,德、法、俄、日也曾都有過席位。1928年起,被迫應對收回租界的反帝愛國運動,公共租界董事會首次出現的三名華人董事。
而法租界的工部局董事會基本上是法國駐滬總領事說了算。這就給後人留下一個普遍的錯覺:在舊中國時代,上海到底有幾個租界?
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193號——原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機構工部局
在這個華洋雜處、華人居多且大多數處在底層的國中之國里,為把華洋兩套不兼容的社會系統實現通暢對接,方便租界當局與外資工商企業有效管控華人,亟需物色一類人充當轉接器。於是就出現的「拿摩溫(英語 Number one)」、包頭和華人巡捕。
而租界本身的規劃格局和市政管理體系全盤西化,給舊中國提供了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模板。租界在行政規劃、市政建設、司法治安、工商運營稅收、文化用語等都不與外界兼容,租界當局也亟需物色一些替他們打理事務,維持租界運轉的強力人物。
幾十萬華人湧入租界免不了治安案件頻發,而租界也注意到案件基本都與華人的幫會有關,為破獲和防範此類案件,同治四年和同治八年,英法租界開始招募華人巡捕,至20世紀初時,兩塊租界的華人巡捕名額都超過各自巡捕總數的一半。洋人也慢慢懂得了在中國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必要性,即:「差役不進幫,飯碗端不長;幫會不同差,生意敲不成」。於是就有了青幫三大亨之首黃金榮的出現。
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
晚清時的上海法租界,對華人巡捕的警銜設為四級九等:最基礎級別是巡警(共3等);巡警之上是探員(共3等);再上是探長或巡官(兩等);最高級數督察長。在督察長之上還有正副總巡官,都是法國人擔任。
黃金榮從1892年進入巡捕房擔任外勤便衣,也就是「包打聽」開始做起,「以中國人的習慣解決問題」,並大力扶植親信門徒,到1921年底晉升至法租界首位華人督察長。1921年7月30日晚,中共「一大」會議在法租界貝勒路李公館進行時,突有不速之客闖入,導致會議轉移至嘉興南湖。此不速之客就是黃金榮引薦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門徒,程子卿,當時已任租界政治處探長,1928年,也晉升為華人督察長。
1941年5月下旬,美國與英國磋商,取消在華領事裁判權,「以增強中國對日作戰的效能」。1942年10月10日,英美兩國同時宣布,廢除在華之不平等條約,此後,中、美、英三國就訂立新約問題,在重慶舉行談判。此後,其它國家相繼與中國簽約,廢除在華享有的治外法權。
1943年1月11日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在華盛頓簽署了《中美關於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之條約與換文》,簡稱《中美新約》。同日,國民政府代表宋子文與英國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慶簽署了《中英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簡稱《中英新約》。兩個條約的主要內容如下:1、美英兩國同時撤廢在華治外法權;2、美英兩國取消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終止該條約及其附件所給予兩國之一切權利;3、美英兩國終止在北平使館界、上海及廈門公共租界所享受的權利,協助中國政府收回這些地區的行政權;英國還要交還天津、廣州租界;4、美英兩國放棄關於在中國通商口岸制度的權利,關於上海、廈門公共租界特別法院制度的權利,關於中國領土內各口岸僱用外籍引水人的權利,關於兩國船舶在中國領水內沿海貿易及內河航行的特權,關於兩國軍艦駛入中國領水內的特權等。1945年,國民政府正式收回上海租界主權。
看了本書,解決了我對舊上海租界的不少疑惑,比如本文提及的工部局的作用,為什麼反映舊上海的影視作品中總是提及法租界等。實際上《亂世靡音》重點圍繞鴉片戰爭以來的江湖會黨與娛樂行業的變遷與相互的關系,租界只是反映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奇特紡織機」,把江湖政商編織的更加光怪陸離,也帶給了我們諸多悲歡離合的歷史過往。
❺ 找1部電影好象叫什麼大事件19~是關於30年代上海灘的
電影名:大上海1937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顏 色:彩色
類 型:動作片
上映日期:1986年8月28日 香港
製作發行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香港三洋影業公司
職員表
導演……張徹 Cheh Chang
副導演……張冀平
副導演……盧遠鳴
副導演……杜玉明
編劇……張徹
編劇……阮亦正
攝影……黃文雲
美術(製作設計)……張曦白
美術(製作設計)……曹妙林
服裝指導……盧建明
服裝指導……周家鈞
攝影助理(機工)……莫澤仁
攝影助理(機工)……常宇
劇務……王燕齊
劇務……胡雄
劇務……廉叔良
劇務……王金陵
燈光(照明)……陳倫
燈光(照明)……陳煥
燈光(照明)……歐傑
燈光(照明)……於洪
燈光(照明)……王東方
導演助理 ……閻青
服裝指導……程映歸
服裝指導……黃莉華
道具……桑克祥
道具……陶本信
化妝……張玉敏
化妝……安學勤
化妝……劉穎
置景……顧阿品
置景……朱士根
置景……陳妙根
置景……丁根福
置景……王錫鄉
置景……趙橋
煙火設計……陳志康
煙火設計……葉毛根
煙火設計……朱衛遠
動作……范冬雨
動作……王響偉
動作……賈永泉
動作……董得義
動作……穆立新
動作……杜玉明
動作……董志華
特技設計……香港神風特技公司
特技設計……陳一言
剪輯……鄧為盛
煙火設計……鄺偉雄
伴奏……鄧少林
錄音師(收音)……張華
演唱……陳棟
演唱……梁雁翎
作曲……黃霪
作曲……羅迪
監制……葛超海
監制……朱牧
製片人……石洙生
製片人……陶由
製片主任……余森林
場務領班……葉耀忠
場務領班……江平
演員表
杜月笙……杜玉明
林懷部……徐小健
王月英……孫懿雯
楊藩……董志華Dong Zhi Hua
駱煥友
劉麗軍
賈永泉
王響偉
佐佐木……范冬雨
王明晟
王正軍
施紀平
姚茂宗
朱欽飛
朱憲憲
王平
董得義
施翔
張維權
傅光耀
朱慧國
周起
外文片名:Great Shanghai 1937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顏 色:彩色
類 型:動作片
上映日期:1986年8月28日 香港
大上海1937 (1986)製作發行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香港三洋影業公司
劇情梗概: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佔領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黑社會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現各不相同。他們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為了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洪流。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同年8月佔領了上海。30年代的上海,由於租界的影響,黑社會頗具勢力。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幾個黑社會的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著不同的表現:年紀較大的黃金榮閉門謝客,稱病不出;舉足輕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結拜兄弟張嘯林則當上了經濟漢奸,大發「國難財」。地位次於三大亨的吳四寶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為特務首腦,特務總部就是惡名昭彰的極斯菲爾路76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上海三大亨」的弟子們也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基於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斗爭。「杜門弟子」林懷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加了民眾自發形成的抗日地下組織。他們刺殺了漢奸、偽「市民協會」的負責人尤菊蓀、偽「上海市政督辦公署」秘書長任保安。在刺殺經濟漢奸俞華材時,林懷部不慎負傷,在杜月笙的老友王國生的掩護下得以脫身,也因此與王國生的女兒王月英相愛,在他的影響下,王月英也參加了抗日工作。她通過與老同學、吳四寶的太太余愛珍的關系,打進了「76號」。林懷部也在杜月笙的間接幫助下當上了張嘯林的保鏢,在余愛珍的保鏢、武藝高強的「小刀」楊藩的幫助下,林懷部殺死了張嘯林,但不幸落入吳四寶的魔爪。王月英毒死了吳四寶,在楊藩的保護下逃了出去。林懷部與楊藩大鬧「忠義堂」,一時間刀光拳影,血流成河……
❻ 《大上海》中淞滬會戰有轟炸南京路的場景,當時那裡不是租借地區嗎日軍真的連租界也開打了
這個只是電影,實際炸沒有不知道。但是日軍在當時是肯定不會炸租借的,因為當時日本還不想得罪西方列強。最好的佐證就是當時在蘇州河開的時候,蘇州河以北是中國的地盤,蘇州河以南是租界,當時老百姓都在租界去觀戰,也就是蘇州河以南看河對面打的熱火朝天,而戰火去沒有蔓延到在租界內。
❼ 求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關於上海灘的電影名字
是《大上海1937》。
劇情梗概: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佔領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黑社會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現各不相同。他們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為了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洪流。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同年8月佔領了上海。30年代的上海,由於租界的影響,黑社會頗具勢力。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幾個黑社會的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著不同的表現:年紀較大的黃金榮閉門謝客,稱病不出;舉足輕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結拜兄弟張嘯林則當上了經濟漢奸,大發「國難財」。地位次於三大亨的吳四寶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為特務首腦,特務總部就是惡名昭彰的極斯菲爾路76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上海三大亨」的弟子們也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基於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斗爭。「杜門弟子」林懷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加了民眾自發形成的抗日地下組織。他們刺殺了漢奸、偽「市民協會」的負責人尤菊蓀、偽「上海市政督辦公署」秘書長任保安。在刺殺經濟漢奸俞華材時,林懷部不慎負傷,在杜月笙的老友王國生的掩護下得以脫身,也因此與王國生的女兒王月英相愛,在他的影響下,王月英也參加了抗日工作。她通過與老同學、吳四寶的太太余愛珍的關系,打進了「76號」。林懷部也在杜月笙的間接幫助下當上了張嘯林的保鏢,在余愛珍的保鏢、武藝高強的「小刀」楊藩的幫助下,林懷部殺死了張嘯林,但不幸落入吳四寶的魔爪。王月英毒死了吳四寶,在楊藩的保護下逃了出去。林懷部與楊藩大鬧「忠義堂」,一時間刀光拳影,血流成河……
在線觀看地址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208600.html
❽ 諜海風雲中的問題
你搜到的資料都是正確的!你沒錯,外國編劇錯了!編劇是二戰期間,國際大環境下,發生在上海的由私人恩怨上升到國家利益的戰爭衍生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後來很狗血的把珍珠港事件扯了進來,並且影片試圖告訴大家在上海發生的一切都是珍珠港事件的前兆,很扯!其次一看就知道是外國人編的劇,上海發生的一切極其不符合中國內情,比如關於黑幫以及抗日分子的描寫(雖然發哥很有風情),盡管影片特技將舊上海風貌描繪極其逼真(本片優點之一),第三很多情節非常銜節相當失敗,比如為襯托氛圍而有時無的大雨;
關於導演,他絕對不是一個會講故事地人,因為很多人看了影片不知所以(與編劇失敗也有關系),文章從始至終採用大量旁白,可見導演對觀眾能否看懂是多麼不自信!最狗血的是結尾竟然模仿2012,場面何其雷人,模仿完然後就完了,很失敗。 鞏俐她們出名極早,學業沒有你我精,對歷史掌握不好也是可以原諒的。畢竟她們只是去拍片掙錢的……
❾ 從電影《上海灘》看生死進退
各位夥伴現在好,我是朱為友,您身邊專注服裝組織系統和人才梯隊建設的咨詢顧問。
1
新冠疫情讓我們有了更多陪伴家人和追影的時間,晚飯後語涵(丫頭)練琴,看著角落裡已經滿是灰塵的吉他和繭已不在的雙手,不由地想與丫頭合奏下《上海灘》。
因為丫頭記事前大多跟著姥姥在上海的松江度過,那裡有太多回憶。
(視頻為悄悄拍的丫頭練習上海灘的節選,經過她允許上傳,條件是如有贊賞這次算她的
結束後,柏涵(兒子)占據了我的位置,已睡熟。
只能選擇睡他的房間,忙裡偷閑追了83年周潤發(飾許文強)、趙雅芝(飾馮程程)、呂良偉(飾丁力)拍的電影《上海灘》。
致敬發哥,結合增長地圖分享下對這部影片的感悟。
2.從草莽到腰部
故事開場,閘北貧民窟賣梨子的丁力在一場黑幫的廝殺中,遇到了從北京逃難來到上海的許文強,熱情和樂於助人的丁力邀請許文強到自己家裡住宿一晚。
勇於吃虧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杠桿。
丁力給許文強介紹了他貼在床邊的偶像照片-馮敬堯,上海法租界最出名的有錢人,以前也是賣水果出身;
在上海就是這樣,一上一下,從什麼都沒有到什麼都有,這個也成了他每天堅持的動力。
草莽企業的創業者大多起於一個想法,一個夢想,敢於去沖,丁力憑著肯吃虧的杠桿,找到了自己的機會。
許文強在大學同學和戀人方艷芸(交際花)的幫助下,進入了李老闆的戲院工作;
許文強抓住了機會通過三件事從草莽實現了腰部生態位的躍升:
首先是通過錯位競爭建議把美華戲院簡單的裝修一下,搶了麗都戲院很多的生意,獲得了李老闆的賞識;
草莽生於對機會的判斷,以及沖出去的勇敢。
其次麗都的莫老闆派人搶走了美華的片子,許文強單槍匹馬的過去談判,個人的膽識和魄力讓莫老闆親自把搶去的片子送給美華的李老闆,充分獲得了信任;
沖出去的勇敢讓許文強獲得了生態位。
再次借力阿炳的嫉妒,殺了李老闆,成功的佔有了美華戲院;
許文強從草莽到腰部的關鍵是找到提升美華劇院收入的破局點,然後傾注全部資源,勇敢的往前沖,得到了在黑幫林立的上海關鍵的生態位。
3.從腰部到頭部
許文強和丁力在馮敬堯的酒會上,幫馮敬堯解決了藍衣隊陳隊長,解救了他的朋友,鞏固了自己的生態位,尋求到可以賦能的面。
火車站許文強憑借自己的機敏,成功的救下為人質的馮敬堯的女兒馮程程,強化了自己的生態位,也加強了馮敬堯想收他們為己用的決心;
許文強看透了黑幫錯綜復雜的關系,為了保持生態的獨立和平衡性,不願依附於馮敬堯,從這一點看出,許文強從入局時就擁有系統和結構思維,一開始就是奔著頭部去的,此時只是積蓄力量。
丁力因為喜歡賈伊人得罪了金老闆(之前保養過賈伊人),被賈老闆追殺要求當著所有上海黑幫的面給他道歉;
這就是系統的生態,也是方艷芸和賈伊人這樣的交際花產生的土壤。
丁力憑借一時意氣,瞞著許文強直接殺了金老闆,打破了上海黑幫的生態平衡;
樹大招風,導致其他黑幫堂口人人自危,遂聯合前來追殺許文強和丁力;
黑幫的各個堂口作為腰部的生態互為依存,共同寄生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和相互牽制獲得生存空間,相愛相殺。
這個時候作為黑幫的頭部馮敬堯,為了實現以亂制亂,坐山觀虎鬥,示意其他黑幫追殺他們,辛苦得來的地盤,瞬間都沒了。
創業總在生死進退之間,今天你可能什麼都有,明天可能你什麼 都有了。
頭部馮敬堯發現優秀人才,通過布局,坐收漁翁之利,讓腰部企業互相競爭,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加入馮氏家族,實現了腰部收編,降維打擊。
頭部需求的資源,大多不再靠自己去爭去搶,而是用更高的視野,系統的洞察,摸透錯綜復雜的生態結構,布好局,讓腰部企業主動奉上。
許文強加入馮敬堯組織後,被任命為建中公司總經理,把關鍵人才用在了關鍵崗位,影片兩次的破格提拔,都引來嫉妒,因為競爭無處不再,失去了競爭,生態就失去了活力。
馮敬堯為了讓日本人在工部局増聘華董時投自己一票,加強了與日本人的合作,目的是讓上海租界這個經濟體為自己賦能,鞏固自己的頭部地位。
跟日本人合作,更因為日本作為一個經濟體,它有更遠大的藍圖,頭部借勢可以汲取更多的資源;
馮程程愛上了許文強,馮敬堯為了考驗他,讓他去跟日本人交易軍火,馮敬堯的那句:「防他一次,總比防他一輩子好」,充分說明了他是個用人的高手,深諳戰略的取捨。
然而他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因關鍵用人決策前缺乏對核心高管價值觀深度考核和之前經歷的調查(許文強大學時因遊行反對日本侵華入獄,是一個骨子裡反對日軍侵華的有志青年)。
導致這次關鍵交易失敗,許文強協助精武門殺了日本山口香子。
馮敬堯為了給日本人交差,全城追殺許文強,丁力為了既不背叛馮敬堯,也不背叛朋友,割下了許文強右手的小拇指,也在他的幫助下逃離到香港。
PS: 因周潤發兒時的苦難經歷,讓即便當時僅25歲的他對於痛苦的眼神拿捏至今無人能超越,此是一段;
另一段在的馮程程和丁力結婚時,一路狂奔到教堂的那段,把悲切演繹的淋漓盡致,堪為經典。
跑題了,這不是本次重點,然而他的演技和品行(把全部財產56億捐給公益)不禁讓人欽佩。
逃到香港的的許文強因為生活所迫,在阿娣家人的幫助下,到茶館給客人端茶倒水,擴充了自己連接的邊界。
因為字寫的好,經過熟客劉先生的介紹去了商報報館當校對。
劉先生的那句:「自己一個人做,不用讓人家喝來喝去,錢也可以多一點」,解釋了很多草莽創業的初衷。
馮敬堯派去保護馮程程(她去香港尋找許文強)的殺手,殺了許文強的全家,還有他尚未出生的孩子。
因為頭部的馮敬堯缺乏最起碼的敬畏之心,這也徹底激發了許文強的復仇之路。
4.從頭部到頂級
在陳翰林的幫助下,許文強返回上海加入了其伯父國貨大王聶仁王的陣營,開始了讓馮敬堯身敗名裂的復仇之路,也是頭部之間競爭走向頂級的過程。
他們商討了打擊頭部競爭對手馮敬堯的戰略布局:
第一步通過馮敬堯通姦賣國的證據把他擠出工部局華董,讓黑幫堂口附著的租界經濟體不再為他賦能;
第二步通過輿論的武器,動員工人和學生,打擊對手;
第三步建立以惡制惡的武裝力量,除了明爭,還要暗鬥,以暴制暴,槍桿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進退自如;
馮敬堯的工廠工人被集體辭退,要求說法,丁力要求巡捕房過來維持秩序,工人顧先生被巡捕房失手槍殺;
許文強首先鼓動工人罷工,要求巡捕房交出兇手,法國人弗查要求對手無寸鐵的工人開槍。
其次許文強的演講推動了全市工人罷工、學生罷課(這是許文強在大學時的強項);
通過高維打低維,運用罷工打擊馮敬堯附著的法租界經濟體,借力打擊頭部所在的面,實現釜底抽薪;
再次利用馮敬堯刺殺聶仁王的契機,許文強邀請法國特派員參加擊劍比賽,慌亂中,丁力誤傷了法國的特派專員。
最後,法國領事為平息罷工,丟卒保車,要求馮敬堯一個月之後離境。
這一段來回的較量給我們的啟示是不管你在草莽階段、腰部階段、頭部階段、頂級企業,如果附著的面和體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舍棄你是分秒鍾的事。
頭部之間的戰爭,通過借力它附著的經濟體,高維打低維,事半功倍;
頭部企業的認知需要有世界版圖,占據制高點,如果是競爭則需要看清局勢,當時不單看清上海的局勢,更是中國的局勢,世界的局勢,順應趨勢,這是一般的打法;
優秀的打法則是擁有歷史觀和進化思維,懂得藉助底層多數人民的力量,運用頂級企業的思維打擊頭部企業;
這也是頭部企業進階頂級企業的必經之路。
最後的話
丁力協助許文強殺了馮敬堯,理所當然的擁有了馮敬堯的位置。
快結尾時祥貴告訴丁力,公共租界來了兩個外省人,霸佔了我們的地盤,呼應了開始時他們兩個的起家史。
草莽層出不窮,倒逼著腰部、頭部、頂級必須不斷升級,否則終究要被淘汰,守業更比創業難。
最後許文強和丁力的對話值得回味,建議多看幾遍,體味下成長過程中如何守業,如何看清趨勢,如何跨越周期:
【你我之間的距離遠了】
【一山不容二虎】
【太平靜不一定是好事,有人會不喜歡】
【只能夠亂才容易控制,容易統治】
【太平靜了,有人會怕我們勢力太大,難控制】
許文強出門後,倒在了法國人的槍下,最後他告訴丁力,他想去法國......
商業和人生都是一個生態,有競爭、淘汰,才能迭代升級,才能進化;
亦如歷史,動盪、消亡、進化是必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歷史的趨勢。
歡迎你在留言區跟我互動分享為什麼許文強要去法國?
期待你的留言,也感謝你對我的啟發
❿ 《八佰》在日本定檔了,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眾所周知,一部好的電影,能夠經歷時間的沉澱,去影響更多的國人。甚至可以傳播到世界各地影響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民,比如近日《八佰》在日本定檔了,這部電影講述的到底是什麼故事?下面就由小編來為您具體闡述。
總而言之,日本上映這個電影,可以讓他們深刻的銘記歷史,銘記他們曾經犯下的錯誤,同時也是對千千萬萬個在抗戰史上犧牲的烈士一個安慰。百年後的中國,終於站起來了,他們的犧牲並不是沒有毫無意義的。正是千千萬萬的烈士,才成就了今天繁榮昌盛的中國。